登陆注册
67250100000004

第4章 桃影幢幢

桃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植根太深,覆影太广。我们谈及桃时,所指可能并不是一回事,桃色、桃子、桃红、桃符,桃字之后随便安个路牌,都可能指向完全不同的天地。

我们敬重热爱梅花、菊花的人,对于爱李花、梨花、栀子花、油菜花、映山红的人也颇多理解,就算你声称爱玫瑰花,也只是让人觉出浪漫的褒义而无色情的贬义。

如果你声称热爱桃花,则可能惹来善意的讥笑。似乎,你是个好色之徒,时刻渴望桃花大运。

“桃花运”一词源自于紫薇斗数。紫薇斗数是中国传统命理学的重要支派,它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时确定十二宫的位置,将结合各宫的星群与《周易》卦爻相结合,就可以预测人的命运。如果大运和流年行运到“沐浴”的阶段就叫“行桃花运”。如果在八字里出现子午卯酉,那就叫“桃花入命”。

当然桃花运还有“好桃花”和“烂桃花”之分。

为何叫桃花运而不叫李花运呢?是否同诗经中那首著名的《周南·桃夭》有关?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宜其家人。

诗经里惯用比兴手法,这首名为桃夭的古歌,礼赞的其实是新嫁娘。

那么《诗经》为何用桃来暗喻婚嫁,而不是别的花?是因其光彩灼灼像新娘的脸色还是因其花繁果丰生殖力旺盛呢?我想不清这个问题,抒情性的诗文也不会对此做说明性的交代。

倒是有些乡村俚语,把女性的阴部称作桃子,这里是否隐含了什么被正统典籍有意隐去的线索呢?

我自小熟知的桃花的口碑,基本和桃花运与桃色新闻相关,那时常听大人彼此用桃花运开玩笑,被说的人,一般又羞又兴奋,脸上浮出桃瓣的色泽,他追着对方打,拳是松软的,眼是轻佻的,和平日的生气完全不是一种性状。

只有当事情被定性为桃色新闻,在正式会议和报刊上通报,问题才会变得严重。桃花运本身并无道德倾向,桃色新闻则有浓烈的道德色彩。许多年代都是如此,一则桃色的新闻足以致当事人于死地,因此常被弄权者巧妙利用。

孩子们滚爬于桃色新闻盛行的土地,不过在自身有能力制造此类新闻前,可暂不理会这些。

我垂涎的是桃的果而非色。

江南的丘陵地带,多生长水分不多的毛桃,就算红透了,也不似水蜜桃那么丰腴多汁,但在七八十年代的赣东北乡间,树上的果实也只毛桃有点分量,虽然瘦硬,好歹比青枣和酸李多几层肉。我家在乡村没有房子,也就没有属于自家的桃树。那时基本也没有物流和水果市场,又羞于去人家院里偷,想吃口桃并不容易。有桃的人家收桃时送几个过来尝鲜,用端茶的搪瓷托盘托着,分到每个孩子手里顶多一两个罢了,基本是一年等一回的稀罕事。

我尝试过自己种。春天撅着屁股去人家的褐皮老桃树下找桃苗,刚从桃核的裂缝中绽出嫩芽的那种。雨后的桃林下生机勃发,枯叶一层层地腐烂,蚯蚓一扭一扭带出湿壤深处的土腥。不断有叶片上的积水冰凉地跌落脖颈,也顾不上抬手去抹,发现青绿的桃苗就跪下去,用食指把根部一拳大的泥团整体挖出,怕伤了它的核和根。

一棵苗离一树桃路途实在太远了,比唐僧的西行之路还惊险。沿途的任何一点闪失都会导致前功尽弃。我从未吃到自己种的桃,也没见证一棵苗长大成树。或许,我每次当作桃苗捧回家的只是一根杂草。

我陷入对桃的妄想。以各种构图,在水彩画里画硕果累累的桃园,并在园中画一条绿影遮岸的清澈溪流。假想整个夏天都泡在园子里,热时在溪中凫水,累了就躺在树上啃桃。那时还没读过《桃花源记》,显然是从《西游记》里的蟠桃园中获得的灵感,在一片桃园里闲居是十余岁时最高的理想。

多年后读到“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等有关桃符的诗文,才明白桃不仅产果,桃木可还能制作桃符挂在门上驱邪。

《山海经》及其后的汉代诸书皆有类似记载:桃都山有棵大桃树,枝干盘曲三千里。树下有二神,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二神能捉鬼,故一直被民间供奉。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用桃木板做门,叫做仙木,画两位神贴在上面,左扇门上叫神荼,右扇门上叫郁垒,俗称门神。流传至今的对联,正是这种信仰的下游产品。

古人认为桃树系五木之精华,比桑、榆、槐、柳更具神性。道士用桃木做镇妖剑,寻常人家也悬桃木剑、供桃木小人辟邪纳福。此风俗在国内渐渐式微,在客居东南亚的华人圈仍有沿袭。

我依稀记得,老家一带的农村是不允许砍斫桃树的,就算自然枯死,也不会锯作柴火。有的村落更神秘,不许女孩攀爬桃树,晾晒衣物都不行。

这真是有意思的事,神性与色情,一个庄敬,一个荤腥,如此相殊的信念竟然共存于一株植物身上。

也不知祖先是靠何种智慧把冰炭安置于一炉。反正桃树是受益了,不管华北还是江南,房前屋后种得到处都是,加上对气候和土质适应力强,数量远胜于梨与李之流,也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生存与审美。

自古至今,没吃过桃子的似乎算不上中国人,没赞颂过桃花的几乎算不上中国文人。只不过,不同的人在桃影中觅得的是不同春色。

吴融看见的是融春的火焰: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桃花》)。

苏轼听见的是季节的脚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晓景》)。

周朴关注的是落英缤纷的伤感: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桃花》)。

崔护则被城南庄的一株桃灼伤了心肺: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城南庄》)。

陶渊明更绝,用《桃花源记》中那“夹岸数百步”的桃花林编织了一个流传千古的乌托邦。

乡间许多爱俏又没什么文化的父母,爱把女儿的名字取作桃花:王桃花、李桃花、张桃花……我读小学时,一个班就有好几朵桃花,有的还同姓。老师为了区分,依据年龄和体形大小,分别唤作大桃花,小桃花,乍一听很可笑,大家均习以为常,无人在此称呼中挖掘笑点。

我在桃花的陪伴下长大成人,却几乎不把这些土得掉渣的美放在心上。还没见过玫瑰,就爱上了她的隐喻,没闻过郁金香,就迷上了她的芬芳。

三十岁后,逐渐厌倦了这些从翻译体文字里生长出来的名花,对于桃花的热情,仍不明朗和确定,追踪油菜花数年之后,记忆里的某些身影才渐次复苏。

多年看油菜花的经验之一:并非一望无际才最动人,曾在婺源江岭拍到有桃花点染的油菜田,桃的粉红把油菜花的金黄映衬得格外鲜亮,有种桃花源里可耕田的境界,颇能唤起人对田园生活的好感,似乎一下就回到了童年的某处村头或田埂。后来每年去江岭,都特地去拜会那树桃花。

大面积的桃花,在银幕上的北方古道边见过,黄土地上红压压的一片,像塬上蔓延开来的野火,荒凉又温暖,撩拨出许多思古之幽情。

亲见的最美一片在鹰潭龙虎山旁的一座山庄里。我2009年3月在那边住过几天,竹篱内一群桃花逾墙而出,开得正闹,嘤嘤嗡嗡,每树都是如此,不知是蜜蜂在闹还是花蕊在闹。不是故意混淆视听作如是说,蜜蜂在花瓣里进进出出,无喇叭形的花瓣做扩音器蜜蜂的振翅声断不会那么响亮。连续观察了几天我发现,桃花在阴雨天是静物,如果白云把天空擦蓝,春阳把空气烤热,花蕊和花瓣就都变成了活物,蕊呕吐般地吐蜜,瓣招摇地伸展,惹得那些蜂呀蝶呀听着摇滚般全都疯了起来。

此后的春季,多次起念带家人去龙虎山看那些桃花,但电话打过去,山庄经营不善关闭了,问及那片桃花,留守人员却无印象,答曰:园子里什么花都有,有冇桃花真没注意过。我瞬间一愣,难道我复述的是个梦境?

江岭的那株桃树近年也未再见。2010年之后,婺源每到油菜开花时节都堵车,江岭的农家旅社也订不到房。

我发动散居全省的线人四处搜捕桃园,最终在南昌县和永修县各发现一处,每处面积均在百亩以上,花也开得稠密,可树干均矮小如橘,花瓣或殷红或浓艳,不是淡淡的水红色。

查证后才知这些都是挂果率很高的新品种,不是我从小习见的毛桃树。园中还修了凉亭和水泥观景台,路旁插着或红或蓝的旗帜做路标,更令我我兴味索然,跟费半天劲找到一批赝品没什么两样。

两千多年来书写桃花的那些诗文,最爽心的一句是“竹外桃花三两枝”,因这画面展现了桃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荒野的桃林虽有惊心之美,不过还是房前屋后的那些更让人感到妥帖亲热。说到底,与枣和李一样,桃是家树不是野树,乡村人看它有如看檐下的鸡鸭,是一种淡淡的浓情。

最动人魂魄的桃花诗自然是崔护的,因它融入了蚀骨铭心的爱情。人面桃花,这并列词组也确实爽口而颇具画面的质感,像是起了毛边的双人合照的名字。后世的许多叙事文艺作品也都由这合照滥觞而来。

不少人对于桃的记忆与情感,都像崔护,有着独一份的初体验,这直接影响了我们审视桃的角度与心境。

属于我的那株桃生长于1980年左右鄱阳柘港中学教工宿舍前。三四米高,枝叶茂密有浓荫。我房间的窗户正对着它的婆娑之影,早晨一睁眼就看见花枝的投影在黑亮的玻璃上晃来晃去。

那是我家最艰难的离散阶段。爸爸在外地读大学,弟弟妹妹寄养在县城的外婆家,我跟着妈妈在柘港读小学,房间窄小昏暗,春夏的周末,妈妈常让我去树荫里写作业画画。我迄今仍记得那张圆面的小餐桌,是爸爸恢复高考前做漆匠时亲手打制的,漆着赭红的老漆,妈妈搬桌面,我搬四方形的底座,在桃树下组装好做书桌用。

桃花开得正盛时,常有粉红的小瓣随着微风飘坠到桌面,我屈肘用小臂把它们横扫出桌面,继续画有玻璃罩的煤油灯、解放牌卡车和最新的想象物。有时瓣落在头上,还有类似被鸟屎命中的不快。其时我十岁左右,只爱果不爱任何花。任凭头顶着娇艳的春天,也毫不在意。根本想不到三十年后,我时常会在夤夜和白日梦里心口发痛地想起那株桃树下的时光。

后来多次故地重游,不仅人面不知何处去,桃树也早无踪影,连当年的宿舍也片瓦不存。一千多人的中学几无眼熟的面孔。似乎,我记住的并不是这一世的事。

正是那株毛桃,奠定了我对桃的感情,不是同一品种,再美我也不爱。就算同为毛桃,躯干太矮我亦不爱。满足了这两条,如果站得离房舍太远我仍不爱。

前两年春天去妈妈的老家祥环,在村后的一户人家门前发现一株桃,状貌接近1980年的那株,体型略小一轮。我端着相机对着满树花朵狂拍,还跻身花丛跟它合影,惹得门内的老木匠停下手中的锯探头观望,躺在晒场上睡觉的狗也凑过来看新鲜。大概,这个村庄的人,不会有谁如此挚爱桃花并不惧谄媚地展露出来。

这两年每临花期都会去那株树下拍一些照片。

屋主和妈妈年龄相仿,算得上故交,也熟知我出生时难产的情形,因她同年也生养了一个儿子。我和家人每次在树下出现,她都热情邀我们进屋喝茶,我们从未进去。

上次她回屋里对一老者很客观地陈述一个事实,被我听到。她说:这是某某的孩……某某死了。某某指的是我妈妈。妈妈离世三年多了,我仍然不愿听人把她和那个字确凿地联系在一起。仿佛一个欺世盗名的人被人当众戳穿,我望着满树灼灼的红焰,眼泪辣辣地涌了上来。

明年的春天去哪里约会桃花呢?我一点谱都没了。

桃花季之外的时节,我也常去古代诗文、画册里寻找桃花的影迹。撇开个人经历与偏爱,我想,桃的盛世既不是现在,也不是80年代,而是桃符风行的上古与中古时期。

现世有关桃的最美画面是那时随处可见的家常景象:

村头的茅舍边,一树桃花开得正旺。春阳燥热让人卸了冬袄。男人在远处驱牛犁田,家中只剩新婚少妇,空气中除了蜜蜂的低鸣并无其他声响,似乎随时要发生什么不测的事。但她并不惧怕,搬了小凳坐在桃荫下专注地绣花。鬼过来闻见了桃神的阳亢之气,转身逃了。秀才路过瞥见的是少妇脸上的桃花烧,也绕道走了。

只有软风不时抵近调戏,一阵花瓣雨晃悠悠洒下,慌乱的针尖在在葱指上挑出一星红亮的水珠,颜色在白锦上洇开,有点像头顶的花朵。

同类推荐
  •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序的解放(套装2册)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序的解放(套装2册)

    本书是《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其中的一卷。《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共十五卷,收录了目前为止全部鲁迅小说、散文、诗歌、杂文、书信、日记、古籍序跋、译文序跋、科学论著、小说史略专著及经过论证的鲁迅佚文。《序的解放》分上下两册,所收鲁迅先生的序跋文字。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鲁迅先生写下了300余篇序跋文字。他的刻苦与坚韧、博大与精深、宽厚与无私,于此可见一斑。这些文字在鲁迅先生的著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具有永恒的魅力和价值。
  • 简静与沉浸

    简静与沉浸

    《六弦琴文丛(共6册)》收录在《简静与沉浸》里的32篇长长短短的篇章共分为三辑,“近岸的远方”是透过空间的反差交错寻找并体会爱和温暖;“追想的幸福”是对情绪、经验和思想的审美叙述;而“时间草稿”则是生命历史的延伸和弥漫。此外,本套丛书还有《白军胜诗集》、《回望生涯路》、《喊疼的风》、《是太阳,不是调色板》、《现代诗美论》。
  • 戴望舒作品集(四)(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戴望舒作品集(四)(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戴望舒作品集(4)》本书分为小小的死亡之歌、呜咽、关于迦尔西亚·洛尔迦等部分。
  • 有思文丛:秘密呼喊自己的名字

    有思文丛:秘密呼喊自己的名字

    本书是小说家张楚的一本散文集,由“野草在唱歌”“窥书窥心”“风行水上”“人与事”4辑27篇文章组成。内容涉及对青年时代的回忆、对读书交友的回望、对创作历程的回顾;语言流畅平和,平和之中又饱含深情。
  • 让我们一起恨天才

    让我们一起恨天才

    策划了《范冰冰×男人装×蜷川实花》《天体狂想曲》等成功杂志大片的《男人装》人物总监汪洋,痞子的外表下藏着对女性的尊重和体贴。拍过无数美人,面对美女却还会无措。这样一位“做游戏文章能真游戏,写妙趣故事能真妙趣”的文艺青年,终于把自己对时尚、生活及人生的独特见解集结成76篇精彩的随笔集,得到瘦马、庄雅婷、李海鹏、杨幂等各界名人的高度肯定。他的文字既辛辣讽刺,也风趣调侃,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带着一股认真执拗劲儿,个性,但不激进,坦率直白的把他所思所想剖给你看,《让我们一起恨天才》带你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启发你的思想,用文字戳中你的心,启发你找到属于自己的观察生活的方式。
热门推荐
  • 伯乐相马经

    伯乐相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跨越国界的托尔斯泰

    跨越国界的托尔斯泰

    本书让读者在世界文学背景下重新认识托尔斯泰的小说,并提高我们对其小说的理解。这本不朽的作品将托尔斯泰置于世界文学的中心,在世界文学背景下探讨托尔斯泰小说,将托尔斯泰的作品与司汤达、福楼拜、歌德、普鲁斯特、兰佩杜萨、马哈福兹的作品相联系,?对他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及《哈吉·穆拉德》提出新的见解。《跨越国界的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学学者的指南和灵感来源,始终清晰的阐明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化流动中的核心人物。更广泛的说,这本令人称赞的作品是二十一世纪如何进行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本书不仅提及托尔斯泰作为穆斯林倡导者的天赋,还展现了他在世界文学上最持续的影响力。
  • 重生后在陛下心尖撒个娇

    重生后在陛下心尖撒个娇

    前世,秦九嫁给陈璟,他却利用她背弃她,让她死无全尸。而那个被她所负的男人,带兵围城,只为替她收齐尸骨,带她回乡。她看着万俟宸将她拼凑完整,而他毫不避讳嫌弃的抱着她,“宝儿别怕,我来带你回家。”直到那一刻,秦九才知道,她始终都是他宠在心尖的宝。年少时立下的誓言从不是假,只是她不够信他。他离开为她,回来为她。为她生,为她死。他为她放下屠刀,又为她负尽天下堕落成魔。一朝逆世重生,除去报仇,秦九便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疼他宠他,好好爱他!万俟宸:谁来告诉他,那个刺猬般的小丫头,为什么忽然变得又甜又娇?1:宠文无小三,宠是作者觉得的宠。2:非正经古言,幻言,女主是妖,男主是魔3:有话好好说,不喜勿入!!!
  • 宙行战纪

    宙行战纪

    恩怨情仇,冲出三界,找寻自我,看少年如何证道永生!
  • 惊风月夜水清浅

    惊风月夜水清浅

    神兽传说里,青龙是上古四大神兽之一。龙之清冷,龙之矜贵,龙——深不可测。在各界大混战中,四大神兽和四大凶兽几乎是两败俱伤,各自封印沉睡了近千年。直到新一代传人的诞生,并帮助他们成功神归后,世界才会真正稳定下来。水清月则是新一代神兽青龙。在她到下界寻找先祖混战时遗落的三片龙鳞的过程中,她遇见了各式各样的人,经历了很多事情,龙魂归一,情动矣。人生路上,等的终究唯你一人,翻云覆雨,不忍伤你。
  • 不灭曙光

    不灭曙光

    一个社会底层小人物脱变成绝世英雄的故事。
  • 薪火轮回

    薪火轮回

    人类的诞生是不是偶然?神话时代的故事有多少是真的?历经百世轮回,是否能唤醒遥远的记忆?一切皆由一本族谱揭开。少年华丽蜕变,鱼跃龙门。
  • 娇宠恶毒女配

    娇宠恶毒女配

    闫丽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来到一本书的世界,更倒霉的是自己还是个妨碍女主幸福的恶毒女配,自己心里想着远离女猪脚女猪脚是不是就可以改变命运的齿轮,可是谁知在无意间招惹到了男配角,妈妈呀,自己不要不知道可不可以啊。
  • 学霸的恋爱笔记

    学霸的恋爱笔记

    谁说学霸就不能谈恋爱了!!!身为普普通通的学生一枚,莫陌表示,为了有朝一日能当上主角,遇见真爱,只能勤奋学习了。“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快乐。”终于,她变得优秀,自己也变得活泼开朗,然后在最美好的时光里,遇见了最好的他。“我喜欢你,很喜欢。”故事,又会如何结尾呢?
  • 我家竹马有点撩

    我家竹马有点撩

    玩心大起,混进别的学校,却被自家亲哥提着回来,某女不服气“凭什么我不能玩玩”江煜一脸黑线“因为,爸妈让我亲自抓你回去,你以为我愿意?猪都没你重。”江绾“你是猪。”………………“你们是不是我爹妈啊!怎么不告诉我”江煜“告诉你能改变什么?”小时候经常和她打架的竹马回来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江绾就怕叶琛。“哼,我告诉你,叶琛,你敢惹我,我就一巴掌把你拍墙上,扣都扣不下来”江绾大言不惭。后来……某人被定在了墙上……“琛哥哥,我错了,快放我下来呜呜呜,我不要面子啊”同学“听说你小竹马回来了?帅不帅?”“还不是小时候那样,就是饭吃的比以前多”某男听见了,一把拎起她就往墙上丢“我不仅吃饭,还会吃人,你要不要试试?”“琛哥哥,我错了,你帅你帅你最帅,你是我见过最帅的……食人兽。”江绾终于又被定在了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