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21500000043

第43章 奥玛:滋长的暴力 (1)

我期待已久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我们全家终于离开了托拉博拉山,从那以后我们再也不会再到山上去住了。我看到母亲和其他的兄弟姐妹们也都非常开心。虽然只要住在阿富汗,无论在哪儿生活都会比较困难,但是再没有比托拉博拉山上的生活更艰苦的了。

我们离开之前的那个月大家都比较忙。父亲下令让我们和基地组织主要领导人撤离本·拉登山的时候,我和我的兄弟们都高兴得忍不住想要笑出来了。从托拉博拉山到贾拉拉巴德是四小时折磨人的路程,但那次一路上竟然没有听到任何人抱怨。

我们在贾拉拉巴德停留了几个星期,以便父亲为下属作出安排。我们的行程安排刚刚好,因为差不多是在我们刚到贾拉拉巴德,母亲就生了一个小女孩,她叫帕克海雅。而且这样母亲生完孩子也还能在那里休息一段时间,然后我们再启程开车前往喀布尔。

前往喀布尔的时候,我看到周围的景色非常漂亮。不过我们都没心思去欣赏路边的美景,因为那里的路实在是太乱、太难走了。我们的车就像野马一样在上面颠簸前行。喀布尔在贾拉拉巴德以西一百英里,路程并不远,可是因为路况太差,我们的车一直走了八个小时才到。一路上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我的母亲、我那刚出生的妹妹和其他年纪比较小的弟弟妹妹。

还好最后我们都安全抵达喀布尔了。喀布尔地处一个小平原上,整个城市被喀布尔河一分为二,四周被兴都库什大山环绕。

最重要的是,母亲和我那刚出生的小妹妹一路上都没有出现什么并发症。父亲要去看看喀布尔地区,还要见一些人,所以我们一家在喀布尔那个备受摧残的城市停留了几个星期。在等父亲处理各项事务的时候,我们全家住在了租来的一栋两层的房子里。那栋房子很普通,不过能住在有屋顶的房子里我们已经很开心了,要知道当时在喀布尔,就连能住在有屋顶的屋子里的人都很少。

喀布尔是一个被战争破坏殆尽的城市的代表。自从苏联人离开阿富汗以后,派系斗争让这个曾一度繁荣的城市变成了一堆瓦砾。虽然城里偶尔还有几处可以住人的房子,但这个城市大多数人都住在像蜂窝一样的混凝土地狱里,那些地方根本就不像是给人住的。

喀布尔整个城市都让人觉得压抑,所以听说我们要走的时候我的母亲、兄弟姐妹还有我都非常高兴,更让我们高兴的是从喀布尔到坎大哈的三百多英里路我们不用再坐车了,而是改乘飞机了。到此,我们终于结束了在阿富汗坐车的日子。

父亲拒绝乘坐任何类型的飞机,他说阿富汗的设备太破了,他不相信阿富汗的飞机能正常飞行。所以我们离开的时候,他没有和我们一起上飞机,而是和几个下属一起坐车走了。尽管父亲很担心飞机的安全性,但是要在阿富汗颠簸的土路上行驶,尤其当时还是内战正异常激烈的时候,那也是很危险的。那时我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乘车而不坐飞机,现在我才知道他其实是为了视察苏联人遗弃的军事基地。那些军营就建在阿富汗各个主要城市的周边地区。奥马尔告诉父亲说只要是塔利班没有占领的军营,父亲都可以自由使用。

父亲一直为被苏丹驱逐而耿耿于怀,他认为那都是因为美国人,所以父亲很希望能尽快建立训练营,训练出成千上万的士兵去攻打西方世界。

我们乘坐的飞机是塔利班的,不过他们很慷慨,让我父亲随便用哪架飞机。上去之后我发现飞机上所有的座位都撤走了:我们一行人太多了,大家必须紧挨着坐在地上。妇女主动坐到了飞机后部,男人们坐在前面。所有男人都带着很多武器,肩上挎着抢,腰上围着手榴弹带。在阿富汗,这已经成为习惯了,因为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会打仗,所有男人都觉得自己需要随时准备好上战场。

他们告诉我们说一场仗一般只打几个小时。我们围坐在一起,大家都为能有理由待在一起而高兴。年轻的男人们聚成了一堆,年龄比较大的士兵另成一堆。我的心情很少像那时候那样好,能去坎大哈我非常兴奋。我从没去过坎大哈,真希望我能在阿富汗找到一个住起来还算舒服的地方。

我和一个名叫阿布·哈迪的朋友坐在一起,他比我大十五岁,出生在约旦,不过为了寻求更高的目标,他来到了阿富汗,参加了圣战。我能看到我的哥哥阿卜杜勒·拉赫曼,他正在玩手榴弹,不过当时这并未引起我的注意。

飞机起飞大约一个小时以后,阿布·哈迪突然用手撞我,大声对我说:“奥玛,快看,快看你哥哥!”

我往那儿看了一眼,立刻心跳加速。阿卜杜勒·拉赫曼无意中拉开了一枚手榴弹,保险栓已经掉在了地上。他手里握着的手榴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那我们这架飞机就完了,飞机上所有人都活不了。

阿布·哈迪以我从未见过的速度跑过去抓住阿布·哈弗斯,并告诉了他眼前的危机。阿布·哈弗斯受父亲委托,负责把我们一家安全送达坎大哈。他从阿卜杜勒·拉赫曼手里把手榴弹抢了过来,然后借助飞机上一位手榴弹专家的帮助,一起把手榴弹暂时稳定了下来,然后去了驾驶室。当时飞机正好飞得比较低,他们就把那颗手榴弹扔到了窗子外面。他们说手榴弹在空中爆炸了,不过我们都没听到爆炸的声音。

飞机上的女人都不知道这件事,我们没告诉她们。

手榴弹事件之后,我们安全降落在了坎大哈。我们降落的机场很小,只有一个主建筑、一条跑道。机场上已经有车在等着接我们了,他们会把我们送到我们在坎大哈的家中。我们不知道随后会发生什么事,不过我们坐的车开了很长一段路,距离机场至少有二十五英里。

我们的车最后停在了一个很大的院子前面,那是苏联人在阿富汗的时候建造的,院子四面都是高墙,每个墙角还有一个哨兵岗位。高墙之内大约有八十间中等大小的混凝土造的屋子,全都刷成了粉红色。父亲的下属已经在那些屋子里整修了好几个星期了。自从苏联人1988年撤走以后,那些房子屡遭劫难,虽然父亲已经让人修补过了,但我还是在里面看到了导弹袭击的痕迹和子弹孔。

父亲终于有了自己的军事基地。当然,那些基地里都没有电和水,父亲拒绝使用在那些军营里使用现代化的东西,他反复说他认为自己的家庭和战士都应该过简朴的生活。我们都还记得住在托拉博拉山上石头小屋里的情景,所以大家都没抱怨。

母亲和阿姨们都搬到了那个大院子的房子里,她们的房子是连在一起的,很方便,而且那里就她们几个。很快父亲的下属就会给每一栋房子都建上围墙,好让父亲的妻子们能有必要的隐私。

我们院子外面有二十栋大别墅,听说过去全是苏联将军住的地方。那里还有一个特别大的房子,过去是给普通士兵住的。那些结了婚、有孩子的士兵就住在里面。而那些没结婚的士兵则住在我们院子外面的房子里。外面还有一栋特别大的军用建筑,那座房子的屋顶上安装着特殊的对空导弹发射炮。

当然,我们的院子里还有一个小型清真寺,另外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办公室供父亲和他的高级军官使用。我们的马厩建在了单身汉宿舍下面。

坎大哈远远不是完美的天堂,我们还是住在一个战火连连的国家。战争并未蔓延到我们的院子里,然而有时我们还是能听到爆炸声和喊杀声。另外,由于长久以来阿富汗人一直陷于战争,很多以前的健康和卫生习惯都没有了,因而这里疾病蔓延,我们随时都有染病身亡的危险。

虽然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待在小院子里不出去,不过来坎大哈几个月后,我和其他兄弟,还有几个朋友胆子也大了起来,开始去市区逛了。在坎大哈,我们看到了很多影响阿富汗人日常生活的事情。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们一起出资去当地一家很受欢迎的饭店吃饭。我们当时已经吃惯了那些淡而无味的食物,我们吃的东西就连狗都不爱吃,所以那一次我们都对去饭店吃饭充满了期待。我们点菜之后,同去的一个人注意到我们桌子旁边有几个罐子。他是一个对什么东西都会感到好奇的人,所以他拿起来一个罐子,想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他闻了一下就把鼻子捂住了。服务员解释说阿富汗人习惯吃饭前先吐痰清清喉咙,为了防止顾客往地上吐痰,他们饭店提供“痰盂”。

这种倒胃口的东西让我们那顿饭吃得索然无味。

坎大哈这个城市本身就很脏,街上到处是露天的污水管,多数污水都是直接从居民家中排放到马路边或是大街上。多数房子都有室内厕所,可却没有自来水。为了方便排污,那里的厕所都建在临街的一面,而且是露天的,这样厕所里的脏东西就可以直接排放到下面的街道上。那里的人普遍认为把垃圾排放到街上当然比留在家里好。

我们住的地方不是这样的,但父亲在市区租了很多房子,以方便接待客人。有时候我和其他兄弟,或者是朋友们会住在那些房子里,所以我们亲眼看到了当地那种极不卫生的垃圾处理办法。让我们觉得最难堪的是街上的行人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如厕者的光屁股。

有时我们也会觉得这很有趣。比如有一次,我们有一个来自沙特阿拉伯的客人,沙特政府用卖石油的钱把沙特大部分地区都建得很现代化了,沙特人已经习惯了用好东西,我们的那位客人在当地的一家餐馆吃过饭后觉得肚子很难受。我们告诉了他厕所在哪里的时候故意没说厕所下面正对着街道,不一会儿他就很慌乱地跑了回来,说下面的街上有一只狗一直朝着他大叫。我们还没见过这样的事,所以就都跑过去看。我们从那个厕所洞眼里看到他说的那条狗。那里有一只母狗和一群小狗盘坐在那个厕所下面,那只狗妈妈在街上给自己的孩子们找了一个很好的角落,如果有东西从上面掉下来它们就会大叫。所以不用说,我们那位朋友的肚子马上就不疼了。从那以后他再也不用室内厕所了,他宁愿去附近的田地里或者空地上解决问题。

同类推荐
  •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他们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先驱,是他们创造了一个神奇的文学世界。也是他们让我们能读到那么美的文章,他们也是平凡的人,可是他们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
  • 嫁给比尔·盖茨

    嫁给比尔·盖茨

    本书以散文的笔法,记述世界首富的夫人与丈夫作为志趣相投的伴侣、宏伟事业的搭档,其辅助丈夫的高超处世艺术和贤妻良母形象。
  • 毛泽东为什么能

    毛泽东为什么能

    这是一本所有怀揣理想、敬畏历史的人都应阅读的书。本书没有从时间线索梳理毛泽东的生平,而是独辟蹊径,从修身立志、文治武功、战略决策、用人艺术、文学情怀等十二个方面,分析毛泽东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缔造新中国,为什么能站立潮头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为什么能影响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什么能成为当代中国最伟大的成功者。
  • 二十位人性见证者

    二十位人性见证者

    20世纪上半叶,电影还不发达,电视刚刚起步,一批优秀的摄影家,开始用镜头叙述时代的变迁,记录人生百态,揭露最真实的人性。他们的镜头里有各色各样的人物、城市和农村、战争与和平、时间与细节……同时,这些作品都打上了强烈的个性化的印记,表达出摄影家的观念、情感以及他们观察和触摸外部世界的方式,他们是20世纪的“人性见证者”。作者阮义忠以亲切活泼的笔调及丰富的摄影作品,介绍了桑德、布列松、卡帕、阿勃丝、寇德卡等二十位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杰出摄影家的生平经历与影像风格。
  • 名人传记丛书——施韦泽

    名人传记丛书——施韦泽

    施韦泽是20世纪的人道主义者及著名学者。天资聪颖的他本来可以过上安适、富足的生活,但他却在38岁时毅然远赴非洲,在原始丛林河畔建立了丛林诊所,服务非洲直至逝世。
热门推荐
  • 寒雪

    寒雪

    【寒雪不是——因为有人想看这种故事,所以我们写这种故事。】【寒雪不是——因为社会需要这种励志故事,所以我们生产这种故事。】【寒雪不是——因为人们定义这样才是一个好故事,所以我们创作这样的故事。】【寒雪只是因为——这世间本就天寒雪冷,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个故事。】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亡者公寓

    亡者公寓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就是见鬼了。阳寿未尽之人被厉鬼所害,在这个信息泛滥的年代没有办法还阳,为保证阳间与阴间的稳定,十殿阎王决定成立亡者公寓管理所有死人。
  • 小时种田记

    小时种田记

    本是高中生的小时因为一次车祸穿越到了异世界,她环顾四周,妈耶这里的人怎么都奇奇怪怪的,而且还说着她听不懂的语言,食肉饮血,小时该肿么办呢?大家拭目以待
  • 不想当勇者的法师不是好冒险者

    不想当勇者的法师不是好冒险者

    一个整天想着摸鱼的法师加入了一个奇葩冒险者小队,从而展开的一系列故事。
  • 不过低配的人生:你的努力,是为了不辜负自己

    不过低配的人生:你的努力,是为了不辜负自己

    我们都曾有梦想,都希望找到喜欢的生活状态,但是,时间长了,有些人就忘记了曾经的万丈豪情,忘记了曾经许下的诺言。不知道有多少人被眼前的困难吓得连连后退,有多少人躲在安逸的生活里不愿探头,有多少人藏在时光的角落里窥探他人的成功而悔恨。在忙忙碌碌的生活里,在逼仄的格子间里,很多人让迷茫代替了坚定,理想变成了无助,笑容扭成了愁容。叫嚷着命运不公,抱怨、吐槽成了这些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有的人已经随波逐流,过着低配的人生。
  • exo之韬情含蜜语

    exo之韬情含蜜语

    夏紫馨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会爱上那个常常跟自己斗嘴的男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诡书馆

    诡书馆

    这是一个苦逼宅男辛苦打工的故事,只不过他的同事不是白骨精就是小僵尸而已。
  • 再见曾经安然现在

    再见曾经安然现在

    曾经以为没了你,就活不来原本以为你就是那个对的人,我倾尽所有,遍体鳞伤谢谢你们的离开,让我遇到了他,一个改变我一生的男人谢谢你们的离开,才有现在的我很感谢你们以过客的身份来过,但不遗憾你们的离开回首曾经,谁无过往。我的挚爱——冯墨轩
  • 肆无忌惮的爱恋

    肆无忌惮的爱恋

    她以为,他们会是幸福的一对,纵然是结识与网络。他们勇敢着,也幸福着。她以为,他们会一直走到尽头。只是她忘记了,爱情不是在一起就好,而是久伴。他们有的只是爱情。可是,现实生活永远那么的强差人意。无痛无青春,谢谢你陪我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