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157800000006

第6章

0006

别里科夫走后,丁乙先是赶紧两、三口吸掉那盒还温热的半凝状“营养汤”——那味道让对食物的记忆还处于中华美食标准的丁乙有种吃软泥浆糊的感觉——然后抓起笔形终端,就刚才别里科夫谈及的内容,专门搜索了相关资料浏览了起来。

尽管不想参合别人的什么大计划,但丁乙更不想自己一无所知的主动钻进别人的陷阱里去,冰冻实验可能是有伤到了他的脑细胞,但只是小部分记忆受到影响,对于一些事情的分析判断上,还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按照联邦的官方说法,太阳系联邦自从人类踏足星空,成功殖民火星时,就出现了雏形,那个时候的人类,在母星上还存在有多个不同势力政权,但在母星难以再让人类继续居住,所有人都往火星迁移后,所有势力同意建立一个统一的联合政府,自此,太阳系联邦就在这个基础上逐渐成型,并开始对整个太阳系内可殖民星球——不管大小,不管环境——进行殖民行动。

直到两百多年后,人类在太阳系外环区域,也就是柯伊伯带范围中,发现了一座被他们后来命名为星门的太空环状人造物体,但这个直径达到六千公里巨大的人造物体,并不是人类制造的,也不是所谓黄金时代的人类制造,不被当时人类雷达设备远程发现,只能被人直接以肉眼方式观察到。

从上面发现的一些可能是文字的内容来看,可能是人类之外的文明建造,只是这座巨大的太空人造物体在被人类发现时,是处于一种关闭的状态,没有一丝建造者存在的踪迹,任凭当时的科学家们如何检查,都找不到一丝制造这扇星门的文明存在的痕迹——他们只能暂时分析出这座星门存在时间超过十万个母星标准年。

当时的人类科学家们还是相当务实的,在无法寻找到制造者们的痕迹后,他们很干脆的开始对整个星门进行了各种研究,甚至在发现整座建筑物还保存完整可以正常运行后,还为整座巨环提供了足够的能源后启动了这座异族造物。这个时期人类已经初步掌握了核聚变技术,所以为星门准备了一百二十座当时所能制造最大型号的反应堆进行供能

——之所以要准备一百二十座,是因为当时的研究人员计算后认为,启动那个异族太空设施最低能量需求就得要那么多个,不是不能准备更多座反应堆供能,只是研究人员也曾担心会出现什么不好的后果从而不敢为整个设施提供更多能源。

获得了足够的能源供应,这座别人所制造的巨大结构体,撕裂了空间,开启了一个巨大的空间隧道,在震惊了当时的那些科学家们后,为人类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一些具备相当多冒险精神的科学家,在留下遗书后,搭乘飞船通过了那扇“大门”,花费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来到了另一个恒星系,另一个拥有着更加丰富资源的星系,就此,人类才真正踏上了星际时代。

尽管在这个新星系也没有发现制造星门的异族存在迹象,但已经踏出这一步的人类不可能就止停下脚步,他们在逆向研究了整座星门系统后——空间隧道的另一头,也有一座星门存在,第一艘穿过隧道的人类飞船便是从这里飞出,之后人类科学家们也发现,他们为其中一座星门提供能源的同时,另一座星门也会得到能源供应——他们研发出了人类自己的星门技术。

整个星门科技简单说来,就是强行以巨大的能量冲击空间,打开一个虫洞,当然这个时候的虫洞并不太稳定,需要以打开它时的巨量能源持续输出进行维持,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在打开的这个虫洞节点位置修筑星门设施以稳定这个通道,然后通过这个通道,运输船将材料运送虫洞的另一端,在另一开口处修筑好同样的设施后,这个星门才会最终稳定,之后维持通道所需要的能量才会减少。

人类很幸运,在自己还没有获得跨星系航行技术时,就在自己的地盘上发现了一座现成的星门设施,启动这座存在时期超过十万年的设施,获得了相关的技术,而不需要自己从头开始研究一应科技,这也是为何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人类的势力范围疯狂扩张到半径三千光年。

在这一过程中,除了人类自己建造了部分星门外,还发现了更多的异族星门,减少了更多扩张时间上的消耗。那些异族制造的,早就存在多年的古代星门全都连通着一个个拥有生态星球的星系,且不管那些星系适不适合人类定居,但至少适合生命的诞生。而人类自己的制造的星门,是古代星门所没有连通的星系,那些人类自己找到的星系,就没有生态星球存在,基本上都是一些不具备生命诞生的世界,在找到这样的星系后,人类一般也只将那些星系当成纯粹的矿产星系使用,而不是殖民星区。

在这一过程中,人类自然也制造了不少的星门,但是制造星门,也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事。

一座能够提供稳定、安全通行空间通道的星门,体积巨大,哪怕是环状结构,也需要巨量的资源来进行建造——而且一造就得在两端各造一座——这些需要的资源,足够建造多座千万人级别的殖民星球首府城市。

这样巨大的消耗量,如果不是人类已经踏入星空,获得了近乎无尽的资源,是经不起这样消耗的。也因为这样的原因,当初为了探索宇宙,飞速扩张的太阳系联邦政府几乎是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到了探索古代星门,制造人类星门,探索新的星系,殖民可殖民的星球,然后开启新的星门,重复上述过程,导致了资金和物资的流向都倒向这一方面。

而那些新开发的殖民星球,由于得不到足够的资金,开发速度一直都处于一种缓慢的阶段。而是在资源需求上,自己开采出来的资源会被转移到星门计划上,自己不能开采出来的资源又难以从外界获取,这就导致了后来相当多的殖民星球对联邦政府只顾着星门计划,而不顾殖民地居民生活所需的行为越发不满。

【也许分|裂的种子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出现在那些殖民地居民们的心中了。】看到这个地方,丁乙暗暗猜测道,但他不会就此认定问题都出自联邦政府这一边,毕竟这些资料是联邦政府自己整理出来的,说明联邦政府可能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那只要之后联邦政府好好改正这个错误,那么一切都还是能纠正过来的,毕竟如果所有人都不满联邦政府了,那么联邦也不可能在后来的内战中存活下来不说,还依旧是各方势力中领域最大的一个。

所以当时的联邦政府确实也发现了这些问题的存在,并进行了纠正,减缓对外扩张的速度——反正当时人类已经不存在什么资源不足、能量不足的问题了。将相当部分的资源和资金重新转到那些开发速度缓慢的殖民星球身上。

只不过因为之前欠缺的太多,纠正的速度也是相当的缓慢,那么多的星球需要开发资金,一分摊下来,每一个星球能得到的都只有一点,所以当时的联邦政府决定了资金转向的优先级别。

殖民时间更长一些的星球,优先度更高,殖民时间短一些的星球,优先度当然就只能靠后,而殖民时间更长一些的星球,自然是靠太阳系更近的星系,也就是所谓的内环世界,那些殖民时间越短的星球,也就距离太阳系最远,也被称为外环世界。

在这一过程当中,联邦政府也没有完全停止对外扩张,他们只是没有再将大部分资金、资源全用在星门计划上了而已。星门计划只是缩减了规模。

差不又过了三百年的飞速扩张时间,这个时候的人类势力已经扩张到半径两千多光年范围,但也因为这样,扩张的速度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放缓。

人类除了星门科技外,并没有获得其他超光速航行的能力,他们的飞船只能以亚光速——考虑到人类还没有掌握惯性控制技术和人工重力制造技术,所以船员的身体过载承受能力决定了飞船的航速最高通常只能保持在每秒500公里至1000公里之间(飞船自身性能的问题),而且这样的速度也是需要长时间长距离不断加速才能达到的,减速时也需要同等时间和距离——在星系内航行,然后通过一个个设置在各星系内的不同星门,前往其他的星系,但随着疆域的扩大,飞船光是在各个星系内部以亚光速航行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那些星门也无法只穿过其中一座就能去往多个星系。

这个时候就算联邦政府当中有人想继续扩张,也没有多少人会支持他了,绝大多数人认为,在获得更高速亚光速航行技术前,人类应当停下脚步,该把已经探索出来的星系好好开发一下了。

但就在这个时期,分|裂的浪潮席卷了整个外围世界。

按丁乙所看到的资料上所提及的,当时的人类能够统计到的人口总数,约为一千两百亿,加上那些没有被统计到的海盗、游民、非法作业者、未登记的外环殖民者,这个数字可能会增加到一千三百亿以上。而当时人类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的可殖民星球数量,是两千七百余颗,也就是说当时的人口连一个殖民星球一亿居民都达不到不说,一些开发程度更高的星球上居民数量超过十亿,而一些开发程度低下的星球,居民人数可能就只有几千,甚至只有几百人。

同类推荐
  • 逆行星

    逆行星

    男主迷茫中醒来却失去了以往的记忆,不仅如此,发现自己处于一个特殊的空间……空间?无论虚拟空间,亦或是现实空间,看我南云念如何翻盘!
  • 系统每天都想换宿主

    系统每天都想换宿主

    [宿主,宿主求你放开女主。]“啊,好吧”少女眨巴眨巴着眼睛放开手里的人。[宿主,宿主停下停下现在是和谐的法制社会我们要做一个尊规守法的好公民]“我开车,不行吗”[行??]你那是在开车吗,这样会被警察叔叔捉的[宿主,你在干嘛]“啊,我在想怎么样才可以吃那条鱼。”[……]宿主求求你做个人,那是你的任务碎片[请宿主,保护好任务碎片][请宿主,正常的做任务][检测到宿主有暴力倾向……,哔……系统检……测……到……病——毒……入……侵][系统检测中……][系统关闭……]少女拍了拍手掌,淡定的说“吵死了,就不能安静点。”系统自闭了,为什么别人家的宿主小姐姐都勤奋的做任务,而自家的宿主就每天想着睡觉,偷懒,不做任务。自家宿主更其他的系统小姐姐比真是气死系统了。#论气死系统的一百种方法##论系统今天自闭了吗##宿主今天做任务了吗##今天又是系统自闭的一天#。
  • 进化未知

    进化未知

    暂时就这个简介吧!一场流星雨将蓝星的大陆分裂成岛屿。蕴含铠甲的晶石从何处而来,宇宙又是在谁的手中创造。【起点签约,新人新书,欢迎大佬们阅读。】
  • 大脑补习班

    大脑补习班

    梦境觉醒,人类大脑最困难的挑战!硬核科幻,挑战大脑极限;意外之旅,突破时空认知。其他小说类型看得重复发腻,就来试试挑战超级无限流的大脑补习班。
  • 末世超级法神

    末世超级法神

    末世降临,亿万丧尸如洪水猛兽,贪婪的目光盯着仅存的人类,如视猎物。这是一个人类从食物链至高无上的顶端跌落下来的世界,这是一个道德沦丧,信仰湮灭的世界,这是一个活着却生不如死的世界……南宫浩,觉醒法神系统能力,成为进化者一员,目标只有一个——活着!活得好好的!
热门推荐
  • 别说你不玩游戏

    别说你不玩游戏

    世界被格式化了。重塑的人类文明已从源头被修改,诞生出崭新的科技,千奇百怪的异能。而重塑前的许多概念,已然不复存在,比如,电子游戏。与此同时,游戏狂人秋离莫名其妙地出现在了新世界,并承载了失落的概念,利用游戏化的力量,与一众异能者战个痛,开启了他的传奇之旅。面对着压根不懂游戏为何物的新世界人类,他只好语重心长地教育他们:别说你不玩游戏!
  • 做个自在人

    做个自在人

    本书第一部分叫故土集,是李子胜在家乡百里滩行走的所见所闻,具有渔盐文化价值;第二部分园丁集,是李子胜作为教师作为人父的一点思考心得,对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有积极意义。李子胜对自己的孩子的教育可谓十分成功,他的儿子2007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将远赴伦敦大学继续深造。第三部分行路集,是记录李子胜作为一个教师作家的人生经历的碎片式的感悟。第四部分是李子胜与文学活动有关的一些文章,记录了李子胜文学创作的历程。这本书可读性很强,特别是作家作为教师身份的教育孩子的心得感悟的系列文章,具有向广大家长的推广价值。
  • 风卷无心之前世今生

    风卷无心之前世今生

    失心者,究竟是谁更绝情。无心者,究竟是谁更冷酷。所谓的无心,不过是世间浊人的胡言乱语。无心者最无忧,无心者最贞净,无心者最有情。
  • 丧尸阴霾

    丧尸阴霾

    当末日丧尸来临,你会如何活下去?当变异虫族来临,你又会如何活下去?当外星种族来临,你……算了,你肯定无法活下去。“呼叫地球联邦,这里是空间站,尸族与虫族已经合作,即将进攻M1人类主城,祝你们好运。”“联邦收到,谢谢。根据量子雷达显示,你方空间站,正处于外星舰队直线跳跃路段,预计5分钟后撞击,祝你们好运。”Ps;新人新书,求一切!
  • 喜欢怎么藏得住

    喜欢怎么藏得住

    本文第一人称,娱乐圈+甜文,畅通无阻的甜,大家就当作者我的随笔,瞎叨叨看吧。写小说的女作者×势头正起的男艺人女主小作,却也乖巧可爱,男主坦诚担当有魅力,让我们祝两位幸福美满。片段一:魏巡生日粉丝见面会,谁都没想到他直接在台上向粉丝宣布自己有个谈了两年多的女友。当场引起轩然大波,经纪人一时不知如何应对,而站在台侧的我一脸懵,低着头正准备溜时,魏巡竟还冲我傲娇的挑眉,我当时内心顿时只想CNM......片段二:粉丝扒出我的身份后,在我微博以及多本小说下各种留言,我在庆幸自己小说能火一把的同时看到了那些侮辱性字眼,斟酌许久后小心翼翼的发了条微博:如果可以,我以后给大家发些他私照供大家欣赏吧。魏巡看见后暗暗得意,顺便转发了微博:那以后营业就拜托你了,然后就开启了不停秀恩爱的模式。粉丝:反正我也不想活了,麻烦继续秀恩爱吧。粉丝:狗死的时候,没有一对情侣是无辜的。---------------更新时间:18:00新人新文,请使劲戳我,收藏,关注,长评留言?(????`)
  • 垂柳依依

    垂柳依依

    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总是最能杀人于无形,谁将折翼于这无形的刀下?退无可退,就只能拼死一搏。
  • 异界帝尊

    异界帝尊

    一代杀手之王灵魂穿越异界附体纨绔,一个纨绔的热血传奇!
  • 三王爷的奇特三王妃

    三王爷的奇特三王妃

    (ps:女同+男同)想她向来女扮男装,有了心上人,好啊,被人算计了,双双坠崖,再一次睁开双眼,什么玩世不恭好色成性的废物?爹爹皇帝轮流宠,被封为郡主,后宫美男无数,又有个神秘身份被她乱用。终于找到你了!什么求婚,只不过是为了应付这个大陆的想法,想她宠她,他宠他,却只能在暗地里在一起,等我称霸整个大陆,我定公布于世!灵宠,神兽,统统收入怀里吧!抱得美人归。
  • 留给未来的自己

    留给未来的自己

    日子过得浑浑噩噩的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过了九月的生日就23岁了……人生啊!以前也写过日记,用笔在笔记本上写过,后来就找不到了……然后过了两年写日记,又用手机打字、存在备忘录里……然后换手机的时候,又没了...现在又在用笔记本手写日记了,但是快写完一个本子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都不知道该往哪里存放,以后才不会丢失……今天突然想到,或许可以在起点网站上来写自己的日记这样应该、可能、大概...就不会丢了吧~
  • 海上明月客

    海上明月客

    海上升起明月的时候,才能看到师兄和霍家少爷。我在秦家的日子过的一切都好。望师兄也好,距上次一别也有十余年,不知何时能再亲人团聚。此信不知何处寄,但望兄长知我意。———————师妹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