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出生于一八九二年三月一日,东京市京桥区入船町八丁目一番地。其父为新原敏三,经营牛乳业;其母名福,在他出生七个月后即发疯,因此他被送到母亲的娘家芥川家由其舅父芥川道章抚养,之后被收为养子,遂改姓芥川。
抚养龙之介的芥川家,历代都住在本所小泉町。靠近隅田川的本所原就是江户时代骚人墨客聚集之处,因此,芥川家也常聚集不少文人雅士,充满了浓厚的江户文人气息。芥川龙之介从小便在充满文学、艺术、美术的氛围下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很早便接触了中国小说、欧美文学及江户时代的文学作品。他能有日后在文坛上的成就,除了天分及自身的努力,这种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略。
母亲发病所带来的悲剧及自幼离开母亲而欠缺母爱的体验,造就了他的悲观主义。他的作品呈现出孤独寂寞的特质,并常带有一股鬼气森然之感。芥川龙之介也是个绝对的艺术至上主义者,他曾说“人生不如一行波德莱尔”,他是个艺术性格浓厚的文人艺术家。
芥川早期的作品形式和题材都较为固定,一直到中期以后,形式才有了很大的转变,变得非常多样化,他不再满足于一般的短篇和中篇小说的形态,改为以各种方式呈现,如话剧体、记录体、格言体、议论体、独白体、讲义体、教条式格言体等二十多种形式,散见于他的诸多作品中。
到了后期,病魔开始侵蚀芥川龙之介的心灵与肉体,神经衰弱、胃痉挛、肠炎、湿疹、心悸等病症一直困扰着他。长期的失眠,加速了他神经衰弱的病情,使他最后为幻觉、幻听所苦,创作活动也因而一度停止。
一九二七年七月二十日清晨,芥川龙之介在田端自宅服食大量安眠药自杀,除留有遗书之外,并遗有《寄给某旧友的手记》。此文中,他提到自己自杀的动机是因“有一种模糊的不安,对于自己的未来有一种模糊的不安”,他的自杀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长久以来深思熟虑后所下的决心。他是以一种异常冷静的心情迎向死亡的。
有人平平淡淡无声无息地活了一个世纪,有人只活了二三十年,如电光石火般一闪而过,却留下万丈光芒。在中国有徐志摩,在日本当属芥川龙之介。生命所散发的光与热不在其长短,而在其永恒,人之生命有限,文学艺术之价值却是无限的。
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多以短、中篇为主,并没有像托尔斯泰等西方文豪那样有长篇巨著传世,但他的作品仍受到全世界的重视,主要即因其作品深具艺术感染力,令人动容。日本文坛于一九三五年设立“芥川奖”奖掖文坛后起之秀,并以每年七月二十四日为“河童祭”,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坛巨匠。
我们深信芥川龙之介的作品不会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只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更显其深刻隽永。同时也希望读者能细细品味芥川独特的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