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2900000042

第42章 无私奉献耳鼻喉科的“硬骨头”一一林必锦(2)

林必锦就是以“硬骨头”的精神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虽经历之路极为曲折和坎坷,却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和压力,勇于拼搏,终于成功。他自己的体会是:“一个人只要立下志愿,确定了方向,勤学苦练,奋发自强,向困难和命运宣战,总会达到目的的。

林必锦的业余爱好之一就是爬山运动,逢山必登。登山必达顶。 有一次他因事外出,路过泰安,坚持要住下,从第二天清晨就毅然来到泰山脚下开始登山。他不畏艰苦的登攀,过了“十八盘”、“回马岭”,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斗,终于到了日观峰,实现了 “会当凌绝顶”的愿望。林必锦还攀登过五台山、峨眉山、黄山、庐山……他常说:“登山能锻炼人的意志,越是在高山峻岭,悬崖峭壁面前,我越要登上去,战胜它。”

纵观林必锦奋发求学,从事医学工作的顽强精神和他的爱好极为相似。他就是这种类型的性格:“只要是他认准的道路,拼命也要走到底。”真是 :“逢山必登,登山必达顶”的硬骨头神啊。

从事耳鼻咽喉头颈科专业

两年以后,协和医院将林必锦从外科调到耳鼻喉科工作。他每天在医院做完临床工作以后,晚间就在实验室进行颅骨解剖实习。除鼻及鼻窦外,特别注意颞骨解剖、乳窦标志、中耳三个听骨排列位置、三个半规管、耳蜗及前庭互相关系、面神经走形等,绘出图形,保留标本。每晚解剖经常到11点钟才回家。在珍珠港事件后,日军侵占协和时,他将这些标本都带了出来,一直在身边保留着,作为临床参考之用。为病人做手术时起了很大作用 林必锦认为以后凡是他研读文献。开展新手术,如半规开窗、 面神经减压以及喉切除发声重建等。都是在协和医院外科、耳 喉科等专业几年训练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研究而完成的协和医院在临床工作方面有几项严格的制度和工作方法,一直作为日后工作的借鉴。包括:

1.病房巡诊

住院医生对住院病人全天24小时负责,随叫随到。一天一般巡视两次,主治医师巡视病人每天至少1次各专业组查房和全科查房,各每周1次。查房由教授或讲师主持。实习医生报告病历。住院医生讲述治疗经过,主治医生概括补充后,大家讨论。重点病例则作重点讨论。有的病例事先需搜集资料,提出讨论提纲,将图表挂在墙上,细致描述,阐明理论。这对掌握病理,丰富临床工作经验,大有裨益。

2.疗效统计会

该院外科疗效统计会是统计各病种、各种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会议,每月开一次,全科人员参加。出现并发症的,由手术主持人说明原因,接受批评建议。对某些差错严肃批评,不讲情面,有时争论十分激烈。出现医疗事故的责任者,如任期已满,就不再聘任,纪律严明。

3.住院医师学术座谈会

住院医生和实习医生,除临床工作外,还注意学习技术。每周一次学术座谈会,由住院总医师分给每个人一个题目,根据各自接触的病种,找文献了解病因机转及治疗原则,写综述,作专题报告。这对提高医疗质量,培养青年医生,很有好处。林必锦对这种学术座谈会印象极深,离开协和后,他仍遵循这种方法,继续学习研究。他到天津工作以后,天津早年没有医学图书馆,他就托朋友到协和医学院图书馆代借书刊,摘录笔记,两周归还,以此为开展诊断治疗和手术提供参考。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很有益于每位医师医术的提高。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后日军占领北京协和医院,次年1月31日,协和医院关闭,全部职工被迫离去。2月间,林必锦与林剑朋医师到阜成门外中央医院(即今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找该院院长宋元凯联系转院工作。林剑朋到妇产科工作,林必锦受命筹办耳鼻喉科,开设门诊,收受住院病人,做手术等。护理部门由天主教修女负责。不久,协和医院放射科谢志光教授,由林必锦介绍也来工作。他们开始在中央医院工作时,除了中午医院提供午饭外,没有谈到报酬。

以后,钟惠澜教授率协和医院一部分医护人员接办中央医院,扩展业务。钟教授任院长兼内科主任,谢志光教授主持放射科,林巧稚教授主持妇产科,司徒展医师负责外科,外科、耳鼻喉科合并,林必锦负责耳鼻喉科。两科住院医师轮流值班。当时,共同工作的还有曾宪儿、冯传议、吴阶平等医师。大家团结共事,非常和谐,如同在协和时期一样。

耳鼻喉科每天上午查病房及手术,下午门诊,夜间还有急诊。病种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食迫和气管异物。有一例耳源性颅内并发症,患者有耳流脓病史,当时检查鼓膜未见穿孔,诊断有不同意见,但外耳道后上壁肿突下陷,遂决定手术,术中有大量脓溢出,结果顺利。此例表明,检查要细致,才能做出正确诊断,处理得当,才有好效果。还有一例耳源性侧窦周围炎,手术后发烧不退。查房时一位实习医生认为可能是斑疹伤寒,经过血清检查及内科会诊,证实他的诊断正确。因此,林必锦对青年医生的意见更加重视。

从1942年2月至1943年12月,林必锦在中央医院创办耳鼻喉科并任主任,该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处理病种广泛,工作顺利,颇孚众望,他总是顺利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林必锦自从被迫离开协和医院,曾希望不久打败日寇,协和复校,他就可以重返工作。再求深造。但是他在中央医院为薪金制职工,日军侵华时期,货币贬值,物价波动,民不聊生。他那微薄的收入难以维持一家的生计,家庭负担重,度日困难,不得已辞职来到天津。

1944 年,林必锦来到天津以后,被聘到聚集协和医院知名医生较多的恩光医院工作。此外,他定时在由外国人开办的马大夫医院会诊,是为了能够为更多的病人服务。同时,他仍不忘记读书上进,借阅各种医学书刊,钻研新技术。

许身于耳鼻喉医学

解放后,正是林医生风华正茂,医术达到高峰的时代。他的行医收入完全可以使自己的小家庭生活得更好,完全可以沉浸在幸福的生活之中。可是林必锦想的不是金钱,因为他从小立志就是以医学拯救人类的生命。

因此,天津马大夫医院由国家接管后,改名为人民医院,林必锦继续在这里工作,并将主要精力倾注于这所医院。1953 年,天津市人民政府人事局聘林必锦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主任,天津医学院聘请他任教授。

中国刚刚解放,一切都要从零开始。那时,医院的医疗设备也是极其简陋的,没有基本的检查监施,条件极端艰苦。在医生少、病人多的情况下,这个科只有三位医生。病床却从6张增加到30张,工作十分紧张。从上午7点钟到11点做手术,11点到下午4点看门诊,夜间还有急诊。他们还要传授进修的医生。此外,每周安排一个晚间,有其他医院医生来人民医院进修业务。

此时,林医生的工作相当辛苦,他一天的工作时间是早7时直到晚ll时,安排得满满的。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尽管妻子每天都做好饭菜等着他,但林医生常常不能按时吃饭,结果患了比较严重的胃病。

有一次,晚上 11 时过了,林必锦才面色苍白、疲惫不堪地回家,妻子劝他要注意身体,人是肉长的,不是铁打的……林必锦笑笑对妻子说:“事业总是件随着辛勤的劳动,艰苦的探索。法国小说家莫泊桑不是说过:‘一个人以学术许身,便没有权利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妻子深深地理解了丈夫:他之所以刻苦地学习,顽强地拼搏,不正是为了这些患者吗!

那天晚上林医生只吃了一小碗汤面,还要自学一会儿德语,很晚才睡觉。第二天早晨,他又出现在手术台前。

20世纪50年代初期。林医生对耳鼻喉患者开展的手术日益广泛。他还大胆地使用了当时的新医术,如食道化学烧伤(一般是吞服火碱或硫酸所致),就用橄榄探引线扩张治疗;再有就是用内耳开窗术治疗耳硬化症。这种手术从30年代在美国已盛行,我国开展较晚,还是由林必锦在50年代开始施行,效果良好。

有一次,一个患耳硬化症的病人来到医院,痛苦地恳求医生为他解除病苦。林医生诊断后。病人需要做内耳开窗手术。可是 简陋的医院根本不具备做这种手术的条件。

“硬骨头林必锦”这个绰号真是名不虚传,他硬是收下了这位病人。当时他虽然对耳鼻喉疾病已具有较高超的医术,但是没有手术机械怎么办?林必锦也犯难了。“没有条件也要想办法干”,这是林必锦一贯的主张。于是他改造机械,没有电钻,他找来一台破旧的牙科钻;没有放大镜,就用镜片代替;没有测听器,就用音叉做检查 ……林医生克服重重困难,大胆摸索,终于成功地完成了内耳开窗手术,解除了患者多年的痛苦,患者只是重复一句话:“谢谢大夫,谢谢大夫。”

同类推荐
  •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一片诗心,绘成画境,一片画境,酿出禅意。他 那稳藏在墨色里的人生,氤氲着一个传奇而动人的秘 密。他就是——王维。朱丹红编著的《王维(倚仗临 风听暮蝉)(精)》为“大唐才子诗传”系列丛书中的 一本,《王维(倚仗临风听暮蝉)(精)》讲述了大唐才 子王维“才人老去例逃禅”的一生。
  • 女侠谁知寇白门:寇白门

    女侠谁知寇白门:寇白门

    寇白门的一生,是四段情感的萌生和覆灭的过程。本书也便从此入手,描摹出了那四段“难以释怀”。
  • 我是马拉拉

    我是马拉拉

    《我是马拉拉》一个关于勇气和梦想的故事。这是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和英国知名战地记者克里斯蒂娜拉姆合著的马拉拉自传。16岁的女孩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出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因倡导女性受教育权利而惨遭武装分子枪击头部,但是,她奇迹生还。本书记录了马拉拉在艰难处境中,如何坚持上学,坚持抗争的艰辛历程,同时也讲述了在她头部遭受枪击后如何顽强生存下来的励志故事。这段不平凡的经历,让她从斯瓦特地区的偏僻山谷,走进联合国发表演说,走上了为争取女性的受教育权而不懈奋战的道路,同时也成为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是诺贝尔和平奖创建以来最年轻的获得者。
  • 李自成第八卷:崇祯皇帝之死

    李自成第八卷:崇祯皇帝之死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冯太后传

    冯太后传

    本书讲述了冯太后成长过程对她性格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以及重大历史事件与她的各种关系,从而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北魏图强的历史画卷,从中不难体会到这个强势的女人是如何从个人生活与内外政治中历练成为一代明后的。
热门推荐
  • 渐逝青春时光

    渐逝青春时光

    2006年,秋初。那是他人生中真正的开始,命运像微风中的落叶一样,不知到会漂落到哪里。他那时还是一个像白纸一样未经世事的孩子,却固执地独自一人踏上之前从没想过的流浪旅途。对弱者来说无可奈何的社会他将何去何从,道路两旁的灯红酒绿他怎么才能把持自己……
  • 妖孽落殿祸人间

    妖孽落殿祸人间

    再世为人,重回十岁,一代杀手老大誓要活出自己的滋润,没有顾家见不得光的“野女儿”顾璃歌,只有如今的妖孽“美男”千羽落,玩转校园,迷妹无数,祸乱人间,一不小心迷倒了冰冷如山的他。千羽落很是无奈“魅力太大也有罪啊!”【本文女扮男装,超甜超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温柔女学霸

    温柔女学霸

    女主唐小悠转学到兴英中学,上初二,在那里,唐小悠交了两个朋友。在一次受伤时认识到男主宋翊,后来知道他学习很好,喜欢读书,做了朋友。慢慢地,她喜欢上宋翊,还找他讨论学习上的事。她不敢向宋翊告白,就和好朋友李梓萌和谭雨欣说了这件事,征求他们的意见,他们听了后,鼓励和支持小悠。唐小悠决定向宋翊表白,结果,宋翊也喜欢她这个可爱又聪明的女孩。喜欢的读者,请支持《温柔女学霸》,谢谢支持!
  • 王爷你找抽

    王爷你找抽

    因为贪财,被炸穿越,她痛下决心改邪归正,立志成为贤妻良母,但福晋这职业真不咋滴!升职空间小、职业环境差、劳动保障低、危险系数高,还要兼职性工作者……于是,悍妃雄起,开始了一场算计与被算计、扑倒与被扑倒、压榨与被压榨的旷世喜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地风暴

    尸地风暴

    一个任务,让他前往一座早已消失的小镇;一场风暴,让他置身于混乱风波之中。狂风,暴雨,无处不在的异界生物,逐渐疯狂的幸存者,还有错乱复杂的时空……他,该如何结束这场混乱,从这座早已消失在地图上的小镇里脱身?让我们一起步入其中的世界里,一探究竟。
  • 才子妖狐记

    才子妖狐记

    千年前,英俊的少年救了一只落难的狐狸。千年后,呆呆的书生误入了妖灵界。千年前,少年对狐狸微微一笑。千年后,书生是否记得那只舔舐过他手指的小狐……
  • 刀尖舞者

    刀尖舞者

    他是一个大学生,成绩优异,正享受着青涩的爱情,是什么让他选择离开,走进白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绿色军营?他有着青春期的叛逆,有股桀骜不驯的锐气,制度的约束,严明的纪律,是什么让他实现了转变?半夜偷吃馒头、醉酒夜宿仓库、救助战友不遗余力……他的故事,能带给你不一样的军旅体验。
  • 斗罗之戏命师

    斗罗之戏命师

    血月当空,让杀戮来铸就和平混乱世界,用铁血来建立秩序
  • 龙翱九天之破天记

    龙翱九天之破天记

    一位来自现代的中学生,年少叛逆,十五岁便成为一霸,也许是上苍天降大难,天雷劈下,与自己的女友消失在大陆之上……降世于陌生世界,却给予着这个年少的青年一个重要使命,少年将用自己弱小的肩膀为他的家人们撑起一片天地。少年的强者之路,也将伴随着天雷的一声巨响,就此展开……修法规则:法分四境:化骨境、至尊境、通天境、化神境四境分十二界:化骨境:玄界、魂界、融界至尊境:人界、地界、天界通天境:刓(wan)界、蜕界、拓界化神境:悟界、殇界、坤界十二界分四期:初期、中期、后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