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7400000016

第16章 草原往事(4)

1948年,那木济勒色楞的四子包晋棋从台湾来到上海,把达尔罕亲王和朱博儒以及子女等接往台湾,后又从台湾迁居香港,移居九龙。1951年,达尔罕亲王因患脑出血,在九龙医院逝世,终年71岁。次年春,朱博儒亦去世于九龙,终年59岁。

5. 嘎达梅林起义的历史功绩

从清朝末期开始,为巩固边疆、外防沙皇俄国进一步侵略,清政府开始逐渐在蒙旗开垦土地,大量汉族民众被迁入成为佃农。民国成立后,1914年2月,北洋政府内务、农商、财政等部及蒙藏事务局联合制定《禁止私放蒙荒通则》和《垦辟蒙荒奖励办法》,准备大兴蒙垦。1916年,奉系军阀张作霖与常住奉天的那木济勒色楞王爷商定,开垦该旗的大片草原为耕地,到1928年,达尔罕旗四分之三的土地已被放垦。大片草原被垦为农田严重损害了蒙古族牧民的利益,使牧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牧场,牧民被迫背井离乡。从1904年的白音达来起义开始,抗垦起义此起彼伏。

1929年,在多次向当局请愿未果的情况下,为保护蒙古人民的利益,嘎达梅林毅然举起起义大旗,提出“打倒测量局,不许抢掠民财”的口号,袭击垦务局和垦荒军,驱逐测量队。起义队伍转战于科尔沁草原的广大地区,沉重打击了当局的势力,迟滞了他们的放垦计划。嘎达梅林起义是内蒙古草原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但是当局放垦草原的计划被延迟。

放垦对今天最大的危害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由于短视和无知,人们对草原的放垦并未因嘎达梅林的起义而停止。植被的破坏,使得曾经水草丰美的科尔沁草原大部分都已沙化,成为了“科尔沁沙地”,属于正在发展的沙漠化土地。当前科尔沁沙地正以每年1.9%速度在发展,总面积8000万亩,是中国最大的沙地。嘎达梅林牺牲的乌力吉木仁河,如今已然变成一条沙沟。河水早已断流,四周也是一片片沙化的农田和一座座沙包、沙坨子。这一结果,恐怕真是嘎达梅林没有想到的。他若地下有知,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虽然当地政府正在努力使沙漠化逆转,但目前尚无明显成效。新华社记者几年前曾采访过嘎达梅林的故乡,那里市委宣传部的一位副部长说:“如果没有嘎达梅林起义,科尔沁草原恐怕在70年前就消亡了。因此,嘎达梅林保护科尔沁草原的功绩将永载史册。”

好在人们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正在国家的支持下,加紧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加快生态建设和保护的步伐。但愿有一天,科尔沁草原再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以告慰嘎达梅林的英灵。值得欣慰的是,根据中国国家林业局最新监测,科尔沁沙地每年绿化面积大于沙化面积约75万亩。

诺门罕:让战争远离我们美丽的草原

2008年3月11日下午,15岁的蒙古族少年阿拉坦沙嘎像往常一样在草原上放牧着羊群。他发现地上有一个锈迹斑斑的铁家伙,出于好奇,孩子卸下了上面的一个部件把玩。悲剧在这一刻发生了:随着一声巨响,阿拉坦沙嘎的右手被炸断,更可怕的是,弹片穿透了他的左胸,顿时鲜血染红了草地,他昏了过去。

阿拉坦沙嘎是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乌布尔宝力格苏木(乡)诺门罕布日德嘎查(行政村)一户牧民家的孩子,他这次遇到的是七十年前遗留在草原上的历史“馈赠”——一枚日本制造的6公斤航空炸弹。阿拉坦沙嘎不是第一个受害者,几十年来这种悲剧在巴尔虎草原上屡有发生。

一向宁静安详的草原何来这种杀人利器?让我们拨开历史的烟云,回望七十多年前发生在这片草原上的一场震惊世界的战争——苏日诺门罕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在经过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胜利后,日本军国主义野心膨胀,急于争霸世界,制定了北进(进攻苏联)和南进(与英美争夺南太平洋控制权)两个侵略扩张计划。诺门罕战争就是日本北进计划中一次试探性的作战行动。战争爆发于1939年5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苏、日之间在“满”蒙边境(哈拉哈河东岸,今我国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东南的诺门罕布日德附近)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机械化立体战争。战争的一方是日本及其傀儡伪满洲国,另一方是苏联及其保护下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在这场战争中,双方动用了除海军之外的所有兵种和现代化装备,共出动几十万兵力和一千多辆坦克、近千架飞机,在亚洲腹地的蒙古草原上展开了殊死的搏杀。日本方面参战的主力是小松原中将指挥下的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司令部设在中国沈阳);苏蒙方面的指挥官则是赫赫有名的朱可夫大将。限于篇幅,我们不在这里对那场战争进行详细的描述,也不去探讨这场战争的起因、背景和过程等,总之这场历经四个多月的大战以日本的惨败告终。据解密的资料披露,日军在诺门罕战争中伤亡五万余人,苏蒙方面也付出了惨重代价,伤亡达到两万多人。日军由于来不及运回阵亡官兵的尸体,出动几百辆卡车将这些尸体运到事先选好的几十个洼地中,浇上汽油进行焚烧,草原上顿时黑烟冲天,弥漫着焦臭的气味。

诺门罕战争是日本陆军史上最大的一次败仗。战争的结果,使日本认识到苏联军队的强大实力,因此彻底放弃了北进攻打苏联的计划,转而开始谋划与美、英角逐的“南进计划”。两年后,珍珠港事件爆发,日本终于把一直隔岸观火的美国拖下了水。而这个重大的转折,就是在诺门罕埋下的伏笔。

去年夏天,我前往呼伦贝尔看望友人,在新巴尔虎左旗草原深处盘桓数天。在那里遇到了主人家几位来自蒙古国的亲戚,说起他们定居在蒙古国的缘由,竟然与这场诺门罕战争有关。资料表明,当年在诺门罕战争中,日军曾在呼伦贝尔地区强征大批蒙古牧民加入“满洲国军”参战。为此,外蒙古军队曾展开政治及心理攻势:他们用飞机向“满洲国”骑兵部队(成员全部是我国蒙古族)阵地散发传单,传单上用蒙古文写着“蒙古人不打蒙古人”、“不为日本法西斯卖命”等口号。宣传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参战的“满洲国”骑兵三个团顿时瓦解,蒙古族官兵成群结伙纷纷逃离战场,有的甚至反水投入到苏蒙一方。包括被俘人员在内,在这场战争中进入外蒙古的我国蒙古族同胞有数百人,他们后来大多在蒙古国定居下来。

战争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但它的遗患至今还在威胁着和平的居民。据建国后的统计,仅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巴尔虎草原上就有十多人因遭遇战场遗留的炸弹而伤亡。前面所说的牧羊少年阿拉坦沙嘎,受伤后立即被送往海拉尔的医院救治,后转往北京手术,从他的左胸取出了许多块弹片。阿拉坦沙嘎虽然侥幸逃过一死,却失去了劳动能力,使他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2011年8月10日,我乘一辆“途胜”越野吉普车奔驰在呼伦贝尔的草原公路上,将近新巴尔虎左旗政府所在地阿穆古郎时,一座方形的高大建筑映入眼帘,那就是诺门罕战争陈列馆。陈列馆的展厅里,讲解员向参观的人们讲述着七十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惨烈厮杀,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在陈列馆外面的草地上,人们用当年战场上遗留的炮弹壳摆出了两个大字:和平。这两个用弹壳组成的大字,似乎两把铁锤敲击着人们的心扉。

如今的呼伦贝尔草原依然宁静而安详,那个叫做诺门罕布日德的小湖还在,蒙古语中“诺门罕”的意思是安静、温柔,“布日德”的意思是水泡子(小湖)。谁能知道,这个“温柔的小湖”在七十多年前曾经历了怎样的炮火洗礼呢!

愿小阿拉坦沙嘎的悲剧不再重演。

愿战争永久远离我们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

2012年4月

三千孤儿和他们的草原额吉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在自然灾害和政治风云的双重灾难中,中国大地经历了一场使六亿人民至今难忘的大饥馑。

从1959年起,粮食开始严重匮乏,饥荒在全国城乡蔓延。因饥饿引发的严重营养不良,使肝炎、浮肿等疾病肆虐,因饥饿而死亡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号称富庶的江南,此时也在饥饿中颤抖。上海孤儿院忽然之间弃儿猛增,那是因为周边地区外出逃荒的人们,沿途丢下了无数养不活的孩子。无奈的父母,有的把孩子丢在闹市街头,希冀有好心人收养;有的则直接把孩子送到了孤儿院门口,人却悄悄离开了。上海孤儿院一时汇集起几千名“孤儿”(实际大多为弃儿),这使得这所江南地区最大的孤儿院招架不住了。在全国都被饥饿笼罩的情况下,这些幼小的生命岌岌可危,频频告急。

上海孤儿院的情况被报到中央,有关方面负责人找到了当时的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希望能从内蒙古调拨一些奶粉,以解上海孤儿院的燃眉之急。在三年困难时期,食品极度匮乏,内蒙古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为缺少奶源,许多乳品厂早已停产,但内蒙古方面还是克服重重困难,凑齐了一车皮奶粉,火速发往上海。然而区区一车皮奶粉对于几千个嗷嗷待哺的幼儿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下一步怎么办?自治区高层会议上,就在大家愁眉紧锁的时候,区委副书记吉雅泰提出一个想法:能不能把这些孤儿接到内蒙古来,交给草原上的牧民家庭抚养?毕竟牧区有肉食有牛奶,这样就能救活孩子!提议得到主持会议的乌兰夫和大家的一致赞成。乌兰夫将建议报到中央,周恩来总理十分欣喜,盛赞内蒙古人民为国家分忧的高尚情怀,他认为内蒙古地广人稀,蒙古族群众又天性喜欢孩子,收养这批南方孤儿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于是,一场从上海及南方各地转运孤儿的接力开始了。火车载着几千名瘦弱不堪的孩子从江南出发,经过北京、包头、集宁一路向北,通过数次换乘(因为没有专车)分别发往内蒙古各地。

据当时档案记载,从1958年开始,在三年多时间里,内蒙古各盟市、旗县几乎都接收了数量不等的上海孤儿。这期间内蒙古各地建立起了大大小小的转运站(临时保育院),紧急培训了一批保育员,等待孤儿们的到来。然而他们接收到的是一些什么样的孩子啊!

南斯勒玛和阿拉坦花是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的两位牧民,她们通过了一系列的审核,才被批准领养“国家的孩子”(指上海孤儿),她俩都希望领养一个好看、健康的男孩。当天她们拿着公社开的介绍信,赶着勒勒车走了一整天的路来到旗里领养孩子,一路上想着将抱回一个白白胖胖的漂亮“儿子”,心里乐开了花。

但南斯勒玛和阿拉坦花都没有领到男孩,因为男孩实在太少了。

“女孩也行!但我们想领一个大一点的,好养活。”

保育员抱过一个孩子给南斯勒玛看,说:她三岁多,已经算大的了。

“三岁?可她看起来那么小,呼日亥(蒙语:可怜的)!”

孩子一双黑黑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看着她,南斯勒玛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想都没想就把孩子拥进自己怀里:“我的女儿,额吉(母亲)的小宝贝呀!”

阿拉坦花的“女儿”看起来更加瘦小,保育员安慰她说:“南方人长得就是比咱们这里的人瘦小,再说她差不多已经是最大的了,别的更小,一岁都不到的可多了。”

就这样,南斯勒玛和阿拉坦花每人抱着一个瘦弱的小女孩踏上了回程。九月的草原,已是秋风凛冽,棉被、皮袍子一层一层包裹着孩子,奇怪的是,一路上孩子不哭不闹,一声不吭。

南斯勒玛的丈夫玛希巴图早早放牧归来,把蒙古包烧得暖暖的。南斯勒玛一进门,他就迫不及待打开一层又一层包裹,抱起女儿亲了又亲。不管是男是女,也不管是胖是瘦,只要是孩子他就喜欢。

“咦,这孩子的脸蛋怎么这么烫,是不是病了?”

南斯勒玛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吓得缩回了手,年轻的夫妇俩惊慌起来。

经过公社医生救治,他们的女儿总算好起来了。但他们当时还不知道,阿拉坦花抱回来的女儿,一进门就已经是一具僵硬的小小的尸身。

在锡盟的西乌珠穆沁旗,临时保育院刚刚建好,第一批孤儿就送来了。每个孩子衣服上都缝着一个布条,上面写着编号,谁也不知道这些孩子都叫什么,编号就是他们的名字。蒙古人认为,称呼编号是对人家不尊重,家里养的小狗、牛犊和小羊羔还有名字呢,何况是人。保育院的包斯如院长就给每个孩子都起了一个蒙古名字。十几位保育员都是未婚的姑娘,只有敖登格日勒是刚刚当了母亲的,作为共青团员,她必须服从上级安排,于是她把11个月大的儿子交给婆婆看管,自己就赶到旗里当了保育员。

已经当了母亲的敖登格日勒居然不敢去抱那些襁褓中的孩子。看惯了自己家的宝宝,这些软面团一样的孩子把她吓坏了:“呼日亥!那些孩子软的呀,有的三四岁了都不会走。开始我以为是不大点的孩子,可谁知有几个会说话了,哇啦哇啦说着南方的汉话,我们谁都听不懂。”

“这些孩子太瘦了,好多身上都长疮,流着脓水。最可怕的是虫子,每个孩子肚子里都有虫子,喂了驱虫药以后,屋里屋外都是虫子,除了蛔虫还有我们不认识的那种,长长的,爬的满地都是的……现在想起来还身上发麻呢。一开始姑娘们都不敢去碰,真纳闷,难道上海是出虫子的地方吗?”

同类推荐
  • 诗人兴会:毛泽东以诗会友记趣

    诗人兴会:毛泽东以诗会友记趣

    作为一位伟人,毛泽东有他严肃、认真、原则的一面;同时,作为一位诗人,他又有潇洒、浪漫、幽默、灵活的一面。这才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毛泽东。本书以诗词曲赋为一条主线,将毛泽东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趣闻逸事汇编成书。在诗的世界里,他与人们长河同泳,共唱心曲,铸就了一篇篇雄奇瑰丽的诗篇。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诗人的世界里吧,让我们共同感受诗人的浪漫、潇洒、雄奇。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邹韬奋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邹韬奋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边缘人语

    边缘人语

    江的边缘,海的边缘,是水的边缘。淡的边缘,咸的边缘,是生的边缘。边缘之人往往麻木。边缘之梦常常惊醒。边缘是一种景观。从某种意义上说,边缘状态总是酝酿着变化的状态,也是可以激活人的思想、情感的最佳状态,于求生和毁灭之间,不是麻木终了便是灵智闪烁。人在边缘时草也在边缘鱼也是边缘,命运和机遇都在边缘。从边缘的自由到自由的边缘,人怀警惧,心无块垒,怀边缘之想反而海阔天空。边缘寂寞。边缘美丽。远离了神话之后,边缘的启示就刻在每一粒沙子上了,长在每一根芦苇上了,嵌进每一片鱼鳞中了驮在每一对翅膀上了——于创造及灾难之间,平及暴烈之间,幸福与痛苦之间。空灵与物化之间,生存与毁灭之间,我们无一你外地边缘着。
  • 铭人铭言:铭言短语

    铭人铭言:铭言短语

    本书为黄宝铭的诗歌集,为其短句、对联集,作者博览群书,写人、状物、暮景、抒情,用不同手笔作诗填词。
  •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回忆性散文集,书名的意思是早晨盛开的鲜花,傍晚时采摘。该集子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先生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脉络,在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的同时,将回忆融入理性的思考中,读来温馨而受益匪浅。《野草》是一部包含鲁迅先生全部人生哲学的散文诗集,作品以曲折幽晦的象征手法表达了他对现实的失望和愤懑,其文笔深沉隽永,意象玄妙奇美,是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也是研究鲁迅先生思想的重要资料。
热门推荐
  • 盗墓笔记之不可说

    盗墓笔记之不可说

    黑道大小姐木槿槿从小就被内定为下一任家族继承人,被人拿着布娃娃的年纪她还练习怎么组装枪,别人在嬉笑的年纪她在练习室里面挥洒汗水。槿槿好累,大小姐的生活她知道很多人羡慕,但是走一步看三步的生活她好累。
  • 我的大学不能没有海

    我的大学不能没有海

    当我来到那个海边的校园,就令我认准她不变的蓝色和淡淡的咸湿~花开好时节,结籽不言秋。一路走过,属于我的花早已繁华不在,属于所有人的籽却牢牢的结在我心底~蓝色印象,我的大学不能不没有海,没有如果~
  • 夜尽良人归

    夜尽良人归

    这是一本简单的小韩娱,也是一本简单的小情书。水晶:我就站在你面前,只要你肯伸出手拥抱,就一定能拥抱到我。泰妍:你说,我从来没有为你穿过婚纱。那么今天,我穿给你看,好吗?西卡:原来,你才是我最想留住的小幸运。世界很大,如果有喜欢的她,请用力抱紧她。书名原名,《大白的韩娱》书群:620302928(欢迎加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乾坤易改

    乾坤易改

    天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其一。天道五十,乃成周天之数。天衍四九,乃成变数。变数为天机,天机不可泄露。看杜浔如何用浑身解数,遁去天道。如何与天,斗得个你死我亡!
  • 重生之天穹之上

    重生之天穹之上

    因为一本奇异的书,导致萧白衣穿越到异界,险些成为太监,且看他能否王者归来,踏上天穹,流放神魔…………
  • 尧光志

    尧光志

    这是一部家族崛起的传记,从首代族长的发家到后世的发展,它记录了修真文明中一个小小家族如何奋斗的历史。这是一部修真文明的记录,揭开金玉在外的修真世界,当看到其中的败絮时,不禁要问:一个小家族如何在其中发展壮大?
  • 我在英雄学院当忍者

    我在英雄学院当忍者

    残破的街道上满身伤痕的治崎廻被一只手卡住脖颈提溜在半空之中,手主人侧过身去看向还趴在地上的死柄木吊。“你也想起舞吗?”群号:1022052936
  • 桃源仙海

    桃源仙海

    子不语的远方,思念未亡。穷尽一生只为找到心中的桃源仙海。
  • 奈叶同人之黑暗中的救赎

    奈叶同人之黑暗中的救赎

    徘徊在无限的虚空黑暗之中…被无尽的罪孽和梦魇所折磨…此身也毫无怨言…只愿可以化为永恒的守护之盾…守护着那圣洁无邪的美丽笑颜…——安多巴黎骑士—尼奥·亚维路克斯PS:大叔我也来凑热闹的说,反正同人作家又不能签约,同人作者反而是最自由的,所以大叔我也过来凑热闹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