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02900000029

第29章 茫茫烟蔓寻何处(2)

第二天,坐客拜行客,张学良回访吴子玉。令以贪恋酒色而闻名的“少帅”尴尬不已的是,“吴世伯”不依不饶,赠诗羞辱(实为激将)之!诗曰:

棋枰未定输全局,宇宙犹存待罪身。

醇酒妇人终短气,千秋谁谅信陵君?

信陵君是两千二百多年前的战国时代魏国国王的同父异母弟弟,国之大将军,曾数次击退强大的秦军的进攻,最终却死于酒色。

再没有学问,张学良也能读懂吴氏的这番用心啊!张学良自此不愿再来什锦花园。

不过张学良也称得上是大丈夫,他除了为吴氏安排好这所北平城里一流的住宅外,还每月提供四千银元供其开销——吴氏带来了众多的家眷和全套的幕僚机构“八大处”,还带来了数百人之众的私人卫队。“少帅”够意思!

更够意思的是蒋介石先生!这位国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北平军分会委员长,先是委派时任国府实业部长的连襟孔祥熙为特使,持自己的亲笔信到北平专程看望吴佩孚,并奉送十万元现大洋的资助,令吴氏大为感动,事后专遣高级幕僚赴南京答谢。之后,蒋先生北上公干时,邀吴氏到北平外交大楼见面,设宴款待了前朝的敌方巨头。正因有了蒋氏出于谋国之策的周全考虑,吴佩孚才一直在这京城中心的什锦花园住了下来。

顺便匡算一下:自1932年2月张学良每月拨给吴氏四千元,则一年即四万八千元,至1937年“七七事变”,五年下来就是近三十万元;若按20世纪30年代前期银元与现今人民币的比值约为1 : 100计,就等于在现有物价不变的前提下,张学良为吴佩孚支付了三千万的费用,孔祥熙则代表国府致送了一千万元的补助。对一个被彻底打倒了的前朝领导人,张学良这样的故人与蒋介石这样的政府,实在够仁义的!

虽不再是威风一时的孚威上将军,但吴佩孚依然保持着不屈的尊严,他的数百人之多的卫士,戴的既不是“国军”的统一帽徽,更不是日后汉奸部队“华北治安军”的丑陋标志,而是一体的嵌着“孚威”两字的特殊徽章。胡同两端,“花园”门前,吴氏卫队定时换岗的景象一定是蒋介石和后来的日本人统治下的北平城里的一道特别扎眼的风景——落魄的北洋巨头竟然能把独具的傲骨完整地保存在这条狭长的胡同里。

我因历史事件而对当事人有兴趣,又因人而对其故居有兴趣。故居往往是残存某些真相碎屑的旧日磁场。

“什锦花园”正是这样一个诱我前往搜寻点什么的磁场。

意外地走到了什锦花园胡同,却不敢肯定会真的走进昔日的“花园”,因为历史的变迁让京城乃至整个中国留下了太多的名不副实的地名。只是,根据路口那块金属牌的指示,我对本胡同19号心存侥幸:或许,那儿就是吴氏的故宅?

于是,我们自西而东,去找19号。

两边是矮而破的街门,一望便知是平民百姓杂处的大院;再往前,两侧有了楼房,是很典型也很难看的那种20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的办公楼。我的心,渐凉下来。不觉走到一个并不起眼的大院门口,看墙上的门牌号码,是什锦花园胡同23号。

铁栏门大开,传达室的墙上,挂有这样一块牌子:国家经计委运输研究所。

不知哪根筋让我一激灵,我突发奇想:当年的什锦花园也许就藏在这大院里边?

敲窗。里边看门人出来,不出意料地发问:找谁?人面比天气还冷。

我一手举相机一手举一本北京文物书籍,问此地是否北洋军阀吴佩孚的故宅?

人家答非所问:这里是机关,不许进入。

我正失望,传达室后的一排平房中,挑帘走出一位三十来岁的男子:干吗呢?记者?找吴佩孚的家?对喽,正是这儿!进来看看吧。我就管这事呢!

我激动得鼻腔都发酸了(不像是冻的)!在多年的异乡寻访记忆中,没有哪次能像今天这样巧合与顺畅!

该管事姓刘,叫刘建国,是这家单位管行政后勤的人。也许难得有人来参观他经手维修过的“花园”,所以,他很热情地领我们从一座白楼前经过,在一座灰砖墙小院门前停步,推开两扇新油漆过的小红门,过了一条窄得只容一人进出的小甬道,说声:“到了”,我们就置身于一座修葺一新的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中了。

“这是我们单位内保留的最后一套完整的老房子了。原先,大院里有八座这样的小院,一个套一个,个个有长廊相通但又个个不同,非常漂亮!现在嘛,就这一个了,是去年我张罗着修缮的。”刘建国不无惋惜地介绍道。

说实话,一陷入这座小院中,我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造反有理”的“红小将”们居然也有打盹的时候!大军阀吴佩孚的故宅竟然在国家机关的楼群之中被深藏了一角,尽管已经是十分狭隘的一角!

小院极美,我第一眼看去就有点懵,为这仅存的吴的家园的幽静与优雅而懵得一时无语!

西厢房有位长者出来探问:找谁?刘建国随口打了个招呼,那长者便退回屋里。看看厢房门上的牌子,知是该单位的数据室。

小院复归静谧,静谧得如一方琥珀。

我定定地站着,想不起看过的哪座旧日豪宅能留下如此恬然而完美的一角。

完完全全的一座京城四合院,红门红窗红廊柱,灰砖灰瓦灰墙面,北面的正房、东西厢房和南房,都十全十美待在正晌的阳光里,东西厢房的四个墙头上,还分别砖刻着松、梅、竹、兰的图案,每一幅都古朴而深邃。院当中,是一株巨大的叫不上名字的古树,虬龙一样挣扎着长向天空。树下,有一对很旧的汉白玉雕花金鱼缸,缸体上镂空的雕花极是瑰丽。另一边,一方石桌,细辨桌侧四周,竟是十二生肖的浮雕!我失声叹曰:从来没见过这么精致的石鱼缸与石桌!

“这三样东西是院子里的原物,别的什么也没有了。”刘建国说,“你们来晚了,早来一个多月,这棵老树还是绿的呢,满满的叶子遮了大半个院子,人在树下很凉快。”

当年,吴佩孚经常在这棵不知名的奇树下徘徊,并百无聊赖地伏身金鱼缸前发怔——吴运乾与吴运坤前几年撰文回忆过,其先祖父“一有闲暇,便喜爱信步庭院赏鱼”。

吴秀才甚至写过“赏鱼诗”:

连天烽火怅离居,何处春风到草庐?

景物不殊人事改,临流顾影羡游鱼。

吴氏未有子女,中年后以吴文孚之子吴道时为嗣子。一个男子同时兼两家的继承人,这在中国宗法制度中,称为“兼祧”。在传统时代,儿子不仅是本家族的正统传人,而且还是最高级别的私人代表,无论前清,还是民国,概莫例外。不信你看,从袁世凯到孙中山,从张作霖到蒋介石,谁能免俗?吴佩孚也一样,有了名义上的儿子,才可代表自己待人接物。孔祥熙到北平前来看望之时,就是嗣子吴道时代表吴佩孚与高级幕僚一道到前门火车站去迎接的。在传统社会里,没有儿子是万万不能的。

运乾、运坤二位即吴道时的儿子,也算吴佩孚的孙子,他们的幼年时光正是在什锦花园度过的。

侯门深似海。吴子玉本来就是一个颇讲礼仪的人,更因虎落平川,心情郁闷,所以,即使孙儿们想看他一面也不容易。

让我们往下读运乾、运坤兄弟的回忆文章:

先祖父平时不大步出庭院,也很少与家人亲眷一堂同聚。每天的正餐,总是与旧部及幕僚们共进,或接待来访的宾客。仅在一年一度的除夕,才和家人一起吃一顿团圆夜饭,继而领导阖家进行祭祖、辞岁、拜年等例行的一套传统的节日仪式。全家人依次行过拜礼之后,再与家人一起观看一会儿庭院中燃放的烟花爆竹。子时之后,远近亲族、宾朋、幕僚、部下等即络绎而至前来拜年,此时先祖父便被奉劝安歇去了。于是,这短暂的家庭团聚即告结束。

困居在这所院子里的“孚威上将军”,已不再是北洋集团里所向披靡的“常胜将军”,更不再是“五四”时期万众景仰的“爱国将领”,他麾下的几十万大军早已被本军叛将冯玉祥拆散并被国民党北伐军击溃或收买。身为败军之将,他既不愿南下向蒋介石俯首称臣,更不可能到天津的洋人租界当寓公,所以,就只能窝在北平的这条小巷里,看书,写字,推算天文,研读佛学。

对了,困居北平的日子,他惦记着先人的墓庐。出外多年,未曾回籍扫墓。于是,他便精心安排了一次微服返乡,第二天即悄然离去,谁也没有惊动。直到这位蓬莱本土史上级别最高的统帅离去多日,蓬莱县政府才惊闻此事,后悔不迭!吴子玉发迹后,出资维修过蓬莱阁、戚继光故居和晚清名将宋庆家乡的路桥。每逢灾年,吴家便设粥厂以济灾民。更让乡人世代受惠的是,他愣是让胶东最主要的国防公路烟(台)潍(县)路拐到了蓬莱,把原来北京政府交通部设计的烟台——莱阳——潍县(今潍坊市)这一条直线,改成了烟台——蓬莱——黄县(今龙口市)——掖县(今莱州市)——潍县这样一条弯路,从而极大地促进了鲁省最为发达的“蓬、黄、掖”三县的经济。这样一位有恩于故里大人物,沓然来去,不能不给乡人留下莫大的遗憾!

七十多年后的今天,作为掖县人的后代,我也颇感遗憾!为此,我问过蓬莱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沙向阳兄:吴佩孚为何回来一夜便匆匆离去?沙兄的回答是:那时他已经落魄,可能是觉得没有脸见家乡父老吧!

我因景仰吴子玉而结识蓬莱市政协的文史专家蔡玉臻,又因蔡先生而与沙向阳兄相识(其祖上乃康熙年间任礼部尚书三十余年的沙澄)。在沙兄的引导下,2011年6月8日下午,我曾踏访蓬莱“吴家大楼”的旧址。

像全国各地一样,蓬莱的古城墙,连同东、西、南、北四座城门,都早被拆得无影无踪。清代的北大街,现在叫钟楼北路。在一座颇有气派的新建宾馆大楼的身后,有个不大的院子,是驻军招待所,对外营业,名“登州宾馆”。院北边是一座二层小楼,建于20世纪50年代,为客房;南边是一排平房,是餐厅。

沙兄说,这儿就是当年的吴家大楼原址。

读《蓬莱历史文化研究》方知,所谓的“吴家大楼”,不过是吴氏故宅四进院的最后一进有座二层砖楼而已,盖因当时蓬莱古城里没有楼房使然。民国十四年(1925年),吴佩孚已经从权力的巅峰上退了下来,忽然动了修建家园的念头,原因不言自明。他派人回乡购置了县学后街故居附近的若干房舍,重新规划建设了一番。未久,占地十亩的豪宅便傲然出现在蓬莱城北部,它南邻敕建宋庆祠堂,西傍县学,北边隔一大片荒草地即北城墙,与北城门镇海门遥遥相对,十分显赫。然而,新家园建好后,他只来过一次,即悄然返乡扫墓的那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这位恪守忠孝节义的游子不想给家乡带来些许的麻烦——困窘的时候,他走到哪,“党国”的大军便追击到哪;安定下来后,家乡也没有了庇护他的条件。

宾馆北楼的南墙根儿下,一位银发老太太正在摆弄着一小方菜地。请教过这位年已八十四岁的刘老太太后才知道,现存的房子都不是吴家原来的了,都是部队后来盖的。老人说,她是1947年随着在渤海独立营(解放军山东地方部队)的丈夫在院儿里安家的,“蓬莱一解放,吴家看房子的人就跑了,部队把这儿当了招待所,一直到现在。”

在吴氏私邸住了六十多年的老太太已经完全回忆不起当年那四进院落是何年何月被一次次拆除了的。老人只是指着现今餐厅的入口说:这儿,就是吴家楼的正门,原先有两个大石狮子,很威风,前几年才被人弄走的,不知弄哪儿去了。其他的,都没有了。这一排餐厅就是当时的一进院,往南,老大一片,都是他们家的老房子,全拆没了。

全拆没了!翘首南眺,餐厅后是一座座普通居民楼。

老太太还不辞辛劳地领我们登上了院东的一座小小的假山,指着一座破败的六角亭说:“就这还是原来的。”

不过近前细看,却发现并非当年原物,因为柱、栏都是水泥构件,像是二三十年前重修的。但残损的假山确是历经沧桑的古董模样了。沙向阳说,此山虽小,但在当年,却是城里的三山之一,曰“凤凰山”,被吴家购入,圈成了私家花园。

院西侧,是一排废了的车库,应该也是当年帅府的车库与附属建筑。偌大的空地上,堆满残砖碎瓦与该宾馆丢弃的成摞的餐具(每一件都印有招待所专用字和红星图案),有些碗杯盘碟完好无损,看得让人心疼。我油然戏言了一语:若吴大帅统兵,见到如此费糜公款的现象,绝对要军法从事!

但已不是吴大帅的时代了。

站在两株粗壮的法国梧桐树下,沙向阳说,最后一块吴家楼的房基,是前些天刚刚拆除的,上次来他还看到过。

什么都没有了。

蓬莱的执政者还不知道尊重前辈乡贤吴子玉。或许,他们一直在等待“上面”对斯人的“肯定”。

近百年前,“蓬莱吴子玉”是很令国人乃至世界尊重的,国内各派系均仰其鼻息自不待言,美国人的《时代》周刊,第一次在封面登中国人的头像,就把殊荣给了这个并非国家领导人的山东籍职业军人。上海出版的英文《密勒氏评论报》(Millard"s Review,后改名The China Weekly Review)的主编鲍威尔(John Benjamin Powell)说,吴氏“比其他任何人更有可能统一中国”。他确曾给家乡带来过莫大的荣誉。

在北洋系军人中,他先是以文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进而又以文化赢得了袍泽们的敬重。

同类推荐
  • 百年传奇邵逸夫大传

    百年传奇邵逸夫大传

    本书讲述电影鼻祖、娱乐圈教父、慈善大家邵逸夫叱咤娱乐圈大半个世纪,打造了“邵氏”、“无线”这两个电影、电视王国,培育了数之不尽的演艺人才的传奇经历。他还热心慈善,捐款几十亿,以他名字命名的校园建筑遍布祖国大地。
  • 青山见我应如是:柳如是

    青山见我应如是:柳如是

    她能歌善舞,诗词歌赋样样精通。12岁被卖入相府,因周道登贪图其美色,最终再度轮落红尘。而后亦师亦友的李代问,因世俗观念抛弃她。梦中情人张溥,只是她人生路上的匆匆过客。再恋宋徵舆,让她再度深陷苦海。而最爱陈子龙,在她心上划下深深伤痕。花甲老人钱谦益,给了她依靠,却非她所爱……她是“秦淮八艳”之首,也是中国一代文人的红颜知己,更是秦淮河畔传为佳话的红颜传奇。透过柳如是的一段段非常的经历,托举出了那个斑驳岁月里的薄命红颜。
  • 纽曼(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纽曼(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1945年5月,美国国会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为一个当时被称为“敌侨”的德国人的美国公民资格问题,通过了一项不受敌国侨民归化的要求限制的法令,提交总统杜鲁门批准。后来人们把这位美籍德国人称为“总统特别公民”。这人是谁呢?他就是本传记的主人公杰哈德·纽曼。然而更富传奇色彩的是纽曼的一生的经历。他这个“总统特别公民”背后有一连串不寻常的动人的人生故事。你想猎奇吗?想从纽曼的传奇式的一生经历中获取某种启迪和裨益吗?请读一读这本传记吧!
  • 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一统中原:赵普

    一统中原:赵普

    本书对赵普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介绍了北宋初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赵普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所了解。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阳仙门

    青阳仙门

    一代剑仙林永在一场恶战中本想与敌人同归于尽,可是他的仙剑却在最后一刻护住了他的一缕残魂并且穿越之仙林大陆。且看林永怎么恢复修为,收拾小人,手揽佳人。
  • 淘沙天官

    淘沙天官

    淘沙天官、青铜古咒、一场穿越千年的斗争
  • 子鸢传

    子鸢传

    沐子鸢——前世为凉国沐家之后。沐家世代忠良,为凉国出生入死,到了她这一代人丁稀零,只有她和哥哥两人。凉国和廖国大战,沐子鸢被设计俘获。为了沐家,为了凉国,她英勇就义。可是天爱英才,她在龙行大陆重生,做了丞相府四千金,以前虽说是倍受欺辱,但是她沐子鸢驾到之后,岂会容忍那些“闲人”作乱……她为了心中的一份执念,做了凌霄国的大将军,做了凌霄国的守护者……
  • 暖心学长等等我

    暖心学长等等我

    顾念从没体会过幸运的滋味,生活带给她的只是无穷无尽的倒霉。从小遭受过诸多变故的她,敏感而坚强。有时候别人一句不经意的话语,也许就会触痛她内心最脆弱的伤口。但是坚强如她,绝不会把自己懦弱的一面展示给别人。不管心里有多苦,她都会笑得没心没肺,好像她就是温暖世界的太阳。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切都似乎有了一点点的变化,她似乎没有那么倒霉了。那个如风般的少年告诉她,其实她一直都是上帝最眷顾的孩子,只不过之前上帝还没来到她的身边。但是现在,他来了。也正是由于这份温暖的关爱,才使得顾念愿意为了他而改变。当一个人心里装了一个美好的暗恋对象,那么为之付出的所有努力都只是为了能让自己配得上他。她不知道永远有多远,也不想知道它到底有多远。她只是想牵着他的手,一直一直走下去。
  • 启禀郡主王爷要抱抱

    启禀郡主王爷要抱抱

    在外,她是名舞姬。在内,她是位郡主。还是位“不一般“的郡主。听说那位小王爷体弱多病?哎呦,她正好八字命硬。不如中和中和呀·~离她远远的没事,但既然你想方设法的靠了过来。不好意思!王爷,现下你怕是跑不掉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都市战狂》

    《都市战狂》

    狠人杨志,对敌人恨对知己更狠,对朋友却是两肋插刀,一个高中就被关进魔鬼监狱、在监狱里苦苦挣扎了无数日夜终于活着离开的狠人。监狱锁不住狂龙,山河容不下苍狼。苍狼是山河的霸主,狂龙是苍穹的主宰。做狠戾的自己,拜忠义的兄弟,做世上没人敢做的事……这就是杨志,一位狠人的精彩旅途。!
  • 仙侠情缘之双生劫

    仙侠情缘之双生劫

    一缕幽魂两世缘,半生颠沛记流年。天道勘破情难断,执念伊人不为仙。两样容颜本同根,来世清明消恩怨。得失不过百年事,青灯半盏惹人怜。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绝世医女:腹黑大小姐

    绝世医女:腹黑大小姐

    错付感情,涅槃重来,来到与她心性处境都十分相似的人身上。从此大放异彩。一次意外的祭祖让她得到了一只‘灵魂’,帮她生存,教她武功,兮言则要替他寻找一人。是谁?她不知道!怎么找,只有一块玉佩上留存着些残缺的提示。可是在不知不觉中,她和身边的人都陷入了危险之中,自从她出现以后,和平的生活在此被打乱了,一切的一切都将她推入不利之地,她该怎么办?会有人相信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