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19400000014

第14章 匈奴的附汉岁(2)

公元前5年,乌孙国见汉哀帝昏庸无能,无暇顾及西域,又见乌珠留单于仍沉浸在丧子之痛中,就趁机骑兵攻打匈奴西部地区,掠夺了不少财物,满载而归。

乌孙国向来是匈奴的眼中钉,乌珠留单于对乌孙的侵袭事件尤为愤怒,于是发兵五千还击乌孙国。

乌孙国的军队根本不懂作战,只会趁火打劫,结果被匈奴兵一击而溃。匈奴从乌孙国抢走了一千来人和万余头牲畜,不仅捞回了本儿,还赚了不少。

这下轮到乌孙国害怕了,匈奴作战能力竟然如此强悍,真是个惹不起的主。为了避免再遭涂炭,乌孙国国王赶紧派自己的儿子到匈奴为质子,以期改善两国关系。

乌珠留单于是个喜欢夜郎自大的人,见乌孙国向匈奴示弱,就欣然答应了乌孙国王的请求,收下了乌孙国质子,并把这件事上奏汉哀帝进行炫耀。

汉哀帝虽然无能,但是并不傻。他看了乌珠留单于的奏章,顿时怒从心生,好你个乌珠留,匈奴早已是汉朝属国,乌孙国跟匈奴的地位一样,你匈奴怎么可以接受乌孙国的质子呢?这不是违背汉匈盟约么?

汉哀帝气不过,马上派使者到匈奴责备乌珠留。

为了博得汉哀帝的好感,乌珠留上书汉哀帝,希望参加公元前2年正月的汉朝朝会。

这个时候,汉哀帝患上了重病,有大臣说,匈奴居住在北方,气势压人,不利于汉朝。每当有匈奴单于前来觐见,汉朝皇帝就会邪气压身,说不定还有性命之虞。

这个大臣还举出了例子,如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朝汉,两年之后,汉亶帝崩。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第二次到长安觐见汉元帝,不久汉元帝崩。

汉哀帝一听,老天,要我的命,这可不行啊。可是,考虑到汉匈两国的关系,汉哀帝最后还是牙关一咬,同意了乌珠留单于的请求。

可是,乌珠留单于还没做好朝汉的准备,就生了一场大病,只好延期一年。

汉哀帝知道这件事后,心里感到很是安慰。乌珠留都生病了,哪还有气势压住我呢,看来那位大臣说的话是多余了。

公元前1年,乌珠留单于病况好转,带着一般人来长安朝见汉哀帝。

可能那位大臣说得确实在理,乌珠留单于朝拜哀帝后不久,汉哀帝就驾崩了。

因为新即位的汉平帝年纪太小,所以太皇太后便暂时临朝称制。大臣王莽则任大司马,独揽朝中大权,为他日后篡位奠定了基础。

§§§第三节新莽的对匈政策

四条新约

公元2年,车师后王姑句忽然来到了匈奴,请求乌珠留单于收留。

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原来,车师后国有一条新道直通玉门关,如果汉军开通了这条道路,就可以很便利地往来西域。镇守西域的汉朝校尉徐普就跟车师后王姑句说要打通这条道路,可是姑句不答应,徐普一怒之下就囚禁了姑句。

姑句担心性命不保,就想办法逃了出来,跑到了匈奴。

匈奴向来重视在西域的统治权,乌珠留单于就把姑句安置在左谷蠡王所居地区。

王莽知道这件事后,立即派使者来到匈奴责备乌珠留单于,说西域归属汉朝管辖,乌珠留收留姑句,应该放他回国。

放回姑句,等于匈奴承认了汉朝在西域的统治权,乌珠留单于当然不答应,就说汉匈盟约中曾约定长城以南归汉朝所有,长城以北归匈奴所有。姑句是长城以北的车师后国人,我觉得可以收留。

汉使反驳说,要不是汉朝对匈奴极力呵护,匈奴早就因内讧而灭亡了。汉朝的这个恩德,匈奴应该报答,再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西域诸国都应归汉朝管辖。

乌珠留单于怕伤了汉匈两国的和气,只好把姑句交付给使者,并请求放过姑句一马。

汉使押解姑句回到长安,向王莽报告了乌珠留单于的意思。

王莽大权在握,根本不把乌珠留单于放在眼里,哪里会听他的请求呢。

王莽很快就把西域诸国的国王召集到长安,当众杀了姑句。

这招跟杀鸡儆猴一样,那意思就是谁敢跟汉朝作对,就不会有好下场。西域诸国都是小国,全都惧怕汉朝,各国国王只好唯唯诺诺,表示对汉朝唯命是从。

这件事过后,王莽认为匈奴过于傲慢,就拟定了一项新约来束缚匈奴。

这项新约共四条,内容大致是:凡逃亡到匈奴的中国人,凡逃亡到匈奴的乌孙国人,凡投降匈奴的西域诸国佩带中国印信绶带者,凡投降匈奴的乌桓人,匈奴一律不准接纳。

匈奴能够接受《四条新约》吗?王莽制定的对匈政策,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新旧单于玺

新约颁布后,王莽觉得对匈奴的管制还不够,他做了一项划时代的决策:规定汉朝臣民和匈奴人都不能用两个字的名字,必须使用一个字。

汉朝人的名字都比较简略,名字用一个字或两个字都无所谓,匈奴人的名字就复杂而绕口了,什么伊屠智牙师、曩知牙斯、须卜居次云,确实应该改一下。

乌珠留单于也不敢违背王莽的规定,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知”,并下令匈奴臣民都把名字改简单了。

此后,匈奴人的名字都没那么绕口,就算得上是王莽的功劳。不过,王莽是个重汉轻胡的人,很看不起少数民族。公元9年,王莽篡位成功,改国号为新,当上了皇帝。刚一登上皇位,王莽开始打压匈奴,派使者到匈奴收缴汉朝颁给乌珠留单于的印绶,再重新发放新印绶。

乌珠留单于得到新印绶一看,上面的印文是“新匈奴单于章”,而原来的旧印绶的引文则是“匈奴单于玺”。

引文变了,乌珠留单于在汉朝的身份就变了。按照原来的印文来说,乌珠留单于在汉朝的地位只在皇帝之下众臣之上,而现在的印文就表示他只是王莽朝中的一名普通臣子。

乌珠留单于好歹是一国之君,哪能忍受这种委屈,就派使者到王莽那里索要旧印绶。可是,新朝皇帝王莽一口回绝了乌珠留的请求。

通过这件事,王莽清楚地意识到,乌珠留单于对新朝很不服从,就决定找机会好好整治一下匈奴。

公元10年,王莽派心腹甄丰出使车师后国。车师后王须置离得知这一消息后,害怕王莽有意为难,就打算归降匈奴。可是,须置离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差,他的计划被镇守在西域的新朝将领刀护知道了。刀护一不做二不休,把须置离杀了。 、

须置离一死,车师后国人人自危。须置离的哥哥狐兰支害怕受到株连,就率领两千多部众和大批牲畜投降了匈奴。

乌珠留单于本来就对王莽新政感到不满,就违背了王莽定下的四条新约,收留了狐兰支。

王莽得知真相后勃然大怒,集结了30万大军,准备随后攻打匈奴。

乌珠留单于早就料到王莽的图谋,干脆先下手为强,在边塞上布置了一万骑兵,蓄势待发。

自此,汉匈之间的和平时期终于打破,王莽建立的新朝和匈奴开始进入对峙状态,汉匈之战一触即发。

公元11年,王莽发动了对匈奴的攻击。他派中郎将蔺苞等人带领一万骑兵,携带大量金银财宝前往云中边塞,引诱匈奴呼韩邪单于的子孙们来长安受封。

匈奴右犁汗王咸及其儿子登和助不知就里,被蔺苞诱骗到了云中塞。

匈奴右犁汗王咸一众人到了之后,蔺苞就对他们威逼利诱,说新朝皇帝册封咸为孝单于,封助为顺单于,分别赏赐黄金五百斤。但是,助是咸的儿子,得先去长安做人质。

右犁汗王咸见此情况,知道王莽有意用这种办法分化匈奴,连儿子们的安危也顾不上了,赶紧借机逃回匈奴,把实情告诉了乌珠留单于。

乌珠留单于听后义愤填膺,决定对王莽以牙还牙,就派左骨都侯、右伊秩訾王等人出兵云中郡益寿塞,大肆屠杀新朝官吏和平民。

这一番杀掠并不解恨,乌珠留单于又传令匈奴各部,说汉匈朝的盟约已毁,各部均可伺机入侵中国边塞。

一时间,汉朝边境上烽烟再起。匈奴骑兵多则万余人,少则百余人,一波接一波开始大肆侵袭汉境。雁门太守、朔方太守等均死于匈奴乱军中,而汉境的百姓更是苦不堪言,他们成为匈奴骑兵的俎上之肉,不但牲畜财产被匈奴人掠走,就连性命也难保。

原本恢复富饶的汉境上,又一次出现了空虚衰败的现象。

引燃战火的王莽能否收拾残局?他又将采取什么办法对抗匈奴?

出征匈奴

匈奴的侵袭行动,终于令王莽忍无可忍。他喝令蓄势待发的三十万军队带足一年的粮草,装备上精良的武器,从各自驻地向匈奴大举进发,把匈奴人赶到遥远的丁零去。

就在王莽下发命令后,大将严尤劝谏说,目前中原地带遭受旱灾、连年饥荒,西北边境上更是苦难连连,此时出击匈奴并非最佳时机,大致有五个难处:第一,匈奴距离中原达千里,军队进发匈奴行动过慢,这就势必暴露行踪,让匈奴做好应战的准备。第二,受到国内旱灾的影响,军粮没那么容易准备充足,说不定大军未到匈奴境内,粮草就供应不上了。第三,每人带三百天的军粮,这么大的量需要牛马运输,而匈奴地带多沙尘,少牧草,牛马吃不到食物,就可能饿死,军粮也就无法按时供应了。

第四,匈奴境内比较寒冷,将士们需要携带冬衣御寒,还要带着木炭取暖,这无疑又增加了行军的负担。第五,轻锐部队是我们的主力军,粮草辎重的运输会减少轻锐部队的数量,这样就不容易击垮匈奴。

严尤最后建议说,既然皇上已经发令出兵,成命难以收回,那就只好让轻锐部队先出击匈奴,大军随后深入,跟匈奴速战速决,才能给匈奴造成重创。

严尤的这番说辞确实说中了新朝军队的要害,但是旁观者清、当事者迷。王莽刚愎自用,根本不听严尤的建议,依然慢慢地调兵运粮,给匈奴留下了充足的作战准备。

同类推荐
  • 新汉秘史

    新汉秘史

    一个简单的实验本来可以让拓跋逸仙脱单,却没想到让他来到了北宋末年,这个强敌环绕的时代,且看他如何在重重困境下创建出一个强大的帝国!
  • 千秋祭之唐怒

    千秋祭之唐怒

    怒发冲冠的岳飞,身负骂名而死的魏忠贤,满心愁苦愤然离世的王安石……李宣发誓,要带着这群历史上的失败者,在已然残破的唐末,重造一个超越千古的大唐盛世!
  • 封候拜将

    封候拜将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没错,是写李广的。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没错,是写李广的。……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没错,是写李广的。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没错,还是说李广的。主角穿越附在李广身上,是否能走出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怪圈?★本书超级YY,敬请雅正★推荐好书一本:《血碎》书号:1159010
  • 九州幻域之域

    九州幻域之域

    但,可以确定的是,那个时候的百里书野,是个一心只想保护身边所爱之人的孩子。自始而终,仅此而已
  • 大明详记

    大明详记

    讲述了从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到第十二世、第十六位皇帝朱由检。本书不注重故事的精彩,只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如果书中有假的部分请联系Q群:175442231方便我进行修改
热门推荐
  • 皇者保镖

    皇者保镖

    乔飞皇者归来,一次意外成了冷艳美女总裁的保镖,有温柔的女上司,麻辣的女警。。。。。。。。。。乔飞回到都市只想平凡人生,没想到麻烦不断。。。
  • 狼烟南起

    狼烟南起

    群臣:陛下这是打算抢婚吗?夜澜沧:朕正有此意,众爱卿有何异议?群臣:。。。。。。作品本来的书名为《狼眼》这是一部有狼群,狼王,头狼等情节描写的小说,喜欢狼这种聪明,狡猾,忠诚极富组织性动物的读者欢迎点击阅读。本作品纯属虚构,谢绝扒榜!
  • 司先生追妻录

    司先生追妻录

    女孩欢快的荡着秋千,漂亮的玉足荡出一抹美丽的弧度,男人悄悄地从身后靠近,深邃的眼眸里溢满了宠溺,画面转换,女孩一袭红裙,此刻的她,妖娆,风情,就像是个妖精一样,不声不响的走进他的世界……(由于上本的失败,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填坑,所以一时有灵感就开文,怎么说呢,宠文还是虐文还得看我后面的脑洞,毕竟……还是个单身狗,只看过别人谈恋爱,所以,可能有不好的地方,你们可以提出来,至于不喜欢的,不要说出来,在心里过过嘴瘾就可以了,别发出来影响大家心情。) (1V1双洁,小白文,别较真,还有π_π,作者可能随时脑抽,还请小可爱们不要计较)
  • 弃妇,滋味正甜

    弃妇,滋味正甜

    我三百多张证照,连开飞机都没问题。你说,只缺张离婚证书?我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你家做牛做马,落得弃妇的下场。步步相逼,让我上异乡找官司至胜的秘密武器。----------她,是夏云芝。在一个滂沱大雨的夜晚,失去了整个人生。踏上异域,茫然又坚毅的走进一座大雪山,想挽救活下去的最后一絲希望。但,这秘密武和她想得不太一样,除了又高又帅忽冷忽热,还动不动就上报...。
  • 蓝眸逆世:邪尊七少爷

    蓝眸逆世:邪尊七少爷

    今未死卷土定天若赐我辉煌,我定比天倡狂!看一代“废物”少爷如何携手“美人”,俯瞰云生,仰望苍穹。。。。。
  • 摄政王妃很难为

    摄政王妃很难为

    都说一入侯门深似海,风止歌表示古人诚不欺我!“王妃,王爷被太后责罚,找王妃救命呢!”正在种向日葵的风止歌扶额,铁锄一扔“备马,入宫!”“王妃,王爷被困边关,请王妃支援!”风止歌额头青筋直冒“点兵,赴战场!!”“王妃……”风止歌“滚,告诉夜临天,本王妃要跟他离婚!!!”
  • TFBOYS之笨蛋少女爱上了他

    TFBOYS之笨蛋少女爱上了他

    她,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女孩,却平白无故的得罪了,tfboys的粉丝,四叶草,她要怎么办?
  • 永暗王座

    永暗王座

    生于光明,长于光明,光明照耀下长大的少年,却为了反抗光明,走向了黑暗的道路。千百年后,世人尊称他为:永暗之主,亡灵主宰,黑暗大法师。
  • 慈悲道场水忏法随闻录

    慈悲道场水忏法随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兴通讯:全面分散企业风险的中庸之道

    中兴通讯:全面分散企业风险的中庸之道

    拿在您手中的这本书,不是关于一个企业的案例,从某种意义上,我建议您把往下的阅读,当做寻找我们这个时代中国企业哲学根基的开始。 中兴,一家位于深圳的通信企业,在它的同城兄弟——华为的神秘光芒笼罩之下,除了通信圈和证券界,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我作为一名经管类图书编辑,也是在编辑本书的姊妹篇《华为真相》时才了解到,无论是在每一个产品线上,还是在国内和海外的征战中,中兴都是华为的强劲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