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696500000006

第6章 立志勤学的故事(5)

晚上读书学习,需要灯油,而他一读就读到深夜,灯油用得更多了。他家穷得连做菜都没有油,哪来油点灯读书呀,时间长了,江泌妈妈怕他读书耗油太多,天一黑,早早就把灯吹灭,并把灯藏起来。没有灯光,夜里怎么读书?江泌只好静静地背诵或默记学过的知识。

一个中秋节的夜晚,江泌陪着父母在院子里赏月,看见明亮似镜的月亮,照射着皎洁的月光,他灵机一动,心想,在月光下读书不是也行吗!于是,他就着月光看起书来,就这样,他天天就着月光读了不少书,再也不愁点灯费油,夜晚无法读书了。

一次,他读书着了迷,读着读着,月光斜移,原来透过窗户照进屋子里来的月光一点也没有了。他抬头一看,原来月亮已经悄悄地爬到屋子那边去了,屋子挡住了月光,所以字看不清了。江泌就拿着书本跑到院子里来看书。过一会,又看不清了,他干脆就登着梯子爬到屋顶上映着月光读书。他看着看着,到了后半夜,因为白天太累了,晚上看书时间长,他疲倦地趴在屋顶上打起盹来,结果从屋顶上滚了下来摔在地上,这时他的手还紧紧握着书。幸亏家里是茅草房,屋檐不高,没有摔坏,只是脸上、膝盖擦破了皮。江泌真有点犟劲,他从地上爬起,拍拍身上的尘土,又爬上屋顶,映着月光读起来。

江泌映月读书的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

白居易少有所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出生于河南新郑东郭宅,是唐朝负有盛名的大诗人。

白居易的祖母和母亲都是有文化的人,他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很早开始识字,五六岁时就练习作诗,9岁已经懂得声韵。由于当时社会动乱,白居易11岁就离家出游,南北奔走,从小就接触了社会,看到了民不聊生的现实,并立下了改革政治,救济人民的大志,这促使他更刻苦地读书、写诗。他白天学赋,夜间读书,还挤出时间写诗。他每学一课书,都要反复诵读,一直读到不仅能背诵,而且能深刻领会诗的意境。据说,他因读书读得太多,连嘴唇的皮都磨破了,生了很多疮。写字写得太多,连手臂上也磨起了一层很厚的老茧。他就是这样以坚毅苦学的精神,获得了少年有为诗人的美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白居易9岁时作的诗,成为千古流传的佳作。

白居易15岁时,拿着自己写的诗稿到长安,向当时有名的诗人顾况请教。顾况一看白居易,心想:“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能写出什么好诗来。”再一看诗稿作者的名字是“白居易”三个字,便哈哈大笑起来说:“长安米贵,居可不易啊!”他根本没有瞧起面前的诗人。但是当他读了上面那首诗时,不禁拍案叫绝:“好诗!有这样好的诗句,居天下也不难啊!”他连忙起身重新以礼相待,再也不敢轻慢了。

白居易成名以后,仍然勤奋不怠,继续下苦工夫作诗。他的诗以平易自然见长,但是平易不流于浮浅,自然不陷于庸俗。反复品味,足见作者在锻炼字句上所下的工夫。据说,白居易每作一诗,必先读给邻居家一个不识字的老婆婆听,问她:“你觉得怎么样,能听懂吗?”如果老婆婆说听不懂,或说不好,他就反复修改。当时有人对他这个著名的大诗人向一个不识字的老妪请教很不理解,认为“俗气”。可白居易却不那么认为。他说:“我写诗是给人看的、听的,如果人家看不懂、听不懂,那又何必写呢?”这足以证明了白居易创作时的严肃态度和刻苦精神。

正因为白居易作诗是这样刻苦认真,又能虚心向别人请教,所以他的诗读起来琅琅上口,通俗易懂,深为群众所喜爱。白居易一生作诗很多,流传至今的就有三千余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诗人。

贾岛驴背“推敲”留典故

贾岛(779—843),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唐朝诗人。

他小时候,家境贫寒,落拓为僧,后还俗。曾任长江主簿,人称贾长江。著有《长江集》。他的诗注重锤炼,刻意求工。“推敲”的典故就是由诗句“僧敲月下门而来。”

唐朝贞元年间。有一天,贾岛又吟了一首诗:“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题为《题李凝幽居》。吟完,又觉得最后一句不妥,想把“敲”字改成“推”字。斟酌良久,仍举棋不定。不知不觉,他骑驴来到京城长安街上,情不自禁地重复吟道:“鸟宿池边树,僧敲——”当他吟到“敲”字时,停了一下,右掌朝前做了一个推门姿势,嘴里吟道:“僧推——月下门”。紧接着又摇摇头,用右手食指作了个敲门的动作,随口吟道:“僧敲——月下门”。周围的人见了,哈哈大笑,以为遇上了疯癫。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威严的吆喝声。围观的人立刻四散逃去。贾岛仍然沉浸在诗的“推”、“敲”中,毫无知觉。突然,有人把他从驴背上拉下来,捆了起来。这时,他才醒过神来:原来,竟闯进了官府的仪仗队。这可不是儿戏,要被治罪的呀!

贾岛立即被押到一位骑在高头大马之上的官员面前。原来,这位官员就是当时京城的地方长官、著名文学家韩愈。韩愈看到贾岛那副儒弱书生的样子,想他不是来闯仪仗队的。等问明了原因,便喜欢上了这位认真好学的青年,忙叫人给他松绑,请他回府细谈。

回府后,韩愈谈了自己的看法,说:“你的诗题是《题李凝幽居》。幽居,谢绝外人,大门必然常闭。门若虚掩,可推门而入。既然常闭之门,而且又是夜里月下找人,应该是敲门。这才与幽居相应。”贾岛听了,顿时恍然大悟,连忙致谢。

韩愈留贾岛在他的府上住下来,教他写诗为文的章法。屡举不中的贾岛终于考中了进士,并成为当时著名的诗人。“推敲”也成为典故流传于世。

李贺瘦马锦囊凝新诗

唐朝著名青年诗人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

他父亲李晋肃是一个低级小官,但很重视家庭教育。在李贺4岁时,就教他读书识字;5岁时,又给他讲解诗文。李贺聪明早慧,又肯认真学习,所以进步很快,7岁就能写诗。在青少年时期就写下许多优秀诗篇,后人曾称他是“天纵奇才”(《唐诗品汇》),似乎他的才能是天生的。其实,李贺的诗是他呕心沥血的艺术结晶。

李贺从少年时代起就把全部心力倾注于诗歌创作。为了搜集创作素材,他经常吃过早饭就出门,骑上一匹瘦马,背着一只旧锦囊,外出游历,观察生活。每当他触景生情,偶有所得时,便立即把涌入脑中的诗句记在纸条上,然后投入锦囊中。晚上回到家里,他再把那些记有零星诗句的纸条一一掏出来,对着昏暗的油灯,进行加工整理。他总是精心构思,反复琢磨,然后磨墨铺纸,写成一首首新奇瑰丽的诗篇。其母见他锦囊里竟有那么多纸条,总是埋怨说:“这孩子要把心都呕出来才肯罢休啊!”

李贺从小身体瘦弱,母亲怕他累出病来,禁止他再这样呕心写诗。李贺总是笑着劝慰说:“母亲放心,孩儿不会累病的。”吃过晚饭,他回到房里,又继续写诗了。

李贺在《长歌续短歌》中写道:“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为了写诗,衣襟磨破了,少年头发白了,这是他辛勤从事创作的写照。由于他平时注意深入实际观察生活,认真积累素材,所以他的诗构思新颖,想象丰富,意境奇丽,色彩浓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的诗句如“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等,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曾指出“李贺诗很值得一读”。

李贺的父亲死得早,家庭情况困窘。因为他父亲名叫晋肃,“晋”与进士的“进”同音,为避父讳,李贺不能参加进士考试,只做过奉礼郎那样的小官。他一生抑郁不得志,才活了短短27岁,却为后世留下233首诗歌,其中大多是名篇佳作。他的诗在艺术上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著有《昌谷集》。

欧阳询三临碑刻

欧阳询,唐朝著名书法家。

欧阳询小的时候,就十分喜欢书法。尤其喜欢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

一天,他在一家文房用品店,发现了一本《指归图》,不由得心中十分欢喜。因为这是“二王”书法入门之书,非常难得。

“店家,我想买这本书,要多少钱?”欧阳询问。

“看得出来,您很喜欢这本书,我可以少要点儿。”老店家算了一下,为难地说:这本书原本是很贵的,少算也得三百缣(注:缣,当时代替流通的货币)怎么样?”

“店家,您要得虽然不多,价格也算便宜,但我确实没有那么多钱,现在只能付您一部分,余下的分期付给您行吗?”欧阳询以商量而又十分为难的口气说。

店家见他诚恳,对书爱不释手,又是常来的主顾,于是爽快地说:“可以!可以!”

几十页的《指归图》,欧阳询竟研究了一个多月,解决了他在书法研究和实践中产生的许多困惑不解的问题,使他一下感到豁然开朗了。

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造诣高深,可是他们的源头又在哪里,欧阳询又开始了对这个问题的探讨。

一次,欧阳询外出途中在一座荒废的古庙前,发现一块碑,便停下观看碑刻,字体很好,看到落款,才知道是晋代著名书法家张芝的弟子索靖所写,很令他赞叹!

走了一段路后,欧阳询又想到刚才看过的碑刻,头脑里竟没留下印象,感到十分遗憾。这条路以后也不会再走了,不行,应该回去再看一下。想到此,他又快马回到古庙,认真地从前到后看了几遍,觉得字的结构、笔势等方面安排很有章法。这时,天色已经不早,他不愿离去而又不得不离去了。

欧阳询骑在马上,一边走一边想着那碑上的字。有的书中说索靖的书法像“高山中裂、水势悬流”,真是名不虚传!难怪书法名家评他的字“妙有余姿”,极富变化。欧阳询一边想,一边用手指就比划了起来。可突然又停住了,有个字的运笔方式怎么也想不起来了。还有几个草书不像草书,还带些隶书意味的字,是怎么收笔的?全都忘了。他不由得勒住了马。

“不行,还是印象不深,没记住。”他想,“晋代以来,北方这种古碑很少,我纵然下次再路过这里,说不定这碑或许还不在了呢!唉,机不可失!”他又一次调转马头,回到古庙。这时,天色已晚,碑上的字已很难看清了。欧阳询只好从马背上卸下行李,准备过夜,等待天明再看。

欧阳询一连看了三天,总算把全部碑文从整体到细节,都进行了细致地研摹,融为己有,才满意地离开古庙。这回他不但记住了碑文的布局、气势,甚至连笔画、结构、笔势等也都尽皆形神在心。他不但学到了索靖的书法,而且,还摸索到了书法发展联系的一些线索。

欧阳询经过刻苦钻研,在总结各家所长与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具有自己风格特点的,有如金刚瞋目、力士挥拳、戈戟轩然、笔力刚劲的“欧体”。欧阳询的书法楷书,被称为唐代第一,对后代书法影响很大。对我国书法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吴道子蒸饼悟画

吴道子,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唐朝著名画家。

吴道子自幼孤贫,爱好学习。为了学习书法,他历尽千辛万苦,只身到浙江、江苏向书法家贺知章、张旭求教,未取得进步。后改学绘画,虽遍访名师,仍无成就。两次失败,使他有些心灰意冷。

一天,他来到一座庙宇,看见庙前有一个妇女在卖馍饼。她后面左右两边又各有一位妇女。左边的在和面做馍,右边的用馍具蒸烤。左右两人相距丈许。只见左面的用面做成薄馍后,随手一扔,那馍滴溜溜地旋转着,不偏不斜正落在右边妇女的馍具内。右边的接馍后,一面烧火,一面翻馍。馍熟了,她用竹片一挑,那熟馍也飞起来,正好落在八尺外卖馍妇女的竹篮内。一块又一块,摞得整整齐齐。过路人看了,无不拍手叫绝,抢着来买馍。

这情景,把个吴道子看呆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他走到卖馍人跟前,买了一块馍,随后问道:“请问,卖馍大婶,飞馍的技艺有什么诀窍吗?”卖馍的妇女答道:“这没有什么,只不过手熟罢了。天天烙,月月烙,日子长了,自然熟练了。”吴道子听了,顿觉豁然开朗,他领悟了一个道理:“学习书法、绘画,也是同理,熟能生巧,功到自然成。”

从那以后,他更加勤奋,见山画山,见水画水,见人描人,见树绘树。到了20岁时,他就成了远近闻名的画家。

但他不满足于现有成绩,还要拜师深造。远学南朝画家张僧繇,近学当代画家张孝师。

工夫不负有心人。他所画的人物,笔迹拓落,形姿雄劲,生动而有立体感。中年后,他的笔法变得更加遒劲、圆润。点划之间,时见缺落,有笔不周而意周之妙。后人因此把他和张僧繇并称为“疏体”。

吴道子绘画总是精益求精。他在长安、洛阳二地的寺观作壁画300余幅,无不是珍品。他所画人物的衣褶,飘飘欲举,后人称“吴带当风”。吴道子的山水画也自成一家,曾在大同殿墙壁上,画出嘉陵江300余里山水,大笔挥洒,一天就画完了。

吴道子绘画的艺术成就,对后代产生很大影响,后人尊他为“画圣”。宋朝苏轼说:“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吴道子持之以恒,熟能生巧的学画过程,对后人启示很大。

同类推荐
  •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班主任新型工作方法精选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班主任新型工作方法精选

    班主任理论是伴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针对庞大的班主任队伍和他们极为重要的工作,班主任理论应该是争奇斗艳,应该有它的深度,应该成为推动班主任工作的有力武器。多年来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在艰难进行中,也时时有着迷惘、困惑和浮躁。班主任工作的改革虽有很大的成绩,但也常常是步伐不大、步履不整,呈走向不坚实的状态。新的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卸下班主任背负的“因袭”重担。这既要归因于理论的力度不强和影响不深,也要寻找其他原因。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师,从各方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才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班主任与学生成长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息息相关。
  • 中学生必读文学经典

    中学生必读文学经典

    本书介绍中学生必读的30部世界著名文学经典的内容、艺术特色、影响及作者的创作过程、主要成就等,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与收藏。
  • 学术论文写作

    学术论文写作

    本书全部内容划分为思想方法、知识技能、实践应用三大板块,鲜明地突出了理论、技术和应用的层递关系,既符合当代科学体系结构理论,又贴近地方高等院校各专业学科的教学目标设计。
  • 现代社会保障概论

    现代社会保障概论

    本书阐述了现代社会保障的基本制度、基本理论以及历史演变。分章讨论了社会保障基金及其管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与生育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及社会优抚等基本社保项目。本书在充分介绍和吸收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和理论的同时,还以丰富的资料详细论述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改革与创新,问题和前景。本书体系完整、论述详实、内容很新,是这一领域较为完整、较为成熟、较为规范、也较为先进的优秀教材。
  •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教你制作日常电子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教你制作日常电子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教你制作日常电子(最新版)》是一本自然科学类读物,系统的介绍了有关生物标本创意制作等方面内容,并附有具体的操作过程和实践步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教你制作日常电子(最新版)》不仅能丰富青少年朋友课余生活,提升其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其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协调发展,从而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热门推荐
  • 封尘对决

    封尘对决

    遗迹之中,破碎惊现邪魔破阵而出,惊扰乱世镇压邪魔之物,化身神剑斩断邪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穷学生翻身记

    穷学生翻身记

    在城乡结合部有着一位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颜福,二十啷当岁,梦想着也追逐者自己的理想人生。
  • 爱情职业病

    爱情职业病

    因为职业的特殊性,林琳一直找不到男朋友,有一天,误打误撞的遇上了罗奕……可谓千里姻缘职业牵!
  • 纳米皇帝

    纳米皇帝

    一次意外让吕小星获得了控制他制造的纳米机器人的能力,从此他开始了彪悍的人生。且看他如何统帅亿万纳米机器人,建立纳米帝国,做另类神医。
  • 火影世界中的无极剑圣

    火影世界中的无极剑圣

    穿越到火影世界,获得无极剑圣的传承,本想着混混日子,却还是卷入世界大势
  • 主妇的考研日记

    主妇的考研日记

    记录一个职场失意情商也几近示意的家庭主妇,挣扎考研的学习日常和生活日常。文章偏向丧丧的风格或带有一些些怨气。请读者见谅。
  • 进击吧社恐少女

    进击吧社恐少女

    林菓觉得,这辈子做的最刺激、也是最不符合自己性格的事是,竟然和一个闪耀的舞台爱豆有了私联,没想到的是,自己不仅和他从小认识,两家还是世家关系。综上所述的缘分足以说明,他们两个人的羁绊,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哦不——目前缺的就是人和。拜托,有着社交恐惧症的人和一个指引别人散发着耀眼光芒的人,根本是两个世界的人吧...
  • 秀才进鬼城

    秀才进鬼城

    一个的书生,上京赶考路途中无意进了鬼城。
  • 型月的根源魔法使

    型月的根源魔法使

    一个令世界惊奇的起源,一个根本不可能的信念,在这神秘几乎丧失的世界,却暗藏着最大的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