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91400000025

第25章 滕文公(下) (3)

通过说明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的重要性,孟子说明了国君应该注意对自己身边亲信和近臣的考察、选拔问题。孟子为什么要强调这个道理呢?原因很简单,如果国君身边的亲信和近臣都是道德高尚的君子,那么国君在他们的影响下,也会变得道德高尚,一个道德高尚的国君不就是百姓们所希望的吗?反过来也是一样的。其实,关于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的重要性问题,没有人比孟子更有发言权了。早在孟子小的时候,他的母亲为了让他受到好环境的熏陶,就流传下了“孟母三迁”的故事。所以说,孟子对此早就有了切身体会。

上面说的这个问题放在教育方面也同样适用。众所周知,儒家的教育思想历来强调客观的学习环境对人的教育影响作用。孟子指出,楚国人学习齐国话涉及的不单单是选择老师的问题,还有学习环境的问题。这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如果有了齐国人做老师,可是学习环境却在楚国,这样,即使老师费尽心思教学生学齐国话,可是由于周围的人说的都是楚国话,学生受大环境的影响,也根本无法学好齐国话。相反,如果把上课的教室设在齐国人口稠密的地方,让学生置身于人人都说齐国话的环境中,那么,老师不用多么费劲,学生也能很快学会齐国话了。这个道理在今天的外语教学中尤其适用,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在中国的教室里学了好几年外语,却不如在外国留过一年学的人。在教育和学习的过程中,选择和创造有利于学习成长的客观环境是必要的。

【原文】

公孙丑问曰:“不见诸侯何义?”

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段干木[1 ]逾垣而辟[2 ]之,泄柳[3 ]闭门而不内[4 ],是皆已甚。迫[5 ],斯可以见矣。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阳货瞰[6 ]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7 ];孔子亦瞰其亡也,而往拜之。当是时,阳货先,岂得不见?曾子曰:‘胁肩谄笑[8 ],病于夏畦[9 ]。’子路曰:‘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10 ],非由[11 ]之所知也。’由是观之,则君子之所养,可知已矣。”

【注释】

[1]段干木:人名,姓段干,名木。段干木是晋国人,为人清高,不愿意做官。魏文侯曾经去拜访他,但他却翻墙逃走了。

[2]辟:同“避”,躲避。

[3]泄柳:人名,鲁国的贤人。

[4]内:通“纳”,接受。

[5]迫:迫切。指求见之心很迫切。

[6]瞰:窥探、远望。

[7]蒸豚:指蒸熟了的乳猪。

[8]胁肩诌笑:耸着肩膀,故作谄媚的笑容。

[9]夏畦:指盛夏时节在田间劳动。

[10]赧赧然:害羞、惭愧的样子。

[11]由:子路的名字。

【译文】

公孙丑问孟子道:“不主动去拜见诸侯是什么道理?”

孟子回答道:“在古代,一个人如果不是诸侯的臣属便不去拜见。段干木跳墙躲避魏文侯,泄柳闭门不接待鲁穆公,这些都做得过分了。迫不得已时,见还是应该见的。从前阳货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又厌恶别人说他不懂礼仪。大夫如果对士人有所赏赐,士人没有在家亲自接受的话,就得上大夫家去拜谢。于是,阳货便趁孔子不在家的时候,给孔子送去一只蒸乳猪。孔子也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前去拜谢。当时,要是阳货真心诚意地先去看孔子,孔子难道不去拜见他吗?曾子说:‘耸起两个肩头,做出一副讨好人的笑脸,这真比顶着夏天的毒日头在菜地里干活还要令人难受啊!’子路说:‘分明不愿意和那人谈话,却要勉强去谈,脸上还做出羞惭的样子,这种人不是我所能够理解的。’从这里看来,君子是怎样修养自己的,就可以知道了。”

【阐释】

有研究《孟子》的学者指出,在这一章里,孟子引用的曾子和子路的话,都反映的是同一种行径,这就是虚伪。

从古至今,关于“虚伪”的话题都很复杂。一方面,不论是谁都对它深恶痛绝,把它当作最大的恶行口诛笔伐。这样看来,它似乎也不存在复杂了。另一方面,人们又觉得自己随时随地都生活在虚伪之中,无论是什么地方,不论是什么人,都没有不虚伪的。这样看来,它似乎确实复杂得需要研究一番。

正是因为如此,虚伪不仅令凡夫俗子们困惑不解,而且圣贤们也对他反复论述。孔子在《论语》中就反复三次说到虚伪的问题,而孟子在这里也说起了这个问题。

那么,孟子为什么也说这个问题了呢?原来,公孙丑问孟子为什么不主动拜见诸侯国国君,在回答的时候,孟子就说了两种情况。一是过于清高和孤芳自赏。为了说明这个情况,孟子例举了段干木和泄柳的事迹,得出结论说,过于清高和孤芳自赏似乎没有必要。二是一心谄媚和阿谀奉承。为了说明这个情况,孟子引用了曾子和子路的话。有学者指出,孟子在这里暗指和批判的人,就是“纵横”于各国的纵横家们,孟子认为他们是最虚伪的人。由此也可见,孟子是痛恨纵横家的。

可以看出,在见不见诸侯这个问题上,不论是清高的段干木和泄柳,还是谄媚的纵横家,他们的表现不是太清高,就是太谄媚,走的是两个极端。但是,儒家一向都是反对走极端而主张恰如其分的中庸之道的。

虽然说“虚伪乃罪恶之源”,但孟子虽然教我们认清了这些,却没有告诉我们,我们该用什么来清除这罪恶之源,这是令人遗憾的。

【原文】

戴盈之[1 ]曰:“什一[2 ],去关市之征[3 ],今兹[4 ]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5 ],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6 ]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7 ]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释】

[1]戴盈之:宋国的大夫。

[2]什一:指收取十分之一的农业税。

[3]征:指征收捐税。

[4]兹:年。

[5]已:停止

[6]攘:偷窃。

[7]损:减少。

【译文】

戴盈之问孟子道:“把税率改成十分之一,并且还有免除海关和集市的赋税,这些事情在今年还办不到。因此,我打算逐渐推进这件事,等到明年再彻底实行。先生以为怎样?”

孟子回答道:“我打个比方,如果有一个人每天都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告诫他说:‘这不是正人君子的行为。’他就说道:‘请允许我逐渐的改正错误,先由每天偷一只改成每月偷一只,等到明年再彻底改正。’如果你已经知道了这种行为是不符合道义的,那就应该立即停止才对,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阐释】

这一章充分表现了孟子论述问题善于比喻的特点,也充分表现了孟子慷慨雄辩的说服能力。

孟子的文章之所以形象、生动,之所以易于理解,就是因为孟子可以通过比喻,把任何极其抽象的大道理、深奥的哲理讲述的非常透彻而浅显。在这一章里,孟子想要说明“除恶必速”的道理,便举了一个被人称为“偷鸡贼的逻辑”的例子,毫不客气地批评了统治阶级为了维护一些明知不合理的制度,借口条件不成熟而拖着不改正的手法。如果没有这个例子,这个道理很难说清楚,而且,即使孟子说清楚了,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戴盈之还可能假装没有听明白,依旧推诿搪塞。孟子举这个浅显易懂的例子,不仅把道理说清楚了,而且也让戴盈之再无处推诿。

“偷鸡贼的逻辑”绝妙无比,“除恶必速”的道理发人深省。

【原文】

公都子[1 ]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书》[2 ]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3 ]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4 ];水由地中[5 ]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6 ]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7 ],三年讨其君,驱飞廉[8 ]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书》[9 ]曰:‘丕显[10 ]哉,文王谟[11 ]!丕承哉,武王烈!佑启我后人[12 ],咸以正无缺[13 ]。’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14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15 ]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16 ]云:‘戌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17 ]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注释】

[1]公子都:孟子的学生。

[2]《书》:在这里指《尚书·大禹·谟》

[3]掘地:挖掘壅塞的地方。

[4]菹:有水草的沼泽地带。

[5]地中:低地。

[6]沛泽:沼泽水草丰茂。

[7]奄:位于东方的诸侯国,曾助纣为虐。

[8]飞廉:商纣的宠臣,善于飞跑。

[9]书:在这里指《尚书·周书·君牙》

[10]丕显:大显。

[11]谟:计谋、谋略。

[12]后人:指周成王和周康王。

[13]缺:缺乏

[14]横议:乱发谬论。

[15]闲:熟悉。

[16]诗:在这里指《诗经·鲁颂·沁宫》。

[17]诐:偏颇、邪僻。

【译文】

公都子问孟子道:“外面的人都说先生喜欢辩论,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同类推荐
  • 虚幻与批判——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理论研究

    虚幻与批判——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理论研究

    本书在评价当前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理论研究中的两种倾向,即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政治理论或把他们的政治理论等同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批判理论对他们理论体系形成的作用和影响,以及这一理论在其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本书从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理论的基本内容,即分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阶级理论和国家理论出发,把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论。
  •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本书由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燃灯者》作者赵越胜先生亲自选编,精选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周辅成先生的十三篇文章,并将其分成四个单元,勾勒出周辅成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道精神,也体现那一代学者的风骨和学识。
  • 读易经有学问

    读易经有学问

    “易”就是变易、变革,《易经》提倡变革,并指争人们去应对变革、引领变革《易经》上说:“改命,吉。”这就是让人们勇于改变自己的命运。“易”就是容易、简单,《易经》将一切还原为简单,指导人们用简易手段获取胜利。《易经》上说“匪夷所思”,就是说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其实可以简单化解。“易”就是交易、交换,《易经》指出:没有失去就没有拥有,我们必须学会交换。《易经》上说:“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就是说只要我们善于动用天地四方(即“六位”)的资源,就可换取成功的自由境界。
  •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问世后就不断被人们以打造的精神加以解读。《〈大学〉〈中庸〉意释致用》旨在继承前人的打造精神,以现时代的生活为起点,突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力求对人们的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发。
  • 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这是一本聊出来的书。作者八十岁以后,不再上大课,学生知道其喜欢散步,路线又比较固定,所以经常与作者在路上“偶遇”,与作者一起散步聊天。谈天说地,论古道今,即成此书。书中既有对人性问题的探索,也有对历史问题的求解,既有对命运问题的省思,也有家国情怀和对社会问题的倾心关注。大到世界革命,小到同性恋。问题广泛,五花八门,却处处不离哲学,每每有思想火花的迸发。作者自嘲是“马路哲学”,其实是传道授业的一种方式。
热门推荐
  • 地藏尸踪

    地藏尸踪

    蓝晓从小被高僧算命,说她有驱邪辟灵的体质。但因为这个体质只能防一些道行尚浅的小妖,所以遇上养了千年的厉鬼僵尸,她就会死的很惨。就在她侥幸以为已经逃脱了这一劫时,突如其来的噩梦缠身,让她差点被杀死于梦中。她的驱邪体质不再管用,就在她一天天等死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男医生闯入了她的生活。这个看似普通的年轻男医生,却仿佛能洞穿蓝晓的恐惧。而他冰凉的双手,却仿佛没有任何生命的温度。
  • 彼岸花开之盛放回来

    彼岸花开之盛放回来

    世人说:“彼岸花开一千年,花落一千年,花叶生生相错,世世永不相见。彼岸花开,开彼岸,桥头可奈何。”三位圣女归来,她们曾经立下誓言“彼岸花开,圣女回来,我们将以血起誓,以血祭奠,我们必定会将十年来所经受的痛苦百倍的还给你们!”她们从不相信世间有爱,可是在她们归来复仇时遇到了爱情,尝到了爱情的滋味。她们爱他们,他们也爱她们,可是这场爱情慧经历风风雨雨,但是他们(她们)都愿意承受!
  • 乃木坂之G弦上的咏叹调

    乃木坂之G弦上的咏叹调

    一个女孩在乃木坂元年加入,为之一起奋斗的日子。随着年限的增长,也逐渐得到成长和救赎的故事吧。
  • 愿你安好便是晴天

    愿你安好便是晴天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不知何时的惊鸿一瞥,成了一份执念一份情,从此不离不弃风雨共济,携手共同走过帝都的风风雨雨,是爱是暖是希望,一路是人间四月天的温暖相伴,帝都风云、爱恨情仇皆在此处。
  • 丫丫奇遇记

    丫丫奇遇记

    悠悠和一只会变成热气球的老虎,一只兔子,一只乌龟,一头长颈鹿,一起前往彩云之巅,拯救人类的故事。(此儿童故事为中英文对照,欢迎父母带着娃娃们一起看)
  • 神探老公在隔壁

    神探老公在隔壁

    她是路痴,但不白痴!亿万富豪离奇死于反锁的家中?连环杀人后不劫财劫色只劫骨头?女大学生频频失踪人心惶惶?还有什么奇葩案件,尽管放马过来!再难再邪乎,犯罪心理分析天才、呆萌小警花也分分钟给你破了!神探师父你说什么?约会?咱们天天一起破案,不就是在约会么?
  • 泣婴

    泣婴

    熟悉的叫唤声以及婴儿啼哭,如同恶魔踏在这片布着阴霾的土地上,传出的脚步声。——来抓住我。【更新时间:周三周六22:00】
  • 气象在玩变魔术

    气象在玩变魔术

    气象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到许多有趣的自然现象,在生活中学到有用的气象知识。反过来,还可以用学到的气象知识指导我们的实践生活。本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神秘性,能够启迪读者思考、增长知识和开阔视野,能够激发读者关心世界和热爱科学,能够培养读者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 爱在梦想里

    爱在梦想里

    《爱在梦想里》:梦想有多远,它是一条直线,无限延伸,但是,一旦出现两个端点,它便成为了一条线段,而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就是:谁是你的梦想&你是谁的梦想,我们总是朝着“谁是你的梦想”这个端点去追,却将“你是谁的梦想”这个端点遗忘,遗忘梦想最初的起点,本小说的这个起点开始于一个名叫“淡星”的星球,据说它是银河系边际上最美丽的一颗星球,然而,只要阳光能照到的地方,就会有阴影的出现,这个阴影被拥有强大魔力的“水火之心”封锁于“水火遗”上,因水火两大长老的一次玩乎职守,用来封锁“阴影”的“水火之心”遗落到时空隧道里,流入地球,分别被“古代的晨”、“未来的宇”与“现代的真”得到...扣扣:317093708
  • 那日的柳动蝉鸣

    那日的柳动蝉鸣

    皇上赐婚,苏家以大局为重,将苏半清嫁给了皇室里最不受宠的,美名其曰为冲喜。“江家小公子怕是命不长矣”躲在门口偷听的苏半清一肚子坏水,她夫君终于不经放了。她年纪轻轻要熬成婆了,得赶紧多买几个婢子。苍白的脸上染上那一抹血色,嘴角上扬的厉害,仿佛是在抽筋。“没事,为夫定会拉爱妻你去陪葬的”苏半清惊恐、难过、坐立不安。这个男人不是只有心疾吗,现在怎么连羊癫疯都染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