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63100000023

第23章 征服世界(2)

“他很注重养生,但也有着典型艾米利亚人的弱点。带他到乡下,给他一盘香肠冷拼,就别提他吃得有多香了……好在他还有弱点!近些年他很重视自己的外表,尤胜以往。实际上他坚持健身已长达10年,现在他的身材堪称健美。每次我们度假回来看到所拍的照片,他便会说:‘要么让身材更好,要么就别再拍照了。’如果看看乔治10年前的照片,你就会发现他的身材发生了很大的改观。我哥哥不做负重训练,不去健身房,但坚持跑步和有氧运动,所以身材很匀称。他家有健身器械和单泳道标准泳池,运动已成为他雷打不动的日常习惯,即使在周日和夏季也从未停止。在潘泰莱里亚岛,他早上七点半出门,八点三刻回来,连教练都累了,但他依然精神抖擞,简直可以与四十几岁的人相媲美。”

现在,运动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奥克也确认说:“他七点一刻起床,做完早操后再和亲戚们一起跑步。有次晨练中,他看到几个人站在咖啡机周围偷懒,这让他大为光火。这方面,他非常严格,堪比独裁者墨索里尼。但我认为正是这种坚定不移的精神才使他不断前进。可以肯定地说,不管选择哪种职业,他都会取得成功。”

他每天很早起床,常常在中午一到两点间与几个同事吃些清淡的午饭,然后在电视机前的沙发上小憩一刻钟以恢复体力。奥克打趣地说:“他睡得很沉!他睡一刻钟,相当于一般人的三、四个小时。”之后他就开始下午和傍晚的繁忙工作,一刻不停直到晚上八时左右,再到寺岛伸夫买杯开胃酒,寺岛伸夫是曼佐尼大道阿玛尼大型商场的一家日式餐厅。

乔治·阿玛尼工作效率惊人,这使他难以容忍那些跟不上自己节奏的家伙。奥克告诉我们:“乔治每天早晨九点一刻就到办公室了。可现在的年轻人晚上通常会去跳舞,所以有些人第二天直到九点半还没到办公室。在我看来,似乎有必要建立弹性工作制,但这实现起来相当难。大部分人9点25分到,而从9点一刻到9点25分这段时间,办公室里除了乔治没有别人,而这常使他大发雷霆”。

人们一直认为,乔治·阿玛尼是一个非常自恋的人,但实际上,他更像是一名毫不妥协的完美主义者、一名追求外在形式完美的理想主义者,这种理想主义覆盖到普通座椅、风景和体型等等。似乎他希望通过外观来展现其内在价值,为他饱受折磨的内心世界带来平和安宁。他进行的是场神秘之旅,从事的领域是似乎最肤浅的“外观”世界。乔治·阿玛尼的崇拜者和诤友——帕特里克·麦卡锡这样形容他:

“乔治是我所接触到的最勤奋的人。他痴迷于工作,个人形象和生活方式一样严谨。如同他那无可挑剔的羊绒衫、完美的裤子鞋子、灰白头发和健美的古铜色肌肤,对于接手的任何工作他都处理得相当完美和井然有序,这就是他的工作方式且从未改变。他甚至想住到办公室楼上,简直就是工作狂,这种生活态度的确有些过时。即使和同事们外出就餐,他也会和大家畅谈时尚,或者是自己的品牌,或者是整个产业。”

《国际先驱论坛报》的时尚评论家苏茜·门克斯指出:“乔治从来不谈及战争年代的艰苦,但我相信他一定是在那个时期就树立了职业理想。”

1995年,乔治·阿玛尼出现在D&;;G服装展的嘉宾区,T台上伊莎贝拉·罗塞里尼身着紧身衣走秀。人们猜测阿玛尼会发表不同的看法,但他了解当时的潮流,他本人虽不十分认同,但还是优雅地肯定了两位时装设计师的能力与气魄,同时表达了对其他同行的尊敬,这包括艺术天赋惊人的三宅一生和创造力令人艳羡的让·保罗·高缇耶。他质疑过自己惯用的米黄与灰色色系是否合时宜,也不时表达对自己事业的热爱。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个选择阿玛尼服饰的人都与他本人在审美和世界观上有着息息相通之处。

对“奢侈”一词深恶痛绝

这一时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仿制品和赝品,人们争议不断,以至1995年皮尔·卡丹决定不再展出时装系列,因为其深受美国仿制品的困扰。1994年阿玛尼集团创收6250亿里拉,为避免陷入类似的困境,乔治·阿玛尼使产品的制作工艺更为复杂和难于模仿,他说:“如果你愿意,我们会不断升级工艺难度和剪裁精度。工艺和剪裁越精制、越细心,产品就越难复制。我尽最大努力进一步使作品充满个性。对我而言,这就是责任。”这是乔治·阿玛尼履行对顾客的责任和义务,因为他们在购买阿玛尼服装时,都相信一分钱一分货,用高价换来的一定是与众不同的产品。而这也是他对于自己和公司的责任。他曾力倡时尚界的民主,有人揪住这一点不放,而他回应说:“民主是很好,但是现在有赝品、有欺骗。我不认同这样的民主。我设计了很多不同风格的衣装,对应着不同的价位,为的是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需求。”

对于绝大部分知名设计师和品牌来说,应该走精英化还是大众化道路一直是核心话题。有关“奢侈”的争论铺天盖地,从那时起这个字眼就被无节制地滥用了。2002年1月,乔治·阿玛尼声称自己并不喜欢“奢侈”二字,甚至对它的态度可以用“深恶痛绝”来表达,他还反对时尚界不加约束的消费主义,这些都引来媒体连篇累牍的口诛笔伐。“乔治公然抨击消费主义,而他的牛仔装每套售价高达100英镑。”英文日报《星期日电讯报》的头条新闻如是说。

但乔治·阿玛尼没有回应,而是一如既往地发展自己的品牌(实际情况是,若干年后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创立了“阿玛尼私人空间”系列(Armani Privé),而这正是一个高端时装品牌)。他就是这样,可以不断地在矛盾中突破,或者说在任何情况下都遵从着自己的逻辑。

乔治·阿玛尼在61岁时达到了事业的顶峰,用通常的标准来看,这是迟到的成功。在与乔治·博卡的交谈中,他曾回忆起和母亲之间略带遗憾的对话。“妈妈,我们现在拥有了所有期望的东西。”“是的,乔治,但是有点晚了。”

必须成为“时尚风向标”

在那个时代,广告投入和时尚述评之间的关系日益交密。《Vogue》、《时尚芭莎》和其它所有杂志会根据时尚设计师投入的广告费用多少,相应地对其作品进行宣介,而新闻报纸对于服装秀的报道也同样有此“潜规则”。媒体多年来自发报道的时代终结了,它已变成主观的、受人操控的“机器”,这使得时装设计师们很难通过外界公正的渠道获取关于自己设计是优是劣的客观评价。尽管如此,乔治·阿玛尼仍然独领风骚,他知道如何革新,知道世人需求些什么。

在许多领域,他卓然领先于时代,而与同行相比,他也早已深谙广告的价值。比如,早在1985年乔治·阿玛尼公司成立10周年庆典时,他就买下了《意大利共和国报》的10页广告,当时资深记者们还就公司的创业故事对乔治和加莱奥蒂进行了采访,并刊登在当天的报纸上。他还曾买下新闻周刊《全景》整个一期的所有广告版面。20世纪90年代末,阿玛尼继续加强这一策略,他的广告覆盖了众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日报和周刊。

在1998年,他说:“很多年前我们就萌生了这样的想法,要让时下最具声望和发展前景的的出版物都赫然出现阿玛尼的广告,这是在时尚浪潮中打造公司形象的决胜之道。”1997年秋天,他独占了《纽约时代杂志》的“风尚”专页;1998年3月,《时代》(大西洋版)迎来了75岁生日,遍布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62万5千名读者亲睹了特刊中阿玛尼广告的魅力;1998年,他购买了《快报》、《二十四小时太阳报》、《共和国报》及其女性副刊的全年版面,而《晚邮报》和副刊《七》(Sette),还有比利时日报《标准样本》的周日增刊中,整版的阿玛尼广告随处可见。同样的模式被应用到了《世界报》(Le Monde),当时是为了配合位于圣日尔曼的爱姆普里奥·阿玛尼旗舰店的落成仪式。

街头广告也变得日益重要。比方说,在过去十多年间,巨幅喷绘成为米兰市中心的骄傲标识,正改变着布洛乐托街中心区的面貌以及人们的审美习惯。而爱姆普里奥·阿玛尼巨型图标所在的位置已成为人们聚会的标志地点。乔治·阿玛尼说:

“我相信我是米兰第一个把这种理念运用到巨幅喷绘中的设计师,而后,贝纳通和其它品牌纷纷效仿。CK曾在百老汇大街制作了仅由两件内衣图案组成的巨幅喷绘,我借鉴了这一做法。如果我在喷绘中融入以下两个元素,卵石和布洛乐托街最流行的主题特征之一——自行车,我将不再把这当成单纯的服装展示,而将以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的方式来诠释我的想法:一条潮湿的铺满卵石的街道、一个带有红色猫眼反光的自行车轮,再加上阿玛尼标志,这也是整幅海报中仅有的一点色彩。这就好比在说:阿玛尼是日常生活中不寻常的元素,它代表着稳定的生活模式和值得信赖的品质。这种思路促使很多公司越来越倾向于将品牌名称与某种形象结合起来,并通过平面媒体加以展现,从而打造其‘公司形象’。我们每年都会出两期《乔治·阿玛尼和爱姆普里奥·阿玛尼》杂志,希望能够借此准确向公众传达我们的事业精髓。”

当有记者问他是否考虑过创办一份新杂志,或者并购一份杂志的时候,他很自信地回答:

“对于我的工作,我更希望借力所有媒介,而不只是依赖单一的途径。出版物和电视将整个世界带到我面前:音乐、电影、足球锦标赛、灾难、战争、旅游、假期、巨星、方程式赛车、美国杯等等,所有这些对于一名时尚设计师来说都是极具价值且颇具份量的潜在市场。”

乔治·阿玛尼在接受意大利广告媒体的采访时称,他将公司收入的5%用于广告宣传,而1994年广告投入高达600亿里拉(当年公司收入为1.3万亿里拉)。他还说:“在广告宣传以及服装展示上多花些钱是十分正确的,此外我们还在市场调研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

虽然乔治·阿玛尼说自己无法站到社会学或者当代人类学专家的高度,但他确实具备非凡的洞察力和辨别力:

“通常情况下,社会和时尚产业本身想要传递的信息会汹涌而至且杂乱不堪,这让我相当排斥并下定决心将那些无用的东西排除在我的作品和‘方法’之外。比如说,军装、中国风或者其它什么元素开始大肆流行的时候,我就开始避开了,因为这些原本美妙的风格一旦被人们滥用就开始变得毛糙、虚夸,甚至不怎么友善。我讨厌随波逐流,那不是我的风格,也不是我的工作理念。我必须成为‘时尚风向标’,必须进行创新、引领想象和行为的新风潮。我不想湮没在媒体狂轰滥炸所带来的喧闹中,因为那都是些虚幻。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喜欢超模们的绯闻,不喜欢在我的服装秀中启用克劳蒂亚·雪佛这些大牌让她们大秀美臀。因为如果那样的话,人们就只会盯住她们的身材,焦点就不在我的服装上了。”

那是充满矛盾的岁月,时尚界对媒体的影响巨大,而设计师们却仅仅被看作裁缝一般。乔治·阿玛尼虽然免遭了这种“礼遇”,但对于媒体贬低设计师的工作,他评论说:“我不介意被称作裁缝,也不会说自己‘生来就不是裁缝,也不知道如何干这个活儿’。但作为设计师,与普通裁缝不同的是,我首先要学习纺织技术,而后是服装设计。虽然我也参与公司服装样本的剪裁,有了这些经验,我能很快发现其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或者把肩部垫高放低,或者是增加立体感,但这些都是理论层面的,我不知道该如何具体操作,连拿针都不会。”不过乔治·阿玛尼精通手绘,在创作每个系列的服装之前,他都会给出一些创意草图,寥寥几笔不仅勾勒出最微小的细节,而且传达出设计的精髓。

性感,但绝非袒胸露乳

谈及其他优点,乔治·阿玛尼曾说自己一直避免制造舆论。上世纪90年代,时尚设计师们总被看作“全能专家”,仅仅因为是名人,他们就有权威对所有事情发表看法。但他指出:“女人们想要从我这里得到的不是‘知识’,而是重塑自我的、历久弥新的衣装,她们不想让衣服泄露自己身材的‘秘密’。”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即使在最近的时装系列中,他也没有使用广泛流行的透明材质和夸张曲线:

“我早为自己订立了原则和目标,我相信每个人都必须如此,而且我觉得有责任继续沿着既定的路走下去。因为不管怎样,从结果来看,反响算是不错。如果某一天我发现产品不再热销,我会反思自己是否落后了并会做出改变。但及至目前每当我稍稍偏离原本的轨道,媒体和顾客都会说:‘这不是你的风格,也不是我们所想要的。’”

阿玛尼时装越来越彰显乔治·阿玛尼自身的个性,尽管这绝不代表一成不变:“既定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总会迫使一个人维持现状。这是风险,也是优势,因为细微的变化不会给销售额带来巨大的影响。而另一重风险是:一种风格延续太久,就会丧失活力甚至逐渐演变成‘祸害’,落得别人嘲讽自己的把柄。这就是为什么在过去几年中我对原有路线做了很多改变,实际上,我设计的衣装越来越具有女性魅力,比如说晚装。”

同类推荐
  • 三毛的流金岁月:三毛扮演者王龙基的精彩人生

    三毛的流金岁月:三毛扮演者王龙基的精彩人生

    本书讲述的是电影《三毛流浪记》中”三毛”的扮演者--王龙基,父亲王云阶及母亲的故事,1948年,根据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创作的《三毛流浪记》而改编成的电影上演后引起了极大轰动,在影片中饰演三毛的王龙基红遍全国,成为家喻户晓的”天才童星”。王龙基的父亲王云阶是我国著名的音乐作曲家,他为40多部电影配写的音乐深受人们的喜爱。王龙基除了外形极像漫画中的三毛外,更重要的是他幼年时的贫困生活赐予了他和三毛相似的经历和一样的倔强性格。他的表演充分地展示了三毛身上的那种善良、机智、坚毅、乐观、幽默、勇敢、天真无邪和嫉恶如仇等可贵品质。
  • 艾森豪维尔传

    艾森豪维尔传

    本书描述了各领域名人的生平轶事、成功轨迹,包括了罗丹、利玛窦、马可·波罗、罗斯福、毕加索、达·芬奇、安徒生、萨特、叶卡特琳娜二世等共计八十九为各国家各领域的著名人物。
  • 努尔哈赤全传

    努尔哈赤全传

    《努尔哈赤全传》是阎崇年先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再现了清朝开国的宏阔历史和清朝第一帝努尔哈赤的传奇人生。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统一女真诸部,创建八旗,制定满文,建立后金,进而袭抚清、克开铁、占沈辽、下广宁,开创出清朝三百年基业。努尔哈赤既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又埋下了“光宣哀世”的基因。努尔哈赤在南有大明、西有蒙古、北有叶赫、内有政敌的不利情况下,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内外对手:胞弟舒尔哈齐、叶赫贝勒布斋和纳林布禄、蒙古林丹汗、明辽东经略熊廷弼……建立王权,黄衣称朕。努尔哈赤一生事业的成功,究其根源,在于“四合”——天合、地合、人合、己合。
  • 裴艳玲传

    裴艳玲传

    她是裴艳玲,著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五岁登台、九岁挑梁、十三岁唱红。她转艺多师,戏路宽广,文武皆备,唱、念、做、打俱佳,京、梆、昆、乱不挡。娇娇女儿身,却擅演一身正气、铁骨铮铮的血性男儿。高亢嘹亮的嗓音,行云流水的行腔,干净利落的动作令人拍案叫绝。有人说,梅兰芳演女人演得最好,而裴艳玲,演男人演得最好!如果你知道梅兰芳,那你同样应该知道裴艳玲。她与共和国共同经历了梨园的风雨飘摇,她悲欣交集的多半生亦歌亦泣。尽管传统艺术的式微和京剧的沦落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有裴艳玲在,有裴艳玲这样一代卓越的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就有继续顶天立地地留存人间。她,注定是一个传奇。
  • 车尔尼雪夫斯基

    车尔尼雪夫斯基

    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一1889),俄国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批评家。1828年7月生于萨拉托夫城一个神父家庭。18岁进彼得堡大学文史系。从此经常接近先进知识分子团体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潜心研究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对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也产生浓厚的兴趣。1850年大学毕业,次年重返萨拉托夫,在中学教授语文,宣传进步思想。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要升职

    我要升职

    此刻正在奋斗的你们,如果我告诉大家,我们有效工作时间仅有9000—10000天,这10000天中我们得赚够买房、买车、养儿、助友、防病等费用,以及55—75岁后生活所需。你们是否会感慨:工作时间如此短暂?!你们已经厌倦了种类繁多华而不实的各类工具书、励志书、职场书……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我要升职》,首先它不是一部工具书,而是一部小说,一群挣扎在职场努力拼杀的年轻人的故事。在流畅的故事中却张扬着“升职”的欲望,就象“我要吃饭”一样理所当然。《我要升职》不会让你得道成仙,却能助你获得快乐工作密码。《我要升职》里那群年轻人演绎的暗藏玄机的职场,也许你,就是她们中的一位。此书献给,内心充满激情渴望升职的你!
  • 请借我一双慧眼

    请借我一双慧眼

    前男友攀权附贵抛弃她,离别时还吐槽她虎背熊腰五大三粗一中年妇女,尹心晨大受刺激,以往届生自费考进德育女子学院,和一群比自己小三四岁的学妹一起学习练操,觉着从唯有过的踏实和充实。德育顾名思义是一所专门培养女子形体形象妆容才艺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的高等学院,学费昂贵,但只要走进这所学校,出来便是脱胎换骨的改变。可以说是横着进去,竖着出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位宠她如命的男人,本以为从此柳暗花明,哪知只是个坑,对方接近她只是为了要唤醒躺在床上多年的植物人未婚妻,对自己的百般宠爱万般眷恋也只不过是想要给予对方的,哪怕带着自己招摇过市舆论哗然也只不过想要给对方做铺垫,原因是对方将要清醒过来了,却没有一个可以让她正大光明的站在自己身边的身份和背景,而他会选择自己也恰恰是因为自己长的有几分像她。得到这个讯息的那一刻,尹心晨几乎万念俱灰。她倒想问一句凭什么这么对自己,她招谁惹谁了?
  • 吞天大道

    吞天大道

    天地轮回变,每一次天地之间有异人出现,那么标示着将进入一个新的纪元,将出现新的秩序,新的铁律,以及新的规则!天下道法三千万!但,我便是今后的秩序,新的铁律,以及新的规则!——陆萧然
  • 艺文

    艺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位面超脱

    位面超脱

    一个四无青年穿梭影视,动漫,小说,学习各个位面的力量,最终成就超脱的故事。
  • 冰心文选·佚文卷

    冰心文选·佚文卷

    本书分三辑收录了冰心的文章,包括《甲午战争》、《我所见到的蒋夫人》、《我眼中的宋美龄女士》、《日本的风景》、《纯白的婚礼》、《我自己走过的路》等。
  • 重生之异世魔龙

    重生之异世魔龙

    男主文哲穿越到异界!萌妹子?抠脚大汉?龙王?火影?海贼?一环套一环!
  • 百无一处是爱情

    百无一处是爱情

    喜欢毫无疑问是喜欢,如果能够从来的话,我绝对不会再去触碰。人类就是这样别扭的生物,你目前看到的主角和女主角实际上可能不是也想要的主角。玩个游戏吧,猜猜主角是谁。
  • 大宋神棍

    大宋神棍

    刘勇是一名野战部队退役士兵,因为创业失败而背负一身债务,为了东山再起于是辗转来到亚洲中部战乱地区做了一名雇佣兵,一次空降行动中翼装飞行至目标点时缓降伞打开失败导致刘勇几百米高空高速扎进了目标大楼,奇怪的是本来应该摔成肉饼的刘勇却因此而穿越至北宋初年,就此展开了爆笑又不失热血的神棍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