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9600000011

第11章 艺术创作(2)

4.2 艺术创作的基本过程

中国画在处理时空问题上要比西洋油画的创作规律高明得多,这是同中西绘画技法存在着巨大区别的原因分不开的。如王希孟的中国画《千里江山图卷》,能画出“华岳千寻,一幅长条,山上有山,山上有村居,村居之外又有山,山外更有江河流水,流水之上又有山,正是重山复水”。【7】而西洋画的一点透视画法只能画某一座山的局部景观,不能突破透视关系的束缚,中国画可以不受虚实主次关系的束缚。说到底,这是由于西洋绘画采用一点透视的规律来进行创作的,而中国画却采用散点、多点透视法的规律来进行创作。

在艺术规律中,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动力和源泉,艺术家充分发挥创作个性,并运用艺术的形象思维和技法,把现实生活材料典型化,经过艺术加工,以个别反映一般,达到个性与共性统一,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意识性与物质性统一,从而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艺术作品又以其独特的形式、个性和风格,满足广大群众多方面的审美需要,这是艺术法则的一般规律,艺术创作中的对比与调和、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幻觉与错觉等,都是艺术规律的内容。

在各个艺术门类(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曲、文学等),各种体裁(神话传说、历史体裁、现实体裁、科幻体裁等),各种样式(油画、版画、壁画、铜雕、木雕、陶雕、玉雕等),各种风格(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实主义等),以及艺术家在运用艺术手段(抽象的、写意的、具象的)、艺术手法(夸张、变形、比喻、对比、象征等)塑造艺术形象时,有许多特殊的创作规律,如齐白石的“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还有“形神兼备、情景交融”,“虚实相辅,刚柔相济”,“声情并茂”,“书画一体”,“寓情于意、借景言情”,“疏密相间,紧松有节”,“疏可走马,密不通风”,“抑扬相衬、取舍有度”,“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等。

春秋战国时期晏婴曾在论述音乐中的“和”时,用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关系,指出了音乐的真谛:“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以相济也。”其实何止音乐艺术需要遵守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呢?在美术作品中更需要遵守布局比例、尺度大小、色彩明暗、笔法的细腻与粗犷、色调的起伏、节奏的疏密、风格的刚柔等因素的变化统一。

譬如,在绘画领域中,我国国画大师们在应用“以动为静,动中求静”的实践过程中,探索出诸如“以白计黑”、“知白守黑”等许多表现画面特殊效果的方法。

再如我国北宋宋徽宗年间,画院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要求画工们展开联想,尽情发挥。有一画家只画了长满密密麻麻古树的深山,在整个画面上根本没有画古寺或僧人,而是通过画中一棵古树上挂着的“幡”字旗来表达这个主题,这种“以无为有,无中生有”的独特方法的应用便使得画面活了起来,显得更加意味深远、含蓄,回味无穷。【8】郑板桥以文人画中“四君子”之一的竹子借物抒情,来象征艺术家高风亮节、正直坚贞的美德,来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理想追求。

“清初四僧”中的石涛曾在其画论中讲过“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其意思即是:真正的绘画艺术大师其创作是没有固定法则的,但并不是他没有法则,其法则就是没有法则的法则,这才是真正至高的法则。

在中国传统艺术之中,无论国画、雕塑、建筑、染织、戏曲、小说、诗词,艺术创作都以有限的空间表达无限的意义,来达到个别与一般、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如一些文艺理论书籍提到“象外之旨”、“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无声胜有声”等一系列理论,用李泽厚先生的话讲:“艺术要用有限的形象来包含广阔丰富的内容。”【9】

例如一曲《高山流水》,可以抒情于指弦间,歌高山之雄伟壮丽,颂流水之婉娫柔美,寄生平事迹之缩影,抒悲情之壮志:一剧《龙须沟》,可以“观古今于须叟,抚四海于一瞬”,言尽而意不尽,颂理于万年:一部《红楼梦》以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生动全面地反映出整个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腐朽黑暗生活,表达作者对封建社会婚姻制度的一种强烈的控诉,它们一方面特别讲究“点到为止”、“惜墨如金”、“斟字酌句”、“以一当十”和“言简意赅”:另一方面也特别讲究“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以及“一唱三叹”。

我国艺术家有着许多关于艺术创作的观点和经验,关于将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的技巧,理论家们提出了“六法论”、“传神写照论”、“畅神论”。例如“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搜尽奇峰打草稿”、“入乎其内,才能出乎其外”、“眼中之竹不尽胸中之竹”、“艺术形象既要有客观现实普遍性,又要有主观意志的独立性”、“艺术形象不同于现实形象,且要高于现实形象,更要有代表性”以及“形似接近生活,神似接近艺术”,等等。

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之中通过个别的、具体的、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出社会生活中的一般规律。艺术家只有充分地生动地刻画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才能正确地反映现实。【10】就拿雕塑艺术来说吧,米开朗琪罗在创作《被缚的奴隶》时是按照个性化刻画的形式,尽力来描写奴隶痛苦不堪、受尽折磨但又富有反抗斗争精神的个性特征,以此来深刻地发掘人物和事件的典型意义,从而达到了典型化的高度,同样从乌东的《伏尔泰座像》,罗丹的《地狱之门》、《巴尔扎克像》、《加莱义民》、《思想者》等一系列雕塑精品都可看出典型性,用黑格尔在《美学》中的话说:“典型也就是理想”。只有当个别形象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中某些方面的本质规律,使个别的形象具有某种普遍社会意义和象征意义,注入了理性的东西,形象才是典型的。

一件艺术作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即“形”和“神”。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者范缜曾在《神灭论》中提道:“形存则神存,形亡则神灭。”电影艺术表演家白杨用一句话概括:“形似接近生活,神似接近艺术。”【11】中国画论、书论都对艺术作品中“形”与“神”的关系有大量的论述,东晋顾恺之绘画思想的核心就是“以形写神”。与他同时代的画家宗炳,以及南齐的画论家谢赫,都对“形神”问题发表了看法。唐代书法家把书法艺术分为神、妙、能三品,认为“风骨神气者居上”。中国诗论、文论对这一问题有许多论述,唐代诗论家司空图提出诗歌应当具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对以后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宋代邓椿在《画继》上曾云:“盈天地万物,悉皆含毫运思曲尽其态。而所以能曲尽者,止此一耳,一者为何?曰,传神而已。世徒知人有神,而不知物之有神。”类似的论断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谢赫在《画山水序》,苏轼、文同、王维、张噪、董其昌、齐白石、张大千、石涛等都曾在艺术创作中提出过。中国画的创作不满足于形似,特别是唐宋以后,在形似的基础上,追求神似为最佳境界,如陈洪绶的《太白行吟图》、梁楷的《泼墨仙人图》、昭陵六骏的浮雕等。中国古代艺术创作注重形似和神似的关系,“形神兼备”,充分利用形似和神似,就如佛教密宗提倡修行一样,重在修心养性,而非修身,即:“以晶莹澄澈之心去融化纷至沓来的世情万物,方可卓立于自主自足的超然境界而成就精神涅槃的终极”。【12】

外国美术史中达·芬奇画的《蒙娜利莎》描绘了一个静坐的妇女双手互搭、面带微笑的形象,通过其神秘的微笑和美丽的脸庞表现出这个妇女充满信心,非常矜持而且对未来充满美好向往,使人感觉到了一种永恒的美,这便是神似产生的效果:委拉斯贵芝描绘的《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通过描绘教皇静坐时的面部严肃表情和凶猛严厉的眼神,将教皇至高无上的地位和阴险狡诈、性情多变的性格以及复杂的内心世界暴露无遗:柯勒惠之描绘的《母亲》亦是通过对几个小孩哄抢面包时饥饿的表情和对母亲的神情刻画,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个勤劳质朴但又无法摆脱贫穷困境生活的母亲形象,画面感染力极强,这便是形神互用的特殊效果,像这类作品非常多,如蒙克的《呐喊》、凡·德·威尔得的《下十字架》、大卫的《马拉之死》、波提切利的《诽谤》、席里柯的《梅杜萨之筏》、戈雅的《1805年5月3日的枪杀》、凡·高的《向日葵》及贝尔尼尼的雕塑《圣德列萨》等。

“情景交融”,在一般人看来,它似乎只是纯美术、音乐、电影、戏曲等艺术创作成功的法宝,其实不然,它也广泛应用于建筑、雕塑等其他艺术领域。一座成功的建筑,其实就是情景交融完美的结合,无论建筑的风格、装饰,还是它与周围环境间的联系,都是为建筑的实用功能服务,并且兼顾到建筑者的审美表达。为什么故宫给人以雄伟华丽、至高无上的感觉,而清真寺或教堂却给人以神秘独特的感觉?这便是由于艺术家在创作中根据建筑不同的功能,来塑造不同的造型传达感情。这样的建筑作品甚多,如凡尔赛宫、米兰大教堂、罗马圆形大竞技场、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玛哈陵、苏州园林、武当山古建筑群等。

作为民族传统艺术的书法,也把意境的创造奉为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被誉为“草圣”的唐代大书法家张旭,善于从大自然的风云变幻中去捕捉书法的精髓,以造化为师,从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花实中去领悟书法的真谛,因而他开创的“狂草”,气势磅礴,千变万化,善于抒发书法家的性灵。在创造意境时,艺术家都十分注意精心选择自然界富有诗意特征的事物或景物,例如画家常以梅、兰、竹、菊入画,梅、兰、竹、菊自古以来被称为“四君子”,就是因这些自然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品格,梅的高洁,竹的坚贞,兰的静逸,菊的孤傲,符合文人画家理想的品格和情操,艺术家常以它们来寄托情怀。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一句俗话,那就是“懂得的看门道,不懂得的看花样”,在这里“门道”就是内容,“花样”便是形式。我们还要看到艺术的形式美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就拿音乐来说吧,如我们在听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它在演奏过程中的旋律、节奏、和声、调式、音色、音速、力度、强度等要素的组合方式、结构布局和发展程序便是形式,我们能从中听出此曲是描写我国民间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从相识到相见再到被迫分离,双双殉情的一个爱情悲剧,这便是欣赏到了《梁祝》的内容,作品所要揭示的社会意义和本质是音乐的内容。其实,其他艺术作品中的内容或形式的含义与音乐几乎一样,虽然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它们的存在方式完全不同,但是二者的内容和形式存在着相通之处,例如音乐中的形式是通过旋律、节奏、节拍、音色、音速等要素的组合表现出来的,是通过我们的耳朵来感受的,而美术则是通过色彩、线条、形体、比例、笔触等质感、量感的要素来表现其形式的。

艺术家运用已经掌握的艺术创作本领,将生活中得来的素材,围绕一定的主题倾向,进行艺术思维,进而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艺术意象,随即运用艺术语言和各种表现方法,把它物化为供人欣赏的艺术形象,即艺术作品的全部创作活动过程。艺术创作的过程是从审美认识开始,进而向审美再现推移,最终达到艺术作品的创作完成。这一过程是现实的社会生活通过艺术家的精神生活向艺术作品不断转化的过程。

艺术创作过程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既有多样性,又有共同规律。艺术家进行创作,从根本上说,总是从观察体验生活入手,经过艺术构思,把头脑中形成的艺术形象最后用艺术手段表现出来。艺术创作的基本过程大致上可分为生活体验、艺术构思和意象物化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划分是相对的,三者共同体现艺术创作的决定性作用。

1. 生活体验

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生活体验活动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艺术家通过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的自然积累的经验和心理体验,进而为了艺术创作有意识地对社会生活进行观察体验,为最终的艺术创作进行素材上的和心理上的准备。

生活体验可分为自发体验和自觉体验两种形式。自发体验是无意识形成的体验,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累积的经验和心理体验:自觉体验则是艺术家为了艺术创作而有意识地对社会生活进行体验,特别是对生活中感受最深的、能引起自身强烈共鸣的体验,进而形成一种主客体交融的境界。

生活体验活动是艺术创作全过程的基础和前提。艺术家需要对社会生活进行仔细的观察、深切的感受和认真的思考,从其中感悟创作的灵感和欲望。如艺术家在游览了众多名山,体验了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黄山的奇特、峨眉山的秀丽后,对这些感受进行深刻的思考,必然从中找到创作源泉。由此可知生活素材的积累,必须把握三个主要环节:观察、感受、理解。观察偏重于从客观方面吸取生活原料,感受和理解偏重于主观方面的体验和认识。可见构成艺术作品的一切因素——题材、人物、情节等,以及整个的艺术形象,都是由实际生活提供出来的,甚至连主题思想也是如此。离开生活,艺术创作就成为无源之水。

当然,艺术创作的材料,不一定都是作者从生活中直接观察得来的,不一定都是亲自经验过的事情,而可以利用间接材料,即别人经验过的生活。例如表现历史题材,作者不可能亲自观察所要描写的人和事的,这就要借助于间接材料。郭沫若写历史剧《屈原》,就是根据史料分析了屈原的悲剧身世。但在利用间接材料进行创作时,艺术家也要以直接的社会生活经验作为基础来融合和补充间接材料。

艺术家总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独有的审美观收集创作材料的。由于其社会生活的内容和方式不同,音乐家对生活中的情绪、节奏以及音响有特殊的敏感:舞蹈家对各种人以及其他物体的姿态、情调具有独特的感受力:美术家更善于结合人和物的形体、状态以及色彩等外部特征来进行观察体验:雕塑家则更侧重于对体积的感受。

2. 艺术构思

在生活体验活动的基础上,艺术家开始进入到正式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即艺术构思活动。艺术构思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是艺术家对生活原料进行创作的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艺术构思活动包括对艺术的初步构思、构思的完善和对构思修改的几个步骤。

艺术构思活动是艺术家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和创作目的的引导下,在社会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的生活素材进行艺术思维,进而形成完整的艺术意象。实际上艺术构思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

艺术构思活动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是艺术家在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深入的观察、思考和体验的基础上,加以筛选、提炼和加工,并融会了艺术家自身的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而形成的艺术意象。这种艺术意象不是单纯的艺术形象,它是艺术家头脑中形成的艺术意象,是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现象与本质相统一的艺术意象。艺术家只有通过艺术构思活动才能把生活素材转化成为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作品。当艺术家为生活中的人物、事件、情景或者其他因素所打动,进而对这一切有了强烈爱憎的感情或独特的感受时,就会引起创作冲动。当他考虑如何把自己体验到的生活以及与此有关的思想感情用艺术手段表现出来的时候,他的内心就进入了艺术构思的状态。艺术构思是艺术家由感受到思索,由思索到发现,以至最后形成艺术形象的整个酝酿过程。不经过艺术构思,生活素材就不能升华为艺术,也就不会产生真正的艺术作品。

艺术构思活动来源于生活体验,艺术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本身的体验、提炼和概括,使得艺术构思的成果高于社会生活,更能满足人们的更高层次的生活追求。艺术构思的任务,就是要将生活素材在头脑中加工创作成为一种全新的、完整的艺术境界。艺术构思活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典型化的过程,其关键在于创造艺术形象。只有致力于艺术形象的典型化,才能很好地实现创作意图。艺术形象典型化的程度越高、形象越鲜明,就越有典型性,越有普遍意义。当然,对于具体艺术家以及艺术作品来说,典型化的方法和要求,不能强求一律。只要遵循典型化的规律,每个艺术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创作经验和艺术修养等,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艺术方法和艺术语言去创造典型的艺术形象。

3. 意象物化

意象物化活动是艺术创作总过程的最后阶段,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艺术语言,将在艺术构思活动中形成的艺术意象物态化,表现为可供人们审美和鉴赏的艺术形象和艺术作品,其实质是一种审美表现活动。

艺术作品是艺术创作过程的最终成果。艺术家的生活体验和艺术构思需要通过一定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并借助一定的艺术媒介,才能形成艺术作品。就艺术创作的全过程来说,没有意象物化活动,没有将头脑中艺术构思的艺术意象物化为艺术作品,再好的生活体验和艺术构思也得不到表现,也就谈不上是真正的艺术创作。正因为如此,艺术创作的全过程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构思艺术意象和意象物化都要运用一定的艺术语言。由于每门艺术所使用的艺术媒介和艺术手法都不尽相同,因此相应的意象物化活动所使用的艺术语言也有不同的特点。艺术语言包含了文学语言、其他艺术门类中起类似文学语言作用的一切艺术想像的材料和艺术表现手段以及各种艺术媒介。为了能将艺术意象物化为充分满足人们审美和鉴赏需求的艺术作品,艺术家在物化过程中运用各种相应的艺术语言。只有熟练地掌握表现手段和物质媒介材料的性能、特点和规律,熟练地运用各门类艺术所特有的艺术语言,艺术家才能顺利地表达出他的艺术意象和艺术情感,完成他的艺术创作。如电影艺术家需要使用画面、声音、镜头、蒙太奇等艺术语言,而音乐家则离不开节奏、旋律、曲式、调式等艺术语言。

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技法是在人类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很强的继承性。艺术的表现,是根据内容的需要,运用和借助于一定的传统形式和手法,否则就可能背离艺术规律。由于各种艺术都有自己的特殊规律,都有自己表现生活的长处和局限性,所以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艺术家从选择题材开始,就必须考虑到本门艺术的表现特点。

同类推荐
  • 艺术类专业高考应试必备·文艺常识

    艺术类专业高考应试必备·文艺常识

    真正的文化艺术和哲学总是一方面保持着它与自身历史和社会的联系,另一方面也保持着它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的本质。只要在这一脉络中继续努力,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期待一个“文化艺术哲学”王国的出现。为了帮助广大青年朋友提高艺术修养,特别是为了帮助广大文艺爱好者报考各类艺术院校,或者参与各类电视选秀活动(包括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主持人大奖赛等),我们组织全国部分艺术院校、媒体及文艺团体的相关专家、学者和教授共同编写了这本《艺术类专业高考应试必备·文艺常识》。
  • 晋江当代著名文艺家述评

    晋江当代著名文艺家述评

    本书对在全世界各地的晋江籍文化名人、艺术家的生平和艺术活动进行系统的评价。
  • 古今邮品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古今邮品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以培养色彩思维为目的,从色彩理论基础出发,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操作中提高学生对颜色的感知和兴趣。通过理论的融入,使学生认识到色彩造型规律的来源和过程;通过技法和训练,增强学生的色彩敏感度和用色能力。
  •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五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工艺美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全书收入水的多幅串文图照,系各种美术形态在不同大力历史时期产生的精品力作和传世之宝,对于充分展示这些美术形态发展轨迹和艺术成就,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本书观点新颖,方法独到。
热门推荐
  • 我是一名学生

    我是一名学生

    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在休学归校前一天,发生了许多奇怪的事情,故事开始了!
  • EXO疏离

    EXO疏离

    当天堂已远,请带我去地狱猖獗。为什么我伤了你,你还爱我呢?因为,我无条件爱你,一辈子,哪怕我等不到你。
  • 重生之炼狱囚徒

    重生之炼狱囚徒

    王束自从醒来,就失去了记忆,他在梦里知道了自己的名字
  • 藏拙于掌

    藏拙于掌

    最终陈寅还是凭借一身过硬的“综合格斗”能力在修行界打出了一点名气。当然!他也为此招致了很多的非议,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用拳头解决不了,那就用掌,没有什么问题是一掌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来一掌……
  • 恶魔的玩物:凤囚凰

    恶魔的玩物:凤囚凰

    黑暗中无奈承欢,看不清身上驰骋的男人是谁!只记得粗重的喘息与他粗暴的动作,夜色弥漫,再次疯狂的占有,她宛如破碎娃娃一般,浑身上下,皆是淫靡的气息!等一切归于平静,乱的又是谁的心?无数个疯狂纠缠的淫靡日夜,无数个暗无天日的苦苦挣扎,恶魔在她身上留下了永远抹杀不去的痕迹!睁眼再次看到光明,一切天翻地覆。谁是谁的劫,谁囚禁了谁的心。最后将她揽在怀中恣意怜爱的人,却是所有人不曾想过的存在,而她又甘愿为谁画地为牢……
  • 仅次于激情燃烧的岁月

    仅次于激情燃烧的岁月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屈服于命运又和命运苦苦抗争的人!
  • 笙歌漓梦

    笙歌漓梦

    文艺版(看不懂版)简介:笙歌骤停漓梦破碎梦归彼岸梦离彼岸缘起缘落何曾知晓通俗版简介:沐玖笙是一个很悲催的人,她本以为到了帝都就不会悲催了,结果一不小心就被拐进了青楼。沐玖笙气道:“老天爷,你这样是会失去我的。”然而后面的悲催还没有结束
  • 论如何把一个韦斯莱骗回家

    论如何把一个韦斯莱骗回家

    叶妲觉得自己明明是个纯正的中国道士,但为什么你们都说我是巫师?算了,巫师就巫师吧,等我把乔治.韦斯莱骗回家再评判吧!
  • 启道争霸

    启道争霸

    太初征战世无光,屠戮四方战八荒。九天十地血沙场,万族悲鸣泣悲凉。世间若有真情在,必与极恶论短长。人心不足蛇吞象,笑唱人间路沧桑。
  • 那个仲夏的约定

    那个仲夏的约定

    他跟她本是很要好的朋友,可因为一个坏女人,让他们之间的关系破裂;又阴差阳错的与洛泽夜相遇,之后的她会选择他还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