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35000000018

第18章 云致秋行状(4)

成立了革委会。上面指示:要恢复演出。团里的几出样板戏,原来都是云致秋领着到样板团去“刻模子”刻出来的,他记性好,能把原剧复排出来。剧中有几个角色有政治问题,得由别人顶替,这得有人给说。还有几个红五类的青年演员要培养出来接班。军代表、工宣队和革委会的委员们一起研究:还得把云致秋“请”出来。说是排戏,实际上是教戏。

云致秋爱教戏,教戏有瘾,也会教。有的在北京、天津、南京已经颇有名气的演员,有时还特意来找云致秋请教,不管哪一出,他都能说出个幺二三,官中大路是怎样的,梅在哪里改了改,程在哪里走的是什么,简明扼要,如数家珍。单是《长坂坡》的“抓帔”,我就见他给不下七八个演员说过。只要高盛麟来北京演出《长坂坡》,给盛麟配戏的旦角都得来找致秋。他教戏还是有教无类,什么人都给说。连在党委会工作的小梁,他都愣给她说了一出《玉堂春》,一出《思凡》。

不过培养这几个红五类接班人,可把云致秋给累苦了。这几个接班人完全是“小老斗”,连脚步都不会走,致秋等于给她们重新开蒙。他给她们“掰扯”嘴里,“抠嗤”身上,得给她们说“范儿”。“要先有身上,后有手”,“劲儿在腰里,不在肩膀上”,“先出左脚,重心在右脚,再出右脚,把重心移过来”……他帮她们找共鸣,纠正发音位置,哪些字要用丹田,哪些字“嘴里唱”就行了。有一个演员嗓音缺乏弹性,唱不出“擞音”,声音老是直的,他恨不得钻进她的嗓子,提溜着她的声带让它颤动。好不容易,有一天,这个演员有了一点“擞”,云致秋大叫了一声:“我的妈呀,你总算找着了!”致秋一天三班,轮番给这几位接班人说戏,每说一个“工时”,得喝一壶开水。

致秋教学生不收礼,不受学生一杯茶。剧团有这么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老师来教戏,学生得给预备一包好茶叶。先生把保温杯拿出来,学生立刻把茶叶折在里面,给沏上,闷着。有的老师就有一个杯子由学生保存,由学生在提兜里装着,老师未到,茶已沏好。致秋从不如此,他从来是自己带着一个“瓶杯”--玻璃水果罐头改制的,里面装好了茶叶。他倒有几个很好看的杯套,是女生用玻璃丝编了送他的。

于是云致秋又成了受人尊敬的“云老师”,“云老师”长,“云老师”短,叫得很亲热。因为他教学有功,几出样板戏都已上演,有时有关部门招待外国文化名人的宴会,他也收到请柬。他的名字偶尔在报上出现,放在“知名人士”类的最后一名。“还有知名人士×××、×××、云致秋”。干部学习班的“同学”有时遇见他,便叫他“知名人士”,云致秋:“别逗啦!我是‘还有’!”

在云致秋又“走正字”的时候,他得了一次中风,口眼斜。他找了小孔。孔家世代给梨园行瞧病,演员们都很信服。致秋跟小孔大夫很熟。小孔说:“你去找两丸安宫牛黄来,你这病,我包治!”两丸安宫牛黄下去,吃了几剂药,真好了。致秋拄了几天拐棍,后来拐棍也扔了,他又来上班了。

“致秋,又活啦!”

“又活啦!我寻思这回该上八宝山了,没想到,到了五棵松,这又回来啦!”

“还喝吗?”

“还喝!--少点。”

打倒“四人帮”,百废俱兴,政策落实,没想到云致秋倒成了闲人。

原来的党委书记兼团长调走了。新由别的剧团调来一位党委书记兼团长。辛团长(他姓辛)和云致秋原来也是老熟人,但是他带来了全部班底,从副书记到办公室、政工、行政各部门的主任、会计出纳、医务室的大夫,直到扫楼道的工人、看传达室的……他没有给云致秋安排工作。局里的几位副局长全都“起复”了,原来分工干什么的还干什么。有人劝致秋去找找他们,致秋说:“没意思。”这几位头头,原来三天不见云致秋,就有点想他。现在,他们想不起他来了。局长们的胸怀不会那样狭窄,他们不会因为致秋曾经揭发过他们的问题而耿耿于怀,只是他们对云致秋的感情已经很薄了。有时有人在他们面前提起致秋,他们只是淡淡地说:“云致秋,还是那么爱逗吗?”致秋是个热闹惯了、忙活惯了的人,他闲不住。闲着闲着,就闲出病来了。病走熟路,他那些老毛病挨着个儿来找他,他于是就在家里歇病假,哪儿也不去。他的工资还是团里领,每月月初,由他的女儿来“拿顶”。他连团里大门也不想迈。

他的老伴忽然死了,死于急性心肌梗死。这对于致秋的打击是难以想象的。他整个的垮了。在他老伴的追悼会上,他站不起来,只是瘫坐在一张椅子里,不停地流泪。熟人走过,跟他握手,他反复地说:“我完了!我完了!”老伴火化了,他也就被送进了医院。

他出院后,我和小冯、小梁去看他。他精神还好,见了我们挺高兴。

“哎呀,你们几位还来呀!--我这儿现在没有什么人来了!”

我们给他带了一点水果,一只烧鸡,还有一瓶酒。他用手把烧鸡撕开,喝起来。

喝着酒,他说:“老汪,小冯,小梁,我告诉你们,我活不了多久了。”

我们都说:“别瞎说!你现在挺好的。”

“不骗你们!这一阵我老是做梦,梦见我媳妇。昨儿夜里还梦见。我出外,她送我。跟真事一模一样。那年,李世芳坐飞机摔死那年,我要上青岛去。下大雨。前门火车站前面水深没脚脖子。她蹚着水送我。火车快开了。她说:‘咱们别去了!咱们不挣那份钱!’那回她是这么说来着。一样!清清楚楚,说话的声音,神气!快了,我们就要见面了。”

小冯说:“你是一个人在家里闷的,胡思乱想!身体再好些,外边走走,找找熟人,聊聊!”

“我原说我走在她头里,没想到她倒走在我头里。一辈子的夫妻,没红过脸。现在我要换衣服,得自己找了--我女儿她们不知道在哪儿。这是怎么话说的,就那么走了!”

又喝了两杯酒,他说,像是问我们,又像是自言自语:“我这也是一辈子。我算个什么人呢?”

小冯调到戏校管人事,她和戏校的石校长说:“云致秋为什么老让他闲着?他还能发挥作用。咱们还缺教员,是不是把他调过来?”

石校长一听,立刻同意:“这个人很有用!他们不要,我们要!你就去办这件事!”

小冯找到致秋,致秋欣然同意。他说:“过了冬天,等我身体好一点,不太喘了,就去上班。”

我因事到南方去转了一圈,回来时,听小梁说:“云致秋死了。”

“什么病?”

“他的病多了!前一阵他觉得身体好了些,想到戏校上班。别人劝他再休息休息。他弄了一架录音机,对着录音机说戏,想拿到戏校给学生先听着。接连说了五天,第六天,不行了。家里没有人。邻居老关发现了,赶紧叫了几个人,弄了一辆车,把他送到医院,到了医院,已经没有脉了。他在车上人还清楚,还说了一句话:‘给我一条手绢。’车上人很急乱,他的声音很小,谁也没注意,只老关听见了。”

这时候,他要一条手绢干什么?“给我一条手绢”是他最后说的一句话,但是这大概不能算是“遗言”。

要给致秋开追悼会。我们几个人算是他的老战友了,大家都说:“去,一定去!别人的追悼会可以不去,致秋的追悼会一定得去!”

我们商量着要给致秋送一副挽联。我想了想,拟了两句。小梁到荣宝斋买了两张云南宣,黏结好了,我试了试笔,就写起来:

跟着谁,傍着谁,立志甘当二路角;

会几出,教几出,课徒不受一杯茶。

大家看了,都说:“贴切。”

论演员,不过是二路;论职务,只是办公室副主任和戏校教员,我们知道,致秋的追悼会的规格是不会高的--追悼会也讲规格,真是叫人丧气!但是没有想到会是这样凄惨。来的人很少。一个小礼堂,稀稀落落地站了不满半堂人。戏曲界的名人,致秋的“生前友好”,甚至他教过的学生,很多都没有来。来的都是剧团的一些老熟人:贾世荣、马四喜、赵旺……花圈倒不少,把两边墙壁都摆满了。这是向火葬场一总租来的。落款的人名好些是操办追悼会的人自作主张地写上去的,本人都未必知道。挽联却只有我们送的一副,孤零零的,看起来颇有点嘲笑的味道。石校长致悼词。上面供着致秋的遗像。致秋大概第一次把照片放得这样大。小冯入神地看着致秋的像,轻轻地说:“致秋这张像拍得很像。”小梁点点头:“很像!”

我们到后面去向致秋的遗体告别。我参加追悼会,向来不向遗体告别,这次是破例。致秋和生前一样,只是好像瘦小了些。头发发干了,干得像草。脸上很平静。一个平日爱跟致秋逗的演员对着致秋的脸端详了很久,好像在想什么。他在想什么呢?该不会是想:你再也不能把眉毛眼睛鼻子纵在一起了吧?

天很晴朗。

我坐在回去的汽车里,听见一个演员说了一句什么笑话,车里一半人都笑了起来。我不禁想起陶渊明的《拟挽歌辞》:“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不过,在云致秋的追悼会后说说笑话,似乎是无可非议的,甚至是很自然的。

致秋死后,偶尔还有人谈起他:“致秋人不错。”

“致秋教戏有瘾。他也会教,说的都是地方,能说到点子上--他会得多,见得也多。”

最近剧团要到香港演出,还有人念叨:“这会要是有云致秋这样一个又懂业务,又能做保卫工作的党员,就好了!”

一个人死了,还会有人想起他,就算不错。

一九八三年七月二日写完,为纪念一位亡友而作。

注:这是小说,不是报告文学。文中所写,并不都是真事。

载一九八三年第十一期《北京文学》

同类推荐
  • 李洱作品系列(全8册)

    李洱作品系列(全8册)

    李洱作品系列收录了茅盾文学奖得主李洱的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散文随笔。包括《暗哑的声音》《午后的诗学》《问答录》《石榴树上结樱桃》《导师死了》《儿女情长》《鬼子进村》《花腔》。李洱,男,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198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在高校任教多年,后为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兼任《莽原》杂志副主编,现任职于中国现代文学馆。当代中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始终坚持知识分子写作立场,百科全书式描写巨变的中国。著作有《导师死了》《现场》《午后的诗学》《遗忘》等中短篇小说,《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等长篇小说。《花腔》2002年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10年被评为三十年(1979—2009)中国十佳长篇小说。曾获第三、第四届“大家文学奖”(荣誉奖)、首届“二十一世纪鼎钧双年文学奖”。长篇小说《应物兄》则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作品被译成德语、意大利语、法语、英语、韩语、日语、西班牙语等多种文字。
  • 下个路口遇见你

    下个路口遇见你

    商场上的女强人,总是被人当成强力女金刚,好吧,就让她冷酷到底,一直这样强势下去好了。不过,这个看似学历不高,资历尚浅的职场菜鸟,却总给她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究竟在他身上有怎样的秘密?
  • 血刺

    血刺

    一个曾经的中国最优秀特种军人,有一身千锤百炼的上乘家传武功,参加过极其惨烈的对越反击战,执行过极为特殊的绝密任务,一个现在最顶级国际杀手集团的顶尖签约杀手……
  •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

    这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描写了封建社会后期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小说主题恢宏,内容丰富,语言自然明快,文笔淋漓酣畅,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中讽刺艺术的高峰。
  • 我们的连队

    我们的连队

    该书是新时期以来为数不多的正面表现当前连队生活的长篇小说,它将描写的对象对准北方某大城市近郊的一座兵营,采用现实主义手法,讲述了一群普通基层官兵的成长史和心灵史,集中塑造了连长、指导员、班长、战士、军人家属、未婚妻等一组鲜活的人物群体。紧紧抓住当前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社会巨变,军队建设面临的一系列新的问题,热情歌颂我军官兵的无私奉献精神,写出了人民解放军这个革命的大熔炉对有志青年塑造灵魂的巨大作用。作品紧扣时代脉搏,大力弘扬时代精神,蓬勃向上,格调清新,富有激情,可读性强。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狮王的眷宠

    狮王的眷宠

    青筠,联合国军机处特工,才貌并兼的冷情女人。走进古老原始的婆罗洲,离奇穿越,竟然还莫名失身!她被强行的禁锢起来!简单的婚礼,她成为王的姬妾,离奇身世的揭露,只是故事的开始,狂野霸气的狮王殿下,温柔鬼魅的魔兽王子,阴冷邪魅的冥北至尊,青筠到底会爱上谁?
  • 至尊天医之宿命阴阳

    至尊天医之宿命阴阳

    一位白衣女子打破了东方轩宁平静的生活,接踵而来的事情更是出人意料,父亲的神秘死亡,偶然发现的道家法坛与书籍,然而着一切竟于道法有关,而牵出来的却是东方轩宁不为人知的身世之谜,引出一段段惊悚的离奇之旅。
  • 一路诛仙

    一路诛仙

    一只青尾小妖,长于人世,半点法术不会,却立下诛尽人仙之志出师而去一路上,红颜知己一一长离,归途中,又蒙仙子垂青此后身世逐渐明朗,可那东莱女帝庞然的蛇身如落拓千山般重压于肩。暴风眼、苍穹眼、天劫眼,五行轮、九莲仙甲,三百神之子三千金甲将……如何诛得阴阳天劫剑、幻尘珠、轮回池……又谜团重重师尊玄隐真人、师母慕红真人、神鸟厉昌、千岛之国龙帝、无面天君、云山居士……究竟谁人可信顾盼四方,天地虽大,朦朦雾霾,处处悬崖。且看小妖破尽仙法、一路诛仙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风的少年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风的少年

    终于等到了下雨天/我想起了小时候/常躲在妈妈的怀里听雨声/听着听着就睡着了。长大了的孩子/还是喜欢听雨声,听别人的故事/听别人的故事中有没有自己演绎的角色……成长过程中,青春的岁月是那般美好,又是如此短暂,向风一样轻灵,划过每个人的心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欢喜冤家小剧场

    欢喜冤家小剧场

    林涵原本是千金大小姐,家庭幸福美满,可飞来横祸,一场车祸将美满的家庭打碎了。灵异是林涵的欢喜冤家,灵义的父母将林涵给接来就这么开始了一段欢喜冤家的小剧场
  • 布医无名

    布医无名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朱雅兰在火车站接到了李总的未婚夫萧云,一个土里土气,浑身上下打满补丁的白面小子。从此,青山市美女们的“噩梦”开始了。萧云随父亲在山里长大,从小体弱多病,萧云父亲便采摘山里各种草药给萧云泡澡,服用。多年以后萧云成了一个药人,口水可以治感冒,汗液可以散发男性荷尔蒙,血液可以疗伤、治病,放个屁都有凝神静气之功效,萧云的能力还远不止如此……
  • 七宗罪小品

    七宗罪小品

    写的是七宗罪的小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罪孽,大抵是这个样子了吧……
  • 倾世废凰:魔妃大人很妖娆

    倾世废凰:魔妃大人很妖娆

    一朝时空交错,21世纪杀手破空入府,俾睨天下。苍生万物,宛若蝼蚁,唯有她高悬其上,主宰一切。陋颜废柴如何?她自是上斗姨娘下斥庶妹,横眉冷对千夫指。刀尖舔血又如何?她也能左拥魔众右养暗兵,凭孤胆势不可挡。就算命贱如蒲草,她也誓要缠毁一个盛世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