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35000000008

第8章 寂寞和温暖(3)

看见老李屋里摆了好些凳子,知道他那些攻谷子低产关的农民朋友要来,老赵就留下来听了半天他们的座谈会。中午,他捧了一个串门大碗,盛了一碗高粱米饭,夹了几个腌辣椒和大家一同吃了饭。饭后,他问:“他们的饭钱是怎么算的?”老李说:“他们是我请来的客人。”--“这怎么行!”他转身就跑到总务处,“这钱以后由公家报。出在什么项目里,你们研究!”

访问了早稻田。

“张老,张老!我来看看您,不打搅吗?”

“欢迎,欢迎!不打搅,不打搅!”

“我来拜师了。”

“不敢当!如果有什么关于水稻的普通的问题……”

“水稻我也想学。我是想来向您学日语。抗日战争时期,因为工作需要,我学了点日语--那时要经常跟鬼子打交道嘛,现在几乎全忘光了。我想拾起来,就来找您这位早稻田了!”

“我不是早稻田毕业的。”

赵所长把“早稻田”的来由告诉早稻田,这位老科学家第一次知道他有这样一个外号,他哈哈大笑:“我乐于接受这个外号。我认为这是对我个人工作的很高的评价。”

赵所长问张老工作中有什么困难,什么要求。

“我需要一个助手。”

“您看谁合适?”

“沈沅。”

“还需要什么?--需要一个柜子。”

“对!您看看我的这些资料!”

“柜子,马上可以解决,半个小时之内就给您送来。沈沅的问题,等我了解一下。”

“这里有一份俄文资料。我的俄文是自修的,恐怕理解得不准确,想请沈沅翻译一下,能吗?”

“交给我!”

沈沅正在菜地里收蔓菁,王栓赶着车下地,远远地就喊:“哎,沈沅!”

沈沅抬起头来。

“叫我?什么事?”

“赵所长叫你上他屋里去一趟。”

“知道啦。”

什么事呢?她微微觉得有点不安。她听见女工们谈论过新来的所长,也知道王栓说这人的心是一块阳泉炭,她有点奇怪,这个人真有这么大的魅力么?

前几天,她从地里回来,迎面碰着这位所长推了自行车出门。赵所长扶着车把,问:“你是沈沅吗?”

“是的。”

“你怎么这么瘦?”

沈沅心里一酸。好久了,没有人问她胖啦瘦的之类的话了。

“我要进城去。过两天你来找找我。”

说罢,他踩响了自行车的马达,上车走了。

现在,他找她,什么事呢?

沈沅在大渠里慢慢地洗了手,慢慢地往回走。

赵所长不在屋。门开着。一个五六岁的女孩子趴在桌上画小人。

孩子听见有人进屋,并不回头,还是继续画小人。

“您是沈阿姨吗?爸爸说,他去接一个电话,请您等一等,他一会儿就回来。您请坐。”

孩子的声音像花瓣。她的有点紧张的心情完全松弛了下来。她看了看新所长的屋子。

墙上挂着一把剑--一件真正的古代的兵器,不是舞台上和杂技团用的那种镀镍的道具。鲨鱼皮的剑鞘,剑柄和吞口都镂着细花。

一张书桌。桌上有好些书。一套“毛选”,很多农业科技书:《作物栽培学》、《土壤》、《植保》、《果树栽培各论》、《马铃薯晚疫病》……两本《古文观止》、一套《唐诗别裁》、一函装在蓝布套里的影印的《楚辞集注》、一本崭新的《日语初阶》。桌角放着一摞杂志,面上盖着一本《农大学报》的油印本:《京西水稻调查--沈沅》。

一个深深的紫红砂盆,里面养着一块拳头大的上水石,盖着毛茸茸的一层厚厚的绿苔,长出一棵一点点大,只有七八个叶子的虎耳草。紫红的盆,碧绿的苔,墨蓝色的虎耳草的圆叶,淡白的叶纹。

沈沅不禁失声赞叹:“真好看!”

“好看吗?--送你!”

“……赵所长,您找我?”

“你这篇《京西水稻调查》,写得不错呀!有材料,有见解,文笔也好。科学论文,也要讲究一点文笔嘛!--文如其人!朴素,准确,清秀--你这样看着我,是说我这个打仗出身的人不该谈论文章风格吗?”

“……您不像个所长。”

“所长?所长是什么?--大概是从七品!--这是一篇俄文资料,张老想请你翻译出来。”

沈沅接过一本俄文杂志,说:“我现在能做这样的事吗?”

“为什么不能?”

“好,我今天晚上赶一赶。”

“不用赶,你明天不要下地了。”

“好。”

“从明天起,你不要下地干活了。”

“……”

“我这个人,存不住话。告诉你,准备给你摘掉右派的帽子。报告已经写上去了,估计不会有问题。本来可以晚几天告诉你,何必呢?早一天告诉你,让你高兴高兴,不好吗?有的同志,办事总是那么拖拉。他不知道,人家是度日如年呀!--祝贺你!”

他伸出手来。沈沅握着他的温暖的手,眼睛湿了。

“谢谢您!”

“谢我干什么?我们需要人,我们迫切地需要人!你是党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种地的,哪有把自己种出来的好苗锄掉的呢?没这个道理嘛!你有什么想法,什么打算?”

“这事来得太突然了。”

“不突然。事情总要有一个过程。有的过程,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我这人,老犯错误。我这些话,叫别人听见,大概又是错误。有一些话,我现在不能跟你讲呀!--我看,你先回去一趟。”

“回去?”

“对。回一趟你的老家。”

“我家里没有人了。”

“我知道。”

三个多月前,沈沅接到舅舅一封信,说她父亲得了严重的肺气肿,回国来了,想看看他的女儿。沈沅拿了信去找胡支书,问她能不能请假。胡支书说:“……你现在这个情况。好吧,等我们研究研究。”过了一个星期,舅舅来了一封电报,她的父亲已经死了。她拿了电报去向胡支书汇报。

胡文书说:“死了。死了也好嘛!你可以少背一点包袱--埋了吗?”

“埋了。”

“埋了就得了--好好劳动。”

沈沅没有哭,也没有戴孝。白天还是下地干活,晚上一个人坐着。她想看书,看不下去。她觉得非常对不起她的父亲。父亲劳苦了一生,现在,他死了。她觉得父亲的病和死都是她所招致的。她没有把自己这些年的遭遇告诉父亲。但是她觉得他好像知道了,她觉得父亲的晚景和她划成右派有着直接的关系。好几天,她不停地胡思乱想。她觉得她的命不好。她自己也觉得很奇怪,一个年轻的、受过大学教育的共产党员,怎么会相信起命来呢?--人到了无可奈何的时候是很容易想起“命”这个东西来的。

好容易,她的伤痛才渐渐平息。

赵所长怎么会知道她家里已经没有人了呢?

“你还是回去看看。人死了,看看他的坟。我看可以给他立一块石碑。”

“您怎么知道我父亲想在坟头立一块石碑的?”

“你的档案材料里有嘛!你的右派结论里不也写着吗?--‘一心为其地主父亲树碑立传’。这都是什么话呢!一个老船工,在海外漂泊多年,这样一点心愿为什么不能满足他呢?我们是无鬼论者,我们并不真的相信泉下有知。但是人总是人嘛,人总有一颗心嘛。共产党员也是人,也有心嘛。共产党员不是没有感情的。无情的人,不是共产党员!--我有点激动了!你大概也知道我为什么激动。本来,你没有直系亲属了,没有探亲假。我可以批准你这次例外的探亲假。如果有人说这不合制度,我负责!你明天把资料翻译出来--不长。后天就走。我送你。叫王栓套车。”

沈沅哭了。

“哭什么?我们是同志嘛!”

沈沅哭得更厉害了。

“不要这样。你的工作,回来再谈。这盆虎耳草,我替你养着。你回来,就端走。你那屋里,太素了!年轻人,需要一点颜色。”

一只绿豆大的通红的七星瓢虫飞进来,收起它的黑色的膜翅,落在虎耳草墨绿色的圆叶上。赵所长的眼睛一亮,说:“真美!”

不到假满,沈沅就回来了。

她的工作,和原先一样,还是做早稻田的助手。

很快到年底了。又开一年一度的先进工作者评比会了。赵所长叫沈沅也参加。

沈沅走进大田作物研究组的大办公室。她已经五年没有走进这间屋子了。俊哥儿李主持会议。他拉开一张椅子,亲切地让沈沅坐下。

“这还是你的那张椅子。”

沈沅坐下,跟所有的人都打了招呼。别人也向她点头致意。王作祜装着低头削铅笔。

在酝酿候选人名单时,一向很少说话的早稻田头一个发言。

“我提一个人。”

“……谁?”

“沈沅。”

大家先是一愣,接着,都笑了。连沈沅自己也笑了。早稻田是很严肃的,他没有笑。

会议进行得很热烈。赵所长靠窗坐着,一面很注意地听着发言,一面好像想着什么事。会议快结束时,下雪了。好雪!赵所长半眯着眼睛,看着窗外大片大片的雪花无声地落在广阔的田野上。他是在赏雪么?

俊哥儿李叫他:“赵所长,您讲讲吧!”

早稻田也说:“是呀,您有什么指示呀?”

“指示?--没有。我在想:我,能不能附张老的议,投她--沈沅一票。好像不能。刚才张老提出来,大家不是都笑了吗?是呀,我们毕竟都还生活在现实的世界里,还不能摆脱世俗的习惯和观念。那,就等一年吧。”

他念了两句龚定庵的诗: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接着,又用沉重的声音,念了两句《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沈沅在心里想:

“你真不像个所长。”

一九八〇年十二月十一日六稿

载一九八一年第二期《北京文学》

同类推荐
  • 执着

    执着

    《执着》是一个关于智慧与勇气、爱情与忠贞、友情与信任、生存与尊严,为了幸福而冒险的小说。乡下农场的奶牛萝乐本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有一天农场主破产了,农场里的动物都面临着被宰杀的命运。祸不单行的是,她的“心上人”此时也背叛了她。心灰意冷的萝乐决定与朋友们一起逃离农场,到一个“牛可以活下来的地方”去。一路上,他们要面对的是农场主的搜捕、恶犬的纠缠以及漫漫长路的未知艰险……
  • 哈周和他的

    哈周和他的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最真实的十月围城:刺杀

    最真实的十月围城:刺杀

    抗战爆发,正面战场上节节失利,然而在敌占区,特工与抗日志士仍然在浴血奋战。三个最高特工组织的终极厮杀;两位执行绝密任务的顶级特工;一场抗日时期正义与邪恶的终极较量。是谁活埋了刑事庭庭长?是谁寄来了三颗子弹?是谁要刺杀执行绝密锄奸任务的特工?汪精卫为何对他连下三道密令?戴笠为何烧掉他的档案?真实宏大的历史场景;闻所未闻的绝密档案;意想不到的博弈结果——到底,谁是刺客?巅峰对决,一触即发!
  • 近代侠义英雄传

    近代侠义英雄传

    《近代侠义英雄传》是平江不肖生代表作品之一。小说内容所涉及时间大略以晚清“戊戌六君子”殉难之际为坐标,上下各推十年左右,个别人物事迹延伸至民国初年。本书以大刀王五为引,带出大侠霍元甲本传,穿插介绍清末各路英雄豪杰,演绎神拳霍元甲“三打外国大力士”的传奇,最后以霍元甲被毒害为结束总结全书。本书结构严谨绵密,情节跌宕起伏,文字波翻云涌,呈现了很高的文学价值。
  • 涨停

    涨停

    《涨停》讲述全民投资、集体股民的时代,对于资产操作内幕的窥视欲望已经无可阻挡,而真正的内幕,永远在那些BOSS手中紧紧地捂着。中关村作为中国的硅谷,从这里管中窥豹,依然可以得到一些中国商界的内幕。
热门推荐
  • 掉进怀里的星星

    掉进怀里的星星

    木颜兮经常做一个梦,这个梦缠了她好几年,梦里男人总是说着他还要。那个梦绝对。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木颜兮为了去探索这个梦,决定去京都寻找真相。这是一个跨越千年的爱情。非常好看,欢迎入坑哦!
  • 带女儿走不一样的路

    带女儿走不一样的路

    爱的故事总有万钧之力:带女儿组织十几年的扶贫助学公益活动,感动了无数家长,其发表的爱心游记在天涯、六合公益、守望春天等各大网站引起强烈反响。一本家长带孩子出游的实用旅行手册,在路上给孩子最好的教养。
  • 邻居日记

    邻居日记

    我住在这个18层楼里的302户,每一个邻居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
  • 九州风云录

    九州风云录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之一生都是一个寻求的过程。看少年元夕,在他的人生旅程之中,他得到了什么,他错过了什么,他失去了什么。灯火阑珊处,真的就是终点么?
  • 生活中来的600个细节全集

    生活中来的600个细节全集

    生活是充满了细节的。这些细节使得生活血肉丰满,栩栩如生。一个家光有了房子,有了一些家具,有人赚钱回来,只能算是有了一个家的框架。而这些生活中来的细节让我们的住所成为一个真正的家。否则,生活一定是一片空白。细节虽小,却构成了生活的全部,关注细节就是关注生活,讲究细节就是讲究生活的质量和品位。
  • 荡魔苦录

    荡魔苦录

    一个充满光明的世界一个只剩下光明的世界一个只属于光明的世界……
  • 梦境汇

    梦境汇

    梦城原本叫云村,但因为这里收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关于不同人们的梦境的故事,被人们称为梦城,也因此常年游客络绎不绝。
  • 长官过期不候

    长官过期不候

    他们是外人眼中官道商界都混的风生水起的富二代青梅竹马的良配。四年后,酒会上的女孩褪去青涩,连眼尾余光都不分给自己丁点。面对莫以笙的歉意,温亭淡漠地说:“这世上最不负责任的三个字就是对不起,回到过去?”只是,难道十几年的爱恋就这样轻易抹去?彼时的青梅竹马,此时的天各一方,我该怎样与你拾起曾经?
  • 他是清风拂过耳

    他是清风拂过耳

    凌惜在女人最脆弱的时候被男人抛弃,所以她黑化了,以往那个乖乖女好媳妇小白兔人设彻底崩塌。五年时间,她从一个家庭主妇变成人人欣赏敬畏的新职业女性。只是这表面光鲜亮丽,暗地里总干着见不得人的事。她黑陆景霆的钱,一黑再黑,陆景霆终于忍无可忍,目呲欲裂的看着她:“你很缺钱?”凌惜胡乱点头:“嗯,缺!”开始的时候,凌惜一直恨陆景霆,恨他在自己生孩子的时候为一个女人抛弃自己。后来凌惜才知道,他是最无辜的那个人……!
  • 最强抓鬼系统

    最强抓鬼系统

    方昊睡了一觉,发现整个世界都不好了,这个世界真的有鬼啊!!!数学,语文啥的必修课变成了灵术基础,节省灵力的的108个小技巧。常见的《三年高考,五年模拟》变成了《三年抓鬼,五年度化》这个世界,鬼变得与生活息息相关,把方昊带到这的抓鬼系统,要让方昊变成世界最强的抓鬼大师,方昊看看眼前的女鬼,哇……女鬼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