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903900000027

第27章 “牙牌令”里《全唐诗》

牙牌令是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贾母两宴大观园席上行的酒令。我在“凹晶馆联诗”一文中曾把“分曹尊一令,射覆听三宣”一韵,作为断定全书回目一百一十回的最有力证明。从全书内容来看,第四十回的确是《红楼梦》的重头戏,书中写湘云笑道:“三宣有趣,竟化俗成雅了”,作者在暗示,“三宣”这个词不是随便用在这里的。

我在“曹雪芹的‘大对称’构思”一文中曾得出结论:《红楼梦》是以家庭、情感的盛—衰—败三部曲演进的文学巨制。它的内容形成了巧妙的三部对称,这是“三宣”这一词语的真正意义所在。因此,我们必须挖掘出令词中隐藏的奥妙。

牙牌(又称骨牌、牌九)是旧时游戏用具,亦作赌具。共三十二张,刻有点色,上下的点数都是一至六。一、四点色红,二、三、五、六点色绿。三张牌点色成套的就成“一副”,有一定的名称。本书牙牌令的规则是由行令者鸳鸯宣布的:“如今我说骨牌副儿,从老太太起,顺领说下去,至刘姥姥止。比如我说一副儿,将这三张牌拆开,先说头一张,次说第二张,再说第三张,说完了,合成这一副儿的名字。无论诗词歌赋,成语俗话,比上一句,都要叶韵。错了的罚一杯。”因此,书里行令时一、三、五、七单句都由宣令者鸳鸯来说。

历来红学界对“牙牌令”的内容都十分重视,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推敲

它的意思,正是因为作者在描写这一情节的过程中,字字珠玑,处处着意刻划人物的不同思想性格。而且,从“二郎游五岳”“世人不及神仙乐”直到“大火烧了毛毛虫”等这些饱含着艺术性的语句中,我们早已感觉到其中一定隐藏着关于人物命运结局的关键线索。但是,怎样才能挖掘出这些珍贵的宝藏呢?

事实上,我们发现有令词的应令者只有七人:“贾母、薛姨妈、湘云、宝钗、黛玉、迎春、刘姥姥”,而其中迎春只说了一句:“桃花带雨浓。”我们可以说它仅仅是个配角,是个点缀。而其余六人每人四句,恰好凑成了我们所熟悉的“二十四”,为什么离不开“二十四”呢?根据我在文章“自从十二钗”一文中所提出的观点,这是典型的十二钗双倍隐喻词(每两句喻一钗)。因此,只有一种可能:这些令词是十二钗的判词!

紧接着,在研究这些令词的出处时,令人惊奇的是,贾母、薛姨妈和刘

姥姥的令词都纯粹是作者自编。而湘云、宝钗、黛玉、迎春所说的令词,

几乎全部选自于曹雪芹祖父曹寅所编写的《全唐诗》。这就与我在“占花

名诗新解”一文中所言道的:“占花名诗中有六首全部选自于曹雪芹祖

父曹寅所编写的艺文杂著——《楝亭书十二种》(其中有《后村千家诗》

二十二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原来,作者对“占花名”和“牙牌令”的判词选择,竟然以唐宋划分(《占花名诗》用的是宋诗)!这真是巧夺天工!显然,它们同样是作者在祖父曹寅的熏陶下,从小就烂熟于心的文学作品。它们在曹雪芹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是他创作《红楼梦》的灵感来源。这十三句令词中,有明确出处的就有十二句,其中共有六句出自

《全唐诗》的原诗,未作任何改动。下面就让我们来看它们为作者提供了

哪些创作源泉。

先看史湘云的令词:

左边“长幺”两点明。韵自下平:八庚

——双悬日月照乾坤。韵自上平:十三元

右边“长幺”两点明。韵自下平:八庚

——闲花落地听无声。韵自下平:八庚

中间还得“幺四”来。韵自上平:十灰。

——日边红杏倚云栽。韵自上平:十灰

凑成一个“樱桃九熟”。韵自入声:一屋。

——御园却被鸟衔出。韵自去声:四邃

“长”是指上下都是一点的牌,就像麻将牌中的二筒。“双悬日月照乾坤”是由于两点都是红的,所以用日月并照为喻。这句诗出自《全唐诗》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原句:

胡尘轻拂建章台,圣主西巡蜀道来。

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华阳春树号新丰,行入新都若旧宫。

柳色未饶秦地绿,花光不减上阳红。

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

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

万国同风共一时,锦江何谢曲江池。

石镜更明天上月,后宫亲得照蛾眉。

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

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

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

四海此中朝圣主,峨眉山下列仙庭。

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

天子一行遗圣迹,锦城长作帝王州。

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

万国烟花随玉辇,西来添作锦江春。

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

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

这首诗字面辉煌、气势恢宏,是描写唐玄宗(上皇)西巡南京的场景。

这当然是指向了身份与地位都最高的元春,其中“圣主西巡”“如锦绣”“万人欢”“若云屯”“开紫极”等词,暗合她省亲时的辉煌场面。“散花楼”暗合“大观楼”“缀锦阁”,“三秦”指向了“三春”。据史料记载,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叛兵攻破潼关,唐玄宗西逃蜀地,太子李亨已经自己在灵武称帝,即肃宗(诗中少帝),他称玄宗为“上皇”。所以,不论这样的“西巡”有如何风光,毕竟玄宗已经失去了帝位。很明显,这些诗句中隐藏着无奈、寂寞和悲哀。这与元春后来的命运是完全相合的。

“闲花落地听无声”是以“闲花”喻两点红。“长幺”又叫地牌,与“落

地”相合。这句出自《全唐诗》刘长卿(一作李嘉祐诗)《别严士元》诗原句: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春袍今已误儒生。

从“日斜江上孤帆影”一句,我们就可以确定,这首诗是探春远嫁情节

的原版。不难看出,探春“一帆风雨路三千”的远嫁情节,就出自于此!在酒令里,这句话是无声无息、春去花落的意思。但“细雨湿衣”却明显和探春判词中“清明涕送”是相合的(有古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日边红杏倚云栽”一句,以“日”比幺,以“红杏”比四点红。出自唐

代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诗原句: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有作“南”)怨未开。

“芙蓉生在秋江上”,明显指向了黛玉的命运。这一点我已经在“占花

名诗新解”一文中说明。

“樱桃九熟”是成套点色的名称。三张牌是幺幺、幺四、幺幺,全红,共九点,所以用“樱桃九熟”为比。而“御园却被鸟衔出”一句出自《全唐诗》王维《敕赐百官樱桃》诗:

芙蓉阙下会千官,紫禁朱樱出上阑。

总是寝园春荐后,非关御苑鸟衔残。

归鞍竞带青丝笼,中使频倾赤玉盘。

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

樱桃相传为莺鸟所含食,故又名“含桃”。见《吕氏春秋》。王维诗中否定了樱桃是“鸟衔”,大有欲盖弥彰的意味。而“御园却被鸟衔出”则明确指出,成熟的樱桃是被鸟衔去的,大有惋惜和落空的感觉。我想《红楼梦》关于秦可卿命运的设计正是汲取了这里的灵感,“鸟衔出”指向了她与贾珍的偷情,“频倾赤玉盘”则是玉碎的写法,显然是指向了秦可卿的自杀。“愁内热”则指向了第十回描写的秦可卿的病情:“心气虚而生火者,应现经期不调,夜间不寐。肝家血亏气滞者,必然肋下疼胀,月信过期,心中发热。”

再看薛宝钗的令词:

左边是“长三”。韵自下平:十三覃

——双双燕子语梁间。韵自上平:十五删

右边是“三长”。韵自下平:七阳

——水荇牵风翠带长。韵自下平:七阳

当中“三六”九点在。韵自上声:十贿

——三山半落青天外。韵自去声:九泰

凑成“铁锁练孤舟”。韵自下平:十一尤

——处处风波处处愁。韵自下平:十一尤

“长三”是指上下都是三点的牌。也可以倒过来说成“三长”。“双双燕子语梁间”是说两个“三”都成斜线,形状就像双燕并栖。“梁间”二字,在戚序本作“呢喃”,与上句“三”不同韵部。己卯、庚辰、程乙等本皆作“梁间”。由此可见这句是出自宋代刘季孙《题饶州酒务厅屏》诗:

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

说与旁人浑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

为何这句选用了宋诗呢?因为这句是指向了宝玉。第三十七回有宝

钗的话:“你的号早有了,‘无事忙’三字恰当的很。”又说:“还得我送你个号罢。有最俗的一个号,却于你最当。天下难得的是富贵,又难得的是闲散,这两样再不能兼有,不想你兼有了,就叫你‘富贵闲人’也罢了。”因此,“梦里闲”就是宝玉某些“闲散”情节的灵感来源。“杖藜携酒看芝山”一句指向了他日后的漂泊与出家。

《红楼梦》中,“杖”字几乎就是宝玉的代名词,是用以同十二钗区别的重要文字。第三十八回就有“休负今朝挂杖头”。第五十八回,又有文字:

“宝玉听说,只得拄了一支杖,靸着鞋,步出院外。”第七十八回“芙蓉女儿诔”:“今犯慈威,复拄杖而遽抛孤匶。”就连曹雪芹的挚友张宜泉《春柳堂诗稿》中也有这样的诗:

和曹雪芹《西郊信步憩废寺》原韵

君诗曾未等闲吟,破剎今游寄兴深。

蝉鸣荒径遥相唤,蛩唱空厨近自寻。

寂寞西郊人到罕,有谁曳杖过烟林。

显然,在张宜泉的心目中,曹雪芹是很喜爱“曳杖”的诗客,他的这一习惯恐怕就是出自“杖藜携酒”的情怀吧?也未可知。

“水荇牵风翠带长”表面上是形容牌的点色。出自《全唐诗》杜甫《曲

江对雨》诗原句: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着(有作著)雨燕脂湿(有作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本意是说荇菜根在水底,叶浮水上,顺风逐波如翠带飘动。在这里是

指向了妙玉,“花着雨”“燕脂湿”和“晚色静年芳”暗合妙玉最终无法摆脱世俗,身份暴露、走入红尘的结局(终陷淖泥中)。诗中的“芳”字、“脂”字让人不得不联想到她同芳官的映射关系和与脂砚斋的莫大关联(详见文章《妙玉其人》)。

末句的“锦瑟”出自李商隐的诗锦瑟。《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

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有菊花诗十二首,其中的《菊梦》是湘云的判词(详见文章《菊花诗》)。诗中有“登仙非慕庄生蝶”,看来“锦瑟”一词竟然与湘云发生关系。我想在后三十回中,一定会有妙玉和湘云的对手戏,这出戏和“金钱”“暂醉”有关(由锦瑟)。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三山半落青天外”之中,“三山”是说上面的三点,“青天”说下面六

点。六点是“天牌”的一半,所以说“半落青天”。出自《全唐诗》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原句: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不用说,一看就是凤姐名字和命运的由来。她是冰山上的一

只雌凤,正合判词的“凡鸟偏从末世来”,“半落青天”和“中分白鹭”指向

了她的才干和手段,正合了“都知爱慕此生才”。同时“三山”和“二水”还

为曹雪芹带来了“一从二令三人木”——“拆字法”的灵感(另文细述)。

而“长安不见使人愁”则正合了“哭向金陵事更哀”的凤姐末日。

“铁锁练孤舟”是成套点色的名称,三张牌是三三、三六、三三,左右上下的“三”,很像是一条条的“铁锁练”。“处处风波处处愁”语出唐代薛莹《秋日湖上》诗: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沈浮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但是,仅此还不够,作者显然是深爱着明朝唐寅的《题画》诗(二十四首之三):

芦苇萧萧野渚秋,满蓑风雨独归舟。

莫嫌此地风波恶?处处风雨处处愁。

两首诗双剑合壁,所以就有了“处处风波处处愁”的出现。在这里,“芦苇萧萧野渚秋”显然是“荒村野店”的景象。所以这首诗是指向了巧姐。后面的诗句指向了她的逃亡结局,“风波”显然比“风雨”更能说明贾府最终的动荡命运。

最后再看林黛玉的:

左边一个“天”。韵自下平:一先。

——良辰美景奈何天。韵自下平:一先。

中间“锦屏”颜色俏。韵自仄声:十三袄

——纱窗也没有红娘报。韵自去声:二十号。

剩了“二六”八点齐。韵自去声:八霁

——双瞻玉座引朝仪。韵自上平:四支

凑成“篮子”好采花。韵自下平:六麻

——仙仗香挑芍药花。韵自下平:六麻

“良辰美景奈何天”一语出自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牡丹亭惊梦》中的

唱词原句(据 1984 年徐朔方、杨笑梅注本):

春香(贴):早茶时了,请行。(行介)

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杜丽娘(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恁这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

(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春香(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杜丽娘(旦):【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春香呵,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

春香(贴):成对儿莺燕呵。

(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

(旦):去罢。

春香(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

杜丽娘(旦):提他怎的?(行介)

【隔尾】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书中黛玉说完“良辰美景奈何天”后有这样的文字:“宝钗听了,回头

看看她。黛玉只顾怕罚,也不理论。”说明了这句唱词的指向——宝钗。

恐怕曹雪芹以牡丹喻宝钗的灵感就是来自于这段唱词。第四十回贾母有

话:“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同这里的唱词“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一样,都是在暗陈宝钗素雅高贵的个性。“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正合宝钗刚嫁给宝玉时的温馨场景。但紧接着“春香呵,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却又指向了婚姻的迅速完结。末句“十二亭台是枉然”,正合十二钗命运的悲剧性结局。

“锦屏”颜色俏是形容上四下六的牌。四是红的,六是绿的,排成长方形,像美丽的屏风。纱窗正像六点,窗上多用绿纱,形容颜色,红娘比喻四点红。“纱窗也没有红娘报”出自元代王实甫杂剧《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中张生唱《驻马听》一曲:

“法鼓金铎,二月春雷响殿角;

钟声佛号,半天风雨洒松梢。

侯门不许老僧敲,纱窗外定有红娘报。

害相思的馋眼脑,见他时须看下十分跑。”

这当然是惜春出身的所在,“法鼓”“钟声”“佛号”“老僧敲”都是最

好的证明。因为惜春最终的命运是出家,所以原句中的“定有”就被作者换成了“没有”。丫鬟红娘常作莺莺与张生间的信使,所以张生盼她报消

息。现在信使也没了,是暗喻与世隔绝、遁入空门的意思。

“双瞻玉座引朝仪”表面上是形容上二下六,八点整齐地排成两行

(“八点齐”)的牌点,很像是左右官人引百僚、分两行朝见皇帝的场景。但其实这句诗是出自唐朝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诗原句:

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

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

昼漏希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

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

由于是描写退朝,这首诗当然指向了李纨。“春风转”“淑景移”指向

她的风光不再,“希闻高阁报”与“天颜有喜”则正合贾兰中举。

“篮子”是成套点色的名称,三张牌是六六、四六、二六,四与二加起来也是六,成“一副儿”,叫“篮子”,以“二”像篮柄,“四”像篮筐。“四”是红的,所以说“好采花”。

“仙杖香挑芍药花”一句中,由于“芍药花”与麝月和湘云之间存在特别微妙的关系(详见“占花名诗新解”)。此句一定是指向了湘云。这句诗出自哪里呢?作者又开始同我们打起了哑谜,但是由于我们已经确定了它的位置——《全唐诗》。因此,就不难找到它的影踪。果然,我们先看看姚合的《欲别》:

山川重叠远茫茫,欲别先忧别恨长。

红芍药花虽共醉,绿蘼芜影又分将。

鸳鸯有路高低去,鸿雁南飞一两行。

惆怅与君烟景迥,不知何日到潇湘。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恐怕《红楼梦》中的蘼芜、鸳鸯、潇湘等等的灵感就来自于此吧?但不管怎样,可以确定的是,作者正是从“红芍药花虽共醉”结合第五回的《海棠春睡图》以及苏轼《海棠》诗中的“只恐夜深花睡去”之中获得了灵感,才设计出了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的美妙情节。

再看牛峤的《女冠子》:

绿云高髻,点翠匀红时世。

月如眉,浅笑含双靥,低声唱小词。

眼看惟恐化,魂荡欲相随。

玉趾回娇步,约佳期。

锦江烟水,卓女烧春浓美。

小檀霞,绣带芙蓉帐,金钗芍药花。

额黄侵腻发,臂钏透红纱。

柳暗莺啼处,认郎家。

星冠霞帔,住在蕊珠宫里。

佩丁当,明翠摇蝉翼,纤珪理宿妆。

醮坛春草昼绿,药院杏花香。

青鸟传心事,寄刘郎。

双飞双舞,春昼后园莺语。

卷罗帏,锦字书封了,银河雁过迟。

鸳鸯排宝帐,豆蔻绣连枝。

不语匀珠泪,落花时。

诗中的“眼看惟恐化”让我们想起了第六十六回的一段文字:“自己不

敢出气,是生怕这气大了,吹倒了姓林的;气暖了,吹化了姓薛的。”而“小檀霞,绣带芙蓉帐,金钗芍药花”一句,又使我们想到了檀云、湘云(枕霞旧友)、黛玉(芙蓉)、宝钗、麝月。可见《红楼梦》这部奇书,绝非是天上掉下来的怪物,而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结晶。诗中的“绿云高髻”“月如眉,浅笑含双靥”“臂钏透红纱”“柳暗莺啼”等语句,在《红楼梦》中都能找到相应的情节或语句,如“星冠霞帔”正合李纨的“凤冠霞帔”。所以我不免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芍药花”正是出自于这两首诗,正是因为难以取舍,作者才未照搬,而祭出了“仙杖香挑芍药花”的烟云妙笔。

果真如此吗?经过比较,显然第一首诗更有分量,而且更契合湘云的

命运。其中“绿蘼芜影又分将”,指向宝钗与宝玉的离异,“鸳鸯有路高低去”则告诉我们,宝玉和湘云这对鸳鸯最后都是“烟蓑雨笠卷单行”——

流浪的结果。后面“鸿雁南飞一两行。惆怅与君烟景迥,不知何日到潇

湘”,也是二人流浪的最好证明。如此说来,“仙杖香挑芍药花”,正是出自《全唐诗》中姚合的《欲别》。

这里的“仙杖”显然又指向了宝玉。《全唐诗》里还有一首韦式的诗:

竹。

临池,似玉。

裛露静,和烟绿。

抱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正是宝玉的写照。因此,我认为“仙杖香挑芍药花”一句,就是指向了宝玉和湘云的最终结合,以及麝月的不离不弃。

到这里,我们在慨叹作者的精思妙想之余,不免产生疑问:那贾母、薛姨妈和刘姥姥的令词又有什么意义呢?其实,其中的秘密就隐藏在每句话的韵脚上。如果我们仔细品读这二十四句应令词,就会发现除了“世人不及神仙乐”“这鬼抱住钟馗腿”“大火烧了毛毛虫”“处处风波处处愁”“双悬日月照乾坤”五句,其余均非独韵。有的甚至出自相同的官韵,如:花和瓜都出自下平:六麻,“长”和“香”都出自下平:七阳。而有的在《诗韵新编》中现已归为同韵,如“天”和“间”同属平声:十四寒。有的虽非同韵却属同一韵母或同一韵部,如“夕”入声:十一陌和“仪”上平:四支、“报”去声:二十号和“霄”下平:二萧、“外”去声:九泰和“栽”上平:十灰、

“出”去声:四邃、“骨”入声:六月和“舞”上声:七雨、“天”下平:一先和“蒜”去声:十五翰、“人”上平:十一真和“声”下平:八庚。

由于湘云、宝钗、黛玉的十二句令词中的韵脚有八句都是互不相同、各自独立的韵母,即“坤、声、出、长、愁、报、仪、花。“间”和“天”虽韵母相同,却有贾母的“头上有青天”和刘姥姥的“一个萝卜一头蒜”中的“天”和“蒜”与之对应。因此,我判断,上述同韵、同韵部、同韵母的现象绝非偶然,而是作者的刻意安排。湘云、宝钗、黛玉的十二句令词同贾母、薛姨妈、刘姥姥的十二句令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就是按韵脚来安排的。这样,贾母、薛姨妈、刘姥姥的十二句令词中的八句,就依照同韵、同韵部、同韵母的对应关系而有了归属,归属关系如下:

1.闲花落地听无声。——是个庄稼人。

按照前面分析,由于“闲花落地听无声”是探春的判词,“庄稼人”的

含义就不难理解,是“庄重嫁人”之意,这是曹雪芹惯用的“谐音之术”。

上下都是四点的牌,又叫人牌。“大四”,己卯、庚辰本作“四四”,戚序本作“长四”,意思都是重四。暗喻“四春”——贾府四艳。

2.御园却被鸟衔出。——六桥梅花香彻骨。或梅花朵朵风前舞。

根据前面分析结果,“御园却被鸟衔出”是秦可卿的判词。

六桥是杭州西湖苏堤上的跨虹、东浦、压堤、望山、锁澜、映波六座桥,建于北宋时期。堤上多植梅花,正合描写秦可卿的怀古诗中句:“隋堤风景近如何”(详见文章《秘语怀古诗》)。这里以“六桥”比六点,以“梅花”比五点。而彻骨是形容极香,又与牌的点色刻于骨上相切合,正合秦可卿的“芳气笼人是酒香”。因此,“六桥梅花香彻骨”才是真正的对应关系,而“梅花朵朵风前舞”则另有所指。

3.双双燕子语梁间。——头上有青天。或一个萝卜一头蒜。

“双双燕子语梁间”是宝玉的判词,而宝玉是天上神瑛侍者落入凡间,在小说中又与“补天石”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头上有青天”就是指他,上下都是六点的牌叫天牌,“青天”在这里暗喻元春的地位。因此“一个萝卜一头蒜”不是与“双双燕子语梁间”搭配的语句。

4.水荇牵风翠带长。——十月梅花岭上香。

上文分析出“水荇牵风翠带长”是妙玉的判词,“梅花”正合她种满了

梅花的栊翠庵。二“五”共十点,所以说“十月”。“十月梅花”出自《全唐诗》卢僎的《十月梅花书赠》:

君不见巴乡气候与华别,年年十月梅花发。

上苑今应雪作花,宁知此地花为雪。自从迁播落黔巴,

三见江上开新花。故园风花虚洛汭,穷峡凝云度岁华。

花情纵似河阳好,客心倍伤边候早。春候飒惊楼上梅,

霜威未落江潭草。江水侵天去不还,楼花覆帘空坐攀。

一向花前看白发,几回梦里忆红颜。红颜白发云泥改,

何异桑田移碧海。却想华年故国时,唯馀一片空心在。

空心吊影向谁陈,云台仙阁旧游人。傥知巴树连冬发,应怜南国气长春。

其中“红颜白发云泥改”就是妙玉命运的写真。

5.良辰美景奈何天。——一个萝卜一头蒜。

“良辰美景奈何天”是指向宝钗,《红楼梦》中“萝”字经常和“薛”字连用,用来形容宝钗。书中的诗句“萝薜助芬芳”和“蘅芷阶通萝薜门”就说明了这一点。上面一点比喻“一个萝卜”,下面四点比喻“一头蒜”,因为大蒜头有好多瓣。萝卜味道鲜美而蒜则味辛辣,在这里暗喻宝钗性格的两面性。

6.纱窗也没有红娘报。——一轮红日出云霄。

“纱窗也没有红娘报”是惜春的判词,“一轮红日出云霄”是“六合幺”的牌,上面的一点色红,以比“一轮红日”;下面的六点色绿,以比青云。因此,一轮红日出云霄就是指她摆脱世俗,脱离苦海,走入佛门。

7.双瞻玉座引朝仪。——织女牛郎会七夕

从上,“双瞻玉座引朝仪”是李纨的判词,“织女牛郎会七夕”是以“七

夕”比“杂七”,比喻李纨的寡妇生活。

“织女牛郎会七夕”其实出自《全唐诗》林杰的《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作者是根据首句内容改写的。

8.仙仗香挑芍药花。——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

“仙仗香挑芍药花”是湘云的判词,“一枝花”是成套点色的名称,三张牌是四四、三四、幺四,三与幺加起来也是四,成“一副儿”,叫“一枝花”。三点绿像花枝,一点红像花朵。唐代名妓李娃旧名一枝花,当时说书人曾编成《一枝花》故事,可以连续说上七八个小时(见《异闻录》)。倭瓜是北方农村对番瓜的土称。《光绪顺天府志》:“番瓜,可煮可炒,能充饥,其子可炒作果,土人名‘倭瓜子’。”“花落结瓜”当与“绿叶成荫子满枝”喻女子已婚嫁生育的意思相似。“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是比喻湘云的结果,我想这足以证明《红楼梦》并不是完全悲剧的结局。

这样就只剩下了四句:“这鬼抱住钟馗腿”“梅花朵朵风前舞”“世人

不及神仙乐”和“大火烧了毛毛虫”。

剩余的诗句还有:“处处风波处处愁”(巧姐)、“日边红杏倚云栽”(黛玉)、“双悬日月照乾坤”(元春)和“三山半落青天外”(凤姐)。

《孤本元明杂剧》中有《庆丰年五鬼闹钟馗》一剧,其中有五鬼一齐拥上扯衣抱腿与钟馗扭打的情节。根据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的情节,“这鬼抱住钟馗腿”当然是说凤姐,因此我们又得出了第九个对应关系:

9.三山半落青天外——这鬼抱住钟馗腿。

“蓬头鬼”也是成套点色的名称,三张牌是六六、五六、幺六,五与幺加起来也是六,成“一副儿”,叫“蓬头鬼”。

有趣的是钟馗的来历与做鬼,在史料上有很多记载。大致是钟馗因状

元落选、怀才不遇,一怒之下,头撞殿柱而死,震惊朝野。于是德宗下昭封钟馗为“驱魔大神”,遍行天下“斩妖驱邪”;并用状元官职殡葬。传说唐明皇睡梦中见一小鬼偷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和唐明皇的玉笛,绕殿而奔,大鬼捉住小鬼后,把他吃了。大鬼自称是终南山落第进士,因科举不中,撞死于阶前。他对唐明皇说:“誓与陛下除尽天下之妖孽。”故事中的玉笛和香囊在《红楼梦》里也大有文章,如第七十三回的“痴丫头误拾绣春囊”和第七十六回的“凸碧堂品笛感凄清”。我想,凤姐之死与秦可卿的丫鬟瑞珠和钟馗相同,也应当是触柱而亡的。

黛玉是天上的绛珠仙子,而且由于是下世还泪,所以她在人间的生活

当然比不上当神仙时快乐,“世人不及神仙乐”显然是在说她。所以第十个对应关系是:

10.日边红杏倚云栽——世人不及神仙乐。

“二郎游五岳”是成套点色名称,三张牌是五五、二五、五五。凡有五个点色同的就成“一副儿”,现在是一个“二”(以“二郎”比)、五个“五”(以“五岳”比)成套。二郎即灌口二郎神,说法很多,俗传据《封神演义》为杨戬。写在这里是暗喻宝玉最后的流浪生活。

最后,我们应当看到,梅花朵朵风前舞”与“处处风波处处愁”显然是

都与风相关联的句子。所以第十一个对应关系是:

11.处处风波处处愁——梅花朵朵风前舞

这组对应关系是在描写巧姐日后的逃亡生活。

剩下的第十二个对应关系是:

12.双悬日月照乾坤——大火烧了毛毛虫。

“中间‘三四’绿配红”的牌,上面三点绿斜行,像一条“毛毛虫”;下

面四点红,像“大火”。

这是元春的判词。大火正合第一回三月十五葫芦庙发生的大火。第

三十九回贾府又有一次小的意外失火,显然是个伏笔,所以后三十回一定另有一场大火,当然不是在贾府,而是与元春有关——是在宫中。毛毛虫是蝴蝶发育的最后阶段。毛毛虫还没有成蛹化蝶,就被大火给烧了,比喻元春的薄命。看来元春是在火光中死去的——“荡悠悠,把芳魂消耗”。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迎春的令词就是在说她自己。“四五”有红有绿,所以叫花九。“桃花带雨浓”一句所形容的景物,不像牌的点色,也与上句不协韵:上声“九”应与“酒”“柳”等字协韵,与平声“浓”根本不协韵。所以“众人笑道:‘该罚,错了韵,而且又不像。’”

这句令词出自《全唐诗》中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原句: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犬吠”指向了中山狼,“不闻钟”正合她的个性。“愁倚两三松”指向了她婚姻的失败。

总之,这二十五句令语,句句均非空文,是《红楼梦》中事关人物个性命运的关键线索,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同类推荐
  • 我用命理找寻你

    我用命理找寻你

    十年霉运的摧残,我遍体鳞伤。你从春衫怀梦的少女变成一个成熟稳重的女人。我们彼此搀扶着,小心翼翼的踏过那布满荆棘的人生之路。尽管那般小心翼翼,还是不免伤痕累累。本以为十年长跑的感情沉淀最终会铸就固若金汤的婚姻。但现实面前,它支离破碎。于是我便开始信了命,但这也只是我同命运抗争的开始。我试图用命理去找寻一切关于你的轨迹,捕捉那些若即若离的岁月瘢痕。待我再次伤痕累累,幡然醒悟,那一切只不过在梦中。
  • 小星系

    小星系

    讲的是程卡戎与王旻星两个普通人普通的故事在爱恋中找到真正属于底层人民的乡土气息
  • 单身汉的春天

    单身汉的春天

    28岁以前,没想过娶老婆的事。28岁以后,没找着合适的对象。一拖,如今韩忠已是36岁的大龄单身汉。对于有钱人来说,36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韩忠没什么钱。
  • 以爱之名藏之彼心

    以爱之名藏之彼心

    ———已逝的年少时光载在独木桥上,你绝不能回头,即便背负尘埃之爱与渺茫未来。顾念许一生桃花不旺,大约这辈子的桃花都留给了姐姐和弟弟,所以自己也很能把持,面对少之又少的烂桃花,面不改色。谭方江学习成绩一般般,性子却是很活泼,仗着自己的脸皮跑去问了学霸数学。谁知问完了以后学霸还站在旁边,他这时后知后觉的羞涩起来,细若蚊声地对顾念许说你能不能先回座位,我有点紧张。两人在班上被炒Cp,细说起来没几个人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但等沸腾起来的时候,已经进入了高三。家中不时的电话问成绩、老师不定时请学生谈心、高考的压力、匆匆跑过的倒计时……那年夏天、那年冬天,黑夜中的乏困与疲惫,以及那藏在心中暗暗的欢喜和怯懦,说不清是的单一又充实的时光中的稻草还是缰绳。过去与未来交错,时间有多远?宇宙有多大?爱有多长?一切没有答案,只得握紧笔尖,任滚烫的心留在干瘪墨迹中。多年后“诶?顾念许你来我们学校了也不找我!”顾念许望着手机提示中的对话框,看向窗外属于那个他的领地。窗外细雨朦胧,鹅黄嫩绿一片,春天已近尾声。
  • 前面的你

    前面的你

    落日的余辉照映在他身后,它背后的书包影子衔接犹如一个可爱乌龟。轻偷着跟他尾随,一个拐弯的路口,乌龟变成一个大口怪兽露出慎血微笑似乎要把我吃掉。我害怕极了,猛烈的惊吓发现是在床上,难道它是一个梦?我惊奇发现默默凝望许久手臂上牙齿的咬痕……怎么伸手都抓不住前面的影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红楼黛安

    红楼黛安

    无子,无亲,无父,无母,无钱,无势,林海一梦悟珍惜,贾敏宽心只教女。本是金闺花柳质,缘何泪尽死潇湘?当黛玉在父母娇惯中成长,当警幻成为僧道不容的妖女,那么———————————红楼黛安!*************************本故事背景架空,介乎清朝、唐朝、红楼背景之间,谢绝考据!
  • 妖凰涅槃

    妖凰涅槃

    她是M国高级特工组织最高执行长,却在一次休假惨遭背叛,跌落山崖,穿越成为南宫家人见人欺的废柴南宫凌菲。
  • 人迹之金系

    人迹之金系

    回到北宋初年,本以为自己以成大事,但事实却是什么都不能左右,被狗咬,掉粪堆,被女人整,人生就是苦的,但无奈中还得坚持下去。
  • 拐哥

    拐哥

    上天也许打了一个盹,给了他一个残缺不全的身体。所以他自己要创造一个完美的人生,他坚强,
  • 追梦刀神

    追梦刀神

    作为庶出之子,加上天赋平平,他自小受尽欺凌、忍辱负重,直到相依为命的母亲惨遭凌辱而死,他堕入魔道,为复活母亲,凭借努力和一系列机遇,一人一刀斗破九天!
  • 狐妖相公请住手

    狐妖相公请住手

    睡醒刚睁开眼就看到一个有着金色眼睛的俊美男子坐在自己面前,苏木木差点昏倒!“你……你是谁?”男子笑眯眯的过来帮她宽衣解带:“娘子,你终于醒啦?为夫等的好焦急……”苏木木尖叫:“你在做什么!”“做正事呀,娘子不是说要给为夫生十几个娃娃……”苏木木捂着衣襟大叫:“救命啊!色狼!!”
  • 夕下恋人

    夕下恋人

    她去旅游,游轮上找了他帮忙拍照,不小心被人贩子盯上,他们佯装客房服务进来她房间企图绑架她,他救了她,彼此之间再无瓜葛。一个月后,她下班回去的路上救了身负重伤的他,他与她相处了三个月后,消失得毫无痕迹。六年后,“好久不见……”她深情的望着他,“对不起,我不记得你,我们有见过面吗?”他冷淡的推开她。“妈咪,你来接我们啦!”某宝飞奔过去把她抱住“妈咪,哥哥今天有女孩子送花给他,我也好想要。”另一宝宝酷酷的站到她身边,“妈咪,我们回家吧!”“是呀?这我们一起去花店选一朵自己喜欢的花送给自己怎么样?”她拉着他们两个的小手,温柔的说道。而然,离她不远的地方,正有人在车里看到这一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