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903900000046

第46章 梅溪先生

红楼之旅走到现在,越发感到奇趣良多、美景无限,现在才感到,真正读懂了《红楼梦》的人,是多么的幸福。同时,能够为大家服务,揭示出一个个谜团,使大家都能领略到其间的美妙,我感到十分荣幸。

在《红楼梦的甄与贾》一文中我揭示了“东鲁孔梅溪”的真正含义,指出了“东鲁孔”与“梅溪”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作者之所以把他们和在一

起,一方面的原因我已经说清,是为了咏叹古人——孔圣、王十朋和史达

祖。另一方面就是我在另一篇文章《“松斋”其人》中谈到的:“东鲁孔”与“梅溪”都实有其人,“东鲁孔”就是孔继涑、孔继涵兄弟二人,而“梅溪”就是清朝诗人郎廷槐。

由于甲戌本第十三回有署名“梅溪”的眉批:“不必看完,见此二句,即欲堕泪。”既然有署名,那么“梅溪”理应确有其人。

虽然王十朋(号梅溪)与史达祖(号梅溪),在《红楼梦》全书中的地位也很重要,却不得不就此化为曹雪芹施放的烟幕弹,掩藏了后面的几位批书者——孔继涵、孔继涑与郎廷槐。

其实,在曹雪芹所生活的年代,字、号“梅溪”的太多了。让我们先举例以飨读者:

1.编修尤溪县志的江国栋,字梅溪,正红旗人,笔帖式,曾任山西闻

喜县知县。县志记载:“国栋会省院檄所部修郡县志以备职方之采,遂搜

讨遗编,参考旧典及省志、郡志,周咨博访,阅两月,于康熙五十六年修成是志。”

2.根据《光绪金华县志》的记载,光绪二年有一名举人名叫黄济川,字梅溪。据民国四年《续修浙江通志采访稿黄济川列传》的记载:“黄济川,字梅溪,塘下人。幼颖敏,博学工文,善书画,尤以墨梅著名。六岁画龙于壁,逸逸有生气,人目之为顾长康。入泮后,家贫,授徒以自给。邑之名士,皆出其门。”

3.陈树基,约公元 1785 年前后在世,字梅溪,浙江钱塘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高宗乾隆五十年前后在世。著有《西湖拾遗》四十八卷四十八篇,《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专演西湖故事。

4.钱泳(1759 —1844)原名钱鹤,字立群,号台仙,一号梅溪,清代江苏金匮(今属无锡)人。长期做幕客,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工诗词,善于书画,印得三桥(文彭)、亦步(吴迥)风格,画山水小景,疏古澹远。有仿赵大年《柳塘花坞图》,藏故宫博物院。卒年八十六(虚岁)。著有《履园丛话》《履园谭诗》《兰林集》《梅溪诗钞》等,辑有《艺能考》。

5.清代贵州著名女诗人周婉如的丈夫黄育德,字梅溪,贵州大定(今大方县)人,道光年间监生,曾任广东藩库厅丞、布政使司理问。黄父士观,嘉庆六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河南汤阴县知县。

6.李超凡,字梅溪,气度高雅,擅长写诗,通晓佛理。因为他的名气,不少人慕名前来拜师。乡里大山名胜古迹他都去游览,并写有诗词。遇事正直,立场坚定,乡人都推他为贤能长辈。清咸丰二年(公元 1852 年)逝世,“年八十有六”。

7.高文晋,清代医家。字梅溪,华亭人。历经四十余年,遍游六七省,寻访名师,搜求古训,集成《外科金针》及《花蜜若图说》等十余种。后将《花蜜若图说》与《窦氏外科全书》合而为一。

8.查士标(1615 —1698),字二瞻,号梅壑散人,懒老。安徽歙县人,流寓江苏扬州。清初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诗人。

王士祯《旧感集》写查士标的诗,云:“士标字二瞻,号梅溪,江南休宁县学生,侨居江都。”又引靳治荆《思旧录》文字,谓其书法得明人董其昌神髓。

9.马益著(生卒年不详),字锡朋,一字梅溪,临朐县七贤镇胡梅涧村人。

大约生活在清雍正、乾隆年间,出身于农民家庭,赋性聪颖,十岁能属文,长老异之,及长博学多闻,并习杂字艺事,无不精妙,但却怀才不遇,屡试不第,只于 1757 年(清乾隆二十二年)得岁贡。马益著耕读一生,终身布衣,年逾八旬尚勤奋著作。除著有《庄农日用杂字》外,还有《四书声韵编》《无牙诗解》《诗韵撮要》《水灾传》《佐酒谐谈》等十几种,皆曾行抄于世,可惜后来多已散。

近来,马氏后人曾因临朐产一种带红丝的砚,就认为马益著就是“脂

砚斋”,证据实在不足。马益著本身就是一位耕读一生的布衣作家,他的著作与小说无关。

10.李登瀛(1656 —1730),字俊升、天山,晚号梅溪,清代绍兴山阴人,寄籍河南沧州。7 岁授《四书》,11 岁学文。18 岁补府学生员,名声藉甚。肆力《经史》,服膺王阳明之学。但屡试不第,遂弃而出游,入幕安徽巡抚钱国安府衙,与汪士鋐、邵廷采等交厚。

康熙四十七年(1708)戊子科顺天举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壬辰科

进士,以知县候选。后充武英殿纂修,入武英殿分校《月令辑要》、《唐诗》两书,是“龙山诗巢二十子”主要成员。雍正八年(1730)七月二十七日病卒贬所,年七十五。著《梅溪诗集》、《诗巢香火证因录》等。

11.陈勋,字允升,号梅溪,浙江海宁人,临安(今杭州)籍。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御史。工山水,随意结构,迥异凡笔。著有《硖川诗抄》、《清画家诗史》。

12.蒋倬章(1848 —1925),又名鹿珊,字六山、乐山。水阁乡水阁塘村人。13 岁中秀才,有“神童”之誉。及长、鄙视功名利禄,以鬻文取得川资,遍游中原、华北各省,考察民情及求师访友,以求匡国扶民。曾创建梅溪试馆、梅溪排运公司,著有《梅溪诗话》10 卷。

由此可见,除去不沾边的,光有头有脸的就有 12 位。但这些人不是出生太晚(黄济川、钱泳、黄育德、李超凡、蒋倬章)就是过早辞世(李登瀛、查士标),余者江国栋、陈勋、马益著、高文晋、陈树基,又与《红楼梦》没有任何联系,这些人都不符合批书人的条件。

有趣的是有位方润和尚也字梅溪,是秀水精严寺僧。有位下棋的高手申立功,字梅溪,《餐菊斋棋评》收录了他与金秋林的 2 局棋。更有趣的是就连曹雪芹的祖先也有字梅溪的。宋朝大将曹彬儿子曹刘昆、曹刘玮曾奉朝廷之命入闽。南宋末年,宋室南逃广东,元兵入闽作乱。其裔孙曹云山、曹师长(字梅溪)兄弟二人,为避战乱流徙入潮,居大埔塔坑。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一一介绍,连年龄名号的真伪也待于考证,都与《红楼梦》的批书者扯不上关系。

批书者“梅溪”是《红楼梦》早期的评家,脂评本的最初原底本诞生于乾隆十九年(甲戌 1754 年)前后,批书者“梅溪”必须是生活在这一时间段前后的人物,批书时年龄也应当在 20 岁以上。而且,既然那么早就读到了《红楼梦》,他就一定与作者曹雪芹有某种特殊的关系。符合上述条件的仅有一人,他就是清朝诗人郎廷槐。

郎廷槐(1667 —?)清诗人。字梅溪,自署千山。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三十七年(1698)官新城知县,升达州知州,以事落职发往军前效力。年羹尧委充监收同知,后又题补遵义府通判。雍正三年(1725),以年党革职治罪,生平事迹见《清诗纪事初编》卷六。曹寅担任江宁织造时,以诗文戏曲联络东南遗民、文士,郎廷槐的老师王士祯就是其中一位,与曹寅交往甚密。郎廷槐著有《江湖夜雨集》,还编有《师友诗传录》一巻,专门以问答的形式记录老师的言论。当世还流传有王士祯之语单独抄成的本子,名《渔洋定论》。

郎廷槐生于 1667 年,他的唯一一条署名批语写于 1754 年之前。由于《红楼梦》是作者由年轻时写的《风月宝鉴》改写、扩写而成(出现批语的第十三回正符合《风月宝鉴》“主写风月”的特点),即写这条批语的时限应在 1735(曹雪芹 20 岁)—1754 年,也就是说郎廷槐是在 60-87 岁时写下这条批语的,完全符合此条批语的特点:

1.批语太少,仅有一条署名。似为最早批者,似为高龄批者,似为旧本《风月宝鉴》的批者。

2.由批语内容:“不必看完,见此二句,即欲堕泪”。似与曹家有相同经历者之言(被治罪),似为老朽之言(由欲堕泪)。

如果是年轻的批者,他会只署一个名字,写一条批语(或有其他批语,也一定不多),而且动不动就想哭鼻子吗?这条批语显得沧桑感十足。靖本眉批:前批“知者寥寥”,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提到了好几位批书者,却对“梅溪”只字未提。畸笏叟在 1767 —1771 年间尚有批语,而此时“梅溪”早已离世了,他不会是“梅溪”。那未提“梅溪”的原因恐怕只能有一个:这个梅溪并不是最重要的批书者,离世也更早(由“相继别去”)。

郎廷槐与曹家的关系可谓千丝万缕。刘伟华的《千华山志》《人物卷》里收录了与千山有关的人物 100 多人,其中有释门得道高僧雪庵、函可;千山道教祖师刘太琳、王太祥、葛月潭等;其中就有有自号“千山人”的曹寅(奉天辽阳)和郎廷槐(奉天广宁),他们是不折不扣的奉天同乡。

郎廷槐与曹家的联系还不仅在于此,他的郎氏家族是清廷汉军中名

宦巨族,其父郎永清也是清朝大臣。在山西、山东、河南、湖广各地都任过职,后任山东巡抚。其族兄郎廷佐,历任江西巡抚、福建、江南总督、兵部尚书,是打败郑成功的最大功臣,为清廷保住了漕运、稳定了江山。亲兄郎廷极,字紫衡,号北轩,1712 年担任两江总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他总管中国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甚至与爱新觉罗家族都结了亲家(爱新觉罗色钦),他正是曹雪芹父亲的顶头上司。

可见,郎廷槐能成为王士祯的弟子绝不仅仅因为他祖上和曹寅攀上了

同乡。但以王士祯与曹寅的关系,他作为王士祯的弟子却一定和曹家相

熟,而且还顺理成章地当上了曹雪芹的长辈。著名文人张贞曾为这个“郎

梅溪”的诗集点评并作序,他在《娱老集——郎梅溪明府诗序》中说,“先生治境实为渔洋王公之乡”。即说他曾在王士祯的家乡就职,后来因为在任上出了事才被撤职发往军前,但这却给了他更好的发展机会。因为他父亲和哥哥们的势力,郎廷槐顺理成章地成了年羹尧的亲信,又风光一时,狂妄一时了。雍正二年(1724 年)七月被委署宁夏监守同知,兼中路同知职权。郎廷槐倚恃年羹尧的威势,骄恣暴戾,僚属和百姓受欺压,却求告无门。不久,年羹尧又安排郎廷槐补任遵义府通判,仍留宁夏,让其僚属之子赵健接替郎廷槐,亦兼中路同知,继续“渔利嚼民,以填欲

壑”。《明清进士传略》中记有单畴书弹劾年羹尧的奏疏:“宁夏署任监守同知,今补四川遵义府通判郎廷槐,原任四川通判,缘事解任。开复后,发往西安府军前备用。年羹尧于雍正二年七月委署宁夏监收同知,并中路同知印务,予以兼衔,渔税课之利,充夤缘之资。遵义通判缺出,年羹尧旋将郎廷槐递补,仍不令其赴任,留作宁夏用人。郎廷槐倚恃威势恣睢暴戾,目无上司,凌虐下属,奸诈陷害,为所欲为。征收钱粮,火耗加二五以外,驿马草豆,指发官价。合镇生民,莫不侧目。”由于这是一折告黑状的奏疏,用语难免过分苛责,但可以想象,此时的郎廷槐肯定十分风光。

《西安碑林碑石目录》中的“第六室”有杂咏四首,为郎廷槐所书,虽未见碑文,却可肯定郎廷槐的书法也有一定的造诣。此碑不知何时所建,按理当为郎廷槐在任之时。

正在郎廷槐得意之时,雍正三年(1725),年羹尧事发,他也被以年党革职治罪。同雍正元年(1723)李煦家产被抄一样,再一次从尽享荣华富贵的高官变成了阶下囚。在京服罪时,曹雪芹的父亲曹頫也于 1728 年被查办,来到了京城。正在这时,同病相怜的郎廷槐与曹頫一家又走到了一起。郎廷槐被查,显然他姓庞的舅舅们和他的郎姓家族的兄长们比如郎廷栋(辑《洗冤汇编》)、郎廷枢(广东布政使,辑《胜饮编》《胟阵编》《修灵应祠记》)因怕牵连,对他冷若冰霜,因此才有了《红楼梦》中的“狼舅奸

兄”(狼隐郎),也有了第十六回:“一个叫赵天梁,一个叫赵天栋”(隐郎廷栋)。因此,郎廷槐正是”梅溪“无疑。

“东鲁孔”是孔继涑、孔继涵兄弟二人。

书中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作者描写“贾氏宗祠”四字为

“衍圣公孔继宗书(名字暗隐年羹尧的大将孙继宗)”,两旁长联“亦衍圣公所书”。这些文字明显是对“东鲁孔”的解释和呼应。

因而,吴恩裕先生所认为“东鲁孔梅溪”就是孔继涵的观点至少是片

面的。因为假如孔继涵就是“梅溪”,雪芹就会像“吴玉峰”一样写成“孔梅溪”,而不会加上“东鲁”二字的废话。“梅溪”在书中有署了名字的批语,显然是实有其人。那剩余的“东鲁孔”就是另有其人。

据吴恩裕先生记载,是他当年接到了一位七十五岁的老先生周梦庄的

来信,说他在其友李鹤仙处见有孔继涵所书的一联,上款署“南冈”,下款署“梅溪孔继涵”。因此就认为“梅溪”是孔继涵的别号。

对此,研究者们提出了以下不同意见:

1.除了周先生的信,没有孔继涵号“梅溪”的其他材料。

2.没有第二个人见过周先生讲的这一对联,连老友李鹤仙先生也不例外。

3.吴先生依据的这一材料是一条孤证,既无物证又无人证。它是否存在是可疑的,不能作为可靠的材料。

4.我们固然不能怀疑周先生的人品,但却不能不怀疑这一材料的可靠

性。

5.对联直呼徐铎的别号——“南冈”,但他与孔继涵是翁婿关系,不合情理。

不管吴恩裕先生说的是否是事实,“衍圣公孔继宗”一句却证明了“东鲁孔”是指孔继涑、孔继涵兄弟二人而并非一人,因为他们都是宗族的继承者,而且共同师从徐铎,二人形影不离。我认为周先生所见一联正是孔继涵书写了郎廷槐(梅溪)的对联,因此才题为“梅溪”“孔继涵”。

研究者们还指出:《红楼梦》锲子提到的孔梅溪,绝对不是孔继涵。孔继涵生于 1740 年,至 1744 年曹雪芹开始写《红楼梦》一书时,孔继涵才五岁,到 1754 年,“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时,孔继涵才十五岁,不具备熟读《红楼梦》、题写书名的条件。因为为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鉴》的句子,早在乾隆甲戌年就已记录在案了。

这一判断是正确的,“梅溪”的确不是孔继涵,他就是我上文提到的

郎廷槐。但研究者们忽略了孔继涑的存在,他的年龄完全符合所谓“熟读

《红楼梦》、题写书名的条件”。因此,孔继涵虽然不是“梅溪”却可以和哥哥孔继涑一起被合称为“东鲁孔”。

红学家土默热也注意到了郎廷槐的特殊性,他在文章中称:“能称为

‘东鲁孔梅溪’的,可以说非这个‘郎梅溪’莫属。他是山东新城知府,既

是王士祯故乡的父母官,又是王士祯的及门弟子。山东乃孔圣人的故乡,

所以要戏称‘东鲁孔梅溪’。”

土默热也只说对了一部分,“梅溪”自然非“郎梅溪”莫属,但是“东鲁孔”却是另有其人,他们就是孔继涑、孔继涵兄弟二人。

孔继涑(1726 —1791),字信夫,一字体字,号谷园,别号葭谷居士。曲阜人,六十八代衍圣公孔传铎第五子。自幼聪敏好学,才华超人。23 岁时(1748 年),皇帝到曲阜祭祀孔庙,他在御前进讲《周易》。1768 年(乾隆三十三年)乡试中举。此后屡试不第,遂纳资为候补内阁中书,从未任职。

孔继涑自幼酷爱书法,青年时,专学其岳父张照笔法,在家中“玉虹

楼”上苦学苦练 12 年。他把《大学》首章写成四幅“联屏”刻成石碑,立于孔庙“金声门”左侧。后来,乾隆帝瞻仰孔庙时,看到“联屏”上的字迹笔笔有力,字字通神,反复品味,连声称赞。从此,孔继涑的书法名闻全国。

孔继涑广泛搜集来的古今名家的书法,刻意鉴别,先行临摹、构绘,而后精工刻成“玉虹楼法帖刻石”,又称“百一帖”。他曾求得明睢阳袁枢(袁可立子)、袁赋谌父子家藏南宋《松桂堂帖》等名品。1791 年春,他还曾去江宁(今南京)钟山书院看望挚友姚鼐。我们知道,袁可立父子也是与《红楼梦》有很大关联的人物(后文细述),而“钟山书院”则是梁巘(松斋)曾经就读书的地方。

孔继涵(1738 —1783),清山东曲阜人,字体生,一字誧孟,号荭谷。孔子第六十九代孙。乾隆进士,官至户部主事。好天文地志算术之书,遇藏书罕见之本,必校勘付印。曾刻《算经十书》。著有《解勾股粟米法》《考工记车度补》等。(以上见《中国历史大辞典》清代卷上)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说明了徐铎、张照、孔继涵、孔继涑兄弟之间的翁婿佳话,也说明了梅镠、邓石如、徐嘉彀(徐铎的儿子)之间的一见如故,彼此敬慕。邓石如还主动为梅镠撰写的徐铎墓志铭进行了铭文。这时,我们才发现,他们之间的相识,都是通过文学、书法的交流。从鲍楷家族到雪芹家族,中间还掺杂着曹文埴、钱泳、刘大观、敦诚,从而触发了鲍楷(棠村)对《风月宝鉴》的作序和品评;从梁巘家族到雪芹家族,通过邓石如、张照、孔氏兄弟(东鲁孔)的参与,引发了梁(松斋)对《红楼梦》的品评;从郎廷槐家族到雪芹家族,由于王士祯和曹寅,激发了郎廷槐(梅溪)对《红楼梦》(或《风月宝鉴》旧稿)的品评。当然,毕沅、沈凡民等人也都是功不可没的中间人。因此,这些批书者才有缘结识了曹雪芹,结识了《红楼梦》。

最终,《红楼梦》把他们紧紧地联结到了一起。共同的家族背景和生活经历是他们产生友谊的温床,对书法、绘画和文学的共同热爱是连接他们友谊的纽带,对《红楼梦》的热爱则是令他们魂牵梦绕的梦中绳!

同类推荐
  • 家有三个老外

    家有三个老外

    意外的涉外婚姻,女主在痛苦和打击中反思,从最初的荒唐任性和无知,到最后的清醒冷静和坚强,作者置身事外,与你共勉,但愿走过的弯路不再被复制。
  • 混江小和尚

    混江小和尚

    看小和尚如何从年幼到成熟!从一介草名变为万众瞩目!看小和尚经历生死攸关,看社会变迁。文笔一般,犹如流水,不过故事内容我喜欢!
  • 无趣的生活日记

    无趣的生活日记

    我也不知道,好不好看,都是一些自己的日记,不喜欢不要看就好,不要喷我,嘿嘿嘿,祝大家有美好的一天
  • 爸爸之心

    爸爸之心

    一位作家爸爸记录女儿成长足迹、童言趣语、生活花絮的微随笔集。一本献给天下所有女儿的书。秋洋,专栏作家,文化旅游人士。生于湖南岳阳,现居广东深圳。热爱写作、旅行、摄影,奉行“修身、齐家、立业、写天下”。(微信:iqiuyang;微博:weibo。com/qiuyang;博客:blog。sina。com。cn/xqy)
  • 顾梓涵

    顾梓涵

    人的一生有风,有离,有悲,有伤,而我却向往着那一片土地,上面有着我的母亲,我的孩子,我的丈夫,还有我可爱的朋友们*^_^*我不舍得离开他们,我便长眠,长眠在这个深沉的土地中,与他们一同畅游。
热门推荐
  • 变异物种

    变异物种

    来自外太空的实验垃圾被丢入地球,所有生物都发生了各种变异。本文稍稍有些重口,不喜欢的请右上角。本文没有吊打外星人,吊打这吊打那的,能力的索取是需要等量的代价作为支付条件。喜欢爽文还请右上角。 (故事线一已完结,其余故事线待定)
  • 绝色妖娆:天才魔法师

    绝色妖娆:天才魔法师

    她,二十一世纪平凡的小女生,一次意外却重生为一个家族满门被灭的小婴儿。天赋异禀,凤凰涅磐,废柴逆袭成为天岚大陆惊才绝艳的双系魔法师。欺我者,十倍奉还!灭我家族者,我必灭之!家仇国恨,阴谋诡计,动荡中的乱世飘摇阻挡不了她一飞冲天!只是强悍如她,却屡次栽倒在这个妖孽男的手上!他霸道强势的许下诺言:“生生世世,你都注定是我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归海

    归海

    淮蜀之地有一“鬼”,名为叶通勤……某天,通勤出去算命,算命的:"叶少爷,我看你面相大凶"勤曰:“如何?”算命的:“怕是近期会死爹娘”算命说罢,摊子被拆……勤曰:“重说”算命重新扶起自己摊位,稳了稳道帽,捋须掐指:“叶公子,你面相平平”勤曰:“如何”算命的:“估摸近期有喜”勤闻,意开怀:“何喜之有”算命的:“家中夫人会改嫁“然算命的就被打的鼻青脸肿叶通勤就是个疯子,喜查案,废寝忘食,罔顾自己身体,直至盗金案中碰上算命说的劫贵同存的黄溺勤曰:我的志向远不止你的官位,我要的是你这个人黄答:我心怀天下,无意于你,你也别再起不该起的心思了,还是用在为民所安上罢了。
  • 云深不知楚温故尔知锌

    云深不知楚温故尔知锌

    一段时隔万年的旷世虐恋,万年前认识的一位女子,为他们的生命带来色彩和阳光,让他们的生活不止有黑暗,可突然有一天,她走了,悄无声息,万年间,他们苦苦寻找等待,终有一天,她以另外一个人的身份回来了,她不记得他们,也不记得曾经的痛苦,他们可以重新开始,可事与愿违,层层迷雾解开,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她到底是谁?
  • 我的抗抑郁过程

    我的抗抑郁过程

    讲述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生活,或许题材不是很常见,但是是我为了给抑郁症的人一个结实活着是一个鼓励,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配拥有爱和喜悦,希望每个努力人都可以被世界温柔以待,所以,努力的活下去吧。
  • 这些年我们一起追的tfboys

    这些年我们一起追的tfboys

    是关于tfboys的校园恋爱故事,本人很喜欢tfboys,四叶草一枚,喜欢tfboys的一定要看哦!求推荐票,不喜欢,请勿喷。
  • 幻泯

    幻泯

    遥望那前世今生,回眸这过去现在,手握六道轮回,天动地荡亦难憾其身,是神?还是魔?谁能掌乾坤,定轮回。是正?还是邪?为何血雨起,杀无边。
  • 风潇玉念谨

    风潇玉念谨

    问她是哪根葱?不好意思,她是最白最细的那根。(本文男主不强势,女主不高冷)潇念&顾谨为调查父母失踪真相,潇念踏上一条“不归路”。幕后反派打Boss竟是他!“其实,我早就不想这样活下去了,”他扯起嘴角,勉强笑了一声。
  • 龙吟之泪

    龙吟之泪

    西晋末期八王之乱后,国体羸弱,胡人趁势纷纷在富饶的中原大地建立自己的政权。对原本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人们来说,这是一段非常黑暗的时期。凶残的胡人烧杀掠夺,奸淫女子,甚至以人肉为食,并称之为两脚羊……主人公就生活在这一时期的襄阳,当他身怀灭门的仇,美貌的妻子及妹妹被掳之恨,他将做何抉择?……
  • 都市之灵力刺客

    都市之灵力刺客

    年少无知,怀揣梦想的他离家闯荡,竟奇得外星人的传承!怀着异能系统的他会在这个满是超能力者的都市中如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