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21000000017

第17章 亲人纪事(1)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焉。我在两种情况下会特别思念自己的亲人:一是在遭遇困境的时候,心想如果我的某位亲人还在,一定会帮我一把;二是在自己生活条件好转的时候,想孝敬自己的亲人,而这时亲人却已离去。

1.外公的记忆

我的祖籍湘潭。我随父母定居益阳,在外公居住的村子里长大。我的祖父过世很早,我根本就没见过祖父。所以我和外公的感情深是很自然的事情。

外公名叫臧再喜,曾名臧孝维。外公有兄弟四个,他排行第二,所以村上的人不管是上了年纪的,还是年轻人,都称外公为“二爹”。

外公养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我的母亲)。其中第二个儿子(我二舅)过继给了他弟弟,大儿子和满儿子(我的大舅和满舅)都在益阳农科所工作,吃的是国家粮(计划经济年代由国家按计划定额供应的口粮)。所以外公是“四属户”(计划经济年代干部、教师、职工、军人等拿工资的人员,家属户口在农村的叫“四属户”)。外公外婆与我们家在同一个生产队,他们的口粮标准是全队平均口粮的百分之八十。外公为人忠厚,待人和蔼可亲,见人总是一脸的笑。所以他的人缘关系特别好。到了晚年的时候,生产队也不安排外公的农活,任凭他自己优哉游哉,所以外公晚年得日子过的清闲自在。

我居住的村中有一条四、五米宽的小溪,村上的人不叫溪,而叫港。小溪的上游修了一座小水库,名叫大海塘水库。为了灌溉的方便,小溪每隔一段适当的距离设置了一个土坝,土坝上开有隘口,稻田需要灌溉时,只要把隘口堵住,水就会乖乖地按照人的要求流到需要灌溉的田里去。到了农田不需要灌溉的时候,水会通过隘口或漫过土坝哗哗向前流淌。土坝下面,由于长年被水冲洗,形成一个深而大的水潭,村里人称这水潭为“积水氹”。

有道是“水深而鱼肥”。由于土坝下常年积水,鱼虾便在里面繁衍生长,供人美餐。

我读初中二年级暑假的一天,外公来到我家,笑眯眯地对我说:“哈咪,明天跟外公去淘积水氹捉鱼,要得不?”我一听高兴得不得了,连忙说:“要得!要得!”

乡村的大暑季节,骄阳似火,偶尔吹来阵阵南风,热浪滚滚。第二天一大早,我按照外公事先的约定,在家里拿了一个舀水用的“戽斗子”,来到一个叫“卜家嘴”的土坝边。外公比我先到,我到时他已经把上游离卜家嘴约两里地的几座土坝堵住了。

外公见我来了,笑眯眯地指着土坝下的积水氹说:“今天我们爷孙俩的任务就是把这个水氹淘干,并且只能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完成。”我不解地望着外公。

外公停了一下,指着上游的土坝说:如果上午没淘干,前面土坝里的水满了就会流下来,我们就会前功尽弃,只得空手而归呢!

我仔细看了看这个积水氹,最深处大概有三、四尺深,呈锅底形状,很像我们经常见到的小山塘。

外公又跟我做了些交代之后,我们爷孙俩就开始用“戽斗子”舀水。为了检测进度,外公将一根树棍子插在水氹中。棍子的顶部与水面平齐。我们一斗一斗地舀水,棍子就一点一点地露出来。大概干了一个多小时,我的力气越来越小,舀水的速度就渐渐地慢了起来。但外公还是和开始时一样,不紧不慢地舀。

外公大概看出了我的劲头变化,一边舀水一边对我说:“哈咪,每做一件事都要有毅力,不紧不慢,不可龙头起蛇尾散,心里总想着做成功了的好处,你看这氹子里的水虽然很多,但我们把上面堵住了,就不会再增加了,舀一斗,就少一斗,心里想着捉鱼虾回家的快乐,劲就自然来了的。”

听了外公的这一番话,我的劲儿果然又上来了,我学着外公的模样不紧不慢地干,也忍不住回头看看外公插在水氹中的树棍子,发现原先露出来的速度慢,后来就越来越快。

这时有一个人从上边土坝方向走来,对外公说:“二爹,那上边土坝里的水位只差两、三寸就会漫过来了啦!”外公说:“谢谢你提醒啊!”回头又对我说:“哈咪,快使劲舀呀,很快就要吹糠见米了,我们无论如何要赶在上边的水流下来之前完工,要不就会前功尽弃!”

于是,我和外公都加快了速度。我们使劲干了一阵子,我回头看时,只见水氹里水位迅速落了下去,看得见里边的鱼虾都活动起来了。

外公拿着事先带来的竹制鱼篓,三下五除二,把那些离水的鱼虾装了进去。我们把水氹里的鱼虾捉干净,走上岸时,上边的水漫过土坝,哗哗地流了下来。外公让我拿着装满鱼虾的篓子,爷孙俩高高兴兴地回家。

一路上,我不停地想:一件事,做到最后,往往是最费力气的时候,而这时也往往是人最没有力气的时候,如果缺乏毅力,不做最后的坚持,那就会如外公说的“前功尽弃”。

2.安舅舅

安舅舅是我母亲的堂弟,小我母亲八岁。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经常跟我讲安舅舅青年时奋发读书的故事。母亲说:读书就要像安舅舅那样,读出点明堂来。安舅舅每次从外地回来,总要来我家看望我母亲。

安舅舅1931年4月出生于益阳郊区乡村,先在私塾学校发蒙,后进洋人开办的信义学校。解放初,安舅舅曾担任益阳县八字哨学校校长,他当时想邀我母亲去当教师,母亲因我们姐弟年幼而婉拒。

后来,安舅舅受老师及同学启发,辞去教师职业,考上了湖南大学,专修土木建筑工程。毕业后,又入重庆建筑大学和上海同济大学进修三年。之后,在武汉城建学院及武汉工业大学任教,兼任武汉市汉南区高新技术研究所所长。

1979年,安舅舅经国家审批为硕士生导师,1987年晋升为正教授。曾经是中国钢结构标准委员会第一、二届委员。专长于研究钢结构,钢筋砼结构和结构力学。

安舅舅从事教学研究长达40年,参加了《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74)》、《钢结构设计手册》编纂工作,先后在国际及国内理论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他的科研成果1987年获国家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规范三等奖,1990年获国家科研进步三等奖。安舅舅的传略被载入《当代湘籍著作家大辞典》、《中国著作家大辞典》、《中国当代高级技术人才词典》、《中国专家》及《世界名人录》中。

1997年秋天,我和母亲在家里聊天,谈及儿子志宏在湖南大学上学的事情。母亲对我说,你孩子上学的事情要多向安舅舅请教,他是大学教授,又是我们臧家最有学问的人,懂得的事情最多。我表示愿带志宏去武汉安舅舅家里去拜望,母亲非常高兴,立刻戴上老花眼镜,拿起纸笔,修书一封,叫我去时带上它,以示问候。那是母亲用繁体汉字写的简短书信,字里行间充满了母亲与安舅舅之间的姐弟深情。

十来天之后,我选定一个晴朗凉爽的周六,我和国秀从益阳开车出发,到湖南大学接了志宏,三人一道去武汉拜访安舅舅。那时候还没有高速公路,我们一家三口,开着自己的“桑塔纳”小车,沿着国道107线一路向北驶去。沿途路况时好时坏,一路颠簸到天黑时分才赶到武汉工业大学校区。

年迈的安舅舅已在校门口显眼处等候多时,见我们开自己的轿车来武汉,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下车后,我们在安舅舅的引领下直接去他在学校招待所给我们订好的房间,然后去学校食堂用晚餐。志宏是第一次见到安舅舅,一声“舅爷爷”把他老人家叫得满心欢喜。国秀连忙拿出家乡的土特产——松花皮蛋和面条送给安舅舅,他双手接过去说:“好啊!多少年没有品尝过正宗的家乡风味了。”晚上,我们就在安舅舅家里聊天,主要的话题是志宏的学习深造。那年安舅妈已因病去世,安舅舅的三个子女都在国外,家里就只有安舅舅一个人居住,但室内一尘不染,各种家具摆设整齐,透露出房主人淡定高雅的生活。

交谈间,安舅舅给志宏讲了许多学校学习的事情,勉励他多学博闻,本科毕业后,男孩子还是要读个研究生才好,不管将来做什么工作,多学了知识,总是没有坏处的。他老人家和蔼可亲的话语,深入浅出的道理,志宏听得很认真。我和国秀在一旁连连告诫儿子志宏,要牢牢记住舅爷爷的教诲。

安舅舅的话,为志宏以后的求学道路指明了方向。我们在安舅舅家一直谈到深夜,才依依不舍地告辞去招待所。第二天一早,安舅舅就到我们房间来了,同时已经订好了早餐。我们一同就餐后,就驱车返湘。临行时,安舅舅还在反复叮嘱志宏认真读书。小车启动渐渐离去,安舅舅还站在原地目送着我们,向我们招手告别。

安舅舅年纪大了,在国外的儿子接他去养老。每年回家的次数少了,但只要回到家乡,除了到他父母坟上去拜祭之外,总是要来看望我母亲,并且送来钱物,表弟张志成、安舅舅、郭振陵总让母亲感动不已。他还会常去寻找昔日的乡亲,带些礼物给他们。大家都高兴不已。

2009年的一天,安舅舅从国外回来,他对我说,能不能找到当年他当校长的“八字哨小学”,他想去那里看看,我满口应允了。

那天风和日丽,我和安舅舅一道,开着车向地处洞庭湖平原、资水河畔的八字哨镇驶去。来到八字哨镇,安舅舅对这里的变化惊叹不已。几十年前的八字哨镇早已不见踪迹,他任校长的那所小学更不知道在何方。

为了不让安舅舅失望,我们找到镇政府的老人打听,才知道那所小学已搬迁至集镇的外边。我们开车驶出镇外,兜了几个圈,方见一所房子,门前“八字哨镇完全小学”的牌子告诉安舅舅这里教育事业的巨大变化。时任校长是个热心人,听说是六十年前的老校长故地重游,又是请坐喝茶,又是摄影留念,还要挽留我们共进午餐,让安舅舅感动不已。我看着安舅舅那幸福的言表,心想当年他要是不出去读大学,继续在这里当这个小学校长,又该是怎样的情景呢?

回来的路上,安舅舅久久不言语,仿佛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之中。安舅舅早年丧父,有兄妹六人,他是老大。他大学毕业在武汉工业大学教书后,先后把弟弟和两个妹妹都接到武汉去读书,而当时他已成家,并有两个儿子,一家人全靠他们夫妇的工资收入,经济拮据可想而知,但他硬是支撑下来了。在安舅舅和安舅妈的精心照料和教育下,安舅舅的小弟志平成了高级工程师,大妹兰芳成了正处级国家干部,小妹曼玲成为建筑设计工程师。他们自己的三个儿女都学业有成,并在国外留学就业定居。他经常对我说,对儿女一定要舍得在教育上投资,多读点书,总没有坏处,存死钱,没好处。儿女是自己的,更是社会的,不一定要留在自己身边,让他们出去闯世界,所谓“养儿防老”,并不是把儿女留在身边,儿女在外面有了出息,自己年纪老了,也有地方走动走动,多好的事情啊!

俗话说,长兄当父,安舅舅堪称弟弟妹妹的父亲,他的小弟,二个小妹(我的平舅舅、大姨、小姨)经常念记大哥大嫂的养育之恩,像孝敬父母一样孝敬自己的大哥大嫂,安舅舅为此而骄傲。

我母亲在世时经常教育我们,读书做人要跟安舅舅学习,他是我们臧家人的榜样。

3.父亲与一袋银元

1961年农历12月,父亲带我回湘潭老家去。路过长沙时,父亲说要带我去拜见一位故旧。这位故旧就是父亲在国民党部队服役时周团长的哥哥。那时周团长已经不在人世。周团长的哥哥见到我们特别高兴。言谈间,他说我父亲为人处事就四个字:“忠厚、老实”。于是周团长的哥哥就说开了父亲与一袋银元的故事。

周团长的哥哥说,日本兵来到湖南的那一年,父亲带着周家的一个家人,背着一袋银元去常德、益阳一带收购棉花。一天天快黑的时候,前面来了一队日伪军。父亲身着便衣,背着那一袋银元正走在堤上,见日伪军迎面开来,父亲连忙溜下河堤,佯装解手,迅速挖了一个坑,把银元埋藏起来。父亲“解手”完毕上河堤时,正好与日伪军相遇。他们把父亲等3人抓到驻地,叫嚷着要把他们带去当壮丁。当晚半夜时分,父亲与那个家人乘机逃脱。但他们返回原地找那一袋银元时,却怎么也找不到那个“解手”的地方了。父亲叫那个家人赶紧回长沙报信,他一个人继续在河堤上苦苦寻找。

父亲在当地农民家借来锄头,整整三天三晚没合眼,终于找到了那个埋藏银元的地方,把那个袋子挖出来,银元一个不少。这件事使周家人特别感动,以致1961年会见父亲时,周团长的哥哥仍然记忆犹新地讲述着近20年之前的事情。

其实,那时候正是奶奶带着大姑姑和小姑姑,在湘潭老家艰难度日。据说那时候两块银元可以买一石谷子,家里多么需要钱啊!父亲不是傻瓜,他心里何尝不明白——同来的那个家人回长沙去了,兵荒马乱的年代,他如果把这些银元藏起来,然后送回湘潭老家去,对长沙谎称找不着了,是完全做得到的。他可以用那些钱置些田地产业,一夜之间便成了富人。

我稍大些之后,曾经问父亲,当时找到了那袋银元有没有别的想法。父亲回答说,就一个想法,赶快告诉周家人,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绝对不能要。

父亲一生坚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信条,从没有非分之想。这对我的人生有极大的影响,成为我后来创办自己的企业,发家致富的基本信条。

同类推荐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莫里哀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莫里哀

    在巴黎热闹的大市场附近,耸立着一幢古老的建筑。这里居住着一对新婚夫妇。丈夫叫做约翰·波克兰,是一位有名的室内陈设商。他在大市场开设了一个店铺,另外,在巴黎其他地区还有几处铺面和作坊。在当时,他算是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人物。
  • 无路可退

    无路可退

    十年前走出校园,夏桐应聘成功,爱情花开,春风得意。十年里职场之路,却是坎坷崎岖、沉沉浮浮、危机四现。努力与勤奋,令夏桐取得优异的工作...
  • 天曌芳华-武则天正传

    天曌芳华-武则天正传

    武则天本名应该叫做“武元华”,李世民赐名“媚娘”,后来她登基建立大周王朝又自名为“武曌”,退位后被儿子封为“则天大圣皇帝”,后被改封为“则天顺圣皇后”,从此被人敬称为“武则天”。她不仅仅因为登基做过皇帝这件事才被称为伟大,她其实还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诗人、音乐家和书法家。她的诗歌和文章存于《全唐诗》《全唐文》,她的书法作品《长仙太子之碑》被誉为“中国最美的100幅传世书法作品”之一。而这些,却大多不为世人所知。本书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个绝代芳华的真实武则天。
  • 中国古代皇后传

    中国古代皇后传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她们的命运既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也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后宫的生活从婚丧嫁娶到衣食住行都是丰富多采的。它既是封建时代的历史缩影,也是一幅封建时代的民俗画卷。透过她们的生活。
  • 张居正十讲

    张居正十讲

    有些人是天生的政权热爱者,他们迷恋政权,甚至可以为之奉献自己的生命。张居正便是这样的人。他深知,要实现报国安民的宏愿,手中没有权力是不行的,甚至有权力而没有重权也是不行的!张居正上台的时候,他面临着怎样的政治局面?这个古老的国家又面临着哪些亟须医治的弊病?张居正一直以来使希望整治弊政,实现富国强兵的宏愿。现在他有了这个条件,又会怎样利用?他能够灰飞烟灭一个改革弊政的能臣吗?只要说起位高权重的官员,大家心里都会产生对他们是否清廉的怀疑,正如西方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权力意味着腐败,绝对的权力则意味着绝对的腐败。
热门推荐
  • 罗天大醮晚朝科

    罗天大醮晚朝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使的笑颜

    天使的笑颜

    从飞机上下来不久,天钥就出现了,拉着我去了本市最有名气、同时也是我的地盘的天堂鸟酒店,说是要庆祝我四年后的“重生”。在路上他不停讲话,提起我“抛下一众朋友兼下属和公司”跑去国外独自happy时,那满眼的幽怨,配上他可爱白嫩的正太脸,我简直要笑出声。
  • 温馨小吃店

    温馨小吃店

    万翟继承了家里的饭馆,准备庸庸碌碌的过完一生。但是却没想到系统加身,自己的饭馆能一直升级。
  • 86的,再见

    86的,再见

    1986年出生的我们,童年是看西游记,新白娘子传奇,大风车,小神龙俱乐部渡过的。小学开始看七龙珠,圣斗士星矢,放学狂奔就为了看神龙斗士,看完四驱小子,买了第一辆天皇巨星。初中,有了喜欢的同学,喜欢绕远和她一起回家,偷偷送她水晶之恋,那时《传奇》很火爆。上了高中,周杰伦发了第二张专辑《范特西》,高二非典,我们成了无业游民。高三我们抛弃了金庸,转开始看《我是大法师》《小兵传奇》,05年上大学,开始恋爱,那时电子竞技正起步,我们奋不顾身的投身其中,09年毕业,遇上了金融危机,毕业等于失业。这里没有穿越,没有异能,有的只是热血的青春甜美的回忆及生活的无奈。走出青春的我们对自己说:86的,再见!
  • 天下为媒:穿错身体嫁对人

    天下为媒:穿错身体嫁对人

    一常乌龙,她成了安伯侯府上女扮男装的三公子,世人皆知,她是安伯侯府上下之宝。一纸嫁语,本想置身事外的她,终究还是被拽进天下之争的这场浑水中,国仇,家恨,她与他携手却不得相伴,当一切真相被揭开,他以天下为媒,江山为聘,而她,又将如何抉择?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一生有你渡年华

    一生有你渡年华

    我一脸纠结地看着讲台上的古一酷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这时苏黛小声说了几句话,一开始没听清,当我要低下头时古一酷忽然说了一句,“苏黛坐好!这是上课时间!”“谢司南你会不会?”物理老师等了半天不见我出声催促道。“我……”“算了,你来说一说万有引力定律吧!”“……”万有引力?我知道地球有引力,定律是什么东西?灵光一现我想到了苹果砸牛顿的故事,那个我可以讲它吗?“那你来把天体上的重力加速度说一说!”“……”天体也有加速度吗?重力又是怎么回事?“运动周期角速度总会吧?”“……”角还有速度吗?直角三角形还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看着古一酷不耐烦地敲着黑板我终于意识到他这是在报复我昨天失手打他的事件!
  • 签到系统之从中考前开始

    签到系统之从中考前开始

    你听说过用钱成神的吗?在我这不本书中你将见识道一个全新的世界。你将知道钱是无所不能的。
  • 三国之我能无限作死

    三国之我能无限作死

    【轻松,搞笑,逗比】魂穿三国。成为汉献帝刘协。无限作死系统开启!【叮....恭喜宿主扇董卓作死成功,奖励:霸王之力!】【叮....恭喜宿主怒怼司徒王允作死成功,奖励:章邯及影密卫!】从此。刘协的心中只有一件事:作死!谁敢保护朕,朕就收拾谁!(ps:纯轻松,快乐文,考究党免入!)这不是正统三国,架空!架空!架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本书不会什么按照三国志去写,喜欢考究的大大请移步!多谢!
  • 寒冥剑道

    寒冥剑道

    “剑是杀器,剑术是杀戮之术!!”“练剑为的就是守护!!”“我之剑定斩作恶之人!!”“我心挚剑,纵使天下人与我为敌,我屠尽天下又何妨?!!”
  • 相交线和平行线

    相交线和平行线

    苏默和乔司在一起五年了,不出意外,今年该举行婚礼了,可偏偏乔司出了车祸。他记得所有人,但不包括她。看着他陌生的眼神,看着他对其他人有了好感。苏默想,他们不会走进婚姻的殿堂了。果然,那天,他对她说:“我们分手吧。”她故作轻松,轻笑道:“分手快乐。”旋即转身离开。后来他恢复了记忆,但,那又怎样?已经回不去了啊。几年后,她携男友参加他的婚礼,送上真心的祝福,他也回以微笑。希望你过得好,他(她)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