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21000000004

第4章 住(1)

人类从洞穴中走出来,开始直立行走,逐步脱离蒙昧,学习农耕狩猎,建造遮风避雨的房屋,成为现代文明人。但我并不喜欢高楼大厦、豪华别墅。相反,儿时我家的三间茅屋给我留下了终身不可磨灭的记忆。下雨天,茅屋到处漏雨,父亲用锄头在屋内开挖排水沟,母亲心急如焚,我和妹妹却在被雨水浸湿的黄泥地上尽情玩耍。

1.三间茅屋

父亲拖家带口来到益阳时36岁,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我想,当时父亲是觉得没有脸面回老家湘潭才来投奔岳父家的,但来到外祖父家也是寄人篱下啊!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呢?

幸亏外祖父是特别慈爱善良的人,对女婿一家这般光景来投奔,非但没有半点冷言冷语,还十分热情地接纳了我们。

外祖父名叫臧再喜,在他的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故本地人无论年龄大小,都称外公为“二爹”或“再喜二爹”。外公养育了4个儿女。大舅名叫臧庆元,二舅名叫臧韵森,我母亲排行老三,名叫臧惠芳,满舅名叫臧菊生。

外祖父为人谦和,会安排生计,一生勤劳,所以在当时当地也算得上中等的庄户人家。外祖父特别爱自己的儿女,而且对子女的爱很有远见,也没丝毫重男轻女的思想,4个儿女都先后送到当地由挪威人开办的信义学校念过书,我妈妈还居然念到初级中学,可惜后来日本鬼子打来了,学校搬到了远离益阳的安化县东平镇,妈妈因此失了学。

外祖父还好施乐善,经常周济穷苦人家,在当地老百姓中很有威望。这也为我们在外祖父的所在地生根落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回想起来,我在益阳这个地方娶妻生子,发家创业,不仅承袭了外祖父的血脉,还十分得益于外祖父和舅舅等亲人的人脉。而处世的方式方法,也得益于外祖父和舅舅的言传身教。

我们来到益阳时,正逢土改运动,由于外公在当地人缘好,根据当时的土改政策,我们家分到三间茅屋,三亩七分田,我如今还记得,我家分得的那丘田挨着村里的小溪,名叫“弯四斗”。

我们家分到的那三间茅屋,是地主家给长工住的。本来按照当时的政策,我们家可以分到一间瓦房,但父亲很喜欢那三间茅屋,尤其喜欢那三间茅屋所在的位置,又单栋独户的,便主动提出了请求。

分到这三间茅屋后,父亲因为十分喜欢,便亲手给屋顶翻盖了新草,用泥巴粉刷了竹片制成的墙壁,一家人欢欢喜喜搬进去,开始了真正的田园生活。在我的记忆中,这三间茅屋是我孩提时,乃至青少年时最温馨的家园。

三间茅屋的中间是堂屋,堂屋的左边是正房,右边是偏房,在农村也叫“偏厦子”。

父亲是很爱儿女的。我小的时候,父亲在堂屋的大梁上拴了一根结实的绳子,权作“秋千”,每逢雪雨天不能下地劳作的时候,父亲会带我和妹妹在家里荡秋千。妹妹老吓得大声哭叫,但问她怕不怕时,她又会大声说:“不怕!”我想妹妹的目的是占着秋千不下来,不让我玩。我至今记得妹妹当时的模样,尤其记得父亲陪我们荡秋千时的模样,而每每回忆起这些时,看眼前物是人非,眼睛就禁不住模糊起来。

偏房的后面是菜园,屋檐很矮。我长高了的时候,到菜园里去,常常因为不小心碰了头,痛得很厉害。父亲见到了,对我说:“碰着头了吧?人到矮檐下,怎敢不低头啊!”父亲这话里有深刻的含义,既有他自己一生的辛酸和苦楚;也有对儿女的告诫。这些话,直到父亲离开了人世,我自己也当了父亲,遭遇到很多生活的磨难时,才慢慢体会到。

茅屋顶每年都要翻盖一次新的稻草。但到了春夏的雨季,还是漏水不止。俗语说,“瓦屋漏安排棍,茅屋漏安排盆”。意思是瓦屋漏水时,用棍子把瓦片顶一顶就可以了,如果是茅屋,就必须用盆子接才管用。所以每年的雨季,我家的大小脸盆、脚盆都派上了用场。

每年阴雨连绵的时候,父亲和母亲都会很紧张,很苦恼,尤其是打湿了我们兄妹床上的被子时,父亲会大声地责怪母亲,母亲会很着急,也很委屈,甚至流下眼泪,但总是默默地忍受着。

其实,天下大雨时,不管多少盆子都是不顶用的,雨水还是会流到室内的地面上,父亲为了排水,在泥土地面上挖一些小沟,我和妹妹会在一旁玩,说这条是长江,那条是黄河。我们根本就无法体味父亲和母亲内心的焦急和痛苦。

2.茅屋失火

父亲特别崇尚古人所说“富惜食粮,穷扫庭院”这句话。他曾经给我们解释说:一家人家,不管如何富有,所有能吃的粗粮淡饭,都是人之所以活命的根本,都是上天所赐,要特别珍惜;而一家人家不管如何贫穷,自己的居住之所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器物要摆放得整整齐齐。他还说,一家人家,能够做到这两点,富有就会长久,而贫穷就不可能长久。

应当说,正是因为这个缘故,父亲特别喜欢收拾那三间茅屋。每逢新春佳节,他除了把屋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之外,还要亲自动手用红纸写对联贴上,把那三间茅屋布置得喜气洋洋,我现在还记得父亲写的一副对联:竹篱茅舍风光好,神州大地气象新。

但是,父亲喜欢的这三间茅屋,有一次差点因我的过失给烧掉了。

那是1966年冬季的一天傍晚,乌云密布,远处的小山丘,天和地连在一起,北风一阵紧过一阵,渐渐地,天空中飘起了稀疏的雪花。我把一盆看似熄灭了的柴灰,倒进偏厦子外边台阶上的竹箩筐里,转身就走开了。谁知道风发火起,死灰复燃。没过多久,父亲从外面回来,妈妈给父亲倒了热水泡脚。突然,父亲发现偏房里有火苗往屋顶乱窜。他大声喊:“不好,起火了!”

父亲来不及穿鞋,赤着脚,端起洗脚水朝屋顶泼去。我赶紧从水缸里舀水递给父亲,妈妈和姐姐跑到屋外,大声喊:“起火啦!快来救火呀!”很快来了不少人,附近江南化工厂的工人师傅还带来了灭火器具,没多少时间就把火扑灭了。

父亲从屋上跳下来,要我跪下答谢那些来救火的人。我按照父亲的指令跪在众人面前,却说不出话来,幸亏妈妈和姐姐帮着说了很多感谢的话。

那天来救火的人很多,我现在还记得名字的有:大队部的黄建凡、叶凤祥;江南化工厂的何启祥、范小伙、郭仲槐。

这次火灾烧掉了偏厦子和一些农具,现在看起来都是一些不值钱的东西,但在当时件件都事关重大。正屋虽然没着火,但也因为断火路给毁坏了许多。父亲本来是很坚强的人,但看着这顷刻间一片狼藉的家园,眼泪不断地往下淌。我当年17岁,平生第一次看到父亲伤心落泪的样子,所以至今还记得很清楚。

众人离去之后,父亲开始查问着火的原因,我如实向父亲交代了事情的原委。看到父亲伤心落泪的样子,我勾着头,呆呆地站着,等待着父亲的责骂,甚至一顿毒打。但我没想到,父亲根本就没骂我,更没有要打我的意思,长叹一声之后说,你已经17岁的人了,应该懂事了,从今往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记住:稳重、细致,凡事着手就要做到位,不留隐患,时刻提防死灰复燃。

我16岁开始随父亲学泥水匠,几十年来从事建筑施工,先后承建大大小小的工程上百个,从没出现过工程质量事故,这与父亲对我的训导在我脑海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密切相关。

3.满舅带我去买木材

1969年夏天,经人介绍,我未婚妻胡国秀第一次来我家相亲,她发现我家的茅屋顶上有好几处长有一尺多高的青草——那是因为屋顶是稻草盖的,稻草中夹杂有稗子,稗子的生命力特别强,即便割断盖在屋顶上,日晒雨淋,第二年它的种子还能生根发芽,新生的稗子在屋顶上长得非常茂盛。

这是个本来就瞒不住的事实,被未婚妻国秀发现了,我们全家都很尴尬,很为难。国秀最后给媒人说,我这个人她还看得上,不过要把茅草屋翻新成瓦屋才结婚。当年我父亲已经离开人世,母亲听到这个话,急得不得了,就去找满舅商量。满舅热情接待了妈妈,说这个要求要答应人家的,办法是从现在开始准备材料,一年准备一点,到时候就能把茅草房换成瓦房。

接着,满舅毫无顾虑,垫了钱,带我到桃江一个朋友家去买木材。我记得当时是农历10月的样子,晚稻还没收割。满舅带我从益阳市大码头乘船出发,到桃江县城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满舅说,还要走一段路才能到他的朋友家。我们下了船,又走了四个钟头的路,来到了一个叫高桥的地方,传说高桥那个地方有一座很高的桥,古时候有个农家的美貌女子,为逃地主逼婚,先年端午节从桥上跳下去,第二年端午节才掉下来,可幸那女子被一个正在桥下捕鱼的后生接住。为此,那女子执意嫁给那捕鱼男子为妻,乡亲们都来庆贺,那地主也不敢逼婚了。

找到了满舅的朋友。满舅叫我称他的朋友为“刘爹”。我们在刘爹家吃过晚饭,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就睡在刘爹家。

新到一个人地两生的地方,晚上我怎么也睡不着,心里老想着:钱、瓦房、结婚;如果没钱,建不成瓦房,就娶不到老婆……不知到什么时候才迷迷糊糊地睡了一会。

第二天早上打听到,我们所到的高桥那个地方,是所谓河坝上的平原,要买木材还要走十多里路,到山里才行。我和满舅、刘爹又步行了十多里,来到有木材买的地方。但是,当时木材是国家计划物质,我们这是非法买卖,是违法的事情。

当地农民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们通常从现有的房子上拆下一些旧木材出卖,换一些钱买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然后再从山上砍一些树木把房子修好。我们在那个地方呆了两天,花了97元钱,买了一板车的旧木材。我和满舅算了一下,估计盖两间瓦房的木材差不多了,结了账,准备启程拖回益阳。那时候,公社机关连手扶拖拉机都没有,干部去县城开会,都是革命化——步行。我和满舅只得在当地请人用人力板车将木材运回益阳。请来的两个人力气倒不错,我们约定的工钱是20元。临动身时,那两个人说,这里去益阳,沿途有木材检查站,如果在路途木材被扣留没收了,他们的工钱是不能少一分的。满舅想了一下,一咬牙,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同时,满舅也提出,为了躲避检查站的检查,必须在晚上九点以后才动身,那两个人也答应了。

就这样,我和满舅,以及请来的两个人,拖着那一板车木材,乘着夜色,一路提心吊胆朝益阳方向快速前进。

大约走了三个多小时,距桃江县城不远的时候,果然遇到有人盘问,听那口气,是当地的一个什么干部。满舅给他解释了很久,说了很多好话,其中也说到我要等着木材盖瓦房成亲的事情,如果没有木材,瓦房就盖不成,婚事也吹了。那人听着心软了,居然让我们走了。

大约又走了三个多小时,突然发现前面横着一根木杆,木杆的中央挂着一块圆木板,上面赫然写着“检查”二字。

同类推荐
  • 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

    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

    “文革”是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邓榕这本书,对邓小平在“文革”十年中跌宕起伏的政治历程、他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深入思考以及他的家庭的悲欢离合,作了生动的记述和理性的分析,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情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在大动乱的年月所表现出来的品格、气节、胸怀、胆识和智慧,进而引起我们对“文革”浩劫的反思。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罗斯福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罗斯福

    罗斯福在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学者评为是美国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之一,同华盛顿和林肯齐名。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7位物理学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7位物理学家

    本书主要写了世界著名的二十七位物理学家的出生背景,教育背景,求学历程,以及成名作品,还有对世界的贡献。
  • 一本书读懂胡雪岩

    一本书读懂胡雪岩

    本书让你了解真实、完整的胡雪岩,教你在纷杂的社会中,如何为人处世、扬长避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 普京的男人法则

    普京的男人法则

    本书首次全面揭秘强人普京的22大男人法则,彰显普京刚柔并济的人格魅力、拼搏奋斗的人生历程、铁血柔情的王者风范,让每一位男人都能成为内外皆修、卓越非凡的完美男人。
热门推荐
  • 断离肠

    断离肠

    萧家之女——萧雪儿,明珠国大将军萧敬之女,天下五美人之一的柳琴青唯一的女儿。上得了战场,下得了厨房。八岁上战场,十岁战功赫赫。刚回临泉城,便被封为战神将军,还惹来一堆桃花......十一岁时,战死沙场。从此毫无音讯。四年后,死去的萧雪儿突然出现,成为寒水国的皇将军,引起众人争夺。她爱的人不爱她,她却愿意为他舍尽她的一切。
  • 青春离我们已遥远

    青春离我们已遥远

    大学生的学习、友情及恋爱。或许你也经历过和我同样的经历。
  • 丁泽仁之陌上花开

    丁泽仁之陌上花开

    这本小说要是虐就虐到底,要是甜就甜到底,可能有点人格分裂哈,时而虐时而甜,都是看我心情的。读者们,拿好你们的小篮子,这本小说会有许多情话
  • 毒宠鬼医:娇妃,请入怀

    毒宠鬼医:娇妃,请入怀

    他遇见了她,从冷酷无情变得死皮赖脸,在独孤曦泠面前更是毫无形象可说。两人刚订完婚,第二天就意外。。。(你懂的)离开了四年,独孤曦泠蜕变成女王,男一男二全扑倒,男三为她付沙场,宝宝替她教训爹地。“娘子求扑倒!”男一。“姑娘选择我!”男二。“主子爱上我!”男三。“啊!儿子上!”独孤曦泠直接开门放儿子。“锵锵锵!俺来也~宝宝只要妖孽爹爹!”“我们都是妖孽爹爹!”三人异口同声,难得默契。“我要他!”男一爹爹选上。另二人……墙角……额……画圈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噬血之地

    噬血之地

    天降陨星,大陆巨变,人类为了生存,开始了修炼。千年后,落羽穿越而来,陌生中带着迷茫...一次意外却带来了致命的杀机,逃无可逃!避无可避!绝望中,曾受落羽滴水之恩的一个小人物却用生命弥补了这场意外!落羽发狂了!他恨透了这个畸形的世界,他需要力量,需要报仇的力量!!!!***********************************************************白安谢谢来看的书友,谢谢支持!!!
  • 暗恋,怪味糖

    暗恋,怪味糖

    阿七说一百个人中九十一个人都有一场暗恋,我不知道这个奇葩数据是怎么来的,但……我不得不承认,我是那一百分之九十一之一,我的暗恋开始于一场考试,结束于……暗恋,就像吃了一颗哈利破特里的怪味糖,外表都有美丽的糖果纸,我们喜欢它外表的美丽,期待它入口的味道,却又不敢揭开那层糖纸。??暗恋是一场冒险,因为我们不知道最后舌尖感受到的,到底是甜,是苦,还是酸……
  • 刘殿学中短篇小说精选本

    刘殿学中短篇小说精选本

    本书收录作者的诗歌作品有:《船与帆》、《笛声》、《心中的花》、《种子》、《一句话》等,及部分古典诗歌创作。
  • 健康,不求人(上)

    健康,不求人(上)

    人的头部外表有眼、耳、口、鼻等,头部的内部有颅腔,人的大脑、小脑就在颅腔中。人的头部是整个人体的指挥系统,可称为“人体的司令部”。
  • 两世怅之悦笙不忘

    两世怅之悦笙不忘

    玉枫国圣女陆璃笙,企图夺取君主政权,她被全国子民崇在心中,却因在盛国大典上一次失败而被子民痛恨…,溟陌为救母亲,偷走了盛国大典中给圣女支撑的灵药,只好把受伤的圣女带回家疗伤…却不料自己收了个便宜徒弟。二年后陆璃笙满脸笑容地看着地上的金币,道“师傅,你拿这些钱做什么啊?不如给为徒吧。”看着陆璃笙恳求的眼神,溟陌嘴角微微一笑,道“不行”。“啊?为什么,为徒那么可爱,为什么不给?”溟陌不语,心想:留着以后娶你。一生一世,唯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