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215900000077

第77章 读书笔记~把自己作为方法

把自己作为方法

1.童年图景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费孝通提出“差序格局”其实是要回应一个当时很大的政治争论,就是政党政治对中国是否合适。费和梁漱溟一样,一直认为政党政治对中国来说不合适。

他认为政党政治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所谓的群体格局或者团体格局,就是同质性的人基于共同的政治理念走到一起,形成团体,形成意识形态,团体内部每个人的社会关系是等距的,然后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政党领袖。费认为中国人不可能形成现代意义的政党,他讲“差序格局”其实是对民主体制的一种回应,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差序格局就有很强的内在意味。这样,这个概念的实证精确性倒不太重要了。但现在大家完全不管这个,把它当成中国人社会关系的一个机械的标准来引用。费孝通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他要讲整个中国的事情,所以他的观察是在回应一定的政治问题、伦理问题,提出实证性的图景,这个跟专业化、技术化的学术研究是有距离的。我们要激发他的理论的生命力,一定要回到他所在的背景,看到他要处理的问题。

2.理解的学问

你看到一个人很狭隘,很凶残,甚至犯罪杀人,一种回应是说这是个坏人,是个恶魔,生来如此,本质如此;另一种回应是想:他怎么会变成这样?是和小时候的什么经历、现在的什么生活境遇可能有关系?这样我们也就必然要想到社会的大环境,要去想他的内心活动,他怎么想怎么感觉的。这样的理解,显然不是说认为狭隘、凶残就是可以接受的了。只有通过这样理解,我们才知道我们应该怎么面对这些社会病态:不能把人一棍子打死,要考虑如何沟通,否则对罪犯就只有放纵和消灭两种态度了,没有教育改造一说了。同时,如果我们理解了,我们自然会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在变得很狭隘、变得不耐烦?

理解是很自然的,不难,但是我们常常有意无意地拒绝理解。重要的是怎样不去拒绝理解。想一想,我们是不是觉得一般的朋友之间有时比较容易达成理解,但最亲近的人比如说对父母反而不理解。我就在想,真的是不理解吗?他们真的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吗?我的感觉是他们当然知道,他们不是不理解,他们完全具备理解的能力,而是拒绝理解。比如在性取向和婚姻的决策上,这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她要嫁给他或者他要娶她,这个有什么不好理解的?但为了财产关系,为了邻居的看法,为了自己在社会上的光鲜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拒绝去理解本来非常容易理解的事情。理解是人的本性的一部分,作为心理机制,一点都不难,如果说理解有难度,其实是一个位置问题,看你愿不愿意把自己摆在对方的位置上。很多情况下人们拒绝这么做,因为有利益在里面。

3.

你看,我们这种人来谈青年,很容易就谈自己对青年时代的那种留恋和乡愁,其实这不太健康。青年很重要,不在于我们去回想自己的青年时光,而是用今天青年的眼光去拷问我们,让他们来“审判”我们,这样才能有更真的东西,我们才有机会反思自己。像《芳华》这种电影,我觉得意思不大。这样回想青年,就把丰富的青年理想化、浪漫化,成了一种非常纯洁的东西,好像现在我们不纯洁了。不能只用春节不纯洁来判断。

引自北大青年的焦虑

4.对于现代年轻人普遍的“丧”,项飙给出的解读是,“我们需要替代性地提供生活意义的来源。”那么这个来源可能就来自你自己的FUN。他给出FAN的定义是“能够对事情本身发生很大的兴趣和热情,不需要外在的回报来刺激热情。”比如艺术就有这样的效果,“让对方去思考、反思,有思考的引带力,…有趣的空间就大。”首先是不求回报,才会有持续的乐趣。其次,对自身的思考更主动,行动更积极,不是机械地执行命令,而是从中得到新的启示,使自我在新的环境中得以发展,找到个体的位置,意义也就可以鲜活起来。所以找到自己的FUN,由此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所以要回到意义本身。意义不是虚无缥缈的人文精神,而是来自人与人的关系怎么构造。”

5在访谈之前里,特别赞同项飚的那句话,就是“只有想明白了,才能用大白话讲出来。”我也看到赫拉利说过相同的话。但其实说实在话并说成别人能听明白的大白话,是很不容易的。只有对问题有过深入的思考,真的有所理解,才能说明白。学者不用论文体说话,这个更难,是需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交流者。不是居高临下地说教,也不是深处象牙塔而不接地气的知识份子。知识份子的出世与入世特别重要,因为思考的问题来自于所处的世界的批判与质疑,如果不能在实践中找到根基,如果不能提供一个有用的视角,知识就总是发挥不了更大的能量。我们需要思考的策动,需要思考的工具,找到自已独立的思考能力,想明白自已的事情。而自已的事情又是别嵌入外部世界里,所以更需要知道如何看待自已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我们是需要像项飚这样的交流者,有学识又能说大实话。

6在第21、22页,项飙提到了叙述。可能我们一直都觉得自己可以说话,就是懂得了叙述。其实不然。“大家一定要对自己生活的小世界发生兴趣,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生活讲出来,做一个独立的叙述—也不用分析,就是叙述。”他发现很多人对身边的人和事,自己正在经历和生活中的事情,说不出来。他认为这是很好的训练。通过叙述,“能够把其中的道理勾勒出来,事情和事情联系也就清晰起来,形成一个图景。……理论在拉丁语就是图景。”项飙说“理论其实不是给出判断,而是给世界一个精确的图景,同时在背后透出未来可能的图景。真正的精确就是你把握住它的未来方向。”这个叙述其实是准确的,因为我们阅读也好,学习知识也好,是很想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不总是处于混沌和困境中,期待自己可以更多的认知到更深的危机和机遇,面对未来。一个是叙述当下的人、事件、环境,这就是我们的小世界,如果对身边的世界都没有足够的关注和好奇心,那么总是看着迷雾一片的远方,是不是依然无法看到林中路呢?

7.在80年代中,项飙谈到如何才能形成思想,中国要有自己的社会思想,从何而来。他比较了美国、法国和中国80年代的情况。1968年,美国开始有新的理论,来理解社会矛盾。法国跟生活相关,产生了一大批理论。而且是各种领域都参与其中,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80年代中国的年轻知识分子,并没有产生大的思想,项飙认为是因为“我们没有留下反思的资源。……知识分子对当时的民间疾苦、对内部的社会矛盾、对这些具体问题没有认真去看,从下往上看。”如果说没有对社会问题更深入的理解,那么提出来的理论也是构建一种虚幻的空中楼阁,既解决不了实践的社会问题,也不能通过实践形成再反思,再调整,最终形成体系。理论不能指导实践,实践也无以依据,互相没有关联。知识分子如何从下往上看,这个很重要。但是现在更多的是占领制高点,占据权威的位置就够了。真正贴近人和社会好像是特别艰难的一件事情。可能自己都没有勇气真的去深入进去,而且这种深入可能也是费力不讨好,带不了更大的个人利益。所以当面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困境时,人往往处于无所适从的迷惘状态。

8.项飙在北大读书期间,受到很多老精英们的熏陶,“整个80年代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的思想资源,主要留下了一些精神资源。”这些学者“不讲理论,只讲故事讲经历,讲见地,很直接,一刀进去再提出了。他们讲事情,都要讲到点上去,也就是导致某个现象的最重要的原因,以前没有被意识到的。”这是项飙喜欢的模式,也是我喜欢的模式。毕竟对于没有更深厚理论基础的人来说,能一针见血地、直观地理解问题所在,并能更激发更多的思考,是很重要的,就像是给了一个梯子可以上到更高的视角来看问题。其实,这种把握住“点”,并能与普罗大众讨论,这应该是知识分子最好的价值体现。不光是理论直接的逻辑推理深入,还需要发挥社会效应的浅出,可以看到真实的依据,和应用之后的影响。

9.边缘与中心,始终是如何定位我们自身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做各种选择时的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居于一隅,坚持自己本应该有的位置,还是想尽各种办法,去进入中心。项飙对这些强行进入中心而想改变命运的人描述是“为了从边缘进入中心可以不择手段,进入中心之后觉得原来在边缘学到的那些做人原则也可以通通不要。”“存在就是为了进入中心……把生他养他的土地、和周边人的关系都放弃了,变成没有原则的人。人生活中的原则不是靠抽象理念来维持的,都是靠具体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不清楚就会变成机会主义者,其他人都成了利用的工具。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很多,哪怕是很小年纪的孩子,都会有这样的观念,有可能是来自家庭的灌输。现在人都怕被边缘化,感觉不自信,没有认可,没有话语权。宁可被泥石流裹挟,无力反抗和挣脱,也不想在边缘生存。但是“没有扎根之后,就没有位置,没有主体性,完全工具化。”从大的行政区域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地方有很强的自主性,跟中心可以是更柔性和开放的关系。并不是都要成为中心,而失去了自己独特的定位,失去发展的根基。“中心太强,其实很危险。”所以是在边缘还是中心,主要还是要想清楚我是谁。“我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这个问题,都得搞清楚自己是谁,否则都会有这种危机,除非完全盲目地被主流裹挟进去。”我是谁,其实是哲学里需要一辈子反复思考的大问题,如何在时间和空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以此为坐标来观察来设定。观察时要离得越近越好,而分析时要有距离感,才能看得更宽广。这个观点也是相当精辟的。

10.我们很希望自己的判断力或者理解力越来越深刻,因为好像越深刻越能接近根源性问题,就越能对现实的困惑给予更清晰和精准的分析判断标准,更完善自我认知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一次次的超越。那么什么才是深刻呢?项飙给出的定义是很到位的,“深刻是精准地把握住现实,同时对别的见解形成批判性的再认识。让你学会今后在理解类似的事情上,应该有什么样的方式。”那么什么才能理解呢?那就是要“拥抱事实”,以事实为基础,这也是他一直强调的一个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需要的不是姿态,不是立场的批判,不只是了解看上去的不合理,不公平,不正义,不道德,那些不能真实地让人清楚意识到矛盾所在,找不到矛盾点,就没有了解的切入点。了解是理解的基础,是要实证调查。“学术的任务就是在了解基础上的理解,通过理解,再做出解释,理解了之后,就知道更大的世界怎么构造出来,才能够解释一些问题。”找到矛盾,切入进去,沉浸其中。这个过程也是需要一个物理性过程,即需要把构成事件的每个瞬间,从开端开始,一步步展开来观察,当然这其中也是对自我的一个审视。需要我们能意识到自己的视角的局限性,主流性,这些对理解其他观点会造成一定的障碍。项飙认为“一定要看整个物理性的过程。如果这样去想,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工作方法和人生态度。”

11.乡绅气质的研究者跟调查员也不太一样,尽管也有调查的色彩在里面。乡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自己那个村的情况摸得很熟,能够形成一个叙述。而且这个叙述是很内在的。什么叫内在呢?就是他能够把多数人活在这个系统里面的味道讲出来,他能够说清楚这个系统是怎么靠里面的人和事叠加出来,而不是靠外在的逻辑推演所以他用的语言也基本上是在地的语言,是行动者他们自己描述生活的语言。

12.“图景”这个概念很重要,“理论”在拉丁文里就是“图景”的意思,给出一个理论,就是给出一个世界的图景。我写过一篇文章叫《作为图景的理论》,意思就是说理论其实不是给出判断,而是给世界一个精确的图景,同时在背后透出未来可能的图景。早期的社会主义艺术也是这样,画这个图并不是机械地反映世界,而是要精确地反映世界。什么叫真正的精确?真正的精确就是你把握住它内在的未来方向。机械和精确的差别是很大的,机械就是拍照,但精确是不仅抓住现在是什么,而且抓住它将会是什么、内在的矛盾是什么。所以“图景”就有两重意思,一是现在的概括,再一个是未来可能的走向。

13.对我来讲,个人经验的问题化起源就是对自己的不满意,讲来讲去都没有深度,不有趣,于是开始抱怨,抱怨体制、抱怨父母、抱怨童年,就开始问题化。但个人经验本身并不是那么重要,把个人经验问题化是一个重要方法。我们关心的是世界,不是自己,现在关键就是从哪里开始了解这个世界,同时也更好地了解自己,把个人自己的经历问题化,就是一个了解世界的具体的开始。我对自己不满意,看自己的成长经历,同时也要看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别人怎么会想到这些事情而自己看不到,这样才能不断地看到很具体的世界。

自己的经验都不是自然发生的,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下发生,有它的历史、来源和局限。问题化的意思不是把它变成了负面意义上的问题,把它割除掉,而是要更好地去拥抱它。像我也是,各种各样的弱项、缺点,问题化之后其实就理解到自己是怎么过来的,要跟这个局限共存。它和自恋是相反的关系。它的指向肯定是外在的,是把自己对象化,把自己的经验对象化。这个在心理上也是一个蛮好的运作,把个人经验问题化以后,比较容易心平气和,不是说那种通透的看法,而是刚好倒过来,你看到,世界其实是复杂、变动的,我在这么一个位置,很多时候让我不愉快,但这是大的格局,所谓“认命不认输”。

14.因此,全球化不会减弱,反而意味着我们今后看问题的全球视野必须更加敏感,而不能削弱,这是第一。

……然而我的意思是,说要把中国股市讲好,这种心理需求本身是有问题的。为什么“一带一路”是一个中国故事?牵涉到那些巴基斯坦人、埃塞俄比亚人,他们怎么讲?这里很复杂。……但是一定要把这些多样丰富的实践讲成一个故事,往往会造成别人没有必要的警惕。

所以中国叙述在我看来是一种比较狭隘的思路,它要靠一种制度框架来界定自我。……一定要有中国叙述,其实可能是对自己生活的一种不自信,需要一个很大的帽子来戴,这样才会觉得安全。

引自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15.其实是很多因素在中国这个场景里合力发生作用。所以社会科学就是要把这些因素解开,我们叫 disentangle,一个一个去看,看哪些是核心的因素。

一个是比较的方法。……欧洲可能短期内问题处理不好,而中国动用全省的力量、全国的力量办一件事,当然能办得很好;但问题是说你得看明年,这个事情办完之后,十年以后是什么效果,这方面欧洲做得很成熟。……

第二个是评估的方法。……看到一个问题不会轻易地兴奋,说我们城市化办得好,那就要去问,原来住这儿的人去哪儿了,他们怎么想的,为什么其他国家那些人就没有被清理。老是反着问。反着问也不是故意挑刺,也是一种乐趣吧。我觉得这就是反思,反思不一定要咬着牙,有的时候跟道德一样,需要拿下来放在手里,这样捏捏那样捏捏,就进入这个事情内部去了。

引自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16.每个人有不一样的能力,有的人教学教得好,但不做研究,有的人就是发表不了论文著作,但这个人能聊天,聊天对我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财富。没有竞争压力了,大家最独特的才华才会体现出来。

17.人的再生产”跟“人的生产”不一样,“人的生产”是说人怎么样被培养成一个生产的要素,而“人的再生产”就是人怎么样再生产自己,自己成为目标。

引自人的再生产

我们当年看《河殇》,奔向太平洋就是奔向未来,我们都觉得知识分子肯定会西化,特别是在留学过程中,但是今天突然逆转过来。原来我们有这样的假设,是因为我们知道通过越来越多的紧密接触……会产生出亲密性。但是现在我们看,生活方式的紧密型确实加强了,但政治上的对立性也加强了,这就是太平洋悖论。

引自人的再生产

这个悖论和在地的公共性被掏空也有关。国家成为唯一一个集体性想象的单位,在国家之外,班级、大院都没了,只剩下个人和世界。突然出了一个事件,需要一个集体作为自我认同的依托时,就只能奔向国家。当然国家也提供很多话语,让你奔向它可以奔得很自然,这就是所谓新的民族主义。这种民族主义不是基于对历史、传统、文明的浪漫主义怀念和想象,而是基于一种对世界权力格局的理解,它是地缘政治意义上的民族主义。也就是说,强者这么做,我们也必须得这么做。一切都是权力和利益斗争,把世界化约为国家之间的权力场。

引自人的再生产

反思是法兰克福学派普及起来的,它本身是很现代的,就是说大家不需要知识分子阐释世界的基本秩序,而是需要对世界秩序做批判性的分析。这确实是因为在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实践当中,每个人反思的动机、能力和工具都比较有限,每天的主要任务是把这一天过完,把任务完成,因为有分工,大家都要线性地往前进。反思的意思是,你要阻止自己,要把自己停住,不要线性地往前冲,想一想为什么今天要这么做,不能用别的方式。这个精神可能是有意思的一点。

引自寻找新的话语

所谓知识就是对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有根有据的了解,从这里开始,去观察,去沉淀,慢慢沉淀出底气。

引自再谈乡绅

18.吴琦: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进入学术体系之后,依然和学者这个群体没有共同体的感觉?

项飙:这听起来比较傲慢一一我是觉得他们那种分工太专业化了,因为我的强项不在于专业化,不在于把概念精细化、把一个问题不断地深入,我在技术上没有这样的能力。同时我又看不出这种深入有什么意义。在逻辑上,我认为社会科学的深刻性不是这么练出来的,深刻性需要你在事实里“泡”着,对事实理解得非常透,抓得准,不断地拷问,当然逻辑上要严密,材料丰富,讲出来的东西才深刻。靠那种线性的积累,很难积累出真正的深刻性。

引自人类学的圈子

19.你要在农村调查的话就会发现在任何一个村都有人能把这个村子的事情说得很清楚。这其实很不容易,我们现在跟年轻人谈话,让他坐下来讲一下他们班、他们学校的事情,讲清楚这个体系是怎么运转的,基本的权力结构是什么,主导意识是什么,每个人的动机是什么,能够分成几类,大部分人讲不出来。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训练。大家一定要对自己生活的小世界发生兴趣,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生活讲出来,做一个独立的叙述一一也不用分析,就是叙述

引自童年图景

20.图景这个概念很重要,理论在拉丁文里就是图景的意思,给出一个理论,就是给出一个世界的图景。我写过一篇文章叫《作为图景的理论》,意思就是说理论其实不是给出判断,而是给世界一个精确的图景,同时在背后透出未来可能的图景。早起社会主义艺术也是这样,画这个图并不是机械地反映世界,而是要精确地反映世界。什么叫真正的精确?真正的精确就是你把握住它内在的未来方向。机械和精确的差别是很大的,机械就是拍照,但精确是不仅抓住它现在是什么,而且抓住它将会是什么、内在的矛盾是什么。所以图景就有两重意思,一是现在的概括,再一个是未来可能的走向。

引自北京访谈

他认为政党政治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所谓的群体格局或者团体格局,就是同质性的人基于共同的政治理念走到一起,形成团体,形成意识形态,团体内部每个人的社会关系是等距的,然后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政党领袖。费认为中国人不可能形成现代意义的政党,他讲“差序格局”其实是对民主体制的一种回应,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差序格局就有很强的内在意味。

引自北京访谈

同类推荐
  • 穿书之昭如日月

    穿书之昭如日月

    李昭昭穿书了。李昭昭:我是谁?我在哪?这个帅哥好眼熟?什么,他是臭名昭著的boss?众人:你也没比他好到哪。
  • 木兰装:短袖将军求放过

    木兰装:短袖将军求放过

    你的前世,我的今生,跨越千年,只为再爱你一次。“娘子,我在这,好好爱!”“谁是你娘子?!”“娘子,夜深了,早点睡!”“谁要和你睡?!”“娘子,别跑!还没生孩子呢!”“滚!谁要和你生孩子?”“娘子,明晚继续!”乔暮雨无语问苍天“你凭什么把我的战神将军换成无赖?!还我夫君!”“娘子,不等明晚了,现在继续!!!”
  • 我家王妃好厉害

    我家王妃好厉害

    一朝穿成最宠小姐,一时误入王爷之眼。是福是祸?皆未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谁怕谁?
  • 靳后传

    靳后传

    这是一个帝王和一个世家贵女的日久生情爱情故事,他们是打破常规的胜利品。但是却也是皇室斗争倾轧的一股清流,他们之间有很多的算计,但是到最后却都归结到真心上。从幼年时期开始一个个的写起,在他们的生活里也许缺少更多的轰轰烈烈,但是绝对不缺少平平淡淡的相依相守,也许最长久的不是轰轰烈烈而是长久的陪伴,他们之间不缺少矛盾,但是在时光的慢慢流逝中,慢慢弥合。闲杂人等慢慢消失,最后发现他们日久生情今生不弃。世间安得双全法,还好不负如来未负卿。
  • 重生之嫡女反骨

    重生之嫡女反骨

    她一直以为自己是聪明的,但她却没想到她嫁错了良人,谋错了人!成亲之时,她的夫君抚着她的脸,满眼的温柔,满眼的情意,他说:“棠儿,我一生只你一人,若我当了皇帝,你便是我唯一的皇后,唯一的妻子。”想着当年耳边那温柔逼人的誓言,再看眼前这不堪入目的画面,只觉累极,痛极。重生一世,她定亲自……取了他们的命!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柯南之莫失莫忘

    穿越柯南之莫失莫忘

    主要来说是给柯南加了几个原创人物的说...情节取胜,推理废柴,但是这里有兄控妹控哀控秀控的各种奸情哦~~求点进支持~决不让你失望~其实呢...惟每周都在写文文,不过惟的首发地点不在这里而在贴吧,所以惟会一有空就码字放在帖子里,这里呢估计是要惟想起来才一次性放出一堆...不过其实一次看多几章比一次看一章两三千字要好的多对吗~~依旧求支持~感激不尽~
  • 别听他胡扯

    别听他胡扯

    大学报道第一天,我竟被当做毒枭捉拿归案?等等!我只是个进入三流大学的学渣啊!故事到此结束了么?不,精彩才刚刚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霸个魔君玩亲亲

    霸个魔君玩亲亲

    被“魔咒之书”选中的女人,唯一的解救方法竟然是——魔王的七夜恩宠,欢爱过后,她以为可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个色男,谁知道,竟被强迫为妃,哭,可以拒绝么?他是魔界之王,他的女人只能是她,永世的诅咒,只会换来更强大的力量,究竟谁?才是王者。
  • 期待生活的杨妙妙

    期待生活的杨妙妙

    是发生在杨妙妙身边的琐事。一个初中女孩平常无奇的日常。还有胡编乱造的故事情节。
  • 超级绿

    超级绿

    在都市里,记者瑞克来到一家高科技公司采访,接触到一个被现代科技囚困的绿精灵,意外发生,绿精灵逃出与瑞克四目相对,奇妙的邂逅引发的波诡云谲的故事……
  • 有了系统来修仙

    有了系统来修仙

    做任务领积分,遇到万苦磨难,只为了找到自己的父母。
  • 叙十七

    叙十七

    一个17岁的山村男孩的跌宕人生,一心想飞出心里的那座山
  • 如果永远都不再见

    如果永远都不再见

    还记得你在上海对我说的那声再见吗,我没听清,我以为你就次一别,我们再也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