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47700000022

第22章 大学(22)

一个有道之人,他会恒顺众生。他没有我执,随缘自在。比如水,它懂得随缘。你把它放在哪儿,它就在哪儿。它可以在污水里,也可以在清水中。一场大雨过后,在小坑或小洼里,都会有水。小坑、小洼是什么形状,水就展示出什么形状。因为水被赋予了一切形状,它没有自己固有的形状,这就是恒顺了,这就是随缘了。如果我们学会了水的品质,上善若水,见到任何人,都能融进去,这时我们才能帮到他,才能真正地爱他。如果我们没有智慧,每当进入的时候,就会不适合、不相应、不契机,结果总是烦恼,总是难受,总是痛苦。

一位真正的明师懂得随缘。他的品质就像水一样,他不会去挑剔弟子,其实对他来说,对于每一个弟子的爱都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展示的关系不一样。明师不会强加弟子什么样的条件,他会根据因缘而展示,帮助弟子开悟。并不是说弟子一定要达到某种等级,或者内在达到某种质量,才可以见到明师,要看那个因缘有没有具足。心到缘到,当我们心到的时候,一切都会顺理成章,一切都会具足。我们在与明师因缘的相互作用下,内在的品质一步步被转化,这时我们开始能听懂明师的话,不知不觉间就被改变了,体验离苦得乐的心境。大道至简。在我们自然的品质中就有这种真情,每一个人都具备爱和爱的能力,却因为迷惑被遮盖了起来,人生迷失了,自心找不到了。但是当我们走到明师身边,我们愿意去听,愿意去行,这种品质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内在的开关就被打开了。

作为弟子,我们不要去判定和明师的关系,取舍某种关系,任何一种关系都有它存在的必要,任何关系都可以调节到最佳状态。当我们把这种关系调节到最佳状态时,明师的话我们就能听得懂,也会亲证明师的话的正确,就会产生正信,明师的话就会在我们的心里生根,这个时刻就是我们开悟的时刻。世界并没有改变,我们的人生并没有增加什么,也没有减少什么,只是我们的心变了,我们内在的境界,对人生的态度变了。这时我们看世界就和从前不同了,我们将看到美好,看到喜乐。开悟并不是一种增加,也不是一种减少,开悟就是原本的生发,原本的彰显,这个原本就在那里,我们只是把它找出来而已。《心经》里说“不增不减”,但是我们总是想通过增加一点什么,或者减少一点什么而得到它,最终我们是得不到的。“狂心即歇,歇即菩提”。只是我们停下来,就会发现,那个觉知本来就在那里,本来就已经存在。

源头的知觉能量遍存万有,就那么直接全然地展示在那里,只因我们的愚昧,把这个知觉给遮蔽起来,从而失去了觉知的能力。就像家里的电视机,如果我们不打开电视机的开关,就看不到节目,但是节目的信号却是存在的,充满整个空间,只是我们接收不到。只要我们把开关打开,就会发现,我们本来就具备接收的能力。因此,培养我们全然的接收能力,培养我们和明师之间的情感,培养我们无怨无悔的服从品质,当我们的情感调整到那种状态时,内在的开关就会被打开,我们就能接收到那来自于源头的信息,一切都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一切都会自然而然地展现。人生就在这种变化中变得奇妙无比。

修行其实非常平凡,因为没有一个人不在修行,每一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修行。当我们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人生,就是在修行。所以修行不要另觅一个地方,或到深山中避世,就在当下平常的人生中修证自己,在平常的人生中去变化自己,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

以修行的心态进入生活,我们不需要做什么大事,也没有什么大事可做,我们就在生活中去处理那些小事,就是在这些琐事当中,我们就可以找到那个知觉,提升那个灵觉的部分。我们要时时刻刻留意自己的情绪,留意自己的心态,控制它,要在生活的每一个当下,试着跳开情绪,不是站在心意的角度上,而是站在观察情绪、观察心意的角度,我们就会感觉到它是另外一个,就会感觉到自己和情绪不是一个,自己和心意也不是一个,就会慢慢地把情绪和心意从自己的内在剥离,这个境界就是非常精微的觉悟境界,常在这个觉悟状态,我们就不会上情绪的当,就不会被物质所引诱,就可以摆脱烦恼对我们的作用,就会有驾驭环境的能力。这时,我们的功利心态将会逐渐淡泊,而满足于内在,真正做到知足常乐,我们的情感就会慢慢真实起来,内在生命的等级也会随之提高。

我们坚实地这样走下去,就走在了一条即世成就的道路上。在当下的生活中,我们就已经解脱了,可以做生活的主人,可以脱离假我的作用,不受物质的制约,就会很轻松地面对生活,就像禅宗大师所说的“道是什么?吃饭、睡觉就是”。我们就会在生活中做该做的事,苦还是苦,乐还是乐,只是我们不会去分别,不会去取舍,而是全然接受,我们去掉执著的作用,人生怎么会不喜乐呢?人生怎么会产生烦恼呢?我们身上的任何一种品质都不多余,它没有好坏、善恶之分,只是我们不会用。佛教里说“转识成智”,并不是去掉,并不是不要,只是把它转过来就好,转过来用,就会产生美好,就会使当下妥善,就会产生智慧,人生就此多姿多彩,这就是一种自在人生。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古代社会,主要以农业为主,财富的生产遵循着一定的规律。生产的财富很多,消费的财富很少。生产时非常敬业,非常勤奋;使用时非常得当,非常妥善。通过这样的方式,财富就会恒常充足。“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一个信守仁爱之道的人,他会善于运用财富,发展自己的功名事业,但是他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利益民众,为了服务民众。而一个不信守仁爱之道的人,只想通过自己的一己之力,奋斗拼搏,希望成就人生,求取功名财富。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如果领导者是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心怀慈悲之心,处处为别人着想,处处利他,那么下面的人就会效法他,尽心尽力去服务,敬业爱人,处理事情就会适宜,就会妥善,事情必然会有一个好结果。当领导者心怀民众,肯定深得民心,民众的财物都可以为其所用,不需要都抓在自己的手中。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孟献子是鲁国的贤臣,他极力反对在位的权臣们以权谋私、以官图利。他说,有马车和马匹的人家,是非常富有的,不会太注意饲养鸡鸭等家禽;有权位的富贵人家,在冬天结冰的时候,开伐冰块,用来保存食物,有这种伐冰的能力,财力必然充裕,就不会太注意饲养牛羊;当权在位的诸侯们,他不会培养为其家图利敛财的臣子,如果要培养这样的聚敛之臣,还不如直接培养一些谋权盗国的谋士呢!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如果治理国家的人,只是为了聚敛财富,肯定不是君子的风范,而是小人之行径。国君还以为他是好人,让其去治理国家,天灾人祸就会到来,民众就遭殃了。即使有德行的君子,也没有办法挽回其结果。因此,国家不应以财货为利益,而应以义为利益啊。

《大学》的课程已经到了尾声,希望通过《大学》的学习,大家对人生有更深的认知,从而踏上对生命之路的探索,踏上修证之路,最终获得一种富足的人生。

在修行之路上,我们要走过几个阶段。当我们经历了世间的沧桑和苦难,身心备受煎熬,会产生对世间出离之感,希望可以走出烦恼,这是修行的第一个阶段,称为厌离心的生起。这时我们会选择逃离生活,走进被动的修行之中。当从厌离心进入到出离心,即使在世间里,我们也可以保持超然的心境,这时虽然在家,亦是出家,这才是一个真正修道的人。修行和生活并不是分开的,生活中的一切琐事都是修行的课题,都是修行的功课。我们需要不断地培养自己的觉性,提升自己的觉悟,锻炼契合事物的内在规律的能力,带着这个意识进入生活。

达摩祖师传来禅宗,告诉世人修行的真谛: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下工夫。生活的点滴和刹那都离不开心意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时刻观照自己的心意,守护自己的心念,随时提升自己的觉悟。无论是吃饭、工作,还是睡觉,都离不开修行,不要把这些当成和修行无关。一个修行人是没有这样那样的分别的,他的行、住、坐、卧都是在修行的状态之中。我们自己要随时留意,随时用心,随时了解自己,再经由了解自己而了解别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如果我们想要修行,就要懂得知足,知足常乐。“知足”到底是指什么呢?“知”就是觉知,就是觉悟到,“足”就是足够,就是满足,“知足”就是觉悟到一切都已经足够。但是我们现在感觉不足够啊,因为我们找不到那个内在的足,所以无法常乐。六祖慧能说:“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自性中一切具足,什么也不会缺少,只是我们找不到。如果我们能真正地体悟到内在的足,才是真“知”,才能体验那个“足”,乐就在其中了。

如何去找见那个内在的足呢?世人整天活着,都是向外去找寻,总想找寻更多,得到更多。外在再多的东西,都有一个数量,有数量的多就不是真正的多,不会是真正的足。足就是没有数量,这个不在外在,而在我们的心中。心中的爱是足够的,什么时候也不会缺少,钱会越花越少,爱却越给越多,因为爱来源于我们的心灵,来源于我们内在的足。我们每天活着都只是为了满足自己,但自我却从来未曾真正满足过。我们不关心别人,不把任何人放在心里,总是感觉别人对我们不好。受到这种负面思想的作用,我们的心就会产生苦恼。之所以这样,真的不怪别人,这是自己的选择,是我们自己栽的苦果,还要自己去品尝。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在塑造一个全新的自己,人生的每一步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有的人会选择,总是选择那个恰当的;有的人不会选择,总是选择那个不恰当的。一个觉悟的人,他能在生活的当下选择最恰当、妥善的,选择符合整体利益的,这就是觉者和凡夫的不同。

生活的每一个当下都是选择的过程,当我们回归当下,就回归到每一个选择之中。因此,我们应该专注于当下的选择,不去苛求还没有到来的东西,这样才能达到无求。因为无求,才能无苦啊;因为无求,才能真得啊。这时所得的每一份礼物都会是惊喜,这就是老子的无为。我们要懂得在无求中自得,在无求中自安。这个得是心得,这个安是心安。只有我们进入无为的阶段,才能安下这颗心,才能进入修行的真正课题,增加智慧,开启内在的灵觉,长养生命能量,这是最上乘的法。所谓无为,就是无我而为,这时,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爱,我们的情感才会真实,才会纯粹。当生活的每一个因缘到来的时候,我们都会考虑到别人,照顾到整体利益,我们不再是一个索取者,而是一个布施者,不断地布施我们的爱给这个世界。当我们这样去做时,我们必定也被别人布施,也必定被别人方便,这样人生就会少烦恼,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祥和,这就是我们所希望生活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才会有爱,才会有温暖。我们都是世界的光,我们都有天使模样。让我们共同去打造这样一个人间的天堂,给所有的人以喜乐、安详。

最后送给大家一首我写的歌曲《怀抱爱》,希望大家的心中都怀抱着爱,把爱撒向人间,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怀抱爱

沐着朝霞,阳光把你送来。

踏着晨露,心入自然的家。

生起鲜活的水,滋润你我和他。

天爱世人,爱是那永恒的火把。

心一欢迎你,欢迎你回家。

涓涓的智慧,从心中生发,

真挚的情谊,交融出月之光华。

那指月的手,是归家不灭的明灯,

那原本的家,是用心活在的当下。

灵泉不息,演绎生命奇迹。

神采奕奕,那是天地精气。

宛若太阳的爱,温暖你我和他。

地载万物,爱是那不朽的神话。

心一欢迎你,欢迎你回家。

涓涓的智慧,从心中生发,

真挚的情谊,交融出月之光华。

那指月的手,是归家不灭的明灯,

那原本的家,是用心活在的当下。

同类推荐
  • 宁夏灯谜:1973—2012

    宁夏灯谜:1973—2012

    灯谜发展到现在,从内容、形式到载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老的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的生命。各地的灯谜创作、灯谜猜射和各种形式的灯谜活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许多发展和创新。
  • 当代北京什刹海史话

    当代北京什刹海史话

    本书从历史到现实,对什刹海的发展变迁作了描述,包括什刹海三海的形成与北京城的联系;什刹三海的秀美景色、人文内涵;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什刹海进行清理、整顿的过程;改革开放后,北京市政府为推广什刹海景区所做的大量工作。并对什刹海在21世纪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纯洁如水月夜白,朦胧中芳香飘来,细寻找,山崖小花独自开,泉涧霜草衰,风雨吹不败,东方即白斜雾霭,冬雪融化春徘徊,馥艳轻盈云绿黛,满山满谷花盛开,微笑中,人人钗头有花戴
  • 一本书读通国学典故

    一本书读通国学典故

    本书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于一体,以清晰的条理、凝练的文字、简短的评述向读者介绍数以千计的国学典故知识,融全面性、知识性、文化性、可读性于一体。翻开本书,您可以在国学典故广袤的海洋中尽情畅游。让您在最短的时间内领悟国学精髓。
  • 书读完了

    书读完了

    时隔十年后,金克木名作重磅归来!梁文道《开卷八分钟》首推书;钱文忠、张汝伦、陈平原联袂推荐!一代学术大家卓越的读书方法,一位文化传奇特殊的学习路径。金克木先生一代大家,其读书与治学自有独到幽微之处。惜其著作出版广而且杂,况未经人整理,故今日学子,得片羽易,而欲窥其全面则难。本书编者爬梳剔抉,参互考寻,从金克木生前约30部已出版著作中精选出有关读书治学方法的文章50余篇,分“书读完了”——读什么书;“福尔摩斯与读书得间”——怎么读书;读书、读人、读物——读通书三辑,其文说理叙事,皆清秀流利,无晦涩难懂之处,普通读者循序渐进,或可一窥大家通人治学读书之堂奥。2017全新增订版,将金克木的读书心得完整呈现。
热门推荐
  • 环快穿一整圈

    环快穿一整圈

    初遇,男孩深黯的眼底充满平静,低声喃喃,“你说好的会一直保护我的。”再遇,天下着红雨,公子温和而俊美的脸上此时噙着一抹放荡不拘的微笑,“白衣少年变成红衣公子了呢!”再再遇,闻风丧胆的大人物眼神冰冷,嘴角却挂着一抹浅笑,“听说,撒谎的小孩子是没有糖吃的哦。”苏笙咽了一口口水,立刻抄起家伙,你再做个试试,信不信立刻背着包裹不干了?
  • 大眼睛美女的王牌高手

    大眼睛美女的王牌高手

    一代枭雄游戏在美女中,什么极品校花、娇美小姐、冷艳女总,小护士,女警官等等各种美女不断的涌来,他赏遍群芳,玩转花丛,立足于花丛里,却又做出一番的惊天伟绩。
  • 提刀来见

    提刀来见

    折枝劲草身为侠客,引喉吞吐一脉莽原,烧一把磅礴烈火,苟月落长啸。险恶刀尖一转离愁,少年烫血一卧藏雪。怎样活着都是人生意趣,悲喜都鲜血淋漓。蒿草吹取一个蓬莱,唯有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画一路江湖,也不似江湖,是人头不一样的人群。唯刀百辟,唯心不易,江湖二字,水可深着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侦探李二狗

    侦探李二狗

    一部奇葩的侦探小说,或许你会喜欢,或许内容有些奇怪,但都是作者的灵感,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何以感同身受

    何以感同身受

    这部,可以说算是真实经历来描写的题材,也算概括自己前半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风魔师

    风魔师

    魔法师自古便一直是强力的代表,从最强的时间空间等变种,到金木水火土五大常规类,似乎只有风系处于不强不弱的尴尬境地,甚至被诟病成“逃命法师”那么,这就是关于一个从出生开始就是最强的“逃命法师”的故事多年老书虫书荒,闲的蛋疼写点东西。欢迎多多评论交流
  • 一世温柔:太子殿下轻点抱

    一世温柔:太子殿下轻点抱

    她是先皇唯一的女儿,自出生开始便就被几个哥哥轮番宠着,原以为她的生活就这样一天一天的度过了却突然冒出一纸婚约,多出了一个未婚夫,而且还是邻国太子,自此以后这个未婚夫宠她无下限:她打人,他善后;她杀人,他递刀;她放火,他添柴;她被欺负,他将她护在身后,“谁敢欺负本太子的太子妃?”
  • 简心悠悠

    简心悠悠

    如果说许心是一个瞎子,那么简铮就是一个傻子。许心永远看不到简铮对她的爱。简铮明知道她的心里填满了那个人,还要硬挤进去。可是瞎子不傻,傻子不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