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47700000006

第6章 大学(6)

祖师大德们说鸡和蛋都是有的。比如一个杯子,它是一个器皿,它能够被你看到,但是在杯子形成之前的原材料,那个聚酯纤维,你就看不到了。物质能量在物质宇宙没有造化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而在物质能量没有存在之前,精神能量却已经存在了。佛教里说“一切唯心所造”,而唯心所造的这个心,它属于精神范畴,物质能量是存在的,精神能量也是存在的。在物质世界被创造之前,绝对是精神操纵物质。比如一辆汽车,如果没有头脑里的一个想法,那个汽车会有吗?(众答:不会。)那么你会发现,是精神创造了物质,从形而上的道体层面来讲,它们是同时存有的,而在展示为器世界的时候,是精神控制物质的。你看这个灯再亮,一关灯就灭了,是你在操纵这个开关,这是形而上对形而下的控制作用。就能量本体而言,没有物质,也没有精神,它们都从一个能量扩展出来。物质世界是由精神创造出来的,但是物质能量是本存的。所有的物质必然要从物质能量创造出来,就像我们家的房子要从泥土里创造出来一样。如果没有原材料,就不会有房子,原材料的存在形态是很精微的。这里讲到了物质的创造。有一次广福问我:“《圣经》里面讲,‘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到底道和神有什么区别啊?”我就对他说了这一段,然后我问他听懂了吗?他说听不懂,那我就不再说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大学》是孔子的门人曾子所写,是儒家“四书”“五经”之中的一部经典。大家都知道,孔圣人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大家看儒家的“儒”字是怎么写的?单人旁加一个“需”字,就是指儒家的思想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它是为人处世的根基,可以指导我们的人生,指导我们做人做事。其实人世间就两件事:一个是做人,一个是做事。要想把人做好,把事情做圆满,就要学习圣人的智慧。我们要向孔子或老子这样的圣人学习,通过思想的相互碰撞,生发出属于自己的见解,生发出自己的智慧,再运用这些智慧解决人生的问题,指导人生的方向。儒家的思想围绕着“仁道”这个主旨,立本立根,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我们接人待物的行为准则。就像子女传承父母那样,曾子也传承了孔子的思想,继承了孔子的志愿。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又把儒家的思想更加发扬光大,留下了这本传世之作《大学》,系统地谈及形而上道和世间外用之学,把内圣外王演绎得更加淋漓尽致。

孔子五十而知易,所谓知易就是研究《易经》,并且通达易的规律,然后写下了其心得《易经系传》。在《论语》里,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孔子通过对《易经》的参悟,体证了上天赋予他的使命,顿悟生命的真相,找到了事物的内在规律,在其人生中再没有大的过患了。《易经》里面谈到了形而上和形而下,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这句话提到了三个概念“道”、“形”、“器”,大家都听说过形而上或者形而下,那么“形”到底是指什么呢?如果这个“形”就是指物质世界的话,就不应该有形而下的“器”了。众所周知,“器”是指物质世界,形而上是指精神世界,那么这个“形”就是物质和精神这两个层面的过渡。

在西方的哲学里,谈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是指什么呢?在《大学》里提到了“格物”,这个物又是指什么呢?如果想要理解格物,就先要了解一下唯物和唯心的区别。所谓唯物主义,就是以物质为中心,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为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而唯心主义,就是精神决定物质,精神是第一性,物质为第二性,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就这颗心而言,心是主导。但是唯心主义的心并不是真如本性,它不是本心,只是精神意识的这个作用,也称为心的作用。哲学里谈到的唯物和唯心,是一分为二的,是矛盾的两个面。而在东方古老的思想体系里,唯物和唯心是从整体看待的,是矛盾的统一,它是整体思维,道并没有哲学上的唯物和唯心之分,在佛教里也提到了“一切唯心造”,这里面也有一个唯心,但是这个唯心并不是西方哲学的唯心主义。

形而上者谓之道,而曾子在《大学》中也提到了“大学之道”。我们把这个“道”来演绎一下。大家都见过太极图,在太极里面蕴含着两种力量,就是阴和阳。在太极之中,我们就能看到唯物和唯心这两种世界观了,太极生两仪,这时形而上的“道”就生出来形世界和器世界。阳的一面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部分,而阴的一面就是我们看不到的部分。以阳面为主宰,认为阳面决定一切的,就是唯物主义;以阴面为主宰,认为阴面决定一切的,就是唯心主义。然而唯物和唯心都没有涉及到形而上的道,它们只是形而上的道的变化和启用而已,就像太极生出阴阳两个对立面,唯物和唯心只是哲学里矛盾的两面,它们不是矛盾的统一体,而矛盾的统一体就是道体,阴阳的统一体就是太极。《大学》开篇就在谈这个形而上的道的部分,而在哲学里唯物和唯心都源于道的演变,是统一体的两个面,唯心的就是形世界,唯物的就是器世界,但是它们都不是形而上的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就是形而上的道,它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是那个真我。佛教里讲的“法而如是”,本来就存在的,一直如此,亘古不变的,就是这个明德。

现在我们才能谈到格物。格物是指什么呢?有人会说:“格物的‘物’就是指物质,金钱属于物质,格物就是不要金钱。”并不是这样的,“物”不是单指那个物质层面,它包含了物质需求、物质欲望,“格”并不是不要,而是转化;格物并不是不要物质,而是要转化物质。“格”就是在形和器这两个层面进行转化,格物就是转化这种物质形态,达到原本的纯净状态。禅宗六祖慧能所说的“烦恼即是菩提”,烦恼并不要去除,只是把烦恼转化过来,成为智慧,这就是格物,要把物质形态转化回来,被自性启用,达到“致知”的境界。这里并不是说不要金钱,不要物质,而是不要被金钱和物质左右自己,能转化过来合理地使用物质,使用金钱。

曾子在《大学》的开篇,就在告诉世人这个修身养性之道。古代的圣哲先贤和帝王将相,都会通过《大学》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心灵力量。圣人所留下的经典,都是其境界的彰显,《大学》的开篇所讲述的层面就是非常深的,普通人真的一下子很难触及,但是必须按经典的原样来呈现它,不能把它简单地读过去,通俗地翻译一下就行了。在《大学》的后面,谈到了外用之学,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几点大家都非常熟悉,经常挂在嘴上。现在社会上许多人想当老板,想当领导者,想管理人。一个企业的老板,他有目标和远景,要把企业做大做强,要让自己的人生更加辉煌。他的企业可能有几十个人,乃至几百个人或上千个人,这些都还属于齐家的范畴。想把一个三口之家治理好,都不是容易的,更何况企业这个大家庭呢!必须通过修身,修正自己的行为,修正自己的品德,让其合乎礼教,才能把家治理好,把企业经营好,不断地发展壮大,然后再去影响整个社会,体现社会价值,才能治国,才能平天下。

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前,还有“格物、致知、意诚、正心”,它们属于内明之学,是在不展示的层面上做功夫,通过内明的修养,达到外在的启用。从前的练武之人,也要内外兼修的,“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如果没有那一口气,就不能成为一个武功高强的功夫大师。因此,内在的修养是很重要的。倘若离开内在的修为,只是追求表面的招式,要进入一流是不可能的。大家看过《天龙八部》吧,那里面最厉害的是哪个人?(有人答:乔峰;有人答:乔峰的爹。)最厉害、武功最高深的是谁?(有人答:老和尚。)对,就是那个扫地僧,一个扫地的老和尚却是《天龙八部》里最厉害的角色,瞬息之间,就把乔峰的爹和慕容复的爹这两个武功盖世的人打败了。他没有固化的招数,但他的内功却非常深厚,这就是内明的部分了,只要内功深不可测,外在的招式就自然天下无敌。为什么他的内功会如此深厚呢?(众答:修为高。)他淡泊明志,不断地修证自己的明德,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修炼,提升自己内在的品质,于外在启用时,就会展示出王者风范,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效果。

树的根系越发达,其外面的树干长得就越粗壮,这棵树就会越茂盛,最后就能成材;树的根越细,外在的展示部分也就瘦弱细小,必定不具备成材的条件。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和趋向,你要了解这个趋势,掌握这个规律。曾子的《大学》也是这样,先提纲挈领地给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告诉世人应该朝这个方向去走。人生需要修证,然后再告诉如何修证:“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再往下告诉我们具体应该如何去做:“格物、致知、意诚、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通过修证达到“明明德”的境界,近而实践“亲民”,获得“止于至善”的圆满。《大学》所讲的内容是有次第的,它是一层一层向外延伸,一环紧扣一环,非常紧密地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每一句话都有它的用途,都有它存在的道理,逻辑非常严谨,规律性很强。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然后又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世人都想平天下,都想创造辉煌的人生,如果你想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具有平天下的能力,要先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如果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把家齐了,把自己的小家先治理好;如果想把一个家庭或者家族治理好,就先要修证自己的言行,涵养自己的品德,提升自己的德行,身体力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如果想把品行修证好,合乎天道,就必须把自己的心正了,然后正己而化人;如果想把自己的心摆正,做一个正直的人,有觉悟的人,就要真诚自己的心意,远离虚伪,远离造作,远离妄想;如果想要把这个心意变得真诚,就要达到知性,具备知性的能力,通过知性而诚这个意;如果想要达到知性,就要转化对物质的感受,转变物质对我们的作用,不为物质所动,而能让物质为自己所用。人生的成就之路有一个非常严谨的次序,如果你没有基础,没有把前面的根基扎牢,就没有平天下的可能性。曾子说道:“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根本没有,或者根本乱了,外面的结果可以达到,这是没有可能的。没有树根,哪里会有树干;要想有树干,就必须先有根,更重要的是必须先有树的种子。

人都有一种奢望,希望不劳而获,希望天上掉馅饼,都想快速致富,一夜暴富的心理非常严重。然而大多数人都没有成功,原因何在?因为舍本逐末。而那些真正成功的企业家,都是非常务实的人。成就的秘诀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因为再怎样艰难、复杂的事情都是由一件件、一串串简单的小事组合而成的。《道德经》里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从当下点滴之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海尔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过一句话:“什么叫不简单?把简单的事情千百次地做对就是不简单;什么叫不平凡?把平凡的小事天天做好就是不平凡。”可见张瑞敏非常地务实,脚踏实地。这就是君子之道。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如果一个人没有把本立了,他是生不出那个道来的,君子所务的“本”就是《大学》里的“明德”,当真正明白了这个明德,本就立了,自然生出这个大学之道,才能做到内圣外王。像尧、舜、禹,还有周文王、周武王这样的人,他们的内在品质都非常高,他们于内是圣明之人,于外是管理天下的王者,他们用仁爱治理天下,恩泽四方。而现在的人只想平定天下、治理国家,却从不陶冶自己的情操,修证自己的人生,体悟内在的明德,想去“平天下”那是天方夜谭,纸上谈兵,最后是没有结果的。就像我的父亲,几十年过去了,他所能创造的财富依然非常少,人生非常平庸,没有惊人的成就,难道他不想齐家、治国、平天下吗?他也想,却不知道从何做起,因为他没有理论的指导,没有被给予这个层面的见地,所以思想的格局突破不了,成就人生就非常的困难。古代的先哲圣贤们,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他们会追逐生命本源的道理,一直去探索,向内去求,达到透彻的明理,然后进一步地尽性,体证本性,了悟天命,止于至善。

学习曾子的《大学》,首先要明白曾子写这本书的脉络,开篇都在围绕着“明德”的修证,“虑而后能得”,也是得这个“明德”之体,接着又再一次明确修证的方法,要从“格物”开始做起。

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都被物利束缚得很牢,被物质、金钱所左右,无法挣脱,人的习性本来就有贪婪,总想得到更多,往外攀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料上记载:乾隆下江南,望见扬子江上舟楫繁密,樯橹如林,随口问道:“这么多的船去向何方?”身边随侍的圆空和尚答道:“回禀皇上,我只看见两条。一条叫名,一条叫利。”乾隆点头称是,大为赞赏。

物质的作用非常强大,对物质的追求一直在引导着世人,如何从这种被捆绑的状态里走出来,曾子告诉我们,修养心性的第一步就是格物。有人说:“格物就是格除自己的欲望。”我们真的要格除自己的欲望吗?这样的讲法也没有错,但是却不全面,它还有其深意,如果把格当成是格斗,内心就会一直处在斗争的状态,在这种纷争之中,内心就难以达到和谐。

同类推荐
  •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屹立千年的文明古迹,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奥秘?流淌万年的文明河流,述说着怎样的智慧心语?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追忆文明古迹,有的针砭社会时弊,有的思索文明走向,让您跨越东西方文化,纵横寰宇,俯仰天地,从整体视角品悟“文明与文化”这部大书。
  •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本书从国学经典、诗词曲赋、书法绘画、乐舞戏剧、古玩收藏,以及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入手,在参考了大量权威性著作的基础上,进行高度浓缩,采用设问方式,介绍丰富多彩而又震撼人心的历史,阐释中华传统文化丰满而深刻的精神内涵。
  • 三天读懂国学

    三天读懂国学

    本书通过对诸子百家学说的介绍,儒学、经学、理学、心学的梳理,二十四史的展示.中国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曲艺建筑等的讲解,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积淀,管窥国学的整体风貌。
  • 中国新疆

    中国新疆

    新疆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本书从西域历史文化、民族风俗传统、当代风尚、优美画境等诸多方面介绍了新疆。质朴而洗练的语言直击美丽新疆的多元内核,令人产生如临其境的真切感受。
  • 山居慧语——儒林宝训丛书

    山居慧语——儒林宝训丛书

    本书分军事环境;军事组织;兵事战役;中央红军在瓦窑堡的军事活动;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兵役;民从武装等11章。
热门推荐
  • 霸道总裁:萌妻翻身把歌唱

    霸道总裁:萌妻翻身把歌唱

    苏陌做梦都没想到,有朝一日她也要面临被逼婚的场景。可是当全身捆成粽子,嘴上贴着绷带的帅气总裁被快递到家的时候,是接收还是不接收……
  • 畸形体

    畸形体

    一层“轻纱”从宇宙深处飘来,研究院经过观察,发现它并不会对人类造成实质性影响。但是一百年后,地球因为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也跌落食物链顶端的神坛......
  • 若回头是你

    若回头是你

    你相信“一见钟情”吗?陈舒遇到林易的那一刻起,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一见钟情”。青春似乎逃不开“暗恋”这两个字,懵懵懂懂的暗恋,青涩且让人沉醉。在这里是一个以现实故事为模板,一个男孩和女孩的故事。
  • 几盏茶凉

    几盏茶凉

    大学毕业之后,该何去何从?平生自由自在,负上生活重担,亲情、爱情、友情?生活、梦想与现实,时过境迁,举手茶凉,梦断几场。
  • 拟态怪物们的游戏

    拟态怪物们的游戏

    这本书的内容?大概就是——什么?我的敌人不是人?什么?我遇到的NPC也不是人?什么?我的队友也都不是人?什么?我也不是人??好吧,JOJO!我不做人啦!嗯...这其实只是一群非人类伪装成人类之后欢乐的跑团的记录罢了。不止是COC团,还有各种原创规则团。怎么欢乐的?最终决战BOSS侦查大成功看见调查员本体然后疯掉算不算?又或者在队友下去和敌人肉搏的时候独自一个人在上面弹钢琴而且引爆炸弹背刺全部队友之类的?又或者霰弹枪90,闪避90,武斗85,医术5,急救5的木大医生?
  • 霸恶少吻妞

    霸恶少吻妞

    女主千里迢迢找到男主然而事情却不像她想的那么简单
  • 霸道总裁宅女妻

    霸道总裁宅女妻

    (本文轻松小白无压力,也是处女文,多多支持昂)_________从开始的相识,相知,到后来的陌生又熟悉,离别又分合,他们经历许多又明白真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小小文,)
  • 回到过去当公主

    回到过去当公主

    我们注定要有自己的命运要走,无论你身在何方,处在何地,当你四面楚歌当你无路可走,或者亦或是死去都不是最好的选择,那就逃走吧,走得越远越好...
  • 致我们那美好的青春

    致我们那美好的青春

    雨淋湿的故里是你我年少时纯真情怀,爱陪伴在左右是你我芳华里最美憧憬,风遗落的地方是你我逝去的青春年华,爱相随的角落是你我记忆中最美画景。缘分这种东西很奇妙,某年某月某天,在某一个地方注定你会遇上那个他(她),最后在彼此心里纠缠一生。你还记得芳华里那个他(她)吗,你心里是否还执念,还是时光流逝冲淡一切。
  •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本书是冯玉祥将军和蒋介石在政治上分手之后,在美国口述、并由其夫人李德全笔录而成的。1928年冯玉祥与蒋介石换帖结盟,拜为兄弟,开始了20年的合作关系和私人交往,过从之密,交往之久。非一般人所能及全书以第一人称口述,读来真实生动,朴实无华,振聋发聩,是一部值得阅读和收藏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