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242700000004

第4章 说一下吐蕃突厥之事

“李易贤弟,看我给你带来什么东西了。”

早上,李易正在看管事说死要劝他留下来的一片树林时,李成器来了。

“管事,听我的,卖了,谁要就挖出来卖给谁,然后给我种葡萄。”

李易对管事的吩咐一句,去迎李成器。

这边留八十亩的桑树,说是为了养蚕,然后织布。

李易坚决不答应,交给朝廷的租庸调,自己能种的麦子就交。

其他的花钱买,坚决不留什么桑树。

他要种葡萄,一大片葡萄。

到李成器近前,李易看到了,这个有些手段的人送来的是一头牛。

一头杀掉放完血的牛。

“贤弟,牛给你,晌午还在你这吃。”李成器看到李易惊讶的表情很开心。

“我立即叫他们榨豆油。”李易未拒绝。

带李成器去榨油坊,男仆过来操作。

李成器和身边的太监观看。

李易让人上茶,自己跑去厨房处理一整只牛。

晌午吃饭的时候,连带着四十二个学子,都吃到了牛骨头豆腐野菜汤。

主食变成了小米饭,这才是正常的饭,天天吃面太过奢侈。

李成器和太监吃的也是这个,包括李易。

一上午他处理牛,他又不是专业卖牛肉的,得慢慢来,没工夫做别的菜。

好在他把腱子肉给卤上,晚上可以给李成器带走两大块酱牛肉。

那边榨油的一套流程还未走完,正在制作坯子,下午才能咣咣砸木楔子。

他还用去五个时辰的寿命兑换了一斤辣椒面,不包括辣椒籽。

想换辣椒籽,需要五万个时辰的寿命换。

先不说他有没有那么多寿命,只说将近十一年半的寿命,他就舍不得。

李易制作了一些辣的牛肉酱,以及辣椒油。

牛蹄筋晚上让这位有办法弄到整牛的大哥也带走一半,麻辣的。

其他的东西他准备放到冰块上冻两天,后天烤串。

因为有钱了,昨天拿走的酱油,今天同姓的大哥就说下午拿来五万五千文。

要先买一千斤,同时他发现自己的寿命增加了三百二十个时辰。

李易也不清楚为什么卖酱油会增加寿命。

但有钱了,他准备给四十二个学子办个诗会。

请其他好友一起来庄子里吃喝,然后帮忙宣传酱油。

一百大缸呢,一缸一次就出油二百斤。

“贤弟可知不久之后牛羊更多?”李成器吃口美味的咸菜对李易说。

“哪来的牛羊?”李易脑海中出现一个地图,京畿道向上是突厥,那里有草原。

“突厥。”李成器摆出一副我了解很多国际形势的样子。

李易笑了,摇头:“不可能,默啜那人野心太大,趁我唐天位交替不稳之际,频频攻之,怎会休兵罢战?”

“尤是当下,陛下每日苦愁前时国内地方惶恐,往来协调将官。”

“地方政事冗乱,突厥、西突厥、吐蕃等虎视眈眈。吐蕃更甚。”

“我唐正拒吐蕃而御突厥。换我是默啜,我也要打。”

“不然,待大唐稳住唐土边境,可还有我突厥出头之日?”

李易简单说一下情况。

啪嗒,旁边太监的筷子掉到桌子上。

李成器则是瞪大眼睛,怀疑自己是否是在和皇弟及宰相们在说话。

拒吐蕃、御突厥,乃朝中之事。

你一个开庄子的少年,为何也知晓?谁走漏风声了?

“贤弟怎如此清楚?莫非妄言?”李成器问。

“清楚?摆明的事情有什么清楚与不清楚的?”

“仁兄请看,吐蕃工坊、农耕不差,唐土边界摩擦不断,大唐多攻而少胜。”

“皇子年幼,前年摄政的皇子母亲没庐氏也死了,由宰相,韦·乞力徐尚年接替摄政。”

“此时吐蕃内部不稳,自然是对外用兵为上。以外兵事而聚内民心。”

李成器:“……”

他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你一个好不容易继承个庄子的少年。

你不好好种地,你琢磨那么老远的西北吐蕃干什么?

吐蕃和你有关系吗?你家庄子上的耕牛从吐蕃买?

“贤弟怎这般清……好学?”李成器想知道李易了解这些事情的目的。

“国乱则家难,国败则家失,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李易理直气壮道。

李成器只得点头,一时无言以对,人家少年没说错。

李易继续说:“况,待我年长出仕,若入朝,陛下有问策,怎可无良方而对?”

李成器眼睛一亮:“贤弟想入朝为官?”

“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入仕非为仕,乃育天下人。”李易答。

李易说的是心里话,当官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了,他就能增加更多的寿命。

按照时间推算,如不作些事情,他还能活一百零八天。

心被触动的李成器吃过饭,又去看榨豆油。

榨豆油的工序一点都不难,难的是如何榨得更好。

李易又催促管事找人买树。

他不要桑树,八十亩地种树养蚕才能赚几个钱。

种上葡萄,葡萄酒是酒,比浊酒贵多了。

葡萄干又是果品,价格亦不低。

用卖酒和卖葡萄干的钱买布交佣调,只需一小部分。

李易有更好的种植方式与酿造工艺。

现在需要的是找结果的老藤,他可不想养几年再产葡萄。

好在此时大唐都爱喝葡萄酒,许多人种葡萄。

有人种葡萄结果少,而且葡萄也不甜。

李易有办法处理这些情况,但他着急。

葡萄马上要开花了,开花怎么移栽?

通常是秋天移栽,一冬过去,趁春暖促根生长。

春天移栽老藤,对藤伤害很大。

当年能结出来葡萄,很让人怀疑。

李易急,管事宋德更急。

因为钱来了,价值五万五千文的一百匹绢被送来。

五缸酱油的钱,还有那么多缸,每缸还能出油。

自家的东主厉害呀,能赚钱。

东主说卖树,那就卖吧。

管事宋德骑着庄子里唯一的一匹马出去找人,卖树、买三年到五年间的葡萄秧。

吃饱饭,困顿的学子们跑出来帮忙搬绢。

他们面对李易这个东主,没有丝毫傲气。

东主可不是大字不识几个的粗人,偶尔东主还陪着写写字、论论策。

东主写的字,能楷书,又能写出那种看着笔画很细,但傲骨嶙峋的字。

晚饭前,李成器亲自点燃沼气灯,称赞一番离去。

顺便带走了李易制作的酱牛肉、凉拌麻辣牛蹄筋、辣牛肉酱。

最可怕的是,他连制作牛肉酱的卤水也不放过。

全给拿走了,一大锅呀。

“记得卤水每天热一下,凉了用冰镇上。”

李易很怕对方吃坏肚子,送出庄子时还喊呢。

至于对方有没有冰去镇,不用李易操心。

送走李成器,晚饭还是牛骨头野菜汤,不过没有豆腐了。

豆腐价格比米都贵,大豆产量低。

一斤豆子通常能制作出二斤二两豆腐。

当然,李易用榨完油的豆饼做豆腐。

然后即使拿豆饼做豆腐,一斤豆饼他都能做出来三斤。

若是没榨完油的豆子,他能做出至少四斤豆腐。

人家大唐用卤水点豆腐,他用石膏。

人家豆腐煮完浆隔渣,渣子就吃了。

他把豆腐渣反复煮,冬天烧煤取暖,放个锅在灶上,煮呗。

现在有沼气,继续煮。

最后剩的渣,人根本无法吃,正好拿来喂猪和喂鸡,牛都不爱吃啊。

就这样,他还琢磨着用豆饼做豆腐的时候,煮浆过程中挑一层腐竹出来呢。

现在是牛骨头炖完汤,也还要继续煮。

然后继续炖野菜。

直到什么都煮不出来,骨头会变成肥料。

齐民要术中就写了,除了农家肥,还可以用骨头渣子和除芝麻外的其他农作物渣油后的渣子肥田。

不过李易庄子上的骨头不会拿来肥田,而是变成骨粉喂鸡。

鸡下蛋,缺钙时蛋就是软壳的,甚至不下了。

李成器不知道李易庄子有一套科学利用的方法。

他没吃晚饭,带东西着急往回赶。

好在路不远,这回走通化门,然后趁宫门开着入宫。

从侧门进百福殿,见自己的太上皇父亲。

有人在他进通化门的时候已经跑去安兴坊找其他兄弟,一起到百福殿。

李隆基听到消息,也赶了过来,带着王皇后。

其他兄弟来时也各带一个王妃。

给太上皇李旦和豆卢贵妃问安,大家开始品尝李成器带回来的吃食。

昨天的酱油就给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吃货民族的窗户。

今天简直是开了一道门。

牛肉他们都吃过,可是这个酱的牛肉,不蘸蒜酱的时候已经够好吃了。

等蘸了蒜酱,大家表情都是那么愉悦。

再尝一口麻辣牛蹄筋,哎呀,世上怎么还有这等味道?

这个辣,为何越辣越想吃,辣得那么纯正。

两个牛腱子和两个牛蹄筋很快被众人分食掉,一个个意犹未尽。

“大哥,不若把那李易招到尚食局。”

薛王李隆业舔舔嘴唇,说出好几个人心中共同的想法。

“业儿不得胡说。”李成器管弟弟。

又道:“那李易心有凌云志,今日言及吐蕃、突厥之事,他说……”

李成器把李易说的话说给其他人听。

大家听了,也如李成器当时一般,露出震惊之色。

原来那少年胸有沟壑,志向颇大。

既如此,又怎会去尚食局御膳房做菜。

感叹之余,面条煮好了,今天晚上的主食就是汤饼,拌牛肉辣酱吃。

“大哥,听闻你买回酱油千斤许,不知李易庄子还剩几多?”

刚刚提议让李易到皇宫当厨子的李隆业又惦记起酱油的事情。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张绣传

    三国之张绣传

    曹操道:“后世称某为人妻曹”张绣道“蔡夫人、袁夫人、杜夫人……包括祝融大人,都是某的爱妻”刘备道“某手里有五虎上将”张绣道“哦!那是史书,现在黄忠、赵云、魏延等人都在某麾下,而马超正在考虑中”孙权道“你们尽管拼的你死我活,到时某坐收渔翁之利”张绣道“来戴上这顶绿帽子”孙权气愤道“某要撕了你”……新人新书,求各位大大的支持,万分感谢。
  • 史上最牛帝国BOSS打架史

    史上最牛帝国BOSS打架史

    试问史上,哪个帝国BOSS最会打架?哪个王牌战将最有打架天才?哪支铁廊军团最剽悍?哪种王牌武器最具杀伤力?波斯称霸西亚、亚历山大东征、罗马荡平高卢、秦王扫六合、大汉破匈奴、匈人入侵欧洲、阿拉伯“圣战”、拜占庭扩张、大唐平四夷、法兰克统一西欧、蒙古西征……东西方历史大互动;帝国BOSS一勺烩。以大智若愚、逗趣幽默的爆料手法抖搂史上各大帝国的精彩互动,以轻松讨喜、按摩身心的窥隐笔凋讲述史上最牛帝国BOSS打架生涯!
  • 江山红颜祭

    江山红颜祭

    男儿志,女儿泪,谁的血染红了天下?是江山辜负了红颜,还是红颜误解了江山?
  • 贺二日晴冬

    贺二日晴冬

    贺安胤想着,那日若是问她愿不愿意去那人身边,她回答了不愿意,他会不会就这么放弃了,就这么陪她安安静静的活下去就好了。陈香冬想着,若是那日,他肯在那昏君面前走开就好了,不用瞧见她那残破不堪的身子。
  • 秦争汉讨

    秦争汉讨

    嬴政的不幸始于童年,老爹的狠心让还在撒尿和泥的嬴政第一次发现权力的重要,充当外交使者的这段时间他认识了比他大几岁的大哥哥姬丹,估计还是姬大哥哥手把手教小嬴政捏泥巴的,嬴政或许不会想到这个昔日的好友在二十多年后竟差点要了自己的命。胡亥原本是个老实的好少年却被老师忽悠走上一条杀兄夺位亡国的不归路。三好学生刘季是如何从一个品行兼优的好学生成为黑社会混混再从时代中脱颖而出宽厚好青年刘盈是怎样反抗老妈吕雉的夺权?······本书的主角很多,不过和很多主角不一样,他们的前半辈子几乎没有获得主角光环这种接近于bug的东西,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是忙着搞垮对手就是忙着忽悠自己人。
热门推荐
  • 全地府都催我投胎

    全地府都催我投胎

    江楼楼以为,被客户痛骂两个小时而活活气死已经很惨了,没想到去了地府还是难逃磨难,那个地府的大佬居然是她童年时玩弄过的小青蛙的化身,苍天啊大地啊,多少年过去了大佬还在耿耿于怀。今天派她去收魂,明天派她去看门,还强迫她在地府工作一年,不然就把她投胎成猪,只可惜大佬失策,低估了她的破坏能力。挖煤:把矿烧了;制药:锦鲤全部毒死了;寻宝:挖塌了大佬的卧室;IT维护:系统瘫痪了,电路炸了;终有一日,大佬忍无可忍把她调去投诉部当客服,结果上线一礼拜,江楼楼气晕了八名客户。大佬怒气值满格:转内线,我要联系江楼楼。江楼楼:对不起,您呼叫的拆迁队长已掉线!撂下电话的江楼楼准备逃之夭夭,谁知大佬把她堵在门口:“你这是要去哪儿呀?”“投、投胎。”
  • 神谕世界

    神谕世界

    《神谕世界》主要描绘了位于三维类宇宙空间的西拉尼尔世界发生的魔幻史诗,且看主角珈惜·威兰特和他的伙伴们如何应对来自四维空间神族的灭世危机,又怎样在各种阴谋中化险为夷周转于各大势力之间。他能否在创世神庭取的神谕者的身份又能否按照神谕找到前往水晶石遗迹的路并找到晶心取得源力拯救这个已处于奔溃边缘的世界......七神留下的神谕真的就如表面般这么简单吗?他们又有四维空间的神族又有怎样的神秘关系......一切谜底尽在绚丽无比的神谕世界中。
  • 冬至以春

    冬至以春

    我站在金色盎然的麦田里,闻着属于麦子的香味,眼睛竟滑下了晶莹的泪珠“你怎么么可以骗我呢?”我茫然的问“你说过,你会陪我在这里拍婚纱照的………将来结婚了,就挂在大厅里,让朋友们看我们秀恩爱。可是……”我自嘲的笑了,但没有第一次他对我说的时候的快乐,而是……苦涩的。
  • 天灾之玩家时代

    天灾之玩家时代

    当一个超等文明仅存的火种,奴役了地球上的一个废柴,并要求他帮助自己掠夺宇宙间的能源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站立在真正的外星球上,一个大忽悠对他身边的一群人类说——这,只是一个游戏世界~——这一天,整个地球沸腾了~因为网游的新时代来了!人类将真正进入游戏世界里,体验刀刀烈火刀刀爆的快感!……这一天,整个外星文明懵逼了~因为,一群拥有着不死之身、猥琐、阴险、邪恶、残暴的自称‘玩家’的生物踏上了他们的国土,抢夺他们的资源,残杀他们的同胞,还要。。。。——这是一群逗比人类玩家征服宇宙的故事……你们好,我是已知宇宙中,最神的逗比…… 我来了,我带着一群玩家来了…… 宇宙诸天万族啊,天灾~来了!!!
  • 圣樱学院:校草恋上无敌学霸

    圣樱学院:校草恋上无敌学霸

    在著名的圣樱学院,三位女学霸转入了高一A班,并兰坐在了三位校草的旁边,从面引发的一系列故事,想要看的更仔细吗?那就期待吧,
  • 思维——人人都可以像天才一样思考

    思维——人人都可以像天才一样思考

    传统的守旧观念来自传统社会。“传统”是与“现代化”相对而言的,是指现代化之前的历史发展阶段。其基本特征是农业为主、手工操作为主、信息闭塞、缺乏交流、不存在世界市场。
  •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体育中的情绪与情感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体育中的情绪与情感

    秉承从小树立“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主要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广大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体育健身意识,培养体育锻炼兴趣,形成体育锻炼习惯,进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这是一种新兴的体育活动形式。
  • 仙神玉

    仙神玉

    修仙王朝,仙魔纷争,神秘的玉玦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玉玦在手,风云我有!已签约,求收藏、求推荐!
  • 公元

    公元

    人类外星殖民,物种面临大灭绝,外星物种企图称霸银河,人类内部出现卧底,人类难道要就此灭绝吗?
  • 张邦邦新闻作品集

    张邦邦新闻作品集

    前几天,邦邦传来了他的《新闻作品集》电子版,让我看一看,写篇序。我打开电脑看起来,觉得不少稿子读来饶有兴味,读着读着,不时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对问题的思索,进而在回忆与思考中受到启发。为什么这些写在二十多年前,十多年前,晚的也是五六年前的新闻稿没有时过境迁、味淡色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