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28100000039

第39章 中国服装界的“国家队”——北京红都服装公司(1)

季学源、钟正扬

红都,新中国的首都北京。瞿秋白当年曾以“赤都”称苏联首都莫斯科。但我们这里所说的“红都”,则是北京市红都服装公司的简称。这家服装公司是根据国务院的意见,经北京市和上海市协商后,由上海的红帮裁缝精英们组建而成的。它的非同寻常的业绩表明,它是中国服装界的“国家队”。21世纪初,红帮研究专家曾以“红帮的形象大使”誉之。

在中国现代服装史上,“红都”将成为重要的一页。

一、乔治·布什:“红都,红都!”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老布什”)访华时,到了北京机场一下飞机,就撩起自己身上的西装,用标准的汉语,向欢迎他的人们说:“红都,红都!”(1)

这位美国总统在登上总统宝座前,曾任美国驻华大使。这位大使是个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他曾骑着自行车,逛过北京的许多大街小巷,也算得一个“中国通”或者“北京通”了吧。他不但了解坐落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东交民巷的红都服装店,而且像许多国家的外交官一样,慕名到“红都”定制过西装。

此次,他作为美国总统访华而演绎的这个有趣的小故事意味着什么呢?

各方面的人肯定会有多种多样的解读方法,自然也就会有多种各样的精彩解语。不过,我们想,其中有一条必然可以成为共识,这就是:这家北京的红帮名店已经蜚声海内外,世界各国对中国有些了解的人们,大致都会知道北京有个红都服装公司。特别是访问过中国,到过天安门广场的人们,更会知道这家由红帮裁缝担纲的服装名店,曾为许多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制装,中国的高级官员、外交人士、北京出国的人们,大多到“红都”做过服装,其中还有享誉全球的“毛式服装”,为周恩来总理特制的中山装,为几代领导人国庆检阅特制的中山装等等,这些服装都进入了中国服装史。人们当然也会知道,许多访华的国家元首、党政要员、外交官员、社会名流、工商巨子、文体明星,以及国际名模、“世界小姐”等等,都曾在“红都”或其他红帮服装名店定制过服装,以美国总统为例,福特、“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都曾请红帮裁缝为他们制装,有的还和红帮裁缝结下了友谊。所以,和红帮老师傅们谈起这些个事儿,他们都会谈起他们为中外各式人物制装的故事;而且,他们很多人家中都珍藏着这些著名顾客制装的记录簿、红帮裁缝与他们的合影,以及制装者赠送给他们的多姿多彩的礼品和赠言。许多“红都”老师傅家中,都有毛泽东主席的服装形象照、周总理的赠言、邓小平送的糖果,江泽民的题词、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请他们赴生日宴会的照片等等,那是不胜枚举的。

所以我们说:布什总统演绎的“红都”故事并非特例,它只是“红都”的许多意趣深邃的故事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二、“红都”的组建

组建“红都”的原因,一言以蔽之:构建新中国服饰形象的需要,首都提升服务性行业整体水平的需要,红帮名人名店向往北京的心愿。

这里,不妨先讲一下“小尼改衣”的故事:

那是1956年初春的一天,外交部收到印度驻华大使小尼赫鲁的一封信,讲了他在北京某服装店做了一套西服,有些不合意,先后修改了多次仍难以达到要求。于是外交部派员陪同这位大使到上海,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马上确定由波纬时装店中享有“西装圣手”美誉的红帮裁缝余元芳完成这项工作。

余师傅名不虚传,爽然应诺为之改装。两天后,修改好的西装送到,这位印度大使试穿了,不但表示满意,而且约请余师傅为他的岳父、妻子、兄弟和儿子各做一套西装。

余师傅出色完成了上述制装任务后,这位印度大使又给中国外交部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他到过很多国家,做过、买过很多套西装,但从来没有穿到过这样漂亮、舒适、挺括的西装。(2)

作为一个个案,已经圆满终结了。但这件事却引起了周恩来总理的深度思考。他熟知,北京市也不乏有名的红帮裁缝,但却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构建组合,整体水平还不够要求;他同样熟知,新中国成立前和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聚集了很多红帮名人名店,顶级人物大部分都在上海各服装店(公司)工作,像余元芳这样的“圣手”,那是成百上千的。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德艺双馨的中国现代服装的开拓者,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过多种贡献。于是周总理提出了“繁荣首都服务行业”的原则,嘱咐红帮裁缝师傅“千万不要把海派西服的特点搞丢喽,也要把首都的服装业带动起来,搞上去嘛!”(3)

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北京市很快和上海市协商,决定邀请上海的红帮名师名店进京,并很快做好落实工作。为做好这项工作,各方面都作了周到安排,连进京人员的差旅费、进京后的生活安排、进京后的工资待遇,以及一年之内,将进京人员的家属全部迁到北京等等,都妥善安排了,所以从考察到定店定人以及搬迁的一切准备工作,1周内便顺利完成,第一批100多人随即踏上了进京的旅程。其后不到1个月,第二批进京人员也到了北京。先后两批,上海迁京的服装店共21家,职工共208人。为了繁荣、提升首都的服装业,实行强强联合,21家重组成7个地方国营的服装店:“雷蒙”、“波纬”、“蓝天”、“造寸”、“万国”、“金泰”,开始他们的新的创业历程。这一年秋天,12名红帮高手进了“中南海”,在中央办公厅下属的一个部门下组建了一个服装加工部,开始他们独特的制装工作。1958年,再次重新组合,7家服装店重组为“友谊”和“友联”两大家。其后,在“文革”期间,又组建成北京市红都服装公司,1993年又更名为红都时装集团公司。

关于“红都”的命名,也有一些故事。公司组建时,命名是颇费思量的。

在讨论过程中,大家提出过多种命名建议。雷蒙服装厂的郑祖芳还特地骑着自行车,跑了北京的许多条大街,寻求命名方法。他看了很多商店的新招牌,有的改作“红卫”,有的改作“人民”,有的改作“首都”。想来想去,他从离沪进京的初衷想下来,想到周总理的谆谆嘱咐,认为公司是在新中国的首都组建的,为什么不叫“红都”呢?这个名称既有意义,又很响亮,又和别的商店名称不同。他将这个想法告诉大家,大家一致表示赞同。于是,“红都服装公司”的名称诞生了!

名至实归,公司成立之后,红帮老师傅和红帮传人,继续发扬红帮的创业、创新的优良传统,兢兢业业,名实两副,为提升我国服装业的水平、树立中国人的新的服装形象,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为了叙述方便,我们还是以“红都”先后3任著名经理为线索展示他们的业绩吧。

三、3位名经理

如果要勒石记功,首先要记述的,应当是3位著名经理,他们都是从红帮策源地走出来的,都是红帮老师傅中的高手,皆因作品的优异而享誉于海内外;又都是进京的带头人;在京期间,都立下过许多奇功,都有许多制装佳话广泛流传。

1.余元芳

首任经理余元芳,前文已初涉他的非同寻常的技艺。

余元芳师傅是宁波奉化县白杜乡泰桥村人,小学毕业后去上海王升泰西服店当学徒,由于战火烧到上海,中途曾2次回乡避难,1941年满师后,凭真工夫考入南京路的红帮名店工作,他以过人的才智赢得同行的钦佩。抗日战争胜利后,余元芳风采凛然,独自创业,美誉远播,并曾去香港寻求发展机会。

1944年2月,其兄余长鹤在上海百老汇大厦(今上海大厦)一楼开办的波纬西服店,主要承接各国驻沪领事馆、各国其他驻沪机构的制装业务。6月,应兄长之聘,余元芳至“波纬”工作。曾为上海市市长陈毅、市委书记刘晓,华东局的领导人谭震林、魏文伯、陈丕显、谷牧等人制装,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上海服装形象亮丽转身屡屡立功。美名传至北京,于是有了“小尼改衣”的故事。

“波纬”进京之初被安排在北京前门饭店营业,翌年迁至驻华外交官员聚集的东交民巷与迁京的万国时装店联合,余元芳出任经理。余元芳由此迈进了创业的黄金发展阶段。他们曾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叶剑英、李先念、贺龙、罗荣桓、郭沫若,以及各部委的领导人刘晓、黄镇、姬鹏飞、伍修权等领导同志和驻外使馆人员制装,特别是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的服装,大部分都是由余元芳偕同红帮老师傅完成的,已经成为蜚声国内外的经典之作。余元芳知道,周总理是代表新中国出现在国内外许多重要的场合的,他的服饰形象往往成为新中国的服装形象,所以余元芳不但综合运用了他所掌握的红帮的最高技艺,而且根据周总理的工作地位、非凡仪表、气质、个性和爱好,精心设计,大胆创新,倾尽心力为其制装,因之,其作品往往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应,影响极为深远。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周总理出席著名的“万隆会议”、“日内瓦会议”,更可以说是新中国服装的两次大亮相。

1973年9月,余元芳出任新建的红都服装公司经理,老当益壮,一直干到退休。

像许多红帮老师傅一样,余元芳退休之后,实际上是退而不休的。1980年,外交部下属的一个为外交人员服务的部门根据中外交人员的需求,组建了一个服装加工部,余元芳又成为首先被邀请的高级技师。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余元芳的故乡奉化县服装工业异军蜂起,余元芳等红帮老师傅自然又成为各服装厂恭聘的首选对象。“罗蒙”、“金海乐”等服装厂的领导者,都先后进京到左家庄新源里余元芳家中拜访,聘请他担任他们的顾问。

为家乡的服装业腾飞出力,自然是余元芳极乐意做的事情,于是,他热忱地为他们建言献策,多次到各厂具体指导,常常亲自动手示范,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培养新技术人才。1998年3月,奉化市服装商会成立,余元芳又热情应邀出席成立大会,并欣然接受顾问之聘。

“革命人永远是年青,他好比大松树冬夏长青……”把这两句经典歌词送给余元芳老师傅,不是非常合适吗?

同类推荐
  • 中国微波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为干传略

    中国微波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为干传略

    五十年前的春天,林为干先生响应国家号召,举家西迁,来到成都,筹建成电,并在这里教书育人、潜心研究、著书立说,为新中国的微波事业与人才培养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微波之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鲐背之年的林先生,以开创者的身份参与和见证了成电的沧桑巨变,为成电的改革建设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 亚非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亚非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张謇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张謇

    张謇,字季直,晚年号啬翁,江苏南通人。张氏祖上原籍江南常熟,元末为避兵乱迁居江北。祖父张朝彦乃贫苦农民,以耕种为业,偶尔也摇鼓卖糖以助生计,后入赘南通金沙镇上开店铺的吴家为婿,家道渐富。张謇的父亲张彭年继承祖业,除经营20多亩土地外,还有10多个伙计操办瓷货生意。张謇是张彭年的第四个儿子,清咸丰三年(1853年)生,因承继祖母吴氏的香火,故幼年取号吴起元,乳名长泰。他天资聪颖,4岁在父亲的指授下即能将《千字文》朗读成诵。5岁入塾,15岁已修完四书、五经。
  • 上海高校英烈谱

    上海高校英烈谱

    本书按时间顺序,收集、整理了上海高校中142位烈士事迹,包括刘湛恩、李公朴、周德佑、蒋传宗等,展示了上海高校烈士的群像风采,进一步发掘了上海高校“爱国民主奉献”的精神内涵。
  • 诺贝尔

    诺贝尔

    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他利用他的巨大财富创立了诺贝尔奖,各种诺贝尔奖项均以他的名字命名。人造元素锘(Nobelium)就是以诺贝尔命名的。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研究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热门推荐
  • 吾似最强得

    吾似最强得

    这是什么鬼世界?东玄?西幻?灵气复苏?末日求生?魔兽世界?诸神复生?天堂地府一日游?外面有龙,有丧尸?全民系统流?什么时候科技变成第二生产力了?这又是什么鬼灵力体系?斗气?魔法?忍术?都2091年了,竟然还有人修仙?老子都毕业十二年了,竟然还有人问我毕业以后选什么职业?老子当然是职业法师啊.......啊呸!一群崇洋媚外的东西?不管了,贫道全都要!嗯,真香!PS,克苏鲁是我儿子!
  • 直至离开之日噬

    直至离开之日噬

    末日类型,随缘更新,铺垫巨长,前期异斗,中前丧尸,中后异界,后期巨兽
  • 道士无名

    道士无名

    刚出生时我们什么都不是,伴随着成长我们会被赋予不同的身份。能力加天赋,生发出不同的等级与作为。无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生命刚开始似乎对他不公,和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但他生存的环境却又给了他无穷的资源,改变命运只有靠他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古代仙侠奇幻的世界,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一切尽在“道士无名”......
  • 圣拂渺记

    圣拂渺记

    自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类,伏羲创日月之后,各地灵物人兽均已受到三神神气的恩惠转变成神兽珍物,而我冥阳,则是当年受一位皇帝的请求,将他毕生记录的这奇异怪事整合成一本书,由此《圣拂渺记》诞生。(本书纯属虚构,勿真)
  • 一切从起始岛开始

    一切从起始岛开始

    面临灭国的危机,墨池国选择使用未知的武器来改变战局,王铭随团长坚守在国都前线直到最后一刻,醒来后却发现,人类全部被带到了一个地方,而这里只能存在六十年,王铭选择前往起始岛试炼,带领子民去往最终的目的地:奇迹之地。
  • 道无上道

    道无上道

    何为上道?道无高低贵贱之分,万道本为一!道为一,存于宇宙天地,衍生万事万物。
  • 穿越之凡女莫瑶飞升记

    穿越之凡女莫瑶飞升记

    现代大龄剩女一觉起来竟穿越异世?悲惨的是穿过来竟是被杀死在新婚之夜的孤女?更惨的是杀她的人是她的新郎?开局一身惨,装备全靠捡
  • 极仙大道

    极仙大道

    龙将转生为大道,凤舞引龙天翱翔。春麦秋割蝗虫祸,祸乃福兮龙意何?转世日照中华龙,他日一朝变主宰。比翼双飞龙凤翔,九五天道又奈何?
  • 阿桂小记

    阿桂小记

    这是一个描述小人物的故事~这是属于小桂子自己的故事
  • 丑妻逆袭记

    丑妻逆袭记

    她用尽全力爱一个人,结果落得毁容险死。侥幸捡得性命,她发誓再也不爱任何人。怎知,傲娇貌美阁主横插一刀,非要她给他做煮饭婆。你谁呀?姑奶奶厨艺再好也不会随便给人做饭的。什么?皇子?不给!什么?暖床?踢飞!什么?你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