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30000000025

第25章 三味书屋及其主人(1)

寿宇

一、三味书屋的含义

一般对三味书屋的解释,都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这主要是从古籍中寻找出来的根据,我叔父寿洙邻好像赞成这一意见。但我自幼以来,不止一次的从我祖父寿镜吾、父亲寿涧邻的口中,所听到解释三味书屋的含义,我觉得这才是三味书屋的真义。从我祖父和父亲的行动中,也说明这种解释是符合我祖父作为三味书屋真正主人之一的人,把原来的三“余”书屋改为三“味”书屋的原因。

我祖父对三味书屋含义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祖父解释:“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作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所谓“诗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以及诸子百家等。祖父只说这是曾祖父寿韵樵亲手拟定,叫他的子孙认真体会,身体力行的。祖父并没有引经据典,来说明意义的出典和根据。因而我所知道的,也就只此而已。

我祖父是个孝顺曾祖父的人。他忠实遵守父训,立志不当官,也反对和禁止他的儿子去当官。我父亲是比较安分守己,遵循祖父意志的。而我叔父很有才学,一心要考个官职,据洙邻婶母多次对我们说:“你们爷爷不许叔父去应考,在那年快接近考期的前几个月,就把叔父锁在楼上房间里,每顿饭都叫人送去,不许他出房门。可是,后来你叔父用一根麻绳绑捆在窗门上,自己缘绳而下,逃出了楼房,终于去北京应考了。”婶母说的情况,知道的人很多。后来叔叔得了朝考一等第一名,当上了吉林省农安县的知县。我祖父就大骂叔叔不孝,骂了很长一个时候。

而我父亲,则是遵守“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也不敢去参加县外的考试,就在家办个私塾,开个中医门诊所。为此,在大门外的墙上,挂了一块“信天庐”的牌子。“信天庐”是我父亲寿涧邻行医所用的别号,在他的处方笺上也刻印有“信天庐处方用笺”字样。有的文章说“信天庐”是我祖父寿镜吾为其居所题的名,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父亲也给别人写写寿文、墓志之类,以此度日,生活很是清苦的。因此,在勉强培养我哥哥大学毕业时,再也无力供我上学。我从初中开始,就由叔叔负担了在上海读初中的全部费用,上高中也补助大部分费用。当我进浙江大学后,因“八·一三”事变,浙江大学多次搬家,我和叔叔失去联系。但解放后,我在人民银行工作时,叔叔有时还给我寄钱、寄药。我叔叔对我真是恩重如山,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他的恩德。但在解释三味书屋的意义上,觉得叔叔是否因为他违拗了祖父的禁令,所以另作解释的。以上所述,——“三味”书屋的含义,只是我根据实际知道的事情而写的。究竟哪个是正确的?我也缺少分析能力,不作评论。

二、我印象中的祖父

当我在三味书屋接受祖父启蒙教育的时候,祖父已是七十高龄的老人了,但精神还很旺盛,教书仍然认真严格。和我同时上学的,约有六七人。

那时,绍兴已有教会办的承天中学和私立的越材中学,以及省立第五中学,都是初中。而附近为纪念陶成章而办的成章小学,规模宏大,学生多,教的是新知识,因而上私塾的学生也就越来越少了。我到十四岁,去上海读初中时,三味书屋好像已没有学生。这时祖父已七十七八岁了。

我接受启蒙教育的课本是《三字经》、《千字文》、《龙文鞭影》之类的书,高年级的学生读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再高一点是《古文观止》,《诗经》已不大读了。《书经》、《易经》则更不读了。

当时,三味书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一些为商店当伙计的人材,所以还教珠算,学写字,以及教些商业书信文件、如何订合同、写契约之类的知识。绍兴虽以当师爷出名,但三味书屋没有给学生教授官府用文等方面的知识。

总的说来,还是以培养当个有文化的老百姓为宗旨的。据说,在鲁迅上学时代,有的私塾教如何写八股文和试帖诗,但三味书屋从来不教这种东西,而且反对学这种空洞无物、约束人的思想,而专为应试需要的东西。

我家祖籍在河南中州,家谱中有“尧之子,封于铸”的记载。后去金为寿,这是姓寿的来由。后来,部分迁到浙江诸暨墨城,成为墨城寿氏。再后来,又有一部分家族迁居到绍兴。初在偏门外,镜湖之畔,这里是米行、榨油坊、酒坊的集中地。我幼小时,偏门外还留有寿同昇酒店,父亲常带我到那里,叫我称寿同昇酒店的主人为“海叔叔”。据说,我的高曾祖峰岚公即在那里酿酒、卖酒的。后来大概积了点钱,买下了三味书屋这座房子。三味书屋只是整座房子东面一排侧屋中的一小部分,中间是正屋,西面同样还有一排相似的侧屋。

到了我曾祖父韵樵公的时候,他已不是一个靠酿酒为业的人了,而是爱好诗书、能写字的书香子弟了。但这时,清王朝腐败堕落,卖官鬻爵,人民受官吏压榨、残害,苦不堪言。我们绍兴当官的人家很多,就在我家附近这条街上,从东郭门向西看来,有大夫第、朝议大夫第、谏议大夫第、秋官第等牌匾,挂得一家挨一家的。同时也流传着不少“早为朝中官,暮作囚中犯”的故事。官场倾轧,文字狱遍及全国。我曾祖父觉得官场不但是是非之地,而且认为,为祸国殃民的清王朝去当官,也就是为虎作伥,害人害己。于是把三味书屋的办学方向,也定为子孙的生活道路和方向,不许自己的子孙应考、买官,要甘于“布衣暖,菜根香,品尝诗书滋味长”。到我祖父时代,鸦片战争带来的灾难,降到中国老百姓的头上。五口通商后,其中宁波口岸,就在绍兴附近,绍兴城建起了真神堂,浸礼会办了幼儿院、教会学校,外国人不断涌进绍兴。外国人豢养教徒中的败类,霸占土地、房产,仗势欺人,不可一世。

这使祖父愤恨万分,因而在嘴里常发出骂洋鬼子的骂声。我的侄女纪佺,当时在离我家不远的张马弄的一个由浸礼会办的幼儿院上学。有一次纪佺因病有几天没去上学,不料一个外国人忽然闯进大门,经过三味书屋门前,说是来找纪佺探望她,这个外国女人会说很好的绍兴话。这是我当时在三味书屋读书所亲眼看见的。我曾看到一篇文章,说是由于我祖父的外孙范钟鋆在承天中学读书而引来外国人来家的。这是张冠李戴,弄错了。我祖父见到了,十分愤怒,说:“谁叫这洋鬼子到我家来的,怎能让洋鬼子来玷污祖先洁净的祖业?你们太不孝敬祖先了。”一直骂了好几天。那时我还在三味书屋读书,便劝祖父不要动怒,再不要生气了。但祖父很不平静,过了不久,他叫人在后院的竹园内,为他自己砌了一个寿坟,以为有他的坟墓在家里,这房子也就不会被外国人霸占去。过了几年,家里人发现放在寿坟里的木材等物,大都腐烂变质,或被虫蛀蚀,才知此处土地太潮湿,是不适宜造坟葬死人的。

从我祖父的言行不难看出,祖父对当时的不良现象很不满,但不是像秋瑾、徐伯荪等先烈那样敢挺身而出干革命,而是采取消极抵抗的态度,如不许子孙当官做老爷,不培养学生做官当老爷的本领等。

我祖父直到晚年,虽然骨瘦如柴,但精神十分旺盛,除了有时爱骂人外,一般仍是谈笑风生,毫无衰颜老态。去世前,也无小病,只因每年阴历七月半,家里要准备许多桌祭祖宗的菜肴,鸡、鸭、鱼、肉比较集中,因而人人都未免要多吃些油腻的东西。祖父一向胃口很好,又多喝了几口黄酒,于是泻肚,拉了几天肚子,人也就被拉垮了,他毕竟已是八十高龄的人了。如果不是这场拉肚子,他也许还能多活好多年。因为总的说来,他的精神是乐观的,生活不富裕,他从无怨言,从没听到过他因生活清苦而发牢骚。骂人是他对不平事件的发泄,骂过就算,主要骂的是洋鬼子。对有些仗势欺人的人,骂个王八蛋。他十分敬爱侠客,对刺秦王的荆轲和虬髯客、大铁锤等人,十分称道,也喜欢对我们讲这类故事。他也百读不厌地背诵、朗读这类传记,常常是自得其乐的高声朗诵。他对项羽,好像比对刘邦好感些,因而有时也要大声念“力拔山兮,气盖世”之类的辞句,却没听他背过“大风起兮云飞扬”之类的歌词。他对亲友不爱富嫌贫,往来关系比较密切的是贫困亲友为多。左邻右舍间,也不爱串豪门富户的门,有时还为被豪门欺侮的长工鸣不平。

我是参加祖父入殓仪式的人之一。我祖父穿的衣衫,都是当时老百姓穿的衣服、长袍、马褂、中式裤子等,共有寿衣十三件,套在一起。当时有专门帮忙做入殓工作的人,入殓前,其中一人站在凳子上,手里拿一杆秤,秤钩上钩了全套入殓衣服。另有一人发问:“衣服多少重?显不显?”这时称衣服的人就大声回答:“百两六斤四,显咯,前面还是后面高。”显不显,是绍兴土话,即“秤杆翘得高不高”的意思。这两人一问一答后,才拿去给死者穿上。

他所说的“百两六斤四”,是指衣服有一百两重,而十六两制的百两,正好是六斤四两。至于一问一答“显不显”,“显咯,前面还是后面高”是取吉利的话,意思是子孙后辈比祖先前辈,人财更兴旺发达,更高更好。在称衣服时,他故意把秤砣往前面移,使秤杆尾部翘起来,形成后面比前面高,也就成了所谓后辈比前辈高的吉利话。这些情况,当时参加入殓仪式的亲友,都是见到的。

同类推荐
  • 向来风花雪月:江南爱情笔记

    向来风花雪月:江南爱情笔记

    杭州最适合谈情说爱之处,或者说最易触景生情之处,应该还是在西湖边上。触景生情,小时候学写作文总是学不会,总是假生情或生假情。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在杭州生活的笔记,书中记录的是风景,记录的是历史,记录的是文化,记录的更是感情!
  • 江南文化与跨世纪的当代文学思潮研究

    江南文化与跨世纪的当代文学思潮研究

    本书采用以浙江、江苏为主,兼顾上海的方式对此进行解读。也就是说,将“江南文化”具体为浙、江、沪三地的文化,这也是通常所谓的狭义的“江南文化”的概念。具体论述分上、下两编展开:上编部分,主要从“思潮与事件”两个维度展开论述,涉及“断裂”事件、“新概念作文”事件、《沙家浜》事件、余秋雨及其文化散文的论争、金庸及其武侠小说的论争、江南的寻根文学、江南的先锋文学等。上述这些事件与思潮当然很复杂,但它们都与江南文化具有密切的关系,是江南文化在特定时空环境下的特殊表现和必然产物。
  • 七夕

    七夕

    《七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教师公文包-精神文明

    教师公文包-精神文明

    本书内容包括文明之邦、语言文明、行为文明、现代内在美、现代礼仪美五部分,对中小学教师自身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阐述。
  • 中国式谱文化

    中国式谱文化

    摆谱,从表面看是一个泛泛的话题,既不敏感,与社会热点也并无多少交集,但是深挖其内涵不难发现,它是每个人冥冥之中注定不可逃避的行为,是隐藏于人们灵魂深处的一种本能。
热门推荐
  • 仙神之界

    仙神之界

    一声吼轰天灭地,一枝叶便可横扫千军。唐东重生到这个妖兽众族并立,满腔热血毅然立誓要在这世界闯荡出一番惊天动地之事…然而圣院考核,他却连一点儿灵气都没!
  • 深渊血影

    深渊血影

    持刃杀生,为无上大道,我的世界尔虞我诈,生死看淡。不惧,不悔。
  • 太上诏

    太上诏

    太上诏出,有死无生。然而叶归人现在还只是太上门的唯一传人。
  • 不一样的穿越影视

    不一样的穿越影视

    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影视!曾加获得穿越影视的能力,在里面改写出不一样的剧情!开头获得能力,后面开始正式剧情!……
  • 洛克王国之永恒传说

    洛克王国之永恒传说

    魔法祭之日,《黑月之篇》与《新月之章》两本洛克王国史上最重要的两部传说篇章双双被盗;法则闪电降临,曾经被封印的黑暗宠物重现王国……迎来的,到底是黑暗的毁灭,还是光明的重现……
  • 又爱又恨的父亲

    又爱又恨的父亲

    一个刚满十八岁的少女刘希望母亲生下她不久就去世了和爸爸一起生活虽然家庭残缺但是希望和他父亲对生活都很乐观但是自从父亲学会赌博之后希望的生活里只有赚钱给钱还钱受自己家人的侮辱.......
  • 懒医成妃

    懒医成妃

    这是一个懒到极点的女青年误入异世被迫为医、为妃、最后为帝的故事。秦璃雪意外堕入来到未知的朝代,原以为换个地方能够安稳懒散的渡过余生,奈何老天看不得她安逸,给她安排了个冤家专与她作对。他欺她,宠她,气她。她避他,毒他,扰乱他的江山。当她君临天下时,他快马加鞭送去一纸求婚书:江山为聘,愿你笑颜如初。(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仙魔谭

    仙魔谭

    天地之间,仙魔鬼怪。传闻尘世浮生,有无血之人,生不走轮回,死不入地狱。一世存活,一世罪恶。天道不允,一生阴霾。所谓前世何为果,今生受者是……------------------------------------开启码子之旅,感谢书友支持!
  • 五印镇魔图

    五印镇魔图

    他无意触碰到网上买来的姻缘石,结果发现,穿越了?莫名其妙来到这个新世界,该怎么填饱肚子是个大问题。坑蒙拐骗?不行,洒家是正经人。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我穿越到了大森林里!?手背上的印的绿色小虫子又是什么鬼?苍天呐,我不要这悲惨的开头
  • 细思之极

    细思之极

    每一个故事都很故事!每一段回忆都很回忆!夜空中也会出现夕阳!!!品味每段人生……细思每段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