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366200000004

第4章 当黑夜来临

「面对比逃避更轻松,不在孤寂中沉沦,就在困境中重生。」

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在逆境中发现自己,求得生存,是中国古人的智慧,也是古人的境界。当杨佳的视野渐渐被笼上一层黑暗的时候,先贤的教诲就出现在杨佳的脑海中。她想起年轻时读过的一个故事。一名死囚犯在临刑前突然被叫到国王的跟前,国王饶有兴趣地想做一个实验,于是对那名死囚说:“如果你可以端着一碗水,绕着皇宫走一圈,一滴水都不洒出来,那么你就不用死了。”

皇宫的路,高高低低,但是这个死囚手中满满的一碗水,真的一滴都没有洒出来。围观的人都沸腾了。国王又惊讶又高兴,兴奋地问:“你是怎么做到的?”死囚很激动地说:“这哪里是水,这分明是我的命啊!”

杨佳想起另一则关于鹰重生的故事。可以活到70岁的鹰,是世界上最长寿的鸟类。但是在40岁的时候,鹰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脯;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捕捉猎物;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翅膀变得十分沉重,使得飞翔十分吃力。鹰需要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痛苦地蜕变。勇敢的鹰,会打碎自己的喙,拔掉趾甲,扯下多余的羽毛,用血的代价换取重生,换取在蓝天翱翔的机会。

她,就是那个小心翼翼捧着那碗生命之水的人,就是那只凤凰涅一般渴望着蓝天的鹰。

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不在孤寂中沉沦,就在困境中重生。

坏消息让人猝不及防

「生命本无常,除了坚强面对,我们别无选择。」

先生给她递来一个苹果。杨佳抬起头冲他笑着。一瞬间,她发现窗外已经是秋天了。

北京的初秋总是那么爽朗,带着些清冽的凉意。远远地,可以看见高天上排成行的雁阵;近处则是摇曳的树叶,它们记录着时光的痕迹,还没有把正在告别的夏天,变成泛黄的记忆。

再看到手里的苹果,杨佳忽然觉得视线有些模糊,怎么看不清了?她有点慌乱。

先生过来扶住她的肩膀:“你看你,把自己弄得这么累!休息一下眼睛吧,不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吗?来,过来看看顾城的诗。”

“你觉得我的梦想可以实现吗?”杨佳看着正在翻书的先生问道。杨佳所说的“梦想”,是心里已经画了很久的那幅蓝图。杨佳要坚守自己钟爱的讲台,做一个受人尊敬的好老师。

秋光里,她的先生点点头。那个场景如梦如幻,让她沉浸在幸福之中,可那样的幸福,又一点点离她远去了。

1992年年初,她的眼睛正式向她“报警”了。有一天,她眼前一晕,书上的字一个都看不清了。然后是手边的水杯、钢笔,然后连桌子、窗户都开始模糊起来。

天黑了?还是近视了?连续几年的忙碌,身体就通过这种方式向她抗议?

谁知那远远不是抗议。那是一种无法挽回的、不可逆的损伤。但“一心只想往前飞”的她,又怎么会想到,前路其实已经被黑夜所笼罩呢?“嗨,没什么大不了的,下次去配副眼镜,治一治你们这俩不听话的。”她这话是说给自己这双眼睛听的。

可是她的双眼似乎并不在意警告,它们依然这样任性地一天天坏下去了。她开始能看到一片世界,然后是一条,最后变成一线,视野越来越窄。“佳佳,到底出了什么情况?你的视力怎么一下子退化那么多?”换了一副又一副眼镜,视线却始终没能再清晰回来。她只能给父母打电话,然后二老就这么担心地说。

“你必须马上去医院!”父亲的口气很强硬。他可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出什么问题。

医院的检查结果出来了,很简单的一张诊断书,但拿在手里却沉甸甸的。一道晴天霹雳撕开她的天空,随后迅速恢复一片雾蒙蒙的景象。父母陪着她去的医院,现在却被医生拉到隔壁房间里,杨佳听得见他们在悄声说话,父亲的喘息变得沉重起来,急促地呼吸着,杨佳从他们的谈话中听到了几个字:“黄斑变性。”用医生的解释就是,杨佳将失明,而且不可逆转。

错愕的父母半晌都没有说话。父亲沉默着,拉着她就走,仿佛他转头就能忘记,女儿虽是一个即将失明的人,但对眼前的世界还看得一清二楚。

这是一个需要适应的过程,对她的父母是这样,对她更是这样。

得知自己一定会失明,首先浮现在她脑海里的,是那卷美好蓝图一点点化成灰烬,随风飘散。“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我会得这病?那我的课怎么办?我怎么生活?”她变得歇斯底里,谁的话都听不进去。

“佳佳,你别着急,北京这么大,咱们一家一家医院地找,我不相信治不好你的病!”父母也跟着着急。

于是,带着一线希望,杨佳和家人开始走遍北京的医院。听说哪里眼科好,他们就去哪里看,但是医生都只是摇头,“这个病来得很突然,而且很难治好,还是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吧!”

所有的结果都是一样,都很令人沮丧。为了治疗眼睛,杨佳甚至接受了最为痛苦的球底注射,但是依然收效甚微。在那种钻心的痛苦过去之后,她已经绝望,绝望像黑夜一样蔓延在她心里。

有一天,她在家里,没有去上课。3岁的女儿过来找她玩,她听见了她的声音,伸出手去,却没能牵住她的手。她的视力已经很弱了,连女儿在哪里她都看不到!她实在忍不住了,趴到母亲怀里号啕大哭。

“我女儿才3岁,这该怎么办啊?我又该怎么办啊?我还没有看够这个世界,我不能没有眼睛啊!”

杨佳在哭,母亲跟着在旁边哭,母女两人哭成两个泪人。结果女儿在旁边也跟着哭起来。那段时间,无论是谁,都没有办法安慰她。他们说的道理都是那么熟悉,她全部都懂,但是没有一句话能够进到她的耳朵里和心里。

丈夫看到她这个样子,也在不停地安慰她。可是那时候她太痛苦了,没有什么比失去明天更让人沮丧了。她不想吃饭,不想上班,不想跟任何人说话,甚至都不想起床。女儿在旁边跟她说话她也懒得理。终于有一天,同样在痛苦中挣扎的丈夫失去了耐心。

“你这个样子,怎么能当好一个妈妈?”有一个晚上,他冲杨佳吼起来,“你这样只会给孩子带来阴影!”第二天他就提出了离婚,而且坚决要求孩子的抚养权。

杨佳没有回应他,她连回应他的兴趣和力气都没有了。不久,杨佳收到了法院的传票,才知道丈夫已经铁了心要离开她了。签下离婚协议书的那一刻,她已经毫无感觉,但是她知道自己心里在流血。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回家的,从此之后,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很久,谁都不见。

后来,父母把杨佳接到了他们的住处。父亲安慰她说:“佳佳,生命本来无常,除了坚强面对,我们别无选择!”

而杨佳的脑海里,一直有个声音在回荡:“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她要遭遇这一切?她该怎么办?越没有答案,她就越钻牛角尖。

也许,某一步走错了,导致她错过了时机?她曾经是那么一帆风顺,命运之神那么眷顾她,现在怎么就变成了“生命无常”呢?

她忽然想起了那个秋天,窗外摇曳的北京的秋叶。透明的光滑过窗户,滑过她的眼睛。

那样的秋天不会再有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

「人生的失败不是跌倒,而是从来不敢向前奔跑。」

病情给杨佳的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父亲。在开导她的时候,他总是忧心忡忡;而只剩他一个人的时候,他更是沉默寡言。一辈子都很坚强、开朗的父亲,连杨佳的前夫把孩子带走的时候,他都不曾有过一丝的软弱。但是面对杨佳的时候,杨佳分明感觉到,这个饱经风霜的男人,内心飘忽着一团被狂风乱卷的火焰。

最开始,他并没有对杨佳说什么,但是从他的长吁短叹中,杨佳凭一个女性的直觉,明白他心头那块沉重的石头是什么——他很担心女儿原本幸福的家庭就此破裂。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杨佳的视力下降之后,情绪也随之跌落到谷底,与家人的关系变得微妙而紧张。最后,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这个家。父亲是老知识分子了,可以想象他当时承受了多大的心理压力。他铁青着脸,却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把自己关在房里沉默着、沉默着。

杨佳不由得庆幸,那时候家人都住在北京,而不是在湖南老家。否则二老要如何面对街坊邻里异样的目光?那时那刻,即便是最温暖、最贴心的问候、开解,对他们来说一定都是莫大的压力。她也寡言少语,因为视力不稳定,心情也不好,所以很少出门。有时候,一家三口就这样坐在家里,慵慵懒懒,什么都不想干,什么都干不了。

父亲一定没有想到,在他这个年纪,居然会遭遇这样的事情。一开始他过不了这道坎,一旦脾气上来,或者在家里狠狠地诅咒那个狠心离去的男人,或者又为了自己见不到外孙女而倍感伤心,他不太愿意和女儿四目相对。而杨佳,在越来越蒙眬的视线中,看到一位老人慢慢弯曲下去的身影,感觉到了他那快被压力压垮的心。

母亲操持着家里的一切。和父亲不一样,母亲是那种很坚强,也很少会表露出脆弱的人。她和杨佳的父亲经历了很多的风风雨雨,到了这个年纪,她本该像左邻右舍的大妈们一样,或者惬意地逗引着孙儿,或者轻松随性地练练扇舞、耍耍宝剑。但是经过这件事情之后,母亲反而在家里忙碌得更多了。

“佳佳,想吃什么,我给你做!”母亲有着一手很棒的南方手艺,做的湖南菜特别好吃。但那段时间,她常常心不在焉,结果不是把菜炒煳了,就是盐放多了。

他俩偶尔也会争执,因为心情都不太好,舒展不开,所以有了更多逼仄的理由。杨佳知道这份戾气是自己带给他们的,心里愧疚不已。

那些天,家里一片寂静。阳光都照不进那扇紧闭的窗户。

昏暗中,父亲留下了一个凝重的剪影。他坐在沙发上,杨佳坐在一张小木椅上。昏暗对她而言并不奇怪,因为她的视线里本来就没剩下多少亮光。但她看到父亲的身影,一动不动,除了轻微的颤抖——那是呼吸,也是叹息。

父亲尽力张开自己的翅膀来保护杨佳。有一次在家里,杨佳要去厕所,但她的眼睛已经无法确定前进的方向,一下子撞到了小木椅上。翻倒的椅子绊住了杨佳的腿,她随之也翻倒了。“佳佳!”父亲一声惊叫,连忙赶过来。结果他扶住了杨佳,自己却撞在墙上,头上磕破很大一块,鲜血直流。

从那天开始,父亲有意无意地就跟在她身后。女儿走到哪里,他跟到哪里。

杨佳想,为了这一对老人,怎么也不能让自己就此消沉下去。

有一个晚上,杨佳半夜惊醒,忽然发现门外幽幽亮光。老两口对坐无言,只是叹气。

“你说佳佳这可怎么办呢?以后路还这么长,我们也不可能陪她一辈子……”

父亲这话听得杨佳心酸。她鼓起勇气走出房门,“爸妈,你们别在那里瞎想,我眼睛这几天已经好多了,可能没那么吓人……”

话没说完,杨佳“咚”地一下撞到了虚掩的门上。

那晚,父亲坐在她的身边,给她讲了一个故事。他是地质工作者,找了一辈子的矿。父亲说,最有价值的矿,往往也是最难找的矿。尤其是在一些矿产资源比较贫瘠的地方,他们的探矿队可能十天半个月都找不到一点线索。“感觉这些矿产在跟我们捉迷藏一样,你好像要接近它了,挖了半天,结果还是一堆土,什么都没有。”父亲说,其实每个人都会有特别迷惘的时候,那时候他们探矿,就特别想回家,特别想退缩,风吹雨打,披星戴月,时间长了谁也受不了这份苦。但是就是那种“再坚持一下,不要浪费了心血”的念头,支撑他们一直走下来,“有时候矿藏就在脚边上,多走几步,结果就完全不一样。”

父亲所拥有的,是他大半辈子的工作经验。一个人孤零零的时候,他就在这样的路上思考,思考探矿的结果,也在思考人生的旅程。什么样的挫折他没有遇见过?多少次绝处逢生就这样说来就来!其实父亲比她想象的要坚强——当他知道女儿也会坚强面对的时候。

女儿永远是父母身边的小棉袄,父母也永远是女儿头上的一片天。只要他们在,天就在,女儿一定可以在这片天空中重新飞翔。

最难熬的是等待

「无论你多么不幸,这世界永远有比你更不幸的人。」

杨佳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世界在远离她。原来迟钝的一些感觉,现在变得非常敏锐,比如她的脚下,走路会经常崴脚,或者被马路牙子绊倒,但听力似乎比原来更好,嗅觉也灵敏很多。她知道这不是好事情。

最初看病的时候,她每次都会问医生:“大夫,这个病现在能治吗?中国不能治,外国可以治吗?”医生总是摇摇头:“目前整个医学界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

看到杨佳完全不能接受的痛苦模样,医生们也非常同情。有一位医生告诉杨佳,黄斑变性常常发生于老年人群体中,随着年龄的增加,视网膜组织退化、变薄,黄斑区就会出现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来自血管,那些微小的血管出现渗透,破坏黄斑,让患者看东西的时候出现变形,最终视力下降。“像你这么年轻,得这样的病,也并不多见。也许有奇迹发生呢?”

话虽然这么说,但杨佳很清楚,这只是一种非常委婉的宣判。其实她的眼睛已经被这种不治之症判了极刑。她跟医生说:“不用安慰我,我可以勇敢地面对这种疾病。”

但病症比她想象的严重得多。很快她就觉得,有那么一朵乌云飘进了她的心中。

她从不甘心,一直磨到心灰意冷。她每天都不想睡觉,害怕一旦眼睛闭上,第二天再醒来就是茫茫黑夜了。她躺在床上,给自己发明了一种游戏,用眼睛去寻找天花板上的蛛丝马迹。那可能是一条细小的裂缝,也可能是一小块水渍什么的。找到了,她就盯着看,一只眼睛累了,就换另一只。

谁知道她的那份不舍呢?再无聊的画面,只要能看见,对她而言就是幸运。

尽管自己的眼睛患了重病,但杨佳没有耽误工作,每次看病,基本上都是趁周末、假期或没课的时候。为了坚守讲台,她想尽了办法,希望不露破绽,不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病情,不影响学生的正常上课。她希望自己在学生面前,永远像自己教的课一样完美。她把悲伤藏起来,留到回家蜷在自己的小屋里。课堂上,她尽量不露声色地继续讲课,无人的角落里,才任由泪水默默滑落。

杨佳不愿意父母陪着她吃苦,于是办了住院手续,离家里远远的。她开始习惯给二老打电话,说病房里面挺好,大家在一起还能说说话。最重要的是,在这间病房里,她觉得自己不是唯一一个受苦的人,心里会稍稍平和一些。

痛苦来得太快了,它几乎用闪电战的方式,席卷了她的整个领土。然后,在它的铁腕统治之下,沦陷区水深火热。

她觉得眼前有一道帘幕,它正从两边向中间慢慢合拢。她不敢去想象,舞台上那段精彩的人生就此谢幕。自己不过是而立之年,却要用黑与白的方式,度过这还剩下一大半的余生吗?

也就是那段时间,她体会了等待的痛苦。如果说突如其来的痛苦,像一座山的轰然崩塌,或者是一片海啸翻卷颠覆,那反而是一种痛快;真正的痛苦是等待,没有任何希望地等待一个结果最终到来,不紧不慢,没有转机。知道了结果的等待是多么乏味,但不得不等待的状态更是一种煎熬。

有一天,一封邮件忽然发到了家里,父亲转交给了她。是她在国家图书馆办的新借书证。想起那些泡在图书馆的日子,想起那些宁可啃着馒头也要把书看完的日子,她忽然心疼自己,心疼那些余下的大把的、却又已经看不到任何光彩的岁月。

大颗大颗的眼泪滴落在图书证上,而她已经看不到证件上的照片了。

就在惶恐和不安之中,那一天还是来了。

1992年3月的那个早晨,她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刻。杨佳像往常那样睁开眼睛,一边习惯性地看向天花板,一边摸着打开了床头灯。北方的冬夜很长,整个屋子里黑咕隆咚的。床头灯没有亮,连按几下,只听见啪啪的开关声,却没有光线。

“妈,是不是停电了啊?”母亲总是起得很早,所以她经常有事情会想到先问她。母亲走进她的卧室,“佳佳,你床头的灯是亮的啊!”说完她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声音戛然而止。

这一天终于来了。

她可以结束漫长的等待了。经过医生的检查,她几乎能听见他轻微的叹气,还有父亲沉重的呼吸声,母亲应该在一边努力掩着嘴巴,不让自己的哭声影响到女儿吧?她摸着桌子的边沿站起来,哭了吗?还是有一种外人摸不透的微笑?她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表情,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家的。

她已经彻底失明。每天都在这种煎熬之中,每天都在祈祷这一天不要到来,可这一刻刚刚到来的时候,她却比平常要平静得多。她不知道是应该抱怨上苍还是感恩命运。最初失明的那一晚,周围的世界安静极了,她终于有时间去思考很多很多成长的片段,每一个快乐的时刻她都会笑出声来,每一个难过的时刻都让她热泪盈眶。

失明,让她回顾了二十多年的成长岁月,在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里,它把世间的美景留在她的脑海中——如果不能继续拥有,至少她努力做到不会忘记。

而往后持续的黑暗,她永远不明白,那是对什么的惩罚。

再也看不见父母、女儿的笑脸,再也看不见家乡满山的杜鹃花,再也看不见最爱的书本和学生的作业,她走在无人的荒原,永远也走不出去。

从彩色变成黑色这一年,她29岁。

像孩子那样从头开始

「只要没有选择放弃生活,就没有理由不继续前进。」

完全失明之后,杨佳无可奈何地向单位请了病假,回家休养。

她没有去单位整理东西,一切请老父亲代劳。同事和学生都有些惊讶,尤其是学生,他们第一次正式听说她的病情——其实还不是全部。“你教的那些学生都是好孩子,他们都说要来看你,我还是拒绝了。”父亲回来跟她说,他怕人一多,又影响女儿的病情。

她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再回到那个讲台上了。名为休养,其实就是离职,而且她的内心也不可能平静下来。

她记得刚刚离开的头几天里,她还是按照那个生物钟醒来;到了晚上,吃过晚饭,她起身就往卧室走,准备去备课。可走到门口她忽然就想起,自己已经不需要备什么课了,她苦笑一下,内心一阵刺痛。

告别讲台的挫败感,可能比失明本身更让她受伤。她是多么热爱这三尺讲台,多么享受那些清澈的眼睛盯着自己的感觉。她曾经围绕这一方小小的讲台,制订了一个多么宏伟的人生计划,现在计划泡汤,一切却不能重来,一切都没有结果。

但她知道,在她的内心深处,有那么一个微弱的声音,正在慢慢变强:生活在继续!她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心里一惊。是啊,既然自己没有选择就此放弃生活,她有什么理由不继续前进呢?眼睛失明了,但是手脚是完整的,智商并没有受损,相反自己的其他感觉更加敏锐了。

有些事情,没有走到绝境,就不会出现转机。人就是如此,只有失去了一切,你才会发现,其实本来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失去,你拥有的其实从未离开。那就是勇气,继续走下去的勇气。

这种勇气在她体内油然而生。她的反应让父母都感到惊讶。就在把东西清理完毕之后,她忽然对父亲说:“爸,明天开始,您陪着我学走路,行吗?”

“好,好!你放心,孩子,没什么过不去的坎!”老父亲激动得哽咽起来。

她感觉自己是一只穿过雷雨的飞鸟,没有失去飞翔的勇气;是一个失去了阵地的战士,但是没有失去战斗的决心。摔倒了,再爬起来,这才是她杨佳!

生活几乎是从零开始的。最开始,她连把吸管插到饮料盒里面,都要费老半天劲,总是找不到那个位置。她在家里一切都要靠摸索,撞上墙角、桌腿,都成了家常便饭。有一次,她的手摸到滚烫的开水壶上,疼得尖叫起来。

从此母亲就不再在家里烧水,改到楼道里面了。家里的一切也都变了样,原来放在屋子里的家具摆设全都靠了边。

她尝试着习惯家里的尺寸,从沙发到茶几大概是多少距离,从卧室到门口大概要走几步。她一点点记在心里。脚尖一点点探索,手指慢慢地延伸,这种感觉既悲壮又奇妙,她感觉自己又活了一次,正在静静地等待重生。

就这样大概过了一两个星期,她已经可以很好地掌握家里的每个方位了。再没有哪张桌子和椅子可以拦住她的去路。她提出要上街去,不能老是待在家里。父母沉默片刻,还是答应了。

当门外的风吹到脸上的时候,她咽了一下口水,有点小紧张,不由得攥紧了手中的拐杖。盲杖就是她的眼睛,她要用它来探索世界。

“嗒、嗒、嗒”,一个趔趄,她居然被自己的盲杖绊倒了。父亲赶紧扶她起来。“孩子,还走吗?”她狠狠地点点头。如果这点困难就害怕了,那她还是那个15岁就读了大学,喜欢把“那就试试看”挂在嘴边的“小天才”杨佳吗?

最严重的一次,她一脚踏空,摔得头破血流不说,右脚还摔成了习惯性骨折。医生警告说,如果再这么摔下去的话,这一辈子就别想再站起来了。

她只有苦笑。苦笑之后更不信邪了,她偏要站起来,还要走得更远。

她给自己配了一副眼镜。父母有些不理解:“佳佳,你都这样了,还要戴眼镜干吗呢?”他们不会明白,只有戴着这副眼镜,她的鼻梁和脸颊上,感觉到有那么一层保护遮挡的时候,心里才会有安全感。

这副金丝边眼镜,从此就成了她最亲密的朋友。只有它懂杨佳的心事,她那些最隐秘的痛苦和欢乐,也都藏在了镜片后面。

失明后,起初她最不适应的就是没有了方位感。平时穿惯的T恤衫找不到前后;上班时,同事说:“杨佳,水瓶在那儿”,一句简单的“这儿”“那儿”她却要琢磨很久;在一次乘车的时候,她拉着扶手站着,有位热心的乘客对她说:“那里有座!”她一动不动,站在那里拼命想:“这儿”“那儿”是哪儿呢?接着又想,一个连“这儿”“那儿”都分不清的人,她生命的定位又在哪里呢?

她禁不住悲从中来,她心里清楚,今后的生活,必须找到生命的支点!否则,她的生活将没有方向,将不知道往何处走。可是,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呢?

回到家里,关上门。躲在被窝里,她根本睡不着,拼命地想今后该怎么办呢?干些什么呢?如何开始呢?她觉得自己犹如一艘在大海中失去了方向的船,有沉没的危险,内心的惶恐让她刻骨铭心。必须,必须尽快找到新的方向、新的目标!她在心里告诫自己。

失明迫使她闲下来,让她有了足够的时间,可以去思考,自己究竟需要什么?究竟要做什么?又应该怎么做?她最喜欢的事情就是阅读,可她现在没法阅读,那就来听吧。好在一盒磁带也没有多贵,收音机也非常方便,她就去找节目听,找磁带听。看不了书,她就听书。她开始一摞一摞、一箱一箱地买磁带,录音机用坏了一台又一台。

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写字了,妈妈给她做了一个写字板,但遗憾的是,写的字总是缠在一起。没办法,她开始想学盲文,可她过了年龄,盲校不收了,只有通过电话向老师请教。这个时候,她才知道,盲文也有中文和英文。并且,她所钟爱和擅长的英文盲文相比中文更难学,因为每个单词都是那几十个字母组成的,实在不易区别。在经历了初学时的懊恼和烦躁后,她静下心来,从头学起,从ABC摸起。

峡谷里也有一米阳光

「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得知杨佳眼睛生病之后,有很多亲戚朋友赶来探望她。当年岳麓山脚下那个聪明的“佳妹子”,如今将关上她心灵的窗户,让很多人扼腕叹息。

也许他们很多人都不会相信,遭遇了这样沉重的打击之后,她可以自己重新站起来。但实际上就是如此。她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太多,所以不能再失去父母对她的关爱和希望。人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失去的时候痛不欲生,但是一旦决定继续往前走,就会抓住那些还在的东西。

要问她,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她走下去?往深里说,是对父母和对生活的那种热爱,更现实一点,则是她曾经所敬仰、所崇拜的那些生活的强者,他们的经历带给她无穷的鼓舞。

从开始感觉眼睛不舒服,到最终失明,大概经历了两年时间。

失明之后,杨佳经过了一段非常失落、非常痛苦的时期,但人的内心总是有一种生存的欲望,它会一点点地将人从绝望中拖出来,学会接受现实、学会改变自己。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更合适的态度,能够度过一段黑暗的冬夜。

后来有很多人非常小心地问她,是否想过结束这一切。她明白他们是什么意思,但是她不曾这样想过。杨佳会告诉他们这样一个故事——

她开始听收音机、开始听磁带,用耳朵和世界保持联系。除了英语学习之外,她还听歌,有一天,一支熟悉的旋律飘进她的耳朵。咦,她几乎都想不起,自己什么时候买了这盘磁带。这首歌叫I Just Call to Say I Love You,中文歌名是《我打电话给你是想告诉你我爱你》,演唱者是Stevie Wonder。她突然想起来,这位歌手也是个盲人。但是从那轻盈的歌唱中,她一点都听不出伤感,欢快的旋律打动了她。

为什么人家就能这样自由、欢快地歌唱,并不被身上的残疾所拖累呢?整整一个下午,杨佳都在反复播放这首歌,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家里没有人,世界非常安静,人这一辈子,到底什么是最珍贵的,而什么又可有可无?

她从海伦·凯勒身上找到了答案。她找到了新办法读书——她一边学习盲文,一边用耳朵听。她特地又“读”了一遍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是蜚声世界的大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她不仅是一位盲人,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盲人大学生,毕业于哈佛大学。海伦出生19个月就因为猩红热失去了视力和听力,接着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但她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在导师安妮·沙利文的帮助下,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后来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海伦是一个奇迹,更是一个榜样、一个动力之源。除了文学创作外,她热心社会活动和残疾人事业,跑遍美国大大小小的城市,还到过很多国家,为残障人士到处奔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全心全力为那些不幸的人服务,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同样的遭遇,甚至海伦更加不幸,但她却创造了让世人感叹的奇迹。再次读海伦·凯勒的故事,杨佳百感交集。“我是这么一个懦弱的人吗?有了海伦在前面,我还找不到自己需要的道路吗?”她惭愧地问自己。海伦给了她力量和启示,提醒她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拥有的,尤其是父母和朋友的关爱和鼓励。

毫无疑问,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都只来这个世界一次。如果因为一辆车的车灯坏了,就要抛弃整辆车,谁会这么做?那么生命同样如此。而且,生命并不完全属于自身,生命属于父母、属于爱我的人、属于我爱的人。为了这样的情感,生命应该要活出姿态、活出尊严、活出力量和希望。因为没有人会去喜欢一个卑微的、无用的生命,只有充满爱的生命,才能打动更多的人。

后来杨佳听到了乔布斯的那句名言:“活着就要改变世界。”她非常认同。乔布斯也是一位执着于与命运抗争的人,他刚刚出生,就因为特殊的身份,被身为大学教授的父亲和颓废派艺术家的母亲抛弃了;他努力创办了苹果公司,成为世界上响当当的财富英雄、创意教主,但是走到人生的巅峰的时候,癌症又像一座大山压过来。在乔布斯的开始和结束,命运都没有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给予他平坦的路途,但是他来得无辜,走得平和。与命运争斗了一辈子,无数次占据上风,无数次经历挫折,无数次与自己作战,最终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因为他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自己。

如果自己要有尊严地活着,那么必须接受自己失明的这个事实。虚伪地活着是最卑微的。为此,她找了一些身边的榜样,和大家一起分享,他们是如何在她最低谷的时候,让她看到了峡谷里射进来的一米阳光。

穿过黑暗的甬道

「绝望到了最高峰,剩下的都是希望。」

首先进入杨佳脑海的,就是导师李佩先生。

先生被誉为“中国应用语言学界第一人”,是我国“两弹一星”功臣郭永怀先生的夫人。为建设新中国,李先生、郭先生携手回国。郭先生为我国成功制造第一颗原子弹殚精竭虑,献出了生命。更为不幸的是,后来李佩先生唯一的女儿也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一家三口只留下李老师一个人。

但是,李佩先生化悲痛为力量,仍坚持教学,还义务为学生补课。杨佳研究生一毕业,先生就带着杨佳一道去了北大芍园参加阅卷工作,为中美联合培养物理博士生的CUSPEA项目选拔人才。

杨佳常常在想,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她?

杨佳还会想起一个人,那就是张海迪。

记得那应该是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曾读到《中国青年报》上那篇《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的报道,然后知道了张海迪。是的,那个时代,一个不是伟人的人,却能够登上报纸,一定会引发全国轰动的。张海迪就这样成为大江南北都在谈论的名人。

杨佳记得当时自己跟好朋友感叹,如果是我像张海迪这样坐在轮椅上,不知道我会不会也像她那么坚强。朋友跟她说,没有置身那种情境之下,是无法想象的。但是人一旦走到了绝望的顶点,那么他一定会向着希望前进。因为绝望已经到了最高峰,那么剩下的都是希望。

朋友这句话讲得很对。而这条迈向希望的路,仍需要走得坦然。

后来在励志故事中经常扮演主角的莎拉·班哈特,也是杨佳曾经读到过,并且很喜欢的演员。

莎拉71岁那年破产了,祸不单行,她还因为摔伤感染了静脉炎症,腿部痉挛,必须要锯掉才能根治。作为曾经法国最走红的美人,莎拉有着她这个名气的女演员常常有的暴脾气。所以没有医生敢把这个结果告诉她。不过,莎拉还是知道了这个结果,她凝视了医生一阵子,把年轻的小伙子看得脊背发凉,但莎拉却出乎意料的平静:“如果非这样不可,那就只能这样了。”最终,在儿子号啕大哭之下,她被送进了手术室。临进门,她冲儿子摆摆手:“别走开,我马上回来!”

手术之后,这位美人竟然开始了环球旅行。

杨佳还知道有一个意大利人叫安德烈·波切利,是享誉世界的男高音,却自小是一个弱视儿童。12岁时,一次踢足球的意外,使他双眼全盲,但他不自暴自弃,坚持学唱。原因在于,那年父亲凑在他的耳边说:“小家伙,别气馁!这个世界属于每一个人。虽然你看不见你眼前的世界,但是,你至少可以做一件事,让这个世界看见你!”

是的,自己再也看不见这个世界了,但可以让这个世界看见自己!

杨佳当时并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和他们一样,走进一段别样的人生。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如果此时自己的双眼依然清澈,家庭非常完整,事业一帆风顺,就不会面临生活的坎坷和挑战了吗?

她给了自己否定的答案。

她以前常常给学生讲一个故事。曾经有一只小老鼠,因为害怕猫,整天愁眉苦脸,担心哪天一只猫就把自己给吃掉了。上帝看不下去了,就把它变成了一只猫。可是变身成了天敌之后,老鼠依然不快乐,因为它又有了新的对手——狗。上帝又把它变成狗。“可是还有老虎啊,那可是百兽之王!”上帝再次满足了它的要求。谁知道老鼠依然不满足,还在惊惧猎人的靠近。上帝终于发怒了,把它又变回了老鼠。“我无论怎么做都帮不了你,因为你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无论你外形是猫、狗,还是老虎、猎人,你身体里永远都只有一个老鼠胆!”

多少人盼望又害怕着生活的改变,他们只希望生活朝他们所憧憬的方向前进,却又不能接受前进路上存在的凹凸不平、泥泞坎坷,他们只会止步不前、怨天尤人。

就这样,杨佳不停地用这样的故事来激励自己。但只有故事是远远不够的,有时候甚至会让人怀疑这些故事究竟能有多大用处。她对自己说,自己还是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更幸运一点,也更有条件面对今后新的生活,别人能做到的事,她更能做到。从小到大,她都是在超越别人,这次,她要超越自己。

关键是,她的训练有了很好的进展,此前各种磕磕碰碰的地方,慢慢都能避开了;她可以上街了,尽管是小范围的,但再次回到那个喧嚣而熟悉的环境,哪怕是听听小贩们叫卖蔬菜瓜果,听听汽车轰鸣来去,也比把自己关在一座监狱般黑暗的屋子里要好。

后来想想,杨佳倒觉得真得感谢那段炼狱般的日子。那段日子,她最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宝贵;最真切地感受到感情的真假;最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哪些是可有可无的,哪些才是最重要的。只要生命还在,其他的还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太阳照常升起,她一样能感受它的温暖。这次变故,就像给她一个提醒,让她明白了更多,也更加珍惜所拥有的,再也不会为失去的做无谓的伤心了。她甚至嘲笑起那些病痛,曾经带给她那么大的伤痛,心犹如淬过了冷水的铁,更强硬了,“没什么大不了”,她开始能轻松地说起自己的病痛了。

慢慢地,笑容重新回到了她的脸上,她也重新有了自信。对于眼前的黑暗,她不再恐惧;对于这次变故,她也没有了不平和不甘,心里释然了很多。

是啊,哭着也是生活,笑着也是生活,何不笑着呢?笑着不仅让自己开心,还能让周围人轻松。从明天开始,她要重新微笑,比以前笑得更灿烂,她在心底这样告诉自己。

心里有了主意,她开始安静下来,也开始为今后的生活做准备,把以前所有的生活习惯和经验清空,逐步地适应失明后的生活。在父母的帮助下,她像孩子一样,学穿衣、学吃饭、学走路。她必须走这一步,家人替她安排的,可称作享受,自己辛苦得来的,才叫幸福,不奢求今后生活能有多幸福,起码她要养活她自己,不能成为家庭的累赘。

一天晚上,她找了个机会,与父亲进行了失明之后的第一次长谈。仿佛走过了黑暗的甬道,终于找到方向一样,她告诉父亲:“爸,我想重返讲台!”

延伸故事

「王江民的故事」

在眼病开始一步步恶化的时候,杨佳选择做了一件自己最想做、也最急迫的事情:读书。她给自己列了一份书单,上面都是还没有来得及读的书,但有一本很特别,那就是王江民先生的传记。

王江民先生是著名的软件开发工程师,曾经闻名遐迩的江民杀毒软件,就是他呕心沥血的成果。和杨佳一样,生活并没有给王江民一个完整的身体,早年他不幸落下残疾。但是这促使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整自己的人生,用知识和技术提升自己、改变自己。

最终,王江民成功了。他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和事业,也帮助了很多残疾人朋友。那种感觉,在杨佳眼睛还看得见的时候,其实是很难感觉得到的。

但现在,她有着非常强烈的共鸣。

王江民身上有很多光环——“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标兵”“全国青年自学成才标兵”“全国自强模范”等,他拥有20多项技术成果和专利,尤其在信息安全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受邀成为组委会网络与信息安全部特聘专家。

在那些以学历论人才的人面前,王江民可能不会入他们的法眼——他初中就离开了学校。但后来王江民的成就却超过了很多同龄人。他是北京工业大学、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等高校的教师,成为国际知名的计算机反病毒专家,并于2005年被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授予“中国软件杰出贡献奖”,其产品曾一度占据反病毒软件市场的80%以上,创当时中国正版软件销量之最。

3岁时候患过的小儿麻痹症,造成了王江民的腿部残疾,摆在他面前的路似乎注定坎坷不平、举步维艰。家里人从来不敢想,王江民长大后能做出怎样的事业,这孩子能够顺顺利利长大,已经非常不容易。

但让大家无不感到吃惊和敬佩的恰恰就是,这位连走路都很困难的残疾人改写并创造了中国计算机软件反病毒市场的历史和辉煌,书写了让人肃然起敬的传奇人生。而改变其人生命运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

王江民也深知自己身上的残疾,自己下不了楼,一下楼弄不好就会从楼梯口跌到楼下。从小时候开始,他常常无聊地守在窗口,看着满大街的人熙熙攘攘、来来往往。太寂寞了,就将一张张纸撕成纸条,一捻扔出窗外,纸条旋转着飘忽在半空中,像一架架直升机,似乎要把江民的心带到更高的云端,却每每无声无息地落到地上。

更不幸的是在他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那条不方便的腿又被一辆自行车轧断了一次。还有一次,他在小桥上看鱼,被人一挤,一下栽到了水里。但这些打击和不幸都没有击垮他对生活的信心和对未来的梦想。

当时,自行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他下决心要学会骑自行车,其困难可想而知,即使他摔得眼睛都冒金星了,老半天眼睛都看不见东西,趴在地上费了很大劲儿才爬起来。上中学以后他又开始磨炼自己的意志,经常去爬山,后来一口气爬上500多米高的山也不怎么感觉累。还有就是下海去学游泳,从不会游泳喝海水,到最后会游泳,一直到很冷的天也要下水游泳,在冰冻的海水里练忍耐力。别人要游到1000米,他就要游2000米,累得上岸的时候都不会走路了。他就这样锻炼自己,增强意志。

初中毕业后,没有工厂愿意要他,一连找了很多单位,不要工资白干,就这都没有人愿意接收。这给了他沉重的打击,感觉自己真的被这个社会抛弃了。但沮丧后,他很快调整过来,他执拗地拒绝绝望,他想办法改变自己,以期能找到机会。于是,他开始在家里自学针灸,试图医治自己的病腿。一年后,原本想拜师学习正规的骨科医术,但人家嫌他身单力弱,怀疑他没有劲儿摁不住病人,不愿意教他。

但转机终于还是来了,1971年,有一家街道工厂愿意接收王江民,这让他很受鼓舞,也倍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所以干得特别下功夫。果然,两年后,他成了这个厂的技术骨干。除了努力工作外,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学,借来高中教材自修。又过了三年,他如愿考上了职工业余大学,还成了该厂负责生产的副厂长。

1979年,因为在激光产品方面获得多项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成果,王江民被评为全国105个“新长征突击手标兵”之一。那一刻,他感到很幸福,明白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要自己改变了,命运也就改变了。

1988年,王江民开始接触计算机,这个时候他已经38岁,但他不服老,也不相信自己捣鼓不好它。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以后他就编出了中国第一套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一二年级数学、语文教学软件。随后,他又涉足反病毒软件的开发,开创了独特的“广谱过滤法”。

在市场上出现了假冒他公司的产品后,他的技术又一次升级,统一发放激光防伪。在发现被合作伙伴欺骗后,他又采取了新的代理模式化险为夷。一次次的危机和挑战非但没有把他打趴下,反而使他变得更加强大。

有人自怨自艾,觉得自己天分不行,人家王江民是天才。其实他只是个爱较真的人,一个不服输的人,每逢遇到新问题,他都要刻苦钻研,归纳总结,不解决不罢休。正是这样的“较真”和勇于面对挑战,他才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王江民特别欣赏高尔基的一句话:人都是在不断地反抗自己周围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自己的经历也印证了这句话。一个人在改变对命运的态度前,不大可能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自己,改变对命运的态度。

「命运的弃儿与宠儿」

在去外地为残疾人朋友作报告的时候,杨佳时常会听到有的人不由自主地流露出自卑的情绪,对未来看不到希望,很悲观的样子,就是在听到别人成功的事例后也总是认为人家条件比自己好,好像自己是天底下最可怜的人,自己所有的不幸都是上天对自己不公,把所有的不幸都归结为命运的不济,对别人的帮助也很消极,一副得过且过沮丧、挫败的样子,对生活没有一点激情。每逢看到这种情况或遇到有人跟她讲自己的孩子身体残疾后精神上很萎靡甚至快要崩溃了,杨佳总是很痛心,鼓励他们一定要振作起来,告诉他们其实真正的残疾是心理的残疾,是精神上的残疾。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感情上的、事业上的,乃至身体上的,只要我们坚持信念,不放弃,就会有希望。假如希望破灭了,一切也就破灭了。

杨佳常给朋友们讲澳大利亚励志讲师约翰·库提斯的故事。可以说,生活中,很少有人的遭遇比他还悲惨,但约翰却取得了让所有人都吃惊的成就。约翰有句话很有名,是他根据自己的经历总结的,曾激励了很多人,希望大家都能记住它,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一切都有可能,永远都不要说不可能。每次提到约翰·库提斯,杨佳都备受鼓舞,希望大家都能从中得到启迪和力量,无论遇到怎样的挑战和打击,都能像约翰一样,不放弃、不言败、不畏惧,从命运的弃儿转变为命运的宠儿。

约翰·库提斯天生严重残疾,但他现在是世界上著名的激励大师,以拒绝死亡来挑战医学观念。他与乔·吉拉德、汤姆·霍普金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同台演讲,并曾得到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总统的亲切接见。约翰·库提斯现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残疾演讲大师,在国际上享有非常高的声誉。他说过,一个人摔倒多少次都没有关系,关键是最后有没有站起来。约翰在全世界为无数的听众演讲,在他演讲时,他曾一次次强调,不要可怜自己,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都有人比你更不幸。

约翰刚生下来时,医生对他的父母断言他活不过一周;过了一周,医生又说他活不过一个月;过了一个月,医生又说他活不过一年。然而父母并没有放弃,只是更加悉心地照料他。周围有不少小孩骂他是“怪物”,10岁那年被一群同班的小学生绑起来扔进点燃了的垃圾桶,差点死掉;更有一些同学恶作剧,在他的课桌周围撒满图钉。生活中的遭遇曾让他一度想自杀,在家人的爱护和鼓励下,他一次次战胜怯懦和绝望。他以超人的毅力生活、学习,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面对那些在成长过程中歧视、敌视他的人,他每天都像战士一样,时刻激励自己坚持下去。

中学毕业,约翰开始进入社会寻找工作。无数次被拒绝之后,他被一位杂货铺老板收留,后来又做过售货员、工人。一次偶然的演讲改变了约翰的一生。在一次午餐会上,约翰应邀对自己的经历作一个简单介绍。他的痛苦经历和艰难现状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很多人热泪盈眶,一个女士甚至跑到台上,告诉约翰:我非常不幸,正准备自杀,听了您的演讲以后,我觉得那些不幸已经不算什么了。这使约翰突然意识到,讲出自己挣扎生存的经历,可以给别人以启迪,让别人拥有更积极的心态,感觉更快乐。从此,约翰做起了职业激励讲师。

1999年,上帝再次捉弄了约翰,他被查出患有睾丸癌,切除两个睾丸后,医生又一次无情地告诉他,癌细胞已经扩散,他只有最多不超过两年的生命了。约翰不愿坐以待毙,一年里,他查阅各种资料,四处寻求好的建议,俨然成为一名癌症专家。2000年5月,经过详细的检查,医生惊讶地发现,约翰居然痊愈了。这年的6月,约翰结婚了。他的太太里恩是一位金发碧眼的美女。2005年5月,约翰还是那么健康,连医生都感到惊奇。

约翰酷爱运动,1992年至1994年,他连续三年获得澳大利亚残疾人乒乓球冠军,并在2000年获得板球、橄榄球二级教练证书。他认为,生活中的冠军远比体育竞赛中的冠军重要。真正的富有不是银行存折上数字的多少,而是身体的健康、家庭的幸福。一个人必须给自己设立目标,并朝着目标不断向前,不要自暴自弃,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在还没有采取行动之前,不要对自己说“不可能”。

约翰的一生似乎不断面对恐惧、孤独、侮辱、折磨、病痛甚至死亡的威胁,而他都是最后的获胜者。回想往事,他说:“这个世界,充满了伤痛和苦难。有的人在烦恼,有的人在哭泣。面对命运,人应该拥抱痛苦,笑对人生。任何苦难都必须勇敢面对、勇于改变,不要自暴自弃,只要自己不放弃自己,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命运的弃儿变为命运的宠儿。一切都有可能,永远都不要说不可能。”

同类推荐
  • 中外爱情文学故事(上)

    中外爱情文学故事(上)

    《中外爱情文学故事(上)》描写了美好柔情、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内容包括:红宇;法国中尉女人;飘;孔雀东南飞;张铁匠的罗曼史;三笑姻缘;风筝奇缘;秋雪湖之恋;爱的荒漠;月亮女神的爱;八月照相馆;泰坦尼克号;爱情故事;人鬼情未了等。
  • 朱子家训·增广贤文(中华国学经典)

    朱子家训·增广贤文(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朱自清作品集(1)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朱自清作品集(1)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流云散记

    流云散记

    本书是已故著名文史学家孟超先生的作品集,书中包含了孟超先生在解放前发表于各类进步报刊上的说文论史的文章共计49篇,包括对历史人物如李隆基、秦桧、武则天、杨玉环、黄天霸、贝多芬等人的解读;对京剧《珠帘寨》《四郎探母》《鸿鸾禧》等的评论;对当时时事的论说;对外国文学作品如《大雷雨》等的分析。
  • 新揭“红楼”隐密

    新揭“红楼”隐密

    本书作者以《红楼梦》文本和史料为基础,以独特事件为切入点,将《红楼梦》文本中的“真事隐”难题视作“红学”中的“哥德巴赫猜想”,推理、论证、揭示、破解了这一“猜想”,部分破译、解读了曹雪芹的写作密码。
热门推荐
  • 异界最强音,永恒吟游星

    异界最强音,永恒吟游星

    十年游戏感怀之作。男穿女主角,借助游戏系统游历异世。
  • 戴上恶毒面具的皇妃

    戴上恶毒面具的皇妃

    因一幅古画,陌翎穿越为恶名昭彰的皇妃,好吧!说我恶毒就恶毒,不管是悍妃毒女,还是阴狠型男,都解决的干脆利落,连让人怵怵发抖的冰霜皇子,也能手到擒来。
  • 最初的学徒

    最初的学徒

    他是老七的第七个儿子,他的师傅来自遥远神秘的东方。他们穿行于战争与瘟疫横行的中世纪,对抗着黑暗中蛰伏的怪物。
  • 妈咪女神

    妈咪女神

    作为一个被抛弃的黄脸婆,作为一个有儿有老的妈咪和女儿,她无法放弃自己,逼着自己向前冲。你说我是黄脸婆,我变美女给你看;你说我只能做个家庭妇女,我创业绩给你看;你说我没有柔情似水,我秀恩爱给你看。儿子骄傲地宣布:妈咪,你就是我的女神!
  • 重生之凤女倾城

    重生之凤女倾城

    异世重生,得他眷顾,是真?是假?废物身体,潜能无限,且看如何反击。世界巅峰,却觉他心,原来不是我……
  • 反穿女儿红

    反穿女儿红

    苏婉儿一个尝遍了天下美酒的瞎女,为了逃离爹爹对她的包办婚姻,误入时空隧道穿越到现代。现代生活对于一个古代女人来说竟然是那么新鲜,就连堂堂的总裁也成为了她手心的玩物……
  • 魂疡三千

    魂疡三千

    天地二魂皆无,命魂之下,少年不靠修为,令人闻风丧胆魂不入轮回,肉身永不灭……世人皆称我为魔,那我便成魔,傲视天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心理学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一门学科。它在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之前,长期依附于其哲学母体之中。1879年冯特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学。之后心理学领域派别纷争,百家争鸣,名人辈出。本书全力求体现全面性和可读性。对每一位入选的心理学家及其代表作,都有对其生平介绍、著作导读和整体思想的介绍,还有相关的趣味扩展介绍。
  • 这剧本有点儿雷啊

    这剧本有点儿雷啊

    “我去!穿越了!这就是零俞城城主之子零尚的朝室吗?这也太、太丑了!我记得在我的剧本里,我给零尚安排的是及其豪华的零霄府啊?怎么我穿越过来就变成了狭小无比的茅草屋了!!!等等,这儿特玛竟然是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