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37800000036

第36章 《营造法式》雕作、旋作、锯作与竹作制度(1)

《营造法式》在卷十二中记述了雕作、旋作、锯作和竹作四种制度。从其内容上看,《雕作制度》记述的是有关建筑中一些木构件装饰纹样的雕镌方法与使用;《旋作制度》记述的是有关建筑中一些小型装饰“名件”的尺度与使用;《锯作制度》着重记述了节约木材,做到材尽其用的措施与方法;《竹作制度》记述的是关于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竹制品的种类与编织方法。

雕刻、车旋、锯解、编织都是古代木结构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作业,但又不是最主要的工种,因此,《营造法式》用不大的篇幅记述了这四种工种的制度,并把它们合为一卷。

第一节 雕作制度

雕作,是中国古代建筑工程中从事木雕工艺的工种。此为《营造法式》中所规定的名称,清代《工程做法则例》则称雕凿作。中国古代建筑中早期木雕实物没有保留下来,现存实物以宋代为最早,如太原晋祠圣母殿上有北宋木雕缠龙柱;四川江岫云寺飞天藏上所存南宋木雕,雕镌手法多样,其中有仙人、玉女等为混作,阑额下华板为透突剔地洼叶花,抱框处华板为起突卷叶花。《营造法式》雕作中规定的雕镌技法就有:混作、雕插写生花、剔地起突卷叶花、剔地洼叶花等。清代雕凿作随着建筑装修品种增多而名目更繁,但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对雕凿作制度没有作具体规定。

一、雕镌题材与技法

《营造法式·雕作制度》所涉及的雕镌题材,可分为动物(包括人物、鸟兽)和植物(包括各种花叶、瑞草)两大类。按两大类题材,制定了不同的雕镌技法。涉及人物、鸟兽题材的,通常用混作,即今天所说的圆雕;一些植物性的花叶、瑞草,通常用浮雕或透雕。

1.混作

混作的题材,多为神仙、龙凤、瑞兽之类。《营造法式·雕作制度》规定:“雕混作之制:有八品:一曰神仙,二曰飞仙,三曰化生,四曰拂菻,五曰凤凰,六曰狮子,七曰角神,八曰缠柱龙。”这八类雕镌题材包括多种样式:

神仙类:包括神仙、真人、女真、金童、玉女等;

飞仙类:包括飞仙、嫔伽、共命鸟等;

花生类:包括手执乐器、花果、器物之类;

拂菻类:为异族或外域人士,包括手牵走兽或执旌旗、矛戟之类;

凤凰类:包括凤凰、孔雀、鹦鹉等鸟类;

狮子类:包括狮子、熊、象、狻猊、麒麟、天马、海马等动物;

角神类:包括角神、宝藏神之类;

缠柱龙类:包括缠柱龙、盘龙、坐龙、牙鱼之类。

其中,神仙、飞仙、化生、拂菻、凤凰、狮子类雕镌,施之于钩阑柱头之上、牌匾四周、照壁板等部位;角神类雕镌,主要施于建筑物的转角大梁之下,佛帐坐腰内也用之;缠柱龙类雕镌,施之于佛道帐、转轮藏之柱、藻井等。

对这类题材的雕镌要求,《营造法式》规定:“凡混作雕刻成形之物,令四周皆备,其人物及凤凰之类,或立或坐,并于仰覆莲华(注:同花)或覆瓣莲华坐上用之。”从所雕人物、动物,须“四周皆备”的要求来看,《营造法式》所称的混作,相当于当今所说的圆雕技法。

2.雕插写生花

雕插写生花的题材多为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并带有吉祥、富贵等寓意的花卉。《营造法式·雕作制度》规定:“雕插写生华之制:有五品:一曰牡丹华,二曰芍药华,三曰黄葵华,四曰芙蓉华,五曰莲荷华。”

雕插写生花是一种专门用于栱眼壁雕刻装饰。《营造法式》卷三十二附有两幅栱眼雕插图样:一幅为牡丹花,用于重栱眼壁;另一幅为拒霜花等杂花,用于单栱眼壁。由此推测,上述牡丹花、芍药花、黄葵花、芙蓉花、莲荷花五品题材可能仅用于重栱眼壁,而单栱眼壁则用五品之外的拒霜花等杂花。

对雕插写生花的雕镌要求,《营造法式·雕作制度》没有作明确的规定,只是说:“凡雕插写生华,先约栱眼壁之高广,量宜分布画样,随其舒卷,雕成华叶,于宝山之上,以华盆安插之。”大概是因为“以华盆安插之”,故称雕插写生花。这种实例,尤其是宋代的,我们目前尚未见到。

3.起突卷叶花

起突卷叶花,全称为剔地起突卷叶花。其所用题材,在《营造法式·雕作制度》正文中只提到“三品”,即“一曰海石榴华,二曰宝牙华,三曰宝相华”,但小注中又说“谓皆卷叶者,牡丹华之类同”。这说明除了海石榴花、宝牙花、宝相花之外,其他的花纹也可作起突卷叶花的题材。其特点是花纹“卷叶”,且按卷叶数来确定起突卷叶花的高下,即所谓“三卷为上品,两卷者次之,一卷者又次之”。

同时规定,在花纹内可“间以龙、凤、化生、飞禽、走兽等物”。

这种雕刻常用于梁、额、格子门的腰华板、牌匾、钩阑华板、云栱、寻杖头、椽头盘子、平棊等。

对起突卷叶花的雕镌要求,《营造法式·雕作制度》规定:“凡雕剔地起突华,皆于板上压下四周隐起。身内华叶等雕锼,叶内翻卷,令表里分明。剔削枝条,须圆混相压。其华文皆随板内长广,匀留四边,量宜分布。”从这一规定看,起突卷叶花与石雕中的剔地起突相似,即“于板上压下四周隐起”身内花叶,并再将花叶作进一步雕镂,使叶片翻卷,“令表里分明”。

由此看来,起突卷叶花运用的是一种高浮雕的技法,通过把花形四周地子减低,花瓣、花叶翻卷处和枝梗穿插交搭处的镂雕,使雕刻具有立体感。

4.剔地洼叶花

剔地洼叶花,有几种变化,所以《营造法式·雕作制度》把剔地洼叶花又称为“剔地(或透突)洼叶(或平卷叶)华”。其题材有“六品”(原文七品),即“一曰海石榴华,二曰牡丹华,三曰莲荷华,四曰万岁藤,五曰卷头蕙草,六曰蛮云”。在具体运用中,也可以采用其他花纹。

海石榴花类:海石榴花等;

牡丹花类:包括牡丹花、芍药花、宝相花等;

莲荷花类:莲荷花等;

万岁藤类:万岁藤等;

卷头蕙草类:包括卷头蕙草、长生草、蛮云蕙草等;

蛮云类:包括蛮云、蕙草云等。

同时规定:“以上所用,及华纹内间龙、凤之类”与起突卷叶花相同。

对剔地洼叶花的雕镌要求,《营造法式·雕作制度》规定:“凡雕剔地洼叶华,先于平地隐起华头及枝条(其枝梗并交起牙压),减压下四周叶外空地。”可见此种雕镌是一种使花纹不突出地子之上的浮雕,相当于石雕中的压地隐起。其特点是花、叶翻卷,枝梗交搭,地子只沿花形四周用斜刀压下,突出花形而不整个减低。

5.平雕透突诸花

对平雕透突诸花,《营造法式·雕作制度》中所记不多,只是在“剔地洼叶华”中说:“亦有平雕透突(或压地)诸华者,其所用并同上。”但这已说明,平雕透突诸花的题材也是海石榴花、牡丹花、莲荷花、万岁藤、卷头蕙草、蛮云之类,且广泛运用于梁、额、格子门、牌带、钩阑、椽头、平棊等部位。

从其“平雕透突(或压地)诸华”的名称推测,它是一种在平板上镂去花形间空隙,再用剔地起突或压地隐起雕法雕出的浅浮雕。

6.实雕

与平雕透突诸花相同,实雕也只是在《营造法式·雕作制度》的“剔地洼叶华”中作附带的记述:“若就地随刀雕压出华文者,谓之实雕,施之于云栱、地霞、鹅项或叉之首,及牙子板,垂鱼、惹草等皆用之。”可见实雕是一种在构件上随形用斜刀压雕,隐出花形的雕镌手法。其题材当与剔地洼叶花、平雕透突诸花相同,但其所用部位主要是云栱、地霞、鹅项、叉之首、牙子板、垂鱼、惹草等,不用于梁、额、格子门、牌带、椽头、平棊等剔地洼叶花、平雕透突诸花所用部位。

在石雕遗物中也有类似的作品,但《营造法式·石作制度》中没有实雕一项,幸有雕作记载,才免遗漏之憾。不过,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木雕与石雕有共通之处。

二、木雕部位与使用题材

在木构建筑中使用木雕作为装饰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中国古代的官式木构建筑以彩画为主要装饰手段,木雕处于从属的地位,其所用部位,多配合木装修起画龙点睛作用。从《营造法式》卷十二雕作制度及卷二十四雕作功限可知,使用木雕工艺较多的是小木装修部分,在大木构件上木雕运用相对较少。在不同的部位,木雕的题材也不尽相同。

1.大木构件

在大木构件中,只有梁、额是木雕使用部位之一。从《营造法式》的规定可知,起突卷叶花、剔地洼叶花、平雕透突诸花都可施之于梁、额。混作中的角神类雕镌,也主要施于建筑物的转角大梁之下。

梁:角神、宝藏神等混作,海石榴花、宝牙花、宝相花、牡丹花等起突卷叶花,海石榴花、牡丹花、莲荷花、万岁藤、卷头蕙草、蛮云等剔地洼叶花和平雕透突诸花。

额:海石榴花、宝牙花、宝相花、牡丹花等起突卷叶花,海石榴花、牡丹花、莲荷花、万岁藤、卷头蕙草、蛮云等剔地洼叶花和平雕透突诸花。

除此之外,在建筑遗构中偶见大木作施缠龙柱者,但未被《营造法式》收入。《营造法式》在混作中有缠柱龙类,但规定只施之于佛道帐、转轮藏之柱、藻井等小木装修部分。

2.小木装修

与大木构件相比,小木装修显然是木雕使用的主要部位。这些部位包括栱眼壁、照壁、佛道帐、钩阑、牌带、格子门、平棊、藻井、椽子盘头、垂鱼、惹草等。

栱眼壁:牡丹花、芍药花、黄葵花、芙蓉花、莲荷花、拒霜花等雕插写生花。

照壁:神仙、飞仙、化生、拂菻、凤凰、狮子等混作。

佛道帐:缠柱龙、缠柱龙、盘龙、坐龙、牙鱼、角神、宝藏神等混作。

钩阑:神仙,飞仙、化生、拂菻、凤凰、狮子等混作,海石榴花、宝牙花、宝相花、牡丹花等起突卷叶花,海石榴花、牡丹花、莲荷花、万岁藤、卷头蕙草、蛮云等剔地洼叶花,平雕透突诸花和实雕。

同类推荐
  •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建筑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建筑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

    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

    本书以中西文化为理论基础,以中西建筑为比较对象,以问题意识为研究视角,通过对中西建筑的审美特征、时空意识、审美尺度、物质载体、装饰意匠以及发展道路六个方面的美学比较与研究,揭示出中西传统建筑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品格,并对当代建筑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 当代北京古建筑史话

    当代北京古建筑史话

    本书力求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注重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广大百姓愿意读,喜欢读。
  • 大城小事

    大城小事

    同是购物天堂,为何与首尔相比,香港显得那么无趣?上海究竟是务实主义还是享乐主义?纽约客们如何把高架改造成花园?这是城市的故事,也是我们的生活。
  • 住区设计

    住区设计

    本书主要讨论住区概念、住区设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住区区位与策划、住区规划与设计、基于社会学角度的住区建设及住区设计模式的研究。本书可供建筑师、规划师、房地产开发商学习参考,也可供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的师生阅读。
热门推荐
  • 龙魂噬天决

    龙魂噬天决

    穿越之后成了婴儿,却拥有卓绝的御气天赋,天才陈小狼在铁垄村村民的关爱下,疯狂成长。同时穿越的女朋友乐正怜儿,也和他携手,战魔族笑傲御气界,噬天灭地,成就传奇。
  • 地下长河:引大入秦工程胜利竣工

    地下长河:引大入秦工程胜利竣工

    《地下长河:引大入秦工程胜利竣工》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地下长河》讲述引大入秦工程胜利竣工的缘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最终形态,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 虐爱的糕点屋

    虐爱的糕点屋

    在七岁那年,一切都没有了,只剩自己。爸爸的宽容,妈妈的关心,姐姐的鼓励,还有那个可爱又温暖的家,这一切的一切都化成了灰。“收养我,我很感激您。唯独这件事不行!”“所以你的意思让我退出。想都别想,不可能。”“对不起,都怪我,你不要自责好吗?我现在就离开,我现在就走!”“你是我的,你认命吧!”
  • 焚天之永生

    焚天之永生

    因一块奇怪的玉石,惨遭没门之祸。同时也因为它,一个普通人走上了修道之路。为了永生,一位位修道之人,在漫漫修道之路上不停的摸索········可人生在世又倒地为了什么?永生?一统天下?``````在一个魔,人,妖共存的世界,又会发现什么?
  • 医世无双

    医世无双

    身怀绝世针法的林天低调下山,途中施展游龙针法战庸医,尽显英雄本色,护美女,玩转风流情怀,更是阴差阳错的将帝豪幕后老板救活,受赠宝玉,并且被告知自己的父母是赐予华夏中医第二条生命的神奇人物,且看林天如何将华夏中医发扬光大,从而使自己的医术再登巅峰!
  • 入葬世

    入葬世

    天地之大,化为五界,五方之地天乾之地,斑驳古剑震天穹地坤之地,古迹罗盘守玄黄天灵之地,九天圣塔化乾坤灵兽之地,万界妖珠吞混沌冥界之地,鬼神魔图弑生魂万火之术的掌控者,本该执掌一方神殿,却为之舍得万火焚染苍穹,震得一方天地妥协;九天星辰的天星者,本该潇洒的一生,却甘尽世间之人的质疑,为之扭转星阁轨迹,改变岁月界河;墨天古族一兄一妹,本该是古族万载来最有天赋的少主与圣女,却为之力破四界,化身成魔;石城走出的一位少年,幸得男主恩情,内心宛如磐石坚定,为之建立足以名震四界之地的石境,石主盛名而起;灵族葬世,凌轩入世,四方生灵,勾心斗角,一场巨大的阴谋正式展开邪族太子,该如何展现他的一生命运,神秘之地,他是否能够携天地之力,与之为战...
  • 最强神级复制系统

    最强神级复制系统

    万物皆可复制,天生废材照样一步升天,林莫穿越神秘大陆,开始了自己的一番闯荡之旅。
  • 都市之高手如云

    都市之高手如云

    天地不仁,视万物为刍狗,既然天道待我不公,那便以我之名,灭天,后取而代之,,,三年前,他是不可一世的执拗大少,三年后,他强者回归,富可敌国,手眼通天,,,
  • 影帝爱上菜鸟:一望破城

    影帝爱上菜鸟:一望破城

    她,17岁,即将迎来高考,青春宛若花朵般绽放。他,29岁,万众瞩目的新锐影帝,处在娱乐圈的风口浪尖。本是两条永不会相交的平行线,但史诗战争爱情巨片《破城》的拍摄,却让彼此在戏中相遇。戏内,一位国破家亡的落难公主,被困于最后的城。敌军重重逼近之中,最后的勇士守卫着公主,也守卫着一份无望之爱。而戏外,一场不可能的爱情,也悄然而生,仿若在轮回中注定,隔着几世苍凉。他们隔着生命的河流,对望,爱情炽热如烟花般绽放,如此美丽。但横亘在两人中间的世俗落差,却成为了无法逾越的藩篱。
  • 供销岁月

    供销岁月

    本文以江汉平原地区的天潜县为地域背景,以天潜县供销社的改革发展为时代背景,以杨、马两家人的故事为人物主线,展现了三代供销人在供销社成立时期--辉煌时期--衰退时期--重建时期,所付出的努力及情感纠葛。时间跨度较长,从建国初期供销社起源,一直到现在供销社重建。故事主要围绕杨、马两家人随着时代的更替,供销社的变迁,从一家人到仇家再到一家人的事迹展开,主要讲述他们三代人在供销社的芳华岁月。其中有他们的奋斗经历,有他们互斗的辛酸,有他们成功的喜悦,有他们团圆的人生感悟,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的发展,供销社的变化与供销社人的情感、命运是紧密相关的,每一代供销人都打上了他们那个时代供销社的深深烙印。同时也反映岀了供销社起伏曲折的发展历程,也折射出我们国家的发展变化。作品充满了对人性的真善美的推崇,对国家、对供销社发展的殷殷期盼,满满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