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0700000004

第4章 导论(1)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初,中国大诗人郭沫若先生在其着名诗篇《凤凰涅盘》中歌吟道:

五百年来的眼泪倾泻如瀑。

五百年来的眼泪淋漓如烛。

流不尽的眼泪,

洗不尽的污浊。

浇不熄的情炎,

荡不去的羞辱。

……

昕潮涨了,

昕潮涨了。

死了的光明更生了。

春潮涨了,

春潮涨了。

死了的宇宙更生了。

生潮涨了,

生潮涨了。

死了的凤凰更生了。

凤凰涅盘,民族复兴,现代化的实现,正是近代以来全体中国人的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追求与燃烧的激情理想。这一理想与追求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更加宏大的舞台上波澜壮阔地展现着。

而作为以“对他们宇宙的本质和控制他们社会的法则进行不同寻常的深思”为职业的学者来说,迫切需要从理论上科学回答如下几个基本的和实质性的问题:一是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的现代化发展的内生逻辑是什么?二是现代化的中国经验是什么,这种经验能否形成现代化的一种知识?三是究竟什么样的因素充当着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或者说,谁是引领中国发展和进步的力量?

假如在改革开放30年后,我们还不能科学全面地回答这三个问题,那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就可能仍只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完整的和科学的理论,就不足以实现百年来中国人的现代化梦想追求。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奋斗、公平、正义,也需要包括政治家、企业家、学者在内的全体人民的思想创造。

现代化(modernization)是发展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核心概念。从时序和内容上看,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现代化理论(modernization theory)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而它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社会学古典学派思想家的诸多理论,譬如,马克思的社会分工与社会化大生产理论,迪尔凯姆(Emile Durkeim)的社会分工与社会整合理论、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化主义精神等。结构功能主义是现代化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其强调社会结构要素的相互依附性,强调社会文化特征的可度量性和社会内在的自动平衡体系的重要性。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the world system theory)先后在20世纪50至70年代占据主导地位。经典现代化理论强调传统到现代的变迁,强调社会分化与整合,认为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变迁过程,包括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世俗化、集中化、理性化等。依附理论主要用“中心”和“边陲”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来解释非西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为什么不发达的原因,即一种外因论。世界体系理论则一方面继承了依附理论从世界体系的整体动态角度来分析社会发展的优势;另一方面在“中心-边陲”的结构中增加了“半边陲”,避免依附论二分法的简单化。虽然现代化理论在后两个阶段受到一定的冲击,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作为一个学术流派又重新抬头,重新获得日益增强的社会影响。

现代化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就是“传统”与“现代”,什么是“传统”,什么是“现代”,如何实现“传统”向“现代”社会的过渡,如何处理“现代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等构成了现代化理论的核心议题。

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者纷纷投入现代化的研究中去。其中,罗荣渠、钱乘旦、厉以宁、陆学艺、郑杭生、李培林、童星、谢立中、吴忠民等学者的研究引人注目。从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经验材料中,学者们对现代化理论作了精辟概括,如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厉以宁的“转型发展理论”和陆学艺、郑杭生、李培林等的“社会转型理论”等。

在中国区域发展模式研究中,学界主要归纳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三角模式等。关于现代化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一些学者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对现代化理论的讨论更多的是从纯理论的范畴进行,而相关的实证研究有待丰富;二是现代化理论的三阶段发展,其立论的基点是在国家层面上的,大多已有研究成果也没能突破理论的“隐含前提”。然而,事实上在一个国家范围内探讨区域现代化(亦即“地方性”现代化)日显重要。三是在理论准备、研究方法上尚需加强。“现代化”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需要多学科的理论准备,需要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但是现有研究大多是单学科或单向度的推进,缺乏学科的整合。

经过短短的30年,仅占全国1.06%国土面积、占全国3.57%人口数量的浙江省却创造了占全国6.6%的国民财富,一跃成为全国的经济大省,顺利实现了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并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活力最强的省份之一。浙江省创造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浙江现象”: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一直居于全国前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跃居全国前列,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居于全国前列;赢得了三项“桂冠”——“经济大省”、“市场大省”

和“个私经济大省”。就整体而言,浙江已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化,从全面实现小康向更加宽裕的小康转化。以国际上通用的英格尔斯(Alex Inkeies)现代化指标体系来衡量浙江实现现代化的程度,浙江省到2007年底止,除了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低于标准值,其他指标皆达到标准值水平。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我们有必要对浙江的现代化进行一番深入的思考,对浙江的现代化发展进行学理上的研究,以验证和丰富现代化的理论与知识,使其成为当今社会人们能共享的一种知识。

浙江30年的现代化发展实践向我们提出了哪些有意义与价值的知识性、学理性的问题呢?我们以为,这些问题主要有:

第一,浙江30年发展的实践是否形成了我国现代化的地方性知识?

第二,这些现代化的地方性知识是否具有某些共性和普适性意义?

第三,它对已有的现代化理论与模式提出了哪些挑战?具有什么样的创新价值?

上述三大问题,国内学者的研究多有涉及。回顾这些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对于浙江30年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缺少系统性和多学科视角的全面性。特别是用现代化理论解读浙江经验时,共识性理论阐述多,个性化的理论创新不足。本项研究基于浙江现代化30年实践,反思现代化理论,从以下三个理论维度上提出问题,即:

第一,现代工业的发展是否只能是一种高度集中化的大生产方式,或今日所谓“福特生产方式”,还是同时存在着一条分散化工业发展的道路?

第二,社会重组与社会结构转型是否只能采取这种或那种自上而下的方式,还是同时存在着一条从社会最底基自下而上的道路?现代社会生产组织是否必然如韦伯所说的企业与家庭、家族分离?

第三,传统的元素是否只是现代的对立面,现代化的过程是否就是传统的消解与现代性确立的过程?

站在21世纪的今天,对浙江现代化30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从现代化的视角来看,浙江走的是一条较典型的以内生为主的发展路径。从经济理论角度看,浙江是一个不具备高速增长条件的省份,国际经验所验证的和经济发展理论所证明的高速增长的条件是:后发国家和地区超常规的高速增长,都需要有政府投资或外商投资的强力推动。然而从工业发展角度看,浙江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省份,“低、小、散”是浙江整个经济结构的典型描述。

浙江省的经济现实,一是国家在浙江的投资严重不足,二是无外商大规模的投资推动,三是在经济结构上缺少成为国计民生支柱或龙头产业的特大企业。1953-1978年,浙江省人均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仅为411元,是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的一半,列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最后一位。1953-1978年的25年间,国家对浙江的投资也只占全国的1.5%,不及全国30个省区水平的一半。即使到改革开放后,国家对浙江投资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局面也没有改观。1982-1989年,浙江的国有投资占全国总额的2.5%。

这种状况导致了浙江“没有要素价格低廉优势,没有销售市场就近优势,没有原材料就近优势,没有企业规模优势,没有设备技术优势”,总之是没有“低成本竞争优势”的省份。而且与内陆地区相比,劳动力、土地价格偏高,大量依靠民间信贷渠道得到的资金利率很高。

然而,工业基础的先天不足,恰恰逼得浙江人自立自强,走改革创新之路。找不到国有企业的“铁饭碗”,就办乡镇或个私企业自己造一个“泥饭碗”;拿不到国家计划的“金项目”,就到市场里寻找能产品适销的“铜项目”;享受不到国家计划分配的物资,就自己办市场解决。从个体到家庭、从家庭到企业、从企业到市场、从市场到政府,形成了一个经济社会发展人力资源链,生长出了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产业、小经营大流通、小规模大分工、小生产大社会的独特现代化内生发展路子。

这种内生性体现在对人民意愿和创造的尊重,体现在草根阶层是发展的主体,体现在充分利用发掘本土的资源,体现在对传统的重视,同时也体现在利用本土文化经验对外来的经验文化模式加以吸纳和重构。那么,这种内生性的现代化发展路径是怎样形成的?形成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它对已有的现代化理论提出了哪些挑战与创新?

第二,社会发展,已是社会生活中一个常用的基本概念。社会发展何以可能?这是千百年来人们苦苦思考、探索的一个经典性理论和实践问题。改革开放30年以来,浙江社会发展从缓慢型向快速增长型转型,社会结构从农业型向工业型与服务型转型,社会生活从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转型,社会事业从政府包办向政府、社会、市场合办转型,社会管理从人治型向法治型转型。那这种转型是如何实现的?转型的路径是什么?以后将如何更好地发展自己?

第三,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人口众多而资源短缺的农民国家追求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的发展问题。那浙江现代化实践形式能否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可供探索、选择、启示的路径?浙江现代化实践的地方性知识又能否为当今现代化知识体系增添浙江或中国的元素?

本项研究正是力图回答这些重大的现实与理论问题,力图寻找、发现30年来浙江现代化发展的“社会事实”,并努力给予理论上的解读。

二、研究的困难

由于我们的研究不是从概念和理论出发,而是另辟蹊径,从“社会事实”

入手,因此,这项研究就将面临两个方面的困难:一是对西方主流现代化理论的崇拜,而西方主流现代化理论却没有认真对待过西方本身的乡土工业现象,也很少将之作为分析现代社会变迁中的一个基本因素来考虑,而是想当然地认定:乡土工业只能是落后的、必然被淘汰的现象,不可能发展成现代工业。他们大多都相信现代工业乃是高度机器化大生产,破旧不堪的传统小工业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西方这种主流现代化理论大都是以“传统与现代”的截然两分和对立为他们分析现代性的全部出发点,如滕尼斯的“社区vs社会”,迪尔凯姆的“机械纽带vs有机纽带”,韦伯的“传统治理vs官僚治理”,等等。因此,中国社会学派早在20世纪30年代即已提出的乡土工业发展问题难以为崇拜西方理论的人所相信。但宏伟壮观的西方经典社会理论因为其过分追求普遍性,总显得有些削足适履,以偏概全。因为即使在西方,真实世界的社会历史生活也无法完全被硬塞入西方大师的抽象逻辑图式之中,如韦伯所说那种没有家庭和家族关系的削弱就不会有产业化和现代市场经济断语。但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西方主流现代化理论一旦转化成一种被普遍宣传和接受的主流意识,则不但“社会事实”会被曲解,而且理论的想象力和发展的多重可能性也就常常被无情地扼杀。

第二个困难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内地学术界在对待大生产与小生产问题上,几乎是众口一词,执着于对大生产的无限崇敬,而对小生产则作了坚决而无情的批判。因此,像这样一项自辟蹊径的研究,正如凯恩斯所说的那样:“困难之处并不在于新思想,而在于旧学说。这些旧学说,对于我们这些大多数受其哺育而成长起来的人而论,已经深入到我们头脑中的每一个角落。”

同类推荐
  •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与实践

    主要研究现代公司董事会、监事会、CEO与公司治理;现代公司经理激励机制与公司治理;现代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等相关问题。
  • 中国区域文化产业指数的建构影响与传播

    中国区域文化产业指数的建构影响与传播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属第三产业。在面临金融危机之际,发展文化产业显示出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发展文化产业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方面有三个作用:有利于保增长和培育新增长点;有利于扩大内需和推动消费升级;有利于结构调整和实现产业升级。
  • 当代中国经济

    当代中国经济

    本书从中国经济发展、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对外贸易、财政与税收,银行体系、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城市化、工商企业、人口与就业、居民收入与消费、社会保障体系共十六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当代的中国经济。
  • 出纳必读

    出纳必读

    出纳是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岗位,担负着现金收付、银行结算、货币资金的核算和现金及各种有价证券的保管等重要任务。根据国家的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定,为了严肃财经纪律,防止舞弊事件发生,有资金往来业务的单位,必须实行钱账分管,设立出纳岗位,设专人负责资金收付工作。负责账簿登记工作的会计人员不得兼任资金的收付工作,负责资金收付的出纳人员不得兼任账簿登记工作。出纳工作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内容高度浓缩,详略得当,尽显现代财务听精髓。
  • 幸福城市才是最好的城市

    幸福城市才是最好的城市

    本书围绕什么样的城市才称得上幸福城市、如何建设幸福城市两大主题,作者对幸福城市建设总结为“一二三四五”理论:一个中心(以市民幸福为中心)、两个法则(既要爱情法则,更要亲情法则)、三个层次(幸福城市的高度)、四大支柱(幸福城市的保障)、五大标准(幸福城市的维度)。列举了迪拜、奥胡斯、杭州、成都等7个世界上著名的幸福指数高的城市作为经典案例,揭示幸福城市并不神秘,幸福密码可以相互学习、借鉴,为当下席卷神州大地的幸福城市建设浪潮提供启迪与参考。
热门推荐
  • 忘忧酒馆里的世界中子

    忘忧酒馆里的世界中子

    看不到的人。那个少年,曾经和她并肩而战过。但是对方却再也无法看见她。即便如此,她依然在最远而最近的地方祈祷着,守护着对方,只要这样,不需要他看见她,她能看见他,便是最大的幸福。···································································本作品作者交流群:470104522二群:1054940401
  • 剑阁传奇

    剑阁传奇

    父亲去了,母亲走了,奶奶一巴常将我打了回来,但已找不到来时路,稀里糊涂的进到的另一个王国,开启自己另外的一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巅峰霸主赖上野蛮校花

    巅峰霸主赖上野蛮校花

    她是学校里的校花;他是舞狼老大;他是雪狼老大;他是校草;他们都喜欢她;她却爱上了他,他也爱她,可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他和她分手了。从那以后,她变的高冷、冷血、无情。他们会怎样呢?他(她)们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不喜欢无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倾城红颜乱:本宫无敌

    倾城红颜乱:本宫无敌

    男友背叛,她纵身一跃,摇身变成了江湖鼎鼎有名,让人闻风丧胆的繁星宫宫主。她皱皱眉头,整个江湖都要震一震。她一句话,便可让江湖中的一个门派瞬间荡然无存!按照紫云的安排,她做好宫主,在外人面前演好一个江湖名人的角色。可是,为什么他要出现?一切都乱了。理不清了。百年不变的戏码,她被下了春药。而解者,非他。见者,却是他。江湖少侠,一国王爷,绝世神医,甚至……身边最信赖的友人。为什么她不想在爱了,偏偏这一世,要和这么多的人有所牵扯!“为了那种满不在乎的家伙,豁出自己的性命,值吗!”他悲痛地喊。她,不能否认,“值。”“即使是……杀了我?”他如发狂的野兽般痛苦的眼中,满是她此刻承受不了的哀伤。心,不知碎成了多少瓣。既然是欠下的,就必须换。身体也好,生命也罢。因为她想,所以她做。他痛恨,他愤怒,拼命地要把她杀掉,用毒,用剑。她只能受着。曾几何时,那个众人恭恭敬敬成为宫主的冷漠的她,沦落到这种被人弄伤,心中却仍止不住地在意他的痴情女子?……有够讽刺。“呐……这辈子,就当我欠你,成吗……下辈子再……还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闯进了神仙的水晶球

    我闯进了神仙的水晶球

    一个古代侠客偶然穿越到了时空平行的异世界,寻找回程之路的奇葩搞笑旅程。
  • 网游LOL之最强网管

    网游LOL之最强网管

    没有人天生就是奇才,也没有人天生就是高手。与其怨天尤人的抱怨现实不公,倒不如庸才一回的天道酬勤一番。拥有超能力的小网管,坎坷的道路缓步前行,名与利,御姐同少妻,还有那未懂人事的萝莉,麻烦一个二个的扑面而来。。。。。。
  • 梦回落雪

    梦回落雪

    闺密的背叛,更是抢走了自己的男朋友,苦涩的她自能选择逃避。逃避未果,千蝶却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一个神秘的世界,变成了一名被大姐强去婚姻的废柴二小姐,抓狂的她觉得不应该再低调了……这是一个契约兽的世界,每人一生可捕捉契约自己的宠兽,运气好到爆的千蝶拥有了令人羡慕的宠兽,但却是被她天天蹂虐的对象。回眸一笑百媚生,这一次,她不能再爱,因为爱了……就会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