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62500000001

第1章 为《天下蜀道》序

阮仪三

中国的蜀道是保存至今人类最早的陆上交通的历史遗存,它包括由关中通往汉中的褒斜道、子午道、陈仓道、傥骆道;由汉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米仓道;由甘肃入蜀的阴平道等,涉及四川和陕西两省的成都、西安、汉中、宝鸡、安康、德阳、绵阳、南充、巴中、达州等十多个城市。沿线的历史文化与自然遗产种类繁多,串联着众多的历史古城、古镇、古驿站、古村落。

蜀道,人们只是从古代流传的文学作品及历史故事中知道一些情况,对它还很不了解,至今也尚未得到有效和合理的开发。1993年西班牙“德孔彼特拉朝圣通道”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第一个以道路为特征申请成功的世界遗产,至2005年已有七条线性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的丝绸之路跨国文化线路和大运河文化线路等已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蜀道比古罗马大道历史更为悠久,遗存也格外丰富,虽然经过3000多年的风雨岁月,蜀道许多地方已经湮没,但还留存惊险的明月峡古栈道、翠云廊古柏大道、拦马墙古驿道、剑门雄关、千佛崖石窟群、皇泽古寺以及昭化古城等文化遗存和风景名胜。它的文化积淀丰厚、景色优美、风光绮丽,是独特和罕见的。

2006年,我应广元市和元坝区的邀请对蜀道上广元的昭化古城作了保护和整治开发详细规划,重点保护整修昭化古城的历史街道和传统历史建筑。有鉴于昭化古城留存了原生的明清以来的木构建筑和传统民居,我们着意一定要原汁原味地保护和修缮,包括重建的古建筑,坚持用原材料、原工艺、原样式,坚持了原真性的原则,在2007年年底初见成效。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大地震,广元也是重灾区,许多房屋坍塌了,但是这些木结构的房屋没有坍。老木构民居虽墙倒了,柱架仍完好地支撑着,所以也少有人员伤亡,新修的木构房屋,除了掉下些屋瓦以外,完好无损,而那些居民自己盖的平顶小楼房全坍了。重大的天灾,见证了中国传统木结构房屋卓绝的抗震能力,人们都称颂古人的创造。当年广元昭化古城在抗震救灾中很快地按历史传统风貌修复了,它见证了历史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从而给予我们进一步发掘祖国优秀文化遗存的动力。我们认识到蜀道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对它的保护迫在眉睫;并且它经发掘和开发可以发展成中国西部的黄金线路,可以推动四川、陕西两省的区域文化和经济的繁荣发展。这个提议得到了有关专家和蜀道所属地区领导及城镇居民的热烈响应,于是我联合我国著名专家郑孝燮、罗哲文、刘魁立、谢凝高、葛剑雄、王景慧、郑时龄、舒乙等人发表了关于中国蜀道文化线路遗产保护和申请世界遗产的公开信,以此拉开了整体保护和申遗的序幕。在2009年11月9日至11日的“2009中国蜀道·广元国际论坛”上,沿线城市代表与海内外各界人士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沿线城市拟定并达成了蜀道申遗的《广元宣言》,组成了申遗联盟。这标志着申遗联盟将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根据世界遗产委员会有关要求统一编制蜀道文化线路保护规划,使保护工作步入正轨。

《天下蜀道》正是顺应了上述要求。本书认真爬剔史志,博古论今,考据传说逸闻,收集散章名篇,内容涉及文学、艺术、工程、科技以及民俗风景旅游等等。展阅此书,当对蜀道有较明晰的了解。蜀道是一篇“大文章”,路线长且路线多条,作为一般游客或是观赏者一时难以领略其全貌,此书就是很好的指引者;对于希望对蜀道作些研究的各行人士则是触类旁通的好帮手。我初读此书,觉得广元市的编著者为发掘保护蜀道这一殊世的文化遗产,为蜀道申报世界遗产做了踏踏实实的工作,是大有益的事情,甚为赞赏,是以为序。

(作者系建设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写在前面的话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蜀道难》)

远古,关中平原到四川盆地,中间横阻着高峻的秦岭和巍巍巴山。我们的祖先在那“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李白《蜀道难》)的悬崖绝壁上年复一年地凿洞架木为路,不知经过多少岁月,流过多少血汗,前赴后继,在崇山峻岭中打通了秦蜀之间的通道——这条古老的道路叫蜀道。

一、蜀道名称之由来

蜀,四川的简称。以蜀族来命名一条道路,说明这条道路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它关系着蜀族的命运和前途。

蜀道,广义上讲就是外省通往四川的道路。比如:南边从云南、贵州入川的道路;东边从湖北、重庆经长江三峡水路入川的道路;北边从陕西、甘肃入川的道路,统统都叫蜀道,这是大概念的“中国蜀道”。狭义上讲,蜀道专指从西安翻越秦岭、巴山到达成都的道路,也就是本书介绍的蜀道。

蜀道有不同的名称。有的在蜀道前加一个“古”字,表示这条道路很古老。陕西古称秦,四川为蜀,故蜀道又称“秦蜀古道”。因沿途多栈,蜀道又称“栈道”。蜀道有许多干线、支线,如陈仓道、傥骆道、褒斜道、巴岭道、嘉陵故道、米仓道、阴平道等。不同的路段又有不同的习惯名称,如昭化经剑阁至梓潼这一带蜀道,路边有浓密的行道树,当地俗称“皇柏大道”;剑门关是华夏名关,这一带古道当地人习惯叫“剑阁道”。

“蜀道”一词作为地理概念最早见于三国鱼豢著的《魏略》:“仪绝蜀道,使敕不到。”蜀道实际上早在战国后期就已开通,为何迟至三国时期才见诸文字记载?有两个原因:一、以前的蜀道系粗坯路,道窄且多断头路,各个地段仅有地方俗名,故未引人注意;二、三国时,因战争需要,不断扩建道路,打通断头路,并开凿新道,蜀道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名声大震,自然引起文人注意,写进著作。

二、“蜀道”和“剑门蜀道”

有些媒体常把“蜀道”和“剑门蜀道”混为一谈,造成概念不清、宣传混乱,实际上,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蜀道和剑门蜀道都属于古道序列,都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两道有严格的区分:蜀道范围大,以汉中为中心,分南栈、北栈、干线和支线,还有水路,涉及川陕甘渝四个省市、近50个县区,线路总长不少于7000公里;而剑门蜀道范围较小,仅涉及广元、绵阳两市九个县区,全长480多公里。“蜀道”名称古已有之;“剑门蜀道”是今人为蜀道上重要路段的命名,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时才正式在媒体上露面。论资历,蜀道年岁大;论景观,剑门蜀道以古迹集中、山水美丽而享有国字号称号,而蜀道以凌空栈道行路难名扬中外。两者关系密不可分,同属古道家族序列,蜀道好比是老祖宗,剑门蜀道是繁衍的后代。两道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没有剑门蜀道,则蜀道大为失色;如果没有蜀道,剑门蜀道又会显得孤立无助。

三、蜀道与长城、大运河

蜀道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工程,堪称建筑奇迹。

(一)万里长城

从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代开始,直至明朝末年,长城的修筑持续了2000余年,总长度约五万公里。一般所说万里长城,是形容其长,并非实指。据考察,新疆、宁夏、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北京、河北、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16个省、市、自治区都有长城遗迹。现存的是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旁,全长约6000公里。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简称大运河或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运河。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水路运输线,北起北京,经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七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目前,全长约2800公里。

蜀道和长城、大运河虽然功能不同(比如长城主要是防御),但共同点是工程浩大,工期长;都有独特的技术,如蜀道绝壁凌空架栈道,长城创造板筑法、砖石包镶术,筑成高厚坚固的城墙,大运河开创复式闸、隘闸水利工程新法。大运河在中国东部,蜀道在西部,构成华夏水陆交通大体系。这三项古代杰出工程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见证、民族智慧的象征、劳动群众创造的历史丰碑。

四、蜀道与其他古道

简要介绍中外的一些古道,与蜀道作一比较。

(一)古罗马大道

古罗马大道中的第一条大道又名阿庇亚大道,于公元前312年开通,由凯库斯将军督造,全长260公里,工程宏伟。古道为巩固罗马帝国政权、民族大迁徙、宗教传播起了重要作用。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可见其在世界上的影响。

(二)丝绸之路

公元前2世纪,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国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陆路。罗马人喜欢中国的丝绸,把运送中国丝绸的中西商路叫丝绸之路。此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到达敦煌,便分为南北两路。南路由阳关西行,经鄯善、于阗,越葱岭到安息(今伊朗)、条之(伊拉克)、大秦(今罗马)。北路出玉门关,经安息等地,直抵大秦。丝绸之路打通了古代和中世纪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渠道。

(三)南方丝路

南方丝路,全称是南方丝绸之路,古称“蜀身毒道”。西汉时,中国西部、西北部强大的匈奴,影响北方丝路畅通。私商为了推销蜀布等商品,另开辟了一条商道,从成都出发,通过灵官道、五尺道、永昌道,全长200多公里,经云南昭通、大理、腾冲,由德汉出境,过缅甸、泰国进入印度,还可通中东、南亚。

(四)唐蕃古道

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为了迎接文成公主入吐蕃和亲,“凿石通车”开辟了这条古道。主干道从长安出发西行,经宁夏渡黄河入青海,由巴颜喀拉山口沿“通藏大道”过当曲赴拉萨,全长3000多公里。沿途气候严寒,人烟稀少,古道迂回曲折。唐蕃古道极大地发展了祖国边陲交通,揭开了唐蕃友好的新篇章。

(五)茶马古道

唐朝初期,为了把普洱茶行销到西藏,形成了自云南普洱,经下关、丽江至西藏,靠人背马驮以马易茶的茶马古道。明清,形成以普洱为中心,向国内外辐射的四条茶马古道,其中三条通往国外,即:从普洱至澜沧而后到缅甸的“旱季茶马大道”;从普洱至越南莱州后转欧洲的茶马大道;从普洱至打洛后转缅甸景栋的茶马大道。

以上中外古道,都是唐代以前开辟的,而蜀道比其中最早的古罗马大道还早四年。经过几千年岁月变迁、战争洗礼,古罗马大道、丝路早已荡然无存,唯有饱经风霜的古蜀道遗址神韵犹存。

古蜀道北接丝路、唐蕃古道,南连南方丝路、茶马古道,使中外道路贯通并得以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展示了中华文明。同时,也使地处内陆的蜀道沿线民众面向世界,扩大了开放意识,增强了中外友谊。所以说,蜀道是通向人类古文明的大通道。

五、蜀道的基本特征

蜀道是规模大、跨区域、综合性的文化线路,与中外古道相比,有六个不同点。

(一)历史的古老性

蜀道历史有几种计算方法:按夏代通过水路运送贡品算起,蜀道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史载,周武王伐纣,蜀国曾派兵参加。这便证实了3000多年前蜀国到中原已有行军的小道。大部分学者认为蜀道的历史以公元前316年金牛道开通后秦王进军伐蜀时间计算。无论按照哪种计算方法,蜀道都比其他中外古道开辟得早。在国内比张骞于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开通的丝绸之路要早197年。罗马帝国的古罗马大道中的阿庇亚大道在公元前312年开通,是公认的世界最古老的交通大道,其实最早的蜀道比它还早四年。应该说蜀道才是人类开辟最早的大型交通线路,是世界陆上交通史上当之无愧的“大哥大”。

(二)线路的多样性

蜀道不是单一的一条古道,而是各个时期开凿而形成的多类型线路的交通网络。既有主干线褒斜道和金牛道,又有支线米仓道、阴平道,还有连接干、支线的间线。既有陆路如陈仓道、祁山道等,又有水路如嘉陵江、汉江等水上蜀道,还有水陆混合线路,如褒斜道陆路与褒水、斜水水路并行,嘉陵道陆路与嘉陵江上段水路同行,水陆线路互补。

(三)形态的独特性

蜀道在路两旁广种行道树,既可指路,又可遮天蔽日。这种生态环保被誉为“世界奇观”、“蜀道明珠”。金牛道朝天峡一带,远古的嘉陵江航道、历尽沧桑的纤夫道、先秦古栈道、历代驿道、民间小道、民国时期汽车道与当代的铁道汇集,被人们称为“天然交通博物馆”,堪称世界一绝。

(四)功能的多元性

蜀道除一般道路的功能外,还兼具古战场、驿递等多种功能。

蜀道沿途道路崎岖,关隘林立,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千百年来,战事绵绵,征战不息。

在古蜀道上建设驿道成立驿铺,开辟了中国邮政事业,见证了秦汉以来邮驿制度的变迁。蜀道是繁华的商道,川陕陇经济流通的主渠道。

蜀道还是多彩的黄金旅游线,沿途灿烂的文化、自然景观,充满无限魅力。

(五)内涵的丰富性

蜀道作为古代大型交通系统,沿线分布着交通设施如行道树、拦马墙、桥梁、渡口等,及邮驿系统如驿路、驿铺、邮亭等。沿线还分布着与古道相关的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观如摩崖石刻、古建筑、名城、名镇、村落、近现代革命史迹以及与蜀道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六)保护的完整性

蜀道历经几千年,经过千百次战争的人为毁坏、日晒雨淋的自然损毁,古栈道遗址、古驿道石板路、古关隘、古桥梁等遗址依然存在,古柏行道树仍郁郁葱葱。难怪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长城学会会长罗哲文考察后评价说:“我走了世界上几十个国家,还没有见到过这么好的古道。”

让我们打开尘封的历史,努力探寻蜀道的神秘吧。

同类推荐
  •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本部论著虽然从始至终贯彻着人学三大定理或定律的研究,贯彻着人学第三定理或定律对前两大定理或定律新的综合,但从本质上讲,本部论著不是那种从概念到概念、从范畴到范畴的推理式研究,而是在贯彻着人学第三定理或定律并对前两大定理或定律实行新的综合时,直接面对社会人生,以价值实现中的社会历史逻辑和人生逻辑为中心内容而展开理论叙事。这只要读一读“价值实现与主体间意向性结构”、“价值实现的广泛因果论”、“文化逻辑及其辩证法的运动”、“知识结构与价值实现”、“深层价值实现的悟性”等章节,就可以看得出来。
  • 善文化宝典

    善文化宝典

    张刚忍编著的《善文化宝典》是善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收录了关于“善”的名言一百句、“善”的故事一百篇,用这种方式来宣扬“善”,使更多的人通过图书了解“善”、认识“善”、践行“善”,对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 四大名石故事

    四大名石故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世界文化博览4

    世界文化博览4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勤劳节俭(中)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勤劳节俭(中)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失序神国

    失序神国

    一个修真文明的世界,一段湮灭万年的历史,一座神国的遗骸,一位崛起的神灵…
  • 绝色毒医世子妃

    绝色毒医世子妃

    她,痴傻了十三年,贵为相府嫡女却连个姓氏都没有,自从母亲离世她便被丢在偏远的西院,那个所谓的父亲不闻不问,所谓的姐妹肆意打骂,一朝重生,她取名赢婳,斗庶妹,治庶母,整家规,她倒要让她们看看这秦家到底是谁做主!现代的金牌法医穿越到古代,究竟会搅起怎样一场风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花季之恋

    花季之恋

    你们说当校草爱上校花时会怎么样?就让我们来一起看完这个故事吧
  • 致命时空游戏

    致命时空游戏

    大学毕业,李壹本以为是一切的开始,但是看着手中的化验单……胃癌,让他的人生瞬间变得一片灰暗!……这是一部求生的挣扎史,亦是通往永生的序曲!
  • 修真综合事务所

    修真综合事务所

    作为废材,陆昊修真只想努力多活些年,却被一个半吊子系统上身。差点死于非命以后,陆昊懂了,想要活命就要屈服于系统。
  • 倾城毒后归来

    倾城毒后归来

    大周19年,皇后楚瑯環病逝凤栖宫。楚氏一族满门烬灭。曾经风风光光的楚家,似乎在一夜之间就消失灭迹。楚家成了乱臣贼子,楚皇后更是人人避之不谈的存在。同年,有着南昭国第一美人之称的南昭五公主岳樱宁,前来和亲,入宫为妃。没有人知道,她就是死去的楚皇后。没有人知道,她入宫是为了手刃皇帝,血报血仇。————————————?本书原创禁抄袭转载
  • 樱花树下,我还在

    樱花树下,我还在

    在樱花树下,我还在等待,十年之候,却换不来一段爱恋。我还要在无谓的守候吗?为你付出的青春,值吗?我已没有坚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fboys我等你十年

    tfboys我等你十年

    这是我第一次写作,不好的地方请见谅。主要讲tfboys和三位豪门千金的爱情故事希望大家支持。
  • 极品色妃

    极品色妃

    男人,哼,不就是这么回事?有钱,就能鬼混养女人?居然还大言不惭地说:这是面子问题。气愤的她,居然莫名其妙地穿越到陌阡国?当一群身披盔甲的兵将出现,她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不会这么好运气吧,早知道就去买彩票了。天啊!这是什么样的国家,连王爷也来参一脚,而且处处是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