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62500000026

第26章 蜀道传奇远流传 (2)

阴雨绵绵几个月,今日突然放晴,暖和的阳光照到屋里。武都督抱起二囡说:“好久不见太阳了,今日二囡发蒙读书,天气暖暖和和,莫非孩儿有缘么!”室内一阵笑声。提到给女儿取名一事,大家提了几个都不中意,武都督踱了几步,指着窗外的阳光说:“明媚春光,也来祝贺小儿发蒙读书。好,取个学名叫媚娘吧。”

李老师附和说:“媚,美好也。祝媚娘熟读诗书,前程美好!”

都督夫人点头:“孩儿长得乖,名儿也取得好。”

从此,“媚娘”就这样传开、叫响了。难道不是吗,她以后进了皇宫皇帝也叫她武媚娘呢。

(五)宝井留影

相传川主庙(即今皇泽寺)旁边有一座爱河桥,爱河桥边有口古井。相传,这是一口宝井。很多年以前,这一带天干,河水断流,庄稼无收,树木枯死,水田开裂了,苦了百姓。大慈大悲的王母娘娘为普救众生,从天上丢下一面镜子,在这儿砸了一个小窟窿,于是大股大股清亮亮、甜津津的泉水冒出来,就有了这口宝井。泉水长流不断,滋润庄稼,供人饮用。据说运气好的女子到这井口照一照,丑人会变成美人,老人则会变年轻,所以,当地老百姓把这口井叫“美人井”。

有一天,奶妈带媚娘到利州郊外玩耍,在川主庙下的煤码头看热闹。奶妈看得出神,一眨眼便不见媚娘影儿,这可急坏了她。奶妈四处去找寻,来到桥边井口,但见井里有个人影,和媚娘一模一样,吓了一大跳,莫非她……奶妈不敢想,再仔细看,分明是个影子,她很纳闷,媚儿不在,咋影儿留在井里?

“媚——娘——”奶妈边走边喊。

“婆婆,我在这儿。”田坝头油菜花地里只听见声音,不见人影。奶妈悄悄走去,一把抱住媚娘:“还跟我藏猫儿呢,看你往哪儿逃?”媚娘哧哧地笑,一看奶妈脸上皱纹没有了,一下变年轻了,拍着小手叫道:“婆婆变得好漂亮啊!”奶妈撇着嘴:“婆婆老了,还有啥子好不好看。”回府后,奶妈用铜镜一照,果真年轻多了。

原来媚娘是个有福气的女孩,她路过宝井,把美丽的倩影留在宝井里,自个儿也变得更漂亮了。传说这以后,那些村姑到这口井提水,只要往井里望,个个都像武媚娘一样桃红水色。

(六)金莲花开

利州城东有座郑家山,郑家山有口池塘,方圆几里的塘里种满清一色的莲花,老百姓将这水塘取名叫“莲花池”。

武都督听说莲花池的风景好,有一年夏天公暇无事,带领夫人和媚娘前去观赏。但见湖面碧波,枝枝白莲,亭亭玉立,片片莲叶,轻轻摇曳,微风徐徐吹来,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更增添了消夏的野趣。武都督舒展双臂,赞叹道:“真乃‘莲花池畔暑清凉’。”都督夫人频频点头赞同:“想不到这大巴山区还有江南的秀丽风光呢!”媚娘也手舞足蹈:“要是坐个木盆到塘里采莲,那才更有趣呢。”

武都督一家玩了一阵,满意而归。

说来也怪,第二天莲花池中突然长出一枝金莲花来,花儿特别大,颜色分外鲜,粉色的花瓣,四周镶着一圈金边,金光闪闪,鲜艳夺目,惹人喜爱。在阳光下,还不时闪烁耀眼的光亮呢。游人里三层外三层围拢来争相看稀奇。

莲花池塘出现金莲的事,一传十,十传百,传到都督府。武都督捋了下胡须,沉思一阵:“出现金莲奇花,千载难逢,此乃象征大唐昌盛,利州吉祥也。”遂传令派专人好好守护,任何游人不得攀折。

守护人不敢怠慢,日夜三班,寸步不离,观赏者只能站得远远地望一下。有一天金莲突然不见了,急坏了守护人,连声说:“咋好向都督大人交代呀!只好到都督府请罪。”衙役摆手说:“嘿,前天,武都督已携带家眷离开利州,到别处上任去了。”

莲花池守护人你看我、我盯你,个个目瞪口呆,不知这是怎么回事。村里有个见多识广的长者说:“我看,金莲象征武家千金,千金在,金莲现。如今,千金随武大人走后,那金莲自然而然就不在了。”大伙儿恍然大悟。

二、少年李白的故事

李白被人们推崇为“诗仙”,著有《李太白文集》,留有诗作数千首。

(一)李白名字的由来

李白周岁那天,他的父母备办糕点,合家欢聚,在院坝的李树下给他祝生,当时他还没有名字。

父亲想试试儿子的志向,看他将来有没有出息,于是在桌上摆了蛋糕、尺子、《诗经》,由母亲抱着,让他随便抓桌上的东西,看他喜欢啥。

小儿睁大眼睛,盯一盯蛋糕,父亲惶恐不安,生怕他去抓蛋糕,将来长大会好吃懒做。只见小儿摆摆头,又盯住尺子,父亲又担心他抓了尺子,将来只会做生意。正忧虑之时,小儿死盯住那部《诗经》,一把抓在怀里抱着,乐呵呵地笑起来。父亲高兴地连声说:“这孩子有出息,有出息!”妈妈把他紧紧搂在怀里,亲了又亲,夸奖说:“我儿子将来一定是个知书识礼的文墨人!”

小儿“咯咯”地笑个不停,全家乐得比过年还热闹呢。父亲想,这孩子聪明,有志向,应该取个美好的名字才对呀。取个什么名儿呢?想来想去,几年过去了,老是定不下来。

有一年春天,院坝里李花盛开,小儿听父亲念了两句诗就停住念不下去,眨了几下眼睛,望着白生生的一树李花吟道:

火烧杏林红霞落,

李花怒放一树白。

父亲拍手称赞:“续得好!续得好!”便取诗末句的头一个字和最后一个字为名。李白的大名就这样定下来了。

(二)铁棒磨针的启示

阳春三月,桃红柳绿,燕语莺啼。

小李白在课堂上心不在焉地念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时探出头来,望着窗外虫虫儿叫,丢下书本,便偷偷跑出课堂捉虫i子去了。他跳跳蹦蹦来到清溪旁,见一位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嚯嚯”地磨着。

“老婆婆,你磨这么大的铁棒干啥呀?”小李白上前不解地问道。老婆婆埋着头磨得正起劲,没有答话。

“老婆婆,你在干啥呀?”小李白附在老婆婆耳边,大声问道。

老婆婆抬头一看,是一个顽皮逃学的小家伙,一边磨一边说:“我在磨针。”

“这么粗的铁棒,要哪年哪月才能磨成针啊?!”小李白睁大眼睛,惊奇地问。

“咋不行?”老婆婆满怀信心地说,“今天磨点,明天磨点,年年月月磨下去,只会越磨越细啊。”

小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从此不再贪玩好耍了。

(三)灯照太白把书诵

小李白很想找个幽静的地方好好读书。

有一天,小李白背着书包,腰挂宝剑,慢悠悠划着一只小船沿涪江而上。一路上,看不够绿水青山,正陶醉在诗情画意中,他忽然发现一个“人”字形山洞。靠岸后好奇地钻进洞去,但见洞壁上浅黄的石花,如倒挂佛手,白生生的像破土的嫩笋。泉水滴在岩上,“叮当,叮当”如琴声般美妙。小李白想,这倒是个读书的好地方。于是,找来石块当凳子,捧着书本大声朗读起来。

不知不觉,天暗下来了。小李白正打算乘船回去,忽见对岸山洞里的石灯亮了起来,把这边山洞照得雪亮雪亮,好像白天一样。他又兴致勃勃地翻开书本读起来。疲倦了,把书合上,对岸的神灯也就熄灭了。说来也怪,一翻开书,神灯又亮了。

从此,李白有空就到这个清静的山洞来读书,借着那盏神奇的灯,常常读到通天大亮,读了很多圣贤古书。

李白读过书的这个山洞,后人叫“太白洞”,对面挂神灯的那个洞叫“灯笼洞”。至今,当地还流传着这样的民谣:“灯笼洞对太白洞,灯照太白把书诵。”

三、杨状元传奇

杨慎(公元1488—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金牛道上四川新都人。明正德六年试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因议朝政,触怒嘉靖皇帝,谪戍云南。一生著述达百余种。民间都叫他杨状元,广泛流传着许多传奇故事。

(一)巧计免贡米

杨状元非常关心民间疾苦,曾苦心设计免除四川父老进贡酒米。

话说明朝嘉靖皇帝吃腻了山珍海味、鱼翅海参,尝够了熊掌燕窝、龙胆凤髓,很想换换口味,他不知从哪里打听到巴蜀盛产“珍珠米”。

什么叫珍珠米?就是乡下人说的酒米,又叫糯米。因为这种米产量低,颗粒饱满、洁白如玉,好像晶莹的宝珠,富有营养,才有这个美称。做糍粑、汤圆、蒸醪糟,十分可口。

有一天,嘉靖皇帝召见翰林院修撰杨升庵,龙颜大悦:“爱卿,久闻蜀中盛产珍珠米,吃了可以滋阴补阳,有病治病,无病延寿。你是蜀人,定知详情,是真的吗?”

杨状元一听皇上的口气,便知又要老百姓进贡酒米了。本想回禀说没有,恐犯欺君之罪;如实说来,又加重家乡父老的负担,略一思索,禀道:“皇上,四川产酒米,确是事实,不过不像传说的那么神奇。此乃乡民充饥之口粮,不堪入口耳。”皇帝一听四川确有珍珠米,乐滋滋,喜不尽,管它好不好吃,决定降旨奉献千石,尝后再说。

杨状元回到官邸,久久难以入睡。眼看苛捐多如牛毛,民不聊生,在朝不能为百姓说好话、做好事,怎配做“父母官”?问心有愧啊。辗转反侧,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一条妙计来……

第二天,杨状元上朝启奏:“臣愿亲往四川,为皇上精选上等珍珠米,押送进京。”皇帝大喜。

话说杨状元赶回四川,专门在民间挑选几千名残疾人充当脚夫,起早摸黑,一路不停,浩浩荡荡把千石酒米运到了京城。

嘉靖皇帝听说珍珠米送来,巴不得马上吃进嘴里,便亲自到午门迎接。但见道旁一字儿跪着一群人,皇帝见状,吓得三魂掉了二魂,惊问:“前,前面来者何人?”

“皇上,这些人都是为万岁爷运送珍珠米的脚夫。”杨状元上前禀道。

皇帝“啊”了一声,才回过神来,不解地问道:“久闻天府人杰地灵,怎么是这般模样?”

“皇上有所不知,本来天府山清水秀,又逢盛世,百姓们个个长得眉清目秀,仪态端庄。自从种了珍珠米,老百姓吃了就变成这等模样。”杨状元不慌不忙地解释,说到这里,又长叹了一声,“唉,听说这是不治之症,可苦了川中庶民百姓。”

皇帝打量一下一表人才的杨升庵。杨状元察言观色,随机应变,禀道:“微臣素不吃山民充饥之酒米,故才幸免此病。”皇帝听杨升庵这么一讲,庆幸自己还没吃下肚去,便马上传旨将贡米火速发回四川。

脚夫们高高兴兴地把酒米运回,分发给众乡亲做汤圆、做粽子,热热闹闹过了个快乐年。至今四川百姓还念念不忘杨状元做的这件好事呢。

(二)赋联表寸心

家乡的父老听说杨状元得罪了皇上,发配云南途中,先回四川的老家始康(即今之新都)。头发斑白的老婆婆、老大爷挂着泪水、拄着拐杖、提上甜酒,大婶大妈盛上年糕,在城外大路上等候。望了一天又一天,人们望穿了眼,左等右等,连杨大人的影子也没有见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杨升庵早已回四川,在家乡住几天,就发配去云南。他自愧没有为老百姓做多少好事,此次返故里,再劳烦父老乡亲就更不好了,于是有意避开众乡亲,在城外偏僻的小场选了个鸡毛小店先住下。

这天,正是大年三十夜,杨升庵独坐店内,抚今感昔,愁绪万端:他从十年寒窗,赴京赶考,想到在翰林院精心编撰国史;从为民解忧,计免进贡,想到因规劝皇上直言纳谏却被贬返家乡,不禁一股无名的辛酸涌上心头,顿觉寒气逼人,想解闷排忧,双手推开窗户。但见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街上民众穿红着绿,喜笑颜开,小儿戏玩,鞭炮声声。啊,这才记起今晚是除夕。场镇虽小,却热热闹闹,充满生机。顿时,愁思云散,心里又充满了希望。他叫店老板送来文房四宝,写对联一表新春述怀。

杨升庵展开大红纸,望望街上过年的热闹景象,看看自己凄惨的处境,提笔写了上联:人家过年我无年。又想起朝廷上的昏君,听信谗言,自己忠心进言,反遭流放,心中郁闷万分,挥笔疾书,又续写了下联:替主充军杨升庵。写完,请老板端端正正贴在店门上。

对联贴出后,父老乡亲方知杨状元早已回乡了,便从四面八方像潮水般拥进店内,个个亲亲热热,问长问短,如亲人久别重逢,夜深了还不愿离去。杨状元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第三节 蜀道沿线的史事传奇

同类推荐
  • 荷事

    荷事

    我国荷文化源远流长,它已融入到诗文、绘画、歌舞、建筑、雕塑、工艺品、宗教及民俗、饮食、医药等诸多领域,传承至今并日益光大。本书作者从荷的起源谈起,将荷花的生态、习性及有关荷花的文章、诗词、集句、歌谣画、饮食文化、民俗等逐一加以解读,是我们了解中国荷文化的一本系统的书。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修德养性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修德养性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雕塑艺术

    雕塑艺术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美国的明清小说研究

    美国的明清小说研究

    本书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梳理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明清小说研究情况。评述美国明清小说研究历史脉络、明清小说译本、白话小说研究、文言小说研究、主题研究、小说评点与小说理论研究、美国明清小说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等。
  • 走近古都

    走近古都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当中,古都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元素。
热门推荐
  • 最帅的人皇

    最帅的人皇

    主角是刘备,使用双剑那个,贱上加贱的那个。张飞是个数学不怎么好,呃,笨蛋一个。关羽是个讲义气的流氓大哥,呃,还是流氓。诸葛亮老NB了,是个???华佗更NB了,是个???我就是不剧透,想知道是什么,自己进书看,不看你就是别想知道。
  • 妙手郎中

    妙手郎中

    医术无双,人品至贱,阎王叫你三更死,我能留你到五更!
  • 你要的幸福,藏在你不愿做出的选择里

    你要的幸福,藏在你不愿做出的选择里

    我们每一天都要面对各种选择,小到交通、吃饭、购物的选择,大到工作、交友、情感的选择,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选择。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因为内心的恐惧、成长的经历、顽固的习惯等因素束缚,不敢直面选择,甚至采取逃避的态度,结果常常后悔自己当初。其实,我们每个人想要的成功和幸福,往往就蕴藏在那些人们不愿做出的选择里。本书从人生、自我、困境、职场、人际、机遇、取舍、情绪等8个方面,教给读者一套完整的选择方案,帮助读者走上幸福的人生路。
  • EXO之爱你不解释

    EXO之爱你不解释

    她三年前在电视荧幕上看到他,而他已是亚洲天团EXO-m队队长吴亦凡。从此他便住进了她的心里三年后她被星探发现进入sm公司当练习生。从此展开她与他的人生............
  • 发个微信泡仙女

    发个微信泡仙女

    当林凡的手机能够连通天庭后,他发现自己的世界一下子就充满了色彩。下载个千里眼app,看看千里之外的楼里女孩换衣服;下载个食神app,美味佳肴信手拈来
  • 最废召唤师

    最废召唤师

    一个盗墓的小人物一个召唤界的废材一次次的意外!假废材转正成了真废材本想扮猪吃虎,却成了武松打虎经脉破裂,青铜宝典不能升级,召唤兽还是最垃圾的蚂蚁……召唤界的金手指变成了累赘,想甩也甩不掉!但那又能如何?即使失去全部,哥还有铮铮铁骨!
  • 捉妖还能这么玩儿

    捉妖还能这么玩儿

    没有金手指,没有系统,只是一个运气超级棒的落魄军人,因为某些原因被迫复原,成为一个死肥宅,在一次等待藤训爸爸的游戏成为让他重回巅峰的人生转折,凭借自己的坚持与不懈努力,带着妖灵转战诸国
  •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

    本书为袁腾飞继代表作《这个历史挺靠谱》之后,精心创作的最新力作。袁腾飞运用新史料、新观点、新语言全面讲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陆、海、空立体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作者以史实为主线,以小故事来行文,风格幽默,妙语连珠,史料新颖,观点新锐,再现“史话体”讲述风格,是中国全景式通俗解读战争的开山之作。
  • 吾独幼偶

    吾独幼偶

    我挺喜欢的,真的挺喜欢你的,可是你不喜欢
  • 开挂式修真

    开挂式修真

    陆仁身死之后,突然发现他竟然有两个身体,分为主次身,并且两个身体在不同的世界,更关键的是他的两具身体只要不同时死亡那么他就可以无限复活。而且他还有一个名为吞天噬地的神通,只要灵石足够那么那就能迅速炼化从而突破境界。次身所处的修真世界打杀妖魔,妖魔死后便能爆出灵石。于是陆仁走上了一条宛如开挂般打怪升级的修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