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1700000113

第113章 “白眼”与“青白眼”

“白眼”,表示鄙薄、厌恶的意思;“青眼(青白眼)”是表示对人的喜爱、尊重。两个词语意义完全相反。

白眼即露出白眼,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翻白眼,即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时现出白眼,表示鄙薄、厌恶、不欢迎对方的意思。古籍中多有记载。

唐朝王维《过崔处士兴宗林亭》:“科头萁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科头”是不戴帽子,舒服地坐在长松下,而看不起那世上人。唐朝戴叔伦《行路难》:“白眼向人多意气,宰牛烹羊如折葵。”这句诗中的“意气”指馈送财礼。“如”是“同”。“折”是折断。清朝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我以人不齿数故,遂与母偕隐;今又返而依人,谁不加白眼?”

那么,为什么古人用“白眼”来表示对人轻视之意呢?

“白眼”一词源自于《晋书·阮籍传》中的记载:“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阮籍是三国时魏国文学家,名士,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博览群书,才能出众,个性放诞不拘,为人旷达不拘礼俗,喜好老庄之学,是“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散骑侍郎、受封关内侯。阮籍禀性极为孝顺,虽然不拘礼教,但说话言辞深远,不随便评论他人好坏。但是,阮籍特别爱喝酒,把酒看成是朋友,《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记载:“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据传说,阮籍五十四岁时和刘伶醉死在步兵酒窖里。

《晋书·阮籍传》记载:“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后一段原文的大意是:阮籍能够用青眼和白眼看人,见到拘泥于礼俗的人,就用白眼对待他。他母亲去世时,阮籍因为太悲伤,有两次喝完酒后,放声大哭,传说吐了几升血。嵇喜来吊唁,阮籍却用白眼对他,嵇喜十分不高兴地离开了。“白眼”的典故由此而来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后,就拿着酒夹着琴去吊唁,阮籍就用青眼对待嵇康。

嵇康也是“竹林七贤”之一,三国时魏国文学家,名士,字叔夜,曾任中散大夫,与阮籍齐名。嵇康风姿俊逸,博学多通,好庄老之学,善鼓琴,工书画,反对儒家繁琐礼教。嵇康与阮籍平时就是好朋友,这次又带着酒来,《晋书·阮籍传》记载:“籍大悦,乃见青眼。”

“白眼”也作“眼白”,同样表示轻蔑、看不起。唐朝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途穷返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青白眼即青眼,眼珠在中间,表示对人尊重或喜爱。青,黑色的意思,古人称黑眼珠为“青眼”。人们正眼看人时眼珠在中间,眼睛正视,“青眼”就是指眼睛在正常的状态,是表示对人的喜爱、尊重。人们现在常使用的青睐、青目、青眼、垂青等都是由此典故而来。

所以,“青白眼”、“白眼”是一种看人的姿态,其实更是一种心态,表现出对人的尊敬与轻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但愿世上少一些“白眼”,多一些“青眼”。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闪光的金牌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闪光的金牌

    该系列丛书为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本书详细讲述了为国争光的体育明星,闪光的金牌的动人故事。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 中华美德智慧书

    中华美德智慧书

    本书是对先秦诸子经典的国学著作中圣贤智慧的总结,书中重新解读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管子、韩非子和荀子的文化智慧。通过阅读本书,希望读者能够了解古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中汲取心灵的营养,并对其中的精华做到继承和发扬,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 另类日本文化史

    另类日本文化史

    本书不以常套的纵向时轴表现日本文化史,而是从世相的横断面着手,深入至文化的内核并从中观察和体验。于是,勾勒出了很多令读者有感兴趣的话题:间的红唇黑齿为何意?一个寂字,为什么令日本人狂喜和狂爱?生死又是如何化为千年之风的?卡哇伊的前身今世?穿着和服的动漫凯蒂猫为何人见人爱?AKB48走红与少女爱的深层关系?非黑非白的幽玄之美与湿气有关?当然,还有汉字文化的魔界幻境,切腹的白日青天,怨灵的鬼魅幽影,不伦的残月融雪等考述与解读。作者总是用别样的眼光,将纷杂在事象背后的文化根由揭出。用语雅赡,用意深至。可读性强。
  • 日本与日本人

    日本与日本人

    以东西方对照的眼光来研究日本和日本文化,尤其是从心理、哲学上解剖了日本人整个的内心生活;从日本人内在的和外表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心理学的和伦理学的各方面,描摹日本的国民特性。要研究他们的全部生活,可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参考。《日本与日本人》跃进日本文化的汪洋,走进日本人的内心世界。
  • 老北京古建筑与祭坛

    老北京古建筑与祭坛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热门推荐
  • 楼下隔壁班的他

    楼下隔壁班的他

    厉牧辰拿起早已烂的泛黄的日记本,看到上面清清楚楚的记录着自己与她的一点一滴,才发现原来,她早已爱惨了自己。只可惜自己知道的太晚,亲手弄丢了她厉牧辰:“夏夏,回来吧,回到我身边,我知道错了”
  • 西游之猴王怒

    西游之猴王怒

    当我死亡的那一刻,我终于知道了我是谁。当我千辛万苦的复活后,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报仇,都是为了给师父您报仇,都是为了兄弟你的一句话!但当我做完这一切,我发现我的归来竟是一个错误,……。
  • 大叔,你站住

    大叔,你站住

    老话说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我身为一位二十三岁的女性,不掉下个高富帅的帅哥,居然掉下一个顶着一头草窝样的头发,胡子拉碴的大叔。这位大叔一醒来,就给她来了一个失忆,怎么办?她是养着,还是养着,还是养着呢?
  • 武当王也之我的系统真的牛

    武当王也之我的系统真的牛

    穿越到斗罗大陆,看王也如何在斗罗的世界逆袭
  • 剑士不孤单

    剑士不孤单

    不喜欢和人相处。”是别人对我的最高评价,但有些人例外。是哪个家伙说这样的话来着?————正在我边骑着单车行进边思考时,在一旁的贺子御翔突然开口道:“啊,那就是船桥市了!“贺子御翔,与我家同街面馆的独生女儿,在她13岁生日时,面馆老板把女儿送来了道场。因为经常在一起学习剑道,我又常去馆里吃面,我和贺子的关系似乎还不错。现在作为“逃亡旅程“的同伴,跟我一起行动。一起旅行的还有一位重要角色:我的初中好友,山田书业。我们最终目标是仙台,而现在正在骑着路边摆放的单车前往下一个目标地点:船桥市。船桥市商业繁华,在整个日本都是数一数二的商业区域。同时交通便利,信息技术发达。在那里,我们可以获得更多有关病毒“FLAME”的消息,也可以寻找与家人取得联系的机会。“FLAME”病毒,起因是......
  • 二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为拟话本小说集。明末凌濛初编著。于1632年(崇桢五年)成书刊行,与作者前著《初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四十卷,每卷一篇,共四十篇,其中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与《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三相同,卷四十已亡佚,补录杂居《宋公明闹元宵杂剧》以充数。作者自称系“偶戏取古今所闻一二奇局可纪者演而成说”,题材大多取自前人。该书的思想内容是比较复杂,但从总体上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兴的市民阶层的思想观念,其所提倡的传统道德中也有不可否定的健康成分。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较重要的影响
  • 皮相引

    皮相引

    钟唯觉得自己是怪物,她已经活了四百多年。
  • 缚君红颜

    缚君红颜

    世间仅有的青云龙蛟玉佩,却偏偏有一枚一模一样的玉佩横空出世,惊异,离奇,福兮?祸兮?白云素被迫代替妹妹困于皇宫,一心报复这位从小到大一直要好的妹妹,却意外发现深爱之人原来爱着妹妹,灾祸已成,削发为尼,常伴青灯古佛。姐姐,我欠你的,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我都会还给你。白青络因愧疚心重,灵魂久留深水之中,予以寄托,罪孽终偿,却不忍心爱之人受伤,在转世之时,选择重回本身。青络,我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你要伤害他,绝不容许。等了一天,一月,一年终等不到她任何消息,本已绝望,三年之后再度重逢,她却早已忘记自己,没关系,我,黎墨可以一直等,没什么能比再也见不到你更令我伤痛。黎墨,我不是她,我不爱你,今生今世我只爱百里。百里沂旪自异林一别,好不容易相遇只因她携玉佩而来,便心生猜忌,一次次地试探,伤害,她却至始至终,待他如初。因玉佩逐出师门却也因玉佩再度与你相遇、相知,玉在人存,玉毁人灭。白青洛落水而醒,记忆全无,拜师学医,却被逐出师门,一心想要查明被逐的原因,又遇见初遇的那个他,他还是他吗?他依旧是他,那个少年。你是你,她是她,别害怕,我分得清。
  • 神仙大人别走

    神仙大人别走

    在另一个平行世界中,那里有着会仙术的神仙。他们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人类不知道而已,只以为他们是存在于神话故事中的。而当喜欢考古和新事物的大二学生林落,与那群神仙相遇时,并没有惊讶害怕,反而高兴的不得了。且他们之间也渐渐发生了一些,牵人心魂的事情,夹杂着喜悦和悲伤。原来,神仙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清冷寡淡。原来,神仙也会悲伤绝望,无助又无奈。原来,神仙也喜欢争名夺利,尔虞我诈。
  •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三历史优秀课例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三历史优秀课例

    为新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而精心编写,选取了大量教案,内容上充分体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