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23000000016

第16章 茶席插花,茗赏者上(1)

要通过别出心裁,去衬托和表现茶的清雅;

要画龙点睛,传递出幽微淡远的茶境。

文人插花,如花在野

茶席的插花,要与茶席的三维空间相得益彰,插花的体量和高度,必定会受到茶席空间的限制。陆羽《茶经》提出的“茶性俭”,对茶席的插花,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茶席的插花,要通过别出心裁,去衬托和表现茶的清雅;要画龙点睛,传递出幽微淡远的茶境,以及静清和雅的茶的精神,这就使茶席的插花,具有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茶席插花的基本特点为:构图简洁,花枝少而花色新鲜,造型不拘形式,自然生动;结构疏密有致,起伏有势,不齐不匀,虚实相生;花宜素雅,不求繁多,只插一枝、两枝、最多三或五枝,格高韵胜;并着力追求线条美、构图美与变化,以达到朴素大方、清雅绝俗的艺术效果。

明代袁宏道《瓶史》提出:“茗赏者上也,谈赏者次也,酒赏者下也。”袁宏道认为,赏花时,有茶相伴最为清雅。反过来,品茗时也应该有最清雅的插花彰显,才可足以表现出文人的追求和风骨。以袁宏道为代表的文人插花艺术,为茶席的插花提供了理论参照,从某种意义上讲,茶席的清雅插花,已不同于宗教供花、华贵富丽的宫廷插花,更不同于生活花艺。究其本质,是最适合清供、清赏的传统文人插花,这种传承,从中国传统文人插花的发展脉络中,能够梳理出来。

文人插花源自唐宋,盛于元明。讲究清新脱俗,不拘形式,花材常选一种,多则三种,着力寻求山野清趣与诗意的流露。

从唐代到五代,是文人插花的发轫期。最早关心插花的文人,从六朝开始,有庾信、竹林七贤等人。当时的插花,主张返璞归真,宣泄胸中的文人逸气,杂花野草,就地取材,信手拈来。今天,我们的野外茶席也是如此,山花野卉,灿然席上,如花在野,自然生动。

南唐后主李煜创办的“锦洞天”,是我国最早定期公开的插花艺术展览会。韩熙载的香赏“五宜说”认为:“对花焚香,有风味相和,其妙不可言。”宋代是文人插花的发展期,尤其是“插花、挂画、焚香、点茶”,已成为文人不可或缺的四般闲事,如果对其中之一外行,便不足以胜任真正的文人称号。

元代和明代,是文人插花发展的高峰。明代文风鼎盛,尤其是袁宏道的《瓶史》、张谦德的《瓶花谱》、屠本畯的《瓶史月表》等插花专著的问世,幽人韵士,建构了完整而周严的花艺理论体系,清疏淡远的美学原则趋于成熟,开始表达插花的空灵之美,追求文人插花风雅的境界。于是,古代的文人们,便从一枝花、一方木、一角山、一汪水里,细微处见宏大,清浅中见深刻,同时,文人插花既成为了玩赏的幽栖逸事,又是别具意蕴的心象之花。

历代文人的插花之胜,从诗词里面可见一斑。《诗经》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互相赠花,以表达思念之情。南朝的陆凯,“折花逢驿使”,折一枝江南的梅花,拜托驿使捎给远在长安的好友范晔,“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文人情趣,跃然纸上。宋代王安石的《新花》:“老年少忻豫,况复病在床。汲水置新花,取慰以流芳。流芳在须臾,吾亦岂久长。新花与故吾,已矣两可忘。”不幸成了王安石的绝命诗,诗中有旷达有哀声,道出了生命与花期的短促。陈与义有《梅花二首》:“画取维摩室中物,小瓶春色一枝斜。梦回映月窗间见,不是桃花与李花。”杨万里的《瓶中红白二莲》:“红白莲花共玉瓶,红莲韵绝白莲清。空斋不是无秋暑,暑被香销断不生。”诗中写到荷花,不仅可赏,还可清雅解暑。杨万里还有移栽山丹的诗:“青泥瓦斛移山花,聊著书窗伴小吟。”对花临窗吟诗,又是何等惬意!黄界的《春暮》词中:“沉水香销梦半醒,斜阳恰照竹间亭。戏临小草团扇,自拣残花插净瓶。”写尽了文人插花的不拘一格,不受岁月所限,只要表达出内心的感触即可。明代高启的《瓶梅》,写得也好,“竹外相逢见素花,手携数朵喜还家。雨窗今夜无明月,暂托寒灯照影斜。”

历代文人,不仅热衷插花,更具惜花之心。苏东坡担忧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文人寓心于花草间,使文人的插花如茶一样,变得意味深长,理性的内涵加上清丽外形,自具闲雅气韵。他们把自己的哲思、感悟,与花木和自然联系起来,穷通物理,又能在花木中寻找逍遥之乐,以拂红尘之污。

总之,文人插花,是以文学诗词之心,观察自然,以花影人,寓感万物,物我两忘时,以花草为媒介,以宣泄胸中文心诗意的感动,通过抒怀寄情,形成的线条精简、风格清雅、饶有野趣而又回味无穷的心灵之花。

明代袁中道曾说:“花为天地间一种慧黠之气所成,除了外观的形色之美外,复有令人明眼澄心、凝神净虑之功,以文人领受最为深刻。”花与茶,都具有为君以泻清臆、凝神静虑之功。“商略此花宜茗饮,不消银烛彩缠缸。”因此茶席上的插花,最接近传统的文人插花,重诗情,重意境,寄情遣怀,使茶席摒除了匠气和俗气,更具淡雅率真之美、席外妙想。

构图简洁,疏密有致

既然我们把茶席的插花,归结为传统的文人插花,那么,茶席的插花,应该像传统的文人画那样,以朴素清雅为原则,实现自然花卉与人文情思的互动,让古典的文人插花精神,在茶席上清雅绝俗,与茶相和,相映成辉。

明代陈洪绶的《瓶花图》中有题款诗:“相呼看红叶,林下醉秋华。折得一枝归,与君称寿华。”诗中的“折得一枝归”,印证了陈洪绶已深得文人插花的精髓。张谦德《瓶花谱》里讲:“瓷器以各式古壶、胆瓶、尊觚、一枝瓶为书室中妙品。”一枝瓶,既然是文人书房里清供的妙品,也说明了构图简洁的一枝花供,是文人插花中最常见、最简单的选择。宋代梅窗有《咏梅》诗:“藓花浮晕浅,浅晕浮花藓。清对一枝瓶,瓶枝一对清。”诗人梅窗在一枝瓶里插一枝花时,注意了绿色的苔藓与粉红色的梅花,在颜色上形成的红绿对比。一枝梅花,在一枝瓶里疏影横斜,倍加清雅,瓶与枝互相映衬,各具风采。

一枝花的插法,简单明了,尽得自然天趣,透露出古代插花美学的准则。越是简单的线条,越难去表现和处理。能否清趣盎然,考验的是插花者的眼界与智慧。如何去选择有天然风致、且能表达茶席思想的枝条呢?张谦德的《瓶花谱》里给出了答案:“若只插一枝,须择枝柯奇古、屈曲斜袅者。欲插两种,须分高下合插,俨若一枝天生者;或两枝彼此各向,先凑簇像生,用麻丝缚定插之。”也就是说,如果只插一枝,需先审视花枝与插花器是否匹配,枝条要选择古朴奇特的,而最佳的枝条,是呈一波三折状,并且枝梢柔美袅娜。如果寻觅不到令人满意的一枝,又该怎么办呢?也可以寻找两种枝条,这两种枝条的搭配,需要精心考量,内心要先设想出组合构图的预案。如果这两枝,选择上下合插的方式,塑造出来的枝型,丛聚成团,俨然像是天生的一枝,就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艺术效果。其间,要尊重花草树木的生长规律和自然的形态,不能有人工斧正的任何痕迹,以造就插花艺术不对称的均衡美。另外,两枝的组合中,除了上下合插,也可两枝彼此相向组合,相向的两枝,必须是左高右低,或者是右高左低。枝条不对称的美,产生的形生势成的动感,跃然眼前,天趣昭昭。

袁宏道在《瓶史》中告诫我们:“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过两种、三种,高低疏密,如画苑布置方妙。”这与张谦德择枝的审美是一致的。张谦德说折花“取俯仰高下,疏密斜正,各具意态,全得画家折枝花景象,方有天趣”。画家的折枝花景象,是插花艺术的最高审美。一个插花作品,如果没有画意,便缺少了诗情和遐想,是无法打动人的平庸之作。在茶席上,创造富有茶韵、生机盎然,而又不失人文趣味的个性插花,就需要我们师心活用,从枝条的比例、对称、平衡、对比、疏密、韵律、姿态、色泽等诸方面,去调和,去斟酌,去思量,在疏密有致、起伏有势、不齐不匀、虚实相生的结构中,通过枝少色新,不拘一格的活泼形式,力求构图简洁,呈现出动人的画意。

茶席的插花,是从花中寻觅清雅幽美的气息,以弥补茶席的生气与活力不足。追求的是,插花的意境要胜于原来的面貌,这与文学创作一样,来源生活,高于生活。插花时,要抱有爱花与惜花之心,我们插花,是为了通过艺术加工,让花卉的姿态更美。也要通过一些科技的手段,延长其花期,使之高于原生花。构图简洁的茶席插花,要富有变化,这种变化要充满着生命的律动,不能简单凑合,也不可单调乏味。插花形式中,上轻下重或上散下聚的构图,要关注其稳定性和均衡感。通过高低错落,展现构图的层次感;通过疏密有致,增强插花的立体感;通过俯仰呼应,体现意态天然的错落韵律之美。

比枝配色,花宜半开

俗话说:“敬酒要满,奉茶要半。”茶席的插花,除了枝条的虬曲、舒展、飘逸外,花的色彩,宜素雅且半开。半开的花,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盛开绽放的花,意味着她已耗尽了最后的能量。因此李密庵的《半半歌》里唱到:“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

同类推荐
  • 祠庙陵墓对联(下)

    祠庙陵墓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对联。
  •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以下简称《梅花审美》)是从来探讨中国梅文化众多论著中穖性最为突出者。如论梅之开发利用,历史远及七千年以上的新石器时代。从采用梅果于祭祀和烹调(增酸味,催肉熟),经过汉晋南北朝梅花欣赏的兴起,再经隋唐五代梅花审美欣赏的发展,通过北宋梅文化象征之生成尤其是南宋梅花审美文化的鼎盛与成熟,元代梅文化高潮延续,直到明清梅文化之稳定发展,真是既系统全面,又突出了一时期的特殊性。
  • 101个故事读懂欧洲文明

    101个故事读懂欧洲文明

    101个故事读懂欧洲文明前言几百年前的欧洲人对于神秘的东方充满了渴望和幻想。于是渴望一睹东方风采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挥别亲友,踏上了前往东方的漫漫长途。多年的旅行之后,一本风靡世界的《马可?波罗游记》问世了。里边详细记录了他在东方的所见所闻。这本书不仅为欧洲人缔造了一个“黄金梦”,也把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带入了欧洲人的视野。而对于遥远的东方人来说,欧洲到底是一个什么摸样,在过去漫长的几个世纪里,我们都难以窥其全貌。当马可?波罗来到元大都时,不仅是平头百姓,就算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都对这个鼻子高高,满脸络腮胡的外国人感到好奇。为什么他长得和中国人不……
  • 解读生命

    解读生命

    本书对生物、人的生命和行为的方方面面作了比较全面而生动的介绍,这些介绍是对5年来人类在生命领域探索成果的形象总结。
  • 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太谷之民俗太谷

    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太谷之民俗太谷

    由县政协倡议,太谷县晋商商都策划传媒部搜集、整理、编印的《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太谷》一书,终于与大家见面了﹗这是县政协本着“让世界了解太谷让太谷走向世界”的宗旨,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开发古城旅游宣传上做的一件大好事。
热门推荐
  • 仙途至上

    仙途至上

    大业三年,一纸诏令,良家子弟尽赴北蛮。妖地肆虐横行的时代,主角只是一个想踏上仙途的少年,前方漫漫,又有什么在等着他呢?斗转星移,这注定又是一个强者崛起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傀偶师:流年

    傀偶师:流年

    我分不清是非,也不需要去分清。他们说我千万个不是,那又如何。真的很美呢,是不是可望不可即。我依旧不后悔,转身走的铿锵。
  • 生活每一天

    生活每一天

    写真心、写诚信、写现实、写生活的感悟!写人生的真谛!
  • 影帝今天撒狗粮了嘛

    影帝今天撒狗粮了嘛

    “宝贝儿,我错了,我跪搓衣板,你让我进去吧”某影帝在卧室门口,用着非常可怜的语气,“滚!昨天你也是这样说的,我今天去剧组差点起不来”某影后在房间里捶着腰,气的牙痒痒,某影帝“……我错了,今晚不这样了”“滚去侧卧!”一个甜文!‘一见钟情你相信吗?反正我相信’,也是某高冷影帝撒狗粮的日常希望宝贝们喜欢!我是一个喜欢甜文的女人!也想开电竞文!‘顾爵&夜笙’‘外表高冷内心很骚的影帝vs外表仙气内心很骚的影后’
  • 士寻

    士寻

    隐世武者氏族方氏一族族长义子方子宁,因为修炼进度缓慢,三年来受尽族人的辱骂与嘲讽,虽然他三年以来每天坚持修炼,可是到头来得到的结果却不尽人意……一次,在家族剿灭土匪势力的过程中,被土匪击落悬崖,在悬崖低部,几本册子,彻底令他开启了逆袭之路……
  • 末时征途

    末时征途

    地球资源面临枯竭,神秘物种出现,人类面临着双重危机。看末世英雄,在征途上大显光彩……
  • 战天拾遗记

    战天拾遗记

    智者,从来只是少数;勇者,从来不会屈服。当一个惨烈的黄金盛世降临,只有智者和勇者,才配继承千古的使命。天骄喋血,远祖陨落,谁,能与天一战?且看百世轮回,吾法不止。
  • 我的师父是甚么

    我的师父是甚么

    2578年的少女墨夷橾被陌生女子撞入狗血小说之中和SB系统做斗争,完成把原主师父干掉和让原主师尊爱上我的狗血剧情还有很多傻雕剧情等你来解所
  • 待君归伏魔

    待君归伏魔

    十魔契约,魔神九阳,踏血而归,君临天下。他是伏魔中的天才。异世真正的主人。君邪“疯子,我等了你四十万年啊。”九冥“主人,文妖死了,影宗亡了。”一切,早已刻在骨子里。神族?可笑。神族认为他死在了三生河的逆流里,可笑,吾为舞阳之子,永生不死,吾等,早已被神族抛弃。即为弃子,规矩,便由我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