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23000000009

第9章 茶席构成,阴阳和合(3)

茶汤的油亮绯红,衬托出茶杯的莹润素雅。端起茶汤,品杯与唇齿接触的瞬间,杯口的弧度、釉水的熨帖,让口唇有如沐春风的温柔。这种贴身的感觉,是妈妈亲吻婴儿的脸颊才有的滋味和温度。待茶汤入口,茶汤已被软化得柔柔滑滑。空杯的留香萦绕,让人持久贪婪地不忍放下。这种爱茶人对茶具的亲近情感,从唐代卢仝的茶诗中可以觅到踪影:“平生茶炉为故人,一日不见心生尘。”

世间的精美物品,林林总总,目不暇给。而真正让人留恋、魂系梦牵的,还是能触动内心、有感觉的东西。茶杯的美,主要体现在如玉的温润质感,自然雅光的色泽,流畅的线条,熨贴肌肤的杯沿,盈盈一握合手的杯形等方面。让人在品茶时的端起放下之间,有脂肤荑手的温柔体贴。只有懂茶爱茶的人,才会设计出让茶汤亲近人的器具,这或许就是艺人和匠人的区别。

啜茗厚甜香细细,无言谁会凭阑意?茶杯虽小,却是我们生活中最亲近的用器,可随心凝视,可寄情鉴赏,可鼻观口触,可摩挲把玩。建筑大师汉宝德说:“美,从茶杯开始。”这是富有哲理且实用的提醒。茶杯虽是寻常之物,却蕴含着器物的大美。“雨过天晴云破处”,“夺得千峰翠色来”,盏瓷釉色里涵盖的诗意美,这种亲近渗透,是“润物细无声”的滋养。

我常劝茶友购买杯盏,不要只图价格的低廉。一个好盏,数年后可能是不愿割舍的雅玩。对于普通家庭,几只精致耐看的茶杯,不会成为生活的负累,却可成为父母与子女认识与感受美的契机。一个家庭,或一个人,如果不曾把玩或亲历过精致的雅玩,便很难培养出自己的眼力与见地。传统文化的知见,妙在一通百通之间。

壶承,承载容纳

壶承,是包容和承载茶壶、收集淋壶热水的容器。壶承的引入,可能起源于工夫茶中使用的茶盘。在工夫茶的泡法中,常常将沸水淋于茶壶的表面,壶外追热,内外夹攻,以保证壶内的茶汤,尽可能达到足够高的温度。对凤凰单丛、武夷岩茶等传统型的乌龙茶,淋壶为壶加温,可明显改善茶汤的细腻度与香气的层次感。但对于清香型铁观音、普洱生茶等发酵轻的茶,淋壶追热,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会加重茶汤的苦涩程度。因此在泡茶时,要学会辨别茶性,分清茶的类别,因地制宜,不能盲目地为了养壶,而不顾全茶汤的滋味,一味地去用热水淋壶。我们用了几分的心思去理解茶、去泡茶,茶汤里便会有几分的滋味与回馈。

茶席上的壶承,是为了保证席面清洁干爽之用。在泡茶的实践中,很少再用于淋壶接水,主要用于承接注水时、提壶分茶时、溅出的或溢出的少量水滴,壶承更多具备了衬托、突出茶壶的美学功能。

壶承的选择,颜色宜略浅于席布的颜色,或者颜色近似于席布,不应太惹眼而喧宾夺主。壶承的大小,应当与茶壶相匹配,过大则显得茶壶太小,泡茶区域过于疏散;过小则显得茶壶太局促。总之,壶承选择的过大过小,都会影响到视觉的美感。壶承也不宜太高,太高则会使茶壶产生不稳定的感觉,影响泡茶时席主心理的安宁。壶承是茶壶的卫士,也是茶壶的舞台,它会时时处处,隐去自己,去突出茶壶的线条和端庄之美。

如果有条件,可挑选早期柴烧的瓷盘作为壶承,早期的瓷盘温润无火气,不刺眼。瓷盘的雕花涂彩,以素雅为上。在壶与壶承之间,可添加丝瓜络片作为壶垫,以减缓二者之间的冲击和碰磕。翁辉东在《潮州茶经》里,对壶垫有详细的论述:“茶垫:如盘而小,径约三寸,用以置冲罐,承沸汤。式样夏日宜浅,冬日宜深,深则可容多汤,使勿易冷,茶垫之底,托以垫毡,以秋瓜络为之,不生他味,毡毯旧布,剪成圆形,稍有不合矣。”若选择使用金属材质的壶承,以早期的锡器为上,不能呈现太强的金属光亮,无论是铜质壶承,还是银质壶承,均以温润含蓄有包浆者为佳。

茶托,隔热衬托

茶托,又称盏托、茶船。其用途,是为放置茶盏的承盘,以承接茶盏防烫手之用,后因其外形似舟,遂以茶船或茶舟名之。清代顾张思的《土风录》卷五记载:“富贵家茶杯用托子,曰茶船。”寂园叟的《陶雅》也提到:“盏托,谓之茶船,明制如船,康雍小酒盏则托作圆形而不空其中。宋窑则空中矣。略如今制而颇朴拙也。”这一段记载,既说明了船形茶托产生于明代,又指出了明代和清代的许多茶杯,可能是由酒杯转变而来的,并且酒杯和茶杯,此时在形制上已没有多大差别,可能仅仅区别于有无盏托而已。

对于茶托的起源,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文献,是晚唐李匡义的《资暇录》:“始建中(780—783),蜀相崔宁之女以茶盅无衬,病其烫指,取子承之。既啜而盅倾,乃以腊环子之央,其盅遂定。即命匠以漆环代蜡,进于蜀相。蜀相奇之,为制名而话于宾亲,人人为便,用于代。是后,传者更环其底,愈新其制,以致百状焉。”根据李匡义的记载,他认为盏托最早出现在唐代,其主要作用,是防止喝茶时手指被烫伤。不过,近年的出土考古材料证实,盏托的出现时间,应该早于唐代,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的青瓷耳杯托盘。

宋代是茶托发展的兴盛时期,除了各式各样的瓷质茶托外,金银盏托、锡茶托、漆茶托也大行其道。宋代审安老人在《茶具图赞》中,如此吟咏雕漆秘阁茶托:“中易持闲适拂尘,秘阁风流入古台。托月方知霜有妒,引泉且喜菊无猜。一杯冷暖高低举,半盏清香寂寞来。逐客难容诗句恶,禅心不饮世情哀。”审安老人把雕琢精美,并涂以传统大漆的茶托,喻为漆雕秘阁,辅以宝文而亲近君子。从存留下的图片来看,它应该是中国传统漆器工艺中,最为复杂的剔红工艺。这也是宋代在丧事里招待客人喝茶时不用红色茶托的原因。据宋代周密的《齐东野语》记载,在宋代,凡是居丧守孝期间的人,不论主宾和男女,喝茶时一律不能用茶托,否则就是对逝者的不敬,属于违礼行为。其原因是,古代茶托外表多饰有彩绘,喝茶时不用茶托,是为了避嫌和表示哀痛,这与居丧期不穿彩色衣服、不进行娱乐活动等是同样的道理。例如,在宋高宗的丧期内,新皇帝宋孝宗接见大臣时,赐茶都只有茶杯或茶碗,全都没有使用茶托。又如,宋代有个名叫夏安期的官员,在父丧期间喝茶,仍然和平日一样使用并举茶托,结果被同僚告发,受到撤职罢官的严厉处分。

宋代的瓷质茶托,烧制已很普遍,盏托成了茶盏的固定附件。在传世的古画卷里,只要看到带着托盘的盏,那盏基本可判定为是茶器。而不带托盘的杯与盏,一般多为酒器。到了明清时期,喝茶时使用茶托已成为礼仪。那时喝茶,端起茶杯时,应该连茶托一起端起,放下时,也不能发出声响,否则就是不礼貌和缺乏修养。此后的茶杯,为了保温又增加了盖子,便逐渐萌芽、形成了由盖、碗、托三者合一的特殊茶具,也就是我们现在常用的盖碗。可见,我们今天常用的泡茶器盖碗,是由过去的品茶器加盖带托后演化而来的。

一杯冷暖高低举,茶席上的盏托,形制各异,变化多端。在茶席上,针对某一种茶类,合理选用元宝形、海棠花形、梅花形的不同茶托,容易在联想中找到与茶共鸣的契合点,也可能产生意味深长的暗示作用。例如,可选择梅花形的茶托,品鉴武夷岩茶中的水金龟,或是梅占、九曲红梅等。水金龟典型的梅花香气,可以用梅花形的茶托点题。梅花形的茶托,也能很好地对梅占和九曲红梅等茶的内涵,形成合理的诠释。

我偏好六角形的锡制茶托,六角形制的茶托稳重,杯托之间结合紧密,没有缝隙。在茶席布置完毕,登台亮相时,会使茶杯的组合,整齐划一,形生势成,更具韵律美感。茶席以简素为上,从席布、茶托到茶杯,在颜色的搭配上,应该有个深浅的渐变。如果席面平整且找不到合适的茶托,也可省去不用。

茶荷,负荷染香

茶荷的“荷”,在这里是动词,有承载、负荷之意。茶荷,是置茶、容纳、承载茶的专用茶具。它主要有鉴赏茶形、观茶色、闻干茶香的功能,兼有把茶从茶仓顺利移至泡茶器内的用途。

茶荷,不同于茶则,也不同于茶匙。茶则是量取茶的器具,带有计量的功能。茶匙是宋代点茶时,击拂、搅拌茶汤的器具。宋代蔡襄《茶录》里记载:“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竹者轻,建茶不取。”在江西省博物馆,还可看到宋明两代茶匙的模样,茶匙的匙叶有镂空花纹,匙面的花形镂空,可使水流顺利通过,减少了击拂阻力,加强了击拂力度,利于点茶时汤花、云头、雨脚的形成。

我喜欢用老竹片手工磨成的茶荷,横断面的竹肉如美丽的鱼子纹,色泽由红到黄、深浅不一地分布着。岁月沉积在茶荷上,微微泛着暗红的包浆,那温润如玉的光泽,隐藏着的是惜物之心,是对精致生活的重拾。老茶荷在茶席上,像谦谦君子,幽隐含蓄亲切,清凉滋润坦然,让茶席沉稳入世,多了烟火气息。为世人珍视的斑竹或湘妃茶荷,摆放在茶席上会略显花哨,但精美的,却是可遇不可求了。

日常用的茶荷,使用频率较高,由于经常在茶友间穿梭传递,因此茶荷的定期消毒,显得尤为必要。如若选用能够自行抑菌杀毒的银质茶荷或铜质茶荷,才是上佳的选择。铜茶荷有金属的异味,可能会影响到茶味,二者不可得兼。银质的茶荷,没有任何味道,如果摩挲日久,形成了玫瑰红色的沉稳包浆,入驻茶席便会增彩添色。

茶荷,有时会被清洁的白纸、树叶取代。在潮汕工夫茶的冲泡程式中,就有茗倾素纸、壶纳乌龙的细节。一纸漫卷,素宣香茶,此时若有翠竹投影其上,这席茶,便多了耐人寻味的诗意和墨色了。

茶则,增减计量

茶则,是量取茶的计量器具。依靠茶则,从茶仓里量取大概所需要的茶叶,同时依靠茶则,把茶叶轻轻地拨入泡茶器内。从某种意义上讲,茶则兼顾了计量、拨茶、疏通壶嘴等多种功能。

茶则之“则”,包含了量取、则度、准则等含义。陆羽《茶经·四之器》中写道:“则,以海贝、蛎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匕、策之类。则者,量也,准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若好薄者减之,嗜浓者增之,故云则也。”《茶经》里,明确指出了茶则可选用多种材质,也详细描述了用茶则增减茶量的方法。在现代的茶席上,我们常常去寻觅一根嶙峋的竹鞭,或截取一根一波三折的树枝,或寻觅一截斑竹来作为手头的茶则,不仅方便实用,而且会使茶席上氤氲着山野清趣。

竹子和茶,自古就有不解之缘,产茶之地也多竹林苔藓。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写道:“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清茶与翠竹,本是山中清物。竹下饮茶,茶引清香,竹添幽境;茶烟竹影,相映成画。明代朱权《茶谱》里写到过茶架,他说:“茶架,今人多用木,雕镂藻饰,尚于华丽。予制以斑竹、紫竹,最清。”朱权虽言茶架,却道出了茶竹相伴,是最相宜的。竹和茶都无世间的俗尘气息,可谓双清。杜甫有《屏迹》诗云:“杖藜从白首,心迹喜双清。”在茶席上,选一截自己喜爱的竹子作为茶则,茶竹双清,相得益彰。

茶则虽小,意义却不寻常。我经常鼓励学生,要亲自动手,到山野里、竹林里,用自己的眼光,用自己的手工,去信手拈来,做出适合自己的茶荷与茶则。自己制作的茶具顺手,手作之美包含着辛苦和情感,自己不会随意抛弃和轻易丢弃。生活中,老人常告诫我们要敝帚自珍,这与“茶性俭”是一脉相承的,也是“茶则”另一层面的意义。

市场经济时代,资本的扩张和逐利性,用各种方式鼓励人们喜新厌旧,不断更新,用过即丢,这种涸泽而渔的消费模式,违背了中华传统中敬天惜物的美德。我们要学会抵制不断扩张、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产品,在生活美学的构建中,力所能及地开动自己的双手,整合心灵和智慧,制作出自己需要,真正适合自己的茶具。手作的茶具,便会与心灵相关,手作之美,让人珍视。如此的茶器,在茶席上陈列,才是有温度、有情感、有对话的。

滓方,有容乃大

滓方,是茶席上收集汇聚多余茶水、废水以及茶滓的器具。滓方,在日本又称建水,与高屋建瓴的“建”同义,有倾倒的意思。

滓方,不同于水方,也异于涤方,三者形制相似,容量大小却不等,功能悬殊,不可混淆。《茶经》记载:“水方:水方以椆木、槐、楸、梓等合之,其里并外缝漆之,受一斗。”《茶经》里记载的水方,容量较大,一斗相当于现在的十升水,可见,水方是专门用来盛装、煎茶所需要的山泉水的容器。“涤方:涤方以贮涤洗之余,用楸木合之,制如水方,受八升。”根据陆羽的描述,涤方应该是洗涤茶具用的容器,形制比水方略小一些。“滓方:滓方以集诸滓,制如涤方,受五升。”滓方无论是形制还是功能,与建水的功能非常接近了,成为专门收集废水、茶滓的专用器具。另外,从性状和体积上分析,水方、涤方、滓方三者在不用时,可以叠加在一起收纳,以节省存放空间。

同类推荐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诚实守信(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诚实守信(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地域文化常识

    地域文化常识

    本书介绍中国各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常识,着重从历史叙述、种族血统、学术传承、方言、地方名俗等方面进行介绍,使读者了解到不同地域的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
  • 中华谚语(第四卷)

    中华谚语(第四卷)

    该书本着科学、规范、实用的原则,从收集的数万条谚语中选取其中的精华约11500条。收录的谚语哲理丰富,涉及范围广,从婚姻家庭到社会百态,从军事历史到处世哲学,从天文地理到农、工、商、建,从养生保健到琴棋书画……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均有涉及。本书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掌握,在每句谚语下面标注了简单的释义
  • 名城胜地对联(下)

    名城胜地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关于名城、胜地的对联,如“太白楼(歙县)”、“西湖桂斋(福州)”、“白居易墓(洛阳)”等等。
  • 经典常谈 文艺常谈

    经典常谈 文艺常谈

    本书由“经典常谈”和“文艺常谈”两部分构成。“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六十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文艺常谈”将朱先生散见于《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书中有关诗歌、文学、语文教育等方面的文字,辑为《文艺常谈》,这本书对年轻的朋友们了解与欣赏中国文艺有极大帮助。
热门推荐
  • 纯境魔心

    纯境魔心

    她生来就具有一只魔力涌动的右眼,被世界所排斥惧怕。无尽的黑暗之中,她的右眼散发着红光。这束红光是对这个世界的惧怕,是对这个世界人心淡漠的忧愁。万年玲珑之心降世,她的出生是异界欲望与权力争斗的开始!异界的大门已经为这个善良却又饱受排斥的女孩敞开了大门。
  • 待等春风来

    待等春风来

    女主柳孝雅与男主科寒霜与一部戏认识,见戏大火,便互相签署合约,约定三个月相互摆脱双方父母催婚,顺便让两人人气上升。却在过程中埋下了一颗种子,分开后才知道种子已经发芽......
  • 我家魔祖想灭世

    我家魔祖想灭世

    听说魔界始祖驾崩了?!殷九祭温柔一笑,提刀深夜拜访阎王府,实力辟谣。听说神祖被魔祖弄死了?!殷九祭点点头,这是个好主意啊!之后……殷九祭一去不返。魔界组团跑去神界要人:开玩笑,把我们老祖宗弄走了还想善了?神界组团跑去敷衍魔界:开玩笑,我们能说我们老祖宗把你们老祖宗摁着亲吗?殷九祭温柔一笑,深夜轰炸神界平民区。某男从后面抱住殷九祭:“媳妇儿,玩够了咱回去?”1v1双洁甜宠?(ˊ?ˋ*)?
  • 都市再世妖王

    都市再世妖王

    不知前世谁是我,是人是妖又如何!再度重生千万事,更有相思无人说。一代妖王,从异世界到地球,一丝残魂再修成妖,在这个世界,他依靠着在异世界的记忆,科技捉妖,科技养妖!
  • 通灵剑神

    通灵剑神

    宁不凡历尽种种修真艰苦路,最终走上了修剑的道路,偶的上古十大神兵之首轩辕剑,并因感情受挫创下断肠剑法,一时之间无敌于天下,交得孙悟空为兄弟,得女娲芳心暗许,艺压十万天兵天将,大闹凌霄宝殿,为救女娲毁瑶池惹下滔天大祸……
  •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送你一枚开心果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送你一枚开心果

    烦恼、忧愁等等都是建立在我们无法解决的思绪当中。你会从别人的故事中找到自己曾经的影子,唤醒沉睡的记忆;从别人的奋斗中找回曾经的梦想,点燃希望的火种;从别人的感悟中找到成功的诀窍,扬起理想的风帆;从别人的性情中找到真实的自我,播洒爱的阳光,从而在愉悦与感动中,鼓足勇气,坚定信念,阔步向前方迈进。
  • 隐逆

    隐逆

    百族林立的天圣大陆,魔法与斗气经过几万年的传承与衍变,终于被慢慢融合,衍生出了另一种魔斗合一的职业者——隐者!因为一颗逆天小石头的存在,让来到这个隐者纵横世界的云落谱写了一段逆天的传说!
  • 星河密布

    星河密布

    校园文拾一捧细碎星光,铺洒画布,流淌出悠然甜蜜的夏日虫鸣。展一方明朗化坚强,织就点点星河,浮动着清浅温润的低声密语。踩着初秋微凉的草地与星光共舞相拥早春微润的河畔赏盛大烟火目光相触,怦然心动两个温暖善良的人儿,一个校园角落里的暗恋故事一段浸润着汗水与花香的时光首次写文,请多指教啦
  • 午夜镜中人

    午夜镜中人

    【悬疑微恐怖系列】和鬼交朋友?午夜的镜子里面居然藏着一个人!?一所被贴上“死亡”标签的医学院,究竟发生了什么?午夜的魅影,新的梦魇,第四医学院,沾血的大白兔,诡异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吴烎能否破解恐怖的根源?本代作品与《妹妹背着洋娃娃》和《归乡迷途》一脉相承,如果等不及可以先观看这两部哦!
  • 遇异旅

    遇异旅

    我走过~森林的繁茂,弯腰摘草药,浅浅的溪水刚好末过了脚!满天的星斗,在数也睡不着,似看到花田盛开的娇俏!斜阳快~将余晖烧尽了,谁家炊烟未起,等待着生绣的柴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