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32900000002

第2章 人生五大问题(1)

——2007年12月讲于南京大学历史系

在这个世间,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事实上,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制造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循环往复,不曾少息。

现实问题,只要努力多半不难解决。但继续对人生做深层思考,触及心灵深处,必然会碰到生命存在的共同问题:何为幸福?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何为命运?活着为什么?等等。这些也是人类永恒的困惑,如果找不到答案,心灵是无法真正安宁的。千百年来,人们始终没有停止探讨和追寻,但答案往往来自猜测和推断,来自有限的个人经验,而不是对生命真相的体证。今天,我想从佛法的角度,谈谈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一、何为幸福

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也就是基本温饱。这是属于物质层面的需求,相对比较单纯。除此而外,我们还想进一步获得幸福,这是所有人关注并孜孜以求的。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是由物质还是精神所决定?如果幸福仅仅取决于物质,那就应该可以量化,可以总结出一个幸福的达标指数,比如有多少钱,或有什么条件,等等。可事实又是如何?多数人在生活清贫时,往往会将希望寄托于物质改善,这也是人们热衷于赚钱的动力所在。但在当初设定的目标一一实现后,我们除了获得一些暂时满足外,预想中的幸福似乎并没有如期而至。可见,幸福未必是改善物质条件就能解决的。

那幸福究竟是什么呢?我的定义是:幸福只是一种不稳定的感觉。这种不稳定的感觉,固然和物质条件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在于自身心态,在于我们对自身需求的定位,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如果缺乏良好心态,或对物质的需求永无止境,那么幸福将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幻影。所以说,幸福不仅是“唯物”的,更是“唯心”的。

探讨人生幸福,首先需要对苦、乐的关系具有正确认识。

从佛教观点来看,人生是苦。许多人对这一定义不理解,并以此推断,佛教必是消极悲观的。因为在我们的感觉中,人生并非一味的苦,而是苦乐参半、悲喜交集。那么,佛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归纳呢?

其实,佛教也将人的感受分为五种,分别为苦、乐、忧、喜、舍。其中,苦和乐侧重色身的感受,物质层面,忧和喜侧重精神的感受。虽然理智告诉我们,苦乐忧喜都是无法避免的人生常态,但在内心中,谁又不是趋乐而避苦呢?事实上,这也是一切众生的本能。人类的五千年文明,就是人们不断摆脱痛苦、获得快乐的成果。但结果又是如何?我们有了古人难以想象的丰裕生活,但痛苦就此结束了吗?烦恼就此消失了吗?

可见,佛教所说的人生是苦,并不是就现象而言,而是透过现象所作的本质判断——苦是人生本质,而快乐只是对痛苦的一种缓解。现实中,没有哪种快乐是具有本质性的。所谓本质性的快乐,就是这种快乐无论什么时候享受,也无论享受多长时间,它都是快乐的。我们能找到这样一种绝对的、不变的快乐吗?

事实上,任何一种快乐都有某种痛苦与之对应。当我们被饥渴之苦折磨时,吃饭喝水会成为快乐;当我们被思念之苦缠绕时,亲人相见会成为快乐;当我们夜不成寐时,安然入睡会成为快乐……如果去掉饥渴、失眠这些前提,吃饭和睡觉会成为快乐吗?当我们不想吃却不得不吃,不想睡却不得不睡的时候,同样的事立刻就转为痛苦了。只有当我们需要吃饭、睡觉并为之所苦时,才会因为吃饭、睡觉能使这种痛苦得到缓解而产生快乐。从这个层面来说,痛苦有多少,由缓解痛苦所带来的快乐就有多少。

现代社会物质丰富,也比古人有了更多缓解痛苦的途径。古人离别时,天各一方,音讯渺茫,思念便会与日俱增。一旦相见,由此产生的喜悦可谓强烈之极,这在古代诗文中也有大量描写。但现在我们想念一个人时,可以立即拨通电话。如果觉得只闻其声不够,还可通过视频相见。再或者,买张机票就能很快见面,哪怕远隔重洋,也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但正是因为易于缓解,这种由相思带来的痛苦就很肤浅,很有限。相应地,所产生的快乐也很肤浅,很有限。

因为不了解生命真相,我们才会产生诸多烦恼。但人们往往看不到这一点,以为改变世界才是解决痛苦的有效途径。这一定位的偏差,使得我们在改善物质条件的同时,又在不断制造烦恼。甚至可以说,制造问题的速度远比改善世界的进程更快。所以,今天的人虽然享有高度文明,却比古人活得更累,压力更大。原因无他,就在于欲望太多,烦恼太多,这也是人生之苦的根本。惟有消除内心的恶性需求及烦恼,才能从源头解决痛苦,成就解脱自在的人生。

其他宗教往往将幸福寄托于天堂,寄托于外在拯救。其实,改变环境只是换汤不换药的被动举措。倘若生命品质不曾改变,由此带来的安乐只能是暂时的。因为只要生命的迷惑还在,就会源源不断地制造烦恼,制造轮回。佛教认为,惟有体证生命真相,才能从根本上转迷为悟,超越痛苦。此外,佛教还特别强调自力,即自身努力,这也是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他宗教主要强调他力,只要具有信仰,就能因此得到救赎。而在佛教修行中,虽然也依靠佛菩萨的加持力,但主力却是自己。

当然,仅仅依靠自己还不行,还需要有智慧,有方法,所谓“以己为舟,以法为舟”。否则,往往会走上自以为是的歧路。这里所说的“法”,就是佛陀告诉我们的修行之道,简单地说,就是三学八正道。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为皈依对象。其中,“佛”是我们改善生命的榜样,“法”是认识生命真相的方法,“僧”是指导我们使用方法的导师。由依止佛法僧三宝,而能究竟地解脱自在、离苦得乐。

二、我是谁

生命有很多不解之谜。古往今来,人们不停地追问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是人类永恒的困惑,也是每个人无法逃避的终极问题。因为我们最在乎、最关注的就是这个“我”。我们的整个生活,基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建立的。但我们是否想过:究竟什么代表着我?仅仅是这个身体吗?仅仅是眼前这个会说会动、会哭会笑的五蕴身吗?

人们之所以害怕死亡,原因就是将这个身体当做是我,以为身体败坏就意味着“我”的毁灭。其实,色身只是生命延续过程中的一个朝不保夕的片断,一种不断改变的形式,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我”。从哲学定义来说,“我”代表着生命的本质,是永恒且不可分割的。但身体由众多元素构成,刹那处于新陈代谢中,处于发展变化中。而在今天这个医学发达的时代,身体的很多“零件”还可以更换组装,甚至使用人工替代品,其中哪有什么独存、不变的“我”呢?如果了解其中原理,我们对身体就不会那么在乎,对死亡就不会那么恐惧了。

身体而外,“我”的存在还体现于两方面:一是观念,一是心态。我们生活于共同的世界,但同时又活在自己的世界,活在自己的情绪中。很多时候,还会被这些喜怒哀乐左右着,无法自主。我们为什么会被其主宰?原因就是把这些情绪误以为是“我”——

“我喜欢”,“我讨厌”,于是就会在乎,就会执著,进而不断将心灵能量投射其中,不断强化这些情绪。最终将“主权”拱手相让,使某些情绪长时间地影响我们。生活中,有人一生追寻爱情,也有人一生被仇恨驱使。其实,很多情绪只是内心的恶性肿瘤,只是生命的不良发展。虽然生长在我们心中,却并不属于“我”的一部分。倘能以智慧进行观照,认清这些情绪不过是内心漂浮的影像,就不会一头栽入其中,成为被操纵的傀儡。

这就需要对自我进行审视,认清“我执”给生命带来的危害。事实上,一切烦恼皆因“我执”而起。任何一种东西,只要贴上自我的标签,对我们就会具有杀伤力,就会让人爱,让人恨,让人朝思暮想,寝食难安。一旦将自我的标签去除,它的变化就不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了。在这个世间,每天发生很多惊天动地的事,但真正使我们为之心动的未必有万千分之一。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随之感慨一下,就迅速抛在脑后。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将自己和那些事切实联系起来,没有对此产生“我执”。

“我执”还是世间一切是非纷争的根源,是我们和他人相互抵触、难以和谐的原因所在。生活中,一个自我意识过强,处处以“我”为中心的人,必定不会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反之,那些淡化自我、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不仅深受大众欢迎,自己也能安乐自在。因为他们不必害怕“我”的利益受损,担心“我”的自尊受挫。远离这个处处作祟的“我”,也就远离了那些与“我”形影相随的烦恼。

从佛教角度来说,“自我”正是有情最大的误解,是我们因为不了解生命真相而产生的错误设定。无论身体还是情绪,都不具有永恒不变的内涵,都不能代表所谓的“我”。所以,佛教提出“无我”的思想。这也是佛陀对众生最大的贡献。或许不少人会觉得费解,甚至对此感到恐惧:如果“无我”,那现在这个会说会动的又是什么?又会消失何方?其实,“无我”所否定的,只是加诸“我”的错觉,而非现象本身。

禅宗有个话头是:“一念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我们每天都在不绝如缕的思绪中,在一念接一念的意识活动中。当这些念头尚未生起之前,生命是一种什么状态?再往前追溯:来到这个世界前,“我”又是以什么状态存在?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这是禅宗另一个重要的话头。禅宗的修行,正是通过这样一种追寻,将遮蔽内心的妄执层层扫荡,将现有的错误设定逐步瓦解。

认识自己——这是佛法关注的根本问题,也是西方哲学的最高名言。惟有透彻生命真相,我们才能把握前进之舵,成为生命的真正主人。否则,只能是这个色身或情绪的奴隶,为他的衣食奔忙不休,为他的喜怒耗尽生命。更悲哀的是,很多人不仅劳而无功,还会由此造作恶业,使未来继续沉沦,继续受苦。

三、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茫茫宇宙时刻都在不停运动,所谓“坐地日行八万里”。那么,居住在地球上的我们,来自何方,又去向何方?如果找不到答案,我们能活得踏实吗?当然,不少人未必会想这个问题,或者事情太多而没时间去想,再或者,用种种方法来转移这个无法解决的疑问。但不论我们想不想,这都是每个人最终需要面对的现实。

同类推荐
  • 佛教的故事

    佛教的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星云日记25:感动的修行

    星云日记25:感动的修行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二十五册。收录星云大师1993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热闹场中作道场”、“接受的习惯”、“感动的修行”、“同体与共生”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零点星光

    零点星光

    本书内容包括夏季的川藏线、川藏茶马古道、草原明珠理塘、天地巴塘、巴塘弦子、英雄格萨尔等,展现了青藏线的旖旎风光,追溯了佛教源流,介绍了藏民的神秘习俗。
  •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本书精选了他从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的传世名篇,配有法清法师意境高远画作,文中有情,画里有禅。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 道家文化常识

    道家文化常识

    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哲学--道家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发展和演变,突出表现了其在中国对思想、文化及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旨在提升大众的文化修养,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热门推荐
  • 穹顶系统

    穹顶系统

    尝试过一个人想要吸一根烟需要付出普通热一辈子所积攒下来的工资吗,没有,但是在这个为了人类在受到污染的地球上继续延续而建造的世界中的世界,一个被称为——穹顶系统的东西里面生活着,就必须要遵守着这样的生活规则。怎么样炫富,香车还是美女或者后面清一色黑色西服的保镖,不,默默的靠在墙上抽上一根价值两块钱的香烟就可以让别人知道,你——真的很有钱。你是妹控吗?想要萌妹吗?想要每年都有一个新的萌妹腻歪的喊你哥哥吗?记住,着不是幻觉,着不是幻觉,作为一个曾经带着三角红领巾的小学生,我可以郑重的告诉你,我可以实现这样的愿望——幻想的世界。看穹顶系统,支持付费玩家。
  • 推销学全书

    推销学全书

    推销就是在推销中说服和诱导潜在购买者购买某种商品和服务,从而实现企业营销目标并满足顾客需求的活动。推销的作用就是尽可能的让原本默默无闻的企业或产品在最短的时间获得企业现阶段无法完成的市场和企业知名度。从而使企业快速的发展,再这之中培训涌现出一些大量的推销人才,同时也方便了顾客,使得顾客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产品!以达成推销员和顾客之间的互惠互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现在的推销学五花八门。一些企业对新加入的推销员的要求更高,从而达到面对顾客时能更好的发挥企业的内涵以及产品的特点。
  • 梦镜之主

    梦镜之主

    刚刚结束大学生活的郑图,遭遇了一场天灾,穿越到了异世大陆。这里的人飞天入地,无所不能。天上的飞禽,展翅千里,地上的走兽,咆哮震耳。“修为?那是什么东西,能买房买车吗。”“能让你主宰世界。”“那我该怎么修练?”“做梦。”
  • 淡染樱花泪

    淡染樱花泪

    他是被黑暗笼罩的人,却是为爱付出一切的人。曾经,他为所爱之人一再隐忍,一再妥协,他的爱被消耗殆尽。她看着他,万般无奈,只能看着他在那份感情中沉浮,却无能为力。再重逢,她的心忍不住悸动,无法抉择。遇见他,遇见了恶魔。左手天堂,右手深渊,她是逃不出她的心?而他的黑暗又该谁来驱赶,当她在眼前,触手可及,他是天使还是恶魔?
  • 完美世界之烽哥的传奇故事

    完美世界之烽哥的传奇故事

    茫茫万古,群仙陨落,仙王浴血,唯有一人独断古今,九天十地,神魔域外都曾留有他的身影,时间长河中一个人逆流而上,寻找不为人知的秘密
  • 世界被改造了

    世界被改造了

    2120年除夕夜的00:00,这时全球人类的脑海中响起“叮,游戏《洪荒》正在安装”……“我擦,系统!?老子(本小姐)要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高富帅)了!”有的人心里想到。
  • 异界之积分抽奖系统

    异界之积分抽奖系统

    一入穿越深似海,从此平凡是路人。自从杨辰的系统到账之后,平凡之路便与他背道而驰……
  • 影评味

    影评味

    观影有感,发自初心,深思人生!为大家推荐一些值得看的电影????
  • 邪王毒妃不从良

    邪王毒妃不从良

    她本是黎国公主,因错信深爱之人,导致国破人亡。而那抹心中的朱砂痣又将她手刃于最风光得意之时。重生归来,获得凤凰神力,却恰好与靖王的寒毒相生相克,二人联手,一场场阴谋诡计被化险为夷。玉红盈认为,不过是一场权与利的交易,而那个孤傲冷硬的靖王却为了自己甘愿陷入漩涡之中。皇权在上,群臣对峙……靖王一把扯过玉红盈揽在身后,不容反驳:“别人与本王无关,我只护我的女人周全。”
  • 三国某人

    三国某人

    我,叫独孤叶,我竟然重生了,而且成为了刘表的弟弟,一个未闻名的刘裕,没错是东汉末年的那个刘表,当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内心是崩溃的。15岁时,我听到竟然要结婚!于是我在一个月前直接叛逃(当晚离家出走)。于是15岁的我去当教书先生了。刘表:站住,来人呐,把他给我抓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