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56000000010

第10章 如何避免消极的情绪

很多人对生活感到焦虑、愤怒甚至恐惧。

你们是否曾经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面前而有过这些消极情绪呢?比如面对某些事情而感觉到不知如何是好;因为一些事情而深切地感觉到自己的怒火正塞满胸膛;因为一些巨大到自己都感觉无法克服的障碍横亘在自己与梦想之间,让自己有了一种不得不放弃的无力感……

这些消极情绪会带走我们的自信和力量,甚至会让我们对自己的信仰产生怀疑。所以要想让我们离梦想近一些、更近一些,就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可问题是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消极情绪的出现呢?

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放慢自己的生活节奏,当你行色匆匆时,不但会给自己、他人造成难以言表的压力,还会让你忽略掉生活中许多美丽的细节。急速奔驰会让我们提高效率,但也会让我们很快疲惫,任何一位长跑运动员在赛场上都不可能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完全程,而生活恰恰像是一场比马拉松还要长得多的长跑。所以,请放慢你的脚步,认真地去体会生活中的一切,至于冲刺,相信我,当我们做好了足够的计划,按部就班地去实行的时候,我们往往不需要冲刺。

我的第二条建议是保持节奏,保持好自己生活的节奏,这种让自己可以长期稳定的节奏比一段又一段冲刺,却因此而陷入混乱更容易带领我们实现理想,达到目标。

曾经我认识的一位老人告诉我,生活就是一天又一天的重复。仔细想想,我们这些生活在现代大都市中的人十分可怜,我们要面对着无穷无尽的压力,每日的生活却不过是周而复始的平淡和重复。这样的生活让我们失去了许多原本应该拥有的东西,可是如果我们可以静下心来好好地感受,其实也许那些本来失去的东西仍然还在身边,正静静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感受。

就是前边提到的那位商界精英,除了活力,我还曾与他探讨过许多关于情绪方面的问题,我曾问他是否曾有过怒不可遏,甚至想拂袖而去的时候。

他的回答是,有!他告诉我在他年轻的时候性格比较暴躁,经常在与人探讨问题,甚至是谈判的时候都会因为对方的一些行为令他不喜欢或难以接受而发怒,最后经常弄得该办的事情没有办成,还因此失去了一个个伙伴或者朋友。那么是什么让他改变,拥有了现在这样富有魅力的平和心态呢?

他告诉我,在刚刚意识到自己性格上的缺陷时,他也曾很苦恼,但他的一位学习心理学的朋友告诉了他一点小小的技巧。每当感觉到自己快要发怒的时候,就将原本已经攥紧的拳头放松,做深呼吸,并且把自己越来越大的说话声音降下来。

他在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尝试过几次之后,发现这种方式的确有效——不单单是对自己有效,即便是对他所面对的另一方也很有效。很显然,人们在交流、沟通的时候,交流与沟通的氛围是所有参与者共同构建而成的,一个人的急躁可能会影响所有人的情绪。而当一个人永远保持一种稳定的节奏时,其他所有失去了节奏感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遵循着他的节奏。这个时候,谈判或沟通的成功率就自然而然地大大增加了。

“许多年下来,我养成了习惯。”他微笑着对我说,“我再也不会因为那些无谓的事情而发怒或焦躁,那样做毫无意义,只能让事情变得更糟。”

听了他的故事后我连续几天都在想,这样做对于这位商界精英有如此大的好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去尝试着向他学习呢?

当然,使用技巧只是一切改变的开始,到最后,那位商界精英已经不再需要这种技巧了。他那平和的心态已经不再需要以这些技巧来控制,而是成为了一种自然而然、发自内心地对待生活的态度。他已经从调整自己——关注于自己,升华到了一种关注自己对社会所做的有意义的事情的层面上,这时支持着他、激励着他攀越一座又一座看似不可逾越的高峰的是他内心深处对于生活、对于社会、对于身边每一个认识或不认识的人的无限的爱。

1947年的印度加尔各答,因为动乱拥入了无数的难民,霍乱与麻风病之类的恶性传染病不受控制地肆虐在人流之中。这个时候,一位自称要继承19世纪法国著名修女“圣女特雷莎”精神,甚至因此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特雷莎”的修女正生活在加尔各答一所高墙耸立的修道院之中。

高墙之内的平静,并不能掩盖高墙之外的苦难与混乱,那地狱般的场景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特雷莎修女的内心,于是她不断地向所在地区的主教以及梵蒂冈请求,让她离开学校,去帮助那些受尽苦难与折磨的人们。

终于,她的坚持为她,也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希望——在1948年,罗马教皇庇护十二世颁发了允许特雷莎修女以自由修女的身份外出行善的许可,并拨给她一个社区和居住场所,让她由那里开始去帮助所有有需要的穷人。

特雷莎修女在离开高墙环绕的修道院后,马上开始接受医疗训练,并四处寻找那些愿意帮助他人的修女作为助手,终于在两年后的1950年10月,她与12位修女共同成立了“仁爱传教修女会”。

从此,特雷莎开始了她那无偿地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的伟大人生。曾经有一次,特雷莎要出去找一家当地医院协调工作,可还没有到达那所医院,她就在车站附近的广场上发现了一位卧倒在路边的老妇人。

特雷莎马上赶过去,她发现老妇人的头上被老鼠咬了一个洞,残留着血迹,伤口周围爬满了苍蝇、蛆虫和蚂蚁。

特雷莎完全不顾这样的污秽,替老妇人测量了呼吸与脉搏,尽管气息微弱,但那位老妇人明显还活着。松了一口气的特雷莎修女又替老妇人赶走了苍蝇和蚂蚁,并擦去血迹,甚至将伤口中的蛆虫都清理干净,这才将她送往附近的医院。

医院对这位没有家属,也没有任何支付能力的老年妇女开始根本不予理会,特雷莎修女再三地恳求,最终医生被她的执著与善良感动,答应替老妇人治疗。

就这样,特雷莎在把这位老妇人托付给医院之后又不顾自己的疲倦,马不停蹄地找到了加尔各答的政府保健机构,请求他们批出一块地方来供穷苦的病人休养。保健机构的长官也是个热心人,他仔细聆听了特雷莎的诉说,答应了她的请求。亲自带她来到了加尔各答市中一座有名的寺院,他告诉特雷莎,寺院后边有一处专门为信徒朝拜的地方,他可以把那里借给特雷莎用以帮助穷苦的病人。

可谁知保健所所长的许诺在一开始推行得并不顺利,他的决策遭到了许多当地人民的反对,理由是特雷莎修女既不是印度人,也不是印度教徒。

善良而执著的特雷莎修女并未因他人的不理解与反对而放弃自己救助苦难者的梦想,她仍然坚持着在街头抢救着每一位她所遇到的病人、伤者,并把他们接到那所寺院,为他们清洗伤口,无微不至地关怀照顾着他们,而这些伤者之中也包括那些原本反对她的印度教僧侣。就这样,她终于用行动感动了大多数当地人民,人们也自然接受了她使用寺院救助病人的事实。

由于当时混乱的局势,造成越来越多的人流落在加尔各答的街头,特雷莎修女一个人再怎样努力也只能救助其中的一小部分。但特雷莎却从未气馁,也不曾放弃希望,她认为人们的不幸并不是因为贫穷、生病或者饥饿,而是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其他人向他们伸出援手。

特雷莎修女就是这样不断地在人间传播着自己的爱心与友善。为了表彰她伟大的仁慈与博爱精神,1979年的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将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她。即便在那一个个或者显赫,或者伟大的名字所组成的诺贝尔获奖者名录中,她仍然显得那么出类拔萃,她与1964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丁·路德·金和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爱因斯坦一起,被称为世界上最受人尊敬的诺贝尔奖得主。

特雷莎修女最终活了87岁,在1997年才离开人世。当她离去的时候,她为这个世界留下了4000多名修女所组成的“仁爱传教修女会”,超过10万以上受她精神感召的义工,还有遍及全世界123个国家的610个慈善机构。

在她去世的时候,印度为她举行了国葬;2003年,当时的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更是将她的名字列入了天主教的宣福名单,意味着整个西方世界,从此多了一位新的、却是真正的圣人。

特雷莎修女其实有个更为世人所熟知的名字,她就是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解除贫困与痛苦,传递爱心与帮助的伟大的“德兰修女”,而“仁爱传教修女会”就是大名鼎鼎的“博济会”。

德兰修女无疑是伟大的,她从未受到任何经常打扰着我们的消极力量的影响,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也从未失去自己的方向和力量。我们应该注意到德兰修女所拥有的一切力量都来自于她那颗充满爱的心灵,而这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关于爱的力量!当我们的心中充满着对世界、对他人的友善与慈爱,我们就会远离那些不良的情绪,不被它们所打扰,甚至感召更多的人一起来实现我们伟大的梦想。

同类推荐
  • 女人四十修心

    女人四十修心

    影响一个人幸福的,有时并不是物质的贫乏与丰裕,而是一个人的心境如何;欲望太多,拥有再多也仍然无法满足。相反,如果能丢掉无止境的欲望,就会珍视自己所有的东西,并从中获得快乐。所以幸福与否的决定权就在于你自己。
  • 每天懂一点职场心理学

    每天懂一点职场心理学

    世界上没有穷人,只有懒人,如果你想成为富人,就要像富人一样去思考和行动。本书通过一些经典案例,为你揭开富人的秘密,让你了解富人的财富是怎样创造的。富人与穷人的差别何在?希望本书能成为一把钥匙,帮广大读者打开财富之门。
  •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全集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全集

    拥有幸福的人生,建立成功的事业,需要我们做出选择。只有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才能在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创造美好的未来。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无独有偶,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带着他的七个徒弟来到一块麦田前,对他的徒弟们说:“你们现在从这块田地里走过去,在田里捡一支最大的麦穗,前提是你们只能捡一支而且谁也不准回头,如果谁捡到了,这块田地就归谁。”徒弟们听了都高兴地走向麦田的对面,最后他们却都失败了。原因很简单,他们总以为最大的麦穗在前头,所以他们一路上总是匆匆向前,结果到了尽头才知道其实最大的麦穗自己已经错过。
  • 杰出青少年的12种思维习惯

    杰出青少年的12种思维习惯

    中国古代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良好的家教是培养英才的一个重要条件。也许我们无法选择环境,但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是英才培养的关键之一。人只能适应环境,而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否则的话,你就有可能被碰得头破血流。如果只习惯于环境适应自己,一旦需要自己适应环境,可能就不知所措,反之,孩子有了适应环境的能力,就可以进一步驾驭环境,就可以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潜能发挥到最大限度。
  • 吸引力法则(下)

    吸引力法则(下)

    吸引力法则是一种自然法则,它是客观的,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是接收你的思想,然后以生命体验的方式,把这些思想回放给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你善于运用吸引力法则,你就会成为一个自己想成为的人。它在发挥作用时,不仅所有美好的事物会被吸引过来,那些不太美好甚至丑恶、有害的事物也会被吸引过来。如何只吸引好的、摒弃没用的和有害的事物?这正是你能从本书中学到的秘密。只要你能把书中的这些法则灵活运用到生活之中,你就能改变一切。
热门推荐
  • 和大地一起跳动的鼓声

    和大地一起跳动的鼓声

    本书是李凌即将出版的一部散文集,也是他从事文学创作以来首次出版的作品集。李凌是一位敏思、执著、勤奋的作家,在伊犁的年轻作者中,这一点非常突出,堪称佼佼者。正是因为对文学的这种持久迷恋,使他能够在创作的大路上愈走愈远,也採得了属于自己的那些果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主宰传纪

    主宰传纪

    大家觉得大主宰的电视剧好看么,反正我觉得不好看,剧情都被改完了,我决定了,我要写一本关于大主宰续集的故事……再续土豆的辉煌
  • 月燿九幽

    月燿九幽

    王玥下楼取个快递,死了……她于万千魂魄中尾随于他,只因那暗淡之中的一抹冷光。他于九天之上俯视而下,狠厉的眼眸没有一丝温度。是谁,在说着残忍的情话:“你注定是属于王的,既然三世情缘都留不住你,那我便捏碎你的世界!”万万年前的初遇,种下的到底是情缘还是孽根?“幽儿,你的世界都没了,还能去哪?”“玥儿,回来。”白驹过隙,皓月当空。她终是凭着那最后一魄,完成了属于自己的救赎。
  • 尚夏与左宥

    尚夏与左宥

    第一次不太愉快的见面,到后来渐渐的产生控制不住的情愫。她原以为他们能从校服到婚纱,一直幸福下去。没想到他却在她最脆弱的时候放开了她的手。她悲愤难过,放下狠话“今天,是你主动放弃了我,以后休要我再回头。”再次归来,她带着骄傲和他的血脉。“哥哥,为什么我们没有爸爸?”冬楠小朋友好奇。熙北小朋友摸摸她的头,“楠楠乖,妈妈说过,爸爸死了。”正在给他们做饭的左宥“……”尚夏左宥,冬楠熙北且看小腹黑智斗大腹黑的温馨日常。
  • 弑苍宇

    弑苍宇

    一段异界故事的诉说;一个天才少年的传奇故事。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谁敢相撼?咆哮的吟声震破莽苍大地,响彻辽渺之天。一阶学者,二阶学者;三阶武者,四阶武者;五阶武师,六阶武师,七阶武师;八阶武王,九阶武王;十阶武王……
  • 穿越之霉运当头

    穿越之霉运当头

    一觉醒来,自己竟然在生孩子!还没来得及搞明白状况,便又赶上满门抄斩!天地之大,她这个逃犯竟无一落脚之处。带着个孩子四处逃亡也就算了,谁曾想这孩子也是一大奇葩!她如一个瘟神,一路走来,不知“霉”倒了多少无辜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使偷心倒计时

    天使偷心倒计时

    她与他同是音乐系中人,而她从小便与哥哥相遇相惜,因此很受哥哥宠溺,而他面临家庭后母的入驻,唯有一青梅竹马相伴。两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敬请期待。
  • 小窗幽记(中华国学经典)

    小窗幽记(中华国学经典)

    《小窗幽记》内容涵盖了立德、修身、读书、为学、立业等诸多人生话题,陈说利害、指点迷津,以言醒世,赞美人世间一切真情实感;劝勉人们要有高尚的品德、丰富的学识和良好的性情。《小窗幽记》所选格言妙语、小品片句,或含蓄蕴藉,令人回味悠长;或情趣盎然,读来津津有味。目录
  • 商周之战

    商周之战

    商朝末年,西岐西伯侯姬昌攻打崇国,擒拿崇国大王崇侯虎,目标直指商朝,但姬昌还未来得及征讨商朝就病故了,其子姬发率领西岐大军征讨商朝,商朝众多忠义之士竭尽全力阻挡西岐大军,但终究没能阻挡西岐大军前进的步伐,西岐大军在牧野与商军进行最后的决战,商军大败,西岐大军直逼商朝国都朝歌,商朝最后一位大王帝辛绝望自焚于摘星楼,姬发在朝歌称王,是为周武王,周朝开始,姬发于称王第二天率领西岐大军回到西岐,姬发回到西岐后决定将镐京定为国都,下令在镐京建立宫殿,一年后,姬发病逝,帝辛之子武庚在朝歌企图恢复商朝,最终被周公旦擒拿并诛杀,商朝再也没有恢复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