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56000000029

第29章 掌握说服他人的技巧

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人际交往,或者说获得别人帮助的三种方式,可问题是一个坐在家里等待的人,是很难有别人找上门来主动要求与你合作的。所以即便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些符合我们要求的人,仍然需要依靠沟通说服他们对自己进行帮助。这其实是许多人在真正完成自己的目标中所遇到的最大困难,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种困难呢?

我们需要的是掌握说服他人的技巧。

正如我前边所提到的要想获得别人的帮助就一定要提供给对方他们真正想要的。要想说服他人我们首先要学习的其实并不是说,而是听。

聆听是一种很好的了解对方真正需求的方式,也是一种很好的增进感情的方法。通过聆听对方的意见,我们不但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对方的性格、特点、需求或者厌恶,更能让对方产生一种参与感。最完美的聆听是让对方感觉到最终达成的协议中有他的想法,或者说他才是方案的最终设计者。

一位二手汽车商人带着一位顾客看了许多部性能还算不错的二手汽车。但顾客总是不满意,一会儿说这辆车的颜色丑陋,一会又说那辆车太过破旧,好不容易找到一辆他挑不出毛病的汽车,他又会抱怨价格太高。

无奈的商人最终不得不放弃了对顾客的推销。可是过了几天,在另一位顾客将自己的旧车卖给商人之后,这位汽车经销商再次想起了以前那位喜欢找毛病的顾客,突然有了一个好主意。

他马上给第一位顾客打电话,理由是请他前来“帮个忙”。

当那位喜欢挑毛病的顾客到来之后,商人带着他看了那辆新收购来的二手车,却并未作任何介绍,反倒是告诉对方:“我认为您是一位在汽车方面真正的行家,您能不能帮我一个忙,看看这部车子的状况和性能,然后帮我估算一下它值多少钱?”

“毛病先生”对于专业的汽车经销商都来向自己求助很开心,于是认真地检查了车子,最后得出结论:“若有人以3000美元来买这部车的话,应该是很合算的。”

听到对方的评估之后,商人马上笑着询问:“如果按这个价钱卖给您,您会愿意买下它吗?”

这位“毛病先生”在略微思考之后,就同意了商人的建议,将车买回了家去。

这位汽车商人在第一次妄图与这位顾客做生意的时候,他只是喋喋不休的说,却并没有达到目的。可第二次他并没有说什么话,只是负责引出话题,然后让对方说,可生意恰恰就这样做成了,这就是聆听的妙处。

韦伯是位服装设计师,3年以来他每周都要去拜访一位成衣厂商,希望对方能购买他所设计的服装。而那位成衣厂商每次也都会见他,认真地看他所带去的草图,却每次都用充满了遗憾的口气对他说:“对不起。”

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韦伯想到了一个办法:当他再次找到那位厂商的时候,他并没有带那些被完成了设计的图样,而是选择带了尚未完成的草图。

“您是服装业的老前辈了,所以我想请您帮个忙,我这里有几份将要完成的设计,可是在一些细节上却拿不定主意,您能不能给我提供一些建议呢?”

厂商看了看韦伯带来的图纸,很愉快地点了点头,并告诉韦伯下星期再来的时候会完成这些设计。

当第二个星期,韦伯再次见到这位厂商的时候,上周他带去的那些设计方案果然都已经被完成了,而且最终完成的图纸中的一切都是按照那位厂商自己的意愿。

这时,不用韦伯开口,那位厂商就主动找韦伯商量:“你能否将这些方案卖给我?因为我真的很喜欢它们……”

这才是聆听的最高境界,我们应该让合作伙伴产生一种“我才是推动者”的投入感,这样才能调动起他们完成这个项目的积极性。

聆听让我们深切地了解了对方的需求,也增加了对方的参与感,但是有些时候,对那些最普遍的、仅仅追求利益交换的人们来说,单单的聆听是不够的,还需要向他们介绍与我们进行合作的意义,而且即便是同样的问题,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也会取得完全不同的效果。事实证明,很多利益交换者都是非常在乎具体利益的,而那些真正斤斤计较的人往往对“得到什么”并不关注,而是害怕“失去什么”。我们生活中会碰到许多这样的人,身边有无穷的机会,而他们却并不愿意为了抓住这些机会去放弃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相反,如果你要想从他们那里平白拿走什么,这些人是绝对不会同意的!面对这样的人,无论我们是希望向他们推销我们的方案还是产品,最适合的推销方式都不是不断地宣扬“如果你做了就会得到什么”,而是告诉他“如果你不做就会失去什么”。很显然,得到未必一定有用,而失去是相当多的人绝对不能忍受的。

当然,我们即便给了对方足够的好处,或者已经调动起了对方足够的危机意识,仍然需要去了解大多数人内心之中细微的心理差别。当大多数人面对过多的选择,或者太过不确定的问题时往往会无所适从,从而产生一种虽然不易察觉,但却是深深的挫败感。这种不愉快的感觉会让人们本能地选择拒绝,而不是接受。比如我们在推销一种方案的时候,在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之后,不要去问对方类似于“你觉得怎么样”这类的问题,而是应该将问题改变为“你同意了吗”。后一种问题在进行判断之前,所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少,也更易于回答。再比如我们推销一种产品,当顾客表露出了对商品的兴趣时,不要去问“您买还是不买”,而是要问“您要来一套还是两套”或者“您决定了吗”,“您买一个吧”……这样的问题,从而将我们的客户的思维限制在一个比较容易作出对我们有利的决定的范围之内。

了解了前面三点,并能够灵活地运用,我们应该已经算得上是掌握了说服别人的基本技巧了,但这还不够!因为做事先做人,很多时候,人们作出一个决定所考虑的东西并不仅仅局限于问题本身,其中还夹杂着太多与这个问题相关,尤其是向自己提出这个问题的人的观感。所以当我们希望推销一种产品或者方案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其实是把自己这个人推销出去,让对方对我们的人感兴趣,充满信任感。

一位叫西蒙·福格的年轻人来到英国著名的《泰晤士报》经理办公室,直接向经理先生表达了自己的求职意向:“请问您这里需要一位好编辑吗?”

当然,从这位叫西蒙的年轻人所提出的问题来看,他就已经掌握了前边所提到的“不给对方太多选择”与提出“简单的问题”这两点,做得更好的一点还在于他只用了这一句话就不着痕迹地向对方表明了“自己就是一个好编辑”。

可无论问题问得多么精彩,不需要就是不需要,无法改变的事实让那位经理简单直接地拒绝了西蒙。

“……那么,好记者呢?”西蒙毫不气馁地继续询问。

“不需要!”经理这次甚至连头都没抬。

“那么排字工,校对员之类的呢?”

西蒙的毅力真的很令人钦佩,那位经理却明显已经有些不耐烦了:“都不需要,很抱歉,我们现在没有任何空缺的职位。”

虽然经理有礼貌地拒绝西蒙,但是看起来他已经不想再与这位莫名其妙的年轻人继续纠缠下去了,他已经用语言堵住了对方所有将谈话继续下去的途径,事情看起来已经完全没有希望了。可就在这时,西蒙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从包中摸出一个写着“额满,暂不招聘”的牌子,笑着对经理说:“那我想,你们一定需要这个。”

经理看着面前这位有趣的年轻人开心得哈哈大笑,他觉得这个孩子很有意思,也对一个能够想出这样点子的人很感兴趣,最终雇用了他。25年之后,西蒙·福格成为了《泰晤士报》报社的总编。

这是一个明显的对人不对事的成功例子,引起那位经理兴趣的是西蒙·福格这个人。西蒙用他的机智成功地引起了别人对他本人的兴趣,最终取得了成功。

美国有一家全国性的卡车服务公司。生意的规模不断扩展,但是一线员工,尤其是卡车司机们又普遍地存在着受教育程度不高的问题,所以他们在送货的时候总是出错。为此公司每年的赔偿金就高达25万美元,而这些工作失误主要的出现方式是司机们会把货物送错地方。虽然公司的管理层想出了各种办法,无论是对员工一再强调也好,建立惩罚机制也好,还是花大价钱对司机们进行培训也好,这个问题一直都没能得到很好地解决。最后,公司的管理层在无奈之下请来了一位心理学博士,请他为公司想些办法。

心理学博士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调查之后发现,这些工作失误,送错地址的案例产生的原因绝大多数是司机在送货时看错了门牌。于是他向公司提出了一个建议,建议公司将那些原本是工人或者司机的职位改称为“技术员”,认为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公司并不相信这位心理学博士的建议:无论如何增强管理能力或者培训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怎么可能通过改变一个称呼就解决了呢?但是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最终公司决定尝试一下。没过多久,改称呼或者说改头衔的建议就体现出明显的效果,在那些司机得到“技术员”头衔之后的1个月时间内,原本万分之六的工作失误率就降低到了万分之一。仅这一项进步就为公司每年节省了20多万美元的赔偿金。

事实上,这位心理学博士的做法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巧妙的说服。司机只负责运输,而技术员则需要关注他所负责的项目完成的具体效果,公司将司机的头衔改为技术员,体现了公司对那些司机们的信任。正是对这种信任的感激和重视,才使得那些司机们在送货的时候愿意多付出一点精力来仔细地确认一下收件人的地址门牌。

前边说的两个故事,一个说明了让人感兴趣的重要性,而另一个则说出了人们愿意回报他人对自己的信任。可事实上,无论这两种情况中的哪一种,其实都要建立在合作双方的相互欣赏之上:西蒙得到工作是因为他得到了经理的欣赏,而那些卡车司机提高了送货准确率是因为他们感觉到了公司对他们的欣赏。

所以,不论我们准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说服别人,都一定要把握一个大原则,那就是向对方表达出自己对他们的足够欣赏,同时千万不要让对方对自己产生任何抵触情绪。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拉近与其他人的关系,感谢对方对我们提出的意见或建议,但千万不要随便地拒绝别人的合理请求,或者对人家抱着真诚态度所提出的想法过分地评头论足。

当然,随着我们所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我们身边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善于沟通与说服的高手。而这些高手总会向我们提出一些听起来理由很充分,却是我们实在无法答应的要求,这个时候,作为一位更加高强的说服高手,我们应该学会礼貌而不失机智地拒绝别人那些不合理的请求,但一定要记得给别人留些面子。

美国的前总统罗斯福在还没有成为总统之前曾经在海军中担任重要职位。有一次,他的一位好朋友向他打听美国海军在加勒比岛附近建立潜艇基地计划的真相。

实事求是地讲,这位朋友的做法如果不是有什么特殊目的的话,真的很不合适,因为如果罗斯福告诉他显然是泄露机密,是对自己职业与国家的不忠,但如果强行拒绝,恐怕又会影响两个人的关系。但罗斯福却选择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做法,他在听到对方的问题后很神秘地四处看了看,然后用压得很低的声音询问那位朋友:“关于这个事情,你,你能保守秘密吗?”

那位想知道这件事情的朋友马上拍着胸脯保证:“当然能!”

“那么,我也能!”罗斯福微笑着回答。

就这样,罗斯福用他那机智而礼貌的回答,委婉地拒绝了朋友的不合理请求,既没有影响两个人的关系,也保守住了国家的秘密。

事实上,许多伟大的领袖或成功者都拥有这方面的智慧,接下来我们还可以看两个发生在美国历史上以幽默睿智著称的伟大总统林肯身上的趣事。

曾经有一位夫人要求林肯总统授予他儿子上校军衔,她认为林肯理所当然应该满足自己要求的理由是:“我祖父在列克星敦打过仗,父亲在新奥尔良打过仗,我的丈夫更是在蒙特利尔的战场上阵亡了。”

可以想象,这种理由是不可能让林肯放弃原则而满足那位夫人的请求的,但是林肯却并没有严厉地拒绝对方,只是回答道:“我想,夫人,您的一家已经为美国作了足够的贡献,现在该是把机会让给别人的时候了。”

还有一次,美国的关税主管刚刚去世。而林肯在忙碌了一天之后,躺在床上仍然在思考着该让谁来接替这个重要的岗位。这个时候,林肯床边的电话突然铃声大作,来电话的是个惯于钻营的家伙:“总统先生,请您让我接替那位刚刚去世的关税主管的位置吧?”

林肯想都没想就回答道:“如果殡仪馆没意见,我当然也不反对。”

大家看到了吗?无论是罗斯福还是林肯,他们即便是在拒绝别人的时候,也仍然会很在乎对方的感受,起码也要将分歧控制在一种不会在现场就激烈爆发出来的状态以下,这才是我们处理问题的好态度。

事实上不单单是伟人,因为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尊严,所以有些时候哪怕我们只是说上一两句合适的体谅话,就能够帮助我们更容易地达到目的。

在一家百货公司中,一位顾客正在要求销售人员为他退掉一件大衣。尽管她一再地强调自己“并没有穿过”,但问题是她的确已经把那件大衣拿回了家,衣服上甚至还留下了干洗的痕迹,这样的衣服依照规定售货员是不可能再帮她退换的。

当时那位负责处理此问题的售货员小姐也了解顾客在撒谎,但是直截了当地戳穿对方,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那样做,即便不是为了退货,仅仅是为了保持住自己被当面戳穿谎言而失掉的“面子”,那位顾客也一定会与她进行强烈的争执。

于是售货员小姐想到了一个办法,她对那位顾客说:“夫人,我想很可能是您家的某位成员错误地将这件衣服送到干洗店去过。事实上这种事情经常发生,我的丈夫也曾经把我新买来的衣服与其他服装堆在一起,最后在没有注意的情况下又将它们一股脑地塞进了洗衣机里。我想您可能也是遇到了这种情况。您看这里,这里明显有干洗过的痕迹,所以很抱歉我可能不能帮助您退掉这件服装了。”

那位顾客看了看售货人员指给自己看的证据,又想到对方明显是在给自己留面子,所以也只好顺水推舟地抱怨了一番家里人的粗心大意,然后收起衣服走掉了。

总之,无论是我们想说服别人帮助我们,还是需要拒绝那些根本不可能被满足的无理要求,我们都应该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尽量要保持风度,并且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将心比心,以己度人——起码也不要让对方当面翻脸,弄得大家不欢而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与人的沟通中掌握先机,无往而不利。

同类推荐
  • 加薪不加班

    加薪不加班

    本书意在教读者如何完善自我、凭借自身力量在职场生涯中取得巨大成功,它告诉读者如何以积极阳光的心态、敬业进取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努力获得升迁之道。旨在帮助读者,尤其是那些陷入工作泥潭、正在找寻工作意义的读者找到自己的职场位置,使其更加愉快地工作,拥有一个快乐、充实、成功的职业生涯。
  • 人脉就是命脉全集

    人脉就是命脉全集

    本书是为那些想拓展人脉而又无章可循的人量身定做的,它会教你如何构建和拓展人脉,如何提升自己来吸引入脉,如何更好地利用人脉为自己服务,如何避免人脉的陷阱,如何在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等。除此之外,本书还穿插了很多真实的案例,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可以说,本书是你选择人脉书的最佳选择。
  • 让学生孝敬父母的故事

    让学生孝敬父母的故事

    为了使孝敬父母这一传统美德得到继承与光大,本书精选了几十个古今中外典型的孝敬父母的故事,目的是教育广大青少年读者认识到孝敬父母的必要性,强调从根本上、从思想情感上去施行孝道,继而提升中华传统美德。
  • 如何赢得职场好人缘

    如何赢得职场好人缘

    本书是一本励志类通俗读物,从思辨的角度破解了赢得好人缘的成功秘密,阐释了赢得好人缘的构成要素,揭示了赢得好人缘的修炼途径。
  • 成长的目标(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成长的目标(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和人打交道时,你应该在认识论上安于一个事实,这就是说,人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意图和目标,尽管物理学的对象没有。无论是神的投射,还是人自身的投射,我们传统的科学都很明智地把意图的投射排除在物理宇宙的研究之外。实际上,对于自然科学本身的存在,这种净化是必要的条件;对太阳系最好也作如此理解。意图的投射不仅是不必要的,而且对于充分的理解确实有害。但研究人时,情况完全不同。人确实有意图和目标可以通过内省直接认识,也可以从行为方面加以研究,正如在似人动物中看到的一样。虽然这一简单的事实已从传统自然科学的模式中排除出去,却又自动地使传统科学的方法不那么适用于研究大多数的人类行为。
热门推荐
  • 孙中山全传

    孙中山全传

    本书以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以及他们的奇闻轶事贯穿始终,从一个崭新的历史角度勾勒出了民国时期各种人物的众生百态。既而,使读者们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去认识和发觉那个动荡的年代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能从微观角度去分析风云变幻的社会本质。本书分别详细的介绍了袁世凯、阎锡山、张作霖、毛人凤、黄金荣、孙中山、蒋介石等等一系列民国历史人物,再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变局,于是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混乱中闪亮登场。无论在历史角度或者人物刻画方面,本书都做到了言辞鲜明,语意深远,从而引导人们去了解和认识一个逝去不久的风云年代。
  • 祁连

    祁连

    如果说她没有遇见。她的生活,是否还是那枯燥的黑白。如果说她没有爱上。他的世界,是否会变得索然无味。他们在错的时间遇见。却不知结局。
  • 黑与白的协奏曲

    黑与白的协奏曲

    (本书已签约,请放心收藏)异世的大陆,盖姆大陆。因为一次偶然,一个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灵魂降临到这片大陆上。此时的盖姆大陆正处于神权与王权并立的时代。两个怀揣着各自梦想的人从一个小村庄里走出,最终在这片大陆上掀起巨大的波澜。王权和神权的冲突,异族深渊的入侵,彼此信念的交汇和碰撞,以及关于世界终焉的秘密……以救赎和审判为旋律,吾等将在此奏起那梦幻的协奏曲。
  • 琉璃天下绝世无双

    琉璃天下绝世无双

    额、还能有谁比她更倒霉,更无语,睡个美容觉都能睡到另一个时空去的。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占了人家的身体,那么就在这异世好好地活出自己的一世风华吧!她,21世纪杀手之王,魅杀天下,谁人不服。她,将军之女,万千宠爱,恶女之名冠天下,谁人不怕。他,帝王之王,狠辣无情,霸绝天下,谁能并肩。然,当帝王对上恶女,谁覆了谁,当腹黑遇上腹黑,谁进了谁的狐狸洞。简介无能,本文一对一,绝宠无小三,无误会。
  • 女王有毒

    女王有毒

    一个废材包子少女死了,一个犀利毒舌、武力值爆表的女军医穿越而来。手持法杖,她是强悍的灵术士!拉起弓箭,她是霸气的魔弓手!拿起药鼎,她是尊贵的炼药师!他说:“叶澜,我是神是魔都在你一念之间,这天下苍生与我何干,如今我所谋者,也不过你一人而已。”叶澜:“先别说废话,你吃我喝我住我的,欠我这么多,打算怎么还?”“随你,怎样?”(一对一,爽文)
  • 原来的原来你在就好

    原来的原来你在就好

    初然,你就是一个木头初然,别怕,景深在初然,你安好了,我才能放心景深,谢谢你,我很幸运……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六重梦境之守御

    六重梦境之守御

    突如其来的异界学院邀请函让本就困难的陆九感到莫大的震惊......异世究竟又有什么精彩内容在等着他去探索......
  • 异世录之夜月

    异世录之夜月

    无不朽的强者.无永恒的弱者.无一生的主人.也无一世的奴隶.花蕾再小.也有绽放之日.玫瑰再美.终有凋落之时.生死循环.阴阳轮回.尽在一线之间,昼夜互替,日月相更.夜月之下,群雄并起,百族争霸,大多以家族为单位的势力纷纷崛起,然后又纷纷消亡,谁能主宰这个世界?谁又能一直屹立不倒?戮神灭仙敢称帝,战争乱世谁为王?……………
  • 魂魄们的故事

    魂魄们的故事

    我有一只阴阳眼,能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东西。我没有家人,没有朋友,独自生活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人知道我的秘密。我也认为我将一直这样孤独的活着。可是有一天,我在街上目睹了一场车祸,有个女孩死在了这场车祸之中。她的魂魄告诉了我她的故事,她想让我帮忙转告她的话。转达而已,我帮了她,她满足的离去。从那之后更多的魂魄让我帮忙。她们告诉我她们的故事,我帮她们转达她们没说完的话,交易这样开始这样继续。直到有一天,一个男人找到我,他说“有一种让留在世间的魂魄复活的方法,你知道吗?”我笑着说,世上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方法。他很失望,但也不得不离去。呵呵,怎么有这样的方法呢?怎么没有这样的方法呢?其实,我原本是一缕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