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88700000001

第1章 名称趣闻

要吃男人的睾丸?

首先来讲一个二战期间发生在侵华日军和当地中国人之间的小故事。

一天,一群很久没有吃上鸡蛋的日本兵到附近的村子里征收鸡蛋。无奈语言不通,只好写了一张“我欲食大卵多数”的纸条递给了村长。

虽然不是地道的中国话,但意思表达基本上差不多。可是村长却十分不安,赶紧写了一张“没有大卵”的纸条交了过去。接到纸条的日本兵以为是自己要求太高,于是又改写了一张“小卵少数”的纸条递过去,以为这次是小的鸡蛋应该没问题。没想到这样一来村子里可闹翻了天。

摸不着头脑的日本兵只好叫来了翻译。原来,汉语里的“卵”是男人睾丸的意思!本来中国人就恨日本士兵,骂他们是“日本鬼子”,这次鬼子们竟然要吃男人的睾丸!可想而知中国人对鬼子们该是多么深恶痛绝!

再说一个由名称引发的现代小插曲吧。有一次,一个年长的韩国人因商去日本。在东京的酒店客房里,他想写一封信回国,但发现没带信纸,于是就叫来了酒店的服务员。但服务员不懂韩语,没有办法,商人只好在纸条上写了“便纸”一词向服务员示意。服务员看后,表情十分奇怪地答了一声“嗨”就出去了。不一会儿,他便带来了一大卷卫生纸。原来,他把韩语“便纸”理解为卫生纸了。

来中国的日本人也遇到过与此类似的事。在日本,信纸写做“手纸”,而在中国,“手纸”是卫生纸的意思。因此,发生这种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来举一个有关国际性名词的趣闻。

初次到北京的日本企业访问团一行住在北京某高级宾馆里。他们白天按日程紧张地参观访问,傍晚才回到宾馆。当天晚上,有位访问团成员想用宾馆的厕所,但他忽然想起白天听说中国的公共厕所是收费的,所以他想宾馆的厕所大概也要收费吧。为了确认一下,他就给服务员写了一张纸条:

“便所,有料?无料?”

服务员想了一会儿,同样用纸条回答:

“有料,非常多。”

于是这个日本人就一边解行李,一边盘算着去换零钱。正在这时,访问团的翻译来敲门:

“宾馆的经理听了服务员的话后想跟您谈一笔生意,让我来问一下,您是不是具体负责人?”

听了翻译的话,这个日本人莫名其妙。一头雾水的日本人反问道:

“什么?具体负责人?我怎么一点儿也听不懂您的话?”

“您刚才不是跟服务员谈到了肥料的问题吗?”

“没有啊,我绝对没说!”

于是日本人就把他跟服务员的对话向翻译重述了一遍。不听则已,一听日本人的话,翻译禁不住捧腹大笑。接着翻译解释说,汉语中“有料”,顾名思义就是有肥料的意思。所以,服务员把“有料?无料?”理解成日本人问他是否有肥料的意思了,还以为日本人要买肥料呢!

有性感

这是一个最近发生的笑话。有个韩国人把某个想和日本人结婚的韩国女人介绍给一个日本男人。日本男人问:“她是什么样的女人啊?”这个韩国人便在纸条上写了三个字:“性味好”,韩语意思是脾气很好。日本人一看这三个字,以为是性感有味,就点头答应了。其实,就是中国人看了这三个字也会像日本人那样误解的。

另外还有一个几年前的笑话。在日本有很多名为“钱汤”的澡堂,而初到日本的留学生经常因此出错。

日本的澡堂通常在一个露天的招牌上写一个大大的“汤”字。一次,一个中国留学生看到招牌上的字,又看到很多日本人提着脸盆走进“钱汤”,就跟着进去想看个究竟。里面分为“男”“女”两个入口。于是他诧异地走进了写着“男”字的入口。结果看到里面全是光溜溜的男人,这才明白原来是澡堂。

那个中国留学生为什么会搞错呢?原来在中国“汤”是soup的意思,所以他把“钱汤”误认为是卖汤的地方了。

有一次,一位到韩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说,他觉得十分吃惊,因为房东要送给他一个“冷藏库”。“冷藏库”,在韩语中是冰箱的意思,直译为汉语则会使人误解为“冷藏仓库”或“冷冻仓库”。也难怪那个中国学生会吃惊地说:“韩国人生活再好也不至于连冷库都送人啊!”

在日本,邮票写做“切手”,而汉字中切手是用刀把手切掉的意思。所以如果是“贴邮票”的话,直译为汉语就成了“把手切下贴上”的意思了。

虽然是相同的汉字,但是因意思完全相反而引出的笑话真是不计其数。如果一一列举,大概可以编成一本词典。那样不是也很有意思吗?好了,不多赘述,再举最后一个例子。

有一回,一个日本人从中国朋友那儿收到了一个书法镜框礼物。他打开包装纸一看,里面用毛笔写着一个巨大的四字成语“金玉满堂”。

日本人不禁目瞪口呆。

“什么呀!这玩笑也开得太过分了吧。”

因为在日语中“金玉”是男人睾丸的意思,所以“金玉满堂”也就成了睾丸满堂的意思了。

但是在中国则是完全相反的意思。在汉语中,金玉是钱和财宝的意思,所以“金玉满堂”该有多好啊!韩国的“金玉”也和中国的“金玉”意思相同。像这种三国之间同字不同义的例子真是不计其数。

曾经有一次,在中日韩三国朋友聚会的场合里,我给他们讲这种由名称引发的趣闻时,他们异口同声地提议我编一本《三国名称趣闻词典》。

我也曾有过这种想法,这是个好主意,但现在我还没有时间编写。各位读者若有兴趣,不妨一试。

丰富多彩的称呼

十多年来,我不断和东方三国的人打交道,因此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名称和称呼。这些名称和称呼有时候虽然意思相似或相同,但总是以不同的形式或以不同意思的名称和外形出现,使我常常由此而深刻地体会到文化的差异和冲击。

也就是说,即使是最简单的名称或称呼,其中也蕴涵了那个国家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事实上,人们常常由于误解或不能理解这种文化上的差异而闹出笑话来。比如,中国人把自己的妻子称为“爱人”,而日本人和韩国人所说的“爱人”是指情人,意思并不一样。

在称呼上,三国各有不同。日本人只称呼姓,韩国人除了特殊关系之外,通常姓名并称。而中国人则是平辈之间姓名并称,对长辈和后辈通常在其姓前分别加“老”字和“小”字。比如,一个姓王的人可以称他“老王”或“小王”。

在日本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只要加上一个“样”(读“sang”)字就万事大吉了。“样”与韩国的“氏”虽然相似,但“样”的范围要广得多。在韩国虽然可以称呼别人“某某氏”,但这种称呼不像“某某样”那样通用。比如在金大中总统面前,我们就不称他“金大中氏”或“金氏”。

前几天,日本电台播放了日本某名记者对韩国前总统金泳三的访谈,这个记者称金泳三“金样”,结果招致了很多在日韩国人的不满。

在中国,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一直还互称“同志”,即共产主义志同道合的意思,如“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等。但是,从80年代后半期开始,随着西方文明的进入,“同志”就成了土里土气的称呼。而现在一般称呼“小姐”或“先生”。当然在大城市里这样称呼非常普遍,但在广大的中国老百姓中,仍然经常用“老”和“小”的称呼,并且同辈或朋友之间也仍然多是直呼其名。

韩国人和中国人的姓名通常是三个字或两个字。而日本人的姓名则通常是四个字。造成这一点是由于姓氏本身的差异。因为中国和韩国的姓通常是一个字,而日本的姓是两个字。

据说日本共有10万种姓氏,即12 000万人口拥有10万种姓氏。而韩国大约有250余种,其中金、李、朴以及崔、郑、尹、赵、张、林、姜等10种姓氏占了国民的绝大多数。

所以有人说,如果在首尔(汉城)市中心繁华的大街上叫“金社长”,100个人中会有10个人答应。

正因为同姓的人太多,所以姓和名并用才会防止这种因重姓而导致的闹剧。

中国也将近有 600 种姓氏,并且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张、陈也是比较集中的姓氏。在13亿人口中这10种姓氏占了多数,所以有人说,如果在北京市的王府井大街上喊“老王”,回头率将不下于1/10.

但是,日本则不同。虽然铃木、山田等也是一些常见姓,但由于12 000万的人口拥有10万种姓氏,所以在一个公司里,重姓的概率仅为1/1 200.正因为如此,也就没有必要非得全称其姓名,只需叫“铃木样”、“山田样”就行了。同时在日本姓名中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近代明治维新以前,很多日本人都没有姓氏,随着近代化的进程,政府给他们编了许多原来没有的姓氏,这样就出现了很多奇怪的名字。

有的是根据地理位置或住所随便定的姓。比如家在松树下的,就叫松下;在田地里的,就叫田中。

还有一些罕见的怪姓,如表示我的孙子意思的“我孙子”,表示养狗意思的“犬养”,表示狗的坟墓的“犬冢”,表示鬼的坟墓的“鬼冢”,表示牛尾巴的“牛尾”等,真是不可胜数。

是汉城,还是首乌儿?

谁会想到日本的姓氏竟会在中国引起争议呢?原来,日本野尻眼镜公司在北京设了一家名为“野尻眼镜”的分店,结果由于“野尻”一词太过粗俗,因而招致了中国人的抗议,最终,只好改了一个文雅的店名。因为汉语中“野尻”是田野的屁股的意思。“田野的屁股”眼镜怎么可以挂在高贵的人的脸上呢?

既然说到名字就不妨再多说一句。实际上取名字的方式也因国家的不同而不同。在中国,小孩出生后,要按辈分取名。现在取名虽然不再那么烦琐,但在以前要翻开家谱,仔细检查对照一番,以防与祖上重名。中国人十分忌讳自己的孩子与父亲或者八辈以内的祖宗重名。韩国也和中国相似。比如本辈的辈字是“永”字,那么永男、永浩、永洙等名字绝不可以与父亲的名字有重字。

但与之不同的是,日本人常用父亲名字中的字给儿子起名。如果父亲的名字是“慎之助”,那么就会用“慎”字给儿子起名为“慎太郎”,也就是说名字也是传宗接代的。日本佛教也流行从师傅的名字中取字给徒弟起名。

自古以来,中国、韩国就处在严格的儒教体制的支配下,祖上和子孙是不可相提并论的从属关系,所以名字当然也不可以相同。但是在日本,由于儒教并未体系化地控制整个社会,所以比起严格的上下关系来,人与人之间的横向关系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所以就像日本人可以毫不顾忌地领养别人的孩子以及师徒之间可以重姓一样,在横向人际方面,日本与韩国、中国有明显的对比。中、日、韩三国虽然同属于汉字文化圈,但实际上常常是相同的名字或名词也有着各自不同的意思,再加上其民族性和社会条件的差异,所以也就会时常发生各种笑话甚至争端。

中韩建交以前,韩国人并不知道中国人把 Seoul 译为“汉城”。虽然从大韩民国建立起,韩国就向世界宣布了Seoul是韩国首都,但是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然称之为“汉城”。依据《辞海》的解释,汉城是朝鲜半岛南部的城市,是李朝的都城。最初叫汉城府,1913 年改名为京城,1945 年又恢复为汉城。对此,韩国人曾抗议,为什么明明是Seoul,中国人却偏要叫做汉城呢。当然,中国人也有理由,韩国人并没有告诉中国人Seoul的汉字标记法,所以,责任也就不在中国人了。虽然韩国也有几种把Seoul直译为“首乌儿”的方案,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意见,中国人仍然称之为汉城。同时,虽然日本人用片假名标记Seoul,但如果中国人用汉字念“首乌儿”的话,恐怕连懂日语的人也听不懂指什么。看来,Seoul的汉字标记法的确定已经迫在眉睫了。

“东洋”一词,在日本和韩国都是亚洲、东亚的意思,也就是相对于西方而言的东方的概念。在中国,“东洋”则指日本,东洋人即日本人。中国人骂日本人为“东洋鬼子”,骂西方人则为“洋鬼子”,也就是“西洋鬼子”的意思。可见,在中国,与西洋意思相反的词写做“东方”而非“东洋”。

中、日、韩三国虽然可以利用共通的汉字进行笔谈交流,但如果一不小心,也会犯错误而招致误解。

如果滥用三国通用的汉字,会时常闹出笑话。

在翻译西方人的人名或标题时,三国也有很大差别。日本几乎是100%用“片假名”标记外来语,韩国也是按发音直接标记外来语。但是在汉字大国——中国,虽然也是音译外来语,却往往会使之带有汉字的意思。

众所周知,Cocacola被译为可口可乐,就含着既好喝又让人高兴的意思,还有Television译为“电视”,则含有利用电来看的意思。

再来看几个美国电影演员的名字。莎朗·斯通是谁?正是 Sharon Stone。史泰龙又是谁?因扮演主角兰博而一举成名的演员。不仅如此,电影的题目也不是英文直译,而是带有了中国特色。“Special List”译为“炮弹专家”,“God Father”译为“教父”,“My Fair Lady”译为“窈窕淑女”,“Rainbow”译为“第一滴血”,还有“侏罗纪公园”、“魔鬼终结者”??

看来,还是汉语的造词能力比较强,将一切外来语都纳入汉语体系的中国人的语言改造能力和思维方式可谓独特、卓越。并且,与之相应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国人的思考方式也是不可思议的。所以,离开汉字去单独理解中国人的文化是不可能的。

同类推荐
  • 相声“三字经”

    相声“三字经”

    《相声三字经》是一本介绍相声历史和演变的书籍,它用一种说唱文学的语言与形式去演绎另一种说唱文学的历史。相声艺术博大精深,以“三字经”的形式讲述相声的发展史更是别树一帜。书中不仅详细地介绍了相声的表演技巧、语言习惯,还有相声界的大师、前辈等名人,还请来徐德亮为“三字经”的内容作注释,使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便于阅读。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庆典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庆典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 中国家法:家风家教

    中国家法:家风家教

    家风好则人心正,父母慈,儿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孙贤。家风不好则子孙恶,子不肖,孽孙生,一个家庭的和睦离不开良好的家风、家法。一个家族的家法关系到一个家族的声誉和兴旺,更关系到家族内子女的人格塑造与培养。《中国家法》从“家风家教”“人道伦常”“修身齐家”三大方面,由大及小、由浅入深地阐释了一个家族、一个家庭、一个家族成员该如何对子女进行有益的引导、教育,从而潜移默化地继承家族的传统美德,累积智慧,树立影响,让子孙世代受益。
  • 大学原解

    大学原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後,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 中国创造中华美食(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中国创造中华美食(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中国是传统的制造业大国,在世界历史上,中国古代的制造业非常发达,其中不少都对当时的中国和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热门推荐
  • 德语文献中晚清的北京

    德语文献中晚清的北京

    本书为第二次鸦片后来华试图效法英法,与清廷签订条约的德国外交官的在华日记,时间跨度为四十年,直到1900年的庚子之变。清廷外交大臣如奕訢、文祥、李鸿章以及总署大臣的观念嬗变过程,都在德国外交官的笔下得到生动而准确的呈现,这些记载,凸显近代中国的羁縻术与欧洲外交术的相遇与冲突。其余诸篇是商人、银行家、报刊记者、汉学家来华游历的观感。
  • 临霜一梦

    临霜一梦

    【攻城掠心×阴谋夺位】?这是一场赌心的较量,倒底谁是谁的劫?当冰冷的刀刃刺断掌心,方才知晓是我先心软了;当满眼的鲜红溅满素衣,原来是我先动了情?将军府幺女+冷情温柔王爷+占有欲爆棚大哥到底?是谁先埋了算计?到底?是谁先动了情??亦或者,这只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利用欺骗
  • 西城之夜

    西城之夜

    据雷方说在他的名下有一座城,名字叫做西城。CHEN是雷方的徒弟,也是雷方的继承人,既然是继承人,将来也是要继承西城的,所以以散心游玩为名,实则是为了让CHEN了解西城,他们踏上了前往西城的旅途。CHEN来到蔚蓝星游玩儿,在这里遇到了一个令他心动的女孩儿,一路上几经波折,跟随女孩儿来到她的家乡,才发现女孩儿和自己的师尊竟然有灭族之仇!!!
  • 世沫恋

    世沫恋

    因为一个‘意外’,她穿越到了一个不存在的时空。卷入了王争女人的战争,他不顾身份,只位得到她。
  • 云瑶的出村日记

    云瑶的出村日记

    桃花村有女名云瑶,云瑶从出生就在这里学习、训练、成长。终于,云瑶18岁这天,她可以出村了。
  • 70后的时光

    70后的时光

    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风雨后。70后的时光,70后的随笔文字。
  • 轩夜寒无温

    轩夜寒无温

    主要人物众多,时间线多,无反派概念,挖坑不填,新手作者,不喜勿喷,唯一看此书者,仅本人。
  • 我的同桌有点儿怪

    我的同桌有点儿怪

    您好,这里是游戏《精神收集者》,从今天开始您的时间将多出一小时,约等于另一时空一年......吧,您需要集齐您同桌的六个人格,实现各个时代的他的愿望......哎妈呀,怎么第一次就是远古时代啊!
  • 登仙之基

    登仙之基

    上古之际,无数大能消失不见,世界进入末法时代,天地聚变,难以修仙,各大山门纷纷隐于世,从此世间再也不见修真者......万年之后,天变玄星,一个盛世?一个乱世?人族?妖族?鬼幽?谁能争的那万古名额?且看主角如何在末法时代逆流而上,横推敌手夺得那万古之仙!
  • 白痴小娘子:现代总裁古代妻

    白痴小娘子:现代总裁古代妻

    她乃是修行中人,清心寡欲;他是红尘总裁,花名在外。人家穿越到古代,做妻做妾;我家穿越到现代,还情还债。他们相遇相知,智商高、情商高,斗智斗勇。一不小心,深陷其中。家有古妻,乌龙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