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04200000063

第63章 《客过亭》读后感

尊敬的叶辛副主席:尊敬的朋友:

大作《客过亭》收到,刚刚读完。

首先真诚地祝贺您又有创作收获;同时要请您谅解,研讨之日正是学生论文纷纷报选题、改方向,最后落实的日子。学子们忙,我也忙,不能亲自前往,请多宽恕。

现将读后心得汇报如下:

1.插队知青也罢,兵团知青也罢,近年多有自发组织“旧地重游”之现象。这样的活动,我却一次也未参加过。兄的大作,以小说之方法叙述了一次知青们的“回访”,角度很新,是我读过的第一部这样角度的小说。

2.小说中设置了对一桩以往旧案的现在时破解,起到了悬念的效果。在“回访”群体中,两位男主人公在当地留下了纠结的遗情故事,不,算上安康青,应是三位这样的男子;还有托他们找儿子的,路上还有些现在时的男女之情发生,比如白小琼对汪人龙就是在这一路上发生好感,并且似乎想要进一步发生一夜情。倘非沈迅凤碍事,很有可能了愿……这些人事,组合在一个当年的知青小群体里,并且一路上继续抖落出一些新情节,给我一种在读克莉斯蒂《东方列车案》似的感觉——很小说。也很上海。我这么说,绝无贬意,但也并不完全就是褒意,而只不过是一种主观印象的坦白。我觉得,插队知青和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尤其当年的上海插队知青与北方城市的兵团知青,即使在当年,情感表现和行为方式都是极不同的。或许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同样是现在时的“回访”这一种事,过程竟也那么的迥然。

兄呈现了这一区别。

而于是,小说对于知青这一庞大群体的南北差异性具有了一定量的文字以外的研究价值。

3.我喜欢《客过亭》这一书名。

比之于祖祖辈辈的农民,当年的知青真的不过是过客。广而论之,谁又不是人间过客呢?但这“客”字,足以代表大多数,不能代表全部。比如当年一些所谓“黑五类”或“黑七类”子女,他们的人生遭遇,往往便于“客”字无缘了,更接近着“发配”。

4.两则题记,我很认同第二句。对第一句是不认同的,尽管是普希金的话。普氏之死是令人同情的。但观其一生,其实并没多么的痛苦过。他最大的痛苦,乃是觉察到美丽妻子对他的不忠。故我认为,他这句话实在是挺那个的——对痛苦的解说味道太甜了。

恰恰相反,我倒认为,有的痛苦伴随终生,希望变成“亲切的回忆”谈何容易?除非是高僧大德,或庄子第二。

我并不认为大多数知青的当年经历是痛苦的。

几亿农民世世代代为农,对大多数知青,倘言痛苦,未免娇气。但就是觉得,普氏的前一句话,不足以代表真痛苦过的人的切身感受。

我觉得你应选到更好的引言。而你没有。

我对你不满意。

5.我很在乎写当年的知青生活是否带出“文革中国”的背景。倘滤得很干净,在我这儿就是“伪”。“上山下乡”与“文革”是重叠在一起的。我们既是“上山下乡”的亲历者,又是“文革”的见证人。别人遮蔽随人家去,但我们有记录的历史责任和文化责任。

这一点兄写的很充分。我大满意。

6.你我都是知青一代幸运儿。

大多数知青,返城后的人生况味,比是知青的当年强不到哪儿去。到如今,晚景凄凉凄苦者大有人在,每令人闻而揪心。

你写到了这一点。

好。

7.当年知青们“烧麻疯”的情节,令我震惊。尤其是你写到,还有知青攀树夜观——这太令人发指了。那个丘维维很可怕。

我只从书中看到了她受惊,没读到有关她忏悔的心理描写。生活中做了恶事而不忏悔的人为数不少。

但对于中国,作家有责任通过文学作品传播忏悔意识。“高于生活”,有必要高在这些方面。或反过来,将人做了恶事竟缘何毫无忏悔意识剖析给读者看,也是必要的。

两方面的必要你都太吝笔墨了——这是我的一点点挑剔。

文人之谊,当以诚见。

在这一方面,我们太不如“五四”时期的前辈了。

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否则,我们的友谊岂不也是腐败的?

汇报完毕,仅供参考。

不当之处,包涵则个。

祝研讨会成功!

您的朋友梁晓声

2011年3月15日于家中

同类推荐
  •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本书内容包括:“困境与突围——新时期散文缘起”、“传统与创新——新时期散文说”、“思想突围——新时期散文变革之社会反思”等。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几乎每个天使都有翅膀以及一些奇怪的嗜好

    几乎每个天使都有翅膀以及一些奇怪的嗜好

    这是诗人明迪最近六年的诗歌精选,分为《飞行》《音乐疗法》《新寓言诗》《图像诗》《小说诗》《微博体》六个部分,共收录诗歌一百多首。视野开阔,写法独特。诗集是诗人近五年来创作的诗歌精选,有旅行诗、音乐诗、图像诗、小说诗等多种诗体。
  • 古绘诗经名物

    古绘诗经名物

    纵使你被生活逼迫,于无限重复中奔忙;纵使你无暇感慨,甚至不曾为眼前的现实而驻足;纵使你匆匆追求,前方依旧茫然却不敢停下脚步,有种美足以感染你,挤出片刻时光,享受沉淀千年的感动——这就是《诗经》赋予生活的意义。《古绘诗经名物》汲取《诗经》极致之美,辅以古代日本学者渊在宽特为《诗经》所作的百余幅古画。让这些首次面世的古画为您呈现出诗文真实、完整的意境,带您穿越千年,体验图文带来不可抗拒的感动。
  • 山中杂记

    山中杂记

    冰心最喜爱的文学形式是散文,她的散文常给读者一种近似抒情诗和风景画的美感。母爱和童真的内容占重要地位,她的散文文笔清倩灵活,清新隽丽。《山中杂记》就是用孩子般的天真、固执、极端的语气,谈“海”与“山”的比较,从颜色,从动静,从视野,从透视力,力争“海比山强得多”,甚至诅咒发誓:“假如我犯了天条,赐我自杀,我也愿投海,不愿坠崖”!而对于诸如颜色的感受与思索却又是成熟的,在颜色的议论里包含了丰富的、哲学的、历史的,甚至心理学的内容,由此而产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评价完全是现代的,文中描写“海”的文字,最能显示冰心的散文艺术个性。
热门推荐
  • 冬未

    冬未

    美人如画,暗了江山。鲜血侵染,盛世繁华。她是懦弱、自私、狠毒的,在生命最后的时候,却回到了银灯火光的那个晚上。
  • 胭脂小王爷

    胭脂小王爷

    长安城内,谁人不知逍遥王爷之子花渐离是个不学无术贪财好男色的败家子,人送外号“草包少爷”。席红衣,长发垂腰,肤色白如凝脂,额间系着一枚墨绿色暖玉,双目犹如一泓清泉,奕奕生辉......举手投足间,无不让人为之消魂!谁又知她是为母不得已着了男装,即便如此,她依然弄得天下大乱。来自几百年后的她在江湖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试问,世间之人谁能敌过!
  • 从灵剑山开始旅游

    从灵剑山开始旅游

    王明无意中穿越到《灵剑山》又成为王陆的弟弟,本想吃王陆的软饭的,但意外总会发生没错就是系统,从此开始惊喜又刺激的旅游。
  • 笛引相思

    笛引相思

    贪便宜的现代人子轩,因一支玉笛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岂料姐姐竟是张丽华,上辈子桃花稀缺的他,现世却阴差阳错的成了末代驸马,还有一个誓要与他生死相随,痴心一片的青梅竹马,熟知历史的他,总是想着跑路,却莫名其妙被当朝公主看上。他只愿得一心人,却不想安享其人之福。只是,人难料天事,一个人真能在乱世潇洒走一遭吗?情事,世事,难测。
  • 谁动了我的爱情心弦

    谁动了我的爱情心弦

    阴霾的天空,淡紫色红番花零碎的残瓣随着轻风在空中起舞,凄然飘落深渊,留一道冰冷的弧线,碎在天涯,余一个忧伤的灵魂,走了很远,虚伪的欺骗着自己每一根思念你的神经,麻木也变成了乞求,却发现那个刻意忘记的回忆,疼痛起了伤感的烙印,或许相遇就是为了离别,或许相爱就是为了分开……
  • 谁拿浮生乱流年

    谁拿浮生乱流年

    她是光芒亦能暖阳,他是信仰亦会发光。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历经风雨,两颗心不断靠近,殊不知更大灾难已在身后。。。。
  • 林中小屋系统

    林中小屋系统

    林中小屋,一个充满了各种魑魅魍魉的地方,狼人、异形、女巫,面对这些怪物,张岱年该如何在里面生存?
  • 魔修之子要修仙

    魔修之子要修仙

    魔修第一世家的少家主是千年难遇的废柴?拜入了仙修第一宗门?遵循命运的指引,一跃成圣!新人新书多多指教
  • 从斗罗开始逍遥人生

    从斗罗开始逍遥人生

    斗罗世界里抱着千仞雪离开武魂殿“白宇麟,你给我放下雪儿,她是我的女儿”“你无非就是在利用她,你不要我要了”。。。。斗破苍穹里搂着熏儿笑面魂天帝“白宇麟,今日我便带着这百万魂族战士,与你不死不休!”“纵使你有千军万马,吾自当一力破之”“。。。。”海贼王世界“路飞,让我看看你有没有成为海贼王的实力吧!”“山治,给我滚,漂亮妹子都是我的”“什么,桃之助,去取我刀来,我保证不砍死他”。。。。九尾仙狐白宇麟自成为准圣后便来到人界开始了它的“幸福”生活个个世界的妹子都是我的,谁跟我抢我灭了他。
  • 梦历三国

    梦历三国

    梦醒时分便是东汉末年,从黄巾起义到天下一统,且看主角如何去历遍这大好河山。(新人新书,写得不好还请谅解QAQ,拜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