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1700000047

第47章 武人少文

纯粹的武人都没有文化,或有文化但不屑于去总结、整理、记录有关武术发展的内容。而文人看不起武人又是封建社会的风气。

都说我们中华武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可是,自有文字以来至“文革”时期,关于武术的发展史,关于武术技术的阐述分析,却没有一部系统、翔实的文献。至于多达一百有余的拳种门派,有的连自己门派的源流世系都说不清楚,把起始源头归到某个查无实据的人物身上的事例比比皆是,这难为了“文革”后的武术家们,在浩瀚的史书、笔记、典籍、军事著作中,从数以亿计的文字中,找出关于武术或和武术相关的只鳞片爪的记述,总结归纳出武术的发展和演变历程,写出中国武术史,传统武术史将武术的诞生推溯到远古人们的狩猎、生产、战争、角抵、武舞、祭祀等行为,证明我国武术历史之悠久,文化底蕴之深厚。

那么历经几千年,各个时代的武人们都干什么去了?怎么就没有几个有识之士写几部专门的武术著作、武史著作呢?直使得当今武术家呕心沥血地翻故纸堆,冥思苦想地去做推测、联想、判断!

(一)史上武林即少文

说到底,是几千年中,纯粹的武人都没有文化,或有文化但不屑于去总结、整理、记录有关武术发展的内容,而文人看不起武人又是封建社会的风气。有秦以来文官制度形成的概念就是夺取政权靠武功,治理国家靠文治。也就是说当政权巩固,天下太平的时候,“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文官开始当权,武人就要靠边站了。这个武人,多指统率千军万马的武将。武将的地位不为人看重,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武将尚且如此,那些不懂军事只晓得搏杀的武夫就更不在话下了。其根源在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武夫”处在被统治被支配的地位,谁又会重视你所掌握的技艺呢!

我们再来看看过去的武科考选拔的是社会上哪一部分人士。当年武科考对应试者是有限制的,要查明家庭、身世、背景、经历。尽管如此,应试者不外三种人,一是学业无成,谋官无望的纨绔子弟;一是知识贫乏、身体强健的好斗之人;三是武艺在身,立志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武士。然而在文官制之下,社会上已形成对武人轻视甚至鄙视的氛围,俗话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人们在谋取仕途时,常常是“从文”不成,才把“事武”选为另一条出路。重文轻武在唐朝后期就很突出。一些勇武战将,除非有特殊战功如郭子仪者,很少能列入史册。而宋朝推行尚文抑武的政策,使武人的地位更为低下,民间武人更多沦落到瓦舍勾栏之中。自此,“文章家莫或留意于小技,而精于枪者大抵无文”似已成定局。

即使个别有文化的武人,大多也并不热衷于撰写武术著作。因为他们怕耽误工夫,影响自己练功。

“内家拳”大家王征南对其弟子黄百家整理《内家拳法》颇加赞许,他说:“余以终身之习,往往尤费追忆,子一何简捷若是乎。”表示自己终生反复练功是为了加深对技术的记忆,而黄百家用文字记录下练法,把这一切变得简单了。然而他也指出黄百家“子艺自此不精矣”。可见,在众多武人眼里,练功与写作是一对矛盾。整天爬格子的人练不成高深武功。这种看法并非没有道理。就以现在出版的一些武术书籍为例,洋洋洒洒几十万字,还要配图配照片,哪一本不得写个一年半载?武功与著作双丰收的例子不多,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然,也有许多武人不是不想总结整理武术文献,奈何“不娴文字”,所谓“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来”,只能法法口传,给后人留下许多无奈。

(二)武林少文的弊病

那么,文人不屑问武,武人不通文化的弊病是什么呢?

一是可信的文字资料匮乏。都说中华武术有几千年历史,可几千年中没有一部关于武术发展的完整文字记录,那些夹杂在二十四史中涉及武术武功的只言片语,严格地讲并不是武术史料。而宋代的《武经七书》,明代的《武编》、《阵记》、《纪效新书》等也不是武术专著,而是军事著作。

当年北平国术馆曾向学员印发《艺术明言》讲义,乃是将历朝历代名人关于所谓武术的论述结集一块,涉及道家导引发明、华佗五禽戏、达摩十八手、易筋经十二式、福海禅师行功法、陈希夷坐功、八段锦,等等,作为国术史讲座的资料。仅就这一份讲义所涉及的武术论述,实在也少得可怜。而达摩十八手、易筋经十二式等冠以达摩所创的说法也有悖于历史真实。

按说,研究武术史离不开各拳种门派的发展史,可哪一个拳种能拿出历代文字记载的真凭实据呢?“戳脚门”说戳脚是宋朝邓良道长依珠算九归所创,“查拳门”说查拳始自唐朝抑或明末清初回民拳师査密尔,“形意门”说该拳创自南宋岳飞,“太极拳”说该拳是宋朝武当山道士张三丰编创,“孙膑拳”说该拳传于战国军事家孙膑,“唐拳”则说该拳传于唐朝李元霸……某门拳术史追溯的越久远,就越缺乏令人信服的史料,只能归结为传说。倒是近二三百年间的名拳师有据可查,诸如“形意拳”姬际可,“太极拳”陈王庭等。没有文化致使各拳种的门人们连本门拳史、祖师爷是谁都说不清楚,往往追溯三代便已很了不起了,难道不可悲吗?

二是主观臆造以讹传讹的成分多。我在《四大明杆和“齿白春温”》一文中曾提到一位作者在其著作中说“宋朝有四大名门,乃‘赤伯蠢温’”,这种无中生有的结论,只有缺少知识又不负责任的人才会凭主观想象信口雌黄。由于这个观点出自号称武术家人之口,于是不少后学加以引用,甚至加以发挥,说“戳脚翻子”“最初的源起来自春秋著名军事家孙武流传下来的四大名门:‘赤、博、春、温’之一的温家流派”。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想当年,曾有练猴拳的称自己是“大圣门”,意为孙大圣所创,这是典型的主观臆造。后有将小说人物作为本门的创始人,诸如《三侠剑》中的胜英,《水浒》中的燕青。也有依照小说中的功法自创拳种门派,将小说家言演变为现实,如近年传出的有人是“九阴白骨爪”和“降龙十八掌”的传人,这就当做笑话听吧。

还有的人对本门前辈的事迹任意加以夸大,诸如谁谁打了哪位名家,有什么绝招秘籍、过人本领,得到哪位和尚、道士、隐士的倾囊相授……这些个传说往往多种版本,自相矛盾,漏洞百出。如不加核实,任意夸大,不仅会让人对一些前辈高人提出质疑,还会损害那些前辈高人的清誉。这是缺少记载造成的人云亦云、添油加醋、以讹传讹。即使出于好心,也易办成坏事。

三是武术理论的缺乏与混乱。许多拳种门派没有像样的拳经拳理,有的门派甚至连拳谱都没有。在学拳过程中靠的是口传身授。如果师父故去,弟子又将所学遗忘,这技艺就失传了。有拳谱的自然要好一些,但有的拳谱并没有动作说明,只有动作名称,而动作名称又过于概括和抽象,光看动作名称难以理解动作过程和要领,诸如“懒扎衣”、“滴水势”、“十面埋伏”、“顺水撑篙”、“灵猫捕鼠”、“美人认针”等等,此种记录是难以准确传承的。就如戚继光三十二势长拳,如今谁还会?这还是有谱有动作说明的,那些没谱没动作说明的呢?

说到理论,纯粹武人传承的拳种对此多是捉襟见肘。没有理论指导的拳种,似乎它没有经过从实践中总结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其实凡是成熟的拳种并非没有这个过程,只不过因为没有总结罢了。而近代个别拳家,又为了使自己习练的拳种能有理论,不是从自己的门派中总结提炼,而是从别门中抄袭,结果造成闭门拳种与敞门拳种、长拳与短拳、南拳与北腿、内家与外家等不同类的武术在认知上的混同,反而令人不知所云。

文人不屑武事,武人缺少文化,实在给中华武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麻烦和困扰。

同类推荐
  • 诗与思的交响

    诗与思的交响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鲜有人将笔触及几十万戎马半生的军人在新中国成立后被一道军令骤然就定格在边疆垦荒种地的历史。这闻名中外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殊经历即便在韩天航的中篇小说《母亲和我们》中也只是通过一群女性侧面表现出它的历史背景。
  • 山西民间曲艺

    山西民间曲艺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时间跨度数千年,从诸神创世到明治维新前的历史;人物涉及成百上千万,从高天原的神灵到难以定论的神武天皇,从大权在握的女天皇到美艳绝代的宫妃,从奇谋异策的豪杰到权重朝野的将军……各色人等,一个个惟妙惟肖;事件不胜枚举,从诸神创世到神武建国、大化革新、仿效汉唐、源平合战、德川幕府。一幕幕内乱纷争、勇武好斗的惨剧;一桩桩争权夺势、君臣反目的闹剧;一件件家族情仇、父子相残的悲剧……以全景视野扫描日本历史,透析她错综的步伐、曲折的轨迹,更清晰、更完整的了解日本千年历史的传奇与真实。在潇洒流畅的笔锋中启悟智慧,在幽默诙谐的解析中知史明鉴。
  • 20几岁要知道点国学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国学常识

    本书立足于经、史、子、集的各个方面,对国学的整个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从中摘取精华、剔除糟粕,将国学的一些基本常识集中呈现出来,为广大读者了解国学打开了一扇便捷之门。
  • 城画

    城画

    《城画:世界名城的经典面孔》包括:遇见无与伦比的美丽、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等内容。这里有繁华的大都会,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使城市散发着致命的诱惑,纽约、巴黎、东京……就是代表;这里有别致的小城市,婉约动人、灵秀质朴、浪漫唯美,这样的城市让我们对其一见钟情,斯德哥尔摩、维也纳、布拉格……就是它们中的佼佼者;这里还有一些别致的城市,热闹却不嘈杂、繁华却不失浪漫,如西雅图、温哥华……为了能够展现这些城市生动的、独特的、最具风情的一面,编者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这些城市,在了解的基础上,把最有价值的内容奉献给读者。
热门推荐
  • 路过别人的故事

    路过别人的故事

    把别人故事,当自己的故事来讲,我只是个写故事的理科生,缺少丰富的语言,华丽的词藻,所以见谅。
  • 李鹏诗歌

    李鹏诗歌

    诗情话艺写进本书中,一起与方家共赏,聆听音乐感,旋律美,节奏调的诗歌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我将倾情奉献给各位好的作品,以接受诗人们的挑剔与批评建议意见,来提升自我。
  • 皇上你是不是脑残

    皇上你是不是脑残

    穿越成丞相三小姐?她不稀罕,她就想做混混,调戏调戏美男。哇,这个男人长得这么漂亮,摸一摸,是个男人,她看上了,要泡他。她对他又掐又捏又踢的,可没想到他居然还是个皇上啊!她能想到的办法当然是溜之大吉啊!他一把拉住她,邪邪地笑道:“上了钩的鱼岂有放了的道理?”她直呼冤枉,没想到整到腹黑皇上了………他眼睛是不是长歪了,为什么要看上她?而且他还说要立她为后!皇上,你是不是脑残?皇上说:“是,我是你的脑残粉!”
  • 嫡出风华

    嫡出风华

    她,嫡出大小姐,却一文不值。懦弱成性,任人欺凌。当懵懵懂懂的双眼睁开,代替她的已是风华绝代的金牌特工。异世大陆,终也掩饰不掉她的绝代风华、举世无双。@她的狂“神姬月,你可知人妖之恋乃天地不容?你可触犯了神界的大禁忌!”一位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的老者,手拿拂尘,一脸冠冕堂皇,手指着远处的少女。少女一袭白色的曳地长裙,白衣如雪,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目光中寒意逼人。倾国倾城,莫可逼视,神色间却冰冷淡漠,当真洁若冰雪,却也是冷若冰雪,实不知她是喜是怒,是愁是乐。神姬月勾唇冷冷地轻笑一声,朱唇轻启“你奈我何?!”眉宇间尽是狂妄。
  • 嘿,影帝你老婆又跑了

    嘿,影帝你老婆又跑了

    影视小花旦不爱演戏爱游戏,还倒霉到穿越到了游戏里成了游戏女主角?!这个帅气多金的影帝竟然也是穿越过来的,什么什么!他居然是自己的杀父仇人。她与他之间究竟是错过还是错过还是错过呢?
  • 神灵守护之神启

    神灵守护之神启

    数千年前,魔道众横人间,生灵涂炭,神秘女子化作神坛龙腾,封锁魔道通往人间大道。数千年后,拥有神秘血统的大学生林萧诺为修复逐渐减弱的神坛龙腾,与守护者创下一个个神秘之旅。
  • 科技时代的开创

    科技时代的开创

    平行世界中的地球,因科技落后太多,星系管理者一致决定,必须找个人带领平行世界的地球,早日开创新的科技时代。
  • 爱情里的依赖

    爱情里的依赖

    九年前你离开了我,九年后我们再次相遇。。。。。
  • 星际学校

    星际学校

    在宇宙中并不只有人类,在距离太阳系一百忆光年的寒冰星系有着另一中人类他们是超能人。
  • 噩梦军团

    噩梦军团

    我们生活的地球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我们也并不是地球上唯一的主人,直到那一天,噩梦来袭,那时候我们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