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5800000112

第112章 父母的大智慧——给孩子幸福的人生

现实例子

笔者的一个朋友,从小就有画画的天分,别人都说她将来一定能当个画家。小姑娘非常高兴,憧憬着将来真的做个画家。可上学后,父母认为画画是不务正业,不许她画,甚至多次将她偷偷画的画当面全部撕掉,边撕边大骂不止……

长大后,她参观了一个的画展。回到家,她试着拿起笔,想给自己3岁的儿子画一幅卡通图挂在卧室的墙上,可是她什么也画不出来。拿着笔,看着颤抖的手,她哭了。她多么希望自己也能拿起画笔,画下令她陶醉的美景,哪怕是和小时候一样画出她喜欢的图案装饰家里的墙壁。当她向笔者叙述这一切时,忍不住落下的泪水表达了一辈子的遗憾!

现实例子

2005年8月20日,26岁的衡阳籍在读博士生孟某从研究所教学楼7层纵身跳下身亡。令人感到震惊的是,孟某在遗书中直陈自己选择跳楼来结束生命的原因是“厌世,精神抑郁”。

在为孟某的死悲伤、惋惜的同时,我们必须深刻反省:现代教育不仅要培养富有智慧的人,还要培养情感健康的人,不仅要满足孩子适应自身发展的认知需要,还要满足丰富多彩的精神需求。然而,如今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仍着重认知能力的培养,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情感的体验和发展,对孩子们的精神世界缺少关注,忽视了情感的陶冶、意志的培养、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教育是否成功绝不是凭借学历的高低,而是受教育者能否健康、快乐地生活。让孩子自主、自信地生活,比培养他考多高分、上多好的大学重要得多。教育首先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培养,缺少对精神的尊重和对心灵的关注,这样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

反省

忽视孩子的个性特点,既违背了教育规律,也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以牺牲灵魂为代价的教育,其代价实在太大了。片面的教育就是在冒险,太多的事实证明了片面教育的危害。

作为父母,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很多问题,我们的书从开始到现在也在讨论这些问题,讨论教育什么,如何教育,反思了许多,也总结了许多。然而,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值得所有人思考: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教育,即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目的事关教育过程和方向。教育目的偏了,整个教育的方向也就偏了,以此为基础的教育内容、方式、手段等也就一同错了。因此,就算我们懂得了一些先进观念,了解了一些基本知识,学到了一些有效技巧,也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教育。

正如一个人赶路,一开始方向就偏了,不论在这条路上多么努力和高效也是徒劳。同理,家庭教育目的的偏差产生了种种弊端,甚至出现教育异化和反教育现象。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几种人们普遍认为的教育目的。

纠误:教育为了考试

这个问题与为什么学习息息相关。考试是一个检验学习的手段,可要把成绩看得过重,就会失去学习本身的意义。

在西方国家,学校里是学什么考什么,而在中国却是考什么学什么。早在20世纪初,陶行知先生就曾指出一味应试的弊端:“考试所要的必须教,考试不要的就不必教,甚至于必不教。”

学习是为了获得知识,获得能力,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原本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却因为太多学习本身之外的因素滋生了太多压力,变成了沉重的包袱,叫人头疼,令人厌恶。事实上,学习也不只是为获得书本知识,许多人对学习的理解过于狭隘。而教育也绝不等同于学习书本知识,应付考试。教育不该把人培养成储存知识的机器,这样的机器既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同时也违背了生命的意义。

纠误:教育为了父母

孩子为了父母而放弃自己的兴趣,为了父母而学习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东西,为了父母而放弃自己志向……一切为了父母,从来没有自己。教育变成了为父母而教育,为家庭而教育,为光宗耀祖而教育,却没有什么是真正为了孩子的。

这就真的奇怪了,难道,教育不是为了开发孩子本人,造就孩子本身,而是为了毁掉孩子。说到此,自然有人要质疑:“我们花心思教育培养孩子,怎么会毁掉孩子?”

教育必然有目标、有计划、有规则,但这一切必须基于孩子的个性特点与天赋才能,如若不然必将事与愿违。教育不应该把孩子变成父母想象中的人,而应把孩子培养成更好的自己。教育的目标也不该是把孩子变为第二个别人,而应将孩子塑造成独一无二的自己。

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有情感的人,他们的独特性、自主性,他们的情感、意愿、志向和独立人格都应受到起码的尊重。教育必须基于这一切,而不是剥夺这一切。

如果我们的孩子在为了父母的机械训练中失掉了个性、自主、志向、兴趣,那么他们就完全丢掉了自我,这不是毁掉又是什么?试想,毫无好奇与兴志可言的、强制和无奈的学习会有什么成就,毫无自我与乐趣的、屈从和压抑的人生又有什么幸福。何况,正如我们前文讨论过的那样,孩子并非父母的私有物,孩子属于他们自己,属于社会,我们教育孩子是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人才。自私的亲子观和教育观是要不得的。

纠误:教育为了功名

谈到幸福,在绝大多数人的心中就是功名利禄。两千多前“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沿袭至今,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于是乎,便有了这样的公式:幸福=功名利禄。这种思想时至今日仍有很深的影响力。拥有好工作,获得高收入看似不错,但只有这些,离人生真正的幸福还很远。

太过功利的教育目的,对考试和升学之外的东西必然不够重视,于是诸如道德、能力、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婚姻观等这些事关人生幸福的重要因素都被忽视了。因此,不知多少收入不错的人,由于人生观的错误、人际关系的失败、恋爱挫败,以及婚姻混乱等原因,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非但不高,反倒很低。还有很多人痛舍自己的爱好和志向,被迫从事他们根本不喜欢的专业和工作,这样的生活又能有多少幸福。

金钱并非人生的全部,人可以因金钱而获得物质享受,却无法因金钱而获得幸福。更何况,为了功名而进行的教育,到头来不但使孩子们丢掉了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而且就连预想的目标也十有八九达不到。

应试教育的结果,如同千军万马同过独木桥。当然,一定会有人有幸没有掉下去,到达了对岸,又有幸没有在大学毕业时失业,获得了好工作和高收入。然而,这样的幸运儿又有多少呢?

即便我们的孩子能够成为这样的幸运儿。可惜,人生并不会就此一劳永逸。一纸文凭定终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革,将来社会的竞争更是终身的。教育真正应该做的,是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而不是满足于眼前的、暂时的取胜。

应试教育和只为升学而进行的竞争,即便取胜了也只是个美丽的假象。更不要说如何去面对未来的全球化竞争,如何面对后来者的竞争。

真正的竞争,绝不只是一代人之间的事,也不只存在于同龄人之间。学校里的竞争从来都是同龄人之间的事。可是,一旦孩子们走上社会,他们面对的竞争对象既有资历和经验比他们深得多的前辈们,又将有更有活力的后来者。社会竞争从来都不分年龄、不分地域,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竞争的全球化也是必然。

如果我们的孩子只懂得学校里的那一套,只会读死书,应付考试,没有实际能力,没有创新精神,他们要如何面对社会中的竞争。

纠误:教育为了竞争

教育关乎生存与竞争,但教育不该只为生存和竞争服务。教育为的是让受教育者获得真正的幸福。正如真正的成功不在于金钱与地位,以竞争为目的的人生也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有人不解了:“那你说,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虽然,对幸福的认识没有程式定论,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真正的幸福在于人格的完善,自我的实现,社会的接纳。

一味地竞争,为竞争而竞争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毁灭。竞争的目的如果不是激发上进心,不是共谋发展,而是你死我活,那么其结果是输者的毁灭,也是赢者的沉沦——沉沦为竞争机器。因为一旦竞争成了教育目的,其后果必然是不择手段以求胜出,而将知识本身抛诸脑后,更不要说爱好和潜能。这显然是危险的,也是反教育的。

教育不是用来竞争和比赛的,而是力求生命的成长。正如美国教育学会主席内尔·诺丁斯教授指出的,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教育是道路,不是划有界限、划定目标的赛道。

竞争应作为教育手段之一而存在。教育需要合理竞争,但竞争不是教育的目的。同时,教育本身也应该只是社会竞争众多参考因素中的一个而非全部。

提高认识:教育是为了孩子一生真正的幸福

教育应致力于实现真正的幸福,即完善人格,实现自我,造福社会。只有前两者的达成才能造福社会;反之,能够造福社会才能被社会接纳与认可,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

现代教育学研究认为,教育即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表明教育正是为了受教者的发展,即受教者的自我实现和融入社会。家庭教育的目的也是一样的。

教育为是的让孩子更好地生活,为的是推动社会更好地发展。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又会为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这就是教育的社会意义。

为了考试而考试,或为父母、为功名进行的教育,对孩子来说是沉重的包袱,是精神的枷锁。因为片面、偏激的教育目的,我们的孩子,被迫学习大量而又高深的、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东西,损耗了太多的生命成本。

激发内在需求的学习是自觉而又快乐的,外在强逼的学习被动而又痛苦。孩子们被逼学习大量枯燥的东西,没有兴趣也没有乐趣。这样的学习,以心灵和精神的摧残为代价,就为换取一些死板的书本知识,真是一笔亏大了的买卖。

这样的学习,不会让孩子真正热爱学习,只能令他们厌恶,难怪许多孩子厌学。事实上,孩子厌学并非生性顽劣,而是厌恶枯燥的学习内容和死板的教学模式。

任何身心正常的孩子,都有好奇心和兴趣爱好,这两者正是学习的基本动机和需求。所以说,所有正常的孩子都有渴望学习的天性和潜质。孩子们之所以厌学,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者非但没有尊重、开发、利用他们的好奇与爱好,反而用强制、刻板和责骂扼杀了学习的内在需求,致使孩子们丧失了学习的渴望和信心。

在长期的学业负担和精神专制下,生活没有了任何乐趣,人生也因压力、苦恼和焦虑变得可怕。难怪那么多孩子有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滋生了厌世情绪。

不要说孩子了,我们这些成年人又何尝不曾有所感叹,因为我们自己就是教育目的偏差的产物,一生深受影响。当我们发出“为了生活而忙碌,为了物质而工作,为了生存而苟且”的感叹时,为什么还要让我们的孩子深受其害?

教育不应该泯灭孩子的天性,不应该折磨孩子的心灵,不应该消磨孩子的生命。教育应该开发生命的潜力,激发生命的活力,成为生命的动力。

改变观念:父母的使命——尊重生命、成就生命

家庭教育一方面要尊重生命,一方面要促使生命更好地成长,这是为人父母的使命所在。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能有多种类型,同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为人父母的一项重要使命便是:了解、尊重生命的多样性,懂得欣赏孩子。

不论我们教孩子什么,用什么方法教,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生命而不是一台机器,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动物!面对有情感、有意志、多姿多彩的生命,我们应该承认并尊重生命的自然性和多样性。

父母应建立欣赏孩子的心态和眼光。欣赏孩子并非任意表扬和无度夸奖,而是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和潜在能力,并理解、支持其志向。欣赏孩子与否的标准不依世俗,不可偏见。不要以我们自己的喜好为凭,而要以是非道德与孩子自身特点为依据。

试想如果贝多芬被要求从事写作,恐怕此人一生默默无闻;如果毕加索按部就班地接受学校教育,如今谁也不会知道世上曾有这么个人;如果温文尔雅、听话乖巧是成才的标准,那么军事天才巴顿恐怕就只能成为混混了。

为人父母的另一项重要使命就在于发现孩子的潜能和独特性,并加以开发,成就孩子的生命!

为人父母最重要的职责并非供孩子衣食、上学,而是懂得欣赏孩子,发现孩子,并鼓励他们在有潜力、感兴趣的领域不断地探索下去。

给予孩子生命是远远不够的,尊重生命、成就生命、赋予生命以灵魂才是为人父母的职责所在。请让孩子拥有多彩的童年、美丽的少年、花样的青春,给他们更多的生机、活力,让他们充满自信。千万不要用世俗泯灭孩子的童真,不要用功利污染孩子的心灵,不要用自私剥夺孩子的自我。

牢记我们的使命——赋予孩子生命,更要尊重生命、成就生命。让孩子们拥有快乐、幸福、积极、充实的人生,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同类推荐
  • 听懂宝宝

    听懂宝宝

    我学的是教育学,也一直在教孩子,但是当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我惊异地发现,刚出生的小宝宝完全不同于我所学所教的对象。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此与众不同。他们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会说话,无法用语言清晰表达自己的愿望、不满或者其他的情绪。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此刻发现自己非常需要学习,然后才感觉慢慢进入了婴儿神秘而单纯的世界。
  • 情商系列培养方案

    情商系列培养方案

    为了帮助广大年轻父母提高儿童素质,增强儿童情商,我们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根据儿童情商培养特点,特此编写了《情商系统培养方案》。本书包括胎儿情商培养、幼儿情商培养、道德品质培养、健康情感培养、心理素质培养、艺术素质培养、兴趣爱好培养、体质体能培养、生理卫生培养内容。相信本书能够把你的孩子培养成为高情商的新世纪人才。
  • 优秀父母都是故事大王

    优秀父母都是故事大王

    每一个人在孩提时代,都非常喜欢听故事,而孩子也把听父母讲故事看成一种有趣的游戏。儿童教育专家早已指出,苦口婆心重说教、又怒又吼乱打骂的教育方式已经落伍了。只有正确地帮助、引导孩子充分实现自我才是父母的责任;只有充分尊重孩子天性,采用启发式教育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优秀的父母都是“故事大王”。将枯燥单调的说教变成轻松灵动、富于激励的教育方式,是每一个优秀父母的责任,也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 长大不容易

    长大不容易

    本书是国内首席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30年来两代人的家庭教育思想精髓,书中以数百个生动、鲜活的家教实例,让人深刻体味到“成长有规律,长大不容易”,是家长与孩子可以共同阅读一生的教育书、亲情书。
  • 问答式早教百科

    问答式早教百科

    早教如今已成为0~3岁宝宝父母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越来越多爸爸妈妈开始对宝宝实施早教的当下,早教尤其需要科学地引导。这本书以问答形式,让专家告诉爸爸妈妈如何进行早教更科学、更有效,帮助爸爸妈妈培养聪明宝宝。
热门推荐
  • 重生后死对头都怂了

    重生后死对头都怂了

    圣箬彩垤是一个大世界,其有七个域六个界以及中心地带盘古戒,在这里,有着似神非神的人类强者,也有着魔幻一般的飞禽走兽。蔡青染作为这个大世界曾红遍各界域的至尊强者,却应了那凤劫死在了最亲近的人手中,当她主魂归来,一切格局终将变换,三万余,乾坤变,便是那些害她之人的死期!
  • 重生之知识闯天下

    重生之知识闯天下

    杨梦梦是一位设计师,在交通事故中去世了,重生后,她发现她是带着记忆的,变成了一个婴儿重生的日子中,她的目的和目标就是充实自己的知识,学习掌握自己的本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人民做奉献的大好青年在接下来日她要努力学习厨艺,学习设计,学习科学和学学习医学,不管如何她要学会他们,把它们发挥极致,为设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首席的私有宝贝:第一少夫人

    首席的私有宝贝:第一少夫人

    出生好,配置高,品味挑,这就是顾云裳眼里的南宫云霆,无奈野性太足,训好了便是全能男神,训不好那就是禽、兽不如!“少爷,顾小姐被人告白了……”南宫BOSS蹙眉:“废了那个男人!”“少爷,顾小姐被人求婚了……”南宫BOSS怒吼:“灭了那个男人!”“少爷,南湾湖畔999朵玫瑰,顾小姐宣布她要谈恋爱……”南宫BOSS不淡定了,怎么他的小女人竟给他招蜂引蝶!她的人生由他说了算,他看上的女人谁敢惹!那么喜欢花?南宫云霆薄唇紧抿:“那就送她花!”于是,整个城市午夜飞花,黑衣保镖人手一捧鲜花:“顾小姐,少爷请你回家。”新浪微博:银非晚,希望亲们关注
  • 不周山神话

    不周山神话

    在一次大爆炸之后,林妍发现不但自己穿越了,爸妈也穿越了,连整个市的人都穿越了,还被人当成了不周山神话中的人物,皇帝听说不周山美女如云,扔下皇后、王妃直奔不周山,欲占领此城……
  • 奥特宇宙中的猴子

    奥特宇宙中的猴子

    在无尽的奥特宇宙中,无数奥特曼穿梭各个时空,打败怪兽,维护宇宙和平。有一天,一只自称齐天大圣的猴子意外来到了这里,一猴一棍,纵横无敌。
  • 我之外的世界

    我之外的世界

    热门游戏”我的世界“被制作出异界游戏,但是由于病毒,游戏崩坏,玩家再也退不出去,世界上僵尸发狂,能力提升,并且晚上产生的僵尸多出一倍,你若死亡,两种办法:半小时内,期待同伴拿来无尽之心复活,还有一种,死。“孩子,如何?来尝试下痛苦吧!”更新时间比较慢
  • 星惜缘劫

    星惜缘劫

    一个拥有法灵的世界,一段同星际敌人作战的历程,一缕生离死别的情绪,究竟谁能成为王者,究竟谁能创立星际空间呢?让我们拟目以待吧!
  • 天命情缘倾世郎为伴

    天命情缘倾世郎为伴

    她是天帝之女,出生之际三界异象西天如来叹曰:“善可救世,恶可灭世。集神龙之身亦存恶凤之灵,神之顶尊,魔之本源。乾坤相调,一念之间。”他是幽冥之子,杀伐果断三界肃然,天命之中万恶引万善。莲池之上,佳人遗世独立,为一人之心,违天地之意。既已注定纠缠,何不纠缠到底。
  • 绵情雨城

    绵情雨城

    来自乡下的高中新生,在进入浮华的大城市中;在即将迎来新的生活时;在巧遇一个让自己缠绵悱恻的人时,他单纯的心开始被逐渐的冲破。在对方又十分的与自己不合时,他能做的只是默默的渴求着这段感情得以回应。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切都会因自己的真诚而发生变化。
  • 盗阴阳

    盗阴阳

    曾经的故事,不知多少年之后,似乎有人刻意将它翻开,从而展现在主人公面前的却是一个又一个无法破解的谜团。离奇的梦境,诡异的古墓,各种无法解释的超自然现象,还有主人公一连串恐怖的遭遇,最终,他几经徘徊挣扎,是否能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从而找到通往轮回之地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