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6100000018

第18章 如何面对孩子的刻薄?当他说出“我恨你”的时候

孩子的心里话

妈妈,我恨你!

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不喜欢你加在我身上的那些压力。

有一天,我研究生班里的同学艾玛跟我说:

“你看,亲子关系还是很稳定的。”

这话听得我莫名其妙的,一问才知道她跟自己的美国男朋友吵架了。她在第一时间、以最直接的方式在脸谱网站(Facebook)上公布出来“single(目前自己是单身的状态)”。

“男女朋友一吵架,就把自己的状态(status)从恋爱(in a relationship)改成单身(single),但是你看孩子和父母吵架,就没见孩子把自己的状态改为孤儿(orphan)的!”艾玛话音刚落,我笑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的确,孩子和父母吵架,无论是“持久战”,还是“闪电战”,双方都会因为“爱”而让步。最终,无论是“硝烟密布”,还是“山雨欲来”,一个拥抱都能让父母和孩子释怀。

艾玛的话倒是给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孩子是怎样学会吵架的?”是他看到爸爸妈妈吵架,逐渐模仿了父母之间的沟通方式,还是看多了身边人用这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学习了成人之间的互动模式?勃朗宁说,爱情、希望、恐惧和信仰构成了人性,它们是人性的标志和特征。人的天性中就带有抗争的基因,只是每个人“携带量”不同:有的孩子易怒,有的孩子爱哭,有的孩子不容易满足。

在外人看来,杰森和艾米是一对模范夫妻。一个在外主持工作,一个在家主持家务,外加一个可爱的儿子小本——完全符合大家心目中“四个一”的完美家庭:一个家,一辆车,一个孩子,一条狗。杰森和艾米很少吵架,当然,艾米抓狂的时候也会冲着杰森吼两句,但是很少看见他们俩摔盘子、摔碗地吵架。特别是有了小本以后,他们俩都会等孩子休息了,或者孩子不在家的时候,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

让他们很意外的是,从来没看见过父母吵架的小本,不知道是跟谁学会了吵架,而且将这一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艾米当着小朋友的面批评小本了,他就冲妈妈嚎“自己没面子”;艾米拿他和别的小朋友作比较了,他又冲妈妈叫唤“自己是不一样的”;艾米的要求多了那么一点点,他也不闲着,又哭又闹,直到妈妈放弃。

到了美国,我才知道,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教育真的是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正如我前面所说的,以波士顿为中心的东北部地区是美国教育的“大本营”——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一水的名牌好学校。现在,很多在西部的华裔都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东部来上好的私立高中和大学。

我们小时候要学钢琴、学画画、学滑冰、学唱歌,没有一个周末是能休息的。在美国的中产家庭,这些也都是孩子的兴趣发展方向,让我叹为观止的是,他们尝试的项目比我们当年多很多,有的甚至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比如体操、橄榄球、射击。我们也就学学英语,他们要学的主要是希伯来语、拉丁语这些真正的“小语种”,因为常见的法语、西班牙语都是很多学校的必修课。

三岁,一个很特别的年龄。一个似乎什么都明白,但又不是什么都能表达得很清楚的年纪;一个开始探索世界,但又不能以家长期望的方式实现的年纪;一个开始真正成长,但又开始跟父母抗争的年纪。三岁的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已经开始尝试不同的新鲜事物,尝试得好呢,就发展成为孩子日后的兴趣爱好;尝试得不好呢,就发展成跟小本一样的结果。

昨天,小本因为发展兴趣爱好的事情,又跟妈妈吵架了。我本以为这场仗最后会以艾米的放弃或者妥协——这两个是她最主要运用的缓和战术——告罄,出乎意料的是小本最后把妈妈气哭了!

艾米根据社区提供的儿童早修课程,带着小本尝试了几次不同的课程。艾米的初衷很简单,多上上课,看看小本对哪一个项目有兴趣,看看哪个老师和小本的感觉(chemistry)比较好,看看小本有什么样的天分、适合发展些什么。所以,艾米迎来了小本上幼儿园以来最为繁忙的两周。

钢琴课听了一节,下了课小本装模作样地敲了两个音,就决定不再去上钢琴课了。小提琴课听了一节,小本去拉弓时一不小心把自己的脑袋打着了,说什么都不肯再去了。泥塑(雕塑课的一种)听了两节,小本说这个没有什么挑战性,还不如在幼儿园和亚历克斯一起捏橡皮泥好玩,得,作罢。艺术课全部被小本否决了,但是艾米并没有气馁,继续利用下午休息时间带着小本去尝试体育类的课程。

小本在体操房看到比自己大一点的孩子在垫子上做翻腾动作,吓得躲到了妈妈的后面,体操是不可能了;小本和社区的小朋友一起在教练的指导下打了两下棒球,结果被球砸中了,“哇——”一下让教练都很难堪,又跟棒球说了“拜拜”。艾米只能寄希望于第二天下午的游泳课了。

第二天下午,小本穿着自己最喜欢的游泳衣在儿童泳池里玩得开心极了。这下艾米总算松了一口气,终于能找到一个可以培养的项目了。她想想那些以优美的姿势弹钢琴,或者拉小提琴的孩子,再看看眼前这个只对水道滑梯感兴趣的儿子,实在有些无奈。她知道自己的小本是如此的聪慧,但又如此的特别,所以也只能一个人幻想幻想自己的小本坐在乐团的首席的位子上优雅地拉着小提琴的画面。

“如果小本可以好好学习游泳,做一个菲利普斯(Michael Phelps,美国游泳名将)也不错。”艾米一边盘算着自己的小本或许能在泳池一展风采,一边和教练商量一周两次的训练可以尽快开始。就在妈妈的计划快要成功的时候,小本不小心被水呛了一下,结果打死也不下水了。教练遗憾地看着艾米抱着小本离开了泳池。

艾米并没有被眼前“四处碰壁”的事实击倒,反而更加坚定了她要给小本找一个好的兴趣发展项目的决心。晚上,艾米开始给朋友和社区的邻居打电话,问问哪里还有别的兴趣课可以带着小本去试试。

“我不是很想去学那些东西。”小本对学什么的兴趣并不大。

“那你羡慕不羡慕布赖恩会拉小提琴?你也想在开学的时候给大家表演,对吗?”艾米以为用这样引起大家注意的方式可以吸引小本,结果被小本打击了。

“我不羡慕,听布赖恩说练琴很辛苦,我不想很辛苦。我不想我的下午都被练琴占满。”这小家伙儿倒是蛮机灵的,事先做了不少功课啊。

“那你想学点什么呢?只要是特长都需要花工夫的。”艾米有点着急,但是三岁的小本又怎么会懂得“工夫”这两个字的意思呢?

我们小时候弹钢琴也好,练舞蹈也好,哪一个不是在妈妈的毛衣签子下坚持下来的,有多少是真正发展兴趣的?其实并不多。我妈妈经常说:“你弹的曲子妈妈都会唱。”现在想想,我的特长都是妈妈坚持的结果。

要是按照艾米这样民主协商的办法,就小本这个性情,估计什么也学不了。

“没有必须要学什么啊!班里只有布赖恩一个人学,剩下的我们都是听他拉琴,给他鼓鼓掌就好了。”小本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

“那你现在就不学了?一个都不学?”艾米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不学,现在不学,以后也不学。”小本的回答不但“空了前”,还“绝了后”。

艾米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有的会唱歌有的会弹琴的,自己的小本玩的还是两三岁孩子玩的玩具,就算小本不愿意,妈妈这一关的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也很大——别人会觉得艾米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作为一个全职妈妈,连孩子的特长都不培养。

“我再找找别的项目,我们下周再去别的课听听。”艾米虽然声音低了下来,但是语气更加坚定了。

“我不会去的!”

“我不学!”

“我恨你!”

小本的这三句话让艾米目瞪口呆。一句比一句让艾米难以接受,最后“我恨你”三个字就像针扎在她的心上一样。小本说完没有觉得怎么样,艾米的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转。明明是为了孩子好,却是这样一个结果。

艾米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哗哗地顺着脸颊留下来。“难道我真的是一个不称职的妈妈?我的小本就一点不喜欢我?”小本的“我恨你”让艾米作为一个母亲的自信心瞬间全无。

“是别的妈妈要求的太少了?还是我要求的太多了?为什么每一次,我都会被眼前的这个孩子打击得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我努力为了小本好,但是小本似乎没有办法理解。到底是他出了问题,还是我出了问题?”艾米对自己的怀疑达到了顶点。她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好妈妈,甚至是不是适合做一个妈妈。

小本一个人在地毯上搭积木,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当我们在感叹现在的青少年越来越脆弱,都是“草莓一族”(看着光鲜靓丽,但是承受不起任何压力)的时候,其实孩子们的父母也是一样敏感,一样会有挫败感。这时候的小本甚至都没有明白“我恨你”这三个字的意思,但是当他对妈妈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她的母亲已经没有办法面对孩子的指责,虽然这个孩子还不到四岁。

小本猛然回头,看见坐在沙发上擦着眼泪的妈妈,他也傻了。他甚至都不记得跟妈妈说了些什么,为什么妈妈会坐在一边哭。倔强的小本走到妈妈身边,帮她擦了一下眼泪,又回到自己的积木前。

我告诉艾米,小本才这么大一点,他不明白这些词语的真正意思,只是学来没有地方练习,刚好碰到跟你对抗的时候练习一下。但是一整个晚上,艾米的心情都很低落,无论我和杰森怎样开导,她都固执地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不然为什么小本不听话”。

“妈妈吃不下饭,怎么办呢?”杰森问小本。

小本一个人低着头不说话,安安静静地吃着自己的晚饭。在我的记忆中,他从来没有这么听话地吃过晚饭。

“晚饭好吃吗?”艾米关切地问小本,希望他能说些什么,安慰一下刚才被他打击的妈妈。

“好吃!”小本肯定地对妈妈说。

“如果我发现自己喜欢什么了,我会告诉你的。”小本停顿了一下,转过身对妈妈说:

“妈妈你很棒!(Mom is great!)”

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孩子再不听话,你都是一个好妈妈。”

我们都看得出,小本不是真的“恨”妈妈,他比谁都爱这个成天围着他的可爱女人。小本只是不喜欢妈妈“加”在他身上的压力,无论是学琴,还是学游泳,这些也许真的不是小本喜欢的、愿意发展的项目,而这些能带来掌声的辛苦还不是小本在这个年龄可以理解的。

当孩子说出刻薄的话时,家长又会怎样去归因孩子的行为?是会执拗地认为孩子学坏了,还是固执地认为没有办法和孩子沟通?你会坚持认为孩子没有办法理解你的苦衷,还是将这些问题归结为“自己真的不是一个好妈妈”?

如果你会轻易地认输,就这样被打击得没有了自信,那么你的孩子有一天也会学会你的软弱;如果你会固执地坚持,无论孩子怎样不愿意你都不在乎,那么有一天你的孩子也会变得不近人情;如果你能学会正确地解读孩子的“信号”,即使这些信号不是那么的友好,那么有一天你的孩子也会跟你一样通情达理。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父母,他就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儿童心理第十七课:寻求行为背后的意义

人们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寻求行为背后的意义。

将归因理论运用到家庭教养领域的学者认为,家长总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去尝试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不同的家长会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作出不同的归因,而这些不同的解释和归因决定着家长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做出何种反应。纽约州立大学(University of New York State)的儿童心理学家艾米·史密斯(Amy M。Smith)等学者通过实验研究探索了家长的归因行为到底会对他们与孩子的互动行为以及孩子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研究者首先把母亲引进实验室,告诉他们为了更好地进行实验,研究者会先对她们和孩子的交互过程进行半小时观察录像,并提出一些反馈,然后再进行正式的实验。在半小时的观察后,研究者向母亲作出反馈,他们把这些母亲随机地分为两组:对其中一组母亲进行了“是孩子的错”的归因反馈指导,告诉她们孩子大部分的不良行为都是孩子故意要去吸引家长的注意力,从而达到自己“要这样,要那样”的目的;研究者对另一组母亲则进行了“不是孩子的错”的归因反馈的指导,告诉她们孩子的不良行为大都是因为他们还小,还不具备成熟的自我控制能力,他们并非故意要惹怒家长。反馈指导结束,正式的实验观察开始。

在接下来三十分钟的母亲与孩子的互动中,母亲需要引导他们的孩子玩耍。实验结束,研究者选取其中一部分观察录像呈现给母亲,让她们判断在录像中各个时刻他们的情绪和想法。结果发现,被指导“都是孩子的错”的母亲会在互动过程中表现出更多的愤怒,并且更加易于激怒。同时,这组母亲的孩子同样会表现出更多负面行为,比如嘀咕、哭泣、大声嚷叫。这组实验的意义在于,仅仅是实验前对母亲归因方式的诱导就会带来她们接下来对待孩子的态度和孩子负面行为的显著差异,若是在和孩子长期的互动交往中,家长持续不断地对孩子的问题行为进行“孩子是故意的,他就是在跟我作对”的错误归因,这不仅会让家长自己处于更加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这些苛刻的归因也会激化孩子的不良行为。

另一个对家教行为和孩子发展非常重要的认知因素是家长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的主观评估。它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的行为动机和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行为选择。大量的研究证明,家长的自我效能感——即家长认为自己是否具备养育好孩子的能力——是家教过程中很重要的部分。这种对自身能力的认识评估不仅会影响到家长与孩子互动过程中的情绪,影响在管教行为中的具体选择(比如在需要管教孩子的关键情境中,是坚持还是放弃),同时它也会通过家长的具体家教行为增强或减弱孩子的自信心。

来自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和犹他大学(University of Utah)的心理学家道格拉斯(Douglas M。Teti)和多纳(Donna M。Gelfand)进行了一项实验来证实母亲对自己能力的控制和信任是否对他们的家教行为有显著的影响。他们招募了一组患有抑郁症的母亲和一组心理健康的正常母亲,让她们评价自己在不同的家庭教养方面的自我效能感,比如“觉得自己是否有能力逗乐宝宝”,“是否知道宝宝喜欢什么”,“能否对宝宝进行日常照理”,“能否准确地理解宝宝想要表达的愿望”,等等。然后心理学家们对这两组母亲与她们三岁孩子的互动过程进行了观察。

研究人员发现,这两组母亲在互动过程中的行为有着显著区别:患有抑郁症的母亲明显地不能很快地对孩子的需求作出应对,表现出更少的温暖照料的行为,不能时时与孩子的行为进行很好的衔接。但是当考虑进两组母亲在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异时,两组母亲在这些教养行为上的差异就不存在了。也就是说,抑郁症的母亲之所以会在家教行为上与其他母亲产生区别,是因为她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完成各种各样的育儿任务。

家长较好的自我效能感是高效成功家庭教养之门的敲门砖,只有自信的家长,才能有健康的宝宝。

同类推荐
  • 好妈妈胜过好医生

    好妈妈胜过好医生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每个不同的季节里,孩子们的身体随着季节更替也在进行着适应自然的变化。作为父母,应遵循天人之间的内在规律,给与孩子适当的呵护。当然,如果发现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偏离轨道的迹象,一定要及时纠正。
  • 婴幼儿辅食添加宝典

    婴幼儿辅食添加宝典

    本书内容包括:新妈妈要从基础学习辅食添加的常识、循序渐进的辅食添加、断奶后的营养餐、为生病的婴儿准备的营养餐等。
  • 拆掉篱笆墙

    拆掉篱笆墙

    青春期是孩子人生中的一个关键时期,一个特殊时期。如何帮助孩子顺利通过这一关,是许多家长心中的烦恼。本书从青春期孩子可能出现的几大问题出发,进行了分析、解说,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尽管这些方法不能百试百验,但还是希望能对天下苦心的父母有所帮助。
  • 怀孕优生百科全书

    怀孕优生百科全书

    本书包括优身受孕、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产褥期保健、孕育期疾病的防治等五章的内容。
  • 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现在的家长在谈论自己的孩子都是摇头摆脑的:不听话,不讲理,不爱学习。新时代的孩子好像都成了问题孩子,其实孩子没有问题,孩子的问题大多都是家长造成的,孩子呱呱坠地的时候是一张白纸,何去何从基本都是家长决定的。新时代的家长如何教育新时代的孩子,要是提高一些什么,要改变一些什么,答案尽在此书中。
热门推荐
  • 倾尘绝殇

    倾尘绝殇

    一个称号,一代天骄。天地大战,枭雄皆惧。在生命的最后,完成那个萦绕生死的诺言。种下蔓陀罗,让前世的羁绊驻留,这一世,看少年携仇恨上路,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对着天下人说:“我不在意任何王权富贵,我只想陪我所在意的人!”
  • 逍遥天下神

    逍遥天下神

    混沌洪荒,集运天地灵气,终于凝聚出这天地间,最初的神魔,只在这七界之中,一直都这般说,流传不息。“创世神最强,梦神最善良,人皇最好,魔尊最狠,逍遥公子最逍遥,修罗神,最喜杀戮。”这句话的背后,藏着的,是七界中,不为人所知的,秘密。“如果我的人生注定如此,我便无可奈何,与天斗了数万年,也累了,学他逍遥些也好,不是么?”“如若你真的放弃,可曾想过那三界?”“自然。”“好,那便随你,退出了天界,打算用什么身份?”“当然是以我逍遥洒脱的公子身份去慈悲众生了!”“你确定不是在闹事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广异录

    广异录

    世间多有传奇的故事,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都曾有美好的幻想,一段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梁祝化蝶,断桥借伞…丰富了,对世间另一种,爱情的理解,这种爱跨越了种类,生死
  • 酒香缠绵时共饮一杯无

    酒香缠绵时共饮一杯无

    如果不是已经经历过那么多,不会发现,人生来处,仅仅只有那么几幕,会成为照亮未来生活的最美的灯火,如果没有那么几次美妙相逢,也许人生称不上真正的完整。如果,那时候他们偷尝了禁果,也许就不那么值得回味,情不自禁时那么恰到好处的适可而止,是年少时最美的情愫,就像肩上的蝶,水中的月,山间的风,晨间的雾,再难追寻,只能回味。生活是一本无言的书,不到生命终止都没有结局,不管哪个阶段都在学着与自己和解,与最亲的人和解,风雨过后,能举杯相望,一笑泯恩仇,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 爱成恨,情难就

    爱成恨,情难就

    一场变故,她从富家千金沦为夜店小姐。更惨的是又遇到了家仇的他,肆意羞辱,没有尊严的被随意摆弄,从此开始了噩梦的一生。“你这个混蛋!”“啪!”又是重重的一巴掌,男人压在她身上不耐的说道,“别让我听见你说脏话,乖!”他是天之骄子,霸道无情,习惯了掌控一切,却偏偏爱上了她。再次相遇,他用尽一切手段,将她重新带回自己的怀抱,而她比当初更加厌恶他。“除了我,你还想爱谁?”他如恶魔般步步紧逼,愤怒的掐上她的脖子。她笑容娇艳、惟独眸子里清冷一片,“嘲弄道如果你要的是爱我给不了!”四年后,她带着宝贝女儿重返S市。他犹如撒旦降临,魔爪再次伸向她!“洛佑翼还我女儿,没问题,只要你给我生个儿子,你女儿就还你…”
  • 锋刃绮情

    锋刃绮情

    江湖门派纷争,弱肉强食,凶险万端。一场精心策划的劫皇贡阴谋大获成功,万无一失。策划者鬼见愁赵与同谋绝剑徐飞扬互相暗算。不料,皇贡竟被另一伙不明人劫走,险遭横祸!
  • 网游之超神剑士

    网游之超神剑士

    开发出基剑流的创世第一剑士萧灿重生了这一世,萧灿不在受人制约,誓要用手中剑杀尽前世负我狗病危的妹妹也不在会遗憾而亡而命运也会掌握在自己手中你以为这是一个刷怪刷boss当领主争霸天下的游戏?不,萧灿会告诉你,这其实是一个动作格斗游戏。
  • 废柴逆天:绝世狂妃

    废柴逆天:绝世狂妃

    她,21世纪金牌特工,穿越成启天大陆北朝宰相府的嫡小姐,本是尊贵身份,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废柴。被太子当众拒婚?切?以为我稀罕?重生一世,她定要反手为天,复手为雨,我的命运我主宰。谁敢阻拦,遇神杀神。世人皆以为她是草包废柴,却不知她聪明狭诈,且看她如何凤霸天下。
  • 快穿之今天宿主撒糖了没

    快穿之今天宿主撒糖了没

    傲娇竹马:“我喜欢的从来都不是你的糖,而是那个有糖的你。”醋缸学长:“对你的爱,就像铯的同位素,变一下需5730亿年。”腹黑总裁:“你只需要负责优秀和被我好好疼爱。”傲娇师傅:“有美一人,清扬婉兮。”不善言辞的将军:“万里山河,你是山河的星星点点,我是保护山河寸土的铁骑。”霸道君主:“纵使君临天下,我对你说不出山盟海誓,可我能否已这天下为聘来娶你?”憨憨老师:“有我在的地方,你这波函数总会坍缩。如果我们的对易子不为零,那么我愿意退出,以保证在你表象下的确定性。(量子力学)”……(1V1、男强女强、宠、考据现实党请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