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87400000019

第19章 英语、奥数vs阅读(1)

儿童喜欢玩具,却不喜欢别人把他们变为玩具。

——《苏霍姆林斯基论家庭教育》

中国式教育的迷途

有过什么样的阅读经历,就有什么样的精神年轮。

孩子们的阅读时间都被谁占去了?很多人都回答,电脑、网络和堆积如山的作业。还有的直接说被父母占去了。

超前的英语考试热

20世纪90年代,上海经济快速发展,急需培训大批专业人才。于是多部门联合发文成立“上海市通用外语水平等级考试办公室”。

但很快,通用英语的主要培训对象就从当初设计的成人,转变为少年儿童,而且规模不断扩大。

从设计初衷来说,一星考试相当于小学低年级水平;二星考试相当于小学中年级程度;三星考试相当于小学高年级程度;四星考相当于初中高年级程度。但参加者的年龄日趋低龄化,考一星的有幼儿园小朋友,二星、三星年龄段也相应下降。更有甚者,要求3岁的孩子考一星,三四年级的孩子也已经要求他们过三星了。另外,一至三星的口试培训费用大部分从1220-1820元不等,四星口试的收费是2580元,二三星笔试的培训费则多在2280-2880元之间。大概算下来,一个孩子考完所有星级英语,光培训成本就高达上万元。

一位星级考试的考官表示,现在这种“超前考试热”,占用了大量孩子习得语言基础知识的最佳时机,却谋求一些孩子所远未达到的虚华外表。

奥数与摇钱树

当暑假变得越来越像“第三学期”,奥数也变得越来越像中国孩子的必修课。2012年7月21日,北京六十年一遇的大暴雨,也没有挡住孩子们上奥数班的步伐。瓢泼大雨中,授课老师以为多数学生会迟到或请假,可是到了班上一看:全班20多位孩子,居然没一人迟到,陪送孩子的家长们被浇成了落汤鸡也毫无怨言。老师发微博调侃:奥数的“魅力”简直可以和奥运相比!

奥数为何如此疯狂?究其根源,在于奥数与升学挂钩,成为进入名校的敲门砖。由于小升初不考试,奥数自然就成了名校选拔所谓“优质生源”的法宝。

奥数一旦与升学联姻,立刻成为学校、家长、社会追捧的香饽饽。有强烈的需求,自然有广阔的市场,这背后,便是巨大的、诱人的利益。奥数教材、奥数教练、奥数培训机构、奥数竞赛体系、奥数冬令营、奥数国际比赛,一条龙服务很快形成,奥数产业链应运而生。

起跑线变成分数线

“是谁煽动起父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竞争呢?重点学校们甚至制造出离奇的‘升学游戏’,让几岁十几岁的孩子和年轻的父母生活在恐慌之中。”一位母亲在某研讨会上,情绪有些激动。

这位母亲提到,自己孩子几乎是从一进入小学就开始了升学的竞争,进入中学后学习生活状况更加让人忧虑。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够轻松一些,有点自由发展时间和空间,因此她和其他家长自发地组织一个“北京初中生生存状况调查”。这份调查涉及初中生视力、在校时间、作业时间、辅导教材、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初中生的近视率已经达到74.26%。

有家长说:“好几本练习册反复做,现在老师都用投影仪上课,教室得拉上窗帘,昏暗的灯光下孩子们还要记笔记,这也是孩子近视度数和近视人数不断增加的一个原因。”

仅有19.1%的初中生作业时间每天在两小时以下,其中有36.79%的学生作业时间在2-3小时,有27.63%的作业时间在3-4小时,更有9.70%的学生作业时间在4-5小时,5小时以上的还占了6.47%。

繁重的作业负担使得孩子们睡眠严重不足,初中生每天的睡眠时间7-8小时的占40%,6-7小时的占27.9%;6小时以下的还有7.41%。

上课不犯困的孩子只占13.07%,有68.73%的学生有时犯困,还有14.29%的学生经常犯困。

“初中是孩子第二次发育最为旺盛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应该有合理的膳食,充足的睡眠,适当的体育锻炼。但孩子们的锻炼时间太少,不足以支持身体的生长发育!大多数学校每周只有3节体育课,有时还要被主课挤占!阳光体育1小时的政策在很多学校根本没有执行!尤其是在期中、期末考试之前的一两周,大部分学校的潜规则是没有体育课。”一位参与调查的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平时根本没有锻炼的时间。

家长们调查了初中生每周主课(语、数、英、物、化)在校外上课外班的时间。有88.27%的学生在校外培训机构上主课的补习班。每周课外班用时3-5小时的占20.35%;5-7小时的占22.64%;7-9小时的占16.17%;9-11小时的占10.24%。而不上课外班的仅占11.73%。能有时间既做作业又能发展爱好和体育锻炼的仅占13.21%;还有9.43%的学生只写作业,没时间干别的。

“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人家要多少家长就得掏多少。最让我们理解不了的就是很多中学背后都有一所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最令人无奈的是,学校老师动员学生周六日、寒暑假去课外班上课,理由是提前学新课。”很多家长这样说到。

初中生的书包重量也在调查之列。初中生书包在4公斤以下的仅占6.2%,8公斤以上的占24.12%。7-8公斤的15.36%;6-7公斤的占17.65%;5-6公斤的占19.81%;4-5公斤的占16.85%。这么重的书包里,各类教辅材料占了大头。

“我们都经过了残酷、无序的小升初,才把孩子送进初中。其中的酸楚真是太多了。义务教育阶段就应该让每个孩子接受平等的教育,可是重点校的存在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一位家长说如今“重点校”的称谓早已被示范校取代,其实只是重点校换了件外衣或者穿了件马甲。小升初的离奇“游戏”让人不堪回首。

“孩子进入小学之后我们就开始打听小升初的游戏规则,起早贪黑就是为了能让孩子进入重点校。甚至为了使进入重点校的几率大一些,选择好几个学校的培训班去‘占坑’。”

这位家长说周围的人都想方设法为孩子制作出一份精美的简历,最厚的一份简历达到50页,小学6年攒的各种比赛证书有一大盒子。

“将简历送到重点中学以后,我们就把手机抱在怀里等通知。电话经常是在晚上7点到凌晨一点响起。这种游戏真是越玩越离奇,背后的导演就是‘重点学校’的存在。”

当升学率成为教育领域的GDP时,我们孩子们最好的天性就会慢慢被磨灭。

工程院院士朱高峰指出,“起跑线”口号的背后已形成错综复杂的价值链和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广大学生和家长是直接受害者。问题在于已经形成的利益格局,使得家长和学生们更多时候自觉自愿,甚至是抢着来受害,实际上他们是被绑架了。

长期关注基础教育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指出,当下许多流行的过度教育观念都是源于现实压力。一边是学校本身的两极分化,是教学资源的畸形分配,另一边却告诉家长们让孩子就近上学。但凡是有点条件的人,都想把孩子送到资源优厚的重点中小学上学,这个起跑线一开始就不是同一条线,社会怎么能不紧张?

真希望中国式的教育迷途可以早一点结束。

创造力是如何消失的

前人说过的话也许是真的,不过那个真理不是你的。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李泽武老师在关于语文教学的一篇文章中也说到“只是读已足够”。

李泽武老师指出,现在大多数的语文教学有个危险的倾向,就是对文本的全力以赴地去解读,对文本的认知化肢解十分流行。这是典型的自我主义扩张的表现。语言哲学家们早已指出我们是无法真正把握文本,甚至包括作者自己,我们只是努力地解读文本,接近文本。人们用认知解读,其目的是使文本解读简单化,以便人们简单地把握它。

在小学3年级之前,孩子们对语言更多的是一种感受,而不是一种分析和思考。当他们的思维被真正激活,即他们的个人意识成长带来了思考力,他们才能够真正慢慢细致地分析文章。3年级以后,孩子可以开始读各种书籍和材料。孩子的阅读发展一开始会比较缓慢,但很快就会发展出较好的阅读水平,能够细腻地理解文本的意思,灵活的思考和丰富的想象力也给予他们阅读的快感。

有个故事,说某电视台搞了一个智力测验节目。摄制组先来到某局机关,主持人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问大家“这是什么?”台下处长、科长、科员面面相觑,一阵沉默之后,处长说,“这个问题你事先没打招呼,我们不能随便回答,要请示局长后再定。”

接着,摄制组先来到某大学,主持人对大学生们又问了同样的问题,结果课堂上一片“嘘”声,一些学生甚至显得有些愤怒:“这个问题太可笑了!”“把我们当傻瓜啊!”第三组测试对象是初中生,班上一个“尖子生”首先回答,“这是一个零”!几乎所有学生都齐声附和是零;一个学生小声说,“这是英文字母O!”老师瞪了他一眼。最后,摄制组来到一所小学。接受测试的一年级学生一看到黑板上的圆圈,争先恐后举起小手,“这是一个太阳!”“不,是地球!”“是树上的苹果!”“是我吹的肥皂泡泡!”“是老师的眼睛,她生气啦!”……每个学生的回答都不一样。

我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究竟是如何消失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我们的中国式教育。一位大学生回顾自己的上学经历,这样总结到:

小学三年级时,周围有很多同学都参加了“奥数”和“华数”培训班。每天放学时,学校大门口就有很多培训班的工作人员,挨个给来接孩子的家长发招生资料,场面火爆得像是周杰伦的演唱会。我是小学五年级参加“奥数”和“华数”培训班的,妈妈说,如果没有好的“奥赛”和“华赛”成绩,就上不了好初中,“小升初”就认这个!从此,每个周末,我都要去参加这样的培训。什么鸡兔同笼问题,追击问题,相遇问题等,搞得晕头转向。后来上了初中才知道,这类问题用方程来解,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但当时,那些“奥赛”教练(我们被看成一群运动员!)只让我们用他们教的方法解题,其他方法通通算错。

同类推荐
  • 家有小女:杰出女孩的培养圣经

    家有小女:杰出女孩的培养圣经

    本书主要介绍了女孩品德、智能、性格、习惯等方面的家庭培养之道。
  • 怎样对孩子说话最有效

    怎样对孩子说话最有效

    父母的话,植入孩子心中的一粒种子,会深深影响孩子的一生。有效的亲子对话,对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促进孩子的学业进步大有帮助。本书以大量鲜活的实例,详尽介绍了父母在各种情况下与孩子说话的方法和技巧,是一本家庭常用、实用的教子必备书。
  • 亲子启智游戏

    亲子启智游戏

    《亲子启智游戏》针对0-3岁孩子的智能发育情况,以三个月为一个成长周期,共划分了12个成长阶段。分别对语言能力、动作能力、情感发展、习惯养成等进行了分析讲解。
  •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全集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全集

    据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爸爸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这项调查是他们持了十五年。从婴儿到十几岁的孩子各个年龄段。进行跟踪调查所得出的结果。实践证明,日常生活小事上,孩子往往依赖于妈妈,但是在生活的关键时期、重大问题上。孩子往往依赖于爸爸。妈妈与孩子的谈话往往是细致的,而爸爸与孩子谈话往往具有哲理性。其实。相对妈妈来讲。爸爸心胸更开阔一些。实践范围更广泛一些,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相对比较理智,看得长远,而且成熟的父亲应变能力也较强。
  • 成功父亲的80个教育法则

    成功父亲的80个教育法则

    《成功父亲的80个教育法则》内容简介:给严父看的书却并不是严肃古板的哦!《成功父亲的80个教育法则》分12章,从培养孩子爱心、学习、诚信、节俭、自主、友谊、健康、责任、礼貌、快乐、挫折、特长等方面的品质进行分析,对一个成功父亲所需要注意的教育法则进行了全面的阐释。一篇《背影》让所有的人深深感动于如山的父爱,80个法则让所有阅读《成功父亲的80个教育法则》的父亲跨入成功的行列。感受父爱,感悟人生。
热门推荐
  • 像蒲公英一样出发

    像蒲公英一样出发

    康翔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少年,高考落榜之后,他踏上了一条外出求发展之路。经历过许多人、许多事,少年最终成长为一家装修公司的老板。小人物身上也有大故事,想知道发生在他身上的这些故事吗?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慢慢品味一番吧!
  • 江左春已半

    江左春已半

    何如音莫名来到一个陌生的年代那是一个战火弥漫的乱世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开始时,为求自保,她拼命讨好淡漠的吴府长子吴宣后来,何如音与江桓相悦就在一切即将好起来的时候不幸却悄然降临…
  • 开局挖到一个大帝

    开局挖到一个大帝

    天荒帝历四十九万年,界龙现世,生灵涂炭,帝怒,伐之!百年征战,界龙伏诛,帝亦陨……后天荒帝时代,天地灵气溃散,大道崩,末法时代开启。末法时代,大道压制,灵气稀疏,修行一途走向绝境!物极必反,矿石中蕴藏的灵气并未断绝。从此,挖矿开始成为修行!荒川古矿,无上大教矿宗弟子林庶,挖矿时竟挖到一个大帝,从此踏上矿世之巅!诸天万法,三千大道,尽加吾身。末法时代?我就是法!大道压制?我就是道!以身为道承万法,诛邪逆仙我为天!且看林庶如何挖出一个朗朗乾坤!
  • 华月永夜

    华月永夜

    一个少年的魔术起源被人为唤醒,又不经意间参加了三年一度的魔术盛会,与其他的魔术师互相厮杀。腹黑萝莉,女王幼驯染,柴刀小妹,温柔人妻,解剖狂大家闺秀等围绕他展开修罗场,相爱相杀着一起成长。各种高能,各种吐槽,各种崩坏。少年坚信,妹子全是自己的,多多益善。
  • 饮酒与解酒的学问

    饮酒与解酒的学问

    本书作者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饮酒的有关科学知识和防醉解酒的具体方法。全书共分九部分,包括适量饮酒有益健康,酒的分类与科学饮用,饮酒宜忌,醉酒对健康的危害,防醉解酒的各种药方、汤水、果菜汁和药茶等。内容新颖,资料翔实,阐述简明,对纠正人们对酒的认识误区和解除醉酒后的困扰,具有实用性指导价值。适于广大群众、饮酒者和基层卫生人员阅读参考。
  • 省委大院

    省委大院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没有任何背景的农家子弟王一鸣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清江省委办公厅做秘书。从此,一连串的幸运开始降临到他的头上。在32岁就出任江北市市长,成为整个清江省里最年轻的地市级正职。后来随着赵长东升任国务院副总理,王一鸣又进京出任了S部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副部长、常务副部长。公元2000年,四十五岁的王一鸣再次获得重用,出任西江省省委副书记。他背景特殊,经历丰富,很快就成了西江省政坛上谁也不能忽视的人物。人到中年的王一鸣,在官场这个能量巨大的大染缸中面临着权力、金钱和美色的一轮又一轮诱惑,他该如何应对……
  • 名侦探柯南之雨中信鸽

    名侦探柯南之雨中信鸽

    茶杯组合在日本旅游期间,遇到了一位从至今三十几年前穿越过来的女孩。这个女孩,经历了爱,和悲。信子,加油!“蓝色的目光一闪,便纵身跳进悬崖。”
  • 穿越之与狼共舞

    穿越之与狼共舞

    一场海边游玩,改变了慕容雪儿的人生,让她离开了爱她的父母,哥哥,也离开了爱她,她却只当是哥哥的刑宇,,一片海浪把她带到一片不知名的超然大陆,这是动物的世界,可它们会说话,一群灰狼要吃她慕容雪儿,她打不过,逃,可是一只雪白的狼却对她说,雪儿别想离开我,我不会放开你的,你是我的食物
  • 修真第一奸商

    修真第一奸商

    一个立志当奸商的小家伙,忽然有一天,遇见了一个自称为青帝弟子的灵魂,那么不是骗子就是奇遇了
  • 回望来路

    回望来路

    这是两个孩子面对电脑成长为大人的故事,一个来自中国,另一个来自美国,他们的人生被无形的交织在一起,看似来路相同,回望之后的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