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87400000021

第21章 故事中的生命剧本

每一个故事都有治疗的作用,世界各地的童话都有深邃的治疗作用。

故事背后的秘密

看下面一则案例:

有一个女孩,最近感到很焦虑,因为他马上要上初中了,每天要用大量的时间用来做卷子,错了还要重做,于是她很不情愿到学校去。她的妈妈很着急,她带着女儿向老师求助。老师给她女儿讲了个阳光女孩的故事。

“秋天到了,风也变得凉爽了,大树上纷纷扬扬地飘落下蝴蝶花,阳光女孩站在阳台上一如既往,看着蓝蓝的天绽开向日葵般的笑脸。阳光女孩把身体印在玻璃窗上,她的纤纤玉手捡拾着一缕缕一串串散落在各个角落的阳光碎片。”

故事的一开始便是“凉爽的风”、“飘落的蝴蝶花”、“向日葵般的笑脸”和“散落的阳光碎片”等具有暗示作用的话语,这很容易让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

“小瓢虫很胆怯地在草叶上爬行着,天冷了,他要找一个温暖的地方过冬呀。他胆怯,因为他弱小,然而他能飞,能飞好高好高,于是呀他看到阳光女孩的脸。哦,那里有那么多的阳光呀!于是小瓢虫就飞到了玻璃窗上,它开始亲吻着阳光女孩的脸。阳光女孩从小瓢虫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是弱小的受了伤害的心灵,因为呀小瓢虫在帮助小朋友家的农田除虫时,被淘气的小朋友不小心弄伤了翅膀呀!阳光女孩在把玫瑰花送给朋友时,也被玫瑰刺伤了手指呢,好痛好痛呢……于是呀,阳光女孩很小心地把温暖送给小瓢虫。”

故事本身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原先因为逃避课业负担的心理因故事中的角色得以安抚。

“小瓢虫要找一个温暖的地方过冬,于是飞到玻璃窗上。阳光女孩知道小瓢虫无法在玻璃窗上过冬,就想带小瓢虫飞到温暖的南方。这时飘来一架大大的纸飞机,阳光女孩背上智慧背囊,和小瓢虫一起坐在纸飞机上……”

小女孩很快就进入了故事的角色之中,她的情绪开始安定下来。

“可是一路上山高路险,纸飞机又经不起风吹雨淋。阳光女孩决定打开智慧背囊,让自己具有魔法,一遇到凶险,就变成白天鹅,小瓢虫则变成小麻雀,一起飞翔。然而变化是要付出代价的。每当阳光女孩要变成白天鹅时,小瓢虫就会因为惊恐,变成一只浑身长刺的恐惧之龙……”

她入神地听着,瞪大了眼睛紧张地问:“那该怎么办?”

“阳光女孩没有慌张。每到这种时候,她就会深情地凝视着恐惧之龙,向它口吐莲花,直到它变得温和、身上的刺慢慢消失,变成小麻雀。阳光女孩和小瓢虫就这样经历艰难险阻最终到达目的地……”

故事结束时,小女孩终于松了口气。

一个孩子不愿上学,会有很多的原因。这时最需要的是情绪的接纳和来自他人的共情(empathy)。老师借助故事中对弱小的瓢虫的不断接纳和理解,让孩子的烦躁情绪获得安抚。故事的结局说明:只要勇于面对,小瓢虫也能战胜困难,自由飞翔。这样的结尾也往往能激发起孩子的好胜心,最终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展现自己的愿望。

故事讲完后,老师问小女孩:“是希望做小瓢虫还是做白天鹅?”她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白天鹅。”

最终小女孩想要“自由飞翔”的心情在故事里得到满足。当故事绕过小女孩的心理抗拒,直接与她的潜意识沟通的时候,来自女孩的抗拒就会慢慢消失,表面上是在听故事,而潜意识接收到的却是隐藏在故事背后的讯息。由此可见,故事本身就是一种沟通的管道。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大概会知道故事为什么会有治疗作用了,这类故事常常会运用隐喻来达到想要的效果。提到治疗性故事,不得不提到催眠治疗大师艾瑞克森(MiltonH.Erikson)。他在17岁时不幸得了小儿麻痹症,一度严重到无法抬头。但疾病却让他具有了一种独特的观察力与沟通能力,最终让他走上心理治疗之路。天性幽默的他最擅长的就是讲故事。

艾瑞克森常给来访者讲一些奇闻逸事,大量使用言外之意、双关语及幽默技巧,引起来访者关注和疑惑。这些高潮迭起的故事,往往有出人意料的结局。在获得彻底放松和成功感受的同时,潜意识也获得改变认知的能量。后来,讲故事成为艾瑞克森心理治疗的主要模式,也成为最早的隐喻治疗的实践。

有人问他为何相信这种方法有效,艾瑞克森的回答还是一个故事:

“小时候,一匹马游荡到我家农场。没有人知道它从哪儿来。父亲骑上马,把它领到路上,只有在马离开大路或走到田里时,才赶它回到大路。于是马很快回到主人家。主人很惊讶,问父亲,你怎么知道它是我的?父亲说,我不知道,但马知道。我所做的只不过是让它一直在路上。”

隐喻(metaphor)一词源自希腊语,本意为“传递”,即将真实的事物用影射、模拟的方式传达出来。在儿童故事中,人们常常用孩子喜欢的或者与某一特定行为呼应的事物来构建具有治疗效果的隐喻。父母在掌握了一定的原则和技巧后,可以尝试自己编创故事。只是我们的传统习惯很容易导致一个说教性的故事,而这恰恰是治疗性故事所不提倡的。

澳大利亚的苏珊·佩罗老师认为隐喻(Metaphors)是Somethingissomethingelse(用一个图景去描述另一个图景);而比喻(Simile)是Somethinglikesomethingelse(一个图景像另一个图景)。

注:共情(empathy)又译作移情、同感、同情心等。指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对他人情绪情感具备感受力和理解力。在与他人交流时,能进入到对方的精神境界,感受到对方的内心世界,能将心比心地体验对方的感受,并对对方的感情做出恰当的反应。

有抚慰作用的治疗故事

故事总是比任何道理都更容易被接受。普通人都可以找到与自己相应的故事,得到启发。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乔治·彭斯

为什么要讲故事?因为听了太多大道理,所以听不进也不再想听大道理了,因为道理讲多了会让人心烦。我们也许意识不到,道理背后往往隐藏权力与控制欲,道理背后也常伴有冠冕堂皇的谎话。当你给别人讲道理时,恰好也忽视或低估了别人的道理。

讲故事是一种传递文化意蕴与生活经验的有效方式,特别是我们的孩子,他们的成长需要故事来陪伴。当我们把眼光移到故事的后面时,我们很想知道它藏些什么秘密。有位老师在一次震灾心理辅导培训中曾讲述了一个故事:

有一只小兔子,躺在森林的地上。周围有很多很多只兔子跑来跑去,只有这只兔子心情不好,在地上滚来滚去。小兔子不喜欢在这里,他想要去别的地方玩。小兔子在地上滚来滚去的时候,手指头突然摸到地上有一个小洞,洞里有一颗种子。小兔子就把这颗种子种在泥土里;很神奇的,种子就开始长出来了。地上冒出一颗植物,开始不停地长高,不停地长高。小兔子趴在地上看着植物长高,植物越长越高,好高好高。小兔子就跳上去,抱着植物,植物就把小兔子给带到上面去了。到了天空高高的地方,终于停下来,停在一个大房子的门口。小兔子走进去,原来是巨人的家。巨人妈妈看到小兔子很喜欢他。巨人妈妈想和小兔子玩,但却不知道怎么和他玩。后来小兔子的耳朵碰到巨人妈妈的鼻孔,巨人妈妈就打了个呵欠,“哈秋——”小兔子就飞了出去,飞到窗口,有一朵云来载走小兔子,把小兔子送到家里。小兔子好想念他的妈妈,赶快去找妈妈玩。

这个故事很平常,但这是个具有治疗性的隐喻故事。

这是为一个不肯待在奶奶家的4岁男孩讲的故事。因为奶奶家全是大人,没有小孩可以陪他一起玩耍。小男孩哭着闹着要去外公家找表哥表弟玩。当大人们不答应他时,小男孩就躺在地上打滚。这时有人给小男孩讲了这个故事听。故事讲到一半的时,孩子就从地上起来了,等故事说完了的时候,小男孩开始去做别的事情了,忘了刚才要离开的事。

故事本身可以吸引男孩的注意力,小男孩因愿望被阻挠而生气的烦躁被逐渐抚平;而想要玩的心情也在故事里被满足。在这里,故事同样绕过了男孩的心理抗拒,直接与男孩的潜意识发生联系。这时,小男孩放松下来,变得“乖”了。

再看下面一个小故事:

猴子的一家住在森林里的一棵树上,每只猴子在枝条上都有一个床,每只小猴子入睡前都能听到一首歌。有一天,狂风袭击了森林,有一根巨大的树枝吹断了,于是在这根树枝上有床的猴子们不得不到森林的别处去找另一棵树的树枝安新家。后来他们都找到了新家,而且很舒服。他们在新家睡觉前还是会听到同样的歌曲。有的时候,新家的猴子会穿过森林来看老家的猴子。

这是针对一个4岁半的女孩所讲的故事。这个女孩总是带着长臂猿玩具到学校,形影不离。原来她的爸爸和妈妈离婚了,原来家中有六七个孩子,离婚后,有的孩子跟爸爸,有的孩子跟妈妈。而这个故事对于孩子和家长都会有一定的作用,因为案例中的家长曾让有的孩子睡沙发,通过故事,家长了解到可以睡在床上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就像故事中那首不变的睡前的歌曲一样。

在现实生活中,讲故事只是我们的一个方法,治疗性故事并不一定百分百的起作用。我们同时要注意这类故事不需要过分解读,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较大,一个具有治疗作用的故事尽量让听故事的人自己得出结论,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达到目的。讲故事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倾听和充分表达尊重等基本原则是必不可少的。从广泛意义上说,所有的好的故事都具有疗愈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温暖与爱。

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

2003年,在加拿大温哥华,某大学举办了想象力研讨大会,讨论的第一个议题就是为什么故事会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都是科学类的课程,讨论的结果是因为那类课程是能够被测量的,这自然让我们想起爱因斯坦。

一个妈妈带着9岁的孩子来看望爱因斯坦,妈妈说:“我的儿子数学很棒!请您出很多题来考考他!”爱因斯坦说:“把孩子带回去吧,去给他讲故事!”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妈妈又带着孩子来了,说:“我们一直都在讲故事,讲完了,现在请您出很多题来考考他!”爱因斯坦说:“把孩子带回去吧,再去给他多讲点故事!”

或许是名人效应的缘故,这个故事被广泛流传。

这个故事也曾在北京举办了一个治疗性故事工作坊上被讲到,主讲人是来自澳大利亚的SusanPerrow苏珊·佩罗老师。她拥有超过30年教学、教师培训、家长教育和讲故事的经验。在2008年,她通过英国山楂出版社出版了《治疗性的故事》一书已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中国,她主要担任华德福幼儿园的督导老师工作。

Susan老师介绍说,故事的作用在过去一直被人们所忽略,现在终于开始被大家重视起来。她讲到了一次经历,自己曾去看望八十多岁的导师,以前她去看望导师的时候,导师总是神采奕奕,但是这一次,她很沮丧,原来她正坐在桌边写书,想把自己曲折的一生写出来,旁边堆着很多很多的纸。可是导师写了很久也写不出来,她看到了Susan老师,就说“你来得正好!帮我把这些纸搬到柜子里去,我年纪太大了,搬不动!”于是Susan老师就帮导师搬了,从导师那里了解到她要写自己的历史,但是不知道从何下手。Susan老师在导师家里朝窗外的花园看去,花园里的景象很美,有很多树,很多花,有一些树叶落在地上铺了一层,地上也有垃圾。于是Susan老师提示导师去看花园,花园里有很多小物件,于是她们一起走进花园,从地上捡了很多小物件,比如小树枝、叶子和花,并把它们带回房间。于是导师就把这些小物件摆在了桌子上,把一根树枝摆到了中间,然后在两边放置了各种小物件,有叶子有花也有垃圾,甚至导师身上的纸巾也用上了,然后导师思忖许久,说“我知道怎么写了!”

Susan老师说,在国际的大背景下,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利用故事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创编故事的人并不是一个孤独的群体。针对给儿童讲故事,她特别提醒到,我们不是通过治疗性故事把孩子从坏的变成好的,认为孩子是坏的,是不正确的。我们只能说孩子们有一些不合适的行为。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治疗性故事的作用只是把这种行为或情况重新整合起来或使它重新归为平衡。

绘本《小绿狼》讲述了一个全身长着绿色皮毛的狼,故事的主题是有关“嘲笑”的。我们小时候,或多或少都面临过被别人嘲笑。如果个子长得矮些,便希望自己能快些长高,这时自卑的情绪就很自然地在心里生根发芽。《小绿狼》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当一只绿色的小狼出现在一群小灰狼中时,灰狼们嘲笑他说:“绿色,这决不是一个狼该有的颜色。”

在伙伴们的起哄声中,小绿狼发誓要改变自己:他先是穿上灰色的衣服,却不小心露出了绿色的尾巴;再是抹上灰色的柴灰,却被大雨浇回了“真面目”;然后又涂上灰色的油漆,却被太阳晒得够戗。

懂得魔法的小仙女也不能帮助小绿狼。在接连把他变成金鱼和小鸟后,小绿狼还是决定做本来的自己——就像他最后宣称的一样:“是的,我就是一只绿色的狼,不过,那又怎么样呢?”

故事的结尾表示:小绿狼已经认同了自己,开始接纳并肯定自己了。

许多道理并不是由父母直接告诉孩子的,而好的童书会巧妙安排故事情节,贴近儿童的心理。孩子随着故事的起伏,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自我肯定。当孩子面对挫折、嘲笑或不自信时,自然会想起小时侯,妈妈读过的这本《小绿狼》中“是的,我就是一只绿色的狼,不过,那又怎么样呢?”

讲故事或读故事常常会有我们想象不到的神奇作用,无论是很小的孩子,还是大一点的孩子。故事中的隐喻,是一种古老的沟通工具。古时候,劳作一天的原始先民有围着营火说故事的传统,于是有了神话传说并发展出诗歌隐喻,伊索寓言和越来越繁荣的民间童话故事都传承了隐喻的技巧,中国的神话传说、禅宗公案也同样把隐喻用得妙趣横生。其实,我们自己也不断创造着隐喻的人生,只是我们不觉罢了!

影印件与原稿

有一女士问寂静法师,我的小孩不听话、不爱学习怎么办?

法师:您影印过文件吗?

女士:影印过。

法师:如果影印件上面有错字,您是改影印件还是改原稿?

女士:……

(有人抢答说,应该改原稿。)

法师:应该原稿和影印件同时改,才是最好。

同类推荐
  • 超级宝宝训练课

    超级宝宝训练课

    本书以宝宝0~7岁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为叙述体系,针对宝宝在每一年龄阶段的一般特征、生理发展特征、动作或活动发展特征等方面作了介绍,并且根据宝宝身心在各个阶段不同的发展特点,制定出相应的身心测评与健康指导方案。超级宝宝训练课
  • 宝宝营养饮食一点通

    宝宝营养饮食一点通

    本书根据婴幼儿的生理发育特点,以成长时间为顺序,介绍了不同时期婴幼儿的科学喂养方法及食品制作,还根据不同时期照顾婴幼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专业、详细的解答,可以帮助新手爸爸妈妈们科学地哺育宝宝们,让宝宝们健康地成长。本书内容详尽、科学,条理清晰,实用性强,十分适合年轻父母阅读。
  • 为什么孩子不高兴

    为什么孩子不高兴

    本书主要从心理品质和个性对孩子进行分析,从家庭、学业和社会三个角度分析孩子情绪形成的客观影响,帮助家长在了解孩子心理活动的基础上,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并帮助孩子调解情绪,鼓励孩子克服困难、摆脱烦恼,在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
  • 好书就是好老师好妈妈.素养卷

    好书就是好老师好妈妈.素养卷

    家长华丽晋级,成为好老师的培养手册;孩子拓展知识,自我提升的趣味课程。
  • 别让孩子输在品格上

    别让孩子输在品格上

    本书包括培养孩子坚强、勇敢的品格,培养孩子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品格,培养孩子坚持、执着的品格等内容。
热门推荐
  • 重生后我成了大佬的小心肝

    重生后我成了大佬的小心肝

    云薇薇脾气火爆怼天怼地,有着江城第一恶女之称,在她嫁给高冷的霍少时,所有人都替他捏了一把冷汗。但是事实却是……“老公,我路上堵车晚回来了两分钟,你开门让我进去。”云薇薇一脸可怜兮兮敲着卧室门。“睡客厅。”屋内传来霍少冷漠的声音。“老公,今天有人欺负我。”第二天欺负云薇薇的人凭空消失。“老公,他们都说我好凶。”霍少扫了一眼云薇薇,薄唇轻启道:“他们胡说,你很好。”云薇薇:“……”重生前她天天闹离婚,重生后她才知道霍子卿爱了她十七年,重新来过她虐渣打脸,用尽一切来爱老公。
  • 会说话才是真的情商高(套装共9册)

    会说话才是真的情商高(套装共9册)

    《会说话才是真的情商高(套装共9册)》是一套情商精进指南。一个人的成就,情商占80%,专业技术、智商占20%。《会说话才是真的情商高(套装共9册)》能帮助你不仅拥有好口才,而且变得很知趣,帮你实现高情商聊天。《会说话才是真的情商高(套装共9册)》并不局限于教你各种沟通套路,而是着重于启发人们如何做“深层次”的沟通,从聊得来、找出路、找共鸣、激发深入沟通欲望入手,一步步帮你变有趣。
  • 我真不是造化之王

    我真不是造化之王

    林凛柒拉着气若游丝的老爹林凌壹,眼中尽是哀伤,“老爹,你还有什么心事就说吧。”林凌壹颤颤巍巍,一脸郑重的说:“儿啊,我死后,你要为我守墓一年,一年后,你一定要挖开我的墓......”林凛柒一脸便秘的说:“老爹,你认真的吗?”林凌壹困难的点点头“嗯,儿子,一直以来你都是我的耻辱啊不,是我的骄傲,但你问起你妈妈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跟你说过,你的妈妈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我很对不起她,可就在你出生的时候,咳咳咳...咳咳咳...”剧烈的咳嗽让林凌壹本就时日无多的身体雪上加霜,艰难的说:“儿子,你一定要去救你的妈妈,你一定要去救你的妈妈,你妈妈是——”林凛柒一脸懵逼的看着已经咽气的林凌壹:“老爹你说完啊,你说完啊,你好歹让我知道我妈是谁啊,喂,醒醒啊!”......林凛柒一脸复杂的看着林凌壹的墓碑,"老爹,不带你这么坑儿子的。“,,,,,搞笑沙雕文./灵气复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念朱颜

    念朱颜

    岭深常得蛟龙在,梧高自有凤凰栖。庭院深深,梧桐树高,凤凰几时归?金钗之年,天真烂漫,才情无双,她尽享万千宠爱;及笄之年,一场雪崩,父兄双亡,人不在,家已破,泪千行;七年之后,当年那个亲手将她推走的男人,却口口声声着爱她,只盼她能再看他几眼……
  • 超豪华恋人

    超豪华恋人

    她只是不想牺牲小我的幸福去换家族联姻才来偷他这块代表权势的玉去堵住那些为老不尊的爷爷们的嘴的!人家也可怜的,被逼着联姻,现在又被这个撒旦般的总裁全球追杀。她也只是偷了他的玉,只是毁了他那个不算得咋样的办公室,也只是将他吃干抹净然后拍拍屁股走人而已。他有必要全世界通缉她吗?
  • 日落为安

    日落为安

    白昼、黄昏、黑夜,一日三时,不可错乱。万物皆有神护,唯昼夜双神最为强大。唯剩暮神。暮神本是三神之一,可却私通冥界,十恶不赦,被世人痛恨。最后被夜神捉拿,处死玄灵台。真的……是……这样吗?我不是,我没有杀人,我……我不要就这样死了,我不要,我不要!霸气暮神强势重生,化身凡界小天才,历经坎坷迷茫,最终扫清当年真相,重回暮神之位!
  • 一遭红尘

    一遭红尘

    天乃方,地为圆,人横中间逍遥愁,放你飞,任你游,浪荡天地几时休……她是游荡世间的孤魂野鬼。她未出生就已死亡。她只想做一回人而已,奈何有人总想超度她……
  • 一落春

    一落春

    流光冉冉,清尊易倒,世事常变换。华堂深院满庭霜,没奈何,易服为男装。———————————————————————穿越异世,她成为了权门嫡女,却奈何,人生恰似梦,荣华转头空。十岁那年,月荣结束了父慈母爱家道显赫的豪门幸福生活,离开京城回到祖家。彼时因父亲之故,阖族皆受牵连,母病兄弱叔叔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