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67500000027

第27章 黄庭坚蜀中交游与文学创作(15)

“死隔平时友,愁吟别后诗。江山应好在,谁记踏青期”一首表达对师伯浑的怀念。师浑甫,本名某,字浑甫,既拔解,志高退不赴省试,其弟冒其名,遂登第。因以字为名,改字伯浑,隐居不仕。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与陆游交识。约淳熙四年卒。事见《老学庵笔记》卷三、《渭南文集》卷十四《师伯浑文集序》。

“常思晚秋醉,未与故人疏”诗人自注:“余昔在犍为,师伯浑、王志夫、张功夫、王季夷、莹上人等辈,以秋晚来访,乐饮旬日而去。”陆游于乾道九年下半年摄知嘉州事。宋时嘉定府辖犍为县。

“二十年前客锦城,酒徙诗社尽豪英。才名吏部倾朝野,意气成州共死生”题下注曰:“吏部郎宇文绍奕袞臣,成州守宇文子震子友。”宇文子震,字子友,成都人。陆游与子震交谊甚笃。《诗稿》卷三有《宇文子友闻予有西郊寻梅诗以诗借观次其韵》,《诗稿》卷五有《题宇文子友所藏薛公鹤》、《离成都后却寄公寿子友德称》诗。

“谭侯才气敌文园,日日银鞍画戟门”是对好友谭德称的赞美与思念。谭德称,名寄壬。事见《渭南文集》卷三十三《青阳夫人墓志铭》。

“故人丘陇秋芜碧,旧隐园林夕照红”:故人,指孤独策、张、李石诸人。

3.思念蜀地景观

陆游对雄奇灵秀的巴山蜀水、对自己游历过的名胜古迹都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

“今年脱虎口,昨夜梦蟆颐”:蟆颐,《诗稿》卷五十《开岁》自注:“蟆颐津在眉山,亦邦人正月宴游之所。”

“瑞草溪桥路,青衣野庙壖”:瑞草桥在青神县。青衣水,一名平羌江,在青神县东十里中岩下。《诗稿》卷四有《瑞草桥道中作》:“瑞草桥边水乱流,青衣渡口山如画。”

“来从云栈北,行度雪山西。故事谈金马,遗踪访石犀”:云栈,又称连云栈,在陕西,长四百二十里,陆游在南郑期间曾到过。雪山:在华阳县西,一名雪岭。石犀:在华阳县。秦太守李冰作五石犀沉江以压水怪,后人立庙祭祀李冰,号石犀庙。《诗稿》卷八《杂咏》其二有:“石犀庙壖江已回,陵谷一变吁哀。”

“废苑探梅常共醉,遗祠访柏亦俱行”:废苑,《诗稿》卷九《故蜀别苑》诗序:“苑在成都西南十五六里,梅至多,有两树夭矫若龙,相传谓之梅龙。”陆游在蜀期间常在此地赏花寻梅。遗祠,指诸葛亮丞相祠堂,杜甫《蜀相》有“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之语。”陆游十分景仰杜甫和诸葛亮,常到武侯祠和杜甫草堂去瞻仰遗迹。

“白帝城边八阵碛,青城山下丈人祠”:八阵碛,《渭南文集》卷四十八《入蜀记》曰:“(夔)州东南有八阵碛,孔明之遗迹。碎石行列如引绳。每岁江涨,碛上水数十丈,比退,阵石如故。”丈人祠,即青城山丈人观。陆游于淳熙元年十月游青城山,有《丈人观》、《题丈人观道院壁》诸诗。

“西郊有旧隐,何日返柴荆”、“故人丘陇秋芜碧,旧隐园林夕照红”:旧隐,指在成都卜居之宅。陆游在蜀期间,已有在成都安家落户的打算。因而有“园庐已卜锦城东,乘驿归来更得穷”之语。《诗稿》卷六《成都书事》云:“客报城西有园卖,老夫白首欲忘归。”《诗稿》卷六十一《杂感五首以不爱入州府为韵》其五也有“青城访隐翁,西市买幽圃”的回忆。

“行子但觅房公湖”房公湖,汉州西湖。唐代房琯为刺史时所凿。有数百亩,亭堂台榭甚多。《诗稿》卷六有《游汉州西湖》一诗。

(二)梦绕魂牵巴蜀情

陆游少时即有游历巴蜀之意,八年的巴蜀生活,给陆游留下深刻的记忆。在离开蜀地的三十年间,绵绵的思蜀情怀萦绕不断,正如陆子虡《剑南诗稿·跋》中说:“西泝僰道,乐其风土,有终焉之志。蜀之名卿巨儒,皆倾心之下,争共挽留。晁公子止侍郎欲捐其别墅以舍之。先生诺焉,而未之决也。尝为子虡等言:‘蜀风俗厚,古今类多名人,苟居之,后世子孙宜有兴者!’……然心固未尝一日忘蜀也,其形于歌诗,是以题其平生所为诗卷曰《剑南诗稿》,以见其志焉!”陆子虡此言非虚,因为陆游对蜀的思念是那么深情,他自称自己是“蜀人”:“自计前生定蜀人’(《梦蜀》,卷七十六),以及称蜀为“吾蜀”:“未尝举箸忘吾蜀”(《冬夜与溥庵主说川食戏作》卷十七),他后悔离蜀:“长记残春入蜀时,嘉陵江上雨霏霏。……杜鹃言语元无据,悔作东吴万里归”(《张季长学士自兴元遣人来因询梁益间事怅然有感》,卷十九),希望终老于蜀:“弃官若遂飘然计,不死扬州死剑南”(《东斋偶书》,卷十八),思蜀情怀伴随了陆游的一生。

淳熙五年(1178年)四月,陆游离开成都东归,思蜀之情油然而生。舟行至玉津,作诗云:“蜀苑莺花初破梦,巴山风月又关身。”(《舟过玉津》,卷十)至泸州,作诗云:“行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度泸游。……天涯住稳归心懒,登览茫然却欲愁。”(《南定楼遇急雨》,卷十)至合江,又作诗云:“出门意惝恍,烟波浩无津。安得结茆地,与神永为邻。”(《夜泊合江县月中小舟谒西凉王祠》,卷十)自合江至涪州江中,又作诗云:“依依向我不忍别,谁似峨嵋半轮月?”(《舟中对月》,卷十)闰六月将到京口,又作诗云:“卧听金山古寺钟,三巴昨梦已成空。”(《将至京口》,卷十)诚如莫砺锋所总结的那样:“陆游对巴蜀的回忆贯穿了很长的时段,几乎可以说他自从出蜀后就无时不在思念巴山蜀水。”又说:“陆游对巴蜀的回忆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除了雄奇灵秀的巴山蜀水以外,蜀地的风土人情、衣食住行以及诗人的朋僚友好与自身遭际,也都使他梦魂萦绕。”

陆游之所以对蜀地有绵绵不尽的思念,是由于他太爱这块土地。

诗人经剑门、龙门诸山进入四川盆地,在他眼中的四川盆地山美、水秀、气候宜人,物产丰饶,民风淳朴,他写下《初入西州境述怀》:

……

及兹山愈远,原野若加阔,茂树冬不凋,寒花晚犹拆。昔我卜远游,至蜀龟辄食。弛装有定处,呜呼岂人力。颇传岷山下,清淑无疠疫。士风尚豪举,意气喜远客。薪米家可求,借书亦易得。思吴虽不忘,所愿少休息。

……

他的《晨至湖上》写道:“剑南无剧暑,长夏更宜人。鸣鸟常终日,幽花不减春。荷香浮绿酒,藤露落乌中。莫作无涯想,悠然梦里身。”《东津》也说:“蜀天常燠少霜雪,绿树青林不摇落。”蜀地三伏无酷暑,气候宜人,鸟语花香,物产丰富,美酒飘香,是居住的好地方。《江渎池醉归马上作》“浮生何处非羁旅,休问东吴万里船。”在地杰人灵、物产丰富的地方,不必时时怀念故土,颇有乐蜀不归之慨。

《成都书事》将成都的美丽富饶写得绚烂如画,又将诗人对成都的热爱抒发得淋漓尽致:

剑南山水尽清晖,濯锦江边天下稀。

烟柳不遮楼角断,风花时傍马头飞。

芼羹笋似稽山美,斫脍鱼如笠泽肥。

客报城西有园卖,老夫白首欲忘归。

这首诗写蜀地山水光辉夺目,锦江景色天下少有,那烟柳成荫后面的墙头屋舍、那与随风飘飞的落花相伴的马蹄飞舞,到处是一片热闹、繁华、动人的风景。不仅如此,成都的美味与自己的故乡相比也毫不逊色。此情此景,诗人不由得生发“白首欲忘归”之情。

他的《晚登子城》,把成都写得是那么繁荣祥和:

江头作雪雪未成,北风吹云如有营。

驱车出门何所诣,一放吾目登高城。

城中繁雄千万户,朱门甲第何峥嵘!

锦机玉功不知数,深夜穷巷闻吹笙。

国家自从失河北,烟尘漠漠暗两京。

胡行如鬼南至海,寸地尺天皆苦兵。

老吴将军独护蜀,坐使井络无欃枪。

名都壮邑数千里,至今不闻戎马声。

安危自古有倚伏,相持默默非敌情。

棘门灞上勿儿戏,犬羊岂惮渝齐盟。

对成都的思念伴随陆游的一生,从他的诗集中,到处可以找到成都的影子。他梦中思、春天思、雪中思、病中思、道上思……从题目也可以看到:《梦至成都怅然有作》、《病中久止酒有怀成都海棠之盛》、《雪中怀成都》、《初春怀成都》、《山中望篱东枫树有怀成都》、《冬暖颇有春意追忆成都昔游怅然有作》等等。他在《感旧》(卷二十六)尽写成都繁华:“忆从南郑入成都,气俗豪华海内无。故苑燕开车载酒,名姬舞罢斗量珠。浣花江路青螭舫,槎柳毬场白雪驹。回首壮游真昨梦,一竿风月老南湖。”他记忆中的成都南市:“南市夜夜上元灯。”(《感怀绝句七首》,卷十二)

八年的蜀中生活使陆游对那里的山水人物产生了浓厚的感情,甚至东归后所作的诗也是“多道蜀中遨乐之盛”(《乡人或病予诗多道蜀中遨乐之盛适春日游镜湖共请赋山阴风物遂即杯酒间作四绝句却当持以夸西州古人也》,卷十六),生发《昔在成都正月七日圣寿寺麻子市初春行乐处也偶晨兴闻邻村守麻有感》(卷十四)的感触。

成都人擅种花,年年二月开花市,花市规模大,热闹非凡:“江楼列炬千钟饮,花市聊鞍一字行。”(《怀谭德称》,卷十一)他思念蜀地的梅花、海棠:“尚想锦官城,花时乐事稠”(《海棠》,卷十四);“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梅花绝句》,卷五十)

药市在九月,这天的景象也颇为壮观:“绿树成帷连药市,清流如带绕毬场”(《马山》,卷七),甚至多年后仍念念不忘“我昔薄游西适秦,归到锦城逢早春。五门收灯药市近,小桃妖妍狂杀人”(《初春怀成都》,卷十二);“当年万里客西南,药市题诗倚半酣。偶为三游群玉府,遂妨重到百花潭”(《山村道中思蜀》,卷五十九)。

淳熙五年陆游回到故乡山阴,写下一首《怀成都十韵》:

放翁五十犹豪纵,锦城一觉繁华梦。

竹叶春醪碧玉壶,桃花骏马青丝鞚。

斗鸡南市各分朋,射雉西郊常命中。

壮士臂立绿条鹰,佳人袍画金泥凤。

椽烛那知夜漏残,银貂不管晨霜重。

一梢红颇海棠回,数蕊香新早梅动。

酒徒诗社朝暮忙,日月匆匆迭宾送。

浮世堪惊老已成,虚名自笑今何用。

归来山舍万事空,卧听糟床酒鸣瓮。

北窗风雨耿青灯,旧游欲说无人共。

这首诗可以看做是诗人对自己蜀中狂放生活的一个介绍。赏名花、喝美酒、品佳肴、纵情于歌楼酒肆,流连于诗酒,真是“锦城一觉繁华梦”。成都别具一格的饮食游乐给诗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陆游对蜀的思念一唱三叹,情深意切,真是梦绕魂牵,绵绵无尽。《梦蜀》、《忆蜀》、《思蜀》频频出现。

陆游的巴蜀之游对其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在晚年回顾平生的创作道路说:“入蜀还吴迹已陈,兰亭道上又逢春。诸君试取吾诗看,何异前身与后身?”(《忆昨》,卷七十)应该说,巴蜀的经历丰富了陆游的生活,也丰富了他的创作。

同类推荐
  • 青川民间语言语汇研究

    青川民间语言语汇研究

    本书的成型得益于2005年四川省教育厅的科研立项和经费资助。为完成省教育厅下达的这项重点课题,本课题组成员一直进行着艰苦的语料采集和研究工作,先后几次深入到山雾缭练的川北地区,走访调查。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青川县文化馆相关同志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得到了青川县作协主席李先钺先生的鼎力相助,他们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史资料。可以说,没有省教育厅及相关同志的帮助,要想完成本书是根本不可能的。
  • 太原历史文化

    太原历史文化

    本书从历史建筑,历史名人,历史文化等方面介绍了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市。
  • 穿越文坛30年

    穿越文坛30年

    张石山以中短篇小说名世,上世纪70年代中期登上文坛,至今笔耕不辍。他见证了文学界的兴衰荣辱,目击了作家群的世相百态。《穿越——文坛行走三十年》细节鲜活。文笔洒脱,让人切实感受到了当代文坛的时代脉动,填补了诸多历史记载的空白。在中国当代作家的回忆录中,可称独树一帜。
  • 中华成语故事(第八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八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百年家族的秘密:林乾讲曾国藩家训

    百年家族的秘密:林乾讲曾国藩家训

    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不仅体现在经史子集的文本层面,更浸润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和伦理准则当中,其中家族文化和家训传承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以曾国藩为首的曾氏家族堪称代表,曾氏家族百年来人才辈出,优秀的家族文化、家风家训也袍泽乡里,起到文化表率的作用。《百年家族的秘密:林乾讲曾国藩家训》以曾国藩家风家训传承为脉络,从立志、做人、修身、择业、处世、齐家等几个层面系统总结了曾国藩家训的基本内容,并进行了生动的解读;概括了曾国藩家书与曾氏家训始终如一的精神内涵:注重教育、以读书为本,不以官位财富定贤愚,表现为“家业绵长八纲”“治家十要”和“为人处事四察”等具体内容。
热门推荐
  • 祝你快乐勇敢

    祝你快乐勇敢

    《祝你快乐勇敢》选录国内外名人(包括爱因斯坦、鲁迅、泰戈尔、歌德、蔡元培、夏目漱石、波德莱尔、里尔克等)的演讲、书信二十四则,他们在其领域内各有建树,受后人敬仰。在与后辈的交往中,他们忆及自己青年时代所经历的困惑与挫败,并将之一一陈述,意在鼓舞青年,不必因一时的迷茫而停步,而要勇敢地探索自己所信仰的情感、价值、理想,因这迷茫是通往坚定与明确的必经道路。他们提出的建议,来自他们的经验总结:“经验意味着它包含着一系列过错,每个人或多或少犯过这些错误。希望我的经历在你的人生路上也能得到验证。”
  • 阴阳鬼灵

    阴阳鬼灵

    我从来就不相信鬼,直到发生了一件事,我相信了鬼的存在,也因为那件事,我的人生也将改变。
  • 绝世暴发户

    绝世暴发户

    走上人生巅峰,正准备享受生活的于致远忽然穿越成一个落魄少爷,在躲避仇家追杀的途中,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一个朝代的暴发户。
  • 修真小地主

    修真小地主

    一个受人欺负的小农民,获得祖传白玉瓶之后,快乐飞起。泡村医,戏村花,小事一桩,拳打乡村恶霸,脚踹都市富二代。
  • 瞳孔中的血魔鬼

    瞳孔中的血魔鬼

    为找到魂界丢失的圣物“滴血花蕊”,吸血夜族的二皇子夜寒羽去了不同于魂界的人界。缘分中认识了正在被欺负的女孩楚梦菡,却意外发现她能看见自己血魔鬼时候的样子,同时她身上的血也在深深吸引着夜寒羽,可她身上却没有一点魂灵法术存在。楚梦菡的奇特让冷血的夜寒羽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接触过程中,夜寒羽还察觉到楚梦菡拥有感知血灵的能力,血灵和滴血花蕊能产生共鸣,于是两人便开始了一段段从人界到魂界的冒险。随着两人的相处,楚梦菡和夜寒羽两人间逐渐产生情愫,但夜寒羽却一点点发现了楚梦菡的身份。与此同时吸血夜族背后的那只黑手也在一点点向其靠近,在吸血夜族的地下迷宫中竟隐藏着秘密,阴谋和杀戮正在朝吸血夜族一步步逼近......
  • 种田之相公你好

    种田之相公你好

    一个现代女子的失足落水后的灵魂穿越,冥冥中的巧合,牵出一段温馨恋情。什么,再过几月就要嫁人,还是个残疾夫君?还好这个夫君性子也好长得也不错,可是越接近就越发现夫君还挺多变。老天,她可不可以不要这么倒霉啊!
  • 聊斋志异与川剧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与川剧聊斋志异

    本书引入《聊斋志异》与川剧的特殊关系,介绍了川剧聊斋戏的概况;叙述了不同时期川剧聊斋戏的发展过程及特征;探讨了川剧聊斋戏在转换形式、思想内涵、舞台艺术等方面的问题;论述了不同历史时期川剧聊斋戏作家作品的艺术特色等内容。
  • 人面尸心

    人面尸心

    僵尸现世,袭人致死,人死而复生,重生僵尸,僵尸是恐怖的。然而僵尸并非无敌,活人能够消灭死尸,而且僵尸恐惧白昼的日光,它们想要生存比活人要更艰难。活人要抵抗恐怖僵尸的撕咬,僵尸要逃避被活人消亡的下场。本文讲的就是活人与死尸的生存和相互抗争的道路。
  • 青龙大煞

    青龙大煞

    生死之间,善恶一念。群魔乱舞中,心之所向的,是正是邪?是道是魔?天地无常,人情冷暖。炎凉世态下,不屈挣扎着,个人与命运的抗争!
  • 谪仙入世

    谪仙入世

    年少轻狂,追逐与乱世,枭雄起舞,红颜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