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82500000047

第47章 眼罩与面衣发微

杨东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曾先后于1959、1960年两次在阿斯塔那墓区发掘清理均属于鞠氏高昌及初唐阶段墓葬40座,(这批墓葬中出土的墓志,最早的一方是高昌和平元年(551年)墓志,出土于D303.最晚的一方唐垂拱四年(688年)墓志,出土于D304.其间,还有高昌延昌28年(588年)、显庆二年(657年)、永徽四年(653年)、龙朔二年(662年)、龙朔三年等纪年墓志。在这一段时期中的纪年文书也不少。由于各墓是聚族而葬,先后入葬有序。故从一些出土有墓志的墓推考,参证已出土的纪年文字,确知这批墓葬的时间均在高昌至初唐阶段。)。出土复面32件。王炳华先生继武伯纶先生的《唐代的复面和胡部新声》(《文物》1961年第6期)一文之后对出土面衣、眼罩实物进行了考察研究,启发良多。后来又有学者对眼罩实物的用途进行了大胆推测,颇有新意。然而,随着本人对《突厥语大词典》里的有关医药词条的分析与研究,也发现两条关于眼罩的词条,同时,在新近落成的全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中见到陈列的两件眼罩实物,再结合词典释义与其他相关词条内容,以及新疆气候特点等,深感关于面衣与眼罩的研究还有进一步阐释的必要。

关于眼罩、面衣研究的回顾

王炳华先生继武伯纶先生的《唐代的复面和胡部新声》(《文物》1961年第6期)一文之后对出土面衣、眼罩实物进行了考察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曾先后于1959、1960年两次在阿斯塔那墓区作过发掘清理,共清理墓葬40座,出土复面32件。

从新疆博物馆现藏的几件较好标本来分析,所谓“复面”,是一种帽套式的面衣。复面的料,—般均用锦、绢(或绮),往往都是锦面、绢里。锦面成长方形,一般长20、宽14厘米左右;但也有只是一块较狭的长条锦或是用四、五块拼凑而成的小片锦,大小不一,锦色各异,颇不协调。面部用料,除锦以外,也有个别的使用染花绢。锦面四周都为接缝很宽的绢幅,显出绉折,以增加美观。里层一般都用绢,也有在锦和绢的中间填一层薄薄的丝棉。其制作方法是:顶部长幅后折,与左右边幅相接处用线缝连,成帽套状,可以整个地套在头上。在几件“复面”标本的顶部可以看到缝连的痕迹:其下端两侧,有两根较宽的丝带,以便束系于颈部。在另一些标本上,还可以见到尚未打开的结扣。绢里部分已损,不可见其全形,锦面保存完好的还很多。从实物看来,口部或眼部,都没有发现任何开洞的痕迹。对325号墓出土的“复面”作了分析(该墓无墓志,但有龙朔元年(661年)的残纸文书):其锦面长21厘米、宽17厘米、淡黄底,深蓝色显花,图案主题是一猪头,喙突出、嘴张开、牙显露,眼圆睁,两耳分垂于侧,四周绕以大联珠环纹。锦面四周附绮,为深紫色,暗纹显花,作并列的小花团图案,绮幅宽12厘米,成绉折状。白绢作里,绢里已损坏,原来尺寸不明。但顶部可见缝连的痕迹,下端束带尚存。在绢带结扣处及绢里的其他一些部分,还附着死者的头发。从这些情况,可以充分想见“复面”的形式确为帽套状。

其中特别值得着重介绍的是322号墓出土的“复面”材料。322号墓(无墓志,但出土有麟德二年(665年)的残纸文书)为三人合葬墓,出土复面三件(可见,无分男女,都用复面),皆锦面绢里。值得介绍的是这三件“复面”均附有一种眼罩。从一件保存完整的眼罩标本来看,为铅质,极薄,厚约0.5毫米。用锦片滚边。长14.5厘米、眼部宽4.5厘米,鼻梁部分宽3.5厘米(均连边)。当眼球部位用针刺小孔,两边均有十九孔,分布成圆形。可惜这副眼罩与“复面”的关系已不清楚,原来清理时亦未注意到这一现象。另两件“复面”所附之眼罩,均已残碎,但其滚边的锦,仍和复面连在一起,是用针线将罩缝连在绢里相当眼的部位,锦面则复其上。这种眼罩和复面的关系,为进一步推测复面的作用提供了证据。

通过实物和有关文献材料,王炳华先生得出如下看法:

1.所谓“复面”,当时人们通用的称呼应是“面衣”。这从武伯纶先生所引材料中就可充分说明。至于死者用面衣的葬俗,也诚如武伯纶先生所论:“秦汉以前已经有了。”《仪礼·士丧礼》所谈的“布巾”与“掩”应该就是面衣一类的东西,一般身份的人用面衣是不能开口的。至于“瞑目”,应该和“布巾”等又稍有不同。《仪礼义疏》中的有关材料如下:

“布巾、环幅不凿。[正义]郑氏康成曰:‘环幅,广袤等也。不凿者,士之子亲含,反其巾而已;大夫以上,宾为之含,当口凿之,嫌有恶’贾疏:《杂记》‘凿巾以饭,公羊贾为之也’;注云,记士失礼所由始。盖士亲饭必发其巾;饭古嫌有恶,故凿之,士则不凿也”。

可见,凿与不凿(在口部开不开洞),主要是视社会身份不同而规定的,大夫以上可以凿洞。而士,“亲饭必发其巾”,不应当凿口的。公羊贾破例凿了口,是失了礼教。而从“布巾”在脸上的部位、作用、凿与不凿的差别看,唐代的“面衣”,正是应该与它相类似的。关于“掩”,《仪礼义疏》记述是:“掩,练帛广终幅,长五尺,析其末。[正义]郑氏康成曰:‘掩,裹首也。析其末,为将结于颐下,又还结于项中。’[案]练帛,练孰之帛。用掩者,不冠故也。下言瞑目,则掩自额以上可知。”“布巾”是上复于面,“掩”则是一种“裹首”,和现在见到的面衣情况是类似的。

而“瞑目”,则和“布巾”与“掩”更有所不同,它虽也起到了“复面”的作用,但着眼点是在于“目”。王炳义先生认为322号墓中与面衣共出的所谓眼罩,实际上就是这种“瞑目”一类葬俗的表现。根据面衣、眼罩等多方面的材料,结合《仪礼》上有关“布巾”、“掩”、“瞑目”等记述,很明确的反映,新疆吐鲁番地区在唐代前后与中原的经济联系、文化交流是广泛而深刻的。葬俗种种,只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很有力的说明了中原文化在这里的影响深刻。

2.古代的礼制,可以因为习惯势力的作用而在其后的历史年代里继续表现其力量;但礼制终是植根在社会生活基础上的,它要得到长久的生命力,终还得要现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作支持。面衣等等葬俗,大概也就是当时冠服制度在死人身上的表现。这方面,还有不少史料可鉴。《事物纪原》载:“又有面衣,前后全用紫罗为幅,下垂,杂他色为四带垂于背,为女子远行乘马之用,亦曰面帽。按《西京杂记》:‘赵飞燕为皇后,女弟昭仪上襚三十五条,有金花紫罗面衣。’则汉已有面衣也。”关于面衣的记述还见于《晋书·惠帝纪》中,“帝……行次新安,寒甚,……尚书高光进面衣”,则面衣又有避风驱寒的作用了。而且,男子一样可穿,并不仅限于女子。更直接能启发我们认识这批高昌墓葬中出土面衣的作用的是关于玄奘西去印度求经路过高昌时的一段记述。玄奘路过高昌,极得鞠文泰的礼遇,临别,鞠文泰除给他致书西突厥请求帮助外,并为他周到的准备了足够的旅途用品,“制袈裟三十套,以为西方寒冷,又造面衣、手套、靴袜等……”,以助其远行。看来,在中亚广大地区长途跋涉,跨沙漠戈壁,越雪山冰岭,面衣、手套、靴袜等防风避寒用品,是极其必要的。从这类有关面衣的记述中,我们不仅能想到这批出土面衣的具体作用,而且还能看到这种葬俗也正是现实生活的具体写照。

3.锦、绢等丝织物,就有关历史记载看,从汉代至唐代,在新疆及中亚广大地区都是比较珍贵的。能享用锦绢的一般都是官僚贵族,普通民众,只能是衣服褐。即就是统治阶层,要得到方尺锦片,也是很不容易的。为了撑持门面,即使得不到完整的锦幅,也七拼八凑地用小块碎料拼出一片锦料面衣。这说明当时锦绢的珍贵。至于—些锦面上的装饰图案,别具一种风格。尤其是那引人注意的猪头装饰图案,曾在中亚地区很流行,它们是研究我国和中亚广大地区文化交流的极好材料。

向达先生的“面衣别解”一文,除认同上述研究外,更强调了面衣在唐代已有记载以及人们生活所备的实用意义。文引唐沙门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记载玄奘法师到高昌后,由此西行,高昌王鞠文泰为法师打点盘缠,制备行装,计有黄金一百两、银钱三万,绫及绢等五百匹、充法师往返二十年所用之资。又说,“以西土多寒,又造面衣、手衣、靴、袜等各数事。”因为法师西行,要逾越雪山,故造面衣、手衣等,作为御寒之具。手衣当和今天的手套相似。这里的面衣,虽和死人复面所用的布名称相同,但此为生人所用以御寒者,其材料、形式,当与死人复面之布大有不同。西域地方备冬季旅行用的保护手、足、头面之具,如手衣、面衣之类。

更有学者认为眼罩即风镜的前身。因为眼睛是人体最为重要的感觉器官,保护眼睛的重要性人所共知。新疆气候干旱、少雨多风,风沙是眼睛最大的敌人。无论居家、远行,只要出门就会受到风沙的威胁。特别是吐鲁番北面的百里风区和西面的二十里风区,古称黑风川,又名风戈壁,风沙频仍,为祸极烈。“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为了对付风灾,保护双眼,世代生活在吐鲁番的汉族古人,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发明了一种防御风沙的特制眼镜,考古上称为“眼罩”,实际上就是古代的风镜。因为那时还没有玻璃,没有透明的镜片,只好用两块不透明的铜片来代替。而罩上铜片,一片黑暗,所以在铜片上正对眼珠的部位钻成许多针尖大的小孔,使它既可遮挡风沙又不太影响视线,可称今天风镜的前身。

综合上述研究,可概括为:武伯纶先生论证,死者用面衣的葬俗,“秦汉以前已经有了”。而古代葬俗礼仪的面巾又有“布巾”、“掩”和“瞑目”之别。“布巾”是上复于面,“掩”是一种“裹首”,都重在起“复面”的作用。而“瞑目”的着眼点却重在于“目”。王炳华先生相继考察了新疆1959、1960年两次在阿斯塔那墓区发掘清理的,属鞠氏高昌及初唐阶段40座墓葬出土32件“复面”的实物。认为“复面”为一种帽套式的面衣,往往都是锦面、绢里,也有的在锦和绢之间填一层薄薄的丝棉。特别是男女三人合葬的322号墓,出土的三件复面,既无分男女,都用复面,而且复面上均附有一种眼罩。眼罩为极薄的金属制成,并用锦片滚边。当眼球部位钻有十九个细孔,眼罩滚边的锦,用针线缝连在绢里相当眼的部位。王炳华先生进而认为,322号墓中与面衣共出的眼罩,就是前述“瞑目”一类葬俗的表现。而葬俗种种,只是社会生活的一些映象。葬俗礼制终还得要现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作支持。面衣等等葬俗,大概就是当时冠服制度在亡者身上的表现。还结合文献分析了这批出土面衣“避风驱寒”的具体作用,强调“葬俗也正是现实生活的具体写照”。

柳用能先生更进而认为:为了对付风灾,保护双眼,生活在吐鲁番的“汉族古人”,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就发明了一种防御风沙的特制眼镜,考古上称为眼罩,实际上就是古代的风镜,今天风镜的前身。

《突厥语大词典》中关于眼罩的词条

在第一卷中有如下两段关于眼罩的词条释义:

卷一,504页1 z1uk眼罩。用马尾编织的一种网。眼睛疼痛或怕光刺眼睛时而罩在眼睛上。

卷一,553页1 zu1duruk眼罩。以马鬃编织成稀疏的网子,患眼疾或日光耀眼时戴在眼上。这也可叫作“k z1uk”。

从上述的词条释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概念:首先,这种眼罩的材质,是用马鬃或马尾编织而成的,大小应该是适合遮罩住双眼而长宽适宜的长条形或类似现在眼镜形状的编织品;其次,这种眼罩的功用就是,为了部分遮挡过分耀眼的强烈日光光线,以免其对眼睛的刺激和伤害,或者应用于因患眼疾,而畏光羞明、惧见光亮之时,借以减少普通光线的亮度,使入眼光线的亮度柔和适中,以利病眼休息康复。

两种眼罩的对比及其历史遗存可能性的分析

若将用马鬃或马尾编织的眼罩,和前述金属制的眼罩进行对比分析,就可以发现: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其使用方法,都是戴在眼睛上作护眼之用;而不同的就是所用材质的大相径庭。也正因为所用材质的巨大差异,才使那个更为古老精贵的薄铜质眼罩,在随着主人地下千年沉寂之后,得以重见天日。而以马鬃与马尾编织的,因材质普通必能普遍作为日用品使用的眼罩,却仅仅是以“词汇”这一文字形式,留载于这本伟大的著作中,更没有从考古发掘的任何实物中得到丝毫的信息。也可以说,当时那种可能普遍使用的,由马鬃马尾编织的眼罩,由于所用材质的缘故,难以在历史的长河中遗存下来,就轻易地灭失了,以致毫无实物遗迹可考。

从另外的角度看来,由于能享用锦绢等高级丝织物的,一般都是官僚显贵阶层,即就他们而言,在当时的西域,“得到方尺锦片,也是很不容易的”。何况能启用更精贵的金属眼罩,且于这眼罩周围更“用锦片滚边”。这必然是那些当时显赫的王族或达官显贵,他们的这种物品,必然奇珍、奇稀,对世人而言极其罕见。尽管极其稀少,但因其材质坚固耐蚀,更由于它们在地下陪侍墓主,方得以存留至今。一朝出土,才能供我们今天瞻赏与研究;那种可普及而平民化的鬃尾制眼罩,恐怕虽在当时应用广泛且必物美价廉,但却经不住千年历史时光洪流的销蚀荡涤,而无一复存了。幸好,有麻赫穆德的巨著,给我们留下了关于眼罩的具体用途的宝贵文字史料。

那么,这个有着不同形制与材质的眼罩,到底有什么用途?而且还可能曾被普遍使用呢?虽然,前述几位先生都有高论发表,都极有见地。但是,余以为还有重要的功能尚未揭示清楚。不过,要得出进一步的结论,我们应该先从当时当地的气候与环境说起。

当地气候特征——严寒、风烈、雪漫天

从唐代诗人岑参回久在西域任上的诗作里,就可见当地风雪严寒的景况。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西域的风雪严寒,在这些诗作中逼真地跃然纸上。尽管近世来,整个北半球气温变暖,雪线上移,就历史气候的角度看,当前处于暖期阶段。现在的风雪严寒较之古代,已远不如前,但仍然具有风、雪、严寒的特征。由此即可推断古代的状况。

古代雪灾严寒的记录唐开成五年(840年),《新唐书》载“高昌(吐鲁番)伊吾(哈密)粮歉收,冬寒人畜死亡”;永隆元年(939年)后晋天福四年《资治通鉴》记“会饥疫,大雪,羊马多死,回鹘遂衰”。1963年新疆民族研究所撰《维吾尔族简志合编》中,引述这时的灾害及在经济政治上影响的深远性时,曾阐述“连续几年的风雪灾害和疾疫,严重地破坏了回鹘社会经济,加速回鹘政权的崩溃”。由此看出这一时期风雪灾害的严重性。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西游录注》“……己卯年,大举西伐,道过金山(阿尔金山)时方盛夏,雪凝冰积,断冰为道”。

现代气候特征仍是干旱少雨、风沙、雪大、严寒。

干旱降水量本就十分稀少,还多以降雪代之。现在新疆绝大多数(76%)地方,平均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其中近半数(46%)在100毫米以下。而降水量的1/3至80%以上,又是由降雪而来。

沙尘暴风多干旱,致遮天蔽日的沙尘暴相当频仍,沙尘暴天数在新疆许多地方,年平均达38天左右,最多年份达53天。

积雪日数长年平均积雪日数,多为90~185天之间,多数在100天左右。积雪5厘米以上的稳定积雪期,有长达3个月左右甚至4个月以上者。

雪对日光的极大反射率新疆反射率的年分布,在山区永久积雪线以上达70%,中山带和低山带,由于季节性积雪,反射率年平均值也达35%~140%。根据新疆实际观测,雪面对日光反射率,新雪的反射率一般在70%~90%之间,伊犁曾观测到新雪反射率可达96%~97%的极值。由此可知,射入雪面的辐射能量几乎全被反射了。旧雪的反射率一般也在40%~70%之间。隆冬(12月、1月)新雪最大值90%~97%;冬季旧雪(一般平均和最大值)40%~85%;冬季干硬的雪40%-85%;吹雪后的雪50%~80%;新雪吹雪后的雪65%~85%。

新疆的寒冷季节是相当漫长,因此,降雪和积雪期也都相当长。加之,新疆云量稀少,日照丰富,又是三山加两盆的地形,日光的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量本来就大。那么,在漫长的寒冷季节里,生活劳作在一望无际茫茫雪野中,极目所至,唯余刺目耀眼的经雪反射而加强甚至加倍了的雪光与阳光。雪盲一症要不频发,就难以想象了。

雪盲雪盲一词载于第二卷《突厥语大词典》:

卷2,114页karIktI雪盲。rkzi karIktI人的眼睛变成雪盲了(karIkar-kaIkmak)。这个词若源于“雪”一词,其动词为“karIktI,就属于残缺动词之章;若源于“瞳仁”之意的“karak”,这个动词就属于刚性动词之章(karIkar-karmak)。由此可见,当时已经知道因雪致盲的雪盲一症了。

现代科学已认识到,雪盲是因为太阳光线直接照射、雪地对阳光反射造成的散漫照射、或两者合并作用于人的眼睛,所造成的暂时性甚或永久性的视力丧失的眼部疾病。雪盲也即是人眼的视网膜受到强光刺激后,多呈现临时性失明的一种疾病。一般休息数天后,视力会自己恢复。得过雪盲的人,不注意会再次发生雪盲。再次雪盲症状会更严重,多次雪盲逐渐使视力衰弱,引起长期眼疾,严重时招致永久失明。雪面对阳光的反射率甚高,长久在雪地活动,而未带眼睛保护镜,就很容易造成雪盲。

如前所述,造成雪盲的原因是因为双眼暴露在雪光中,没有墨镜之类保护的眼角膜及视网膜,就很容易受伤。因为无论是否有阳光照射,雪地的反光都非常强烈,若是艳阳天在雪地中活动,在数小时之内即可造成严重的雪盲。雪盲的症状还有眼睛剧烈疼痛,眼睛感觉好像充满沙粒,眼睛发红,经常流泪,对光线十分敏感,甚至很难张开眼睛等。这些症状,有如电焊工的电光性眼炎那样的角膜炎症。若已致盲,不论其久暂,就已是视网膜不同程度的受损了。

前已述及,雪对阳光的反射率很高,新雪吹雪后的雪65%~85%,新雪反射率一般都在70%~90%之间,伊犁曾观测到新雪反射率达96%~97%的极值。由此可知,射到雪面的辐射能量几乎全被反射了。换句话说,太阳辐射的95%以上被雪面重新反射出去了。这时候的雪面,光亮程度几乎要接近太阳光,人的角膜与视网膜,在不加保护的情况下,何以经受得住这样强光的刺激而不受损伤呢?在南极辽阔无垠的雪原上,有些地方的积雪表面,微微下洼,形成好像探照灯的凹面反射镜那样的极其巨大的凹面。在这样的地方,人若到了类近聚焦点之处,就有可能出现强烈的“白光”而造成灾难性事故。出现白光的雪面,当然要比普通雪面所反射的阳光更集中更强烈了。在一般情况下,雪面并不像镜子那样直接把太阳光平直反射到人的眼睛里,而是通过雪面的无数散射刺激眼睛的。人眼在较长时间受到这种散射光的刺激后,也会得雪盲症。因此,有时候即使是在阴天,不戴墨镜在积雪地上活动久了的人,眼睛也会暂时失明。

面衣、眼罩是对抗严寒、风沙与雪盲的产物

1.葬仪中的面衣与眼罩,应是当时现实生活用品的映照。本人完全赞同王炳华先生关于“葬俗种种,只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葬俗礼制终还得要现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作支持”的意见。因而,认为从墓葬发掘出的面衣与眼罩,应该是那个时代现实生活中的实用物品的反映。

2.面衣用于御风防寒。它的里、面之间夹有薄层丝绵,做成帽套形并套穿在头上。史籍中也可见其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唐玄奘取经途经高昌时,极得鞠文泰的礼遇,临别,“以西土多寒,又造面衣……”(《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以御寒。“又有面衣……女子远行乘马之用,亦曰面帽”(《事物纪原》)。“赵飞燕为皇后,女弟昭仪上襚三十五条,有金花紫罗面衣”(《西京杂记》)。“帝……行次新安,寒甚,……尚书高光进面衣”(《晋书·惠帝纪》)。据此,可以断言,面衣确系现实生活中为避风驱寒的日用品。那么,能进一步设想,今日的口罩,和当初的面衣会否存有某些迹原与传承关系。

3.眼罩集今日风镜和墨镜功能于一身,是风镜和太阳镜的共同前身。

从现实生活需要看,当地自古到今都干旱少雨、风沙大、沙尘暴多,这一著名的气候特点,使人们需要一种防风沙眯眼的护目用品。同时,当地雪大、雪厚、积雪期长,寒冷漫长的冬季里,无际的雪野一片茫茫。积雪对阳光的反射率又那么强,遮挡刺目耀眼的雪光反射的刺激,也是强烈的现实需要。即现实生活需要防风沙护眼,以及减少强烈光线刺眼(客观上起到防止雪盲作用)的用品。

从墓葬出土的缝连在面衣上的铜质眼罩,当有其“现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作支持”,那应该就是实用性。已有学者认为它就是“风镜”的前身。本人赞同这一观点,但进而认为,这种钻有多个小孔的铜质眼罩,也能起到遮挡大部分过强光线对眼睛的刺激作用,实际上就相当于今天墨镜或称太阳镜的作用。类似小孔成像原理,通过眼罩上的少数小孔,就可清晰的看见小孔外的景象,但却屏蔽了过多过强的光线,免其进入眼内,也就是减少了可能进入眼睛的强光的光通量,即墨镜的原理和作用。

《突厥语大词典》中记载的眼罩,是用“马鬃”“马尾”“编织成的网”。而且,明确其用途是“眼睛疼痛或怕光刺眼睛时而罩在眼睛上”和“患眼疾或日光耀眼时戴在眼上”。“怕光刺眼睛时”和“日光耀眼时”戴它,显然,它起到的是遮挡部分光线的作用,也即墨镜样的作用。那么,“眼睛疼痛”和“患眼疾”时戴它,能起什么作用呢?原来,大部分眼疾都有“畏光羞明”,即惧怕光线的症状。不论是严重的沙眼、角膜炎、角膜溃疡、角膜软化症,还是急性虹膜睫状体炎、青光眼,或是眼的物理、化学性外伤以及眼结膜、角膜的异物,全都有“畏光羞明”的表现。

显然,它和现在人们患眼疾时也常佩戴墨镜是同一原理与作用。同理,这种网状眼罩减弱入眼光线强度的作用,也当有减少发生雪盲的作用。此外,虽然《突厥语大词典》中未述及,这种“网”状眼罩,它是否也有防遮沙尘的护眼作用。但本人认为,它同样有这种作用,犹如过去从事石灰、烧碱、砂石操作的工人,佩戴金属细网状护眼罩,以阻止沙尘、粉末眯眼的作用一样。

总之,铜质细孔眼罩,既有遮挡风沙的作用,也有减弱强光刺目的作用。虽然,它仅见于古代墓葬里,但可肯定它曾经是当时的日常实用之物。马尾类网状眼罩,虽不见实物,仅见于文字记载,并表明其“日光耀眼”和“患眼疾”时佩戴,功若墨镜已不言而喻。唯其防遮沙尘的作用,虽无文字记载,也是不能否定的。这种网状眼罩,较之铜质眼罩,必因价廉易得而曾广泛使用,但却因材质之差,使后者未经得起历史时光的销蚀,而竟无实物留存。然而,这两者,当时都起到墨镜与风镜的作用。

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中收藏的2个眼罩(2005年10月作者摄于新疆)

同类推荐
  • 宋天子

    宋天子

    一觉起来,世界都变了,身上穿的是龙袍,卧的是龙床,嘿嘿。“陛下,镇北军攻进了宫城,快逃吧!”
  • 截而行

    截而行

    《周礼》有言: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圣人有言:顺而受命,谓之阐明;截而行之,谓之魔逆。王公高于士大夫,此为周礼;魔不胜正,此为天道。他不读周礼,不信天命。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死而受命,不如截而行之。……历史玄幻,战国末年,且看小小少年如何逆天,大周王朝八百年江山如何崩坏!
  • 水浒之基因提取

    水浒之基因提取

    林冲的不作为,杨志的敷衍了事,宋江的阴险毒辣,华荣和李逵的愚忠,
  • 重生之南明挽歌

    重生之南明挽歌

    (书友群565652541)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攻入京师,崇祯完成了君王死社稷的最后使命,鲜血与火光染红了整个大明江山,在这个风雨飘摇,山河破碎的乱世中,摇摇欲坠的南明小朝廷在一只蝴蝶翅膀的挥动下,驾着历史的车轮,在大明帝国最后的余晖下,谱写着壮丽的挽歌……
  • 布衣首富

    布衣首富

    相传,有位商业奇才。他凭借一盒洗发膏打造出了庞大的商业帝国,撑起了国家的经济繁荣和所有抗敌军费......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姐妹同盟:邪王们乖乖就擒

    姐妹同盟:邪王们乖乖就擒

    她是二十五世纪的王牌特工,却在一次执行任务中意外身亡。死就死吧,最坑爹的是她竟然赶潮流地穿越了!在这个奇异架空世界,她不仅结交了冰火两重天‘兄’妹,还拥有了一个较强大的种族—圣族。眼看着日子逐步奔入小康,父亲的一句话却如晴天霹雳般砸下来:“涵儿,颖儿。从明天起,你们得去人族历练了。”纳尼?本姑娘天生丽质,文武双全,用得着历练?好,为了家族,她忍。可是当她遇到四位奇葩美少男,她的世界观彻底崩塌!人族轩辕国傻王。高冷冥翼阁阁主。脾气暴躁的焰王。表面温润实而腹黑的枫王。八岁起就被父亲踹到人族历练的哥哥。她盯着四位美少男一脸坏笑:“姐妹们!快来把美男拖回家啦!”门口突然出现四位少女,摩拳擦掌,抢美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修丹妙用至理论

    修丹妙用至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你只需努力,剩余的交给时光

    你只需努力,剩余的交给时光

    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但现实是,你虽然努力了却依然达不到预期,于是便会陷入迷茫之后,久而久之你甚至失去了奋斗的激情,对成功的渴望甚至也全部消失殆尽。不可否认,即使努力付出了,也未必会得到期望的回报,但是如果不努力付出,就绝对不可能得到任何回报。记住,你的人生你做主,你未来完全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从现在开始,抓住当下,活好生命的每一天,以努力拼搏的姿态迎接未来的到来!本书是在宣扬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鼓励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和乐观。
  • 大汉将军

    大汉将军

    何云,一个非标准现代宅男带着游戏“三国争霸”穿越了!天下第一剑客王越牛吗?看我的掠风、速剑连刺!晃到你眼花!虎豹骑牛吗?看我的虎啸骑、银狼骑!不够?那看我青龙骑、白虎骑、朱雀骑、玄武骑,二十八星宿骑杀遍天下!欺负我人少?看我“分身”,一化为九,吓死你,他,成为了汉末最后的“大将军”何进的二儿子,当朝皇帝的表哥,看他如何借着游戏的力量辅助汉帝重新掌握天下!让大汉帝国的大将军之名重新响遍天下!PS:我建了个群,希望对本书有兴趣,并且耍过三国争霸游戏的朋友加进来,有些数据真的不好弄,偶需要大家帮助。谢谢!60907244
  • 枕檀郎

    枕檀郎

    别人都是在现实世界中混的不好,才玩起了穿越。她,可是堂堂一代天妖的孙女,极有可能逆天改命成为新一代天妖的诶!居然也玩穿越。既然穿就穿了,别人斗权,斗宫,与我何干。我只管我的修炼。老爹,我连饭都没吃你家的了,你还要把我嫁出去啊。靠!夫君居然是传说中的潘安,貌倾古今,才华如江,用情专一,侍母极孝.....其实就是一个小白脸!岳,你长那么白,那么帅,诗赋写的好有什么用呢?去,端盆水给娘子洗洗脚,伺候得高兴了,史家说法,政治阴谋,统统滚蛋去!我们一起修妖吧!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檀郎。
  • 混迹灵界

    混迹灵界

    热血?青春?兄弟?情谊?恋人?柔情?家人?亲情?叶秋大声的喊道:我一样也不要少,我会用我的命,用我的全部去守护。
  • 银色尾翼

    银色尾翼

    硝烟弥漫的欧陆大战,一支伞降强袭战术大队在D日的登陆前夜从天而降,高跳高开的机动伞兵在枪林弹雨之中拉开了白色降落伞,撕裂夜幕的火光照亮了他们胸前的银翼徽章。身处于战争迷雾里的陈墨睁开了眼睛:他看见战列巡洋舰在烈焰中沉入海底,重型坦克的残骸在平原上冒出滚滚黑烟,划破天际的暴风突击兵在空中互相追逐厮杀……黑色的暗流席卷了满目疮痍的大地,漫长的战争终将在黎明时分悄然落幕。天佑吾皇,歃血为盟。凯旋之日,共沐荣光。
  • 有容与则刚

    有容与则刚

    古人有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方有容童鞋一直很高兴自己的名字出自于古人名言,但是绝对没有想过会遇到生命中注定的“则刚”。《有容与则刚》是一对平凡夫妻的生活点滴故事,并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