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05200000058

第58章 十九 (1)

时间急速地向前飞驰,大机架的浇注准备工作,也在加速进行。生活的旋律扣紧每个铸工的心,他们抓紧每一分钟、每一秒钟,从各方面来加速计划的进度。依照工人们的意思,真不如搬到工地上来,日以继夜地干,那才过瘾儿。但是,党支部书记却无论如何也不允许,他向戴继宏说:“谁也不准蛮干,坚决反对拼命主义。如果夜里连轴转,白天哪还有精神干活?人不是机器。就是机器也还需要检修哩!”他要求党、工、团和各领导干部,带头做好劳逸结合工作,保证工人们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要吃好,睡好,休息好,党支书说:“我这是强迫命令!”

有什么好说的,书记“强迫命令”得对。

要求别人吃好、睡好、休息好是容易的,把理由一摆,把领导上的“命令”一传达,自己也带点“强迫命令”,甚至必要时批评一下也行。可是,对自己就不好办了,那一切办法都行不通,特别是自己的大脑,这部奇怪的机器,一旦开动起来,就不愿意停,有时,躺在床上很久了,这机器还在不停地转呀、转呀……

戴继宏这几天在为一个浇注用的辅具动脑筋。

“多包浇注”方案,经过反复讨论和研究,又进行了几次模拟试验,基本上为大家所接受了,厂里技术领导也点了头,只有李守才思想还不十分通,他总觉得有点儿冒险。

梁君对这方案也持“肯定”态度。他说:“李工程师,这条路是必须走的,因为别的路走不通嘛!不到黄河不死心,咱们大家就共同跳一跳吧!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决心往往也是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一个标志。你就别作多余的担心了,开步走好了!‘激流勇进’嘛!”

但是,当戴继宏提出要梁君设计一套辅具时,他却来个“激流勇退”了。“我可不行,力不从心!”他双手一拱,坚决拒绝,“我的压铁计算工作还没完成呢!而且,最重要的,尽管这属于我的职责范围之内,却在我的能力范围以外,还是另请高明吧!”

“老杨,听见没有?”戴继宏气愤地对杨坚说,“这就是知识分子的把戏!”

“不能这么笼统地说,继宏,”张自力插嘴道,“知识分子也是各种各样的,有很多是跟咱们工人阶级、跟贫下中农站在一条线上的,他们听党的话,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当然也有另外一些人,他们学习来、学习去,只学会挡别人的道,对什么都看不上眼,对什么都撇嘴,而自己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干,对社会主义没有点儿感情,和咱们工人老是隔着一个心眼儿,这种人还是少数。”

“说得对,张师傅!”杨坚深表赞同地说。

“我不过说几句老实话。”张自力笑着说,“空话少讲,咱们还是先解决眼前问题吧!这个辅具怎么办?”

这倒真是个实际问题。现在,问题很明显了,梁君不干,杨坚就责无旁贷了。不过,杨坚另外还有一个想法,他觉得方案是戴继宏想出来的,他的思路一定比自己要清晰,如果他们两个人一块儿来设计,效果可能更好些。他的话还没说出口,戴继宏却先说了:“老杨,我和你一块儿搞吧,两个人思路更宽点。”

“这样最好!”杨坚急忙说道,“我来做你的助手。”

“谁对谁,把你客气的!”戴继宏看他一眼。

“真的,我从来不说假话。”他诚恳地表白道。

“我看你们就一块儿琢磨吧!”张自力也附和说,“必要时,我还可以帮你们出点主意。”

“那就更好了!有你这个老参谋,我们就更有信心了。”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但是,脑子里的东西,变成图板上的图形,往往还有一个很大的距离。他们俩连续搞了好几天,设计草图也还没有拿出来。

又临到一个星期六。周末的晚上,职工文化宫有丰富多彩的文娱节目在等待着人们。他们本来可以去看看电影,听听音乐,看看业余文工团的表演,或者到江边公园去逛一逛。但是,接近完成的图形,诱惑着他们,使他们还挤在那间不大的电工间里琢磨着、讨论着那件辅具的结构。

这个辅具结构很严密,是戴继宏又一个新的创造。杨坚根据戴继宏的思路,一根线条、一个零件、逐一连起来而成现在这样一个图形。张自力在每个环节上,都给他们一些意想不到的指点,因此,初步看来,是有足够的可靠性,但为了考虑加工和装配的方便,他们又想把结构加以简化。可是,就在这一节骨眼上行不通了。

吃完晚饭以后,他们三人又集中在电工间里了。杨坚坐在一张用白楂木板钉成的桌子前,这算是设计图板了,他一手拿着铅笔,一手按着图纸,凝神聚思,眼睛都不眨一下。戴继宏斜靠在桌子上,对着图纸出神,那两条又粗又长的“蚯蚓”,又在他额上游动了。张自力仍然安详地坐在一旁,一袋又一袋吸着烟,一缕缕浓烟,不断地从他的鼻孔中冒出来。

三个人都不说话,他们陷入长久的深思中。桌子上那用作值班的小闹钟,响着嘀嘀嗒嗒的声音,又细又长的秒针,一圈又一圈不厌其烦地周转着。

眼看到十点钟了,张自力把一袋烟吸完,朝烟灰盒里抖尽了烟灰,就向他们两人说:

“时间不早了,今儿是不是就到这儿?”

戴继宏没有做声。杨坚望了他一眼,说:

“怎么样?”

“不!今晚不想好,我不回去。师傅,您先回去休息吧!还有,老杨,你也回去。回去晚了,又该有人提你的意见了。”

戴继宏的话不是没有缘由的。据说,梁君最近患了神经官能症,睡不好觉,好容易睡着了,一有人走动,就把他惊醒,再也不能入睡了。这些天,杨坚回去晚了,就惊醒过他好几次。因此,梁君意见很大,但又不好意思正面提出来,就在言语之间,说些不十分中听的话:“自己不按时睡觉,也得别人陪着;明明说不准加班,非摆摆样子不行!”

梁君对杨坚的意见越来越大,杨坚是知道的,这曾使他很苦恼,原因倒不是怕有意见,而是因为他感到这位老同学的思想,沿着一个危险的斜坡越滑越远。

初来工厂时,梁君对杨坚是热情的,他对这个比自己低两班的同学的到来,曾表现出过分的亲昵。

“小杨,”他拍着杨坚的肩膀,热情地说,“你来这里,很好!多一个伴儿,多一个助手。我一个人太寂寞了,沙漠似的寂寞!”

“这么多人,为什么还会寂寞呢?”杨坚不能理解这位老同学的心情。他们原来并不熟悉,他对梁君一点儿也不了解,只因为是一个系的,有过点头之交。

“你现在还不能体会出来,过些时候,你就知道了。”梁君无限感慨地说。

但是,过很多时候了,杨坚却并未体会出什么“寂寞”来,相反地觉得比学校更称心意。不过,他多多少少知道一些老同学“寂寞”的原因了,那就是梁君有点离群索居,自视清高,和工人们不接近。

满腔热诚的杨坚,曾直率地向梁君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老梁,多跟工人们在一块儿,干干活儿,谈谈说说,你就不觉得寂寞了。咱们知识分子,就常有一些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感情……”

“别说了,老杨,”梁君打断了他的话,不知何时,“小杨”的称呼已变成“老杨”了,叫起来也不那么亲热了,“你现在别急于给我上政治课,老兄,知识分子跟工人就是隔一层,这不是什么阶级不阶级的。他们不信任我们,我们跟他们合不来。走着瞧吧,伙计!事实会教育你,政治课本上的那些术语,并不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凭着天真的想法,会在生活中碰钉子的。”

以后,梁君就渐渐和杨坚疏远了。不过,事实却说明了杨坚的想法并不天真,在生活中也没碰什么钉子;而碰钉子的,却是他的那位自作聪明的老同学梁君。

杨坚却不能主动疏远梁君,他是党员,有责任帮助一个非党干部不走下坡路,党的组织也要求他这样做。因此,他千方百计地主动接近梁君,没有事总想找他聊聊,一块儿出去逛逛。但梁君却对杨坚不感兴趣。他们谈得很不投机,谈生活,他们的生活观点不一样;谈工作,他们的工作动力不是一个来源;谈理想,他们没有共同的语言。而一接触政治思想,梁君在理论上好像什么都知道,很会夸夸其谈,《 共产党宣言 》、《 资本论 》……他会成段成段地背给杨坚听。

有一次,当杨坚又找一个机会跟他个别交换意见时,梁君竟这样说:“老弟,对于教训我怎样生活、工作,给我上政治课,你的资格还嫩些!”他轻蔑地看看杨坚,“在大学的政治课考试中,我的记分簿,还没沾过三分的边哩!就是现在进行时事测验,我相信,我不会比你的分数少。”

“最要紧的不在于分数,而在于行动。”杨坚对他的夸耀不以为然,仍耐心地劝告着。

“我的行动怎么样?有什么不轨的言行吗?”他怒目而视,“没写过反动标语吧?没消极怠工吧?没乱搞男女关系吧?”

“但是,你应该听听群众的意见,听听工人们的意见!”杨坚虽然对他的态度很恼火,但还压抑住自己的感情,“不要等一些问题发展到严重化,那就晚了!”

“谢谢你的忠告,我的老同学!”梁君双手一拱,“我这人生来就没打算讨什么人的喜欢。不管群众也罢,工人也罢!‘我行适我素’!至于说什么问题严重化,倒请你不必为我操心,我自己知道该怎样在生活的海洋中遨游,起码在这个星球上,任何监狱里永远不会给我留下位置。至于咱们俩,老杨,老同学一块儿工作不容易,还是‘和平共处’吧!我有多点底儿,你有多点底儿,谁还不知道谁?”

但是杨坚却无法跟他“和平共处”。他不能闭着眼睛不看,任梁君自由地在他的资产阶级生活的海洋中遨游。最近,为了朱秀云的事情,他除了向党支部作了汇报外,又个别地找梁君谈了几次话,但梁君却一点也不知羞耻地说:“只要我没有结婚,就保持了向任何女人获得爱情的权利;任何女人也有爱我的权利。”他甚至把《 婚姻法 》都搬了出来:“恋爱自由嘛!这是人们起码的自由权利。老杨,你没有权力干涉我,就像我没有权力干涉你一样。如果,你现在爱上了女文书,我丝毫也不觉得奇怪,也不打算干涉!”

“这是资产阶级的自由,老梁!”杨坚说,“在十九世纪的欧洲行得通,但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你这种‘自由’与我们的道德和社会都是不相容的。老梁,你应该引起注意了,再在你那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海洋’里遨游,会没顶的……”

梁君哪能听进去这些话,没等杨坚说完,他就把手一挥,说:“老杨,咱们俩没有共同语言。”

当然,他们的关系也就越来越坏了。当党支书亲自找梁君个别谈话时,梁君更对杨坚不满了,他恼怒地认为,这都是他的老同学向党支部汇报后给他带来的麻烦。

“现在我真正感到,老杨比谁都关心我!”他对杨坚、对别人都这样说,“但愿这种关心不要太多了!”

现在,随着对大机架铸造的态度不同,他们俩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不过,梁君是能够收敛住自己的感情的,他对杨坚的反感,并不处处表露出来,充其量,不过是说几句旁敲侧击的话罢了。现在,就是对杨坚回来晚些,影响了他的睡眠,他的不满也不是直接发泄出来的。

杨坚当然不能去计较这些而影响到自己的工作。戴继宏今天提起这事,他知道工段长多半出于体贴他,因此,他不以为意地说:

“不能管这么多!他这种人对我总是要有意见的;如果他对我没有意见,你对我的意见可就会大了!”

张自力笑着说:“对!”

“我看,还是张师傅回去吧!”绕了一个大弯,杨坚还是赞成工段长的“合理化建议”。

“怎么,你俩嫌我在这儿妨碍你们,联合赶我?”

“我怕大妈有意见,”戴继宏诡谲地借了个故,“您身子不大好,回去晚了,着了凉,不舒服,大妈非骂我不行。”

“听你这孩子说些啥话!”老头笑着向徒弟说,“我的脾气你大妈早摸透了,我这身子骨有多硬,她也知道。你大妈一辈子没对我有意见过。”

杨坚笑着说:“大概你在家有点儿独裁统治,所以大妈连意见都不敢提了。”

“没有的事,没有的事。”张自力连忙摆手说。

“独裁统治倒不见得有,不过却有点‘一长制残余’!”戴继宏今天也跟师傅开了个玩笑。

一句话引得三个人都笑了。

三个人你让我回去,我让你回去,正在难解难分的时候,那扇不太牢固的临时小木板门被推开了。党支部书记披了件外衣,手里拿个手电筒走进来,显然又是到处进行安全检查的。这项工作,党支书抓得特别紧,经常拿着手电筒到各个死角巡查漏洞和不安全的地方,自从他揽下来这项工作后,车间的大小事故很少发生了。

今天,他进来之后,便故作严肃地说:“我估计又是你们仨在违反‘命令’,明天非通你们的报不行。”他同时向张自力说:“张师傅,连你也在内,批评你个管教不严!”

张自力此时却想充好人了,他说:“没办法,老王,这两个小伙子太不听话,我赶一晚上都赶不走,正好,你来了,狠狠批评他们一顿吧!”

“你别听我师傅的话,王永刚同志……”戴继宏想分辩,但这个从不会撒谎的小伙子,连句开玩笑的谎话都想不出来,脸都憋红了。

“别摆你们的理由了,”王永刚看戴继宏那着急的神情,笑了笑说,“你们的话,我一句也信不过。这次就饶了你们,下不为例,不过,”他又严肃起来说:“现在得马上回去睡觉,星期一再接着干!”

三个人你看我,我看你,不知说什么好了。戴继宏用乞求的调子说:“这样吧,王永刚同志,让师傅和老杨先回去,我再留一会儿。”

“谁也不许留下,你更不能留。看你那眼睛熬的,你简直不要命了!”党支书几乎是声色俱厉了。

同类推荐
  • 战匈奴之决战漠北

    战匈奴之决战漠北

    本书是一部讲述大汉与匈奴征战百年的纪实之作。两千多年前,当冒顿单于统一了自猿人时代就一直动乱分裂的蒙古高原,建立了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国的时候,中原即再一次陷入战乱与分裂。随着西汉帝王的东征西讨,至汉武帝时期,汉朝的疆域空前扩大,一个对匈奴进行呈C型包围的战略浮出水面。经历了数不清的波折与胜利后,汉朝慢慢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在昭帝的修养之后,宣帝一次空前的骑兵突袭行动,导致了匈奴大规模的饥荒,匈奴彻底沦为弱国。匈奴四分五裂,内斗不断。最后,南匈奴呼韩邪单于亲自前往长安觐见宣帝,俯首称臣。汉朝开始在匈奴的领土上驻军,北匈奴的郅支单于率部西迁,至此,西汉王朝彻底解除了匈奴这个北方威胁。从冒顿单于统一北方草原,到呼韩邪单于入贡称臣,一共绵延了160余年。作者以麻辣诙谐的文笔、严谨审慎的态度,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于废墟间建立的汉帝国与匈奴帝国间的巅峰对决。本书是一部讲史之作,更是一部规模宏大、具有“实验考古性质”的百年战争纪实。本部书实为汉匈战史末篇,主要讲述匈奴的没落。以大汉解除边境威胁告终。
  • 远东的北回归线

    远东的北回归线

    这是一个极其隐秘的小圈子,它有相当严格的入伙规则。因为不够年龄的陈于珊违规加入,引起这个小圈子的激烈振荡,乃至最终瓦解。女摄影家秋秋被谋杀身亡之后,女建筑师梁筱薇才意识到杀手的下一个杀人目标就是她。躲避谋杀和调查谋杀是同时进行的。这个小圈子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被怀疑的理由,也有被排除的理由。著名心理学教授费衢文替梁筱薇解读已故女哲学家张绪英的英文小说,曲径通幽般地详尽分析杀手的阴暗心理。陈于珊的男朋友叶明杰贸然介入,使事情突然变得复杂起来,如官员丘家维面临丑闻被揭露,医生吴承安面临家庭破裂,证券商李楠也因此远走高飞。
  • 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

    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

    必须强调,本书绝非试图为纳粹行为和党卫军暴行进行辩解,其本质仍是对既成事实的谴责与批判。多诺霍先生将几种典型的观点与心理状态,浓缩在少数几个人物身上,世界不再非黑即白,而是立场不同的小人物,身处历史洪流当中,身不由己的无奈感。至于国际象棋,与其说是全文线索,倒不如认为是类似解脱和超越的符号:它本身保有逻辑思考的纯粹性。
  • 最后的国门

    最后的国门

    《最后的国门》是中国作协2014年重点作品。作品描写了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不可一世的日军大本营调整对华战略,妄图以军事进攻政治诱降解决中国问题。同时日本分别于1939年和1940年发动了扫荡重庆外围的随枣会战和枣宜会战,并对战时陪都重庆实施行狂轰滥炸,打击中国政府的抗战意志。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1943年陈诚指挥鄂西会战,对日军予以重创。粉碎了日军军事进攻政治诱降的战略企图,极大地鼓舞抗战士气。1943年夏被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拱卫中国战时首都重庆的石牌保卫战最终以日军败退中国军队歼敌2万多日军而宣告胜利结束。
  • 红樱桃

    红樱桃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省农大毕业生陶红英放弃了在省城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奇山市凤山区,主动要求到条件最艰苦的葛庄镇肖家楼驻点。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发动群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审时度势发展大樱桃。面对诬陷和中伤,陶红英不为所动,紧密团结群众,依靠群众,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大樱桃遍及全区,成为凤山区农村的支柱产业。凤山区和葛庄镇也分别被国家授予中国大樱桃之乡和中国大樱桃第一镇的荣誉称号。在组织的培养和广大群众的拥戴下,陶红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了基层领导岗位,并好事多磨收获了真挚的爱情。
热门推荐
  • 八年纯白

    八年纯白

    就算我没戴眼镜,当你站在这里的时候,我也可以笑着看你的眼睛。就算我没戴助听,当我听到你说话的时候,我也会仔细聆听。当你对我笑而不语的时候,你就是我的了。我好喜欢你的名字,和你笑的样子。
  • 剑钗缘

    剑钗缘

    从来黄衫客只可以护钗,从来行侠者不需要被慰藉。本可以立下累累战功的少将军,本是凤冠霞帔出嫁的公主,一段被朝堂反对的爱恋,却让这一对璧人在绝境中相濡以沫,成就一段天下无双的剑钗缘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反派又出来了

    快穿之反派又出来了

    一不小心被系统绑定了做任务?好啊“小,小仙女儿~能不能先放下你手上的东西”某系统缩了缩虚拟的脑袋妈耶,它做了什么孽,绑了一个这样的宿主妈妈,我要回家!!!
  • 我的无敌小师弟

    我的无敌小师弟

    林栋穿越到一片异界大陆,意外获得《道法通鉴》残页。不二峰回剑,天心诀,封影术,大乘步法……不论什么功法,只要是知道名字,他都能耍的有模有样。本以为自己要无敌了,然而这诡异世界的帷幕才刚刚拉开而已……外挂傍身,心怀天下,求仙之路,道阻且跻。他一路披荆斩棘,踏破三界,重建新的秩序!PS:一本欢脱中二的沙雕文,一个不是那么正经的仙侠世界。PS:经高人指点,本书又名《林栋和108个ta的故事》。
  • 我拧了地球一颗螺丝

    我拧了地球一颗螺丝

    苏瀣“不小心”拧下了一颗古代的螺丝,没想到地球竟然……
  • 一杯饮尽千年

    一杯饮尽千年

    本文围绕樟树几千年的两大特色“药”和“酒”,展开对樟树历代文化、民俗的追述。而“药”又是紧紧辅佐着“酒”而展开,表现了樟树以“酒”为核心的民俗、民情和上层文化形态。作者累积了大量丰富的文化历史史实,穿插一些个体的历史想象,使得这部地方文化散文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作者文笔沉稳,语言畅达,诗情盎然,是一部质量较高的散文。本文围绕樟树几千年的两大特色“药”和“酒”,展开对樟树历代文化、民俗的追述。而“药”又是紧紧辅佐着“酒”而展开,表现了樟树以“酒”为核心的民俗、民情和上层文化形态。作者累积了大量丰富的文化历史史实,穿插一些个体的历史想象,使得这部地方文化散文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
  • 复仇少女的霸道总裁

    复仇少女的霸道总裁

    她父母亲彼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撞死,却不曾想是被自已的亲叔叔害的,她做为天才少女一怒之下订了去……
  • 之向

    之向

    纵使千万人当中,只看背影,我便知道是你,有些人,一眼便是一生。
  • 面包和我你要哪个

    面包和我你要哪个

    贫民窑的小姑娘迫不得已去偷面包,俩人的神仙相遇就开始了~~“面包和我,你要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