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110300000013

第13章 孙悟空的棺材

我们走了几步,发现一个要命的问题,我们迷路了。天已经黑了,今天傍晚的时候光顾着逃命,没头没脑地乱窜,还真不知道这会儿到哪儿了。

我打开GPS,还好,位置偏离得不太远。好在今天晚上有月亮,而且还是满月。我蹲在地上,用铅笔在地图上修正了一下位置,又出发了。这次要绕过歪歪发现蝎子的那块地方。

沙漠里的夜晚非常寒冷,头顶上有了一轮明月后,就变成了清冷。我们百无聊赖地走着,没有别的盼头,只希望太阳早点升起,能找个沙子堆把自己埋起来好好休息。

走在最前面的乔大少突然发出惊呼:“快看哪,前面有个村庄!”晕死,这家伙要么边走边做梦呢,要么就是看见了海市蜃楼,但是貌似没听说过晚上还有海市蜃楼的。

我上前看了看,你还别说,虽然不是个村庄,却也围着一圈栅栏。谁啊,这么无聊,在沙漠里用木头围栅栏?

我打了个手势,大家都放缓了脚步,对于沙漠里的这些事情,现在是能小心就小心,谁知道还有什么想不到的事情呢?

我们靠近了那些木头栅栏,没发现什么稀奇的。碗口粗的原木一根一根并排插在地下的沙土里,排列紧凑,一根挤着一根,上面还连带着不少树皮,由于挤得非常紧,所以也就不用再从中间固定住。老林小心地查看木头上的树皮和纹路,说道:“这是胡杨木。”

胡杨是中国新疆特有的一种植物,大多生长在沙漠和戈壁边缘,成长缓慢,长成后高大笔直,木质结实。有着“三千年不死,死三千年不倒,倒三千年不朽”的美誉。

其实在新疆的沙漠底下,不知道隐藏着多少死去的胡杨树。我在鄯善的沙漠公园旅游时,就见过沙漠边缘的那些胡杨树,成长了不知几万年,树干粗大,需要几个人才能抱住。而沙漠底下那些死去的胡杨树的树干,还有树根,则成为当地农民家里主要的燃料。

虽说胡杨木不朽,我们眼前的木栅栏也高低不齐,大多只剩下露在沙漠外的根部。

我摇了摇头。这片库木塔格沙漠,还有它身后更为广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曾经孕育出西域文明的辉煌和丝绸之路上的繁荣。在这片广大的沙漠里,有历史记载的城市就有三十多个,而今人们虽然发现了楼兰、尼雅、小河等城市、墓葬的遗址,但是还有更多被隐藏起来。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处别是啥遗址吧?这样的话我们可发达了。

这个胡杨木栅栏不大,围起来的面积也就几个平方,没什么好研究的。我又往别处看去,清幽的月光照射在沙漠上,四周一片寂静。沙漠里就是好,没有城市中那种夏夜虫子的鸣叫。

我看见栅栏十几米外有个沙丘,不高,也就两三米的样子,而且不大,总共也就十几平方,坡度比较缓。以我们这些天的见识,这个都不能称为沙丘,最多也就是个小沙包。

这个沙丘没啥稀奇的地方,我要说的也不是这个沙丘,我要说的是静静地躺在沙丘上的一具棺材。

妈妈的,大半夜在这沙漠里看见一具棺材,有点瘆人。我往四周望去,大家也都互相张望着。其实我知道这些家伙的想法,都想上去看个究竟,但又害怕那具棺材,或者说是棺材里的东西。

发现珍宝也好,没发现珍宝也好,反正只要是具古棺,把位置标清楚,回去一汇报,自然就有科考队来了。到时候万一考察出来点名堂,那就是某某遗址,然后在场的人就可以名利双收了。

只是这具棺材也太突兀了吧,总给人毛骨悚然的感觉,所以这些家伙都在相互看着,貌似都想让别人去蹚浑水,自己跟在后面摸大鱼。

我仔细地打量了下那具棺材,看上去很普通,除了大到躺三个人都不挤之外,再没有别的奇怪之处。不过这棺材连油漆都没刷,没刷油漆也就罢了,居然连使用的木头都懒得弄成木头板,就那么从中间锯成两半弄了具棺材,甚至连棺材盖也是这样弄的,棺材底我看不见,估计也差不多,比起乡下农民家里的牲口槽做工还差。

我再看看那个胡杨木栅栏,发现这具棺材的木料和胡杨木很像,可能也是胡杨木制成的。

想想也是,要真是具古棺,这样暴露在沙漠里几千年,天天风吹日晒的,你不用点好木头还真撑不住。

我转头看向身旁的几个家伙,乔大少和曹爷直接被我忽略,老林和骆驼都是一脸期待。

四周空无一物,我们走到棺材旁边,近距离打量起那具棺材。做棺材的人还真懒,连树皮都不知道撕掉。

我看着没危险就摸了一把,要是在阴暗潮湿的古墓里我还真不敢这么摸。谁知道摸上一把后,手上会沾上啥细菌或者是为防盗墓抹上的杀人药粉。

但是在沙漠中就有这个好处,不管啥细菌、啥药粉,在这风吹日晒几千年,也要化成尘埃。

奇怪,真是奇怪了,为啥这个在沙漠里露天放了不知多少年的木头棺材摸起来会有点潮,难不成是幻觉?沙漠里最近貌似没有下过雨吧。

老林见我一脸奇怪,也摸了一把。他脸上的表情变得比我还要怪,嘴里喃喃地说道:“这怎么可能呢?”

大家看着我俩的样子,也都用手摸了摸棺材,有些反应快的也和我们一样,反应慢的还没发现这个疑点。

老林好半天才说道:“难道这棺材是最近才被从潮湿的地方搬到这里来的?”

那也不对啊,以沙漠里太阳照射的强度来看,暴晒上半小时,这棺材就会干得和劈柴一样了。难道是天黑后有人移过来的,还是这木头有问题,自带保湿功能?

我们几个没有急于和这具棺材较劲,而是四处寻找起来。没有,沙漠里没有任何活物的踪迹。

我们又转回这具棺材旁边。也是,离这里最近的可能会潮湿的地方,就是往下挖几百米深的地壳,或者是远在上百公里外的阿尔金山脉。

没有人会这么牛,能从这两个地方弄具棺材过来,而且时间上也来不及。既然不是人为的,这棺材又不会自己长脚,那么就是这木头自带保湿功能了。

难道是棺材里的东西在作怪,是它让这具棺材有了保湿功能?看来想知道结果,还是要看棺材里面。

老林也想明白了这个问题,我俩交换了眼神,然后一前一后抓着棺材盖,想把它抬起来,却没抬动。

没有棺材钉啊,怎么可能抬不动啊,难不成里面睡着的爷们儿用手拽着呢?

这时候曹爷说话了:“应该是有什么楔子一类的玩意,锁住了。”我一想也对,于是大家便探着脑袋仔细查找起来。

果不其然,在棺材前后的两侧发现了四个方格型的木头,都不大,只有半个火柴盒大小,露出的部分也不多,反正用手指头捏住方格是拽不住的。

“大概就是这玩意了,里面有卡槽,这四块木头就和门闩一样,把这四块木头拉出来,棺材盖就能抬起来了。”曹爷天生就是个当工兵的命,对这些消息儿机关还是有一定的了解。

我用手试了试,不行,方格木头露在外面的部分太短,我的手指头虽然可以捏住,但是貌似很牢固,而且我的手也使不上劲,光靠指头上的劲,我看还是换玩鹰爪功的人来吧。果然换了几个人也都不行,骆驼和曹爷都试了。

大家开始纷纷找工具。曹爷贡献了工兵铲,老林贡献了弩箭,骆驼贡献了他的匕首。我无视工兵铲的存在,拿起了骆驼的匕首,打算把方格木头撬出来,结果匕首刚撬一下,就掉下来一大块木头,有点朽了,匕首不合用。我又接过老林的弩箭,这小巧的玩意应该可以,只是弩箭有点软,我撬弯了都没见有动静。

正在这时,乔大少递给我一样东西—狼牙拳套。

我接过拳套,套在手上,用上下四颗狼牙,小心翼翼地夹住方格木头,然后稍一松手,四颗狼牙就把木头紧紧地夹住了。

我的手轻轻往上挑了挑,嗯,管用,我看见木头动了。

我一根一根地将木头方格起了出来,每起出一根,身后就会发出一阵欢呼声。大概用了一个小时,我才将四根方格木头完全起出,不过是四根木头棒子而已,没有什么稀罕的。

我说我们那天分东西的时候怎么没看见这个狼牙拳套,原来早就被乔大少据为己有了。

终于到了掀开棺材盖的时刻,我和曹爷、乔大少、骆驼各抬住棺材盖的一个角,老林居中指挥。

慢慢地,慢慢地,棺材盖抬了起来,没多重,曹爷一个人完全可以搞定。

我们把棺材盖靠着棺材立着,剩下的人都围了上来,我们也连忙凑了过去。

看了一眼,傻了。不知道是谁说了句:“孙悟空?”

没错,里面是一具尸体,而且是一具干尸,但这尸体实在让人郁闷。尖嘴猴腮,在月光下都可以看得出棕褐色的毛发,遍布整个脑袋,只剩下眼睛、鼻子、嘴巴这三个地方没有毛发,瞪大的眼睛和张着的嘴巴,如果再加一个朝天冠、大红袍,整个就是一齐天大圣嘛,不过貌似他比孙悟空还要瘦。

这个孙悟空,身材中等,偏瘦。穿着复古,或者说本来就是古代人,赤脚,一身的兽皮,看纹路,兽皮还是高级货。他身上唯一能被称作布的只有腰间的一条腰带。

如果我们这群人走出沙漠,找到文物局,告诉他们,我们在沙漠里找到了孙悟空的墓,还挖出了尸体,不知道《西游记》会不会改写。原来半道上孙悟空就挂了,后面只剩下猪八戒和沙和尚了。估计我们这群人会被送进精神病医院,可眼前确确实实是一个死去的孙悟空啊。

身边的人纷纷惊叹,原来世界上还真有长成孙悟空这样的人。

老半天之后,老林才从震惊中醒过来:“你们这些蠢货,什么孙悟空,这是欧罗巴人种,也就是欧洲人的祖先。”

他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貌似在楼兰、小河几座古墓出土的干尸都是欧罗巴人种。这么说,这个棺材还有里面躺着的“孙悟空”都有几千年历史了。

“那他咋这么像孙悟空呢?”问话的是曹爷,他问的也是我们所有人的心声。

老林俯身近距离观察了一下,才说道:“几千年了,肉都风干了,看上去也就瘦了点,那时候的欧罗巴人毛发系统比较发达而已。”

听了老林的话,我这才仔细打量了一下,这具和孙悟空有些像的干尸保存完好,就像葡萄干一样。身上的皮肤、肌肉没有一丝腐烂,毛发、内脏……那些东西依然在该在的地方。而且棺内干燥,看不出有什么能让棺木潮湿的地方。

我原以为,棺木有些潮湿,棺材里即使没有水,但也会是潮湿的。但现在来看,棺材里的尸体、物品都保持原样,没有进水的痕迹,而且还很干燥。那棺材为什么会潮湿?

算了,先不去考虑这个问题了。我看了看棺内的随葬品,不多,而且没有那些坛坛罐罐,都是些兽骨、毛皮之类的,看样子是装饰品。“这人是啥时候的啊,有没有两千年?”我问道。

老林摇了摇头:“欧罗巴人种可以说是新疆最古老的人种,楼兰和小河等地挖出来的那几位,距今都有三四千年,直到公元前后,蒙古人种入侵,欧罗巴人种才慢慢地被同化。所以说想从人种上来鉴定这个家伙躺了多少年,还真不好弄。”

我又指了指棺内的那些随葬品,问道:“能看出来这些随葬品都是啥玩意吗?”

一听我说这句话,周围的人都来了精神,都想看看这里面有没有啥宝贝。

有人就开始说了,干脆我们把这个孙悟空弄出来,好好看看棺材里还有啥。虽然老林已经给大家扫盲了,但大家还是叫他孙悟空,其实也不怪他们,主要是因为长得实在太像了。

我并不同意,天色已晚,现在把这个孙悟空弄出来,万一有点啥闪失,搞不好我们就成民族的罪人了。

还是等明天天亮再说吧,反正棺材就在这儿,又不怕他跑了。就在这时,一直在打量干尸的乔大少发话了,他指着干尸的腰间说道:“你们看,那是什么?”

我们都向干尸的腰间看去,只见干尸的腰带上拴着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系着一个圆柱体,上面还有金属装饰。绳子吊在腰的侧面,具体是什么,除非我把脑袋伸进去,否则还真看不清。

看见大家希冀的眼神,我点点头,壮着胆子伸手进去,抓住了那个圆柱体—是玉质的,入手温润,感觉就是好玉,上面的部分是什么金属。于是,我伸出另一只手打算解开绳子拿出来好好研究,不过那绳子已经朽了,两手抓住绳子用力一拽,绳子断成了两截,那个东西也到手了。

这个玉柱大概有三厘米高,大拇指头粗,中间是空心的,可以穿过小拇指。要是没有上面的金属装饰,我绝对以为是个满族人的玉扳指。

上面的金属有些发黑,但是整件东西的分量大部分都在这半截金属上。我用手擦了擦,“是黄金!”有眼尖的人已经发现了。

老林趴在玉柱旁边,仔细观察了一下,说道:“嗯,不错,是黄金。”既然老勘探队员都确认了,那估计差不了。

这上半截的黄金被铸成了一只老虎,就是翘起的尾巴有点短。这只老虎四爪着地,蹲在底座上,仰着头,龇牙咧嘴地对着天空,像是在吼叫。

底座是与玉环内壁一样粗的黄金,紧紧地把这个黄金老虎镶进了玉环。

宝贝啊,价值连城的宝贝,这东西绝对是国宝级的。

老林说,按照国内文物出土后的命名方式,这个东西应该叫“金虎玉环”。

见时间已经不早了,我招呼大家把棺材盖盖起来,四个木头楔子也楔了回去。只是这次我们只楔回去一半,明天早上再打开就方便了。

这个金虎玉环自然由我保管,毕竟我们不是盗墓贼,而是迷路的救援队,一旦走出去,这些东西还是要交给国家的。

有些人不甘心了,叫嚷着说为什么东西要放我这儿保管。我也懒得和他们解释,结果还是曹爷拎着工兵铲,围着这几个人转了一圈,这些人才和我们几个达成了共识。

大家在那排胡杨木栅栏附近扎下几顶帐篷,因为栅栏的原因,沙质比较坚硬,很适合扎营。

安排好守夜的人之后,我也钻进了帐篷,由于没有灯,大家都早早地睡了。

这一觉睡到大天亮,直到歪歪在帐篷外叫,我才醒了过来。

我钻出帐篷,大家都还在睡觉,守夜的人不知啥时候已经躺在自己的背包上睡着了。我伸了个懒腰,看着歪歪在我脚下撕扯我的裤腿,没想到在沙漠里睡个安稳觉都是一种享受。歪歪这小家伙的牙齿已经长出来一点了,直扯得我的裤腿泛毛边。我轻轻地踢了它一脚,把这家伙弄翻在地上。这家伙翻身从地上爬起来,鬼头鬼脑地钻进帐篷,估计是骚扰老林去了。

我从口袋里拿出昨晚发现的金虎玉环,在阳光下仔细打量起来。玉质不错,白色,晶莹透亮,是和田美玉中的上品,一看就知道,只有昆仑山这样的神山才能孕育出如此的极品。

而我们正是在昆仑山脚下,离我们一百来公里的阿尔金山也勉强算是昆仑山的一个支脉。

我准备去看一下那具棺材,只是我看向那具棺材时不禁愣住了。

昨晚的那个沙丘和棺材一起消失了,那块地方成了空地,只有一片平坦的沙漠。

“老林,老林!”帐篷里的人听见我的喊声,都冲了出来,那个守夜的人也醒了。

大家一起面对着空空如也的沙漠发愣。这太匪夷所思了,除非有人半夜开着挖掘机和铲车来,要不怎么可能连沙丘都移走了呢?

是什么力量能移走沙丘,还顺道移走了沙丘上的棺材?莫不是昨晚我们折腾得太久,棺材里的那位孙悟空有些生气了,施展了大师兄搬山倒海的法术?

我们一起看着那个昨晚守夜的倒霉蛋,他弱弱地说了句:“我睡着了,睡着前它还在。”

昨晚上半夜是骆驼守的夜,下半夜就是这家伙。骆驼睡觉的时候,棺材和沙丘都还在。也就是说,棺材和沙丘是在下半夜消失的,结果这家伙一问三不知。

我又问骆驼,昨晚我们睡觉以后刮风没有,我听说刮风可以让沙丘移动。其实不用问他,我自己也能看出来,昨晚风平浪静。骆驼说:“拉倒吧,那种能把沙丘移走的风都得是沙暴级别的,沙暴要是过来了,你还能在帐篷里睡觉?直接连人带帐篷埋在沙窝里了。”

想想也是,既然不是风力,也不是人力,那只有一个原因了—鬼神之力。

这东西虚无缥缈,所以我是不相信的,但是眼前的事实确实如此,难道棺材还能自己长腿,走的时候还顺便带走了沙丘?

一想到这种可能,即使在沙漠的阳光下,我也不禁打了个寒战,看来这次是真见鬼了。

反正棺材已经消失了,这个地方也就没有再能吸引我的东西了。至于那个胡杨木栅栏,就让它继续停留在那儿吧,既然它已经在这待了几千年,我们就不介意它再待几千年。

背上行囊,趁太阳的威力还没有彻底显现出来,我们又上路了,昨晚的耽误让我们又想起了自己的首要任务—活着走出这片沙漠。

我修正了一下路线,自昨晚为了躲避那些盘龙蝎开始,我们就偏离了原来的路线,原来是想走一条直线,现在却走成了弧线。而且这个圆弧还偏向可能有蜥螈出现的那条我原来设定的路线。

一路上我们都打起精神,生怕沙子里又钻出一只蜥螈,那样的话我们估计又要失去几个人了。

太阳已经到了正中天,但地表的温度还没有达到最高,一般情况下,地表温度最高的时候是正午过后的两个小时。我看了看太阳,准备安排大家休息。这一次休息,我们会耗尽所有的饮用水,剩下的只有听天由命了。

就在这时,一直走在最前面的乔大少跑了过来:“老板,老板!”天气炎热,没走两步路乔大少已经喘上了,“快去看看吧,前面又发生情况了。”

我跟着乔大少走到队伍最前面,他们已经围了一圈。我过去一看,原来是地上躺着一峰死骆驼。

老林蹲在骆驼旁边,查看着骆驼的死因。沙漠里的尸体一般很少会腐烂,因为沙漠里的环境不适合细菌生存,而且太阳会很快将尸体的水分晒干。

我看了一下骆驼,发现它身上没有伤口,于是也蹲了下来,问道:“怎么死的?”

老林抓着骆驼的嘴看了看,嘴唇周围满是泡沫,他摇了摇头说:“没有伤口,不能确定,可能是累死的。”

“死了几天?”我又问道。

一旁站着的骆驼说道:“身上的水分还没干,估计也就是这两天的事情。”

我哈哈大笑:“死骆驼碰上了活骆驼,俩兄弟见面了,你赶紧哭下你大哥吧。”

骆驼笑骂了一句,并不接茬儿。

老林依然皱着眉头蹲在骆驼旁边,当然是那峰死骆驼旁边:“你们不觉得这峰骆驼有点奇怪吗?这几天谁会骑着骆驼来这片沙漠啊?”

老林一句话把我问得愣住了,“是啊,会是谁呢?”我看着骆驼脑袋上的笼头和缰绳,这是人养的骆驼,不是野骆驼。

虽然我已经猜到了答案,但我还是问道:“是不是沙漠边上的居民的,一时没看住骆驼自己跑进来了?”

活骆驼说道:“应该不会。第一,这峰骆驼最低也值一万块,谁家养的骆驼要是跑掉了,全村的人都会帮忙找的;第二,骆驼虽然号称“沙漠之舟”,但并不是喜欢逛沙漠的主儿,有草吃、有水喝才是它追求的,所以一般不会跑到沙漠里,而且还跑到这沙漠腹地里来。所以一定是有人骑着它进来的。”

听完了活骆驼的话,我知道答案只有一个了,而且貌似连蠢笨的乔大少也猜出来了,“龙大少!”我和乔大少异口同声地说道。

在我们死伤逃亡过半、水尽粮绝的关头,我们终于有了这次来沙漠要找的人—龙大少的线索。

只是现在就我们这副德行,别说是去救龙大少了,让龙大少来救我们才对。

唉,不管了,现在都自身难保了,还是先把这几个没义气的家伙带出去再说。我对站在一旁的曹爷说道:“动手把俩大腿卸下来带走,我们继续上路。”

有了死骆驼的两条大腿,最起码食物有了保障,不会饿死。要是能再想办法弄点水就好了。

老林看来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我问道:“你说在哪儿能弄点水呢?”

“法显大师不是说了嘛,有座叫断崖的山,山下就有一口泉眼,要是我们能到那儿,估计就有水了。”老林又提到了那个老和尚的游记。

我鄙视地说道:“你就扯吧,你就好好扯吧。先不说到底有没有那口泉眼,就是有,老和尚也没说地方啊,就算是说了地方,你没看见老和尚后面的话啊,有恶鬼守在泉边呢。啥是恶鬼?就是蜥螈。你觉得是我们去蜥螈的大本营里弄点水出来的可能性大,还是蜥螈把我们当外卖的可能性大?”

一顿话把老林说得没脾气了,不过老林说的也是实话,想要在沙漠里找点水还真的只能去那个老和尚所说的泉眼。

同类推荐
  • 大风刮过

    大风刮过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儒林外史(古典文库)

    儒林外史(古典文库)

    本书通过刻画各种类型封建士人的形象,揭露了他们利欲熏心、虚伪丑恶的精神面貌,暴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腐朽与黑暗,并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作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小说语言精练,富有表现力,其文又蹙而能谐,婉而多讽,因而成为我国古典讽刺文学的杰作。
  • 为什么骆驼的眼神总是那么疲惫

    为什么骆驼的眼神总是那么疲惫

    元明的工作前途渺茫,而他失落的情绪却被描述的曲折有趣。作者先后借蟑螂,骆驼的故事和呼啦圈这些互不关联的形象,非常考究地展示了元明挣扎在暗淡生活中的愤怒,压抑,厌倦和麻痹。这种挣扎不是一种奋力反抗,更不是一种毅然对决,而是一种对现实,对流逝时间的消极的磨耗与自我的本能的退缩萎靡。
  • 扶贫札记

    扶贫札记

    《扶贫札记》根据作者自身的扶贫经历,用小说的形式记录精准扶贫实践中的酸甜苦辣。小说既有对脱贫攻坚“啃硬骨头”的客观呈现和理性思考,又有对梦想的诗意抚慰和对希望的温暖传递。《扶贫札记》聚焦的虽是一个小山村的故事,但它与全国脱贫攻坚形势同频共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政府消灭穷困的承诺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 迷津

    迷津

    主人公余栋和他的名字一样,一生几乎都沉湎在过去的记忆中,纠结,挣扎,却不能自拔。这些碎片般繁杂而锐利的记忆,包括他对青梅竹马的戴梦归的念念不忘,也包括他与铁哥们儿杨络生之间发生的矛盾尴尬;有他对父母婚姻失败的强烈的耿耿于怀,有他对女儿余虹早逝的痛苦回忆,有他和结发之妻曾巧巧面对的婚姻泥潭——这些挥之不去的纠葛紧紧地束缚着他,压抑着他,成为了他生命中所有痛苦的来源。他最终将如何一点一点地克服这些难以抉择的痛苦,构成了一段漫长的人生旅途,和刻骨铭心的成长之路。
热门推荐
  • 横行末世:尸皇狂追妻

    横行末世:尸皇狂追妻

    她本是E国杀手集团的王牌杀手,在执行任务中意外被炸死!醒来后成为了国际首富的二女儿,可这个首富的二女儿毫不受宠,还身患怪病。夜幽诺表示:心绞痛的感觉不要太爽哦!只是没想到,末世居然来了!觉醒了坑爹系统,可这破系统却总引来丧尸该怎么破?!还有这两只决心要斗的你死我活的兽宠该怎么破?!她不就是在他受重伤时把他从七十二层的高楼上扔下去嘛,从此,背后就多了一个甩也甩不掉的大尾巴……某个月黑风高夜,一支高级丧尸队伍冲进她的房间,把她打包送到了他的床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坦克王牌

    坦克王牌

    江明,字军梁,因从小拥有卓越的军事天赋,且名字发音中带有‘将军’二字,所以人送外号“将军”。江明入学黄埔修习炮兵理论,在黄埔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爱情和一次次磨难,淡定而从容的破解腹黑教官层出不穷的阴谋,最终如愿远赴德国留学。随着抗战全面爆发,江明回国请缨参战。在艰难的抗战中,江明凭借其优秀的战争素养和军事指挥才能,取得了优秀的战果。本书主要情节在历史大框架内虚构,在历史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上与历史基本不冲突,望广大书友能够喜欢。
  • 逆天魔神杀戮成河

    逆天魔神杀戮成河

    赡养万物屠杀万物,只为自己能够更强,魔王吴缺圈养天地万物,当赡养的人成长起来他再将其屠杀,只为能让自己更强复仇!
  • 早安,我的高冷女Boss

    早安,我的高冷女Boss

    【烟尘夫妇】我堂堂慕家大少竟然要给一个比自己还要小的女人当助理?笑话!这怎么可能。然而多年以后。慕少笑眯眯地对老爹说,要不是您,我怎么可能娶到这么好的老婆。当年那个死活不肯当助理的慕少呢--【撤销夫妇】“我喜欢你。”“……”“我喜欢你。”“我们不合适。”“我喜欢你。我一直在追你,人家都说女追男隔层纱,可我为什么追的你这么辛苦,你还不接受我,我为你放下了所有的自尊,难道还不够嘛?”“你是千金大小姐,我只是慕家一个下人。”
  • 钢之魔法师

    钢之魔法师

    他被穿越了成为大法师的魔宠,然而终极召唤进行时他本来有机会变成个超级强者,却鬼使神差的选择了一个毫无战斗力的辅助天赋,能查看任何人心里的想法,做为化工双硕士学位的亚洲第一实验员,渐渐的他发现魔法什么的,其实真的很简单!
  • 逆袭人生:王者归来

    逆袭人生:王者归来

    被人陷害、穷困潦倒,一朝醒悟,努力奋斗,成功逆袭证明自己的实力,一一揭开背后的阴谋。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显克微支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显克微支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创造电影世界

    创造电影世界

    对原剧心存疑虑,为里面的角色抱有遗憾,想要进入活生生的电影世界寻找体验感?创造电影世界,你,就是它的主人。
  • 异世最强男神

    异世最强男神

    张凌海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医学大学生。平时没什么爱好,就喜欢幻想一下精灵世界的姑娘们长的如何倾国倾城。一个机缘巧合落入精灵与人类战火冲天的世界,普通人也成为世界NO.1。这里有萝莉,这里有御姐,这里更有让人欲罢不能的女神在此。谁说普通人不可以打倒高富帅?那堪比美国科幻大片的战火场面让人欲罢不能,还有那阴谋诡计重重而生看主角如何抵挡。让普通人也成为众女神眼中的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