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积岐
我是1983年在《延河》杂志第五期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续绳》的。手中的这支笔如同卡夫卡笔下的那只能飞的“桶”,我骑着它不知不觉把三十年的时光耗尽了。一个满头乌发、步健神奕的小伙子被文字排列组合成弯腰曲背、满脸皱纹的半老头子了。为此,我并不遗憾,因为我的身后有用自己的文字砌起来的一级一级的台阶,台阶上坐着的有紧张、不安、焦虑和痛苦,也有短暂的安慰、欣慰、幸运和愉快。我不止一次地、由衷地喟叹过,我是一个惨败者。这种很悲观的情绪影子一般伴随了我大半生。令我自豪的是,我将自己的健康、激情、尊严,乃至生命中最灿烂的部分付给了我所追求的文学事业;令我自豪的是,我和我笔下的各色人等生活了三十年,他们有各自的面目,各自的性格,各自的神态。
我的全部愿望就是:用自己的一支笔把人物固定在纸上,等我死去之后,我的人物还活在读者心中,那时候,我的灵魂也能安宁了。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艺术探索是一件艰难而又需要拿出勇气的事情。跟在别人后面走固然轻松,但留下的脚印如同枯枝败叶,风一吹,就没有了。我的小说从一开初就没有固定在一个模式上。也许,读者从我结集的作品中能看出其中的变化和差异。
十年前,我就渴望自己的作品能够结集出版。现在,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这里结集的作品不仅记录了我的创作历程,也同时记录着我的情感历程、生活历程和生命历程。结集出版作品,无疑是对自己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我毫不脸红地承认,自己成熟的过程也是对原始的冲动削减的过程,是自己的勇气被功利掩埋的过程。因此,我觉得,一个好的作家一生都要对自己有所警惕。
就结集的文字来说不算少了。可是,面对浩瀚的世界文学,面对诸多的文学大师,我真的缺少成就感。我只能无奈地说,我这样写了,我这样写过,而且,还将继续写下去。
在此,我真诚地感谢文化艺术出版社为我编辑这部文集的朋友们。没有他们的慧眼和劳动,我的作品就不可能以这样的方式与读者见面。
癸巳年春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