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521300000006

第6章

风伯雨师

【原文】

风伯、雨师,星也。风伯者,箕星也。雨师者,毕星也。郑玄谓司中、司命,文昌第五、第四星也。雨师一曰屏翳,一曰屏号,一曰玄冥。

【译文】

风伯、雨师,他们都是主管星宿的天神。风伯,就是箕星宿的星君。而雨师,就是毕星宿的星君。郑玄曾经说过,司中、司命分别是文昌宫,也就是魁星宿里排在第五、第四位的星宿。雨师还有几个名称,分别是屏翳、屏号、玄冥。

张宽说女宿

【原文】

蜀郡张宽,字叔文。汉武帝时为侍中,从祀甘泉。至渭桥,有女子浴于渭水,乳长七尺。上怪其异,遣问之。女曰:“帝后第七车者知我所来。”时宽在第七车。对曰:“天星,主祭祀者。斋戒不洁,则女人见。”

【译文】

张宽是西汉时代居住在蜀郡的一位官员,字叔文。在汉武帝时代,他担任了侍中的官职。有一次,他跟随汉武帝去甘泉祭祀。路过渭桥时,看到有个女子在渭水里脱光了洗澡,她的乳房居然长达七尺。汉武帝感到这女人很奇异,便派人去问话。女子说:“皇帝后面第七辆车上坐的人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当时,张宽正坐在皇帝后面第七辆车上。汉武帝召见他问话。张宽回答说:“这女人是天上的星宿下凡,是主管祭祀的那位星君。如果我们斋戒时没达到清洁的程度,这位星君就会以女人的模样显形。”

灌坛令当道

【原文】

文王以太公望为灌坛令。期年,风不鸣条。文王梦一妇人,甚丽,当道而哭。问其故。曰:“吾泰山之女,嫁为东海妇。欲归,今为灌坛令当道有德,废我行;我行必有大风疾雨,大风疾雨,是毁其德也。”文王觉,召太公问之。是日果有疾雨暴风,从太公邑外而过。文王乃拜太公为大司马。

【译文】

周文王任命姜太公去灌坛邑做邑令。姜太公在那里工作了一年,风调雨顺。一日,周文王梦见一个容貌艳丽的女人,挡在路中间哭泣。文王问她哭泣的原因。女人回答说:“我是泰山山神的女儿,嫁给东海海神做妻子。现在我正要出嫁。这灌坛邑的邑令按照正道施政,品德高尚。他的灌坛邑正好处在我出行的路上,阻拦了我前行的道路。我要是从这里过去,必然会伴随着狂风暴雨。而这狂风暴雨,可能会毁掉人们对他的品德的评价。”周文王醒来后,召见姜太公询问这件事情。那一天,果然有狂风暴雨,从灌坛邑边上绕了过去。于是,周文王就聘请姜太公出任大司马,成为周国的丞相。

胡母班致书

【原文】

胡母班,字季友,泰山人也。曾至泰山之侧,忽于树间逢一绛衣驺,呼班云:“泰山府君召。”班惊楞,逡巡未答。复有一驺出,呼之。遂随行数十步,驺请班暂瞑。少顷,便见宫室,威仪甚严。班乃入阁拜谒。主为设食,语班曰:“欲见君,无他,欲附书与女婿耳。”班问:“女郎何在?”曰:“女为河伯妇。”班曰:“辄当奉书,不知缘何得达?”答曰:“今适河中流,便扣舟呼‘青衣’,当自有取书者。”班乃辞出。昔驺复令闭目,有顷,忽如故道。遂西行,如神言而呼青衣。须臾,果有一女仆出,取书而没。少顷,复出,云:“河伯欲暂见君。”婢亦请瞑目。遂拜谒河伯。河伯乃大设酒食,词旨殷勤。临去,谓班曰:“感君远为致书,无物相奉。”于是命左右:“取吾青丝履来!”以贻班。班出,瞑然,忽得还舟。

遂于长安经年而还。至泰山侧,不敢潜过,遂扣树自称姓名,从长安还,欲启消息。须臾,昔驺出,引班如向法而进,因致书焉。府君请曰:“当别再报。”班语讫,如厕,忽见其父着械徒作,此辈数百人。班进拜流涕问:“大人何因及此?”父云:“吾死不幸,见遣三年,今已二年矣。困苦不可处。知汝今为明府所识,可为吾陈之,乞免此役,便欲得社公耳。”班乃依教,叩头陈乞。府君曰:“生死异路,不可相近,身无所惜。”班苦请,方许之。于是辞出,还家。

岁余,儿子死亡略尽。班惶惧,复诣泰山,扣树求见。昔驺遂迎之而见。班乃自说:“昔辞旷拙,及还家,儿死亡至尽。今恐祸故未已,辄来启白,幸蒙哀救。”府君拊掌大笑曰:“昔语君‘死生异路,不可相近’故也。”即敕外召班父。须臾,至庭中,问之:“昔求还里社,当为门户作福,而孙息死亡至尽,何也?”答云:“久别乡里,自忻得还,又遇酒食充足,实念诸孙,召之。”于是代之。父涕泣而出。班遂还。后有儿皆无恙。

【译文】

胡母班,字季友,是一个东汉时代居住在泰山郡的人。

他有一次走到泰山的山脚,忽然在树林里遇到一个身穿大红衣服的骑士。这骑士招呼他说:“泰山府君召见您。”胡母班感到惊奇,迟疑着没有回答。又有一个骑士出现,再次叫他。于是,胡母班就跟着他们走了几十步。骑士请胡母班暂时闭上眼睛。不多会儿,胡母班就看见了富丽堂皇的宫殿,显得很巍峨严肃。胡母班走进阁楼,拜见了这里的泰山府君。泰山府君吩咐为他准备食物,并对胡母班说:“我想见您,没有别的事情,只是想委托您捎封信给女婿罢了。”胡母班问:“您的女儿和女婿在哪里呢?”泰山府君说:“我的女儿是河伯的媳妇。”胡母班说:“我愿意帮您去捎信,不知道怎样才能到达?”泰山府君说:“现在您乘船进黄河,到河流的中间,敲动船板,呼叫‘青衣’,就自然会有人出来拿书信。”于是,胡母班就告辞出来。之前带他进来的骑士又让他闭上眼睛。过了一会儿,胡母班忽然就回到了先前走过的道路。

于是,胡母班就往西前行,按照泰山府君的话,坐上船,到河流的中间,敲动船板,呼叫“青衣”。一会儿,果然有一个女仆人从河水里走了出来,取走了那封信,然后消失了。过了一会儿,这青衣再次出现,说:“河伯想见见您。”她也请胡母班闭上眼睛。胡母班就这样又得以拜见了河伯。河伯便大摆酒宴款待他,聊天问好十分殷勤。临到胡母班离开时,河伯对胡母班说:“感谢您这么老远来送信,没有什么好东西能送给您表示谢意。”于是,河伯命令左右的人:“把我的青丝鞋取来!”然后,他就把这双鞋送给了胡母班。胡母班离开了河伯的宫殿,闭上眼睛,忽然就回到了船上。

办完了事,胡母班去长安生活了一年,才赶路回家。当路过泰山的山脚时,胡母班不敢悄悄地走过,就在老地方敲击树干,说了自己的姓名,表示自己刚从长安回来,想要再给泰山府君禀报消息。片刻之后,之前那位穿大红衣服的骑士又出现了,他带着胡母班按照过去的办法进到了泰山府君的宫殿。于是,胡母班就把送信的经过讲了一遍。泰山府君感激地说:“我应该再想办法报答您才是。”交谈完毕后,胡母班去上厕所,忽然看到他死去的父亲戴着镣铐在那里服劳役,周围这样的囚犯大概有好几百人。胡母班走上前跪下,痛哭流涕,问:“父亲您为什么在这里受苦呢?”他父亲说:“我死以后,不幸生前罪孽深重,被判处三年劳役。如今在这里已经干了两年,感觉困难痛苦,快待不下去了。知道你现在被英明的泰山府君所赏识,可以为我求情,乞求他免除我的劳役,方便的话我还想回家乡去当土地公呢!”胡母班就依照他父亲所说的话,向泰山府君叩头,陈述他父亲的想法,乞求施恩。泰山府君说:“活人和死人原本就不是走一条路的,您不可以和您死去的父亲再亲近,我不能可怜他。”胡母班苦苦请求,泰山府君方才同意了他。于是,胡母班告辞出来,回到家里。

过了一年多,胡母班的儿女们纷纷去世,眼看就死光了。胡母班感到惊慌恐惧,又来到泰山,敲树求见泰山府君。之前那位穿大红衣服的骑士迎接他,带他见到了泰山府君。胡母班主动陈请说:“我以前说话不知道天高地厚,不中听。等我回到家里,儿女们都快死了。现在,我恐怕灾祸还没有完结,特意前来禀报求情,不知道能不能有幸承蒙您可怜我、帮助我。”泰山府君拍手大笑说:“我上次告诉您了,‘活人和死人原本就不是一条路的,您不可以和您死去的父亲再亲近’就是这个原因。”于是,他命令手下去外面把胡母班的父亲招来。不一会儿,胡母班的父亲就到了庭院当中。泰山府君问他:“昔日您请求返回家乡去当土地公,应该为您的家族谋得幸福,但是您的孙儿们都快死光了,这是为什么呢?”胡母班的父亲回答说:“我离开家乡很久了,能回去感到很高兴,又当了土地公,能够享受到充足的美酒和食物,实在想念孙儿们,就把他们招来一起享福了。”于是,泰山府君派遣人取代了他的土地公职位。胡母班的父亲流着眼泪离开了。于是胡母班告辞回家。后来,他家再有孩子,都安然无恙。

河伯冯夷

【原文】

宋时,弘农冯夷,华阴潼乡堤首人也。以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死。天帝署为河伯。又《五行书》曰:“河伯以庚辰日死,不可治船远行,溺没不返。”

【译文】

宋时,有个叫作冯夷的人,居住在弘农郡华阴县潼乡堤首村。他在农历八月上旬的庚日去渡黄河,结果溺水而死。天帝任命他为黄河的河神,也就是河伯。另外,《五行书》上也写了:“河伯自己是在庚辰日溺水而死的,所以人们在那天不可以开船远行,要是那天溺水沉没了可是救不回来的。”

河伯招婿

【原文】

吴余杭县南,有上湖,湖中央作塘。有一人乘马看戏,将三四人,至岑村饮酒,小醉,暮还时,炎热,因下马,入水中枕石眠。马断走归,从人悉追马,至暮不返。眠觉,日已向晡,不见人马。见一妇来,年可十六七,云:“女郎再拜,日既向暮,此间大可畏,君作何计?”因问:“女郎何姓?那得忽相闻?”复有一少年,年十三四,甚了了,乘新车,车后二十人至,呼上车,云:“大人暂欲相见。”因回车而去。道中绎络,把火见城郭邑居。既入城,进厅事,上有信幡,题云:“河伯信。”俄见一人,年三十许,颜色如画,侍卫烦多,相对欣然,敕行酒,笑云:“仆有小女,颇聪明,欲以给君箕帚。”此人知神,不敢拒逆。便敕:备办会就郎中婚。承白:已办。遂以丝布单衣,及纱袷绢裙,纱衫裈履屐,皆精好。又给十小吏,青衣数十人。妇年可十八九,姿容婉媚,便成。三日,经大会客拜阁,四日,云:“礼既有限,发遣去。”妇以金瓯麝香囊与婿别,涕泣而分。又与钱十万,药方三卷,云:“可以施功布德。”复云:“十年当相迎。”此人归家,遂不肯别婚,辞亲出家作道人。所得三卷方:一卷脉经,一卷汤方,一卷丸方。周行救疗,皆致神验。后母老,兄丧,因还婚宦。

【译文】

吴郡余杭县城南边有一个湖泊叫上湖,人们在上湖中间筑成了堤岸和池塘。有一个人骑马去看戏,带着三四个随从,一起到岑村去喝酒,半醉不醉,还能赶路。到了傍晚,他赶路回家,由于天气炎热,就跳下了马,淌到水里面去,拿石头当枕头,睡在池塘里。他的马挣脱了缰绳,自己跑回家去。这人的随从都去追马去了,当晚都没有谁顾得上回来找他。等他一觉睡醒,太阳已经要落下山了,他的随从和马都不知道去哪了。

忽然,他看到一个漂亮的姑娘出现了,十六七岁,对他说:“小女子恭敬地再三拜见郎君。太阳马上就要落山了,这里晚上挺可怕的。郎君打算怎么办呢?”他疑惑地问:“请问姑娘姓什么?怎么忽然来跟我说话呢?”又出现了一个少年人,十三四岁,看起来聪明伶俐,乘坐了一辆崭新的车,那车后面还有二十个随从。少年人来到他面前,喊他上车,并说:“大人想跟您见一面。”于是,大家都上了车,一起坐车赶过去。

一路上,两边时不时出现火把,他看到了城墙包围着的庞大都市。等到他们进了城,来到了当地的政务大厅,看到政务大厅上飘扬着带有印戳的旗帜,印戳的内容是“河伯印”。不久,他见到一个人,年纪在三十左右,容颜和脸色就像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周围有很多侍卫围绕着。这便是河伯,河伯和他对坐,聊得很开心,吩咐人们安排酒宴,然后说:“在下有一个年龄很小的女儿,十分聪明,想许配给您当妻子。”这人知道河伯是天神,不敢拒绝和违背河伯的心意。于是河伯就下令准备办理喜事,安排他和河伯的女儿举行婚礼。他属下很快就回复,已经准备完毕了。原来,河伯准备的嫁妆是丝布制作的单衣、夹衫,绢制作的裙子,纱布做的衣衫、裤子、鞋以及木屐,都精致美观。河伯又拨给他十个小吏员、几十个青衣丫鬟。河伯的女儿十八九岁的样子,打扮和容貌都显得温柔妩媚,他们便这样洞房成为夫妻。过了三天,按照人间的习俗,河伯设立宏大的宴会,让女婿拜阁。到了第四天,河伯说:“按照礼节,你们成婚的时间有限,打发他回家去吧。”于是,河伯的女儿拿出金瓯、麝香囊,送给他作礼物,哭泣着与他道别,又给了他十万铜钱、三卷中医药方,说:“这可以用来积累您的功德。”最后告诉他:“十年后,我会来迎接您。”

这人回到家以后,就不肯另外结婚了,他辞别了亲人,出家做了一个道士。他所得到的三卷中医药方,其中一卷讲的是诊脉,一卷讲的是汤药制作,另一卷讲的是药丸制作。他四处旅行,救人治病,都达到了神奇的疗效。后来,他母亲年事已高,他哥哥去世了,神女没有来接他,他才还俗回家另找他人结婚。

华山使

【原文】

秦始皇三十六年,使者郑容从关东来,将入函关。西至华阴,望见素车白马,从华山上下。疑其非人,道住止而待之。遂至,问郑容曰:“安之?”答曰:“之咸阳。”车上人曰:“吾华山使也。愿托一牍书,致镐池君所。子之咸阳,道过镐池,见一大梓,下有文石,取款梓,当有应者。即以书与之。”容如其言,以石款梓树,果有人来取书。明年,祖龙死。

【译文】

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有位使者叫郑容,从关东出发返回咸阳。他打算走函谷关这条路,往西赶到了华山背面,远远望见有一匹白马拉着一辆白车,从华山上慢慢下来。郑容怀疑来的不是凡人,就站在路上停住了,等这白车白马接近自己。于是,这白车白马就来到了跟前,白车上的人问郑容说:“您去哪里呢?”郑容回答说:“我去咸阳。”白车上的人说:“我是华山山神的使者。想委托您帮我捎一封信,送到镐池君那里去。您去咸阳,会路过镐池,看到一棵大梓树,树下有带有纹路的石头。您就取了石头,去敲击那棵梓树,就应该有人会答应。您把这封信给他就行。”郑容按照他说的话去做了,取了石头,去敲击那棵梓树。果然有人答应了,来把信取走了。第二年,秦始皇就死了。

张璞投女

【原文】

张璞,字公直,不知何许人也。为吴郡太守,征还,道由庐山,子女观于祠室,婢使指像人以戏曰:“以此配汝。”其夜,璞妻梦庐君[1]致聘曰:“鄙男不肖,感垂采择,用致微意。”妻觉怪之。婢言其情。于是妻惧,催璞速发。中流,舟不为行。阖船震恐。乃皆投物于水,船犹不行。或曰:“投女。”则船为进。皆曰:“神意已可知也。以一女而灭一门,奈何?”璞曰:“吾不忍见之。”乃上飞庐卧,使妻沉女于水。妻因以璞亡兄孤女代之。置席水中,女坐其上,船乃得去。璞见女之在也,怒曰:“吾何面目于当世也。”乃复投己女。及得渡,遥见二女在下。有吏立于岸侧,曰:“吾庐君主簿也。庐君谢君。知鬼神非匹。又敬君之义,故悉还二女。”后问女,言:“但见好屋吏卒,不觉在水中也。”

【注释】

[1]庐君:庐山山神。

【译文】

张璞,字公直,不知道他的家乡在哪里。张璞曾经担任了吴郡的太守,收到圣旨让他返回朝廷另有任用,于是赶路回首都,坐船经过庐山。他的儿子和女儿去参观庐山山神的祠庙。有个丫鬟让他的女儿去指着其中一个泥像,开玩笑地说:“选这个少年和你婚配。”当天晚上,张璞的妻子梦见庐山山神前来致意,带来了聘礼,并说:“鄙人的儿子没什么出息,感谢你们垂爱,选择他做了女婿,所以带这点小礼品来表达我一点微小的心意。”张璞的妻子惊醒过来,觉得很奇怪。丫鬟便把白天的事情告诉了她。于是,张璞的妻子感到害怕,催促张璞赶紧出发。到了长江中间,这船再也开不动了。整条船的人都震惊恐惧,纷纷把东西扔进水里,然而船还是开不动。有人建议说:“把张使君的女儿扔进水里。”船因此前行了一些。大家都说:“神灵的心意已经知晓了。如果我们舍不得这个姑娘,就要遭受灭门的灾难,怎么办呢?”张璞说:“我不忍心亲眼看到这一幕。”于是,他走到船舱上一层,躺好,吩咐他妻子把女儿扔到水里去。张璞的妻子不忍心,悄悄用张璞去世的哥哥的女儿取代了。在长江里放了一床席子,让这孤女坐在席子上。就这样,船才能成功开动。张璞起身,看到自己的女儿还在船上,明白了缘故,生气地说:“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这世上呢!”于是,他又把自己的女儿扔进了河里。等到这船过河靠岸,他们远远看到,这两个姑娘都站在下游的河岸边。有个吏员站在河岸边,对张璞说:“我是庐山山神的主簿。庐山山神向使君道歉,他明白人和鬼神是不能婚配的。他还很尊重使君的仁义,所以把两位姑娘都送回来了。”后来,张璞问女儿,女儿说:“只看到了美观的好房子和很多官吏兵卒,并没有觉得自己是在水里面。”

建康小吏曹著

【原文】

建康小吏曹著,为庐山使所迎,配以女婉。著形意不安,屡屡求请退。婉潸然垂涕,赋诗序别,并赠织成裈衫。

【译文】

两晋时代,建康郡有位小吏员叫曹著,被庐山山神派使者迎接到山上,和庐山山神的女儿婚配了。这女儿叫作婉。曹著从身体到心灵都无法安宁,屡屡请求退婚回家。婉潸然泪下,写了一首诗和曹著道别,并且赠送给他织好的衣服和裤子。

宫亭湖孤石庙二女

【原文】

宫亭湖[1]孤石庙,尝有估客至都,经其庙下,见二女子,云:“可为买两量丝履,自相厚报。”估客至都,市好丝履,并箱盛之,自市书刀,亦内箱中。既还,以箱及香置庙中而去,忘取书刀。至河中流,忽有鲤鱼跳入船内,破鱼腹,得书刀焉。

【注释】

[1]宫亭湖:今鄱阳湖。湖神即庐山山神庐山君。

【译文】

宫亭湖有座孤石庙,曾经有一位商人前往首都,经过那座庙下面,遇到了两个女子对他说:“请你为我们买两双丝织鞋子来,我们自然会有丰厚的报酬。”这商人到了首都,买了质地很好的丝织鞋子,装到了箱子里,自己又买了一把裁纸刀,也放到同一个箱子里。等他返回那座庙,把箱子和香蜡留在庙里面,然后离开了,忘记把裁纸刀取出来。等他坐的船到了长江中间,忽然有条鲤鱼跳进了船里面。他破开这鲤鱼的肚子,看到裁纸刀就在里面。

宫亭神庙

【原文】

南州人有遣吏献犀簪于孙权者,舟过宫亭庙而乞灵焉。神忽下教曰:“须汝犀簪。”吏惶遽不敢应。俄而犀簪已前列矣。神复下教曰:“俟汝至石头城,返汝簪。”吏不得已,遂行。自分失簪,且得死罪。比达石头,忽有大鲤鱼,长三尺,跃入舟。剖之,得簪。

【译文】

三国时代,南州的地方官派遣书吏去向吴国孙权献上犀骨发簪。当船经过宫亭湖口的祠庙时,书吏上岸去乞求神灵保佑。结果,神灵忽然下凡对他说:“我需要你这把犀骨发簪。”书吏惊慌害怕,不敢回答。不一会儿,这犀骨发簪自己就摆在书吏面前了。神灵又对他说:“等你到了石头城,我就把这犀骨发簪还给你。”书吏迫不得已,只好乖乖离开了。他自以为丢失了犀骨发簪,肯定要被判死罪了。等他将要抵达石头城的时候,忽然有一条巨大的鲤鱼出现,这鲤鱼从头到尾长达三尺,跳进了他的船。书吏把鲤鱼剖开,在里面找到了犀骨发簪。

郭璞卜驴鼠

【原文】

郭璞过江,宣城太守殷祐引为参军。时有一物,大如水牛,灰色,卑脚,脚类象,胸前尾上皆白,大力而迟钝,来到城下。众咸怪焉。祐使人伏而取之。令璞作卦,遇“遁”之“蛊”,名曰“驴鼠”。卜适了,伏者以戟刺,深尺余。郡纲纪上祠请杀之。巫云:“庙神不悦。此是?亭庐山君使,至荆山,暂来过我,不须触之。”遂去,不复见。

【译文】

西晋灭亡,东晋南渡,郭璞和诸多衣冠士族一样渡过了长江。宣城太守殷祐,邀请他出任参军的职务。当时,宣城出现了一个怪物。怪物跟水牛的体格差不多,全身灰色,脚类似大象的脚,很短,胸前、尾巴都是白色,力量很大却行走迟钝,来到了宣城城墙下。众人都感到很古怪。殷祐派人埋伏着把怪物抓住了。殷祐让郭璞为这事卜卦算一算,结果是“遁”卦变成“蛊”卦,按照卦象,这怪物应该叫作“驴鼠”。正在卜卦的时候,埋伏的人用戟刺进了怪物身体里,深达一尺多。宣城郡主管法纪纲常的官员来到祠庙,请求把怪物杀了。庙里的巫师说:“庙神不高兴了。这怪物是来自宫亭湖的庐山山神的使者,去荆山,临时路过我们这里,没必要去招惹它。”于是,大家把怪物放了,怪物离开后就再也没出现过。

欧明求如愿

【原文】

庐陵欧明,从贾客,道经彭泽湖,每以舟中所有,多少投湖中,云:“以为礼。”积数年。后复过,忽见湖中有大道,上多风尘。有数吏,乘车马来候明,云:“是青洪君使要。”须臾达,见有府舍,门下吏卒。明甚怖。吏曰:“无可怖!青洪君感君前后有礼,故要君。必有重遗君者,君勿取,独求‘如愿’耳。”明既见青洪君,乃求“如愿”,使逐明去。如愿者,青洪君婢也。明将归,所愿辄得,数年,大富。

【译文】

欧明,是一位居住在庐陵郡的人,跟着商人出门做生意,总会路过彭泽湖,每次都查点船上携带的物品,多少都会挑选一点扔到湖里,说:“作为礼物。”这样做坚持了好几年。后来,又一次路过那里,忽然看到湖里出现了一条大路,就像人世间一样熙熙攘攘。有几个吏员,乘坐马车来迎接欧明,说:“正是彭泽湖神青洪君派我们来迎接要客的。”上车后不多会儿,他们就到达了目的地,那里有府邸房屋,门口站满了吏员、兵卒。欧明很害怕。吏员说:“别害怕呢!青洪君很感动,认为您前后送了不少礼物,所以才邀请您来。必然会重重报答您的,您啥都不要,单单求他赐予‘如愿’就可以了。”等欧明见到了青洪君,他真的按照这吏员的主意,求“如愿”。青洪君派遣“如愿”追逐着欧明一起离开。“如愿”,是青洪君的一个丫鬟的名字。欧明带她回来后,有什么愿望都会实现。过了几年,欧明就成了大富豪。

黄石公祠

【原文】

益州之西,云南之东,有神祠,克山石为室,下有神,奉祠之,自称黄公。因言此神,张良所受黄石公之灵也。清净不宰杀。诸祈祷者,持一百钱,一双笔,一丸墨,置石室中,前请乞,先闻石室中有声,须臾,问:“来人何欲?”既言,便具语吉凶,不见其形。至今如此。

【译文】

有一座神祠,它位于益州郡的西边、云南郡的东边。人们开凿山上的石头,修成了石室,在石室里摆上神像,供奉祭祀它。这神自称黄公。由于这名字,有人便说,这神应该就是张良的神仙老师黄石公的英灵。这神喜好清洁干净,不让大家宰杀牲畜去祭祀。凡是想要祈祷的人,拿出一百钱、一双笔、一块墨,放到石室里,然后上前去乞求。起先会听到石室里传来响声,不一会儿,就有声音问:“来的人想要问什么?”等到这人把想问的事情详细说明,声音就会一一向这人具体解释这事情是吉还是凶,并不会在人面前显露神的外形。直到现在还是这样。

樊道基

【原文】

永嘉中,有神见兖州,自称樊道基。有妪,号成夫人。夫人好音乐,能弹箜篌。闻人弦歌,辄便起舞。

【译文】

西晋时代,晋怀帝永嘉年间(公元307—312年),有位神人出现在兖州地界,自称叫樊道基。又有位老太太,号称成夫人。成夫人喜欢音乐,会弹奏箜篌。她听到别人弹琴唱歌,还会马上跳起舞来。

戴文谋疑神

【原文】

沛国戴文谋,隐居阳城山中。曾于客堂食际,忽闻有神呼曰:“我天帝使者,欲下凭君,可乎?”文闻甚惊。又曰:“君疑我也?”文乃跪曰:“居贫,恐不足降下耳。”既而洒扫设位,朝夕进食,甚谨。后于室内窃言之。妇曰:“此恐是妖魅凭依耳。”文曰:“我亦疑之。”及祠飨之时,神乃言曰:“吾相从,方欲相利,不意有疑心异议。”文辞谢之际,忽堂上如数十人呼声,出视之,见一大鸟五色,白鸠数十随之,东北入云而去,遂不见。

【译文】

戴文谋,是一位出身于沛国的人,隐居在阳城山里。有一次,他在自家客厅里吃饭时,忽然听到有自称神人的声音呼喊说:“我是天帝的使者,想要下凡来依附您,可以吗?”戴文谋听到这声音很吃惊。那声音又说:“您是在怀疑我吗?”于是戴文谋跪下说:“我家贫穷,恐怕不值得神仙降临下凡呢!”随后,他洒水、打扫屋子,设立神位,每天早晚祭献食品,非常虔诚谨慎。后来有一天,他在卧室里面悄悄谈起这件事。他妻子说:“这恐怕是妖魅伪装成天神,来依附骗取香火吧。”戴文谋说:“我也怀疑是这样。”等到下一次祭献食物时,这神人就说:“我来依附您,原本想要报答您好处,没想到您有疑心和异议。”戴文谋连声道歉解释,忽然,客厅里好像有几十个人在呼喊。他出来观看,看到有一只五彩羽毛的大鸟,跟随着几十只白斑鸠。这群鸟一起往东北方飞去,钻进了云里。于是,那说话的神人也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

麋竺逢天使

【原文】

麋竺,字子仲,东海朐人也。祖世货殖,家赀巨万。常从洛归,未至家数十里,见路次有一好新妇,从竺求寄载。行可二十余里,新妇谢去,谓竺曰:“我天使也,当往烧东海麋竺家。感君见载,故以相语。”竺因私请之。妇曰:“不可得不烧。如此,君可快去。我当缓行,日中必火发。”竺乃急行归,达家,便移出财物。日中而火大发。

【译文】

麋竺,字子仲,居住在东海郡朐县。麋竺祖上几代人经商致富,留下了巨额的家产。他常常到洛阳做买卖,然后回家。这一次,在离家还有几十里路的地方,麋竺遇到路边有一位漂亮的新娘子,这新娘子请求麋竺让她搭便车。麋竺同意了,带她前行了二十多里路,新娘子要走了,感谢麋竺,对他说:“我是上天的使者。按照命令,我要去东海郡,把麋竺的家烧掉。我被您允许搭便车的举动感动了,所以就悄悄告诉您了。”麋竺赶紧私下求她放自己一马。新娘子说:“不烧是不可能的。只能这样,您快马加鞭赶回家。我慢慢走过去,等到中午,您家必然会烧起来。”麋竺就急匆匆赶回了家,刚到家门口,就吩咐全家人把财物都挪到门外面。到了中午,麋竺的家果然着了大火。

阴子方祀灶

【原文】

汉宣帝时,南阳阴子方者,性至孝。积恩好施,喜祀灶。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已后,暴至巨富,田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子方尝言:“我子孙必将强大。”至识三世,而遂繁昌。家凡四侯,牧守数十。故后子孙尝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

【译文】

西汉时代汉宣帝在位时(公元前73—前49年),有个叫阴子方的人,居住在南阳郡。阴子方天性特别孝顺,慷慨大方,愿意施舍东西给他人积累恩德,喜欢向灶神祭祀。这一年腊月的小年日,他早上生火做饭,灶神显形在他面前。阴子方多次跪拜感谢灶神,庆贺灶神降临。他家有一只大黄狗,便拿来宰杀了祭祀灶神。自那天以后,阴子方开始赚大钱,成了大富翁。他家有田地七百多顷,他家的车马、奴仆规格相当于当地的地方官。阴子方曾经说:“我的子孙必然将会成为名门大族。”再过了三代,到他的曾孙阴识时,阴氏大家族就繁荣昌盛了。这家人有四个人封了侯爵,有几十个做到了州牧、郡太守一级的大官(阴子方的一个曾孙女,即阴识的一个妹妹阴丽华,是东汉开国君主光武帝刘秀的皇后)。所以,后来阴氏大家族的子孙习惯了在腊月的小年日祭祀灶神,而且使用大黄狗作为祭品。

张成见蚕神

【原文】

吴县张成,夜起,忽见一妇人立于宅南角,举手招成,曰:“此是君家之蚕室。我即此地之神。明年正月十五,宜作白粥,泛膏于上。”以后年年大得蚕。今之作膏糜像此。

【译文】

张成,是一个居住在吴县的人。他晚上起来,忽然看到有个女人站在他家房子的南边角落。这女人举手招呼张成,说:“这是你家的蚕室。我就是这里的土地神。明年正月十五,你最好煮一些白粥,把米膏敷在上面。”从此往后,张成家每年都能养出很多蚕。如今,人们做年糕、糜子,就是仿照这种方法。

戴侯祠

【原文】

豫章有戴氏女,久病不差。见一小石,形像偶人,女谓曰:“尔有人形,岂神?能差我宿疾者,吾将重汝。”其夜,梦有人告之:“吾将佑汝。”自后疾渐差。遂为立祠山下。戴氏为巫,故名戴侯祠。

【译文】

有一个姓戴的姑娘,居住在豫章郡。这戴姑娘得了慢性病,很久不见好。她看到了一块小石头,看起来很像是小人偶。戴姑娘就对小石头说:“你有人的形状,难道是神灵吗?如果你能治疗好我的慢性病,我就供奉你。”当天晚上,戴姑娘就梦见有人告诉她说:“我将会保佑你。”从那以后,戴姑娘的病就逐渐好转了。她按照诺言,在山下给小石头修了一座祠庙。自己去这祠庙当巫婆,充当小石头与凡人沟通的媒介。所以那祠庙就起名为戴侯祠。

刘玘成神

【原文】

汉阳羡长刘玘尝言:“我死当为神。”一夕,饮醉,无病而卒。风雨,失其柩。夜闻荆山有数千人噉声,乡民往视之,则棺已成冢。遂改为君山,因立祠祀之。

【译文】

两汉时代,阳羡县有一任县长叫刘玘。他曾经说过:“我死了会当上神灵。”有一天晚上,他喝醉了酒,没有患病的他就这样去世了。之后狂风暴雨袭来,他的灵柩就消失了。半夜听到荆山有几千个人呼喊的声音,乡里百姓们去那里查看状况,发现刘玘的棺木已经被修筑在巨大的坟墓里了。于是,大家把荆山改名为君山,还因此修建了祠庙来祭祀刘玘。

同类推荐
  • 路

    小说讲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高中毕业生黄鹂鸣的故事。她原本学习成绩优异,高考却意外落榜,返乡后在农村劳动之余坚持文化学习,进行扫盲工作,协助村干部宣传党的政策,其间也经历了爱情纠葛,同时也在锻炼中成长。小说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黄鹂鸣的青春奋斗史,也表现了她酷爱读书、热爱学习、坚忍不拔的精神。
  • 马利与我(新版)

    马利与我(新版)

    它讲述了一个家庭从一只极其捣蛋的狗的身上,领悟到了什么才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约翰和珍妮沐浴在爱河之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不过,当他们将小拉布拉多犬马利带回家之后,他们的生活就此改变了……马利的心地无比的纯洁和善良。他无拘无束,但是他对这个家庭的爱与忠诚却是永恒的。他分享了约翰一家所有的快乐,也分享了他们所有的苦痛。他与约翰一家血脉相连,不离不弃……从马利身上,约翰一家懂得,爱无所不在。人类有可能从一只品行恶劣的狗身上发现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吗?约翰一家懂得,爱无所不在。人类有可能从一只品行恶劣的狗身上发现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吗?约翰一家的幸福生活应该会告诉你答案。
  • 渴望激情

    渴望激情

    摄影师尹初石和妻子王一多年生活在一种平静或许也平淡的婚姻中,步入中年却找到了新的感情寄托。当他们在各自情人怀中体会爱的激情时,日常生活中的责任,婚姻的韧性,人性中的占有欲,男人的理性、女人的敏感,所有这一切都变成了爱情的对立。一个爱上另外女人但同时不想伤害妻子的丈夫,他的善良把情人伤到最后;一个被自我牺牲鼓舞的妻子,最后得到的是丈夫的背影。
  • 乌纳穆诺中篇小说选

    乌纳穆诺中篇小说选

    本书收录有乌纳穆诺的八个具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说和一篇序言,有些小说是存在主义文学里的必选之作。乌纳穆诺生前在欧洲是个畅销作家,小说是乌纳穆诺作品中公认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作家一生为信仰问题、自我身份和人格危机而挣扎,而这种心路历程又成了他作品的题材。乌纳穆诺作为文学家,创作上的实验探索使他成为不得不被提到的现代主义重要人物,他的名字也因此常常被和皮兰德娄、纪德、黑塞等人列在一起。
  • 两个人的行走

    两个人的行走

    作者立足西部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用独特视角观察生活,叙述生活,《一头雾水》中,主人公胡一宁因渴望城市生活而逃离农村,却又因厌倦城市生活而希望回归农村;《进城打工》中,民工张二狗痛失爱侄,无法面对亲人,恐惧回家;《梦醒时分》中,魏小丽因生活闲散无聊导致感情出轨,无颜面对家人,选择自尽;《铁面柔情》中,程英为帮丈夫戒毒,不料失手杀夫……总之,每一篇故事的背后,都有一个心酸的家庭,一段难忘的记忆。
热门推荐
  • 王爷,别抛下我

    王爷,别抛下我

    豪门女孩在坐电梯时神秘穿越,跌入漓王怀中开启苦逼的侍女之旅......
  • 新南山记

    新南山记

    秦普祭奠亡妻,恰被路过的狐女郞撞见,遂引出了一场旷世的人狐恋。人狐恋,浪漫旖旎,固然美好,却有违天论,注定要充满艰辛,且爱情再美,亦有审美疲劳,而人间婚姻图得亦不是单单的男欢女爱。天下,芸芸众生,来到世上,皆是受上天眷顾的,上天不夺你性命,其他则轻易不能夺你,却是有人硬是将生存生生地建立在剥夺别家的生存之上,可不逆天而行了吗?辛大郞自是不肯接受。且不说人对他族,只人与人之间的亦是充满了争斗,为权利、为名誉,呵!为得太多了,山野女爱上富家郞,却不为什么,只为爱情,然,爱而不成,失落中又邂逅了落拓王孙,遂再作荡气回肠爱情。
  • 我在不同的异次元界作死的那些年

    我在不同的异次元界作死的那些年

    “笨拙的战士,游戏结束了,您输了,本次杀敌次数0次,死亡次数10次,评分......抱歉,您这战绩我懒得评。”“人家斑可是贵志的专属,您这是干嘛呢?这不是找抽呢嘛。”两年后......“这位公子,请您不要走,‘萍儿’舍不得您......”风子:“你知道我这两年是怎么过来的吗!”鄙人:“麻溜的走起嘞!”
  • 中国式寂莫

    中国式寂莫

    “贾君鹏事件”引发专家热议,谁在窥探虚拟世界?犀利哥红遍全球,网络暴民从监督走向关怀!微博热引爆“140码信息风暴”,宅文化之下人与人形成微妙距离。当父母不了解孩子,专家不了解生活!蚁族的声音,谁有心倾听?!当寂寞成为全社会疾病,号脉断症,问题究竟是什么?
  • 网络银行风险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网络银行风险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该书是目前我国第一本系统论述网络银行风险监管和法律问题的专著。它对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中所可能遇到风险进行了归纳,大致分为业务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以及电子支付风险等。业务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系统性风险包括操作风险、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等。本书针对每一类风险分析了其形成原因、表现形式、防范措施以及所涉法律问题。该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可操作性强,对解决网络银行发展的瓶颈问题有所裨益。
  • 复仇千金的爱恋之荡

    复仇千金的爱恋之荡

    我们是被抛弃的孩子,曾经的我们已经消失,我们华丽回归,却遇上了属于自己的爱情,但现在的我们还配拥有爱情吗?
  • 想忘掉你

    想忘掉你

    也许对安柒染来说,池逸是救赎亦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 穿越TFBOYS源来凯始玺欢你

    穿越TFBOYS源来凯始玺欢你

    十年之约的夜晚没有狂欢,没有送别,安静的让人不安,就这样他们走了,去到了一个普通人都从未发现的异世大陆。。。。。。王俊凯究竟爱上了谁,千玺又怎样追爱,王源是否会接受那场打破常规得爱情。
  • 一许时光不负你

    一许时光不负你

    他们认识了十三年,他喜欢了她十三年。十三年是156个月,是4745天,十年是120个月,是3650天。他擅长等待,这一等,就是十年。可他不想再等了,这一次,他定会放下骄傲,主动向她走去。年少是你,青春是你,希望,余生也是你。光阴荏苒,白驹过隙。十三年的漫长岁月,我不负时光,终于等到你。时光不复,爱你如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