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55600000028

第28章 附录(3)

辽宁省博物馆藏的一件标为宋代何浩画的手卷《万壑秋涛图》,我们知道宋代有一个何浩,明代也有一个何浩,宋代人写字、画画,它的时代风格与明代是不一样的,写款的款式和明代也是不一样的。在我们鉴定这件东西时,怎么看怎么是明代中期江夏派,与宋代的何浩在气质、款式、画风、写法上都不一样。正看的时候,在这幅画的压脚上有一方图章,叫"五羊东溟之书",五羊指的是广州,东溟就是广东,而明代的何浩恰是广东人,再一查广东的书,这是广东的何浩,这一方图章证明就是广东的何浩,和宋代的何浩一点关系也没有,赶紧改过来。这就叫鉴定,你改是要有依据的。这是著名书画鉴定家刘九庵先生的讲述,对我们都有很深的启示。

关于实践,我还想讲一下,在古玩行有一个词叫"捡漏",但关键是看你怎么"捡"。我这一辈子就"捡"了不少,很多都入藏了天津博物馆。我讲一个故事,"文化大革命"中,有一个工厂,我到那搞接收,干了一天之后,晚上找个地方方便方便,农村的厕所周围插的都是秫秸秆,在秫秸秆缝隙插着一个小卷,很小。这就是职业性的条件反射,用他们的话来说,这老头有神经病,的确还真是有点病。抽出这个卷,打开一看,竟是六朝写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再一看每个字像小指甲盖大小。回去以后,我给它定为六朝时期的六十华严本,这件东西一直到现在都特别珍贵,类似的东西在"文化大革命"时捡得挺多的。现在关键就是你看见了这件东西,你认识不认识。

天津电视台"艺品藏拍"组织天津市的集体大鉴定,都是一些市民找我看,有一个女同志从书包里拿出来一个木头夹子让我看,是清代刘石庵的作品,我给她估了六万。就是说这些东西在你们不注意的情况下,有很多是宝贝。我讲这个的言外之意,是你们看到这些东西以后,不要轻易把它如何如何,看一件东西不是一时就能看好、看懂的,需要多方印证,需要你自己悟。不悟,很多道理你不明白。比如说,元代有倪云林,他晚年的时候画山水都是平原景,枯干,是文人画。历史书上说,他没有离开五代南唐画家董源、巨然的风格,你拿董、巨的东西和他对号,对不上。你认为他不像董巨,不对,它里面有一个空间,空间里面是怎么变的,你必须得见东西,你不见东西,不知道空间里面包括哪些东西,看一件东西就看不懂。再有一点,我们常说谁的字是写谁的,写颜的,写欧的等等,但是写颜的,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写颜的很多,但没有一样的。这里面就值得琢磨,天津市写颜的也不少,比如华世奎也是写颜的,这里面琢磨什么呐?颜鲁公活了七十七,它给我们留下来的碑帖很多,是颜鲁公在不同的年龄段里写出来的,字也不是一个面貌。写颜鲁公,要认清是写的哪个年龄段的颜鲁公。明代的董其昌基本上是写颜的,他是写的经味颜鲁公。

时尚在变,书画本身也在变,在变的过程中都有时代的烙印。因此,在鉴定以前你对书画作品要了解,查一查书,看看这个人的生平。有些古书里对很多的东西只是点到为止,比如齐白石、齐璜,字白石,后以字行。什么叫以字行?问题的关键他多大岁数开始以字行,五十七八以后。五十七八以前,他写的字以齐璜落款为多,但是不能说五十七八以后没有齐璜款的。反过来说,他五十七八以前有没有白石款,也有,只不过是数量的问题。很多的画家不是一个名字,这些你都得知道。对于画家的生活往往在他的画里要有所表现,比如齐白石,他会刻图章,他有一方图章叫"悔乌堂",经常在他的画上看到这个图章,为什么叫"悔乌堂"?因为他母亲过世的时候,他没有在老人的身边尽孝,死了以后家里人给他来信,他自己总后悔,后悔不如一只乌鸦,乌鸦还有反哺之心。老百姓有一句话,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到,齐白石从七十二直接就蹦到七十四了。但齐白石七十三画的画就是假的吗?不一定。到了八十四,他八十三了,直接来个八十五,你要看到了这个以后,你怎么看,你不能说它是假画,绝对是真的。但是如果你不了解齐白石的这些情况和里面的故事,也就不一定看得懂齐白石,这是从现象来看齐白石。

张大千的山水也是这样,他的一生对石涛、石溪、渐江、八大这四个和尚的画风基础打的是最牢固的。在张大千一生里,他的故事也挺多。也就是说哪个时期有他哪个时期的作品,随着时间的不同,在他的作品里面都要有所表现。

书画鉴定既有形式逻辑,也有推理。推理怎么推,这个人的生卒(哪年生,哪年死),如果不熟悉,这个理是推不出来的。这是科学。我在美国看到一件董其昌的作品,写的是《琵琶行》,上面有项子京的收藏,项子京是明代的大收藏家。历史上的这些大收藏家在绘画上打上他的图章,对后人鉴定这些东西起了很好的作用。美国人问我,你展过来展过去,有什么疑问吗?我说,没有。他们说北京的专家看了好几次了,没有提出问题。我说,对。她问我的时候,我正算着,算项子京和董其昌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最后,我算出来了。我说项子京的图章是后打的。美国人吃惊了,他们认为我说的不对。我和他们摆道理,项子京是明朝嘉靖四年生人,万历十八年死的,活了六十六岁。董其昌是嘉靖三十四年生人,他们相差三十岁。董其昌的成功是在项子京家里学的,晚年为项子京家里服务。项子京死了以后,他的墓志是董其昌撰文、书写的。这件《琵琶行》是董其昌七十二岁写的,而项子京去世的时候,董其昌才三十六岁,所以,项子京在世的时候没见过这件东西,你说对不对。他们说,对呀。他们说没有想到。所以说,有项子京的收藏印就是真的,不一定对,有项子京的图章有时也是假的,为什么?图章是后盖上去的。在书画鉴定方面有很多这样的问题,这是必须注意的一个方面。

还有很多人拿天津画家的作品让我看,旁边写着徐邦达鉴定,可是徐先生根本不看这些。绘画上的题跋,你可以相信它,也可以不相信它,问题的关键是他在上面题什么。看题跋是真话、是假话或者说还是废话。为什么上面还有废话?有废话。在什么情况下题废话,关系不错,又是朋友,于是题些不疼不痒的话。就是说你们看到这些画以后,要看人家题的是什么。历代的收藏家他们的眼光也不一样,有的人收藏宋元,他的准确度比较高。有的人收藏书法,他的眼睛比较好。也有的人收藏明清的,也有人收藏对联,等等。他不是所有的都懂,他们是各有所偏。不要寄托在边跋上,谁谁看了就是真的。我们现在见得最多的字对大部分都是清代的,能不能说明朝没有对子?这话虽然有点绝对,实际上明代大概还真没有对子,我这六十多年没有见过。有一天对子来了,是董其昌的,一看是真的,有人问我了,你不是说没有对子吗,我说对呀,我只给你说了一,没有给你说二,这二是什么呢?因为在明代万历一直到崇祯,在这个阶段兴了一阵对口词,他把这些字一个一个都拆下来,连结成一副对子,实际是联,他把它缩了,换句白话说是改制,改制的不等于明代有对子。所以到现在,关于形制上也有一个时代特征。如唐朝的纨扇、团扇,宋朝的纨扇、团扇,元朝也有,没有折扇,有也是朝鲜进贡的。明代一直到清初,顺、康、雍、乾没有团扇,至道、咸、同、光、宣团扇又有了,这是形制问题。

再说题款。画画的人题款的时代特征也是非常明显的,唐、宋、元、明代的早期,是平头款。清代就是抬头款了,写对方是高出一头来,表示尊重,这路的款式只能在清朝。

关于文人画。文人画一般来说是不容易达到的,像天津的梁琦,标准的文人画,他的画画出来以后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画要是到了这种水平,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一般的画家要是达到这种水平太难了,尤其在艺术上。再如李可染的画,你不要看它一片黑,要看它里面画龙点睛的东西,这种意境就出来了。诗和画融在一起了,有它的可读性,看完一遍又一遍,当你领会到了,那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从另外的角度来看他的作品,文人画就有这种魅力。

而看假的有什么道理,第一不够静,第二不够雅,第三不够文,所以说是假的,几十年来,我就按照我的规律,从事书画鉴定事业,并一步步走到今天。

同类推荐
  •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本丛书精炼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力求言筒意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实践应用;关于例证,力求在贴近现实、切合实际的同时与时俱进,充分反映当下的形势与特点。此外,系统地增补了原来没有详尽阐述到的主持人相关内容,以保证丛书在应用主持领域知识的覆盖面更系统、更全面。
  • 昆曲

    昆曲

    昆曲(KunOpera),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太仓南码头,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 话说中国-建筑殿堂

    话说中国-建筑殿堂

    本书对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进行了详细介绍。作者以导游的角色带领读者游历中国的各种著名建筑。
  • 山西民间工艺

    山西民间工艺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设计与真理

    设计与真理

    本书将“设计”从狭义的专业概念中解放出来,放置到现代人类生活的诸种行为中去考察,分析了在人类的精神层面设计活动如何发挥作用,并试图在最后提出,整个社会的自由创造与人精神的自由创造如何通过设计思维达成,是一种对跨学科人文研究热潮的回应。除了一般的产品设计、建筑设计,作者用大量笔墨论述了个人时间日程的设计、知识架构的设计、公司管理模式的设计,以及社会制度(也即如何实现自由)的设计。文中列举的案例除了汽车、家具外还有大量艺术品、文学作品甚至社会法案。设计与文明的诸种面向深度碰撞。
热门推荐
  • 超级宇宙之文明崛起

    超级宇宙之文明崛起

    这是一部科幻长篇小说,故事是从地球开始的,公元2071年地球的华夏科学家率先发现并开发了暗物质、反物质等新型能源。而后,于公元2075年建造出了星际飞船“华夏神舟”号,同时科学家也开始了对“暗位面”的研究。为了让地球的承载压力减轻,华夏最高指挥部决定派“华夏神舟”号去宇宙寻找适宜人类所居之地同时和其它友好文明建立起外交关系,于是“华夏神舟”号和其船员便踏上了星际探索之旅……
  • 焚天神纪

    焚天神纪

    【玄幻精品,火爆免费】手握玄石玉佩,异界位面重生,探知千古预谋,睥睨天下苍生。在一个水深火热的大陆上,一个落魄少年手握玄石玉佩,得以异界位面重生,探知千古预谋和奥秘,逆天崛起,成为两方位面的绝世霸主……(不忘初心,热血的玄幻文才是好文,赶快打开看看,让我们一起热血沸腾!)
  • 我来做你的小太阳

    我来做你的小太阳

    “你,你,你,干嘛,,干嘛,拽我头发!”向葵暖瞪着小鹿般的眼睛貌似。。恶狠狠的盯着眼前的人,陆牧言失笑的点了点她的额头“傻瓜,民政局你快要走过了。”说话磕绊兔子????精×高贵冷艳狐狸君,从此,山山水水,兜兜转转,除我,再无良人,配得上你。
  • 异世九重天

    异世九重天

    天有九重,传说若是有人能冲破九重天,那么就会获得永恒的生命,成为不朽的存在……可是神弃大陆之上已经有无数年没有人能冲破九重天,达到无上的天外天进入天界,成就不朽了,渐渐的人们已经开始淡忘九重天之上的境界,若不是史书上记载在那未知而又久远的过去,真的存在这种绝世强者,恐怕……数万年前天界各大巨头的大战到底是为了什么?神弃大陆之上到底存在什么样的秘密,居然引的无数强者为之疯狂?上古神族的血脉,神奇的血脉异力,诡异的瞳术,无数的神功秘典……未成形的混沌胎盘,破碎的造化玉碟……夜水寒,一个三流大学的平凡大学生,无意之间来到了这个神奇而又危险的世界,开始了他踏上巅峰的道路。
  • 紫藤泪

    紫藤泪

    流绪微梦,紫藤尽头,还有你在等我吗。花开花落,始年年同,还寻千潮圆梦矣。明知是会伤,却依义无反顾。来年的背后,终究是擦肩而过。
  • 世界归零计划

    世界归零计划

    时隔多年,由于祖先的破坏,地球资源已经枯竭,为长远着想,科学家提出了最终方案——重启地球,该协议决定将动物尸体,植物,埋藏于地底,让地球处于千年前的原始时期。再让多数人类搭载上方舟,启动冷冻仓,等待千年后焕然一新的地球......(群号648506598)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忘忧天下朝

    忘忧天下朝

    皇子,因不想受身份困扰,一人,一酒,一剑,走天涯。
  • 松青路25号

    松青路25号

    ----知南,知南,我们俩坐一块吧。----好呀!李知南,敏感不自信的女孩,即使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狂喜,但表面还是装作云淡风轻地回答他的问题。靳云,同样是一个缺乏安全感,但心思细腻的大男孩,因为知南的一颗糖,感受到了外界的温暖。两个同样缺爱的心灵,极度珍惜来自外界的温暖,在逐渐的相处中慢慢走近,但也是因为两人是同种类型的人,之后又慢慢走远,回到起点,以至于高考结束后两人都没有勇气先说出那句话。在回看载着美好的青春记忆的物件,才明白两人已经错过了。世界上最美好的三个词语:久别重逢,失而复得,虚惊一场......如果再给一次机会,会怎么选择?原来时间会是最好的安排。
  • 踏入宫门无人惜

    踏入宫门无人惜

    “入宫,即意味着从此就要提心吊胆的度过一生”。冥冥之中,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在你踏入宫门的那一刻起,你就是另一个秦墨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