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68500000016

第16章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8)

那么,周作人在留学东京时,又是怎样看待章太炎的呢?周作人认为:“太炎先生以朴学大师兼治佛法,又以依自不依他为标准,故推重法相与禅宗,而净土秘密二宗独所不取,此即与普通信徒大异。……且先生不但承认佛教出于婆罗门正宗,(杨仁山答夏穗卿书便竭力否认此事),又欲翻读吠檀多奥义书,中年以后发心学习梵天语,不辞以外道为师,此种博大精进的精神,实为凡人所不能及,足为后学之模范者也。”

在周作人看来,章太炎是一位“儒佛兼收,佛里边也兼收婆罗门”的学者,这是章太炎“最为可贵”之处。周作人说:“我于太炎先生的学问与思想未能知其百一,但此伟大的气象得以懂得一点,即此一点却已使我获益非浅矣。”不过,后来周作人对于章太炎的态度却发生了急剧转变。

1926年周作人在《语丝》发表《谢本师》,公开反对章太炎,这在有着悠久尊师传统的中国文坛,引起了轩然大波:先生现在似乎已将四十余年来所主张的光复大义抛诸脑后了。我相信我的师不当这样,这样也就不是我的师。先生昔日曾作《谢本师》一文,对于俞曲园先生表示脱离,不意我现今亦不得不谢先生,殊非始料所及。

周作人为何会做出如此激烈的举动呢?原来,1925年至周作人写此文时之1926年8月间,章太炎屡屡发表反赤演说与通电,且任上海反赤大同盟主席兼理事、反共救国大联合干事会主席。周作人称所见到的第三个电报,即1926年8月13日所发《章炳麟通电》,载于同年是月15日的《申报》。通电反对北伐,斥蒋介石“尊事赤俄”“为赤俄之顺民,奉赤俄之政策”,希望他所致电的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等一串南北军阀做曾国藩,谓“昔卢循必待刘裕而后灭,洪、杨必待曾国藩而后破,……今之世虽无刘裕,而曾国藩为老生逮见之人,非不可勉而企也”。对此周作人认为章太炎的做法是错误的,以至于写出了《谢本师》。

不过,周作人并未真与章太炎断绝师生关系,后来章太炎思想变化,周作人的态度也就改变了。据《知堂回想录》,章太炎1932年春北游讲学,周作人不但两次去北大听讲,还参与了章门弟子几次宴请老师的聚会。并且他自己还设家宴款待章太炎,不仅让马幼渔以汽车迎接,还请同门钱玄同等陪宴。参看周作人:《知堂回想录》,(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1980年,第549—553页。据《知堂回想录》,周作人之所以写《谢本师》,是因为太炎主张把北方交给张作霖,南方交给吴佩孚,在《谢本师》中“却借了曾文正、李文忠字样(振常按:文中并未写到李鸿章,此是周误记)来责备他,与实在情形是不相符合的”。章太炎逝世后,周作人特意写了《记太炎先生学梵文事》以作纪念。

在章太炎一方,其实也并未视周作人为外人,如章氏晚年让弟子刊行《同门录》,鲁迅、许寿裳均未被列入,而周作人“大名赫然在焉”。

据钱玄同告周作人,《同门录》名单,全凭章太炎记忆所及,所以才漏了好些人,然而周作人却依然入选,可见当年“谢师”之事没有影响他们的师生之谊。

总之,“谢师”归“谢师”,章太炎与周作人两人的师生之谊,似乎还是一如既往,毫无变化。而且,抗战时期,当周作人“下水”当汉奸后,还曾借去南京的机会,顺便去苏州访问章太炎的故居,并去章太炎墓前祭拜。后来他写了一篇《苏州的回忆》,说俞樾、章太炎两人晚年“不约而同的定住苏州”

“是非偶然的偶然”。那么,由俞樾与章太炎的关联,周作人是否也在暗示读者,他与章太炎之交往,也当属于“非偶然的偶然”呢?

至于鲁迅,在现实生活中他对章太炎是严守尊师之道的,那么,他笔下的章太炎又是怎样形象呢?在其《华盖集》里的《补白》有一段相当有趣的文字:民国元年章太炎先生在北京,好发议论,而且毫无顾忌地褒贬。常常被贬的一群人于是给他起了一个绰号,曰‘章疯子’。其人即是疯子,议论当然是疯话,没有价值的了,但每有言论,也仍在他们的报章上注销来,不过题目特别,道:《章疯子大发其疯》。有一回,他可是骂到他们的反对党头上去了。那怎么办呢?第二天报上注销来的时候,那题目是:《章疯子居然不疯》。

尽管20世纪30年代,鲁迅对章太炎晚年的复古倒退有所批评,但尊师态度始终未变。在鲁迅晚年写给曹聚仁的一封信里,有这样一段表白:古之师道,实在也太尊,我对此颇有反感。我以为师如荒谬,不妨叛之,但师如非罪而遭冤,却不可乘机下石,以图快敌人之意而自救。太炎先生曾教我小学,后来因为我主张白话,不敢再去见他了,后来他主张投壶,心窃非之,但当国民党要没收他的几间破屋,我实不能向当局媚笑。以后如相见,仍当执礼甚恭(而太炎先生对弟子,向来也绝无傲态,和蔼若朋友然),自以为师弟之道,如此已可矣。

至于今天,该如何看章太炎与周氏兄弟关系,网络上有一署名为“资产重组”的帖子,也许可以反映当代读者对鲁迅与章太炎关系的态度,特别是对鲁迅评价章太炎的有关看法的认识:鲁迅说章太炎“既离民众,渐入颓唐,后来的参与投壶,接受馈赠,遂每为论者所不满”。这里恐怕就有可以商量的地方。所谓“既离民众”,应该是指章太炎对后来无论国民党主导的国民革命,还是共产党领导的阶级革命,一概不感兴趣,甚至有时还骂两句赤化,嘲笑一下孙中山。所谓“渐入颓唐”,则重组(作者)不得其解,大概以为章太炎后来对北洋旧军阀和国民党新军阀的内战频仍,苛政虐民少有鸣控,而只是谈论学术。重组认为这里是鲁迅还没有真正了解章太炎,太炎先生以复兴古道为己任,对激烈的民族内部革命难以接受,并非不可理解,用这点批评老先生有失厚道。其实像章士钊他们那样的老先生,积极参与革命勉为其难。再说,革命激烈异常,利弊互现,当时传言四布,非血热气盛之少年,踊跃参与的也确实不多。至于,军阀内战,特务横行,民不聊生,败政殃民,章太炎先生闭口不言,并不是“颓唐”,而是像他自己在私信里说的“不仁者不可与言”。他认为以蒋氏为首的国民政府,属于“不仁者”,跟他们说,纯属浪费时间。实际也可想而知,以蒋氏、汪精卫、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辈的醉心内战争权,视部下之生死、百姓之疾苦如浮云过目而无动于心,章太炎先生纵日日发电作文以规劝呵斥讽刺,言之平和他们充耳不闻,言之激烈他们反而恼羞成怒,章太炎先生纵不自惜其身,却哪里能使得这些人幡然悔过也哉?所以不言,惜其言,正深贱不仁者之人而已矣。但太炎先生并不就是缄口不言,后来“九一八”事变,日人占我东北,章太炎道:有如此总司令、如此副总司令,欲国土之不丧,其可得乎?愤然发电,指斥“国民政府成立以来,勇于私斗,怯于公战”,其大声疾呼、声色俱厉固不让当年之直斥袁世凯也。

“参与投壶”,恐怕指章太炎后来和吴佩孚、孙传芳等北洋军阀交往。这个重组认为也情有可原。北洋军阀里的人物,多假托古道,虽然有些言不由衷,毕竟与章太炎先生有臭味之投。而且,北洋军阀虽然误国殃民,其中却多有耿直者。他们承认自己内战误国,对举国责骂不敢反驳,失败后基本上都安于失败,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结党护私,割据一块地皮,仰赖洋人的鼻息与中华为敌。孙传芳死于非命而行凶者无罪,吴佩孚身困北平而意气自如,张学良毅然易帜而成就统一,这三位都有可劝可怜、可歌可泣者。不要说他们任内并未割土赔款,就是众口指责的内战,北洋军阀时期的内战,往往持续不过数天,最多几周,一分胜负,失败者自然下野,其毒民伤兵的危害比起后来国民党内部的内战,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如果一定要说,恐怕民国时期只有北洋军阀时期算是比较太平的。尤其比起国民党战败之后,割据台湾,投靠洋人,与中华为敌,则其人格高下,判然可见。我想当时“论者”所不满的“北洋余孽”较之他们当时盛赞的蒋氏还是光明磊落的,章太炎与他们交往又岂足病哉?

鲁迅说章太炎“视为最紧要的‘第一是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的道德;第二是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却仅止于高妙的幻想”。这点应该说是双方意见不同之处。我本人并不认为章太炎的主张是“高妙的幻想”,恰恰是中华之急图。以重组看来,鲁迅在文笔犀利语言尖刻方面固然似乎青出于蓝,但学问则不如章太炎深广,胸怀不如其博大,眼光似不如其长远,而浩然之勇气亦未必有其豪壮。以鲁迅之论为盖棺定论,重组期期以为不可。

话虽然多少有些偏激和片面,但不能不说,该作者对鲁迅的理解比较深刻,在如何看待章太炎之政治与学术关系方面,很多观点还是值得思考的。

此外,有一点颇为耐人寻味,就是一向给人以偏激之感的鲁迅虽然也说“师如荒谬,不妨叛之”,却至死也没有“谢本师”之举,倒是一向让人们觉得平和中庸的周作人对章太炎做出了“谢本师”的举动,是否骨子里周作人的偏激其实超过鲁迅?他平时所表现出的为人处世方面的平和中庸以及冲淡自然的文风难道仅仅是一个假象?

鲁迅:《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17页。

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3页。

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51页。

钱玄同:《钱玄同文集(第六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页。

梅铁山主编:《梅光迪文存》,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2页。

胡适:《胡适留学日记》,海南出版社,1994年,第37页。这时是1911年的8月18日。

梅铁山主编:《梅光迪文存》,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02页。

迪一生大病,全在气盛。气盛则不能下人,而忌者中伤之术乘隙以售,一生吃亏全在于此。同上,第510页。

梅铁山主编:《梅光迪文存》,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51页。

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40—141页。

胡适:《逼上梁山》,《胡适文集(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43页。

胡适:《逼上梁山》:《胡适文集(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47页。

胡适:《胡适口述自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42页。

胡适:《胡适留学日记》,海南出版社,1994年,卷十三、十四中有关部分。

胡适:《胡适留学日记?卷十四》,海南出版社,1994年,第288页。

胡适:《胡适留学日记?卷十四》,海南出版社,1994年,第310页。

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60页。

阿毛:《章太炎与鲁迅的师生情结和文化传承》,网络资源,www.yhsz.gov.cn/newsshow.

章念驰:《论章太炎与鲁迅的早年交往》,原载《中华文史论丛(第50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63—301页。

章念驰:《论章太炎与鲁迅的早年交往》,原载《中华文史论丛(第50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63—301页。

(章太炎:《国学论衡》上卷,1906年出版)。

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85页。

网络资源,参见text.k12zy.com/jiaoan/html/2005/342772.html。

同类推荐
  • 苏丝黄的世界

    苏丝黄的世界

    Susie wong(苏丝黄)这个笔名和1960年那部美国烂片没有关系。它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时的随口一说,和这个专栏的诞生一样匆忙草率。当时,我醉心于让自己的名字填满整个报纸,从第一版到最后一版。而且最后一版编辑们是那么纵容和善良,不仅忍受我的涂鸦,而且在我的再三恳求下,尽可能地在生活上教我腐化堕落。
  • 诞辰与丧葬习俗(上)

    诞辰与丧葬习俗(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庄子一日一讲

    庄子一日一讲

    本书充分吸收和阐释了庄子关于“自由、无为、生死、智慧、养生、有用与无用”的思想,尤其是对庄子的人生哲学进行了平实而深刻的阐述。本书可以被看作是一本了解和理解庄子思想的极有价值的文化读本和参考读物。
  • 中华歇后语(第四卷)

    中华歇后语(第四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姓氏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姓氏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热门推荐
  • 快穿之逃离女主100招

    快穿之逃离女主100招

    这是一个怀有大志向的祭司在一次又一次时空旅程中思考世界,怀疑规则,看透本质的故事……云煜:我觉得女主好可怕呀,我一定要逃离她!!!系统:宿主,恭喜触发永久隐藏任务——攻略女主。云煜:什么鬼东东?女主:煜哥哥,如果你再逃的话,我不介意把你弄死……嗯……这样你就不会离开我了。系统:有本事你把他的灵魂留在位面里,不然宿主还是会逃的。啊?宿主人呢?#你的宿主作死中……#
  • 诸天仙座

    诸天仙座

    人道刚过百,武道难过千,一场强者之争,致使江辰穿越到了千年之后。千年后,九天之上,天路位移,化作九道虹芒,九天之下,气运变迁,沧海变作桑田。曾经的丫鬟已成为圣女,曾经的仆人被封为武圣,曾经好友已成祖师仙去,曾经的仇人还在极北冰封,就连原本在东街啃翔的大黑狗,也成了让人闻风丧胆的啸天妖魔。于是乎,江辰这个看似年轻,却辈分极高的重生者,开始了收圣女,召仆人,牵着大黑,轰杀仇敌的热血之旅。ps:简介有些装逼,实则无内涵轻松温爽小白文,淡淡诙谐搞笑,慢慢升级练功,偶尔调戏妹纸,喜欢装逼打脸者请绕道(不喜勿入!)
  • 会催眠的生物(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会催眠的生物(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选出60余种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动物,清楚地说明动物的外貌是多么绚丽奇特、干姿百态;再由资深的动物学家、动物词养专家、科普作家,用流畅通俗、形象生动的文字揭示动物的生态、习性、行为等知识,为广大青少年、生物数师和动物爱好者开启了一扇动物知识之窗,能激发一些爱好者,进一步深入探索动物科学知识的欲望。
  • 倾尽天下:重生宠妃

    倾尽天下:重生宠妃

    鬼影,因一次被人算计的任务而一朝穿越成光明大陆上东离国大家族的废柴小姐。前身懦弱,未婚夫又被姐姐抢了去。却让鬼影重生于身上,且看她如何报仇。不过,她一直有个疑问:每天黏在她身边的某只妖孽是怎么回事?且听我细细道来
  • 异星红警

    异星红警

    宇宙中无处不存在斗争,就像地球一样,人类会为了资源,为了钱,为了身份地位,不停地斗争着。两名地球年轻人,被另外两名外星逃亡者“绑架”,为了应对将来可能遇到的危机,他们不得不赶鸭子上架一样接过了指引文明前进的任务。(说明一下,这里的红警不是那个游戏红警,而是指很高级别的警戒,很危急的意思。我也是红警迷,所以起这个名字也有一点点炒作情怀的想法,但实际上内容跟红警是没多大关系的,介意的别看,谢谢)
  • 宠妃嫁到:腹黑太子溺宠妃

    宠妃嫁到:腹黑太子溺宠妃

    她,现代的金牌杀手,苏芷韵,一朝穿越变成了苏府不受宠的嫡女。爹爹不疼,继母使坏,几个兄弟姐妹也对原来懦弱的她拳打脚踢。被称为废材,受尽世人唾弃。一次意外落水,原本那黯淡无光的双眸里盛满了冷光,她发誓,要让那些欺负过“她”的人,付出十倍乃至百倍的代价……他,翎国的太子殿下,皇甫祇。四公子之首的他,受万人敬仰。一次相遇,让他认准了她。苏芷韵并不知道因为这一次的相遇,某个腹黑的男人已经把她归为他自己的“所有物”……他护着她,宠着她。他说过,不管来世还是今生,她,永远只属于他自己……本文一对一,一宠到底哦。
  • 救世主角初长成

    救世主角初长成

    “你的剑技,不为夺人性命,而为身后所保护之人而存在。答应我,为了他们而挥剑。”走出西山镇,飒丹将会在比这更大更浩瀚的城市乃至整个世界大放异彩。去告诉全世界,你已经横空出世。
  • 发泄屋

    发泄屋

    咕咕咕,这里橙子,发泄屋,您的归宿
  • 案藏玄机之旧梦疑踪

    案藏玄机之旧梦疑踪

    三十年前,偏远山村一桩灭门悬案惨绝人寰……三十年后,一通恐吓电话,竟牵出一桩桩离奇命……企业负责人、落魄画家、退休老警察,为何相继被杀?一具无头男尸神秘出现,让案件更加扑朔迷离……死者是谁?他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案中案,谜中谜,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命案,该从何查起?而命案的背后,有隐藏着怎样的悲凉真相?
  • 魔妃不好逑

    魔妃不好逑

    颜无双:红颜绝尘,倾世无双,颜家嫡女,万千宠爱集一身。皇甫于痕:生于皇家,尊贵不凡,却难逃争斗不断。初见,遗世独立的少女不觉间入了那风华绝代的男子的眼,一眼万年再相难忘;再相见佳人如梦,更显无双,却终难相守。未曾想过会如此深爱,也从未想过会逑而难得,总望着有一日,相伴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颜家祖训:一、颜家子弟男女平等,且只可一夫一妻。二、颜家男子不可入朝为官,女子不可嫁入皇室。违背一、二条者,皆逐出家门,不再受家族庇护。三······无双:“我相信,有他陪着,我不会再孤单的。”闻叶乐:“我会一辈子都陪着无双的。”皇甫于痕:“可他无法给你快乐。”而没有了你,我将永远孤单。